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虐讲的什么:语文轩—— 苏洵《六国论》白璧之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01:25:59
--北宋文学家苏洵的《六国论》是《嘉佑集·权书》中的第八篇,历来被选入中学、中专语文教材,全篇仅有五百四十余字,说理透辟,层层相因,纵横捭阖,挥洒自如,显示了强大的逻辑力量,语言波澜跌宕,缓急交错,可见作者语言造诣之深,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明朝古文家茅坤评《六国论》说:“一篇议论,由《战国策》纵人(主张合纵抗秦的一派) 之说来,却能与《战国策》相伯仲。”(《唐宋文举要》) 应该说,这种评价是公允的。但是,我们不能不指出,这篇佳作在例证中的失实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论证力量。现不揣浅陋,略陈愚见,以求大方。
  “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这是文章第三段中作者列举燕国不赂秦国的实例。燕国后亡,果真是“用兵之效”吗? 其实不然。这原本是秦昭王推行“远交近攻”的策略所致。“远交近攻”指交好远帮,攻伐近国,此为战国时范雎向秦昭王建议的策略《战国策·秦策三》记范雎说王语:
  “大王越韩、魏而攻强齐,非计也,少出师,则不中以伤齐;多之则害于秦。臣意王之计欲少出师,而悉韩、魏之兵则不义矣。今见与国之不可亲,越人之国而攻,可乎? 于计矣! 昔者,齐人伐楚,战胜,破军杀将,再辟千里,肤寸之地无得者,岂齐不欲地哉,形弗能有也。诸侯见齐之罢露,君臣之不亲,举兵而伐之,主辱军破,为天下笑。所以然者,以其伐楚而肥韩、魏也。此所谓借贼兵而赍盗食者也。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今舍此而远攻,不亦缪乎? ..王若欲霸,必亲中国而以为天下枢,以威楚、赵。赵强者则楚附。楚、赵附则齐必惧,惧必卑辞重而以事秦,齐附而韩、魏可虚也。”
  秦王采纳了范雎的“远交近攻”的策略,于公元前230 年灭韩,公元前228 年灭楚,公元前222 年灭燕,公元前221 年灭齐。
  苏洵认为“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按此说,燕太子不派荆轲刺秦王,就不会“速成祸”。实际上荆轲是否刺秦王,都无法改变秦昭王“远交近攻”的策略。荆轲行刺是燕孝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29 年) ,秦灭燕是公元前222 年,两者相差7 年,可见秦灭燕国是按自身策略进行的,并非“以荆轲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这是苏洵在论述“战存”分论点时列举赵国的实例。按《史记·赵世家》载,赵国自公元前376 年立国至公元前228 年赵亡的148 年间,赵秦交战次数共计24 次之多,赵国六次取胜,第一次是公元前371 年,赵军和秦军在高安作战,打败秦军。第二次是公元前270 年,赵国派赵奢为将反击秦军,大败秦军。第三次是公元前258 年,赵国平原君得到楚国、魏国救援,打败秦军。第四次是公元前258 年赵将乐乘、庆舍进攻秦将信梁的军队取胜。第五次公元前233 年,赵将李牧率军和秦军在肥城交战取胜。第六次是公元前232 年赵将李牧在番吾和秦军作战,打败了秦军。其中十五次失败,交战未果的是4 次。由是观之,苏洵的说法不符合事实。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在此,苏洵认为赵国被灭的原因是“用武而不终”,从《战国策·赵策四》中不难看出答案:
  “秦使王翦攻赵龉,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李牧数破走秦军,杀秦将桓 。王翦恶之,乃多与赵王宠臣郭开等人,使为反间,曰:“李牧、司马尚欲与秦反赵,以多取封于秦。”赵王疑之,使赵蓊及颜最代将,斩李牧,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大破赵,杀赵军,虏赵王迁及其将颜最,遂灭赵。”
  鉴此,赵亡除了“用武而不终”,还有赵王听信谗言诛杀贤臣一层原因,苏洵的说法有失偏颇。
  作为史论名篇的《六国论》,过去我们总是以为白璧无瑕,而未曾有所疑。通过文史结合阅读,看出了《六国论》也并非不刊之论。古人说得好:“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如果我们语文教师能以史实为据,指出其“小疵”,引导学生用挑剔的眼光读名篇,定能使他们在阅读欣赏中“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