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科转会利物浦:夏辉辉:一场民主的较量及一个官职的演变(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7:03:21
夏辉辉:一场民主的较量及一个官职的演变
作者:夏辉辉    文章来源:中国历史学科网    点击数:3499    更新时间:2006-10-11    
 
案例二  一个官职的变化——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课标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材:第3课《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共同阐述了从汉到元到明清,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主要特点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并且体现了其发展的阶段性,即宋代以前以中央与地方斗争为主,宋代以后,君权与相权斗争突现。
理解与分析:
1、教材的继承性:中枢决策机构的演变,中央官职的演变,专制皇权的强化,与以前的高三复习在内容上是一致的。
2、教材的新特点:
第一,集中以宰相地位的变化为线索,便于学生理解,符合认知特点,具有强烈的新课程气息;
第二,专制皇权的强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包括对国家发展、还包括社会结构、人们的心理,民主意识等方面的因素。
3、  难点:如何理清线索;枯燥的官职史如何变得生动;对其影响的讨论如何深化。
设计思路:《一个官职的变化——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探索从秦到清的宰相制度的演变,通过学生动手绘制图表、课堂讨论等方法,运用生动的历史人物故事、文学作品形象,以宰相这个职位人数多少、权力大小、地位高低、产生途径及废除来说明皇权的不断加强,并进一步探索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通过学习对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演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曾经有的政治文明,了解我国先人的政治上之精明。
一、勾勒各朝各代的中枢决策机构图
这既是一个动手的环节,也是一个搭架子的环节,动手在于理清从秦到清中枢决策机构的演变,并为分析宰相权力、地位的变化做准备。在这一个环节里,学生分组画图,速度快,效率高。
二、从宰相制度的演变看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1、什么是宰相?发动全体同学查字典,了解“宰”和“相”二字的含义,定义为“主宰”、“辅助”,宰相就是辅助皇帝,统领百官,是文武百官的总头目,这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不是一个具体的官职,在各朝各代有不同的称呼并且人数、权利、地位各不相同。古代社会宰相的存在积极作用在于:辅佐皇帝,参与决策,分掌行政。消极作用:相权过大,威胁君权,造成君相矛盾,政局动荡。
大家一起来讨论宰相权力的演变:运用文学作品、影视作品
(1)       秦朝丞相地位高
(2)从公孙贺、卫青等看汉武帝时期决策机构的变化
(3)从魏征的进谏看唐代宰相的实权
(4)从《杨家将》看宋代决策方式的变化
(5)从明代胡惟庸案看宰相的必然下场
(6)从和坤与魏征的比较看清代机军大臣的地位
三、君权强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2、消极作用:辅弼无人,宦官干政,因循苟且,士风萎靡,皇权极度膨胀,皇帝已经完全抛开政府,霸占了整个国家,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妨碍了民主思想的产生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孟德斯鸠说:“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