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谢恩的七个好处:励志名言-经典佛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1:18:49

01 全被人诽者,或全被人赞者,非曾有当有,现在亦无有.若人朝朝自反省,行无瑕疵并贤明,智慧戒行兼具者,彼为智人所称赞.
02 宁可孤独修行,孤独地生活,也不要与愚人恶者为5,因为他们会败坏了我们的心灵,增长感官的追寻.
03 从前心随感官的刺激而必须恣欲,身随着欲望的追寻而无止息.现在我知道要切除外在感官的诱惑,静心观照自己,使自己成为身心的主人.
04 摄护身忿怒,调伏于身行.舍离身恶行,以身修善行.摄护语忿怒,调伏于语行.舍离语恶行,以语修善行.
05 怎么调御自己的身心呢?就是在处于感官快乐的情境时,静心观照守护自己的心,别让感官刺激侵入……把自己从外在的诱惑中救出来.
06 如果不能与比我们优秀的人为友,连和我们同1程度的人也找不到时,宁可1个人独自修行,也不要和愚人相伴1起修行.
07 我们关照自己的心,了解引起痛苦的真正原因,就是由于我们的心起了心识作用,而去行有害于自己和别人的行为,乃至引发了烦恼、痛苦.
08 守护感官不令刺激进入心灵,也不做引起内心激动、不安的错误行为.巩固自己的心有如卫士守护城门1样,这就是戒——行为与心灵的守护.
09 由于戒而心生安定,再加上正确的禅定,将心止于1处,平静不令它生起杂想妄念.这就是“定”——心识安定寂静,不造作诸端混乱.
10 如实正确地看待1切.这种没有自我执着、没有偏见的观点,便能更清楚地去看清真实.于是由“定”而生“慧”,智慧便自然地开展而来.
11 而为1个有思、有想、有自我意识的人,当然很自然地会追求个人的快乐.但在这之前,要先知道什么才是对自己最有益、最永远的快乐.
12 人在知晓永恒的快乐之前,通常追求个人利益与感官刺激,以获得欲望的满足.佛陀说:当人追求外在欲望的快乐时,这快乐就是痛苦的来源.
13 人无法从欲望的获得而满足,因为欲望满足了之后会增长更大的欲望,以致永远填不满,惟有追求心灵的满足,才是永恒的快乐方式.
14 追求世间的利益是1条路,追求心灵永恒的快乐又是1条路.在此岸追求世间利益的是凡夫众生,而抵达彼岸获得心灵解放的觉悟者们就是佛.
15 1切行无常,以慧观照时,得厌离于苦,此及清净道.1切行是苦,以慧观照时,得厌离于苦,此乃清净道.
16 追求世间的利益是1条路,通往永恒的寂静之道又是另外1条路.遵奉佛陀为师的佛弟子们啊,不要贪求世间的利益啊!应远离这条道路.
17 追求心灵的满足不用以欲望的追求来填补,因为欲望只会造成更大的欲望乃至生出痛苦,心的宁静与外在的利益是不同的两条路.
18 当努力时不努力,年虽少壮陷怠惰,意志消沉又懒弱,怠者不以智得道.慎语而制意,不以身作恶.净此3业道,得圣所示道.
19 由瑜伽生智,无瑜伽慧灭.了知此2道,及其得与失,当自努力行,增长于智慧.
20 世界上这么多人当中,能净化自己的心而达至彼岸的很少.大多数的人都是在追求个人的利益以满足贪欲,徘徊在痛苦轮转的彼岸.

21 人有两种状态,1是睡,1是醒.多数人只是随别人与客观环境而活,不自知,也不知要去哪里,只是随着世风而行,这样的人怎能说是清醒.
22 应伐欲稠林,勿伐于树木.从欲林生怖,当脱欲稠林.男女欲丝丝,未断心犹系.如饮乳犊子,不离于母牛.
23 身净、语静、心静,身心止于寂静之境.舍弃追寻1切俗世的快乐的人,才叫做寂静者.
24 以自己为保护者,自我保护;以自己为依靠处,自我依靠.我们应该要自我驯服自己的身心,就像驯马师在调教良马1样.
25 静心就是让心休息不工作,不以自我的立场去心生判断,更不以个人的利益心生出种种对未来的期盼而纷忧不安.
26 “雨季我住此,冬夏亦住此.”此为愚夫想,而不觉危险.溺爱子与畜,其人心惑者,死神捉将去,如瀑流睡村.
27 父子与亲戚,莫能为救护,彼为死所制,非亲族能救.了知此义已,智者持戒律,通达涅磐路——迅速令清净.
28 别人都沉溺于身心的放任而独他调驭自己身心的人,就像别人都在做梦,而独他清醒1样.智者就像原野中奔驰的马,控制自如,自由自在.
29 不能自我控制心识,被欲望所控制,怎能称为清醒之人呢?智者调伏自己的心,像骑士自如地控制马匹1样,这才是真正清醒驯服自心的人.
30 若弃于小乐,得见于大乐.智者弃小乐,当见于大乐.施与他人苦,为求自己乐;彼为瞋系缚,怨憎不解脱.
31 应作而不作,不应作而作,傲慢放逸者,彼之漏增长.常精勤观身,不作不应作,应作则常作,观者漏灭尽.
32 不放纵自己随欲望起伏的人才是真正的活着,不随着世间的韵律起舞的才是真正的存在.随世间节奏而行的,由于放纵而被世间吞没.
33 觉悟了的智者们深知这个道理,他清醒地保有自己,不随欲望情绪起伏,因此他成为自己的主人、生命的主人,他变成真正快乐的人啊!
34 如果放纵欲望奔驰,便失去了自主而随着欲望起舞,变成它的奴隶,虽生犹死.智者观照自己,清醒地保有自己,因此他自由自主,清心快乐.
35 智者为了修行而过着孤独的生活,并能乐在其中.他独坐、独卧、独行而融入于孤独,在孤独中观照自己、调御身心,高兴地融入山林的生活.
36 当我们的心洁净没有1切不良因子,没有自我、愤怒、贪欲、骄傲,便不会为害外在,也不被外在所为害,心才是自在无拘,才是自己的主.
37 最好的功德莫过于慈悲心;最甜蜜的快乐莫过于心灵宁静;最清净的真理莫过于了解无常的真谛.
38 最崇高的宗教莫过于智慧的开展;最伟大的哲理莫过于教导我们如何在当下证实得到了成果.
39 了解正确的道理而付诸于行动,这就是真实!观心自净以达永恒的安详宁静,这就是真实.寻求智慧的开展品尝成果的甜美,这就是真实.
40 只是表面的念诵经典,象征的外在行为,而不能正确地净化自己的心,得到成果……这就是错看事实!

41 智者了解真理,因为他遵循真理所指的道迹而行,因此智者可以说是了解真理的两种用意,1是真理的含义,1是真理的实践之理.
42 行善要及时,功德要持续.即如烧开水1般,未烧开之前,千万别停火,否则重来就太费时了.
43 1个人几:年的生命,真正做人做事的时间太少了,再勤劳的人,也只做了3分之1而已.用智能探讨人生的真谛,用毅力安排人生的时间.
44 生命非常短暂,所以要加紧脚步,快速前进,不可拖泥带水,切勿前脚已落地,后脚还不肯挪开.昨日的事就让它过去,把心神专注在今天.
45 慈悲心就是清凉地.慈寄于乐,就是给众生以快乐;悲,就是同情心,能互相谅解、容忍,表现1份宽心、爱心、也就是悲心.
46 聪明不是智能,但是智能1定包括聪明.聪明人得失心重;有智能的人,则勇于舍、得.能舍就能得,得无限的快乐,得安宁的心境.


47,48,49,50,51,52,53,54,55,轿车托运,托运轿车,上海轿车托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