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森老师不见了感悟:没有合格何来优质教育资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4:19:31

 

这些年人们对教育的批评并没有减少,最近一个校车问题也折腾得不轻。国务院、教育部关于撤并的原则没有错,如果是抓住优质教育资源不放,这肯定是会制造教育不公平。

“优质教育资源”一说最早来自于王旭明的发言,这是代表教育部的,认为人们的择校热时由于优质教育资源不够多,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于是各级政府教育机关也是在抓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现在学校越来越漂亮了,但是教育不公平的事情就变得越来越多。

一个道理我已经讲了无数次了,政府机关要抓的是最低标准,这是准入门槛,合格标准,所有的学校都合格了,优质学校也就在其中,这不需要教育机关抓,校长们的办学个性必然会造就一大批优良的学校。换句话说优秀的学校绝不是评出来的,而是校长、老师实干出来的。优秀的学校就存在于合格之中,没有合格就没有优秀。

危房教舍改造从很久之前就开始了,汶川地震之后一普查,结果查出那么多不合格的教舍,教舍都不合格,学校能算合格吗?

民办教师、代课教师的痛实是教师是否合格的问题,教师都不合格,学校能合格吗?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是需要坚持的,仅仅靠考试可能还是不够的,没有合格的教师,学校就不能算是合格的。

今天一大早看到一位中学校长写的日志:“有时候就是要被绑架,被强奸的”这篇日志说的是“评选、比赛本就是这样的事情,你既然在这个圈子里,你有时候就是要被绑架,被强奸的。”

如果学校的教育工作就是被评选、比赛所绑架,都是要围绕这个圈子转,那么学校教育还会有什么个性?还会有什么特色?

写日志的校长就是一位智者,他所坚持的理念是“今天第二”。“今天第二”只是一种状态,一种追求,一种坚守。

如果教育机关也都把合格评估作为基本要素去抓教育,就不会出现什么重点学校、星级学校、示范学校。公众追求择校就是因为教育机关已经对学校贴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标签。如果说当今的公信力不高,但这种标签的号召力还是很高的。

毛新宇昨天在微博中写道:“校车问题如此严重,悲剧不断发生,解决如此慢,是悲哀。民生问题无小事。防患于未然这个词,我不知该用到哪里?”

我对毛新宇说:“问题是法律规定是就近入学,问题是中国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有条件使用校车吗?”

如果撤并的方针是坚持了国务院制定的“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与发展的决定)的基本指导思想,就一定不会出现今天的校车问题。

当撤并的思想异化为创建优质教育资源,结果不仅是校车问题,而农民的孩子上学的支出也大大增加了。这样教育公平的天平又一次被倾斜了,教育公平又一次被亵渎。

而今,教育部面临的是两难,进退两难,积重难返。如果不是创建优质教育资源作怪,我以为问题不会这么严重,也不会如此复杂。

我的这番话也许是自作多情,但时间会不断证明这几年我对教育的批评,正在一步一步的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