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怎么占座:论朱德的人民战争思想与战略战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8:52:56
论朱德的人民战争思想与战略战术

王志军

  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朱德在长达七十余年的军事生涯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战争实践经验,而且提出了一系列军事理论原则,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人民战争思想与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是朱德军事思想的核心内容。本文拟就朱德人民战争思想的形成过程、理论体系以及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特色,加以考察和分析。

  一、朱德人民战争思想的形成过程

  朱德戎马一生,先后经历过辛亥革命、讨袁护国战争、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又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倾注心血。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依靠人民群众进行人民战争,始终是朱德研究和指导军事问题的根本指导思想。回顾朱德的军事生涯,不仅可以追寻其人民战争思想形成的历史轨迹,而且有助于深入理解其人民战争思想的原理与精髓。

  (一)从投身军界到成长为滇军名将,朱德在早期的军事实践中初步认识到了争取民众的重要性,其人民战争思想得以萌芽

  1909年,23岁的朱德投考云南陆军讲武堂,开始投身军界。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朱德参加了云南昆明的"重九起义",先后任排长、连长,随滇军入川讨伐四川总督赵尔丰,开始了其基层带兵生涯。朱德后来回忆这段经历时说:"我们当排长,老百姓看着就很威风,可是我们又担心人家害怕,就到处给人家讲好话。人家还说我们纪律好。" 这说明朱德在其军事生涯一开始,就已经初步体会到了军队守纪律、爱护百姓的重要性。1913年,已任滇军营长的朱德率部驻扎在法属印度支那边界,以游击战的方法与当地的叛乱武装部落和土匪作战。在两年的时间里,朱德不仅掌握了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而且在剿匪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了民众配合的作用。1937年,他在延安同美国记者尼姆·威尔斯谈起当年剿匪时所用的特殊战术时讲到:"一般来说我和民众的关系很好,这给我很大帮助。"

  此后,朱德又先后参加了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多次指挥所部以少胜多,成为滇军名将。随着战争经验的丰富,朱德对于战争要师出有名、要争取民众支持等有了更深的感受。在护国战争中,滇军在兵力上远远劣于对方。在这种情况下,朱德鼓励部属说:"我们反袁是义师,他们是师出无名。所以胜利一定是我们的。"对于这段历史,朱德曾回忆说:"我们只有六千人,抵着敌人十几万,打得很苦。那时,就是专靠打游击战,专靠民众拥护,不完全阵地战。在整个中国打出了名。" "在这一次维护革命力量的'护国军'的阶段,革命者已经懂得做统一战线,譬如和改良主义的合作。同时也知道了要群众(这是辛亥革命时还没懂得的事)。" 然而,在此后川、滇两省的军阀混战中,滇军由于师出无名,再也无法像护国战争那样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支持,接连遭到失利。军阀混战的黑暗现实和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使朱德思想上陷入了一种怀疑和苦闷状态。为此,他想从历史典籍中寻找答案。1918年前后,他广泛阅读了《史记》、《三国志》、《前汉书》、《后汉书》等历史书籍,开始从战争与政治关系的角度来认识问题。他在《史记·秦本纪》秦穆公兵败于崤山一条旁,批注:"师屈(曲)为老";"师出无名,焉得不大败!"他对于《三国志》中记载的曹操敢于以弱小兵力讨伐董卓加以称赞,称其为"成大事者起兵以义"。

  军事家往往善于对战争经验加以理性的思考和总结,朱德也不例外。显然,朱德从战争实践中已经初步认识到,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义与不义)之分,正义战争能够得到民众的支持,因而容易夺取主动权;相反,师出无名则得不到民众的拥护,军队作战就会遇到很多困难,甚至遭到失败。虽然此时的朱德还未接触到马克思主义,还不可能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角度看待人民群众的作用,对战争与政治的关系也只是朴素的认识,但他已懂得了争取民众的重要性,懂得了战争要"师出有名",可以说其人民战争思想已经萌芽。

  (二)从远涉重洋赴海外寻求革命真理到成为红军总司令,朱德的人民战争思想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初步形成

  1922年,已脱离旧军队的朱德决定远涉重洋,到德国去寻求革命真理。到达德国后不久,他就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德国期间,朱德常常与党小组成员讨论和学习马克思主义书籍,阅读了《唯物史观》等哲学著作,思想上收获很大。在柏林,他曾参观过红色前线战士同盟的阅兵式和野战军事训练。当他看到人民对这支队伍热烈拥护,向他们捐献了大量食品时说:"这是人民武装的一次演习,一旦革命需要他们拿起武器,这就是一支强大的工人阶级军队。看来,革命要取得成功,要有人民的军队,还要有人民的支持。" 这是朱德投身共产主义事业以后,从革命战争的角度对人民军队、人民战争的一次深刻认识。

  1926年7月回国后,朱德受党的派遣到川军杨森部做统战工作,开始实践其"终身为党服务,作军事运动"的誓言。大革命失败后,朱德与周恩来等人一起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起义军南下广州受挫后,朱德率领起义军余部转战湘南,并领导了规模浩大的湘南暴动。此时,朱德已经自觉地把革命战争与群众运动结合起来,清楚地意识到了发动群众的重要性,并且掌握了发动群众的方法,即开展土地革命。朱德在回忆湘南斗争的历史时说:"从此,我们的军队就和湖南农民运动结合起来。这一教训是:大败之后重新整理队伍,恢复元气,转变方向,深入农村,得到了群众拥护,才得以生存与发展。" 当年参加湘南起义的萧克说:"(当时)朱德同志领导抓了两件大事:一是深入土地革命'插标分田';一是组织宣传群众,扩大人民武装。" 朱德领导的湘南斗争,为其人民战争思想的运用与发展提供了的重要的实践舞台,这场斗争与毛泽东领导的井冈山斗争遥相呼应,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战争的伟大开端。

  在后来朱毛井冈山会师和开辟赣南闽西根据地的过程中,朱德人民战争的实践不断丰富,其思想也进一步发展。在井冈山斗争中,毛泽东和朱德领导根据地人民深入进行土地革命,颁布了第一个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从而可以更好地发动群众以支援战争;在井冈山周围各县建立了赤卫队、游击队,初步形成了主力红军、地方部队与游击队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在战略战术上,主力红军与游击队配合作战,这在游击战"十六字诀"中得到充分体现。1929年初,红四军离开井冈山转战赣南、闽西。为了在新区站稳脚跟,朱德十分重视发动和组织群众。1929年5月,朱德在给中共广东兴宁县委转东江特委的信中写道:"割据还要踏实地去做,不要只靠红军,过去琼崖、海陆丰的失败,就是单靠红军造成割据,忘却了在敌人势力下面去组织群众和党的秘密组织,以致我们的割据陷于孤立的状态,遂为敌人包围消灭。" 他还组织部队分兵发动群众,并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严格要求部队,处处维护群众利益,在群众中产生了很大政治影响。在此后的反"围剿"斗争中,朱德除指挥红军主力以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粉碎敌人进攻外,还十分重视建立地方武装与游击队,特别是在部署战役战斗时,注重以游击队的行动配合主力红军作战。1933年5月,朱德发表了《黄陂东陂两次战役伟大胜利的经过与教训》一文,特别指出了红军胜利的原因之一,是"游击队、独立师、独立团和地方工作配合红军作战,相当的成绩。",并具体总结了游击队的作用,以及群众在封锁消息等方面对反"围剿"胜利的贡献。

  经过土地革命战争初期的游击战争以及后来的大规模反"围剿"战争,朱德在军事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人民战争思想,并且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总结。虽然在这一时期朱德的军事著作中没有发现"人民战争"这一用语,但人民战争的思想渗透于几乎每一篇著作,涵盖了人民战争的基本原理、武装力量体制、具体的战略战术等内容,这也说明朱德的人民战争思想已初步形成。

  (三)从担任八路军总司令率部出师抗日,到1945年党的七大做《论解放区战场》报告,朱德的人民战争思想在抗日战争中形成系统理论体系

  抗日战争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民族解放战争,这为中国共产党实践人民战争思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抗战之初,朱德即率部进入抗战前线,在太行山区进行了近三年的发动群众、开辟根据地的斗争,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而使他的人民战争思想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抗战开始后不久,为了向全国人民以及党内一部分同志宣传人民游击战争的作用,朱德结合斗争实践,写下了几篇重要军事著作,较系统地提出和阐述了"民众战争"、"大众战、民兵战"等思想。在《抗敌的游击战术》(与彭德怀等合作署名)一书中,他首次提出了"群众战争"的概念,认为"游击战争的定义应该是群众战争,是群众直接参加抗战的最高形式。" 在这篇文章里,还提出了动员民族实行全民族抗战的重大意义:"一个国家的生命,系之于全国人民的身上。一个战争的胜败,也系之于人民的背向。" 在《八路军半年来抗战的经验与教训》一文中,朱德则提出了"弱国战胜强国,必须要发动广大的民众战争" 的观点。1938年初陆续发表的《论抗日游击战争》,是朱德在抗战初期最重要的一篇军事著作。在这篇著作里,朱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战争观,深刻分析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政治、经济、人员、武器、交通(包括地形)五个要素,指出抗日游击战争的实质就是"抗日的大众战、民兵战",这个战争的"全部秘密就在乎它是一种群众运动,一种群众抗日自卫的武装斗争方式" 。"抗日游击队能存在与发展,主要的是依靠着人民做自己的堡垒,而不专靠武器与地形。不要以为没有好的武器就不能战胜敌人。" 这种群众战争,要求建立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野战军与地方军相结合,军队与民兵相结合,武装群众与非武装群众相结合,造成军队和人民的总动员;同时要求战争的领导者具有政治家的头脑,善于把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经济斗争、思想斗争密切配合起来。朱德的这些著作和文章,与毛泽东1938年5月发表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等著作交相辉映,对人民战争思想的原理做了深刻阐述,对坚定人民群众的抗战信心,发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八年抗战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实行了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不但消灭和牵制了大量侵华日军,而且革命力量获得了空前的大发展。1945年党的七大上,朱德总结敌后解放区军民丰富的斗争经验,做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对抗日战争中我党的军事路线进行了系统总结,也对人民战争思想进行了系统论述,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人民战争"这一概念,指出了"人民战争的基本内容就是群众战",并对其特点进行了详细概括,特别是提出"人民的军队、人民的战争、人民的战略战术,三者是一致的东西" 。这是朱德对人民战争思想最系统、最全面的理论总结,这篇著作,也是其人民战争思想形成理论体系的重要标志。

  二、朱德人民战争思想的理论体系

  朱德人民战争思想极为丰富,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一)人民战争的基本原理――革命战争必须是为了群众,又依靠群众

  1944年,朱德在编写红军一军团史座谈会上曾讲到:"主要一点是在于依靠群众。三次反'围剿',我们都是为了群众,又很好地依靠了群众。" 这是朱德对人民战争原理所做的精辟概括。而这一概括,其实是朱德对战争与政治关系深刻认识的结果。

  如前文所述,朱德虽出身于旧军队,但他较早认识到战争与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论抗日游击战争》一书中,他更是对战争与政治的关系进行了深刻分析,提出了"政治战争"的概念,认为"一切战争,都具备着政治的要素,也可以说,没有政治要素的战争是没有的。" 因此,朱德强调游击队要特别注意政治战争,因为我们进行的是革命的进步战争。进行政治战争,一是要整顿内部,巩固团结;二是要是以群众为堡垒,把群众团结在自己周围,使游击队和群众之间达到鱼水交融;三是要瓦解敌军。朱德所提出的政治战争,其实就是利用正义战争的优势,更好地动员和团结群众,以开展广泛的人民战争,从政治和心理上打击敌人。因为正义战争是代表社会进步,是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因此正义战争是为了人民,是能够争取人民支持的,这是开展人民战争的根本前提。中国共产党人坚信自己的事业是正义的,因此能够充分相信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放手发动群众。而国民党则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虽然他们也知道群众的力量,但不敢放手发动群众和武装群众。抗战初期山西军阀阎锡山就曾讲:"民众不发动是个空子,发动起来是个乱子。"这正如朱德在《论解放区战场》中所指出的,"没有真正的民主政治和对人民经济生活的改善,就不可能有人民战争,国民党统治区证明了这一方面。而解放区则证明了另一方面:实行了民主政治和对人民经济生活作了改善,就必能实行人民战争。"

  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朱德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原理,也是其指导战争和军事工作的出发点。20世纪50年代初期,朱德在谈及边防工作时说,边防工事是必要的,不能轻视这项工作,但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人民群众,只有广大人民群众武装起来,进行人民战争,不管敌人从天上来,还是从海上来,一概逃脱不了人民群众设下的天罗地网。

  (二)人民战争的总体方略――群众战

  "人民战争的基本内容就是群众战",这是朱德对人民战争的定义。在《论解放区战场》这篇报告中,朱德还对群众战的特点进行了详细描述,他指出:"这种群众战的特点,就是不但有人民大众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协力,而且有人民大众在军事作战上的协力。这种战争不是军队单独进行的,而是以人民大众共同作战的灵活配合来进行的。这种战争是主力兵团与地方兵团的配合作战,是正规军与游击队、民兵和人民自卫军的配合作战。" 这段话,其实已经指出了人民战争的总体方略――以多种力量和多种斗争样式相配合,发挥整体合力以战胜敌人。

  中国革命战争的基本特点,是以人民的弱小武装与强大的敌人作战。而为了战胜强敌,就必须通过开展人民战争,通过动员多方面的力量,综合发挥军事与非军事手段的整体合力来弥补军力的不足。朱德在其多年的战争实践中,对这种"合力制敌"的人民战争总体方略,有着深刻的理解。1940年7月5日 朱德在《新中华报》上发表了《为争取抗战最后胜利而奋斗》的文章,总结了八路军、新四军反"扫荡"的经验:"我们实行了自卫队、游击队和正规军的配合作战,使这三种武装力量,都能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我们发动和组织了最广泛的游击战争,疲惫和迷惑敌人,造成正规军最后消灭敌人的机会,最后粉碎敌人的围攻。我们在正规军中,曾适时地调剂了游击战与运动战的份量;我们在游击队中,又曾融合了游击战向运动战发展的连贯性,这就不断地帮助了地方游击队的发展,同时又不断地壮大了正规军。"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战争的规模更加宏大,毛泽东和朱德等中共领导人对人民战争的指导也更加炉火纯青。1947年4月30日,朱德在河北阜平县城南庄向晋察冀中央局干部们讲话时,强调了各地打胜仗的几条主要经验:第一,主要是进行土地革命,发动了群众。为保卫土地,农民就要打仗,这就有了打胜仗的基础;第二,党政军民团结一致,光靠军队打是不行的;第三,我们的战争是人民战争,依靠人民群众,依靠民兵、地方部队,到处打敌人,到处有人打,把野战军腾出来专打歼灭战。 这段话,不但阐述了人民战争的基本原理,而且指明了实行人民战争的办法――"到处打敌人,到处有人打",这是对人民战争总体方略的生动概括。

  (三)人民战争的组织形式――"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是指主力兵团与地方兵团相结合,正规军、民兵与游击队相结合,武装群众与非武装群众相结合;在斗争样式上,强调武装斗争与非武装相结合。这种人民战争的组织形式,不但可以使我军集中多方面力量战胜敌人,同时也是我军不断发展壮大、能够获得源源不断后备力量补充的最佳方式。

  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开始,朱德就非常重视游击队和地方武装的建设,早在湘南暴动时就把缴获的枪支拨出相当一部分给游击队。抗战时期,朱德在指导民兵的建设上倾注了大量心血。1945年7月,朱德在《论解放区战场》这篇七大的军事报告中,对"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进行了详细理论阐述和总结。他在报告中着重强调:"解放区部队分为主力军、地方军、民兵自卫军三大类。民兵和自卫军是不脱离生产的,主要担任保卫自己家乡的任务。" "民兵一经组织起来之后,就配合正规军作战,或者自己独立作战。解放区人民的生产运动,民兵保卫的功劳很大,敌后许多据点的收复,民兵的围困起了很大作用。""同时民兵自卫军还普遍地担任着生产任务,这样使战斗与生产结合,武力与劳力结合,实施此种任务,便改造了农村中的许多旧有形态。地方军站在主力兵团与民兵之间,它担任一个县或几个县的保卫任务,不仅担任反'扫荡'的较大军事任务,而且还应该为保护人民日常利益而战斗,如掩护收割耕耘,抢救灾荒之类。""主力在战斗中常处于不时集中、不时分散的状态中,主力必须与地方军、民兵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更强大,更有力地打击敌人。主力军、地方军、民兵互相结合,这样造成了三者的有机联系。在最严重情况下可实施主力地方化、群众化的原则,以达到有利的分散;反之,如在情况便利发展时,则民兵、地方军又可在一定条件下集结起来,配合主力或转化为主力,去完成更大的发展任务。根据这种办法,就使八路军、新四军拥有二百万以上民兵,作为自己的助手,作为自己的后备,这是他们经得起持久战斗的原因的一方面,也是解放区军事建设上伟大的成就。" 当年朱德对"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的理论总结,今后仍然是指导我军建设的宝贵指南。

  三、朱德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朱德一生身经百战,在用兵方法上具有很高的造诣,对战略战术的研究在其军事著作中占有相当比例。他对战略战术的总结,既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显示出自身的特色。朱德对自己的用兵心得曾总结为:有什么枪打什么仗,对什么敌人打什么仗,在什么时间地点打什么时间地点的仗。 他还指出:"这几条用兵通则,还围绕着军队与广大人民结合的特点。""一方面是以军队的作战去援助各种人民的斗争,另一方面又是用各种人民的斗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交通的、军事的)去配合军队作战。军队与人民的这种全面配合一直贯彻到战场上、战役上、战斗上去,这是我们进行人民战争所创造出来的新兵法,也即是毛泽东同志的新兵法。" 上述这段话说明,朱德的战略战术思想既有符合同时代战争一般规律的通则,又有与人民战争特点相适应的独特之处。

  (一)发挥人民战争的政治优势和群众优势,强调作战的主动性

  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朱德即为红军规定了战术原则:迅速、秘密、坚决。朱德认为,红军之所以能够达成秘密,是因为在根据地内部行动,有群众的掩护,所以"敌人始终不知我主力所在地"。"以数万红军大规模的行动,能够做到出敌不意袭击敌人,这是确守秘密的证明"。朱德对此总结道:"红军行动能力强,所以能迅速。有人民的支持,所以能秘密。有政治优势,作战勇敢,所以能坚决。" 由此可见,红军的作战原则,完全是建立在人民战争的基础上的。

  正因为我军是无产阶级新型军队,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所以能够积极主动地消灭敌人。我军的很多战略战术,都是建立在这个政治优势基础上的。抗日战争中,我军能够在敌后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就是这种主动性的体现。抗日战争初期,朱德在《论抗日游击战争》一文中,专题论述了抗日游击队的作战原则和活动方针:积极,主动,集中,进攻,迅速,秘密,坚决。1939年7月,朱德将敌后抗日根据地游击作战原则概括为:"小股进退,分支袭扰,集中主力,乘弱伏尾,昼伏夜动,声东击西,有意暴露,及时掩蔽,利害变换,毫不犹豫,拿定火色,转入外线。"我军由于群众的大力支持和掩护,能够以各种形式的游击战积极主动打击敌人。而国民党军在抗战初期派入敌后准备打游击的部队,却很难在敌后立足,更无法进行游击战争。正如朱德所指出的,我军"官兵与人民一致,人人想尽一切办法打击敌人,因此,八路军、新四军里下的命令,只要适合情况,办得通,每次都是被正确地执行了的;有时也有办不通的过时的命令,因为下面能够适应情况,机断专行,也可以避免损失。这就是我们战无不胜的道理。"

  (二)与多种力量与斗争手段相配合,强调作战的机动灵活、避实击虚

  中国革命战争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革命军队长期处于弱小地位,不仅装备上处于劣势,而且数量上也长期少于对手。在这种情况下,我军的战略战术一方面强调采取积极防御,另一方面则强调机动灵活、避实击虚,"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特别是由于我军采取了"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这就为主力部队这种飘忽不定的"走"与"打"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朱德对这种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极为重视。早在滇军当旅长时,他就擅长翼侧迂回,以少胜多。在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中,毛泽东和朱德在选择歼敌目标时,就采取了避实击虚的办法,首先选择战斗力最弱的王金珏部作为首攻目标,首战告捷后又向东横扫,五战五捷,打破了敌人"围剿"。

  1938年11月,朱德在为晋军将校军官讲授对日作战的战略战术时,曾对如何争取主动有过一段非常精彩的论述。朱德认为,在战斗中,应"不固守一点,专找敌人的弱点和空隙,也就是它打我不打,它不打我打。"但这种战略战术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必须先使作战部队有政治基础,每个战斗员都知道为争生存而奋斗。二是要有广大的土地和人民,到处都可以建立我们的根据地,使游击战、运动战配合起来,则侧面、背面固可主动,而正面亦可依山势或别的有利形势,成为主动。 朱德的这段话虽然把八路军的作战原则明明白白地告诉了阎锡山的晋军,但他们由于没有人民战争的基础,根本无法采用八路军的战术。

  对此,朱德指出:"有两种不同的军队,就有两种不同的用兵方法。非人民的、反人民的军队的用兵方法,不能不限于固定成规和固定格式。而人民军队的用兵方法,则是随机应变,变化无穷。八路军、新四军的用兵方法,便是属于后一种。"

  (三)从敌强我弱的实际出发,强调勇敢与技术的有机结合

  朱德是从基层指挥员逐步成长起来的,他对战术在作战乃至战争中的作用有直观和深刻的认识。早在1931年,他在《怎样创造铁的红军》一文中,就提出了"红军在战术方面必须超过敌人"的口号,但同时也强调,"红军的战斗力,不仅是靠军事技术的条件来决定,最主要的是靠红军的阶级政治觉悟、政治影响,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瓦解敌人的军队。" 这说明朱德既重视技术与战术,同时又不把其作为决定战斗力的唯一因素,而是强调政治优势与技战术的有机结合。在解放战争中,朱德又提出了"勇敢加技术,就是很好的战术" 。

  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如何以劣胜优一直是我军在战略战术上的难题。朱德对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他特别强调寻找敌人技术兵器的弱点,然后以针对性的战术避开敌之长处,攻敌之短。抗日战争初期,为解决对日作战的战术问题,朱德倾注了大量精力。他在给八路军各部的训令中,特别强调要以白刃战攻击敌人,因为"敌人的长处,主要是技术的优良,我亦避其长而攻其短,如深入到敌人后方或远后方,在不意的方面突然施以猛袭,一开始就求得白刃战,是避开敌人技术优势的最好办法。" 在解放战争中,他提出了针对强敌要采用"钓鱼"战术,其出发点也是用有效的战术手段减煞敌人优势,最后消灭敌人。

  另一方面,朱德也重视技术手段的掌握。1935年,朱德随红四方面军长征时,为帮助指战员了解敌空袭的危害并加以防护,特意撰写了《对防空应注意之点》一文,指出:"我们不是拜物教者,不应丝毫惧怕这些武器,要应用现代技术,及一切科学方法去对付它,才是出路。" 随着中国革命战争形势的发展,当我军具备一定的军工生产能力时,朱德尤其重视和强调技术手段的运用。解放战争时期,朱德多次主持召开解放区军工生产与后勤保障会议,关注我军攻坚所需的炸药、手榴弹等的生产与运输。1948年12月26日,朱德在全国后勤工作会议开幕式上发表讲话,对"勇敢加技术"这一思想进行了阐释。他指出:"现在的战争不但要勇敢,而且必须要有技术,勇敢加技术就等于很好的战术(技术就是很好地使用现有的炮弹、炸药、手榴弹……)。有了好的战术,战争一定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朱德更加重视技术兵器与技术兵种的建设。1950年3月10日,他在空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时强调:"空军能不能建设好,掌握技术是个关键。在一定意义上,技术决定一切。如果我们别的都好,就是技术不好,那也不能完成任务。"

  朱德关于人民战争思想及战略战术的论述,是他对长期革命战争经验的总结,也是同毛泽东等战友一起探索革命战争规律所得出的宝贵理论成果。其根本之点,在于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整体优势,从中国革命战争的特殊规律出发,以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实现以劣胜优,以弱胜强。这一指导思想,对于我军的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