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法兰nba32代:国外品牌VS中国品牌 中国眼镜需创自主品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15:49:55
目前国内眼镜市场上的“洋品牌”有两种,一种是真正的国际名牌,一种是纯粹的仿冒名牌。美国著名品牌“POLO”目前在中国内地还没有正式的代理商,但标有”POLO”字样的眼镜、书包却在中国各大中城市大行其道。还有一种洋品牌是在国外领一张“出生证”,直接在国外注册,有人称之为“海归派”,具体说来,就是通过国际注册公司在海外注册品牌名称或商标,但是企业的产品仍然在国内生产和销售。这种品牌都号称在海外有研发机构,实际上是彻头彻尾的国内生产和国内工艺,产品的品质、工艺、设计等与其宣称的品质不相符合。

    中国牌的“洋面孔”

    人们可以在国内的眼镜展会上看见形形色色的“洋面孔”,其实就是一些国产品牌的升级版,到国外注册商标“留洋”归来,也算个“洋务派”,有些还是有货真价实的洋设计师坐镇,有的干脆就是“国产’设计师借鉴国外的设计。有的品牌故意从里到外从上到下一个中国字都没有。画册在国外拍,模特用洋人,店面装修是欧式的,产地是意大利的,看上去很像“国际品牌”。这种商标洋化的做法在国内眼镜行业已盛行一段时间,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中国牌“傍”洋品牌

    与商标洋化相呼应的是傍名牌之风,就是利用国际著名品牌的强势影响力,抢注一个与知名品牌相似或谐音的品牌名称,造成消费者视听的混同,进而促成市场购买的品牌现象,如“罗登斯兰”之于“罗敦斯德”,“伊兰特”之于“伊蓝特”,前者傍着后者的威名。

    中国眼镜行业需创自主品牌
 与“他主品牌”的蔚然兴起相对应的是自主品牌的不容乐观。据悉,尽管我国眼镜出口量多年来位居世界第一(80%出口眼镜深圳造),但其中自主品牌眼镜不足1%。在“他主品牌”的重任之下,自主品牌举步维艰。

    “他主品牌”的普遍存在,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我国眼镜品牌与国际品牌的距离,带动了一些眼镜企业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但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这种与国内眼镜品牌相比只是注册地点不同的“洋品牌”能够稳居我国高档商场,并能够赢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一项调查表明,很多消费者对“假洋牌”的真正来源一无所知,在他们看来,只要是洋品牌就是好的,戴起来就觉得比国内眼镜高一等。笔者采访了一些朋友,他们普遍认为戴米顿眼镜的档次就是和一般品牌不一样!殊不知米顿也是中国造。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了国人对洋品牌的盲目追求,同时也折射出我国眼镜品牌在品牌运作上,尤其是品牌文化的挖掘上存在着严重的欠缺。

    品牌已经成为现代市场上一张极为重要的通行证,中国眼镜行业要打造自主品牌,关键不在于是否“拿来”,而在于不是借其名,更要重其实。眼镜企业必须从低成本价格扩张模式转向品牌竟争模式,从追求产品竞争力转向追求品牌竞争力。同时,还要彻底改变品牌“拿来主义”的意识,靠贴牌只能分得残羹剩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