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昂纳德科恩的歌曲:宝岛佛教六十日参学记:僧眼看台湾——谈点儿收获【系列选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5:19:38
 宝岛佛教六十日参学记:僧眼看台湾——谈点儿收获【系列选载】 资料来源:梦溪论坛    作者: 体恒法师     时间: 2010-11-01

  高明道老师不是中国人,可是他的中文水平会让大多数中国人惭愧有加。听他的课,更让人惭愧的是他对待学术的态度。

  高老师特别注重治学踏实的态度,即孔子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他所布置的作业,能够完成固然为善,不能完成也没有什么,重要的是有真实的理由,而不是塞搪应付。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考证出来多少就拿出来多少,不能弄虚作假,不能臆断猜测。

 

  高老师治学有一套模式,他在研究一段佛经的时候,总会先将不同译者的版本全部搜罗出来,罗列对比。找出不同翻译之间的差异,然后逐句进行解读。解读过程中,遇到生僻与疑难的字,要查字、词典。一本字典还不行,《汉语大字典》怎么讲的,《康熙字典》怎么说的,《说文解字》如何释的,《辞海》、《辞源》中有没有收录,都要弄个清楚明白。如果字典的解释与经文内容不符,他会继续搜罗同一时代的世学与历史文献,比如《二十四史》、《四库全书》,看看相关文字、词汇是如何运用的,而且还会由此及彼,从古代一直查到现代。除此之外,若有梵文或巴利文原文存在,也会找出对照。这一番工作下来,几乎穷尽了所有与之相关的材料。结果自不待说,往往有惊人的发现。

  就像《维摩经》第二品曾出现的“谐偶”一词,他就是运用这种方式训练我们的,区区一个词,竟然用了三四节课进行讨论,而课下用的时间更是远超过三四节课时间。不说别的,单是文献我就查阅了近百种。最后,不但弄明白了经文的意思,而且还发现《汉语大字典》的解释问题很严重,根本不到位。

  高老师写的论文,非但语言简练、内容风趣,而且结构严谨、引文丰富、论证周详,最关键的是每一篇都能够提出并解决一个或一些问题。不要说论文,就是随笔或小短文,也是精美异常,让人爱不释手。

  上高老师的课,看高老师的文章,深为惭愧之余,也明白了该如何治学,如何写作。更为重要的是,放平了原来那颗急功近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