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鬼猎人动画片:语文:《与朱元思书》_经典辅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5:24:05

《与朱元思书》

一. 教学内容:

《与朱元思书》

 

二. 重点、难点:

1. 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2. 体会作者由观赏自然景物而引发的内心感触。

3. 熟练地背诵课文。

 

三. 新课讲解:

1. 作家作品简介:

吴均,南北朝时南朝文学家、史学家。梁陈之际的吴均以写景小品文在当时文坛上独树一帜。《梁书》本传说他:“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效之,谓之吴均体。”本文是一篇骈体文,多用偶句,少用散句。

吴均的骈文成就较高,他的《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等,都是传诵很广的名作。吴均的诗和文一样,多写山水景物,风格清新挺拔,有一定的艺术成就。

 

2. 朗读课文并正音:

缥(piǎo)    湍(tuān)    轩(xuān)    邈(miǎo)    泠(líng)    

嘤(yīng)    鸢(yuān)    窥(kuī)    柯(kē)

 

3. 重点词语掌握及译文:

(1)掌握下列加点实词

风烟俱净             风烟,烟雾。    俱,都。

天下独绝             独绝,独一无二。

水皆缥碧             缥碧,青白色。

负势竞上             负,凭依。    势,(高峻的)地势。

争高直指             直,笔直。    指,向。

泠泠作响             泠泠,形容水声清越。

嘤嘤             嘤嘤,鸟鸣声。    韵,和谐的声音。

天者           鸢,鸱一类的猛禽,形体与鹰略同。    戾,至。

望峰息心             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经纶事物者           经纶,筹划,治理。

上蔽             柯,树木的枝干。

(2)掌握通假字

蝉则千不穷     转,通“啭”,鸟婉转地叫。

窥谷忘             反,通“返”,返回。

有时日             见,通“现”,出现,显露。

(3)掌握下列词类活用现象

任意东西             东西,名词作动词,东西漂流。

猛浪若             奔,形容词作名词,飞奔的马。

互相轩邈             轩,形容词作动词,往高处伸展。

                     邈,形容词作动词,往远处伸展。

 

参考译文: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4. 课文赏析:

这篇文章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信,可是却突破了一般书信的格式,非通常事务的叙述,亦无客套的絮语,而是奇山异水的描绘。“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开篇别开生面,新辟奇境,节奏明快,精彩夺人。作者泛舟于浩浩江面之上,饱览着沿途悦目赏心的绮丽风光。“风烟俱净”,写其天空之高爽明净。作者从大处着眼,为下文的工笔描摹,勾勒出一幅背景。同时,它又成为“天山共色”的陪衬。“天山共色”,峻山耸入九天,挺拔秀劲。仰视之时,天山相连,万里无云,共呈一色。此乃“奇”山之隐喻。“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叶扁舟于江水之上,不得不随波逐流。这两句写水之自然奔流,舟之任意东西,已暗示此水之“异”,并隐喻了作者由此而产生的飘逸之情。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作者承上文扬起的文势一宕,要言不繁,交代出地点、距离,以及其特点——“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至此,文章虽是简笔淡墨,然而,山水之形貌已初步显现出来。紧接着,作者将文笔一挥,崛起描写之文字。

“异水”——“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作者在此分两层写。一是用夸张的手法写其秀美。碧波荡漾,澄澈透明;鱼群穿梭,争与人乐,逗人游兴;细石垒垒,怪形异状,以奇引人。鱼之动,使得山水别饶生趣;石之静,衬得鱼之娓娓可爱。两者相映成趣,逼真欲现,给人以清美秀丽之感。一是用比喻的手法写其壮美。山高岭连,自然水之落差极大,成滔滔汩汩之势。波光粼粼,水声轰鸣,置身于此山此水,怎不心胸壮阔,感情激越!

“奇山”——“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这里没有铺写重岩叠嶂,奇壁陡削之状,而其遮天蔽日,横云割雾之形依然可见。究其实,是作者巧妙地通过一个“寒”字体现出来的:“寒树”缘无阳光温暖而来,无阳光是因为山之高。“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寒树不畏天高气寒,顽强地生长,互比高低,给山增加了无限生机。“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寒树直指苍穹,参差起伏,蜿蜒连绵,宛若山峰。作者在此通过树的特点:适寒、竞长、繁多的描写,突出了树之奇,也就显示了山之奇。真可谓别出心裁。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游览在江水之上,眼看水石相激,溅起朵朵浪花,耳闻泠泠泉声,谐婉动听。这两句是文章之枢纽,由绘形写貌,过渡到摹声录音。作者步步写来,层层墨染,境界递现。画面转换,妙造自然。“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由奇山异水,引出鸟禽的奇声异音。鸟之鸣,婉转流丽,晶莹润畅,富有音韵之美,悦耳动听。蝉、猿之声,在空谷传响,袅袅不尽,从侧面突出了山之拔地参天,连绵不断。

有奇山异水,有奇声异音,必有人之奇形异迹。顺理成章,过渡自然;笔墨有序,环环相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具有一飞冲天雄心的人,看见这样的高峰,也要沉迷山景而不作非分之想;为世俗之事所缠绕的人,望见这样的山谷也要留连忘返,宁愿遁迹山林,不作凡夫俗子。如果说文章前面是正面落墨,那么这里就是侧面着笔,通过衬托的手法,强化了山水诱人的力量。

文章至此似乎可以结束,然而作者又写出这样四句:“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读者仔细咀嚼,方觉其妙。一是起了反复渲染的作用。写树木遮空,昼夜不分,既照应前面对寒树的描写,又给山水增加奇色异彩。二是使结构更加严谨完美。全文犹如作者放出的千里之线,这里又收回手中,绾接文章开头四句,总揽经纬,悠然而止。

 

5. 艺术特色:

形声兼备。这篇文章时而山水之形显露画面,时而鸟禽之声喧于卷幅,做到形声兼备,意舒情畅。“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状波翻浪滚之形,闻震耳欲聋之声:“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摹鸟语串串之声,宛见群鸟交欢之景。文章就是这样写形写声,形中闻声,声中有形,臻入形声相融的意境。

虚实相间。如果说“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是虚写,那么前面则是实写。实写一方面给人以具体的感受,又为虚写提供了依据;虚写进一步突出实写。两者共同表现“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同时文章又实中有虚,虚中见实。具体描写时,给人广阔的想像天地,使其具有意境上简笔勾勒的美感;侧面虚写中含有形象,且从真实性角度看,又觉合情合理。

动静互见。“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表面看来似乎是写鸟禽声音,实质是以声音来反衬山林之寂静。这是以动写静,寓视于听的手法。“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光线随枝条疏密而明暗,是因为人在船中,船随水行。这是以静写动,寓动于静的手法。

骈散相间。文章虽用骈体,但有散行句穿插其中,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骈体文源于两汉辞赋,到了南北朝畸形发展,文风上绮丽浮靡。但是,《与朱元思书》既不艰深晦涩,又不华辞丽藻,在重视形式美的同时,做到清新隽逸,疏畅谐婉。这在当时形式主义泛滥的文坛上,确是难能可贵的。

 

6. 与《三峡》比较阅读:

(1)相同之处:

都主要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突出描写了山水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欣赏和热爱之情。

写水都提到了水大浪急。

都写山,突出了山势高峻。其中也都提到了密林,泉水,猿啼……

(2)不同之处:

写作目的不同:《三峡》主要是为了客观地介绍地理知识,而《与朱元思书》则突出了对大自然的赞赏,而且写出作者的内心感触。

在描写上:《三峡》在写景色方面突出了四时的变化;写山时,还突出了山的连绵不断。

在形式上:《三峡》是散文,而《与朱元思书》是骈文。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

一. 基础训练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    泠(  )    碧(  )

(  )    横(  )    嘤(  )

天(  )(  )    鸟相鸣(  )

 

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风烟俱净(  )

(2)缥碧(  )

(3)泠泠作响(  )

(4)轩邈(  )

(5)经纶世务(  )

(6)直(  )

(7)任意东西(  )

(8)横柯(  )

 

3.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B.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C.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D.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4. 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自富阳至桐庐许里。

B.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C.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D. 鸟相鸣,嘤嘤成韵。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属于使动的一项是(  )。

A. 山异水,天下独绝。

B. 水皆缥碧,千丈见

C. 游鱼细石,直视碍。

D. 鸢飞戾天者,望峰心。

 

6. 省略句可以补充进去省略的词。仔细判断,明显属于省略句的一项是(  )。

A. 千丈见(于)底。

B. 猿则百叫(于)无绝。

C. 急湍甚(于)箭。

D. 任意(于)东西

 

7.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

A.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B.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C.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8. 按提示及相关内容用原文填空。

(1)写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工整对偶写水流之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点明游览路线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总领下文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无穷生命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光与影交相辉映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翻译下列句子。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训练

文段一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0. 写水时,作者抓住了水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

 

11. 写山时,分别从________觉和________觉来写景,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

 

12. 作者在欣赏了奇山秀水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本文的结构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参照你乘船或坐车时观景的体验,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有句诗与本文第一句写景相似,其诗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横上蔽(  )

(2)窥谷忘(  )

 

17.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理解填空。

(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________的________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________的特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19. 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二      

范元琰为人善良

范元琰,字伯蛙,吴郡钱唐人也。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故,不以所长骄人。家贫,唯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共菘①,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于是母子秘之。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

【注释】①菘:白菜。

(选自《南史·隐逸下》)   

2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元琰退走              (2)母问其,具以实答

(3)所以退,畏其愧耻        (4)自盗者大惭

 

2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

 

23. 文中的范元琰“待盗者”“退走”、“伐木为桥以度之”,你赞同不赞同范元琰的做法?说说你的理由。

 


【试题答案】

一. 1. 略   提示:此题意在考查对重点字音的识记能力。

2. (1)指烟雾 (2)青白色 (3)形容水声的清越 (4)这些树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5)筹划、治理 (6)向 (7)向东向西流 (8)横斜的树木

3. C   提示:A项中“转”通“啭”;B项中“反”通“返”;D项中“见”通“现”。

4. C   提示:古义的“天山”指的是天空和地上,而今义指“天山”这一地名。

5. D   提示:因为“望峰息心”的“息”是“使……息”的含义。

6. C   提示:此题意在考查对省略句的理解能力。“急湍甚箭”应为“急湍甚于箭”,意思是“急速流动的江水,速度比箭还要快”。省略了“于”,这是把“急湍”同箭飞相比。

7. C   提示:因为A项运用了夸张,B项运用比喻和对偶,D项运用对偶。

8. (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4)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5)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6)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提示:此题既考查了对课文的背诵默写能力,又考查了对内容的理解能力。

9. (1)(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2)湍急的江水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3)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4)(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

10. 清(清澈)急(湍急)

提示:文章第二段写异水,从两个方面来写,通过对诗句的理解便可得出。

11. 视 听 多层次多角度写富春江两岸群山之美

12.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提示:此题考查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能力。

13. 先总后分(总分关系)。

提示:常见文章的结构分为: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分说式。

14. 这句话以动写静,使静止的景物富有动感,更能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两岸山势的陡峭与壮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5. 落霞与孤鹭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提示:此题考查对同步知识的积累能力。

16. (1)树枝 (2)同“返”,返回

17. (重重叠叠的山峦)各倚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

18. (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清(清澈)、急(湍急)山高、树多、景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19.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0. 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意近即可)

21. (1)急忙;(2)缘故,原因;(3)先前;(4)这,这样。

22. 有人涉过水沟偷盗他家的竹笋,元琰就砍下树木做成桥来使他过沟。

23. 此题答案开放,可以赞同,也可以不赞同,言之成理即可。答案示例:(1)赞同,因为元琰这样宽容的做法,最终感化了盗者,使得乡里不再出现偷盗行为。(2)不赞同,因为元琰这样做,实际上是纵容了偷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