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边目击者 迅雷:厦门特区:而立之年再出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9:52:27

挺立潮头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

厦门特区:而立之年再出发

本报记者 蒋升阳

《 人民日报 》( 2011年12月22日   17 版)

  厦门鹭江胜景。

  海峡飞虹——厦门集美大桥雄姿。

  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式上,身穿台湾高山族服饰的厦门市民跳起高山族舞蹈“手拉手”。
  本版图片均为徐林、蒋升阳摄

  走过风,走过雨,厦门经济特区走到了而立之年。

  30年,在厦门建城600多年的历史中,不过是一个短暂的片段;但厦门特区建设的30年,却永恒地镌刻在厦门历史的年轮中。

  30年间,厦门已从偏居东南的海岛小城,变为海峡西岸的中心城市;从落后匮乏的弹丸之地,变为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从两岸对峙的海防前线,变为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

  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说:“厦门特区30年发展产生的巨大变化,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生动诠释,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有力印证。”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前不久召开的厦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推进科学发展新跨越的思路举措,以“创新”、“宜居”、“平安”、“文明”、“幸福”五大关键词向人们勾勒出未来的发展蓝图。

  协调发展

  解读厦门的“智慧密码”

  27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亲临厦门视察,亲笔题写了“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的题词。牢记这一殷切嘱托,厦门特区的建设者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始终挺立在改革开放和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潮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30年间,厦门特区从当年湖里工业区2.5平方公里起步,到目前扩大到全市1699平方公里。全市GDP从30年前的7.4亿元增长到去年的2060亿元,年均递增17.4%,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1.5%,经济长期平均增长率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居我国大中城市前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近3万元和超过1万元,实现了医疗、养老、工伤等保险的城乡一体化和全覆盖,城市综合竞争力跃居全国城市前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厦门紧抓海西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等重大历史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新跨越的态势更强、成效更大,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厦门岛内外一体化加快拓展,规划面积260平方公里、首期总投资3000亿元的集美、海沧、翔安、同安四个新城建设扎实推进,全国唯一的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紧锣密鼓,厦漳泉三个闽南城市同城化实质性启动,海西中心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同时,持续加强了民生保障,全市财政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投入比重逐年加大,已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近60亿元,竣工2.4万套,实现了低收入家庭保障房应保尽保。

  与其他经济特区相比,厦门特区30年发展最显著的特征体现在发展的协调性上。

  坚持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协调。全市人均GDP超过6万元,户籍人口人均GDP近1.7万美元。每平方公里创造地区生产总值1.31亿元,均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厦门以占全省1.3%的土地,创造出全省14.3%的生产总值、25.6%的财政收入和53%的外贸进出口总额。

  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厦门把提高效率与注重公平紧密结合,全市财政一般预算60%以上用于民生保障重点领域。不断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国率先推行最低工资标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线、住房公积金制度,率先推行“全民社保”,率先实现基本医疗和基本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全覆盖,率先建立多层次的保障性住房体系,较好地做到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城市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协调。厦门注重提高市民的幸福度,连续三届以总评第一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先后荣获“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等荣誉称号,被誉为中国“最温馨的城市”。

  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相协调。厦门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明确“生态立市”战略,致力于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森林覆盖率近50%,人均绿地近30平方米,多项环保指标领先国内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正因如此,不久前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颁布《2011中国城市发展综合评价报告》,厦门位列全国20个“科学发展典范城市”榜首。

  先行先试

  建设两岸同胞融合的温馨家园

  厦门特区因台而设,从诞生之日起就担负着双重使命:既要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窗口和排头兵,又要成为中央对台政策和发展两岸关系的试验田、窗口和排头兵。多年来厦门先行先试,倾力厦台经贸合作与交流,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厦门特区发展所迸发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形成了对海峡彼岸最现实、最贴近的说服力和融合力。

  厦门加快了厦台产业对接的步伐。以先进制造业、新型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构建对接互动、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大力引进台湾知名企业,带动厦门优势主导产业集聚升级、发展壮大。去年厦门合同利用台资3.4亿美元,比增59.7%,今年前三季度增长了51.2%。以友达、冠捷、景智等台资企业为龙头的光电产业链初步形成,有力带动了厦门光电产业发展。

  厦台金融业合作取得新突破。规划近18平方公里的两岸金融服务中心全面展开招商,已落地项目20多个(其中台资8家),在谈在办项目约200个。台资富邦财险大陆总部、元富证券代表处落户厦门。台资君龙人寿和大陆第一家台资参股的厦门银行,都已跨出海西设立分支机构。

  厦门用好先行政策扩大对台经贸交流合作。加快建设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城市、两岸食品物流合作试点城市。台盐大中华总部落户厦门。大陆首个两岸合作呼叫服务中心、对台航运服务中心相继成立。ECFA正式实施的进口、出口台湾货物“第一单”在厦诞生。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进口数量和货值增长均创历史新高。

  厦门与台湾的旅游合作进一步加强,“海峡旅游”品牌更加响亮。厦门的口岸优势和集散地作用愈加凸显。去年大陆经厦门口岸赴台旅游人次比增84%,其中赴台湾本岛旅游比增108%。今年1—11月,大陆经厦门口岸赴金门、澎湖旅游团组、人数增幅均达2.5倍以上。

  如今,厦台双向直接往来进一步畅通,人员往来更加便利化。厦门获准扩大暂住人员赴台旅游试点范围,在厦暂住人员申请赴台旅游的暂住期限缩短为6个月。厦门成为首批开放赴台自由行城市,外来暂住人员可在厦落地办证赴金门旅游。“小三通”规模更大。今年是厦金直航运营10周年,至今年11月,厦金“小三通”运送旅客累计超过709万人次,占两岸海运直航客流量近九成。“大三通”服务更优。先行先试两岸人员和贸易往来便利化管理办法,成为两岸包机直航点、海上直航口岸、通邮封发局。继台中、基隆之后,开通厦门—高雄客滚船直航,成为两岸货运直航包机航点。对台空中客运直航不断增密,今年1—11月已达3255航次,同比增长80%。厦门成为两岸双向直接往来无缝对接的“黄金通道”。 

  厦门在打造两岸交流合作载体平台方面好戏连台。作为两岸最大的民间交流平台,海峡论坛已在厦门成功举办三届,共有近3万台湾民众参加,大部分来自基层。海峡论坛贴近台湾基层民众,关注台湾同胞福祉问题,在促进两岸同胞相互了解、增进感情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厦门与台湾合办保生慈济文化节,保生大帝神像首度赴台湾本岛巡游,引起台湾民众热烈反响。两岸同办的海峡两岸文博会已在厦门成功举办4届,影响不断扩大,成为推进两岸文化产业对接的重要载体。今年的第四届文博会签约金额359亿元,参会人数超过1万人,比上届增长129%,其中台湾参展文化企业和机构达349家,比上届增长71%。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已举办7届,成为大陆出版物对台输出的重要平台。此外,台交会、郑成功文化节、龙舟赛、帆船赛、厦金海峡横渡、农渔业交流暨产业对接会、建筑建材暨产品展等连年举办,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拓展。

  厦门采取多项措施,优化服务台商环境。修订台胞投资保障条例,把保障范围扩展到创业、就业、就学和居民待遇等方面。多方面推出先行举措,包括吸收在厦台商列席市人大、政协会议、台籍员工出席省工代会,聘请台籍人士为市政府投资顾问、涉台案件调解员;成立台湾人才服务部,推出事业岗位选聘台湾优秀人才;成立两岸首个知识产权联盟,批准一批台湾动漫企业版权登记;台湾中华仲裁协会厦门联络处挂牌成立。两岸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合作不断拓展深化。

  再创辉煌

  实现打造“五个厦门”的战略目标

  坚持一个战略主题,履行一个战略使命,落实一个战略思路,实现一个战略目标。这是前不久召开的厦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提出的未来厦门经济特区增创新优势、再创新业绩的战略架构。

  把握科学发展新跨越这一战略主题。科学发展新跨越是科学发展观在厦门的生动实践。其核心要领是主题主线、又好又快,基本动力是先行先试、创新创造,显著特征是提效提速、做强做大,根本目的是为民惠民、公平公正,主要举措是着力岛内外一体化、着力二三产共推进、着力内外需齐拓展、着力惠民生促和谐、着力抓党建强保障,努力实现结构更优化、实力更强大、发展更均衡、人民更幸福。

  履行当好排头兵这一战略使命。首先是当好推动科学发展的排头兵。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加强两岸交流合作为主要任务,全面实施综合配套改革,确保在深化两岸经贸合作、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大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做强做大六大支柱产业,加快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与创意等六大新兴产业,努力打造海西强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最具带动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领先发展的新兴产业示范区。

  其次是当好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断推进社会建设。优先发展教育,健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积极扩大就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提高医疗、养老、工伤等保障水平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同时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化平安创建,提升现代城市管理水平,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继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第三是当好服务和平统一的排头兵。加快构建两岸经贸合作最紧密区域,积极争取先行实施两岸投资贸易正常化、便利化措施,加快建设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促进与台湾产业深度对接;加快构建两岸直接往来最便捷通道,全面推进“大三通”,做大做优“小三通”,做强海峡旅游品牌,努力成为先行先试口岸城市和集散中心;加快构建两岸交流交往最活跃平台,继续办好海峡论坛等各类涉台盛会;为台胞在厦门就学就业、置产置业、居住生活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

  全面落实“一体化、同城化”这一战略思路。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厦门时提出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三个一体化”的指示精神,提升本岛、跨岛发展、全域一体、同城共兴,使城市格局由岛内一个“拳头”伸展为全市一个“手掌”,真正建成全域特区,进而带动厦漳泉同城化。提升本岛,就是保持风貌、保持特色,降低开发强度、降低建设密度,提升环境品质、提升城市功能,以“退二优三”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形象更新、产业转型、功能完善。跨岛发展,就是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推进岛外新城建设,以“强二进三”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及配套服务业,使新城建设一片、繁荣一片、兴旺一片,实现空间拓展、产业集聚、功能提升,建设现代化国际性滨海新城;同时,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域一体,就是加紧构筑连接岛内外、畅通各组团的交通网络,统筹建设全域布局、融合对接的基础设施,尽快完善城乡一体、水平均衡的公共服务。同城共兴,就是与漳州、泉州一道,从条件最成熟、发展最需要、群众最期盼之处入手,扎实推进建设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要素市场、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同城化,打造海西强劲增长极。

  奋力实现“五个厦门”这一战略目标。厦门将通过5年的努力,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总收入、地方级财政收入、民生和社会事业总投入“五个翻番”,大力打造“五个厦门”。

  ——打造创新厦门。创新体制机制,以综合配套改革增创特区新优势;推进科技创新,力争实现全社会研发投入翻一番,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5%,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超过60%;坚持人才强市,人力资本投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5%,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6%,建成创新资源充分涌流、创新成果高效转化、创新人才争相向往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和海西人才创业港。

  ——打造宜居厦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人均公共绿地11.5平方米;推进低碳发展,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居全国先进水平;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保障非机动慢行交通,降低公交出行成本,居民绿色出行率超过60%;完善社区配套,提升居住品质,实现天更蓝、水更绿、山更青、路更畅,成为一流宜居城市。

  ——打造平安厦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升平安创建成果,完善公共安全和综合防护体系,实现有序社会管理、有效应急处置、有力防控犯罪,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治安满意率均居全国前列,成为政治稳定、治安良好、法治规范、安居乐业的平安和谐之城。

  ——打造文明厦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特区精神;深化文明创建,不断提升城乡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城市公共文明指数继续居全国前列;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打造幸福厦门。立足全国率先、全民保障、全面覆盖,实施教育优先、就业促进、全民社保、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养老服务“民生行动计划”,城乡居民收入、各类社会保障、教育发展指标居全国前列,城乡居民主要健康指数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低收入家庭住房实现应保尽保,尽力解决新就业人群和外来员工住房困难,更好地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