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魔镜 3d模式:科学发展观讲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3:24:45

科学发展观讲座

标签:

杂谈

分类: 工作总结讲话等

中国机关干部第一博客http://blog.sina.com.cn/lzggyzj“文革”十年,有一个命题是具有标志性和感召力的,同志们想一想,这个命题是什么呢?那就是“造反有理”。1978年,邓小平同志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用一个新的命题来取而代之,这个命题也是具有标志性和感召力的,而且这个命题在各个地方的标牌上写得很大,写得很亮,这个命题就是“发展才是硬道理”。从“造反有理”到“发展才是硬道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在深化。1978年以来的实践,就是改革的实践、发展的实践。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通过总结,又提出一个具有标志性和感召力的命题,这就是“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承前人认识成果的基础上,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又提出一个具有标志性和感召力的命题,那就是“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十七大又将此写入了党章。这一科学发展观是统领“十一五”规划的一条红线,是指导当代中国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这一科学发展观主要有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个层面主要回答发展是为了谁的问题,即“以人为本,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二个层面主要回答以什么方式来获得更为合理发展的问题,即“全面的、协调的和可持续的”发展。今天我们要探讨的话题便是就第二个层面思索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全面的、协调的和可持续的发展。

一、为什么必须坚持“全面的、协调的和可持续的”发展

1、过去的经济增长主要靠“物”的因素来拉动,但这四大要素在今天越来越脆弱,倘若我们仍然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四大要素之上,说不定哪一天,这个经济大厦会突然倒塌

第一个要素是消耗自然资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煤吃煤,靠油吃油。

[例子]中国人地下水的抽取比重很大,像上海地面的下层已经非常严重

第二个要素是污染环境,造纸厂、化肥厂、水泥厂在污染环境。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存在着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例子]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贫富差别呈现扩大趋势;资源耗损,环境恶化等。很多时候,我们经济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的,特别是到了经济腾飞阶段,“三废”排放量迅速增加,很快超过自然净化的能力。于是,工业化在制造了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带来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公众的环保呼声日益高涨。首先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不得不花费几倍甚至十几倍于当初开发的收益,去恢复生态平衡。治理污染大致分三个阶段:人均GDP达3000美元时开始治理环境;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时,由于技术进步和环保资金的持续投入,环境污染出现转折点,环境质量逐渐恢复;当环保投入占到GDP的3%时,环境质量基本恢复到经济起飞前水平。当然,由于人为排放物始终存在,不可能回到原始状态。包括被砍伐的森林可以通过人工种植重新出现,但野生动植物的多样性已无法恢复了。我国在全国解放后也沿袭了这一发展套路。工业企业在选址布局上,较多地考虑取水、运输的方便,沿江和沿河布点成为一种模式,而忽略了环境的承载力。我国21000多家化工企业,沿长江、黄河分布的就占50%。现在全国七大水系近一半被污染,86%的城市河段水质超标,绝大部分都是由河流沿岸的工厂造成的,一出事就会危害整个流域人民的健康。改革开放后,各地政府招商引资热情很高,有的外商也乘机进行污染转移。因为欠发达地区引进企业不容易,导致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应该说,我国在很短时间内达到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是可喜的成就,但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也在我国集中出现。而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发展空间的受限,使我国在人均GDP达到800美元时,环境污染已比较严重。因此,坚持“全面的、协调的和可持续的”,就不能把发展建立在对人自身伤害的基础上,不能以牺牲清洁的水源、空气、土壤为代价发展工业,以人的健康为代价追求增长数字。这些问题也促使人们对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即不仅要把发展放在首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社会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不动摇,而且必须进一步思考:发展的主体是谁、依靠谁来发展(这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为了谁、发展成果归于谁(这是发展的出发点和目的)?衡量发展成败的标准是什么?提出全面的、协调的和可持续的发展,就是为了明确回答这些基本原则问题。

第三个要素是资本拉动。

过去,我们的经济增长28%左右主要是靠资本这个要素拉动的。

第四个要素是廉价劳动力。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个观点,说中国最大的优势是劳动力资源的优势,而这个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成本比较低。

[例子]因为中国便宜的劳动力成本,再加上在经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由于我国各方面条件比较好,必然成为发达国家或跨国公司最便宜的“加工工厂”、“生产车间”。如以世界驰名的耐克公司为例,在许多生产厂家为自己产品的销路到处奔波的时候,它本身却没有一家生产工厂。生产厂家都是以许可证方式在耐克公司的授权下生产“耐克”牌产品。“耐克”公司的所有财产就是“耐克”品牌商标,以及市场销售能力和设计开发能力。中国则成为“耐克”公司最大的“加工工厂”和“生产车间”。再如,有人算了这样一笔账:美国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儿童玩具,商场的零售标价是100美元。这种玩具的设计商和经销商都是美国公司,生产商是中国企业。玩具设计定型后,美国公司将订单下给一家香港贸易公司,每件价格为50美元;香港贸易公司转手将订单交给中国一家外贸公司,每件价格为22美元;这家外贸公司再向广东和江苏的两家工厂订货,每件价格15美元;包括人工和原材料,工厂的生产成本是12美元;美国公司拿到玩具后,以每件82美元的价格卖给商场。粗略计算下来,中国生产企业的毛利润是每件3美元,中国外贸公司的毛利润是每件7美元,香港贸易公司的毛利28美元,美国公司的毛利32美元,商场的毛利是18美元。在此链条中,中国内地的生产商和外贸公司总共才获得了10美元,只有商品零售价的10%,而其余的90%都叫海外商人拿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这种财富的分配方程式几乎是对所有“中国制造”的注解。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这个观点没有错。但从哲学角度讲,这个观点意味着有一种陷阱,怎么来理解呢?在这里,实际上是把劳动力看作一个成本。按照经济学的原则,应以最小的成本投入来获得最大的产出效益,由此,一些人就想把劳动力成本降到最低。怎么来减少劳动力的成本呢?第一是压低工资;第二是不进行培训;第三是劳动力的基本需求、合法权益、独立人格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例子]山西众多黑砖窑扣留大量未成年人充当苦力。为什么找这些未成年人呢?因为工资低,这些未成年人的最基本的合法权益根本得不到保障,更谈不上什么“以人为本”。

从理论上,这实际上就是让劳动力做出很大的牺牲来换得经济增长,实际上是没有把劳动力当做活生生的人,而仅仅当作成本、当作一个物的要素来看待。过去,我们的经济增长主要靠这四大要素来拉动,但这四大要素在今天越来越脆弱:我们的资源不很丰富,有些即将耗尽;我们的环境污染很严重;资本在今天也有“吃人”的现象(这两年是我们国家煤炭行业事故的多发之秋,最近几年,是我们国家煤炭行业事故的多发之秋,在一个个矿难当中,我们看到一个什么现象呢?就是一些煤矿矿主手中的资本不断增值,增值以后就大肆挥霍。北京最豪华的豪宅价值3700万元左右,谁把它买走了?一个省的煤矿矿主。有的煤矿矿主还一次购买了20辆宝马,每辆150万左右,他还为自己家族15岁以上的成员每人配一辆宝马。但在煤矿矿主资本增值的同时,一个个煤矿工人的生命却被葬送了。有些煤矿矿主为了资本的增值不择手段,不把煤矿工人当人看,什么劳动条件、安全条件、劳动保障都被扔在一边。由过去的“谈资色变”到今天的“资本至上”,实际上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一些农民工上访告状现象在增多。倘若我们仍然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四大要素之上,说不定哪一天,这个经济大厦会突然倒塌。据此,中央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

2经济和社会,“两腿”不一样长,已经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我们历来是主张两条腿走路的,现在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这是走不快的。”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陆学艺如是说。他说的“长腿”指的是“经济”,“短腿”指的是“社会”。

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达到3000美元。根据世界发展进程的规律在人均GDP处于500美元~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关键阶段,也往往对应着社会矛盾最为严重的时期。用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牛文元常说的话来概括,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产业之间以及占有资源不同的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还会拉大,而随着收入提高及差距拉大,各种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拉丁美洲和东南亚一些国家都在这一阶段出现了经济停滞甚至社会动荡。

在这个阶段,社会消费升级日益多样化,与此同时,人们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参与要求日益提高,而新的制度体系的完善和定型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新旧体制、机制的衔接又不及时、不到位,就有可能产生社会无序、行为失范等问题。

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已经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如果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适时地转化为二、三产业的职工和城市居民,农民的收入就提不高,购买力就上不来,内需也就扩大不了,二、三产业的发展也就快不起来。公共服务不能普遍惠及广大群众,就会滋长不满,引发诸多的社会问题。因此,有专家纷纷指出,现在是到了强调社会发展,强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时候了!

不协调的五大表现:

经济的发展不等于社会进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之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经济发展了,经济结构调整了,但社会结构没有相应地调整过来。社会结构包括的面比较广,有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阶层结构等等。我国工业化水平已达到中期阶段,但城市化率处在较低的水平,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城乡关系严重失衡,阻碍了第三产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也直接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二,经济发展了,但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没有相应的发展,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

[例子]仅以教育和卫生事业为例,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工作很有成绩,但是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还不理想。资料显示: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到8年,我国仍有9%的成人是文盲。我国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城乡之间分布很不平衡。据卫生部的资料显示,87%的农民完全是自费医疗,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十分严重。

第三,社会管理相对落后,各类事故频发,造成人、财、物的莫大损失。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实现现代化,不仅要有现代化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还要有现代化的管理。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硬件”要现代化,“软件”也要现代化。许多城市遍布高楼大厦、豪华宾馆、宽广平坦的马路、各种名目的广场,铺草坪种大树,硬件都相当现代化了,但就是社会管理跟不上,存在着交通拥堵,儿童上学、老年人就医困难,环境脏乱差,空气污染等问题。

[例子]外地人评价北京有八个字:“雄伟壮观,诸多不便”。雄伟壮观是从“物”的尺度来评价的,外地人到北京来一看,大广场、大马路、大立交、大商店、大宾馆,真是雄伟壮观。“诸多不便”是从“人”的尺度来评价的,不要说外地人了,长期生活在北京的人,也感觉到北京有很多不便,这是“人”的尺度。

第四,社会事业的管理体制落后。我国的各级各类学校、科研院所、文化单位、医疗卫生机构等事业单位大多按照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运行,机构庞大,人浮于事,规章制度僵化,运行成本很高,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人民群众很不满意。而且有些同志的“官本位”思想非常严重,为了个人的政绩观,单纯地追求GDP。当然,GDP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GDP至上”。为了GDP,一些地方把环境污染扔在一边;为了GDP,有些城市的投资只注重外在形象,而不注重城市的内在民生;为了GDP,人们就把人的基本生活、合法权益、独立人格扔在一边;为了GDP,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都出来。

[例子]有的地方搞文化政绩工程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一个经济并不富裕的城市耗资10亿元,建设了近7万平方米的大剧院,用20公斤黄金铺满大幕炫耀金碧辉煌,用钢总量将近1万吨,宣称可以和国家大剧院媲美;南方有个城市建了一个4.3万平方米的歌剧院,也用了10个亿,号称用钢总量超过“鸟巢”。如果让决策者个人负担费用的万分之一,这种事大概也做不出来。有人痛心地说,这是“ 花老百姓的钱,露当官的脸”。

第五,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协调。我国是人口大国,农村人口多,现在又处于社会转型、经济体制转轨的阶段,结构性失业和技术性失业等多种因素导致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这将是今后一个较长时期里困扰我们的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针对以上这些存在的原因,因此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便显得非常之重要了。

二、全面的、协调的和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十七大指出我们应坚持“全面的、协调的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全面的、协调的和可持续的”这三个词。

“全面的”应该是指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同步发展,这个大概是最深层次的问题了,以前马克思说不同步不适应会造成革命,现在我们尽管不会因为教育、医疗、住房去革命,但这新“三座大山”确实要引起注意。

[例子] 最近也有流行语:

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
当我们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
我们还没能工作的时候,工作也是分配的
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份饿不死人的工作做
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
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却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
当我们没找对象的时候,姑娘们是讲心的。
当我们找到对象的时候,姑娘们是讲金的。

当我们没找工作的时候,小学生也能当领导的。
当我们找工作的时候,大学生也只能洗厕所的。
当我们没生娃的时候,别人都是可以生一串的。
当我们要生娃的时候,有钱才被允许生多个的。

[例子]大家也可以看我们引以为骄傲的玉环企业,创造了多少多少利润,但是按照一个企业的标准,由研发、生产、销售等部门组成,但现在看我们的企业大多还只有生产部门,不研发,销售也是为外国公司贴牌生产,不考虑销售问题。大家知道的美国nike运动品牌,利润很高,可它没有一家工厂,全部是卖授权。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可持续不仅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包括企业的发展前景问题。

“协调”:这个词真的不好说,你觉得“让少数人先富起来”是协调的么,我觉得是不协调的,尽管它是正确的,当初的不协调是需要勇气的,打破大锅饭,是一种逼不得已,不协调是为了现在及以后协调,我们可以知道什么是不协调,却很难说什么是协调,这个东西太具体了。

[例子]比如我们的一、二、三产之间的不协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世界平均     5%        31%         64%

中国        11.7%      48.9%       39.4%

玉环        6.9%       64.8%       28.3

第二产业比重越大,环境的污染也会越严重。中国的第二产业比世界的平均水平还多出17.9个百分点,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那我们玉环呢?第二产业的比重居然更高,比中国的平均水平还高出近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例却很低,而且层次也不高。我们从下面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出这个问题来:

作为经济较为发达的玉环,我们二产要引进人才,一批高学历和高级技术人员在一些规模企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总是引得进,留不住,人才们白天工作了,晚上没地方去啊,没有大的图书馆只有大的饭店,文化消费产生不了只有啤酒消费,晚上如果到大街上转一转,很难找到可够文化消费的地方,却不难发现桑拿按摩中心、卡拉OK中心、服装展销中心、美食中心。仅管这些也是第三产业的体现,但是就是这样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也很低,而且层次也不高。

“可持续的”比较好理解,一个物质资源,一个是产业升级,就象我们打渔,鱼打没了就没法可持续了,吃真空包装的鱼比吃鱼干更受欢迎,吃出新鲜和营养就是产业升级。

[例子] 在湖州吴兴区,当地领导班子鲜明地提出引资要讲“亩产量”,按投资密度、投入产出率、科技含量等指标供应土地,受到投资者的赞赏。

在安吉,一位外商曾多次要求办一个印染厂,总投资达1000万美元,为保护环境,该县婉拒了这一项目。仅2005年至2006年,安吉因为“环保一票否决”的外资项目有1亿多美元、内资项目超过10亿元。

这方面我们玉环的情况就值得改进了,根据规划我们有6.4万亩的工业用地,但是产值只有200亿,平均一下每亩一百万都不到。现在漩门二期、三期工程一做,我们的滩涂湿地就没了,用医学的内容来比喻,湿地是肾,森林是肺,我们的肺已经问题较大,现在肾又面临考验。玉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压力很大。

我们的气象预报有温度、晴雨、空气污染但没有水污染监测的公布,确实是因为问题太大,无法公布。

可持续的问题过去我们理解可持续比较多的就是不要把资源全部浪费了,不要把环境破坏了,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讲得比较多一些。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可持续的问题还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就是要注重和谐社会的建设,注重城市和农村、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还有贫富关系之间的调整,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包括人和人的和谐。现在人和自然不和谐,人和人之间也不会和谐。比如一个地方,他们是做皮革,当地领导说,我们要调整产业结构。因为他这几年发展以后污染很厉害,污染问题很严重。上游皮革的污水到下游。这样就打了群架。人和自然不和谐,人和人就不和谐了。如果不把从污染的企业搞定,我们靠这条河肯定不行,他们的领导意识到人和自然不和谐以后,人和人不会和谐。

所以我们也不能简单理解如转移支付、环境保护等社会管理措施,而忽略了经济发展,在生产发展比较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下的时候,确实只有卯足力气讲经济建设,所谓饿死不如呛死,但现在胡锦涛总书记在新农村建设战略方面提出的两个趋势:一是工业反抚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当我们的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之后,可以腾出力量进行其他建设,进行发展方式的改造,比如原始社会男的打猎,女的摘果子,没有问题,但这种发展档次太低,比如一生病就等死。我们讲的发展是什么概念呢?在经济增长基础上,经济和社会都要发展,人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还要包括每个人的发展。十七大有两个本质的规定:第一要实现“五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第二,要增强社会全面进步,这两者缺一不可。第一个“五化”是基础,如果中国实现不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你要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是纸上谈兵,完全没有可能。如果仅仅实现了“五化”,不考虑到社会的全面进步,也不是我们所说的发展,因为一系列的发展问题比如说贫富差距的问题,自然和环境的关系问题,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都解决不好,这个社会也不可能是一个全面的社会。所以我们讲的发展必定是这两个本质的规定,“五化”基础上的。我们刚才所说的问题在发展中出现,也只有在发展中解决,这就需要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

三、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的、协调的和可持续的发展

联合国《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不适当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国家之间和各国内部长期存在悬殊现象,贫困、饥饿、疾病和文盲问题不断加剧,人类福利所依赖的生态系统持续恶化……。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导致环境恶化、贫困加剧和各国发展失衡”。

可见,建立可持续的社会生产循环模式,把传统不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纠正到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和目标。

当前处在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也就是金融危机的时期,作为玉环,我们的经济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我们在发展经济的时候也应当结合本地的实际,应当考虑金融危机的因素(次贷危机、通胀紧缩、美元贬值),因地制宜。目前玉环经济可持续发展还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1、海岛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城市化推进难度大,工业化程度不高。由于我县属于典型的海岛丘陵地形,山脉纵横,河网密布,平原地形少且零碎,用地的完整性和规模性较差,导致我县的基础设施建设单位成本较高,总体建设水平相对落后。除中心城区外,大多数乡镇集聚规模较小,设施配套不够完善,城镇功能较弱,仍部分保留着乡村中心地的特点。由此而形成的以传统自然村落为基础的产业组织方式和块状经济格局,导致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布局分散、产品层次低、缺乏品牌优势与核心竞争力等问题,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运行效率偏低,节能减排压力大,从而影响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互促并进。
  2、水地等要素制约,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县地处陆域末端,陆路仅有76省道泽坎线与外界相通,交通瓶颈制约日益明显。淡水和土地资源紧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574立方米,人均耕地面积仅0.25亩。

3、基础设施落后导致人才引不进、留不住,发展缺乏后劲。尽管近年来我县外来人口大量涌入,但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低端产业,高新技术研发、经营管理专业服务等高端产业从业人员始终严重缺少。同时,受人口压力影响,我县现有的卫生、交通、环境等可承载力已逐步逼近极限,交通拥挤、缺水少电、教育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再加上陆域末端式的区位劣势,既增加了距离成本,又无法充分享受周边大城市的资金、技术、信息等溢出效应,也使得创业成本不断上升,导致人才资源引进难、留用更难等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使我县的社会活力特别是创新创业受到较大制约。

因此,结合玉环的特色,我们可以建议:1、中央对海岛县实行特殊的财政优惠政策;2、要求在土地指标方面给予特殊政策3、要求在项目建设等方面的补助上给予玉环海岛县待遇。

从理论上,我们具体可以分为三方面进行阐述,那就是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应坚持“全面的、协调的和可持续的”。

(一)坚持“全面的”科学发展观

要想经济得以持续发展,应当考虑到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

和谐的“和”就是“禾”加“口”,即人人有饭吃,也就是民生问题,“谐”就是“言”字旁加“皆”,即人人有话说,也就是民主政治问题,这两个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要改善民生问题,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你看去年到现在,各地警民冲突、老百姓与政府间的冲突不断发生。

[例子]3月14日,西藏冲突;六月底,贵州瓮安数万民众因不满当地警方对一名据传被奸杀少女的处理,演发骚乱事件;七月一日上海发生杨佳杀警案(2008年7月1日,北京籍男子杨佳闯入上海市闸北区政法办公大楼,用刀连续袭击9名警察和1名保安,导致6名警察死亡、3名警察和1名保安受伤,杨佳当场被捕。);七月十七日,广东惠州逾千名出租摩托司机与警方发生冲突;前段时间又出现哈尔滨六警察杀一人的事件(哈尔滨6名警察涉嫌11日晚在酒吧前打死青年林松岭。)。因此有网友很诙谐地写下这么一幅对联:

上联:  上半年一人杀六警察

下联:  下半年六警察杀一人

横批:  非常6+1

(二)坚持“协调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就是发展,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而作为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在于产业。所以,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知道,中国的GDP在很大程度上是第二产业创造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的。我们的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比例很不协调。因此,应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这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层面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针对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以及三大产业之间比例不合理的问题提出的。

农业基础薄弱,“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工业大而不强,制造业规模虽已位居世界第三,但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世界知名品牌,消耗高、污染多的行业和企业所占比重过高;服务业发展滞后,其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中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低十几个百分点,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数量和质量远不能满足需求。与此同时,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变化方向出现偏差,近年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的格局不仅没有改变,反而继续强化,进一步加重了资源环境的压力。

如,

2002年至2006年,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44.8%上升到48.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5%;2006年工业增加值比2002年增长了57.9%,年均增长12.1%,其中,重工业年均增长17.9%,快于整个工业5.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是如此之快,与这相比较,

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GDP比重没有增长,反而有所下降,由2002年的41.5%下降到2006年的39.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2年的45.7%下降到2006年的38.6%。

2006年三次产业比重11.8:48.7:39.5

就业比重42.6:25.2:32.2

明显地可以看出,三次产业的发展比例有差距。

玉环的三大产业比例也同样不协调,第三产业比例过低,这对于我们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的。因此,应当增加第三产业的比例,全力推动服务业上规模、上水平。服务业是安民工程、就业工程,由于城市规模较小的多种原因,我县的服务业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也较低。因此,我们应当在服务业投入相应增多,以此来发展服务经济,也可投入相应的引导资金,重点支持劳动服务业,围绕提升城市形象和服务业的自主产业。如我们可以旅游业为突破口,打造服务业。(我经常很怀念小时候的老街,但是如今的老街在岁月的洗礼中却不再是老街了,青石板铺就的小路变成了水泥地。我在想:什么时候把老街整一整,然后让我们玉环的旅游业也搞个一条龙服务,从大鹿岛回来后再去老街逛逛,买些小吃,这不挺好)

(三)坚持“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目前,我国经济的增长仍然是以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实现的。2006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仅占世界的5.5%,却消耗了世界约54%的水泥、30%的钢材、15%的能源。大量消耗的能源资源主要是不可再生的矿物资源,绝大多数需要进口,大量进口我们又缺少价格话语权。这使我们在经济发展上增加了成本。

[例子]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拉动了世界铁矿石的价格猛增。从1996年到2006年,我国粗钢产量占世界的比重从10%左右增长到了近35%。国内的铁矿石开采量虽然也有很大的提升,去年国内的铁矿产量达到2.7亿吨,占全球铁矿石产量的18.6%,但这远远不能满足钢铁产业的发展需求。中国将世界上70%的铁矿石买到中国。05年铁矿石价格猛增;06年,我们认为价格太高,打了一个价格战,结果却是越打价格越高,铁矿石价格上涨了10%。2007年我们打了一个价格战,铁矿石价格上涨了80%以上。2008年铁矿石价格还在上涨。中国对铁矿石的依赖使得全球范围内铁矿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我们在进口铁矿石上几乎没有价格上的话语权。(如宝钢)

另一方面,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缺少世界知名品牌,我们不得不更多地依靠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换来微薄的利益,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由于没有自己看家核心技术,中国产品很多关键部件都要用人家的品牌,“中国制造”根本无法与洋品牌相匹敌,只好进行“贴牌”生产。据统计,我国出口商品中90%是贴牌产品。重庆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举了这样一个例子,神龙富康,东风雪铁龙都是中国制造,但是法国人从来没有把技术教给中国人,更换一个螺丝钉还要交给法国人,全部技术细节控制在合资企业里面,中国制造在这样的环境中很难孵化出自己的技术。

[例子]我们以玉环为例,来谈谈这个话题:玉环是浙江东南沿海的一个小县。说她小,一方面是由于其陆地面积小,只有378平方公里;另一方面是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极其短缺:其中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27亩,人均水资源占有量689立方米,分别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3和1/5。由于缺乏一般发达县市的区位优势及交通条件制约,早些年,玉环在县域经济高度发达的浙江,还是一个并不起眼的角色。然而,近几年来,玉环县凭借“自强不息,海纳百川,勇立潮头”的玉环精神,已经崛起成为浙江的经济强县,全国13个海岛县的排头兵。

一个并无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并不好的海岛小县,是如何创造这个神话的呢?我归纳为以下几点:

1、一手破要素瓶颈,一手促产业升级

早些年,玉环就提出了“工业立县”,打造“制造之城”的发展战略,这对于一个资源短缺型的海岛小县,无异于“鸡蛋壳里做道场”。但是我们从破要素瓶颈出发,做到了。另一方面,在破解要素瓶颈的同时,玉环腾出另一只手狠抓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汽摩配件、水暖阀门、家具、眼镜配件、医药包装……在玉环,以“小而特”产品为支撑的制造业集群明显。
     2、依靠科技创新,弥补先天不足
    
在玉环,有一个现象非常有趣,没有铁,却造就了年产值180多亿元,占全国总产值12%的汽摩配件产业,成为“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没有铜,却形成了产品总产值、外贸出口值、国内市场份额均超过50%的阀门业,成为“中国水暖阀门生产(采购)基地”;不产木材,却涌现了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家具生产企业,成为“中国新古典家具精品生产(采购)基地”

因此,必须加快增长方式转变,由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生产要素利用效率低,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大,经济整体素质不高,竞争力不强的粗放式增长,转变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低代价增长。

3迈向全岛城市化,让城乡同享现代文明
    
在建设好与人民群众关系密切的“民心工程”的同时,玉环还启动了一批关系到玉环未来发展大局的重点工程。如漩门三期围垦工程、乐清湾跨海大桥等。
    以上主要讲了“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这三个问题,这些内容和观点,纯属于个人的看法,有什么讲得不当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最后,浪费了大家的宝贵时间,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