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映的僵尸片:中国现代化六大软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1:39:39

现代化是一个主体领域广阔、变化速度不一的社会变迁过程。从主体领域来看,现代化有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技术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组织现代化、管理现化化、社会现代化和观念现代化等等不一而足,一言以蔽之:不外乎制度现代化和个体现代化。从变迁速度而言,政治变迁快于经济变迁,技术变迁快于文化变迁,组织变迁快于管理变迁、社会变迁快于观念变迁,概言之:制度现代化快于个体现代化。社会变迁的速率不同使得现代化过程出现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漏洞”,且具有不同的意义。

  现代化是领域广阔、时速不一的社会变迁过程

  2011年,一份中科院的报告指出,21世纪大约有5张升级为发达国家的“门票”,等待100多个发展中国家来争取。目前,中国在发展中国家属于初级发达水平,第一次现代化已经完成4/5,第二次现代化水平约为发达国家的2/5。21世纪,中国要想获得1张发达国家的“门票”,就需要进入世界前20名。在某种程度上,中国现代化的难度可能超过了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从18世纪到21世纪的世界现代化过程包括第一次和第二次现代化两大阶段。第一次现代化是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的转变过程及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深刻变化。

  第二次现代化是指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转变过程及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深刻变化。其特点是信息化、知识化、分散化、网络化、生态化、个性化、全球化和地方化。

  第二次现代化过程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社会过程:日益增加的对社会独裁取向的关注使民众对政治民主化的要求日益强烈;与等级制的社会结构相悖,社会网络化、结构扁平化成为新时尚,它与现代化过程中的目标偏离及重现的等级制形成尖锐对立;疯狂的世俗化使得社会陷入金钱拜物教的绝地,在经济与社会、组织与机构、科技与文化、制度与个人之间存在着许多漏洞和不匹配、不整合与矛盾冲突的地方。

  中国现代化又有其独特的困难之处,表现在以下六个面:第一,庞大的人口规模。在中国,人均GDP每增加一美元全国就需要13亿美元。显然,庞大的人口是与庞大的支出联系着的;第二,脆弱的生态环境。对国土资源的长期无节制开发,使得生态环境变得十分脆弱,最近频繁发生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就是明证;第三,疲惫的经济体系。中国活跃的生产力一再遭遇疲惫的经济体系的挑战。个体所有制的农业经济体系成为现代化农业大生产的桎梏,冲破这种桎梏的个别地方行为在实践上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合法性,但它仍需要制度合法性的证明;第四,倦怠的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制度的倦怠有两种表现:一是与发达国家民众向上的忠诚相反,在中国,民众是向下的狭义忠诚,缺乏对国家和民族的广义忠诚。二是社会上出现了某种政治不满情绪,个体暴力和群体性事件频发;第五,浮躁的文化取向。文化浮躁与当前盛行的金钱拜物教有关,更与中国人虚荣的国民性格有关。它们是当前和历史上的浮夸风、吹牛风的社会、个体根源;第六,喧嚣的社会环境。社会喧嚣是文化浮躁的表现,又是文化浮躁的助力。二者构成了转型期中国人以感官刺激为取向的感性文化。人口庞大、生态脆弱、经济疲惫、政治倦怠、社会喧嚣、文化浮躁,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化的六大“软肋”或“漏洞”或不利条件。这些不利条件加之外部的威胁,使中国第二次现代化的困难成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