2k14无法储存于记忆体:八道历史网 - 百卷本《中国全史》-中国远古暨三代教育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9:43:06

2.劝课农桑与百工技艺教育

(1)劝课农桑

《周礼·地官·司徒》曰:“颁职事十有二于邦国都鄙,使以登万民。一曰稼穑,二曰树蓺,三曰作材,四曰阜藩,五曰饬材,六曰通材,七曰化材,八曰敛材,九曰生材,十曰学艺,十一曰世事,十二曰服事。”

这里记载了十二项教民生产的职事,涉及大田农作、果树、蔬菜的耕种技术,采伐山林材物(即“作材”)、采集野生果物(即“敛材”)的生产技术,豢养鸟兽的养殖技术(即“阜藩”),以及化治丝麻(即“化材”)等副业操作技术。几乎囊括了西周的农、林、牧、副各业。上述各项,均由大司徒的属员分工执掌。

西周朝廷设立的民政官员,在组织管理井田生产时皆负有教化之责。如西周的耕作制度,这是劝课农桑必须授之于民的内容。当时实行过的“二田制”或“三田制”的轮耕方法和合耦于锄的制度,皆由大司徒的属官“遂人”宣教于六遂之民。《周礼·地官·遂人》所说的“辨其野之土:上地、中地、下地,以颁田里”,即为“三田制”的轮作。实行这种轮耕制度,必须先辨土质,根据不同土质分门别类,因此百姓也就随之受到了有关“辨土”的知识教育,还涉及到地亩面积、劳动力、产量等一系列的计算问题,这也是劝课农桑授之于民的内容。

遂的行政长官有遂人与遂大夫。遂人的职掌是管理王邦的田野,他有责任指导当地百姓耕好田,即所谓“教之稼穑”、“教甿()稼穑以兴锄”。遂大夫的职掌是弄清“六畜田野”情况,“以教稼穑”。遂下有里、酂。里宰的任务是“以岁时合耦于锄,以治稼穑,趋其耕耨”。酂长除督导人民勤于农事外,还重视家庭手工业,所谓“趋其耕耨,稽其女功”。至于草人(管施肥)、稻人(管农田水利)、山虞(管森林)、场人(管果树)、司稼(管谷物耕作)等官吏,各有分工,分别指导民间各种生产活动。

如“草人掌土化之法,以物地相其宜而为之种。凡粪种:骍刚(土地赤色而坚硬)用牛,赤缇(土色同骍刚,但土质不如骍刚坚硬)用羊,墳壤(土质肥沃而柔细)用麋,??”意思是说,草人依据不同的土质,指导百姓使用不同动物的粪便当肥料。

又如“稻人掌稼下地,以潴(蓄水池)畜水,以防止水,以沟荡水,以遂均水,以列舍水,以浍写(泻,排泄)水,以涉扬其芟,作田。”这是说稻人是如何采取种种措施,指导百姓防旱防涝。

“场人掌国之场圃,而树之果蓏珍异之物,以时敛而藏之。”这是说场人——管果树的园艺师,如何指导百姓生产瓜果蔬菜和保藏瓜果蔬菜。“司稼掌巡邦野之稼而辨穜稑之种,周知其名,与其所宜地以为法而悬于邑闾。巡野观稼,以年之上下出敛法。”这是说司稼——管谷物耕作的官巡视百姓的耕作,指导百姓先种后熟的谷类,后种先熟的谷类,并将生产方案和农业操作方法,用文字或绘图的形式挂在邑中大门口,使百姓有所遵循。“山虞掌山林之政令,物为之厉而为之守禁,仲冬斩(砍伐)阳木,仲夏斩阴木。凡服耜,斩季材,以时入之。令万民时斩材,有期日。”这是说山虞——管山林的官如何指导护林人员在何时砍伐何地的森林,如仲冬时砍伐山的南面的森林,仲夏时砍伐山的北面的森林。其目的如《孟子·梁惠王上》所说的意思——“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可见西周时砍伐树木有一定的时候。正如孟子后来说的,如果砍伐树木有一定的时间,木材也会用不尽了。

“闾师”负责掌管任民、任农、任圃、任工、任商(所谓“通材”)、任牧等事。为了鼓励人民生产,闾师还教导人民“凡庶民不畜者祭无牲(祭祀时无家畜),不耕者祭无盛(祭祀时置于容器中的黍稷等祭品为盛),不树者无椁(古时棺木有两重,外曰椁,内曰棺),不蚕者不帛(丝织物),不绩(缉麻)者不衰(指某种规格的丧服)”。不养家畜、不耕种黍稷、祭祀时就无供品;不植树则无棺椁;不养蚕则无丝织品;不缉麻也无丧服。教育百姓不劳动就会剥夺其某种生活权利。

《礼记·祭义》多处记载有关养蚕的活动,在养蚕过程中教化百姓,如对蚕房的设置,有严格的规定:“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公桑蚕室,近川而为之,筑宫仞有三尺,棘墙而外闭之。”还提出“奉种浴于川”,这是指养蚕前必须浴种,把反映了一定科学的生产经验,定为民俗礼仪,可做到家喻户晓,既生动形象,又普及了先进的生产经验。

训俗的形式很多,例如届时发布训民文告。据《周礼·大司徒》记载:“正月之吉始和,布教于邦国都鄙。”即一年之始朝廷便责成民政官员发布训民文告。其内容除了道德教化之外,也有生产技术的内容。据说“告朔之政”,即一年历法,也属于年初训民的重要内容。发布农家月令,是生动实用的训俗形式,《夏小政》、《礼记·月令》等都反映了从夏代到西周有关农事的教化内容。总之,劝课农桑的社会教化活动,贯穿于西周社会的始终。井田制废除后,朝廷为了发展农业生产,仍然委官训民,只是在实施的形式内容上有所变更而已。

(2)百工技艺教育

西周的手工业种类繁多,号称“百工”。周代的彝器铭文中已有关于百工的记载,如“师■敦”说,把从民间征调来的有技术专长的百工安置在“东偏西偏”一类的官营作坊内,使之服无偿的劳役。有的工匠还被称为“臣妾”,即没有人身自由,是贵族老爷们私有的“工巧奴”。从陕西宝鸡茹家庄西周墓出土的玉鹿和精美的刺绣印痕,从泾阳早周墓发现的平纹麻布等,都显示了西周百工的高超技艺。

“百工”被西周朝廷列为“六职”之一。《周礼·考工记》曰:“国之六职,百工与居一焉。”西周各种具有专业技艺的工匠,几乎全被网罗到官府之中,成为“在官之工”。“在官之工”一般都有专门的技能,甚至掌握世代相传的秘方绝技。有些身怀绝技的“工巧奴”,还被擢升为“工师”,负责组织管理生产,传授技艺。官营作坊将“百工”聚集在一起,起着互相观摩、互相激励的作用。于是,官营手工作坊,便成为培养有技术的手工业工人的场所,在其中产生了中国最早的艺徒训练。

《周礼·考工记》是根据官方考工档案写成的。相传是西汉河间献王刘德用以代替《周礼》中散佚的《冬官》。它原本是春秋末齐国人整理的关于手工业技术的官书,是长期积累的手工业生产劳动经验,其中很多是西周时期的手工业“百工”把这些知识经验一代一代地传下来的,保存着西周官营作坊的生产及其艺徒训练的宝贵史料。

《考工记》中记载攻木、攻金、攻皮、设色(着色)、刮摩(器物磨光)、搏埴(以黏土制成陶器之坯)等六个工种、三十个专门的生产部门和车舆等的制作规范,这说明官营作坊在西周已具规模。

世袭家传的艺徒训练,专业分工只按器物区分,如分为治剑的匠人、造车的匠人等。官营手工作坊生产规模较大,往往进行小批量生产,有可能在制作同一器物时,将生产工艺分解得更细,按专业安排生产和训练艺徒。如制造车舆的可分为制轮之工与制舆之工。其他器物的制造也可有此分化,致使官营手工作坊逐渐形成了三十个工种,大大提高了艺徒训练的专业化程度。这是家庭手工业父传子继所难以做到的。

在官营作坊中都设有“工师”,他是各种工业制造的主管人,也是艺徒训练的师傅。《礼记·月令》讲“季春之月??命工师,令百工,审五库之量,金、铁、皮革、筋、角、齿、羽、箭幹、脂胶、丹漆毋或不良,百工咸理。”“工师”是司空的属官,是工官的总名,具体到不同工种,还有不同的“工师”。孙詒让在《周礼正义》卷七十四中指出:“工师,工官之长也。”具体的工官有匠师、梓师等。“工师”依据总体设计的要求对每道工序都制定一定的操作程序和规程,以此为依据对艺徒进行生产管理和训练。

官营作坊的生产,在细密分工的基础上,要求进行协作,以致出现了“一器而工聚焉者”的情景,即制作一个器物需要聚集数个工种的匠人始能完成。当时制作一辆车,至少有六道工序,如《考工记》所说“车有六等之数”,如果再加上装饰、油漆、彩画、马具、绳带等,工序就更多了。分工协作的生产,要求专业生产规范化,工师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和积累了各门专业的宝贵经验,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范,他们据此管理生产和训练艺徒。

《考工记》有一段专门记载了金工冶铸技术的生产规范:

“攻金之工,筑氏执下齐(锡多的合金),冶氏执上齐(锡少的合金),凫氏为声(钟罄之类),■氏为量(容量之类),段氏为镈器(田器钱镈之类),桃氏为刃(刀剑之类)。金有六齐(齐即铜与锡合金多少的成分):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参(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这一生产规范表明,铸造不同的青铜器,应有不同的合金比例——称之为“齐”。例如筑氏使用的是含锡少的“上齐”,冶氏使用的是含锡多的“下齐”。凫氏制作乐器,■氏制作量器,段氏制作镈器,桃氏制作剑刃。他们使用的合金比例不同。对不同的比例,产生了不同的性能。“六齐”是世界上最早对合金的认识,这与我国的青铜冶炼技术的成熟很有关系,也与我国西周社会重视手工业生产规范训练与教育有关系。

据科技史专家考察,在冶铜技术上,西周还有一项重大的突破,就是能准确地掌握冶炼的火候,即金属的熔点。当时并无科学的仪器设备来观察和控制熔点,全靠工匠的经验。《考工记》对此留下了宝贵的记录:

“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气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然后可铸也。”

铸冶铜器的火状是:最初铜和锡冒出的是黑浊气;黑浊气没有了,接着冒出黄白的气;黄白的气没有了,才冒出青白的气;等青白气冒完了,最后才冒的是青气。到这时才可以铸造器具。这一技术经验是数代工匠血汗的结晶,如此传授,形象直观,一目了然,易为艺徒掌握。

拿造车技术来说,《考工记》讲“舆人为车,轮崇、车广、衡长叁如一”,意思是说,造车工匠的造车技术:车轮的高度、本身的广度、车前横木的长度三者如一——都要有相应的准确的比例。又说:“乘车之轮六尺有六寸。六尺有六寸之轮,轵崇(车轴的一端,崇指高度)三尺有三寸也,加轸(车的后部横木)与轐(车下部的方木)焉,四尺也。人长八尺,登下以为节。”即按此规格造车,身高八尺的人,上下车时的高度恰到好处。

其他如制作乐器、弓矢等,也都有精密的科学设计,说明西周时期的木工、金工、车工等工匠师傅都具有一定的机械学、力学、几何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技巧。《考工记》对这些百工技师的技术、贡献评价很高:“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他们开创了我国古代官营作坊的艺徒训练等教育活动,对于提高手工业生产的技术水平,起过积极作用。他们留存至今的许多工艺精品,被视为国宝,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也反映了西周开创的与之密切相关的艺徒训练事业确有成效。

再就《礼记·学记》所载: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有经验的冶铁工人给儿子传授冶铁手艺,总是先教他学会用皮革制成鼓风裘;有经验的造弓工人给儿子传授造弓手艺,总是先教他学会用柳条编成箭袋子;训练小马驾车,总是先用大马来带,小马跟在车的后头跑,将来驾车的时候,才不会惊恐。从这段话中,可以说明当时手工业工人对于自己子弟如何进行技术训练的。他们在训练中所采取的步骤,是先易后难,反复练习,逐步加深,以达到纯熟的地步。这也可说是西周工匠徒弟制中的一种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