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邦车视频迷人的保姆: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名单(1901-201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5:58:42
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是诺贝尔奖的一个奖项。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在遗嘱中他提出,将部分遗产(920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利息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后添加了“经济”奖)5种奖金,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学者。颁奖仪式于每年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举行。
根据诺贝尔基金会的相关章程,评选由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会负责,大会由50名选举出来的卡罗琳医学院名教授组成。
现在,生理医学奖的评选程序大致为:
1.卡罗琳医学院的诺贝尔大会任命一个工作委员会——诺贝尔委员会负责前期工作。
2.邀请生理医学领域的代表提名候选人,提名截至日期为每年2月1日。
3.诺贝尔委员会对提名进行初步筛选,然后候选人提交给诺贝尔大会。
4.诺贝尔大会最终决定得主,并对外公布(一般在每年10月份)。
5.每年12月10日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颁奖仪式。
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历年得主如下:
年份
国籍
姓名(译名)
获奖理由
1901
德国
贝林
从事有关白喉血清疗法的研究
1902
英国
罗斯
从事有关疟疾的研究
1903
丹麦
芬森
发现利用光辐射治疗狼疮
1904
俄国
巴甫洛夫
从事有关消化系统生理学方面的研究
1905
德国
柯赫
从事有关结核的研究
1906
意大利
戈尔季
从事有关神经系统精细结构的研究
1906
西班牙
拉蒙-卡哈尔
1907
法国
拉韦朗
发现并阐明了原生动物在引起疾病中的作用
1908
德国
埃利希
从事有关免疫力方面的研究
1908
俄国
梅奇尼科夫
1909
瑞士
科歇尔
从事有关甲状腺的生理学、病理学以及外科学上的研究
1910
德国
科塞尔
从事有关蛋白质、核酸方面的研究
1911
瑞典
古尔斯特兰德
从事有关眼睛屈光学方面的研究
1912
法国
卡雷尔
从事有关血管缝合以及脏器移植方面的研究
1913
法国
里谢
从事有关抗原过敏的研究
1914
奥地利
巴拉尼
从事有关内耳前庭装置生理学与病理学方面的研究
1915
未颁奖
1916
未颁奖
1917
未颁奖
1918
未颁奖
1919
比利时
博尔德特
作出了有关免疫方面的一系列发现
1920
丹麦
克劳
发现了有关体液和神经因素对毛细血管运动机理的调节
1921
未颁奖
1922
英国
希尔
从事有关肌肉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问题的研究
1922
德国
迈尔霍夫
从事有关肌肉中氧消耗和乳酸代谢问题的研究
1923
加拿大
班廷
发现胰岛素
1923
加拿大
麦克劳德
1924
荷兰
爱因托文
发现心电图机理
1925
未颁奖
1926
丹麦
菲比格
发现菲比格氏鼠癌(鼠实验性胃癌)
1927
奥地利
瓦格纳-姚雷格
发现治疗麻痹的发热疗法
1928
法国
尼科尔
从事有关斑疹伤寒的研究
1929
荷兰
艾克曼
发现可以抗神经炎的维生素
1929
英国
霍普金斯
发现维生素B1缺乏病并从事关于抗神经炎药物的化学研究
1930
美籍
兰德斯坦纳
发现血型
1931
德国
瓦尔堡
发现呼吸酶的性质和作用方式
1932
英国
谢林顿
发现神经细胞活动的机制
1932
英国
艾德里安
1933
美国
摩尔根
发现染色体的遗传机制,创立染色体遗传理论
1934
美国
迈诺特
发现贫血病的肝脏疗法
1934
美国
墨菲
1934
美国
惠普尔
1935
德国
施佩曼
发现胚胎发育中背唇的诱导作用
1936
英国
戴尔
发现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
1936
美籍
勒韦
1937
匈牙利
森特-焦尔季
发现肌肉收缩原理
1938
比利时
海曼斯
发现呼吸调节中颈动脉窦和主动脉的机理
1939
德国
多马克
研究和发现磺胺药
1940
未颁奖
1941
未颁奖
1942
未颁奖
1943
丹麦
达姆
发现维生素K
1944
美国
多伊西
发现维生素K的化学性质
1944
美国
厄兰格
从事有关神经纤维机制的研究
1944
美国
加塞
1945
英国
弗莱明
发现青霉素以及青霉素对传染病的治疗效果
1945
英国
钱恩
1945
英国
弗洛里
1946
美国
马勒
发现用X射线可以使基因人工诱变
1947
美国
C.F.科里
发现糖代谢中的酶促反应
1947
美国
G.T.科里
1947
阿根廷
何赛
发现脑下垂体前叶激素对糖代谢的作用
1948
瑞士
米勒
发现并合成了高效有机杀虫剂DDT
1949
瑞士
赫斯
发现动物间脑的下丘脑对内脏的调节功能
1950
美国
肯德尔
发现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结构和生物效应
1950
美国
亨奇
1950
瑞士
赖希施泰因
1951
南非
蒂勒
发现黄热病疫苗
1952
美国
瓦克斯曼
发现链霉素
1953
英国
李普曼
发现高能磷酸结合在代谢中的重要性,发现辅酶A
1953
英国
克雷布斯
发现克雷布斯循环(三羧酸循环)
1954
美国
恩德斯
研究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组织培养与组织技术的应用
1954
美国
韦勒
1954
美国
罗宾斯
1955
瑞典
西奥雷尔
从事过氧化酶的研究
1956
美国
库南德
开发了心脏导管术
1956
美国
理查兹
1956
德国
福斯曼
1957
意籍
博维特
从事合成类箭毒化合物的研究
1958
美国
比德乐
发现一切生物体内的生化反应都是由基因逐步控制的
1958
美国
塔特姆
1958
美国
莱德伯格
从事基因重组以及细菌遗传物质方面的研究
1959
美国
奥乔亚
从事合成RNA和DNA的研究
1959
美国
科恩伯格
1960
澳大利亚
伯内特
证实了获得性免疫耐受性
1960
英国
梅达沃
1961
美国
贝凯西
确立“行波学说”,发现耳蜗感音的物理机制
1962
美国
沃森
发现核酸的分子结构及其对住处传递的重要性
1962
美国
克里克
1962
英国
威尔金斯
1963
澳大利亚
艾克尔斯
发现与神经的兴奋和抑制有关的离子机构
1963
英国
霍金奇
1963
英国
赫克斯利
1964
美国
布洛赫
从事有关胆固醇和脂肪酸生物合成方面的研究
1964
德国
吕南
1965
法国
雅各布
研究有关酶和细菌合成中的遗传调节机构
1965
法国
莫诺
1965
法国
沃夫
1966
美国
劳斯
发现肿瘤诱导病毒
1966
美国
哈金斯
发现内分泌对于癌的干扰作用
1967
瑞典
格拉尼特
发现眼睛的化学及重量视觉过程
1967
美国
哈特兰
1967
美国
沃尔德
1968
美国
霍利
研究遗传信息的破译及其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
1968
美国
霍拉纳
1968
美国
尼伦伯格
1969
美国
德尔布吕克
发现病毒的复制机制和遗传结构
1969
美国
赫尔
1969
美国
卢里亚
1970
英国
卡茨
发现神经末梢部位的传递物质以及该物质的贮藏、释放、受抑制机理
1970
瑞典
奥伊勒
1970
美国
阿克塞尔罗行
1971
美国
萨瑟兰
发现激素的作用机理
1972
美国
埃德尔曼
从事抗体的化学结构和机能的研究
1972
英国
波特
1973
奥地利
弗里施
发现个体及社会性行为模式(比较行为动物学)
1973
奥地利
洛伦滋
1973
英国
廷伯根
1974
比利时
克劳德
从事细胞结构和机能的研究
1974
比利时
德·迪夫
1974
美国
帕拉德
1975
美国
巴尔摩
从事肿瘤病毒的研究
1975
美国
特明
1975
美国
杜尔贝科
1976
美国
丰卢姆伯格
发现澳大利亚抗原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1976
美国
盖达塞克
从事慢性病毒感染症的研究
1977
美国
吉尔曼
发现下丘脑激素
1977
美国
沙里
1977
美国
雅洛
开发放射免疫分析法
1978
瑞士
阿尔伯
发现限制性内切酶以及在分子遗传学方面的应用
1978
美国
史密斯
1978
美国
森斯
1979
美国
科马克
开始了用电子计算机操纵的X 射线断层扫描仪
1979
英国
蒙斯菲尔德
1980
美国
贝纳塞拉夫
从事细胞表面调节免疫反应的遗传结构的研究
1980
美国
斯内尔
1980
法国
多塞
1981
美国
斯佩里
从事大脑半球职能分工的研究
1981
美国
休伯尔
从事视觉系统的信息加工研究
1981
瑞典
威塞尔
1982
瑞典
贝里斯德伦
发现前列腺素,并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1982
瑞典
萨米埃尔松
1982
英国
范恩
1983
美国
麦克林托克
发现移动的基因
1984
丹麦
杰尼
确立有免疫抑制机理的理论,研制出了单克隆抗体
1984
德国
克勒
1984
英国
米尔斯坦
1985
美国
布朗
从事胆固醇代谢及与此有关的疾病的研究
1985
美国
戈德斯坦
1986
意大利
蒙塔尔西尼
发现神经生长因子以及上皮细胞生长因子
1986
美国
科恩
1987
日本
利根川进
阐明与抗体生成有关的遗传性原理
1988
英国
布莱克
对药物研究原理作出重要贡献
1988
美国
埃利昂
1988
美国
希钦斯
1989
美国
毕晓普
发现了动物肿瘤病毒的致癌基因源出于细胞基因,即所谓原癌基因
1989
美国
瓦慕斯
1990
美国
默里
从事对人类器官移植、细胞移植技术和研究
1990
美国
托马斯
1991
德国
内尔
发明了膜片钳技术
1991
德国
萨克曼
1992
美国
费希尔
发现蛋白质可逆磷酸化作用
1992
美国
克雷布斯
1993
美国
夏普
发现断裂基因
1993
美国
罗伯茨
1994
美国
吉尔曼
发现G 蛋白及其在细胞中转导信息的作用
1994
美国
罗德贝尔
1995
美国
刘易斯
发现了控制早期胚胎发育的重要遗传机理,利用果 蝇作为实验系统,发现了同样适用于高等增有体(包括人)的遗传机理
1995
美国
维绍斯
1995
德国
福尔哈德
1996
澳大利亚
多尔蒂
发现细胞的中介免疫保护特征
1996
瑞士
青克纳格尔
1997
美国
普鲁西纳
发现全新的蛋白致病因子—— 朊蛋白
1998
美国
芬奇戈特
发现氧化氮可以传递信息
1998
美国
伊格纳罗
1998
美国
穆拉德
1999
美国
布洛伯尔
发现蛋白质有内部信号决定蛋白质在细胞内的转移和定位
2000
瑞典
卡尔森
在神经细胞信号相互传递这一研究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的发现
2000
美国
格林加德
2000
美国
坎德尔
2001
美国
哈特韦尔
发现了细胞周期的关 键分子调节机制
2001
英国
蒂莫西·亨特
2001
英国
保罗·纳斯
2002
英国
悉尼-布雷内
发现了在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调节作用
2002
美国
霍维茨
2002
英国
苏尔斯顿
2003
美国
劳特布尔
使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上做出了潜伏疾病的发现
2003
英国
曼斯菲尔德
2004
美国
阿克塞尔
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作出贡献
2004
美国
琳达-巴克
2005
澳大利亚
马歇尔
发现了导致胃炎和胃溃疡的细菌——幽门螺杆菌
2005
澳大利亚
沃伦
2006
美国
法尔
发现核糖核酸RNA(核糖核酸)干扰机制
2006
美国
梅洛
2007
美国
R.卡佩奇
在涉及胚胎干细胞和哺乳动物DNA重组方面的一系列突破性发现
2007
美国
O.史密斯
2007
英国
J.伊文思
2008
德国
哈拉尔德·楚尔·豪森
分别发现人乳突淋瘤病毒和艾滋病毒,在宫颈癌致病因和艾滋病病毒研究上有突出成就
2008
法国
弗朗索瓦丝·巴尔
2008
法国
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
2009
美国
伊丽莎白布莱克本
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对应付癌症和老化有重要影响
2009
美国
卡梦尔·格雷德
2009
美国
杰克绍·斯塔克
2010
英国
罗伯特·爱德华
创立的体外受精技术,解决了多种不育症的重要医学难题
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 1833.10.21-1896.12.10)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诺贝尔一生的发明极多,获得的专利就有255种。他曾拥有Bofors军工厂,主要生产军火;还曾拥有一座钢铁厂。在他的遗嘱中,他利用他的巨大财富创立了诺贝尔奖,各种诺贝尔奖项均以他的名字命名。人造元素锘(Nobelium)就是以诺贝尔命名的。
中文名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
出生日期
1833年10月21日
外文名
phrad Benhard Nobel
逝世日期
1896年12月10日
别名
诺贝尔
职业
化学家,发明家
国籍
瑞典
主要成就
诺贝尔奖创始人
出生地
斯德哥尔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