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口味小说现代言情:从我做起,日行一善:中医学堂公益小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9:41:30
时常有中医临床工作者会深陷困惑,我辨证论治的过程也算是条分细缕,丝丝入扣,可为什么疗效却总徘徊在“十之六七”有效率的中工境地,而难以达到临床名医的“十愈其八”的上工境界呢?笔者认为,对于中医病机(特别是基本病机)的辩证,不少临床医师存在一定的“天生缺陷”,现举清代名医章楠在《医门棒喝》中的医案进行说明。
有齐姓妇人,年三十余,体盛阴虚之质。丁亥正初,卧病七八日,水米不进。邀余视之,状甚委顿,不能起坐,语声低不能闻,按脉濡迟无力,右寸关沉弦而涩。据述初起发热头痛而畏寒,服柴、薄、知、芩、栀子、连翘等一剂,即觉口干难忍;食梨、蔗等水果,遂不思粥食,胸腹满闷,大便四五日不解,头即不痛,身亦不热,但觉畏寒而已。余令人按其胸腹空软,但虚满耳。舌苔薄而微白。
[编者按:如果不知晓前医治疗情况,可以简要归纳当下脉舌症状:妇人,年三十余。按脉濡迟无力,右寸关沉弦而涩。舌苔薄而微白。卧病七八日,水米不进,状甚委顿,不能起坐,语声低不能闻,口干难忍,不思粥食,胸腹满闷,大便四五日不解,头不痛,身不热,觉畏寒。余令人按其胸腹空软。]
    余曰:此本感受风寒,因凉药而邪内闭,胃阳被郁,故即口干;又食生冷,则中阳更伤,肺胃伏邪不出。须用辛温开解。乃用苏、杏、葛、防、桂枝、厚朴、甘草、姜、枣等一剂。次日胀满略减,脉仍弱涩。多日不进粥食,狼狈已极,正气既亏,伏邪难出,乃仿仲圣建中例,于前方加党参三钱,干姜一钱,服后腹中鸣响,胀满渐减。
    其亲戚见病势沉重,又延别医诊之,言是风温,遂用时方,闻大便多日不解,即加蒌仁五钱,大黄三钱。并云一剂大便不通,再进一剂。病家疑惑,至黄昏时,来询余可否取大黄方?
    余又为诊脉比前已好。询病人,云略觉安。余曰:此本虚寒邪伏,故跟党参、姜、桂温补热散之药,阳气转动,腹鸣胀减。若服大黄、蒌仁,以寒遇寒,如冰益水,更使凝结,大便必然不通,元气止存一线.再取苦寒攻药,元气先脱,何须二剂以通大便哉!其理如此,请自酌之。于是止而不服,次早又邀余诊,胀满已消,脉已较好。
    即于前方去厚朴,加附子钱半。服后渐有微汗,随解大便些许,即思粥食。次日又诊,神气脉象均好。伏邪得汗而出,乃投温补气血、调理半月,始得下床。
    夫用姜、桂、附子而大便始通,其寒凝甚矣,且其脉象证状,显然虚寒,奈何全不辨别,犹投知、芩、大黄,是真以人命为儿戏也。显而易辨者如此,其假实假虚为难辨者,误治更多矣。岂余所敢妄言乎,诚以目击不忍,是故泣告。
    刘观涛按:章楠(章虚谷)为一代名医,但作为后学者,我们要有独立的辩析意识,不妨独立解析一下名医的医案:
    据述初起:发热头痛而畏寒,为表证。现在:身不热,觉畏寒,头不痛,脉不浮(按脉濡迟无力,右寸关沉弦而涩),排除表证。
    按脉迟无力,舌苔薄而微白。语声低不能闻,头不痛,身不热,觉畏寒,虚证+虚寒。
    口干难忍,大便四五日不解,实热证。
    按脉濡,右寸关沉弦而涩。卧病七八日,水米不进,状甚委顿,不能起坐,不思粥食,暂以非特异症状对待,但仍需在辩证之后与辩证结果进行核对,看是否有所冲突。
    实热证,应该脉有力(或洪滑有力,或沉细有力),但患者脉无力。
    胸腹满闷,余令人按其胸腹空软,为虚满,非实证。
    此时对于“实证”有所怀疑,但如何解释“口干难忍”呢?如果真是“虚寒”,应该口淡不渴啊。里虚寒甚,也能够“真寒假热”,从而表现为口渴。故此口干难忍为“虚阳浮越”,疑为实际症状当为作者章楠没有细述的口渴但不欲饮、便秘而便质不燥。
    综合而言,本患者为“气虚+虚寒[阳虚]在里”。
    核对非特异症状“按脉濡,右寸关沉弦而涩。卧病七八日,水米不进,状甚委顿,不能起坐,不思粥食”,与所辨病机“气虚+虚寒[阳虚]在里”并无冲突。
    对比另外一位医生,从所用寒凉而攻的药物大黄、瓜蒌仁来看,其所辨病机为“实热在里”(言是风温)。这和我们所辨“气虚+虚寒[阳虚]在里”的病机恰恰相反。
章楠(章虚谷)的治疗,可以直接从“气虚+虚寒[阳虚]在里”入手。在本案中,章楠先用“辛温开解”(此本感受风寒……),本已无表证,却用辛温解表,笔者认为此亦为误治(用“辛”为误,用“温”为正),效果不会特佳。疗效印证了笔者的猜测,“次日胀满略减,脉仍弱涩。”所以,此后章楠认为“其脉象证状,显然虚寒”。后以治虚寒方药投之,疗效显著!
看完这个案例,我们不禁联想到:在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误诊误治医案中,误把“虚热”当成“实热”、误把“津虚而致虚热(即阴虚)当成“水湿而致实热(即湿热)”、误把“气虚而致虚热”当成“津虚而致虚热”……的误诊误治现象比比皆是。
为什么这种误诊误治会屡屡发生呢?甚至医生在误治之后甚至百思不得其解呢?笔者认为,在中医传承教育中,多突出“重点”(比如:虚热,以“阴虚”即津虚之热为代表),而忽视“全面”(比如,虚热,既包括气虚之热、血虚之热、津虚之热、乃至虚寒之假热)。致使临床者见“虚热”而径直以为“阴虚”(即津虚之热)而治之,此所谓对于对病机辩证的“天生缺陷”,岂有不误诊误治之理哉?!而要达到临床上“十全其八”(甚至上工十全九)的屡试屡效之境界,则必须对病机的全面组合进行“穷尽式辨证”,而非“抽查式辨证”。下附笔者在临床中总结的“病性全表”,将最基本、最常用的病机——“虚实、气血津、平寒热”的全部组合逐一列出。且不要因为过于普通而小视之!!!
看完这个病性全表,现在您是否会对名医章虚谷的上则疑难病案,也能做到“目光如炬、一箭中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