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骑大绵羊:卢安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9:21:21
卢安克要走了,我们真的很难受!
    
卢安克是个普通的德国人,今年42岁。不为了某人某事,也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安排,一次偶然的旅游他来到了中国,从此热爱上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生活的人民。
  
  1997年卢安克开始在南宁的一所残疾人学校义务教德文,却因没办下“就业证”,被公安局罚了3000块钱,从此下岗。1999年他又从德国回到广西,在河池地区的一所县中学当初中老师,因不能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家长们有意见,学校把他开除。为了能在这些贫困学校免费当老师,1999年卢安克特意成立了一个办事处。“办事处是广西外经贸委批的,教育局管不了我,我去的学校也没有权利聘请外籍老师,不过我有合法从事教育工作的权利,可以做教育实践研究了。”2001年7月,卢安克把他的办事处搬到了广西东兰县坡拉乡建开村林广屯广拉队,这是一个不通电话、不通公路,村民只会说壮语的偏僻小山村。卢安克以办事处的名义派自己到下边当老师,开始了免费教育当地留守儿童的漫长历程。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偏远地区贫困人民的教育事业当做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平等博爱的精神,也许每一个中国的志愿者和民众都应当学习这种精神。
  
  卢安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教育事业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孩子对中国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中国支教志愿者都要学习他。不少的青年谈起公益事业来头头是道,一副热血沸腾的样子。但真正要付诸汗水和牺牲时则抱怨多,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自己出风头,然后再让别人去干实际工作。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这种人其实不是志愿者,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志愿者。看过面对面采访的人说到卢安克,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而广西东兰县的民众,凡亲身经历和亲眼看过卢安克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志愿者,一定要学习卢安克的这种真正支教志愿者的精神。
  
  卢安克在德国时做过帆船厂的工人、帆船教练,还当过兵,后来进汉堡美术学院读工业设计,来中国后便积极投身于中国偏远地区的义务支教工作。 要知道,卢安克在广西义务执教十几年,从未收受过学校一分钱工资。多年来,卢安克的开销是由父母赞助,每年也不过4800元人民币,其中22%用于复印资料寄给别人,40%用于捐款,38%学生和他个人用。他以支教为神圣的事业,十多年如一日,认真努力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说,比卢安克教学水平高的老师或志愿者很多,但象卢安克这样全心身投入到支教事业的人却极少极少。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我没有见过卢安克,只在网上见过他的资料,可是他给过我们太多的感动。我想如果是网络投票的话,2010年感动中国人物,卢安克必然高票入选。常常因为意外原因一次次被迫中止支教回国的卢安克曾经试图加入中国籍来得到一个所谓合法的身份以全心投入到心爱的支教工作中,然而他的努力一次次失败了。甚至于在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公开采访后就马上受到地方公安机关的警告,他没有在中国做志愿者和教师的资格。言下之意,就是让他不要在媒体上出现、也不要再谈论有关中国教育和留守儿童的话题了;否则“有关部门”将会追究他的“不法行为”,并随时有可能把他驱逐出去。
  
  伤心之余的卢安克关闭了自己的博客,无奈地申明他“没有获得正式的志愿者身份,也都没有获得中国的教师资格”。他说:“最终还有越来越多人为我难受,但我真不希望别人因为我而难受。”也许他将很快回到德国,而我们再也无法见到这位善良可亲的德国朋友了。对于卢安克的被迫离开中国,我们真的很难受,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但我想,即便我们这些不能完全学习到卢安克那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而只能对他的离去感到难受而无法做点什么的人,也还是一个有良知的人,是个纯真的人,是个不作恶的人,是个可以去追求高尚的人,至少不是个虚伪卑鄙小人的人。
  
  卢安克要走了,我们真的很难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为他这个非本国人而难受。
  
  感谢光临寒舍,我是蚂蚁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