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况2017显示球员名字:忠诚“跪教” 境界参天——记贵州省山村教师陆永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20:00:06

忠诚“跪教” 境界参天

——记贵州省山村教师陆永康

 

    这是怎样的山路啊!

    一边是嶙峋的山岩,一边是深深的山谷,时而是遍地尖利的石子,时而是积满了雨水的大坑……3月23日,我们乘坐的汽车在这样的山路上跌跌撞撞、颠簸前行。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艰难的路上,靠着双腿膝盖跪在一双用木板、篮球皮、废旧轮胎、铁丝自制的重达两公斤的“鞋子”上,山村教师陆永康跪着“走”了无数个来回,跪着度过了36年的教书生涯。

    无数个转弯、仿佛是无尽的路途之后,终于来到了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羊福乡中心小学。在寂静的山谷中,这栋白色的小楼是最为辉煌的建筑。正是课外活动时间,许多孩子在操场上笑着、跳着、闹着。

    沿着操场边的一个角落拾级而上,在一间简陋的木屋里,我们见到了58岁的陆永康老师。他站起来了,告别了自制的像船一样的“鞋子”,告别了36年的“跪教人生”。这得益于两年前的手术,得益于政府和群众的爱———这是对他36年“跪教人生”的回报。

    拄着一双钢制的双拐,在矮小的木屋里,陆老师显得很高大。

    36年的“跪教人生”

    “永康”,这名字里大概饱含了父母对孩子最大的祝愿。但是,陆永康在9个月的时候,却由于一场小儿麻痹症而注定与“健康”二字无缘。他双腿膝盖以下肌肉萎缩,从此只能跪着行走了。

    腿脚不便,家境贫寒,并没有磨灭陆永康的求知欲望。他抓住一切机会读完了小学———哪怕后来学校搬到了离家10公里以外的地方。他知道,知识,可以抚平他肉体上的苦难,身体上的残疾。后来,学校停课了,他失学了。但他一直没有扔下书本,自学完成了小学到初中的全部课程,成了村里为数不多的“文化人”。

    20岁那年,因为贫困,村上的孔荣小学流失了最后一个老师。陆永康接下了给孩子们教书的任务,成为一名民办教师,“跪”在了讲台上———这一跪,就是36年。

    刚开始教书的时候,全校只有30名学生,大部分孩子都辍学在家。陆永康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把失学的孩子找回来。白天上课,晚上家访,成了陆老师的全部生活内容。

    每天晚上下课以后,穿上自制的“鞋子”,再拄一根拐棍,他出发了。爬山、趟河、跨沟,跪行在崎岖的山道上,手脚并用,一不留神便滚在地上。没有人搀扶,“蹭”起再继续往前“走”。山里的夜黢黑黢黑的,陆永康不是不害怕,毕竟,他那时只有20岁。他把手电筒套在脑袋上,像个矿工;他花八毛钱买了把铜哨衔在嘴上,用尖利的铜哨声为自己壮胆……

    “电筒淋湿后就会锈,一个学期下来,一般都要换两三个电筒。这么多年来,跪坏了不知多少双鞋子,坏了就用三天时间再做一双,我都快成‘鞋匠’了。”说起多年前的情景,陆永康那么平静,仿佛在说别人的故事。

    别人走一小时的路,他要“跪”四小时。但陆永康愣是这样跪着走遍了孔荣小学周边的八个自然村寨,跪遍了孩子家的门槛。

    有一次,大雪纷飞,距学校3公里的石板寨的学生没来上学,晚饭后,陆永康冒着严寒,摸着夜路到寨上去动员,学生家长被感动了,第二天就把孩子送到了学校。

    水族的女孩子过去是很少被送去读书的,陆老师就一家一家去动员,一次又一次去家访,直到全村适龄女孩都来上学。空荡荡的学校又有孩子在跳跃、奔跑了,又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

    陆永康又教一年级又教二年级,又是老师又是校长……第二个学期,他的学生由30人增加到50名,3年后,增加到150名。不光是自己村,就连邻村的家长都把孩子往他这儿送,他们觉得,娃让陆老师教,放心。

    陆永康对教学一丝不苟,有弄不懂的东西,他就到6公里远的中心小学去向别的老师请教。他还针对水族学生不熟汉语的特点,采用“双语”教学\(汉语、水语\),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一年,他所教的毕业班42人,有22人考取了初中,这在孔荣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1981年孔荣小学合并到羊福乡中心小学,陆永康也随之转到了中心小学,并凭着多年的刻苦自学,以全县第三名的成绩通过考试,转为公办教师。

    任教以来,陆永康每年都被评为县里的“优秀教师”;1998年,获得香港李国基教师奖励基金;2002年,又被评为贵州省“优秀教师”。如今,在羊福乡中心小学,几乎有一半老师都曾是陆老师的学生。陆永康说:“能够站在讲台上,即便是跪着给学生们上课,也其乐无穷。每当听到自己的学生考上重点学校和成才了,比什么都激动。”

    14次手术后,他站起来了

    陆永康用浩荡的爱心守护着他的学生。他的学生们也在悄悄地回报着恩师。

    陆永康教过的学生们在悄悄行动,寻找着能让老师站起来的方法。陆永康最先是在孔荣村小任教,他们就以“孔荣弟子”自称,连续14年为自己的老师寻找医学专家。

    这个艰难跪行的身影,也感动了黔贵的山水。

    2004年初,黔南州委书记林明达获悉此事,当即打电话给当地一家医院的院长,询问是否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帮助陆永康站起来。双腿膝关节纤维强直,屈节90度,严重畸形。这样的手术在贵州省还没有先例,如果失败只有截肢。做还是不做?医院成立的专家组反复进行模拟实验,再三推敲手术步骤。

    教师节那天,黔南电视台为陆永康拍摄的专题纪录片播出,专家组负责人胡建山收看了这个节目。节目还没看完,他已两眼湿润。他觉得,自己没有理由不倾尽全力让这个跪了35年的老师站起来。

    在羊福,胡建山含着热泪为陆永康进行了十分细致的检查。看着那一双已全面萎缩的小腿,胡建山的心情十分沉重,他很清楚:如果手术不成功,那就要截肢,也就是说,陆永康有可能连跪着的能力也丧失了。这种风险太大了,也太残酷了,不得不慎重啊!

    2004年3月18日,陆永康做了第一次手术。三小时后,当最后一针缝合好,胡建山已几近虚脱。后来,第二次、第三次……

    创造了人生奇迹的陆永康,终于等到了盼望50余年的医学奇迹:在14次复杂的手术后,他慢慢站起来,穿上了有生以来第一双真正的鞋!他小心翼翼,用了整整两分钟,走出了整整两米!

    科学和爱心,重塑了陆永康的双腿。消息传回陆永康任教的羊福小学,学生们一针一线地为他们的老师绣了两双鞋垫,并托人带到医院,希望陆老师早日返校。

    2005年4月19日,离家治疗一年多的陆永康回到羊福。快到进入乡镇的一座大桥时,陆永康看到,桥的两边挤满了学生。他们都是来欢迎陆老师重返讲台的。

  六年级的水族小姑娘潘祥飘是陆老师的学生。陆老师教过她社会、数学、思想品德课。她说:“每次看到陆老师跪着上课很吃力、写板书很累的样子,总是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现在,陆老师可以站起来讲课了,我们比他还高兴。”

    现在,陆老师和他的妻子黄天云、两个读六年级的儿子一起过着清贫而充实的生活。在他家的木屋里,透过木板间一指宽的缝隙,能看到屋外的操场。全家最夺目的“家当”是满满两面墙的奖状,那是爸爸和两个儿子得到的各种奖励。

  陆昌健现在就在爸爸的班里。他说,从小有同学嘲笑说爸爸是矮子,那时常常觉得抬不起头来。于是爸爸给他讲:“我在陌生人面前走路,别人围着看,我就很难堪。但工作就是力量。不少教师都观摩过我的教学,大家都说教得好,老师们对我很尊敬。我身体有缺陷,但我用努力工作来弥补。每个人都有不足,你也要努力学习,才能弥补你的欠缺。”现在,昌健大了,常考第一名,他懂得了爸爸,为爸爸而自豪。妻子黄天云已经跟陆永康一起生活了16年。她说:“我们一家人曾经有过穷得几乎揭不开锅的时候,我愁过吃穿,忧过儿女,却从未后悔过嫁给这个只能跪行的男人。”

    一茬一茬的学生走了出去,而陆永康却一直留在大山深处。他说:“我喜欢那支歌唱老师的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里面不是有句‘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吗?做老师的都是这样,总要能守住清贫。”

【思考讨论】

    1、陆永康是一个跪着工作的人,却是一个让我们站立者叹服的人。你认为陆永康的所作所为体现了怎样的道德品质?

    2、你认为当代大学生应怎样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案例点评】

    陆永康,一个大山的儿子,自小因小儿麻痹症导致残疾,无法站立行走,只能靠双手和双膝一同支撑移动。但他并没有屈服于命运,他用大山般坚强的意志、坚忍不拔的精神刻苦学习,并成为一名小学教师,而且一干就是39年。为使山村孩子脱盲,为了孩子明天的希望,陆永康跪行于大山之中,把智慧之光一点点放大,放大……校园内,课堂上,他拖着残疾的身体与命运抗争,与天地抗衡。

    一个人的命运总会有许多变数,有时候阳光灿烂,有时候乌云密布。面对它们,如何选择即是人生的态度。在陆永康身上,我们看到很多的不幸与曲折,但是他展现给我们的却是甘于奉献的崇高与敢于超越的勇气。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这位令人肃然起敬的师者就在苦难中卓立于世。

    作为一名扎根于最基层的教师,他崇尚科学,深知知识的力量,深知愚昧无知给一个民族的心灵可能投下的阴影。由于自小失去行走能力,他只能以跪为行。在36年里,他“跪”越崎岖山路、险恶沟壑,也“跪”越迷信和偏见,他用双膝支起了家乡人民对于教育的信念。他凭着执著和坚毅,在人们心里撒下了点燃希望的星星之火。

    陆永康是生活的强者。肢体的缺憾没有遏制他生活的信心,却反而激发了他生命的潜能和气魄。他的达观、自强与志气,依然使他那无法行走的岁月充满了朝气与活力。他跪破了一双双用木板、篮球皮、废旧轮胎、铁丝做成的“鞋”,也跪掉了一个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困难。我们无法想象,在大山深处,一个瘦小的身躯,竟进发出了如此炫目的生命之光!陆永康跪着行走,跪着求学,跪着执教,他以朝圣者的虔诚和坚韧创造了奇迹般的生命,以爱心和责任塑造和影响着身边许许多多的群众,这是陆永康无与伦比的魅力,在他身上展现的正是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共产主义道德规范。

    在人们匆匆的脚步里,陆永康的双膝留下了时代的最强音。在一些人忙忙碌碌、不知所终的迷茫中,陆永康显示了一位高尚者所具有的生活深度和精神高度。在他那里,我们分明感受到了一个无私奉献者所具有的富足。面对陆永康,我们无法不心生感佩,无法不追随他所高擎的精神旗帜。当前,全社会都在学习和实践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陆永康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光荣、怎样去赢得光荣。陆永康无疑是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的典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下,让我们向陆永康学习,每一个人都奋发努力、热心奉献,自觉担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教学建议】

    本案例展示的是贵州贫困山村教师陆永康以残疾之躯忠诚“跪教”36年,默默耕耘,最终在学生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终于站起来的感人事迹。通过本案例的教学,使学生明确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当代大学生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本案例可用于绪论第三节中“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部分的辅助教学,或用于该部分课程内容的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