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大合照拍照姿势:最新实用诊脉法(许进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4:55:28

最新实用诊脉法

序1
自序
内容提要
目录:
第1章   脉诊的重要意义
第2章   脉诊的历史概况
第3章   脉诊新挖掘的内容简介
第4章   脉诊的基础知识
第5章   脉诊的基本原理
第6章   最实用的操作方法
第7章   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
第8章   常用脉象的辨别和分析
第9章   诊脉的入门技术
第10章  怎样辨别病脉
第11章  脉象的主病及临床应用


许进京同志曾著《脉法精粹》一书,挖掘出脉诊失传的一部分内容,填补了诊脉技术的空白,获“河北省科技著作二等奖”。续编《经络的发现与中医学》,通过深研《内经》和古典文献,发现了经络的实质和实际意义,对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颇有裨益。(原岐黄中医论坛)——传中医薪火,济天下苍生!
  现撰《最新实用诊脉法》,将脉诊失传之术付诸临床实践。该书发皇古义,融汇新知,通俗易学,实用性强,值得一读,故为之序。
           保定市卫生局局长 杨金凌
               2004年3月8日


昔叔和云:“脉理精微,其体难辨……而遗文远旨,代寡能用,旧经秘述,奥而不售,遂令末学,昧于原本,斥兹偏见。” 诚如斯言也,脉诊经典文献多“旧经”、善“秘 述”、“奥而不售”,且言词古奥,残缺不全。因代远年湮,确有埋没、丢失或误解。《最新实用诊脉法》以“旧经秘述”为据,深研“遗文远旨”,挖 掘脉诊失传之法,发皇古义,使之重得昭示,实乃中医幸事,人类健康之幸事。
该书挖掘整理先贤遗法,贯通古今,融汇新知,且广征博采,撷取精要,令沧海遗珠,重归东瓯,补脉诊千余年失传之术,于临床实用确有裨益,故序之。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许志仁
              2000年3月18日 

自序
拙作《脉法精粹》,以脉诊的经典文献为依据,破译古典文献的表达方法,挖掘出脉诊被埋没或被误解的部分内容,获“河北省科技著作二等奖”。应读者要求,现将《脉法精粹》从古文献挖掘的内容进一步整理,本着临床实用的原则,总结出诊脉的操作方法和入门技术,改编为《最新实用诊脉法》。这样以来,诊脉的方法既完善实用,易学易掌握。本书编著过程中,承蒙广大读者支持和领导关心,谨表谢意。
    许进京于肃宁县内村
    2000年3月28日

第一章,脉诊的重要意义
脉诊是中医诊断学的组成部分。 中医诊断学以望、闻、问、切为主要诊法,简称“四诊”。脉诊包括在“切诊”的范畴,属“四诊”之一。它虽居“四诊”之末,其诊断作用和意义却非常重要。
近两千年以来,脉诊在历代诊疗实践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已被证实具有很大实用价值,对临床各科都有重要意义。
但是,最近研究表明,脉诊还有很大潜力,其诊断作用并未充分发挥出来。其原因是,脉诊被埋没或被误解了一部分内容。现已证实,以脉诊的经典文献为论据,仍可将脉诊被埋没或被误解的内容重新挖掘出来。如,革脉、动脉、代脉、牢脉、缓脉、散脉等一系列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以及“五部”的理论和“持脉轻重法”的操作技术等。据考证,这部分内容非常重要,涉及脉诊的基础理论、操作技术、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等很多方面,都是脉诊的组成部分。然而,在脉诊世代相传的过程中,这些内容有的被埋没了,有的被误解了,甚至偏离了实际的意义。若将这些内容重新挖掘出来,再充实到现在的诊脉方法,脉诊的适用范围更广,诊断作用更大,更具重要意义。
从已挖掘出的内容看,脉诊被埋没或被误解的这些内容,都是《脉经》以前的脉学成就,甚至包括脉诊的精髓部分。可以证实,在《脉经》以前,脉诊已是非常精湛的诊断技术,实用价值大,适用范围广,且有系统理论,并被广泛用于临床各科,对中医理论和临床各科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历史原因,脉诊的理论和实用技术,还有一部分至今沉寂在脉诊的经典文献,并未全部传于后世。
从历史上看,现存于世的脉诊经典文献很少,除《内经》外,脉诊的经典文献只有《难经》和《脉经》。因此,近两千年以来,脉诊的基础理论、操作方法、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都以《难经》和《脉经》的记载为重要依据,这是脉诊沿用至今的经典文献。这两部经典文献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惯用“立象寓意”或“秘而不售”的表达方法,语法恢诡,寓意深奥,很难理解。受此影响,脉诊的重要理论和精湛技术以及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确实被埋没了一部分。比如,寸口部位划分“五部”,曾是脉诊的重要基础理论,直接关系脉诊的基本原理、操作技术和脉形规范,但是,由于《难经》和《脉经》的表达方法难理解,与“五部”相关的“持脉轻重法”很少有人掌握,几近失传。除此之外,革脉、牢脉、动脉、代脉、缓脉等一系列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确实是被埋没了,甚至已被后人曲解误说。由此导致,与经典文献记载的诊脉方法比较而言,现在的诊脉方法确显逊色,使脉诊的诊断作用和重要意义没能充分体现出来。
脉诊的基础理论、操作技术以及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是一个完整体系。其中,任何一部分内容被埋没或被误解,都会影响脉诊的诊断作用和重要意义。比如,革脉的实际意义被埋没,使脉诊失去了一个重要方面的诊断作用。再如,后人对“微脉”的脉形理解不全面,由此限制了“微脉”的适用范围,等于消弱了“微脉”的诊断作用。另如“动脉”,其实质是非窦性心律的脉形,但是,由于《脉经》对“动脉”脉形的表达方法难理解,后人没弄清“动脉”的实际意义,所以,现在的诊脉方法没有对非窦性心律进行诊察的脉象。这些实例举不胜举。这说明,若不将脉诊被埋没或被误解的内容重新挖掘出来,就不能充分体现脉诊的诊断作用,也不能充分体现脉诊的重要意义。
近代以来,对脉诊的认识有一个误区。有些人习惯用脉诊推测疾病的症状或病名,并以推测出某种症状或病名而津津乐道,甚至热衷于通过脉诊推断现代仪器对疾病的检验结果。还有一种习惯作法是将脉象与症状“对号”入座,对得上则称“脉症相符”,对不上就是“脉症不符”,甚至因“脉症不符”而冒然决定脉与症的取舍。其实,这并不是脉诊的实际作用,也不能体现脉诊的重要意义。脉诊的实际作用和重要意义主要是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中医以“辨证论治”为基本特点。所以,必须结合“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才能认识的诊断作用和重要意义。所谓“辨证”,是运用中医基础理论综合分析“四诊”所得的临床资料,推断病因、病位和发病机理,得出证候。辨明“证候”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目的。“辨证”的依据虽是“四诊合参”,但脉诊资料能够反映体质状态和病邪盛衰两方面的状况,通过脉象变化可以测知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转归,运用脉理可以分析病理机制,在对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时,脉诊的作用非常重要,对病证的定位和定性以及“辨证求因”和“审因论治”等方面具有特殊意义,可作为别阴阳、辨脏腑、论虚实、断病机与定治则的重要依据,这些综合性的作用,才能体现脉诊的诊断作用和重要意义。并且,脉理非常重要,在辨证论治过程中脉理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辨证”和“论治”都离不开脉理。将脉理和医理互参,对疾病进行综合分析,指导“辨证”和“论治”,才是脉诊的实际作用。所以,不能将脉诊认为是推测某种症状或某种病名的手段,更不能将脉诊与现代仪器对疾病的检验结果相提并论。脉诊对疾病的诊断,并不单纯是针对某种症状或某种疾病,并不能反映现代仪器对疾病的检验结果,而是在“辨证论治”过程中发挥作用。它虽不是特异性的诊断方法,但适用范围非常广泛,任何疾病、疾病的任何阶段,都是脉诊的适用范围。它适用于临床各科,对临床各科的“辨证论治”都有重要意义。
数千年以来,脉诊是整个中医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与整个中医学体系相辅相成,既有同步发展和互相促进的关系,也有自身发展的过程和内容。脉诊的理论已贯串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在中医的整体理论占有重要地位。脉诊的质量关系到临床各科“辨证论治”的效果,对中医理论指导医疗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中医的基础理论以及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都与脉诊密切相关。它在中医学领域的作用,早已超出“诊”的界围,而扩展到中医学的各个方面。可以说,不明脉学就是不明中医学。不懂脉诊,就不能更好地从事中医理论研究和中医临床工作。因此,应该充分认识脉诊对中医学各个领域的重要意义。
若将脉诊最近挖掘出的内容再充实到现在的诊脉方法,其重要意义更不一般。这是因为,迄今为止,中医的科研、中医的理论研究、中医未来的重大发展,还没有找到最理想的途径和方法。整个中医学体系,至今未能摆脱历史旧貌,很难提高到现代化的领域上来,各方面的探索虽不少,但所勘定的突破口,往往因偏离中医特色而受到一些限制。比如,从治疗上搞突破,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但是,中医理论近代以来没有重大进展。若从中医理论上搞突破,必须弄清经络是什么,否则,经络的问题解决不了,理论突破就有困难,很容易使中医的理论特色受到限制,很容易失去中医理论已经客观存在了几千年的所谓“神理”,并且,最终的实用价值也未必提高多少。再如,从中药或中药制剂上搞突破,恐有废医存药之嫌,虽然谁也没有废医之意,但容易造成废医性质的事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许多有识之士都认为,脉诊很有可能是发展中医的突破口。这是因为,脉诊的理论及其临床应用,可以说是中医学体系的一个侧面和缩影,它具有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两方面的丰富内容,最具中医特色,是中医独特的东西。对脉诊的研究,任何时候都不会有偏离中医之嫌,绝不会因为脉诊的发展而废了中医。相反,脉诊的研究成果或脉诊的突破,可为中医学的发展增加新内容,注入新活力。如果以脉诊的研究和提高为突破口,很有可能是使中医学取得重大发展的具有战备意义的措施。如果脉诊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发展中医的其他工作也可能会找到方向、途径和方法,很可能使中医学朝着现代化发展的方向跨进一步。因此,脉诊的发展和提高,对中医学的各个领域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脉诊的历史概况
脉诊的历史非常悠久,但概括起来说,可分三个阶段:一、起源阶段,二、形成阶段,三、持续发展阶段。对脉诊的研究,必须了解这三个阶段的概况。
一,起源阶段
脉诊的起源很早,在秦汉以前的古文献资料已有所记载。如《史记.扁鹊传》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这说明,脉诊至少起源于扁鹊活动的年代。但是,从扁鹊脉法的实际内容看,当时的脉诊已经有了很高的理论水平和娴熟的实用技术,这说明,在扁鹊活动的时期,诊脉的方法早已产生。
据考,扁鹊的活动年代,与《内经》的成书年代大体一致。《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从《内经》的记载看,当时的诊脉方法很多,规模很大,诊脉部位不止一处,而是全身遍诊的诊脉方法。如人迎寸口诊脉法、三部九候诊脉法、尺寸诊法、尺诊、色脉尺诊、色脉诊法等。这说明,脉诊的起源,应该上溯至比春秋战国更久远的时期。
近代出土的简帛医书,如《脉法》、《阴阳脉死候》、《流沙堕简》和《五十二病方》等,其成文早于《内经》的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这些出土文献也可证实,脉诊的起源比春秋战国时期更久远。
《内经》的记载表明,古代医家开创了很多种诊脉方法,最初的脉诊是用多种方法对全身的血脉进行检查,既包括诊察脉的跳动,也包括诊察脉的色泽。后来,诊察脉的色泽才从脉诊分化出来,归属于望诊。这说明,脉诊起源于古代医家对全身血脉进行检查的多种方法。经历了若干个世纪的漫长岁月,才由古时代的多种诊脉方法发展成为现在的独取寸口脉法。因无确凿史证,很难确定脉诊起源的确准年代。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脉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最晚可以追溯到二千七百年以前,并且,古代医家开创的诊脉方法并非一种,而是很多种诊脉方法并存并用。现在的诊脉方法,是由古时代的多种诊脉方法逐渐发展而成的。《内经》虽没记载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但已认识到寸口脉对全身疾病的诊断意义。最早记载独取寸口脉法的经典文献是《难经》。因此,我们现在所用的诊脉方法,是《难经》的后裔。从现存于世的经典文献来看,脉诊以《难经》为鼻祖。《难经》奠定了独取寸口脉法的基础。
二,脉诊的形成阶段
从古代医家开创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到《脉经》问世,是脉诊的形成阶段。这一阶段,独取寸口脉法的发展很快,从当时的多种诊脉方法脱颖而出,在应用上越来越普遍,逐渐取代其他诊脉方法。所以,《脉经》是脉诊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脉诊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从《脉经》以后,脉诊成为独立学科,独取寸口脉法独占医坛,古时代的其他诊脉方法在应用上越来越少。(原岐黄中医论坛)——传中医薪火,济天下苍生!
《脉经》是第一部脉诊专著,对脉诊产生了巨大影响。它记载了二十四种脉名的脉形规范,再加长、短二脉,合为二十六种。并记载了寸关尺三关的划分及三关所主脏腑。还比较详细地记载了各种脉象的主病,为脉象与病证的联系结合供了方式方法和经验。并且,其内容涉及独取寸口脉法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操作方法、脉象名称、脉形规范、脉象主病、脉诊的临床应用、注意事项等方面,成为后世通用的典则。
《脉经》的记载表明,古代医家积累了非常丰富的脉诊经验,独取寸口脉法的内涵极其深广。在《脉经》成书时期,脉诊已是非常精湛的诊断技术,适用范围广,实用价值大,且有系统理论,并被广泛用于诊疗实践。
独取寸口脉法的相关技术和古代医家的脉诊经验,主要由《脉经》传于后世。《难经》只涉及独取寸口脉法最基础的理论和基本原则,《脉经》使独取寸口脉法进一步完善,为脉诊成为独立学科奠定了基础。我们现在所用的诊脉方法,从根本上说,是由《难经》和《脉经》沿传下来的。
三,持续发展阶段
从《脉经》问世到现在,是脉诊的持续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由《难经》和《脉经》奠定了基础。从《脉经》以后,脉诊的常用脉象名称、脉形规范、脉象主病、寸关尺的分部及其所主脏腑、脉诊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等,基本上都以《脉经》为宗。
近两千年以来,《脉经》既是脉诊的奠基文献,也是脉诊的指导文献。后人应用的脉法,几乎都是《脉经》遗法,都以《脉经》为典则。所以,尽管有人未曾读过《脉经》,但所用的诊脉方法,都是《脉经》传下来的。
在《脉经》的基础上,经过历代医家艰辛努力,脉诊取得很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总的看,从《脉经》以后,脉诊自身的发展不快,存在问题不少。
最近研究表明,《难经》和《脉经》都是用古时代的表达方法记载了当时的脉诊理论和精湛技术,都有“秘而不售”的特点,且语法恢诡,言词古奥,后人很难理解。因此,脉诊的理论和技术确实被埋没或被误解了一部分。特别是有些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在很早以前就被埋没或被误解了,直接影响了脉诊的适用范围,消弱了脉诊的诊断作用。并且,对脉诊的发展极其不利。由此导致,若与《难经》、《伤寒杂病论》和《脉经》等经典文献记载的诊脉方法比较而言,现在的诊脉方法确显逊色。
近两千年的诊疗实践和最近的挖掘工作证实,由于《难经》和《脉经》的表达方法难理解,脉诊的理论和技术并没全部传下来。时至今日,在《难经》和《脉经》中,仍可挖掘出与脉诊技术密切相关的重要内容,这都是脉诊的组成部分,也是脉诊的宝贵财富。因此,现在的诊脉 方法,急待于充实和完善,这是脉诊在现阶段必须解决的问题。若不解决这个问题,脉诊的发展和提高就有障碍,将永远面临难以逾越的鸿沟。
以上三个阶段,反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难经》和《脉经》对现在的诊脉方法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这是史实。古代医家开创的诊脉方法,主要是由这两部经典文献传于后世,这也是史实。然而,这两部经典文献内涵极其深广,言词古奥,寓意丰富,表达方法很难理解。由此导致,脉诊的重要理论和精湛技术,至今还有一部分内容被埋没着。必须将这部分内容再挖掘出来,并充实到现在的诊脉方法,脉诊才能更完善、更合理、更科学、更实用。

第三章,脉诊重新挖掘出的内容简介
以脉诊的经典文献为依据,可以挖掘出脉诊被埋没或被后人误解的重要内容。据考证,这些内容都是脉诊的组成部分,涉及脉诊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操作方法、脉形规范和脉象的实际意义等。简介如下:
 1,“革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
据考证,“革脉”对中医的诊脉方法具有特殊意义,其诊断作用非常重要。但是,从《脉经》以后,“革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被埋没了。中医的诊脉方法因埋没了“革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受了很大影响。这并不单纯是埋没了一种脉象,而是埋没了脉诊在一个重要方面的诊断作用。
《伤寒杂病论》和《脉经》对“革脉”的解释表面看来不一样,但所表达的实际意义是一样的,后人没有悟出其中的道理,再加上《脉经》对“革脉”的解释过于简洁,专业性很强,所以,后人对“革脉”产生了误解。由此导致,从《脉经》以后,有些脉书对“革脉”的解释很不切合实际。如“芤弦相合”为“革脉”、“按之如鼓皮”为“革脉”、“浮而搏指、中空外坚”为“革脉”等。其实,根据《内经》、《伤寒杂病论》和《脉经》的记载,可以将“革脉”的实际意义重新挖掘出来。在这些经典文献,“革脉”的实际意义是一致的,只是表达方法不同。后世脉书将“革脉”说成是“芤弦相合”或“按之如鼓皮”,实际是误解了脉诊经典文献的表达方法。
 “革脉”的实际意义是诊察脉象的变化和转变。其脉形既不是“芤弦相合”,也不是“按之如鼓皮”,而是专指脉象在疾病过程中的变化和转变。以《脉经》和其他经典文献为依据,破译古代医家对“革脉”的表达方法,可以充分证实这一点。原岐黄中医论坛,包含养生保健、中医学术、中医中药、医案、医书下载等内容,是中国第一中医中药论坛。
脉诊的现状表明,由于后人误解了“革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现在诊脉,几乎没人见过“革脉”。“革脉”之名,几乎成了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没人去用,也没人会用。其原因,是后人没理解古代医家对“革脉”的表达方法。因此,必须将“革脉”的实际意义挖掘出来,才能使革脉重新发挥作用。并且,以挖掘“革脉”的实际意义为突破口,可以发现脉诊和整个中医学体系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2,“牢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
 “牢脉”的实际意义也被误解了。“牢脉”与“革脉”,是正相反的两个脉象,是古代哲学思想在脉法的体现。由于《脉经》对“革脉”的表达方法难理解,且没将“牢脉”列为常用脉象,所以,从《脉经》以后,“牢脉”与“革脉”混淆不清,甚至成为争议的焦点。
其实,古代医家是将疾病过程中脉象发生变化和转变称为“革脉”。若疾病发生变化或转变,但脉象不发生变化,则为“牢脉”。从哲学角度看,这是以“动”观“静”或以“静”观“动”的方法。所以,《脉经》只将“革脉”列为常用脉象,这是为了简化脉诊的常用脉象。实际上,按哲学原理,“革脉”可以涵盖“牢脉”的诊断意义。比如,扁鹊说:“病若吐血而复鼽衄者,脉当得沉细,而反浮大牢者死”。这里所说的“浮大牢”,是说“浮大”之脉没有发生变化和转变,即:当变为“沉细”之脉但没有变为“沉细”之脉。没“变”为“牢”,“变”则为“革”。由此可见,“革”与“牢”,是古代医家对脉象是否发生变化或转变进行诊察的两个方面。后世脉书将“牢脉”说成是  “沉、实、大、弦、长”等几种条件构成的,其实是没理解“牢脉”的实际意义。假若“牢脉”的脉形含有“沉”的条件,那么,扁鹊所说的“浮大牢”就不能成立。因此,以历史为依据,再结合古时代的哲学思想,可以将“牢脉”的实际意义挖掘出来。
3,“代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
现已证实,“代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是逐渐被误解的。它的实际脉形,并不是近代脉书所说的“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复来”,而是指脉的更代。其实际意义,主要是诊察节律失常的脉象变化能否还原为正常节律。
从经典文献的记载看,《内经》所说的“代脉”即指脉的更代。《伤寒杂病论》所说的“代脉”也是指脉的更代。《脉经》所说的“代脉”还是指脉的更代。所以,古典文献所说的代脉都是指脉的更代。脉的更代是否正常,对辨别脉象是否主病具有重要意义。
按中医的传统理论,脉的更代有一定规律。如,春弦、夏洪、秋浮、冬沉等。若脉的更代符合规律,是生理性代脉。若更代不正常,则为主病的脉象。特别是节律失常的脉象,诊察其更代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近代以来,代脉的实际意义被误解了,被说成是“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复来”,这样以来,“代脉”与“结脉”混淆不清了,代脉失去了原来的诊断作用。
《伤寒杂病论》说:“伤寒心动悸,脉结代,灸某草汤主之”,所谓“脉结代”,是“结脉”未还原为正常节律,而不是既有“结脉”的“脉来一止”又有“代脉”的“脉来一止”或“止有定数”。再如,《诊家正眼》说:“代散者死”,所谓“代散”,是脉象的变化更代为“散脉”。《脉经》也说:“其脉代绝者死”,所谓“代绝”,是脉象的变化更代为“欲绝”的危象。还有,古代医家有“妊娠三月见代脉,是为常脉”的传统说法,意思是说,女子妊娠三月,开始更代为妊娠脉,即脉显滑象,绝不是说妊娠三月出现“脉来一止”、“止有定数”或“良久复来”是正常的脉象。所以,必须将代脉的实际意义挖掘出来,并恢复其原来的诊断意义。否则,就不能体现代脉的诊断作用。
4,“动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
从《脉经》以后,后人只掌握了“动脉”的脉形,但没弄清“动脉”的实际意义。现已证实,动脉的实质是非窦性心律的脉形。其实际意义,是对非窦性心律的脉形变化进行诊察。这是对大量文献进行综合考证得出的结论。
脉诊的经典文献都以“阴阳”为论理工具论述窦性心律和非窦性心律的区别,其表达方法与现在有很大不同。后人没弄清这一点,所以,“动脉”的实际意义一直埋没着。
根据阴阳学说在脉学领域的论理作用,破译古代医家对“动脉”的表达方法,可以将“动脉”的实际意义挖掘出来。原岐黄中医论坛,包含养生保健、中医学术、中医中药、医案、医书下载等内容,是中国第一中医中药论坛。
5,缓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
《脉经》以后的脉书,特别是近代脉书,对“缓脉”的解释一般都违背了“缓脉”的实际意义。后世脉书将脉的至数作为“缓脉”的构成条件,甚至认为,“缓脉”是由“一息四至、不浮不沉、不大不小”等多种条件构成的。其实,这是正常脉象的构成条件,而不是“缓脉”的构成条件。
《脉经》对“缓脉”脉形的解释是:“缓脉,去来亦迟,小駃于迟。”后人对“缓脉”的误解,主要是没理解这种表达方法。所谓“去来亦迟,小駃于迟”,并不是以“迟”为“缓脉”的构成条件,而是指“缓脉”脉形的指感特征和辩别方法。“去来亦迟”的意思是说,“缓脉”在实际表现时,客观上也会有“迟”的表现,故曰“亦迟”。“小駃于迟”的意思是说,“缓脉”应与迟脉互相鉴别,因为这两种很容易混淆。《脉经》唯恐后人搞错,其序言特别作了说明:“以缓为迟,则危殆立至。”这是提示后人,“缓脉”与“迟脉”要严格区别,不能互相混淆。否则,将会误诊误治,造成严重后果。
必须根据脉诊的发展史和经典文献的记载,才能将“缓脉”的实际意义挖掘出来。历史表明,“缓脉”之名最早见于《内经》,是与“急脉”相对而言的。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调其脉之缓急、小大、滑涩,而病变定矣。”还说:“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由此看出,“缓脉”与“急脉”、“小脉”与“大脉”、“滑脉”与“涩脉”,都是互相对应的,在性质上正相反。这说明,《内经》所说的“缓脉”,与“急脉”相对应。所谓“急脉”,其实质是脉体“拘急”。《内经》虽没解释“缓脉”的脉形,但是,根据《内经》的记载可以确认,“缓脉”与“急脉”正相反。明确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关系着“缓脉”的实质和实际意义。
《伤寒论.辨脉法》说:“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名曰缓也。”《伤寒论.平脉法》说:“卫气和,名曰缓。”并附有注解:“缓者,四肢不能自收”。这是《伤寒杂病论》对“缓脉”脉形及其主病的记载。可以看出,《伤寒杂病论》所说的“缓脉”,并不包括脉的至数。《伤寒杂病论》所说的“濡”脉,只是脉体“柔软”的意思。所谓“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突出的重点是一个“濡”字,即脉体柔软。在《脉经》以前,“濡”与“软”通用,故《脉经》说:“濡一作软”。由此说明,《伤寒杂病论》以脉体“柔软”为缓脉的基本条件。
《脉经》说缓脉“小駃于迟”,是通过互相比较的方法表达脉的形象,这是《脉经》惯用的表达方法。后世脉书误解了这种表达方法,误认为“小駃于迟”是指缓脉的“至数”。并且,因迟脉是一息三至,故将“缓脉”误认为是“一息四至”。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理解。通过对《脉经》的深入研究可以证实:“一息四至”并不是“缓脉”的构成条件。所谓“缓脉”,只反映脉体“柔软”或“舒缓”的程度。脉诊的发展史表明,“缓脉”在《内经》时期与“急脉”相对应。随着诊脉技术的不断发展,从《伤寒杂病论》以后,“紧脉”逐渐被重视,出现了取代“急脉”的趋势。比如,《伤寒论》以脉浮紧为“太阳伤寒表实证”的纲领脉;以脉浮缓为“太阳中风表虚证”的纲领脉。受《伤寒杂病论》影响,《脉经》制定二十六种常用脉象时,将“紧脉”与“急脉”合并,此后,“缓脉”则与“紧脉”相对应,这是史实。这种史实说明,“缓脉”最早是与“急脉”相对应的,但从《伤寒杂病论》和《脉经》以后,因“急脉”被“紧脉”取代,故“缓脉”与“紧脉”相对应。由这种基本性质可以证实,“缓脉”并不以脉的至数为构成条件,而是脉体“柔软”或“舒缓”。这是“紧脉”与“缓脉”互相对应的基本性质。
以上说明,从《内经》到《脉经》,缓脉的实际意义都是一致的。它是单因素脉象,以脉体“柔软”或“舒缓”为构成条件,除此之外,不含其他条件。这才是“缓脉”的实际意义。
假若“缓脉”以“不浮不沉”为构成条件,则脉浮缓或脉沉缓之说,根本不能成立。假若“缓脉”以“一息四至”为构成条件,则脉迟缓之说,根本说不通。所以,必须弄清“缓脉”的实际意义,才能掌握“缓脉”的脉形规范。
有些脉书没有弄清“缓脉”与“迟脉”的关系,将“缓脉”说得神乎其神,甚至出现很多不切合实际的说法。比如,《濒湖脉学》说:“缓脉去来,小駃于迟,(《脉经》),一息四至(戴氏),如丝在经,不卷其轴,应指和缓,往来甚匀(张太素),如初春杨柳舞风之象(杨玄操),如微风轻帖柳梢(滑伯仁)。”这种解释,将“一息四至”列为缓脉的构成条件,并将诸家之说罗列在一起,显然离题太远,已经违背了“缓脉”的实际意义。如果“缓脉”是“一息四至”、“往来甚匀”、“应指和缓”,这是佳象,绝无主病之理。再如《脉语》说:“缓状如琴弦久失更张,从而不整,曰缓。”这种说法,使人不知其所云,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还有《三指禅》说缓脉是:“不浮不沉,恰在中取,不迟不数,正好四至,欣欣然,洋洋然,从容柔顺,园静分明。”这是一种纯理论性的正常脉象,但绝不是缓脉。这是因为,在诊疗实践中,这种脉象绝对没有主病的意义。这些实例说明,必须将缓脉的实际意义挖掘出来,才能剔除对缓脉的不合理解释,才能发挥缓脉的诊断作用。
6,“微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
后人对“微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只掌握了一部分,误认为微脉只见于危重病,等于限制了“微脉”的适用范围,同时也消弱了微脉的诊断作用。
脉诊的历史表明,《伤寒杂病论》和《脉经》所说的“微脉”,不仅见于危重病证,也见于并不危重的病证,有时甚至是疾病向愈的佳象。但现在所说的“微脉”与古典文献所说的微脉有很大区别。究其原因,是后人误解了《脉经》对“微脉”脉形的解释。
《脉经》对“微脉”的解释很难理解,关键是一个“极”字。《脉经》说:“微脉,极细而软,或欲绝,若有若无。”这个“极”字,是借用道家学说的一种说法。所谓“极”,是道家学说对宇宙本体的一种认识。道家学说认为,“太极”浑沌状态为万物化生之始,宇宙万物的变化始于“太极”,故“太极”代表宇宙本体。受道家学说影响,古代医家将“极”字引进脉法,用“极”字代表寸口脉的本体。所以,《脉经》所用的“极”字,都是相对于寸口脉的本体而言的。比如,《脉经》说洪脉“极大在指下”,意思是说,凡比正常脉本体“大”的脉形,即为洪脉,而不是说脉体“大”到“极点”才构成洪脉。再如,《脉经》说微脉“极细而软”,意思是说,凡比正常脉本体“细”再兼“软”的条件,即是微脉,而不是说“细、软”的程度必须达到“极点”才是“微脉”。这种表达方法,是受道家学说影响的一种表达方法,因此,应该正确理解“极”字的含义。否则,就不能正确理解微脉、洪脉、细脉、迟脉、伏脉等一系列脉象的脉形规范。《脉经》在解释脉形规范时,共有六种脉象用了“极”字,所以,根据《脉经》所用的“极”字,可以将这些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充分挖掘出来。这些脉象或多或少都有被埋没或被误解的部分,详见第五章,不另重复。
总之,根据《脉经》的表达方法和“极”字的含义,凡比正常脉体“细”、比正常脉体“软”的脉象,即是微脉,这才是“微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 P7 |" v% W7 c3 L# N( m& A
以上说明,脉诊确实还有内容急待开发。近两千年以来,不仅脉诊丢失了很多内容,甚至经络的实质是什么也被埋没了,由此而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所以,继承和发扬中医学的医学遗产,任务特别繁重,但前景非常广阔。若将所挖掘的宝贵财富再充实到中医学的医学体系,一定会促进整个中医学的发展和提高。
7,挖掘脉诊的基本原理
将寸口部位划分“五部”,最早见于《难经》,这是脉诊的最基本的原理,也是脉诊最重要的理论。
寸口脉能够诊断全身疾病,其理论依据是经络学说。在经络学说指导下,古代医家开创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这种诊脉方法的基本原理,首先是将寸口部位按深浅层次划分“五部”,其次是将寸口脉划分“三关”,再分别与五脏六腑和十二经相配,这是寸口脉能够诊断五脏六腑乃至全身疾病的基本原理和理论论据。但是,《难经》和《脉经》对“五部”的论述都是采取“立象寓意”的表达方法,语法隐晦,很难理解。所以,后人一般对“三关”比较熟悉,对“五部”了解不多。由此导致,与“五部”相关的诊断技术几近失传。其实,“五部”比“三关”还重要。脉诊的发展史可以证明这一点。在脉诊尚未明确“三关”与脏腑的匹配关系时,主要是以“五部”为理论依据。并且,脉诊经典文献记载的“持脉轻重法”,与“五部”有直接关系,这是非常实用的操作技术。因此,应该根据《难经》和《脉经》的表达方法,将寸口脉“五部”的方法和相关理论充分挖掘出来。详见第四章,不另重复。
8,挖掘脉诊的操作方法
我们现在所用的诊脉方法,是古代医家开创的。古代医家在开创这种诊脉方法时,设计了比较规范的操作方法,非常简便,非常实用。其操作方法以“五部”为理论依据。《难经》所说的“脉有轻重”、《脉经》所说的“持脉轻重法”、以及《千金要方》所用的操作方法,都是古代医家设计的那种比较规范的操作方法。但是,由于《难经》和《脉经》的表达方法难理解,随着时间推移,年深日久,这种操作方法几近失传。
根据古代医家将寸口脉“五部”的理论,可以将“持脉轻重法”的操作技术挖掘出来,这是一种非常间便、非常实用的操作技术,对很多脉象的辨别都很方便。详见第八章,不另重复。
9,以脉诊挖掘出的相关内容为突破口,挖掘中医学的其他财富
我们现在所用的诊脉方法,其理论依据是经络学说。所以,脉诊挖掘出以上内容后,必然涉及到经络。根据经络学说在独取寸口脉法发挥的作用,结合《内经》对经络的记载,用挖掘脉诊相关内容的思维方式,对《内经》的表达方法进行精注研究,可以将经络的实质和实际意义挖掘出来。
经络学说是整个中医学的重要理论,挖掘出经络的实质和实际意义,中医学的很多历史遗留问题都可迎刃而解。由此说明,挖掘出脉诊被埋没或被误解的相关内容,不仅有利于脉诊的发展和提高,对整个中医学的发展和提高都有重要意义。
总之,脉诊需要挖掘的内容很多。已经挖掘出的内容表明:必须将这些内容再充实到现在的诊脉方法,脉诊才能更完善、更合理、更科学、更实用。并且,脉诊是整个中医学的组成部分,脉诊的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对整个中医学的发展和提高都有促进和推动作用

第四章,脉诊的基础知识
现已证实,以《难经》或《脉经》为依据,可以挖掘出与脉诊技术密切相关的重要内容。比如,革脉、代脉、动脉、缓脉、微脉以及“持脉轻重法”等。这些内容都是脉诊的组成部分。若不将这些内容再充实到现在的诊脉方法,脉诊就不完善,必然影响脉诊的适用范围和诊断作用。
将脉诊重新挖掘的内容再充实到现在的诊脉方法,必须熟识脉诊基础知识的历史沿续过程,并须熟识脉诊的新名词和新概念。这是因为,重新挖掘出的内容与现代的脉诊知识相隔两千多年,历史时差导致语言障碍,叙述起来很不方便,甚至有所冲突。所以,应该熟识脉诊的基础知识和新名词、新概念。
1,脉
在古代,凡物之贯通、连络成为一体而有条理者,皆称之为脉。如:地脉、山脉、水脉、经脉、血脉等。其中,血脉和经脉是必须弄清的两个概念。血脉是人体运行血液的血管。经脉是古代医家用“经”和“络”对全身血脉进行概括和分类的一种概念。
从古文献的记载看,经脉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专指“经”。古代医家创建经络学说以后,由于习惯原因,常将“经”称为经脉,并将“络”称为络脉。比如,“十二经”称十二经脉,“十二经”的分支称络脉。但是,“经络”和“血脉”绝不能相混。其区别是:血脉是人体运行血液的血管,是人体内客观存在的组织结构。“经”和“络”并不是人体内生成的东西,而是古代医家创建的系统工具。若对《内经》进行精注研究,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
古代医家创建的经络学说,在中医学的各个领域有不同的作用。既可对脏腑组织器官进行概括和分类,也可对全身的血脉进行概括和分类,还可对病证以及腧穴和药物进行概括和分类,并可借以阐释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无论在中医学的哪个领域,经络都是论理工具的性质。因此,古文献有时将“经”称经脉,但其实际意义是“经”而不是血脉。有时将归属于各经的血脉也称“经脉”,但其实际意义是“血脉”而不是“经”。这是必须在辨别清楚的,否则,很容易混淆。历史表明,古代医家对全身血脉进行概括和分类的方法,是用“经”和“络”对全身血脉进行概括和分类,其中,“大而在里”的血脉称“经脉”,“浅而易见”的血脉称“络脉”,最浅表的毛细血管称孙脉或毛脉。如《灵枢.脉度篇》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这是古代医家对全身血脉进行概括和分类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将全身的血脉按分布部位、大小、深浅,分别称为“经脉”、“络脉”和“孙脉”。再如《灵枢.痈疽篇》说:“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还有《素问.调经论》说:“夫风邪之客于形也,必先客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这里所说的“经脉”、“络脉”和“孙脉”,其实质是血脉而不是“经”和“络”。由此说明,经和络不能与血脉相混淆,不能认为“经络”就是“血脉”。
诊脉的方法,从实质上说,是对“脉”的变化进行诊察,而不对“经”进行诊察。但是,在经络学说指导下,全身的血脉可以分别归属各“经”。寸口脉属手太阴经,是手太阴经的动脉。寸口脉和手太阴经在经络学说都有特殊意义,既是“脉之大会”,又是“五脏六腑之所终始”,因此,寸口脉的变化可以诊断五脏六腑乃至全身的疾病。如《难经》说:“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所谓“十二经皆有动脉”,意思是说,将整个人体分为十二经,每一经都有动脉。由此可知,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其实际意义,是对隶属手太阴经的动脉进行诊察,即诊察寸口部位的桡动脉。
随着脉诊的推广和普及,人们对于“脉”字的应用产生了习惯说法,有时专指寸口脉,比如,凡提到诊脉,一般是指寸口脉。有时“脉”是动词,代表“诊”或“候”的意思。如:“欲别表里,当脉之。”再如:“脉之,反见浮数之象。”这里所说的“脉”字,是诊或候的意思,属于动词,应与属于名词的“脉”字相区别。所以,必须弄清基本概念,才能正确认识独取寸口脉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际意义。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质言之,是诊察隶属于手太阴经的桡动脉。明确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必须弄清“经”和“脉”的关系,才能正确认识独取寸口脉法的基本原理、脉形规范、操作方法和诊断意义。)
2,经络
经络是中医理论和实践发展到一定高度时的产物,是古代医家在哲学思想指导下创建的一种系统工具。
由于中医经典文献的表达方法非常古奥,经络的实质和实际意义也被埋没了。但是,如果破译了《内经》的表达方法,仍可将经络的实质和实际意义重新挖掘出来。所谓“经络”,确实不是人体内生成的东西,而是古代医家对人体生命科学进行系统研究的论理工具和系统方法论。古代医家创建经络学说,将古代哲学和人体生命科学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非凡的思想智慧和创造力。对经络的考证和挖掘过程详见《经络的发现与中医学》,不再重复。
《内经》和其他经典文献的记载表明,古代医家为开辟中医学的医学体系,不仅将古代哲学的论理工具“阴阳”和“五行”引进医学领域,而且独创了专门属于医学领域的论理工具和系统方法论,即经络及其学说。在阴阳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的指导下,中医学才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医学体系。所以,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诊脉的方法、针灸学、推拿导引和药物归经等,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指导下形成的。因此,若不弄清经络是什么,中医学的很多问题都无法说清。
古代医家创建的经络学说,为寸口脉能够诊断全身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且,在经络学说指导下,《伤寒杂病论》开创了“六经辨证”的方法。其实际意义,是将“十二经”简化为“六经”,并将外感病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分为“六经证”。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就是在“六经辨证”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成的。中医史表明,中医学确立“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以后,独取寸口脉法逐渐取代了古时代的其他诊脉方法,并成为“辨证论治”诊疗体系的组成部分。因此,独取寸口脉法对“辨证论治”具有重要意义。
独取寸口脉法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都与经络有密切关系。其中,将寸口部位划分“五部”,认为“五部”分别代表五脏之脉的脉位,以及寸关尺三关的长度限定为一寸九分,都是在经络学说指导下形成的特色理论。因此,若不弄清寸口脉与经络的关系,就不能正确认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3,脉象
脉象即脉动应指的形象。一般包括脉位的深浅、脉体的大小、脉的张力、频率、节律、幅度、流利程度、气势以及有力无力等方面的变化。
在《脉经》以前,脉象没有统一规范,脉象名称多达近百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尚未命名的脉形。比如,火薪然、散叶、省客、丸泥、横络、交漆、涌泉、颓土、弦缕等。《脉经》统一制定了脉形规范,筛选出二十六种常用脉象,这是脉学史上的第一次成功杰作,对后世脉诊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从《脉经》以后,历代脉书都是沿用《脉经》制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虽略有补充,但未超出《脉经》的范围。
《脉经》制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是一个严谨而科学的组合。每一种脉象都代表对寸口脉进行诊察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这二十六种脉象再加相兼脉,可以概括临床错综复杂的脉象变化。但是,现已证实,由于《脉经》的文义太深奥,表达方法难理解,后人并没完全弄清二十六种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其中,有些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被埋没了,有些脉象已被误解。由此导致,脉诊的适用范围和诊断作用受到很大影响。比如,革脉、动脉、代脉、散脉、微脉、缓脉等,这都是脉诊的常用脉象,但是,近代以来,这些脉象很少发挥作用。其原因,是后人没完全理解这些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因此,必须将这些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挖掘出来,再充实到现在的诊脉方法,才能充分发挥脉诊的诊断作用。
寸口脉
寸口脉,也称“脉口”或“气口”。其实质,是桡动脉。经络学说认为,寸口脉隶属手太阴经,与五脏六腑和十二经都有密切关系,所以,寸口脉的变化可以反映五脏六腑乃至全身的信息。如《灵枢.终始篇》说:“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平与不平。”因此,在经络学说指导下,对寸口脉的变化进行分析,可以诊断五脏六腑乃至全身的疾病。
独取寸口脉法对寸口脉的施诊长度、深浅层次、以及与五脏六腑之间的对应关系等,作了一些必要规定。比如,它规定寸口脉的施诊长度为“一寸九分”。这与古代医家对天地之数的传统认识有关。古人认为:“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寸口脉乃五脏六腑的“终始”,故取“一”和“九”而将寸口脉的施诊长度规定为“一寸九分”。显然,这是一种带有理想倾向的规定。除此之外,寸口脉在寸口部位的深浅层次,与五脏之脉和十二经分别有一定对应关系,这也是一种带有理想倾向的规定。比如,古代医家将寸口部位划分“五部”,按顺序依次为肺部、心部、脾部、肝部、肾部,并由此而建立了相应的诊脉操作方法,即“持脉轻重法”。因此,若不弄清“五部”的划分方法及其相关理论,就不能掌握“持脉轻重法”的操作技术。
对寸口脉搏动的成因,古代医家的解释与现代的解释有很大区别。古代医家将窦性心律的脉搏动说成是“阳生于尺动于寸,阴生于寸动于尺”,“关”部是“阳出阴入”的分界线,这是在哲学思想指导下对寸口脉搏动的解释。所谓“动于寸、动于尺”,并不是说寸口脉有两种脉的跳动,而是用阴阳学说阐释寸口脉搏动的成因和阴阳属性。凡属于窦性心律的脉搏动,都是“阳生于尺动于寸,阴生于寸动于尺”的性质,而非窦性心律的脉搏动,其性质是“阴阳相搏”。所以,《伤寒杂病论》论述“动脉”时说:“阴阳相搏名曰动。”这是从成因和性质上将“动脉”与窦性心律的脉形予以区别。因此,必须弄清古代医家对窦性心律的解释方法,才能理解“动脉”的成因、性质、脉形和实际意义。
5,寸关尺
寸、关、尺是将寸口脉分为“三关”,其划分方法首见于《难经》。《难经》引用了《内经》寸关尺的旧词,但是赋予了新的含义。所以,从《难经》以后,“寸关尺”的划分主要用于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寸关尺的划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纯理论性的划分,只将寸口脉的“一寸九分”划分为“寸部”和“尺部”。其中,寸部占九分,尺部占一寸,合为一寸九分。这是为了体现诊脉部位的阴阳属性,即“寸部”为阳、“尺部”为阴。按这种划分方法,寸部和尺部即占满了寸口脉的“一寸九分”。第二种划分方法是:以“关部”为界,关部占六分,寸部占六分,尺部占七分,合起来为一寸九分。以此体现“以关为界,阳出三分,阴入三分”的传统理论,并解决了三指诊脉的布指问题。若将以上两种划分方法合起来看,“关部”所占六分,实际是占了“寸部”的三分和“尺部”的三分,这便是“以关为界,阳出三分,阴入三分”的体现。《脉经》在论述动脉的脉形规范时说:“动脉,见于关上,无头尾……”,就是针对“关部”所占六分而言的。因此,必须弄清寸关尺的划分方法,才能理解动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
根据寸关尺的新学说,左右两侧“寸关尺”与五脏六腑和十二经有相应的匹配关系,其匹配关系首见于《脉法赞》,即:
心部在左手关前寸口是也,手少阴经也,与手太阳为表里。
肝部在左手关上是也,足厥阴经也,与足少阳为表里。
肾部在左手关后尺中是也,足少阴经也,与足太阳为表里。
肺部在右手关前寸口是也,手太阴经也,与手阳明为表里。
脾部在右手关上是也,足太阴经也,与足阳明为表里。
肾部在右手关后尺中是也,足少阴经也,与足太阳为表里。左属肾,右为子户。
从《脉经》以后。寸关尺“三关”与五脏六腑和十二经的匹配关系,在医疗实践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代脉书对划分“三关”的方法都很重视,却忽视了划分“五部”的方法。其实,这两种划分方法都很重要,都与脉诊的基本原理有密切关系。所以,“五部”和“三关”都是脉诊的重要基础知识,二者不可偏废。
6,三部九候
所谓“三部九候”,是用“三部”和“九候”概括诊脉的部位和操作方法。《内经》记载的“三部九候”,是对全身遍诊的诊脉方法进行概括,诊脉部位不止一处。《难经》和《脉经》记载的“三部九候”,是对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进行概括,诊脉部位专指寸口脉。《难经》和《脉经》是引用了《内经》“三部九候”的旧词,但赋予了新含义。因此,遍身诊脉法的“三部九候”和独取寸口脉法的“三部九候”,基本框架虽然相同,其内涵并不同。
《内经》的“三部九候”见于《素问.三部九候论篇》,其具体内容是:
上部天,候两额之动脉,在额两旁足少阳经。
上部地,候两颊之动脉,在鼻两旁,近于巨髎穴,手阳明经。
上部人,候耳前之动脉,在耳前陷者中,手少阳经。
中部天,候手太阴之寸口。
中部地,候手阳明之合谷。
中部人,候手少阴之神门。
下部天,候足厥阴经,在毛际外羊矢下一寸半陷中,五里之分,卧而取之。女子则候大衡,在足大趾本节后二寸陷中。
下部地,候少阴经,在足内踝骨上陷中,太溪处。
下部人,候太阴经,在鱼腹上趋筋间,直五里下箕门之分。候胃气则取冲阳穴处。
显然,《内经》的“三部九候”,是对九个部位的血脉进行诊察,分为上、中、下三部。三部之中,各有天、地、人,都是代表诊候部位,合起来则为九候,统称“三部九候”。“三部九候”的理论根据,见于《素问.三部九候论》:“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九野为九脏,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记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由此说明,《内经》的“三部九候”,是诊察九个部位的血脉。
独取寸口脉法的“三部九候”,首见于《难经》。如《难经》说:“脉有三部,部有四经,手有太阴阳,足有太阳少阴,为上下部,何谓也?然:手太阴阳明,金也。足少阴太阳,水也。金生水,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下部也。足厥阴少阳,木也,生手太阳少阴火,火炎上而不能下,故在上部。手心主少阳火,生足太阴阳明土,土主中宫,故在中部也。此皆五行子母更相生养者也。脉有三部九候各何主之?然: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齐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审而剌之者也。”以上可以看出,独取寸口脉法的“三部九候”与《内经》的“三部九候”内涵并不相同。独取寸口脉法的“三部”,指寸、关、尺。“九候”,指浮、中、沉。这是对寸口脉进行诊察的施诊部位和基本手法。所谓“部有四经”,是两侧寸部有四经、两侧关部有四经、两侧尺部有四经,合起来,则两侧寸关尺与十二经相匹配。显然,独取寸口脉法的“三部九候”虽然只对寸口脉进行诊察,但在经络学说指导下,与十二经都有密切关系。
浮中沉
浮、中、沉,是对寸口脉进行诊察的基本手法,即浮取、中取和沉取。近代脉书以轻按为浮取,重按为沉取,不轻不重为中取。这种解释似乎合情合理,但实际操作难掌握。
根据脉诊经典文献记载,浮取、中取和沉取,必须按“持脉轻重法”的操作规范。其具体方法是:先用相应的指力诊触到脉体,再对所诊触到的脉体分别进行浮取、中取和沉取。也就是说,这三种基本手法,并不是对寸口部位进行按压,而是对寸口脉的脉体进行按压。按“持脉轻重法”的技术要求,首先根据不同患者的体质条件,确定出适宜操作所需用的最大指力,然后,根据寸口脉划分“五部”的方法,再用相应的指力对寸口部位分层次进行诊察,这样,诊触到脉体以后,即可断定脉位的浮、中、沉。接下来,再对脉体分别进行浮取、中取和沉取,以详细诊察脉体在形象方面的各种变化。因此,“持脉轻重法”并不是靠浮取、中取和沉取的手法辨别脉位的浮中沉,而是通过浮取、中取和沉取的手法详细诊察脉体在形象方面的变化。从《难经》和《脉经》的记载看,这是与独取寸口脉法“生而俱来”的操作规范。但是,《难经》论述这种操作方法时,表达方法比较隐晦,影响了这种操作方法的普及和应用。《脉经》论述这种操作方法时,引用《难经》原文,未作详细解释,只是冠名为“持脉以重法”。因此,除《千金方》等经典名著以外,一般都忽视了这种操作方法。实际上,“持脉轻重法”是非常简便、非常实用的操作方法。
8,举按寻
举、按、寻也是诊察脉象变化的手法。运用“举按寻”的手法,可以进一步诊察脉的形象变化。一般认为:轻指力而浮取为“举”,重指力而沉取为“按”,移动手指进行探寻则为“寻”。若按“持脉轻重法”的技术要求,则指力减轻时为举,指力加重时为按,移动手指进行各种探寻则为寻。用这三种手法,可以对脉的力度、脉幅的宽度、脉壁的厚薄、以及曲直长短、流利程度等各方面进行诊察,从而获得更详细的脉诊资料。
举、按、寻和浮、中、沉,虽然都属操作手法,但是,严格说来,是有一定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并且,二者与“持脉轻重法”结合起来,才是比较完整实用的操作技术。《诊家枢要》说:“持脉之要有三:曰举、曰按、曰寻。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循之曰按,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若浮中沉之不见则委曲而求之。”这种说法,显然没有真正理解“浮中沉”的实际意义。根据《难经》和《脉经》的理论,凡浮中沉不见之脉,当为伏脉。独取寸口脉法规定了伏脉的诊取方法为:极重指按之,著骨乃得。若用“不轻不重,委曲求之”的方法,根本不能辨别伏脉。这是因为,“浮中沉之不见”的脉用“不轻不重”的指力根本不能触及。因此,不能将“浮中沉”与“举按寻”混淆。这是两种不同的操作手法,虽可结合使用,但不能相混。
9,指力
指力,即诊脉时运指的力量。临诊操作所用指力的大小,直接关系诊脉的准确性。所以,诊脉特别强调指力的正确运用,这是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持脉轻重法”即是正确运用指力的规范性操作方法。
诊脉指力的具体规范,最早见于《难经》和《脉经》第一卷。其具体方法是:先确定“按之至骨”所用的总指力。“按之至骨”是将寸口部位按压到“至骨”的程度。确定了“按之至骨”所用的指力之后,再根据“五部”的理论,确定出诊察每一部脉所需用的相应指力,这样,就可以用相应的指力对寸口脉分层次进行诊察。用这种方法诊触到的脉体,可以准确断定准确的脉位。这是脉诊被埋没的一种操作方法,古称“持脉轻重法”。
所谓“至骨”,是将寸口部位按压到最深层的自然标志,有明显的指感特征。如《难经》第五难曰:“脉有轻重,何谓也?然: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举指来疾者,肾部也,故曰轻重也。”《脉经》第一卷将这一段经文冠名为“持脉轻重法”,这说明,《难经》和《脉经》都记载了这种操作方法。但是,若不深刻理解这段经文的寓意,很能掌握这种操作方法。从历史上看,扁鹊、张仲景、王叔和、孙思邈、以及明代的朱栋隆等著名医家,都非常重视这种操作方法。并且,脉诊重新挖掘出的内容也可证实,这确实是一种很实用的操作方法,所以,应该将“持脉轻重法”再充实到现在的诊脉方法,并提倡用“持脉轻重法”的指力规范诊脉。这样以来,诊脉的方法更简便,对脉象变化的辨别更准确。
指目
指目是手指感觉最灵敏的部位。《脉说》曰:“医者之食指、中指、无名指,爪甲不可留,必用指端棱起如线者,名曰指目。”这是古代医家对指目的解释。这说明,古代医家认识到指端皮肉突起最高的地方感觉最灵敏,便于感知脉象的变化,故将其称之为“指目”。临诊操作时,用指目感知脉的变化,效果最佳。必要时,可以将指目与指腹结合起来。
11,定息
所谓“呼吸定息”,是古代医家用正常呼吸测定脉动次数的方法。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独取寸口脉法对脉率的诊察,主要是用呼吸定息的方法。
随着独取寸口脉法的推广和普及,呼吸定息的作用不再单纯是测定脉的至数,它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调神。如《医学入门》将“呼吸定息”列为诊脉七法之中,其曰:“一静其心,存其神也;二忘外虑,无私虑也;三匀呼吸,定其气也。”这是将静心、忘虑、定息列为相互关连的三个步骤,并将“定息”与“调神”结合起来。这种方法应该受到重视。
所谓调神,是医者调整自己的心态,静下心来,心平气和,思想集中,意念专一,全神贯注体察患者的脉象变化。临诊时,可以利用“定息”的过程,边调神,边布指。运神于手指指端,意念贯注于指目,以增加指目的敏感度,加强感知效果。
12,脉位
脉位,一般来说是指脉的深浅而言。在独取寸口脉法中,它是指寸口脉在寸口部位的哪一部。临床上错综复杂的脉象,除伏脉外,其脉体都在“五部”之中的某一部。
独取寸口脉法对脉位有明确规定,见于《难经》第四难和第五难。第四难所说的“心肺俱浮、肾肝俱沉、脾受谷味,其脉在中”,即是五脏之脉的正常脉位。第五难论述的“持脉轻重法”,即是以此为依据。因此,独取寸口脉法判定浮脉、沉脉和不浮不沉的脉,是有法可依、有法可循的。它是将寸口部位划分为十五个层次,每三个层次为一部。依次为肺部、心部、脾部、肝部、肾部。然后,可用“持脉轻重法”辨别脉位的变化。若脉体在肺部或心部者,为浮脉;在脾部者,为不浮不沉之脉;在肝部或肾部者,为沉脉。沉脉再往下,比“至骨”的程度更深,需“极重指按之”始得,为伏脉。这是“持脉轻重法”对脉位变化的辨别方法。
13,脉体
脉体也称脉管。独取寸口脉法只对寸口脉的脉体进行诊察,这是制定脉象指标和脉形规范的前提。古代医家筛选制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每一种脉象都是对寸口脉变化的描述。所以,对脉名脉形的理解,不应脱离这个前提而凭空臆断;对脉名脉形的解释,不应脱离这个前提而过分夸张。
从《脉经》以后,有些脉书对脉象的描述,确实存在过分夸张的言词。比如,《医宗说约》对细脉的描述是:“细,不粗也,往来指下,极其小渺,仅存一线,如蜘蛛丝相似。”《诊家枢要》说:“细,微渺也,指下寻之,往来微细如线。”《诊宗三昧》则说细脉是:“往来如发,而指下显然。”事实上,这种“如发、如线”、“如蜘蛛丝”的细脉是不存在的。这是因为,寸口脉是桡动脉,其实质表明,它不可能会有“如发”、“如线”、“如蜘蛛丝”的程度。临诊时,若一味追求“如发”、“如线”、“如蜘蛛丝”一类的细脉,等于失去了细脉的实际意义。再如,《濒湖脉学》对缓脉的描述是:“缓脉去来,小駃于迟,一息四至,如丝在经,不卷其轴,应指和缓,往来甚匀,如初春杨柳舞风之象,如微风轻贴柳梢。”其实,这并不是缓脉的实际意义。根据《脉经》对缓脉的论述,缓脉反映脉体的张力或弹性,与紧脉的性质正相反。若一味追求“如丝在经、不卷其轴、如初春杨柳舞风、如微风轻贴柳梢”的形象,则缓脉根本无法辨认。所以,对脉名脉形的理解或解释,不应凭空臆断或过分夸张,应该客观反映寸口脉的脉体变化。
14,脉力
脉力是脉动应指的力量。在对寸口脉进行诊察时,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在对脉象进行描述时,这是一项附加条件。对任何脉象的辨别和分析,都需要结合脉力的变化。比如,数而有力、数而无力;迟而有力、迟而无力;浮而有力,浮而无力等。中医认为,脉力的强弱由气血盛衰所决定。所以,脉力的变化主要反映正气强弱和邪气盛衰,这是断定疾病虚实或体质强弱的重要依据。
近代脉书认为,“脉来有力主实证,脉来无力主虚证。”其实,这是一般规律。根据古文献记载和诊疗实践的实际情况看,脉来有力多为实证,脉来无力只反映患病机体的体质条件虚弱,未必都主“虚证”。比如,若体质虚弱而内有实邪,其脉也可无力,当为虚中夹实证。这是因为,中医是以“邪气实”为实证,而无力之脉主要反映患者的体质条件,因此,应该结合体质因素对无力之脉的主病进行综合分析,切不可认为无力之脉都是虚证。
15,脉律
脉的搏动节律,称为脉律。中医认为,脉象以节律匀整一致、从容和缓为期,这是脉有胃气或有神气的表现,也是脏腑阴阳气血协调平衡的表现。因此,凡脉的节律失于匀整而不齐、或失于和缓,即是不正常的脉象。
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诊察脉的节律。有的脉书根据《内经》“谷气来,徐而和”的说法,认为脉的节律匀整或脉来“和缓”就是有胃气。这种观点符合《内经》的理论。所谓“徐而和”,即是“节律匀整”和“脉来和缓”。但是,“脉来和缓”不能与“缓脉”相混淆。有的脉书没有理解“缓脉”的实际意义,误认为脉的节律匀整或“脉来和缓”就是“缓脉”。这是错误理解了《脉经》对“缓脉”脉形的解释。大量文献资料表明,“缓脉”并不以脉的节律变化为构成条件,不能将“缓脉”与“脉来和缓”相混淆

16,脉形
脉形指脉体变化的形状。任何脉象都是由脉体变化的形状表现出来的,所以,对脉象的辨别,主要是辨别脉体变化的形状。
导致脉形状发生变化的原因很多,如:血管和皮肤肌肉的弹性及紧张度、血容量及浓度、心脏搏动的强弱、神经和体液等,都可以使脉形发生变化。所以,脉形的变化错综复杂。古代医家筛选制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都是针对错综复杂的脉形变化。其中,由单方面变化构成的脉象,称“单因素脉象”。如浮脉、沉脉、洪脉、细脉、数脉、迟脉、弦脉等。由多方面变化构成的脉象,称“复合脉”。如微脉、濡脉、弱脉、虚脉、实脉、芤脉等。凡有固定名称的脉象,都称“单脉”,一般是指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脉相兼的脉象,称“相兼脉”。如脉浮数、脉沉数、脉弦滑、脉迟缓、脉沉迟、脉洪数、脉细数、脉沉弦等。所以,错综复杂的脉形变化可分两大类,一类是单脉,另一类是相兼脉。单脉和相兼脉可以概括错综复杂的脉象变化。这是近代以来对脉象进行概括或归类的新方法,便于区别错综复杂的脉象变化。
脉率
单位时间内脉的搏动次数,称为脉率。中医对脉率的诊察,一般用“呼吸定息”的方法测定脉的搏动次数。
古代医家以一呼一吸为一息,一息脉动四、五次为正常脉率。这种说法始见于《内经》,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所谓“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是一呼一吸脉动四次。所谓“呼吸定息脉五动”,是平人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所以,一息脉动四、五至之间为正常脉率。
古代医家对正常脉率的认识与现代医学的认识基本一致。但古代医家的认识方法与现代医学的认识方法不同。古代医家是将人的呼吸和脉动次数与气血的运行结合在一起,认为:人有二十八脉(即二十八经),总长度为十六丈二尺,气血循行其间,脉随人的呼吸而动。人一呼,脉动两次,气行三寸。人一吸,脉也动两次,气行三寸。一呼一吸为一息,则气行六寸。按此计算,二百七十息则气行十六丈二尺,历经二十八脉,为一周身,脉动一千零八十次。正常人每昼夜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血在二十八脉运行五十周,脉动五万四千次。所谓“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就是按这种方法推算的。但是,正常脉率也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所以,《内经》提出“闰以太息”之说,将正常脉率规定为一息脉动四、五次之间。所以,临床错综复杂的脉率可分三类:一是正常脉率,即一息脉动四、五次之间。二是数脉,即一息六至或六至以上。三是迟脉,即一息三至或三至以下。小儿的正常脉率另论。
脉势 
脉搏动的气势,称为脉势。对脉势的诊察,是对脉的流利程度、和缓程度、通畅程度、充盈度以及往来的力度等多方面的诊察。所以,反映脉势变化的脉象,其脉形最难表达。比如,滑涩二脉即是反映脉势变化的脉象,主要是诊察脉的流利程度。这两种脉象很难用具体的脉形规范表达其实际意义。因此,滑涩二脉的脉形较难掌握。
《脉经》对滑涩二脉的解释也不是完美无疵,许多有识之士都持此说。这是因为,用比较具体的脉形反而不能反映脉的流利程度。
清代医家周学海说:“势者,敛舒伸缩进退起伏之有盛衰也。势因形起,敛舒成形于广狭,伸缩成形于长短,进退成形于前后,起伏成形于高下,而盛衰则贯穿于诸势之中。”所谓“势因形起”,说明脉势是由脉形表现出来的。所以,反映脉势变化的脉象,客观上离不开脉形、脉律、脉率、脉位等方面的变化,但又不以某一方面的变化为必备条件,而是通过多方面的变化诊察脉的气势。因此,这种脉象较难掌握。
对脉的气势进行诊察,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意义。有经验的诊脉高手,往往根据脉的气势变化便能辨别病脉。比如,根据脉的和缓程度,可以辨别胃气的多少,这是辨别脉象变化是否主病的重要依据。再如,涩脉只要一出现,就是不正常的脉象。因此,这一类脉象虽然难于表达也难于掌握,但诊断意义非常重要,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
单因素脉象
由单因素构成,并且具有独立意义的脉象,称为单因素脉象。所谓“单因素”,指脉的单方面变化。凡由单方面变化构成的脉象,若有固定名称,则为单因素脉象。这是现代脉书对脉象进行研究的新概念。
将脉象分为单因素脉象或复合因素脉象,是现代脉书对脉象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按这种方法,临床错综复杂的脉象,一类是由单因素构成的,即单因素脉象。一类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构成的,即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也称复合脉。这两类脉象因具有独立意义和固定名称,统称单脉。所以,古代医家筛选制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都是单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脉相兼的脉象,则称为相兼脉。所以,二十六种单脉和相兼脉可以概括临床错综复杂的脉象。
20,复合脉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构成条件复合而成的脉象,称为复合脉。复合脉与相兼脉大同小异。不同的是,复合脉有固定名称,相兼脉没有专名。所以,相兼脉一般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脉名来表达。若将临床常见的相兼脉固定专名,即是复合脉。在脉诊发展的历史上,只有《脉经》成功从事了这项工作。比如,《脉经》所说的弱脉,其构成条件是沉、细、无力,其实,这是沉脉和细脉再兼无力的脉象,《脉经》将其固定专名,称其为弱脉,所以,二十六种单脉包括一部分复合脉,如:微脉、濡脉、芤脉、促脉、虚脉、实脉等,这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构成条件复合而成的脉象,其实也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单因素脉象相兼,但因有固定名称,故为复合脉。
将常见的、或有特殊意义的相兼脉固定专名,是对复杂脉形进行简化的一种方法。比如,弱脉和濡脉,其实际意义,是“沉细无力”和“浮细无力”,若没有固定专名,叙述起来就不方便。并且,固定专名以后,便于互相比较和辨别。再如芤脉,其脉形非常复杂,若不固定专名,叙述起来很繁琐。
相兼脉:
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独立意义的脉象相兼,称为相兼脉。相兼脉实际是从多方面反映脉象的变化,所以,相兼脉对疾病的反映最全面、最客观、最能满足临床辨证论治的需要。单靠一种脉象,往往不能全面反映疾病过程中脏腑阴阳气血的变化。因此,临床应用最多的是相兼脉。
提出相兼脉的概念,便于对错综复杂的脉象进行分析。因相兼脉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脉相兼,所以,只要掌握了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及其主病的性质,就能分析相兼脉的复杂脉形及其主病。
根据相兼脉的组成,可将相兼脉再分主脉和兼脉:反映疾病主要方面的脉象为主脉,除主脉之外的脉象都是兼脉。虽然这些概念在叙述时有些繁琐,但实际应用很方便。比如,按以上方法,脉诊常用的二十六种脉象共分两类,一类是单因素脉象,一类是复合脉。临床错综复杂的脉象也可分两类,一类是单脉,即二十六种常用脉象当中的某一脉象单独出现。一类是相兼脉,即二十六种常用脉象当中的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脉象相兼出现。显然,这种方法便于分析错综复杂的脉象。
22,主脉
单脉往往不能满足辨证论治的需要,所以,临床应用最多的是相兼脉。因些,对相兼脉的辨别和分析非常重要。
对相兼脉应分清主脉和兼脉。其中,与主症相符、或反映疾病主要方面的脉象,称为主脉;除主脉之外的其他脉象,称为兼脉。原岐黄中医论坛,包含养生保健、中医学术、中医中药、医案、医书下载等内容,是中国第一中医中药论坛。
在诊疗实践中,分清主脉和兼脉与分清主症和兼症同等重要。主脉反映疾病的主要方面,是最重要的诊断依据。兼脉是对主脉的补充,可以反映与疾病相关的其他方面,如体质因素、新病旧病、以及疾病的发展趋势等。主脉与兼脉互参,才能全面反映疾病的病理机制,为满足辨证论治提供可靠依据。
每一种脉象在实际表现时都存在一个变化的程度问题,因此,可以根据脉象在实际表现时的程度辨别主脉和兼脉,也可以将脉症密切结合,通过综合分析辨别主脉和兼脉。在书写病历时,一般的排列顺序是主脉在前,兼脉在后,可以不按“约定成俗”的排列顺序。比如,脉迟兼缓,若迟为主脉,可写为脉迟缓。若缓为主脉,则写为脉缓而迟。
23,兼脉
与主脉相兼的脉象,称为兼脉。在临诊时获取的脉诊资料,除主脉之外的脉象都是兼脉。所谓“兼脉”,是与主脉相对而言的,不能与“相兼脉”的概念相混淆。
兼脉对主脉的诊断意义有所补充,可以反映疾病的其他方面,比如体质因素、邪气盛衰、新病旧病、以及疾病的发展趋势等。在错综复杂的脉象变化中,辨明主脉等于抓住了关键,但必须结合兼脉才能全面分析病因病理。若主脉与主症不符,兼脉的作用尤其重要。比如促脉,其实际意义是“数脉”与“时有一止”相兼,其中,“数”为主脉,“时有一止”为兼脉。但是,对辨别厥证寒热和发展趋势来说,“时有一止”是非常重要的诊断依据。由此说明,切不可忽视兼脉的作用。
24,纲领脉
在脉法中划分纲领脉,是将具有特殊作用的脉象做为某一类脉象或某一类病证的提纲。这是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的方法之一。特别是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以后,划分纲领脉成为普遍应用的方法。(原岐黄中医论坛)——传中医薪火,济天下苍生!
在脉象学中,确定纲领脉是根据脉象属性和特点进行归纳分类的一种方法,是用具有纲领性作用的脉象统领同一类别的脉象。在某一类别的脉象中,具有统领性作用的脉象,即是纲领脉。在辨证论治的体系中,确定纲领脉是根据脉象对某一类病证具有代表性的诊断作用而定。比如,《伤寒杂病论》以脉浮为太阳病表证的纲领脉,并以脉浮紧和脉浮缓分别为太阳伤寒表实证和太阳中风表虚证的纲领脉。这种作法便于对错综复杂的脉症进行分析。
由于脉象种类繁多,所以,对脉象进行归纳和分类的方法也很多,由此而确定的纲领脉不尽相同。最早的分类方法和纲领脉见于《内经》,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这是最简单也是概括性最强的分类方法。这种分类方法只将脉象分为阴阳两大类,以阴阳为纲,统领诸脉。张仲景在《内经》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以“大浮数动滑为阳,沉涩弱弦微为阴”。元代医家滑伯仁,主张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领而统辖各脉。其具体方法是:以浮沉候部位,以迟数候至数,以滑涩候形状。宋朝陈修园主张以“浮、沉、迟、数、虚、实、大、缓”八脉统领诸脉。明代著名医家李时珍以“浮沉迟数”结合脉的“有力无力”统领诸脉。由此看出,对纲领脉的确定历来有分岐,至今尚未统一。
25,常脉
常脉即正常脉象。近代脉书一般都重视病脉,但对正常脉的论述相对较少,重视程度不够。其实,诊脉首先要掌握正常脉,然后才能辨别病脉。正常脉是辨别病脉的重要依据。若不掌握正常脉的相关脉形,就不能辨别异常的脉象。因此,掌握正常脉是十分重要的,不容忽视。
不少脉学著作将正常脉象描述为: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急不徐,一息四至,从容和缓,节律一至。这种近乎于固定模式的正常脉象,只能做为纯理论性的说解,并不能作为辨别异常脉象的依据。若以这种固定模式的正常脉作为辨别病脉的依据,在诊疗实践中是很不实用的。这是因为,正常脉象总是在不断变化,而不是固定不变的脉形。脉象随四时气候而发生变化,脉浮和脉沉都可以是正常的脉象。因季节不同,其正常脉象未必都是“不浮不沉”的脉象,如秋季脉浮、冬季脉沉者,皆可为常脉。并且,春季之脉也不是“不急不徐”的模式,而是可显弦象。肝与春时相应,其脉弦乃是脉有胃气的表现。再如,“小”脉虽非正常脉所期,但“大”脉可以是体质强壮的表现,还可以是脉与夏时相应的正常变化。其他如:正常脉的至数变化,也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并非都是一息四至。这说明,不能将正常脉象认为是一个“固定模式”,而是应该结合正常脉象的变化规律和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全面掌握正常脉象的综合表现。
正常脉象是由各方面的变化综合表现出来的。如《内经》说:“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这是《内经》对正常脉作的原则性规范。但是,《内经》对正常脉的论述并不完全适用于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这是因为,《内经》是针对全身遍诊的方法而言的。
独取寸口脉法对正常脉有特殊规定。比如,它将寸口脉的显现规定为“一寸九分”,将寸口脉的脉位规定为“五部”。所以,掌握寸口脉的正常脉象不能脱离这些规定。有的脉书总结出正常脉象的普遍规律,即:至数正常,在一息四、五至之间;有胃气、有根、有神;与四时相应;在脉位、脉形、大小、力度、长短、流利程度、节律等方面都符合独取寸口脉法的有关规定,而且变化的程度适宜;与年令、性别、体质、地区、工作、生活条件等方面都相适应。由此说明,必须掌握正常脉象的普遍规律和独取寸口脉法的特殊规定,才能客观反映正常脉的综合表现,不能将正常脉认为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
26,病脉
病脉是由疾病原因导致的脉象变化。脉诊的目的主要是辨别病脉,并通过病脉的分析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所以,辨别病脉是脉诊的关键环节。正常脉的相关脉形和娴熟的操作技术,是辨别病脉的保证。如《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察其脏腑,以知死生之期,必先知经脉,然后知病脉。”所谓“先知经脉”,是首先熟识正常脉。然后才能辨别病脉。
在错综复杂的脉象变化中,有一部分脉象本身就属于病脉的性质。这一部分脉象只要出现就是病脉。比如芤脉、伏脉、紧脉、缓脉、动脉、涩脉等。这些脉象辨别“病”与“不病”并不难。还有一部分脉象有两重性,既可以是正常脉象,也可以是主病的脉象。如:浮、沉、大、小、长、短、弦、洪、滑等。这一类脉象如果变化的程度是轻的,未达到病脉的程度,且没病变指征,则为正常脉。反之,则为病脉。对这一类脉象的辨别,必须根据正常脉象的综合表现,并结合脉象实际表现时的程度,还要结合临床症状。《伤寒杂病论》将辨脉寓于辨症和辨证之中,即是这种辨脉方法的体现。
应该说明的是,辨别病脉的目的,并不单是为了发现病脉,而是根据脉象变化对病理机制进行综合分析,这是脉诊在“辨证论治”体系的主要作用。
27,知常达变
知常达变是具有哲学思想的一种思维方式。古代医家将其引入脉诊领域,是因为脉诊的研究对象存在许许多多的“常”与“变”,非常适用“知常达变”的哲学思想。比如,脉象有常变、体质有常变、四时气候有常变、各科的病证有常变等。在哲学思想指导下,常与变是对立统一的,常与变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哲学的原理推论。如《内经》说::“必先知经脉,然后知病脉。”这便是“知常达变”哲学思想的体现。所以,“知常达变”的哲学思想对脉诊的理论和实践都有一定指导意义。
脉象千变万化,但有规律可循。凡脉象变化符合正常规律的,可为“常”;反之,则为“变”。在诊疗实践中,辨别病脉的过程,就是对“常”与“变”进行辨别和分析的过程。因此,必须掌握正常脉,才能辨别病脉。必须掌握脉象随四时变化的规律,才能辨别不与四时相应的异常脉象。由此说明,知常达变的哲学思想,与脉诊的理论和实践都相适应。原岐黄中医论坛,包含养生保健、中医学术、中医中药、医案、医书下载等内容,是中国第一中医中药论坛。
28,体质脉
反映体质因素的脉象,称为体质脉。在正常情况下,凡与体质条件相应的脉象,即为体质脉。比如,体质强壮或高大者,其脉长;体质矮小者,其脉短;一般来说,这是与体质条件相应的脉象,故为体质脉。根据体质学说,不同的体质有不同的脉象,病脉是在体质脉的基础上发生了异常变化。因此,掌握体质脉是非常重要的。
体质学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被古代医家重视。比如,《灵枢.通天篇》分别论述了阴阳二十五人以及金木水火土五种禀赋人的差异,认识到人的体质差异决定着脉象的差异,并以阴阳五行和气血多少为依据,推论木、火、土、金、水以及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平和之人的正常脉象。并总结出:木行人脉多弦,火行人脉多洪,土行人脉多缓,金行人脉多浮,水行人脉多沉等。这是《内经》根据体质特点总结正常脉象的普遍规律。《伤寒杂病论》因人而异辨脉辨病,也是非常重视体质因素对脉象的影响。如:“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痛不可曲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再如:“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此两条所论,都是根据体质条件对脉象变化进行分析。由此说明,在诊疗实践中,体质脉不可忽视。
脉象变化主要反映两个方面,一是反映疾病,二是反映体质因素。因此,应该善于区别反映疾病或反映体质因素的脉象,这是“辨证论治”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同一种病症,因体质条件不同,其脉象也会有所不同。比如,《伤寒杂病论》所说的太少两感证,乃平素心肾阳虚的体质而复外感伤寒,故其脉不浮。若不结合体质因素进行分析,则外感伤寒其脉不“浮”为“脉症不符”,若“舍脉从症”就会误治。这说明,对体质脉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29,季节脉
季节脉是指随季节变化的脉象。这是脉象变化的普遍规律。必须掌握季节脉的变化规律,才能对病脉进行辨别和分析。如《诊家枢要》说:“凡诊脉需要先识时脉……然后及于病脉。”所谓“时脉”,即季节脉。这说明,必须掌握季节脉的变化规律,才能辨别病脉。
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自然界的一切变化,如温度、湿度、以及春夏秋冬的交替,都可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而引起脉象变化。所以,古代医家特别重视季节脉,认为季节脉的变化规律是:春脉弦、夏脉钩、秋脉浮、冬脉石。近代脉书称其为:春弦、夏洪、秋浮、冬沉。这说明,季节脉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古代医家对季节脉的认识是与脉的“胃气”结合在一起的,特别重视季节脉在实际表现时的程度。故《素问.平人气象论》曰:“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这是根据弦脉在实际表现时的程度辨别其“主平”、“主病”、“主死”。《内经》曾对季节脉反复进行论述,基本上是采用这种表达方法。由此说明,季节脉的变化规律和实际表现时的程度,是辨别病脉的依据。
30,四诊合参
四诊,指望、闻、问、切四种诊法。这是中医对疾病进行诊断的方法。由于历史原因,中医对疾病的诊断,从理论和方法上都没和现代科学技术接轨。所以,望、闻、问、切至今仍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其实,中医的诊疗体系并不排除其他诊断技术。比如,借助心电图,可以诊察动脉、结脉和促脉,民间流传的耳诊、足诊和掌纹诊等,都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这说明,“四诊”是可以不断丰富、可以持续发展的诊断技术。
“四诊”都有重要作用,既不能互相替代,也不能有所偏废,更不能单凭脉诊对疾病作出诊断。“四诊”是不可分割的,任何一种诊法都不能替代另一种诊法。临床运用时,必须“四诊合参”,将四种诊法获取的临床资料综合起来进行分析,才能作出准确诊断。所以,虽然脉诊对临床各科都有重要意义,但不能忽视其他诊法的作用。

第五章,脉诊的基本原理
为什么“寸口脉”的变化能够诊断五脏六腑乃至全身疾病?为什么脉诊对临床各科的“辨证论治”都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中医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一个独特的诊疗体系,古代医家创建的经络学说,为中医的诊疗体系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岐黄中医论坛,包含养生保健、中医学术、中医中药、医案、医书下载等内容,是中国第一中医中药论坛。# u# ]8 R+ k2 u) k
经络学说认为,“寸口脉”是“脉之大会”,是“五脏六腑之所终始”,隶属于手太阴经。手太阴经朝百脉,十二经乃至全身的气血皆流注手太阴经而变见于“寸口”。并且,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任何疾病都可导致五脏六腑乃至全身气血阴阳的变化。因此,“寸口”脉的变化可以诊断五脏六腑乃至全身的疾病,这是脉诊最基本的原理。
中医学的“辨证论治”,是经络学说指导下开创的诊疗体系。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是“辨证论治”诊疗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经络学说指导下开创的。因此,中医学的“辨证论治”和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其理论依据同出一辄。
历史表明,古代医家创建的经络学说,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完善,并被广泛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东汉末年,在经络学说指导下,张仲景首创“六经”辨证,标志着中医学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晋代王叔和著《脉经》,标志着独取寸口脉法成为独立学科。这说明,中医学形成“辨证论治”诊疗体系的时期,也是独取寸口脉法形成独立学科的时期。并且,“辨证论治”的诊疗体系形成以后,独取寸口脉法逐渐取代了其他脉法,成为独占医坛的诊脉方法。所以,两千多年以来,独取寸口脉法成为“辨证论治”诊疗体系的组成部分。古代医家曾经开创了很多种诊脉的方法,但“辨证论治”的诊疗体系选择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这是史实。辨证论治的诊疗体系为独取寸口脉法开辟了非常广阔的适用范围。这也是史实。
两千多年以来,中医学的各种流派和各种学科逐渐兴起,但独取寸口脉法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始终没动摇。迄今为止,独取寸口脉法仍是临床各科“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实践证明,这种诊脉方法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实用诊法。因此,充分认识脉诊的基本原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诊脉的方法,对充分发挥“辨证论治”诊疗体系的优势,提高中医的诊疗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难经》和《脉经》的记载,独取寸口脉法的基本原理,主要是“五部”,其次是“三关”。在经络学说指导下,古代医家将寸口部位按深浅层次分为“五部”,依次为肺部、心部、脾部、肝部、肾部,认为“五部”与五脏之脉相对应。其次,是将寸口脉分为“三关”,依次为寸部、关部、尺部,认为“三关”分别与五脏、六腑、十二经相匹配。因此,根据“五部”和“三关”的脉象变化,可以诊断五脏六腑乃至全身的疾病。这说明,“五部”和“三关”,都是脉诊基本原理的重要内容。如《难经》说:“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按之到骨,举指来疾者,肾部也。”这里所说的“肺部、心部、脾部、肝部、肾部”,即是五部。独取寸口脉法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脉形规范和操作方法等,都与“五部”密切相关。再如,《脉经》引《脉法赞》之文说:“心部在左手关前寸口是也,即手少阴经也,与手太阳为表里,以小肠合为腑,合于上焦,名曰神庭,在龟尾下五分。肝部在左手关上是也,足厥阴经也,与足少阳为表里,以胆合为腑,合于中焦,名曰胞门,在太仓左右三寸。肾部在左手关后尺中是也,足少阴经也,与足太阳为表里,以膀胱合为腑,合于下焦,在关元左。肺部在右手关前寸口是也,手太阴经也,与手阳明为表里,以大肠合为腑,合于上焦,名曰呼吸之腑,在云门。脾部在右手关上是也,足太阴经也,与足阳明为表里,以胃合为腑,合于中焦,脾胃之间,名曰章门,在季胁前一寸半。肾部在右手关后尺中是也,足少阴经也,与足太阳为表里,以膀胱合为腑,合于下焦,在关元右,左属肾,右为子户,名曰三焦。”这是最早提出的“三关”与五脏、六腑、十二经的匹配。这种匹配关系,与“五部”的理论密切相关。
所谓“五部”,简言之,是将寸口部位按深浅顺序五等分。从寸口部位的肌表到“按之至骨”的深度,依次分为肺部、心部、脾部、肝部、肾部,合为“五部”。每部再分三个层次,合为十五个层次。《难经》所说的“菽”,即代表层次,每一菽是一个层次。比如,一至三菽为“肺部”、四至六菽为“心部”、七至九菽为“脾部”、十至十二菽为“肝部”、十三至十五菽为“肾部”。对任何一个患者来说,都可根据“按之至骨”的深度划分“五部”,每一部都可分为三个层次。这样以来,都可以对寸口脉的脉位变化分“五部”进行诊察。根据这种划分方法,寸口脉的脉位变化具有不同的诊断意义。比如,脉位最浮属肺部,脉位居中属脾部,脉位最沉属肾部,余皆仿此。
由于《难经》和《脉经》对“五部”都是采取“立象寓意”的表达方法,后人很难理解。所以,在脉诊世代相传的过程中,“五部”的理论及其相关技术被埋没了一部分,这是脉诊的巨大损失。所谓“立象寓意”,是没有明确指出“肾部”的“菽”数是多少,因此,后人很难理解“肾部”最深的程度是第十五“菽”。必须破译《难经》和《脉经》的表达方法,才能领悟其寓意。其实,古代医家是以“按之至骨”代表寸口部位最深的程度,并将肌表到最深的程度五等分,每一等分为一部,每部再分三个层次,则为十五个层次。明确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关系着对脉位的诊察,关系着脉诊最基本的操作方法。
所谓“三关”,是将寸口脉以掌后高骨为界分为“寸关尺”,合称“三关”,再与五脏六腑和十二经相配。其匹配方法自《脉经》提出后,历代医家有所补充和完善。其中,寸和关与脏腑十二经的匹配,基本上都用《脉经》的说法。有争议的是尺部。一般认为,左手尺部属肾和膀胱。争议最大的是右手尺部,至今未能统一。比较一致的认识,是右尺属命门和三焦。这是临床常用的匹配关系。
从独取寸口脉法的基本原理可以看出,“五部”和“三关”都有重要意义。并且,“五部”比“三关”还重要。这是因为,在脉诊还没明确“三关”的时候,主要是以“五部”为基本原理。因此,“五部”及其相关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难经》和《脉经》的表达方法难理解,”五部“的理论及相关技术几近失传。由此导致,现在的诊脉方法,若与《难经》和《脉经》记载的诊脉方法比较而言,确显逊色。
现已证实,以《难经》和《脉经》为依据,可以将“五部”的理论挖掘出来。并且,根据“五部”的理论,还可以挖掘出“持脉轻重法”,这是脉诊被埋没的精湛技术,也是最实用的操作方法。用这种操作方法诊脉,最能体现脉诊的基本原理,更能体现脉诊的诊断作用。

第六章,最实用的操作方法
历史表明,古代医家开创的诊脉方法,在《脉经》以前已是非常精湛的诊断技术,但是,受古代医家表达方法的影响,并未全部流传后世。其中,脉诊最实用的操作方法,古称“持脉轻重法”,几近失传。从脉诊的基本原理来看,“持脉轻重法”是非常实用的操作方法,必须将“持脉轻重法”再充实到现在的诊脉方法,诊脉的技术才能完善,对脉象的辨别才能更准确。
《难经》和《脉经》对“持脉轻重法”都有记载,在《内经》中也可以追溯“持脉轻重法”的端倪。据考证,这是脉诊非常实用的操作方法,不仅独取寸口脉法使用这种操作方法,古时代的遍身诊脉法也是使用这种操作方法。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古文献对“持脉轻重法”的详细介绍很少。《难经》和《脉经》对“持脉轻重法”的介绍,都是采取“立象寓意”或“恢诡隐喻”的表达方法,言词非常简洁,内涵非常深奥,后人很难理解,直接影响了这种操作方法的推广和普及。
从历史上看,《难经》和《脉经》非常重视“持脉轻重法”,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就是使用“持脉轻重法”,明代著名医家朱栋隆因使用这种操作方法而成名,其学术成就见于《四海同春》。此后,这种操作方法罕为人知,很少有人掌握。究其原因,是脉诊经典文献对这种操作方法的论述非常隐晦,表达方法难理解,所以,后人没有充分认识这种操作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也没将这种操作方法充分开发和利用。
通过对脉诊经典文献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将“持脉轻重法”与现在的诊脉方法互相结合起来,更具优越性,操作起来非常简便,更便于临床运用。操作的全过程,可分以下几个步骤:

一,总按
总按是操作的第一步骤。在这一步骤,完成定位、布指、测至数,关键是确定诊脉的指力,为下一步骤做好准备。
1,定位
定位,即确定寸口脉的施诊长度和“寸关尺”的分布。根据脉诊的基本原理,寸口脉的施诊长度是“一寸九分”。所谓“一寸九分”,是脉诊的“数理”概念,并非度量衡制的实际长度。其实际长度,一般是按“骨度分寸法”折合。在实际操作时,根据患者的体质状况,按“骨度分寸法”,可以折合出“一寸九分”代表的实际长度。对不同患者来说,“一寸九分”的实际长度虽不相同,但都看成“一寸九分”,这是独取寸口脉法的规定。根据所确定的实际长度,再按一定比例划分“寸关尺”的分布。
“寸关尺”的定位方法是:医者以中指指端按在患者掌后高骨内侧,为“关”部;再把食指放在高骨之前,为“寸”部;最后将无名指置于高骨之后,为“尺”部。
 “寸关尺”所占的比例是:关部占六分,寸部占六分,尺部占七分,合为“一寸九分”。从理论上说,“寸关尺”的分布应按这种比例定位。但实际操作时,能够体现尺部比寸、关部稍长即可。
最简易的方法是:以患者中指节上下两横纹之间为一寸,然后确定“一寸九分”的实际长度,再按以上比例排列“寸关尺”的分布。待经验丰富时,凭经验也可落实“寸关尺”的定位。
2,布指
布指是医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按一定顺序和间距分别排放在寸、关、尺三部。布指的过程是与定位过程同时进行的,完成定位即可完成布指。最容易掌握的方法是,先将食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并触及寸口脉脊部,再排放三指的疏密,臂长者布指稍疏,臂短者布指稍密。但应该注意的是,三指之间不是均匀排放,中指与无名指的间距稍大。这是为了落实尺部多占一分,有利于体现“寸关尺”的阴阳属性。
3,测至数
测定脉的至数,这是临诊必须进行的步骤。诊脉时,一般是先测至数,然后再察其他方面的变化。
脉诊的常用脉名共二十六种。其中,一部分脉名只反映脉的“至数”,还有一部分脉名虽不以脉的“至数”为构成条件,但实际表现时往往受“至数”的影响。若“至数”变化达到某种程度,有些脉名的脉形就不可能再表现出来。因此,在测定至数的过程中,即可辨别与“至数”相关的脉象。
一般是用“呼吸定息”的方法测定脉的至数。具体方法是:医者根据自己匀静正常的呼吸频率,以“一呼一吸”为一息,按“息”测定脉的至数。一息脉动四、五至之间为正常,超过“五至”为数脉,“三至”或“三至”以下都是迟脉。
小儿脉的至数变化较大。年龄愈小,脉搏愈快。必要时,可用计时法测定小儿脉的至数。
年龄与脉搏变化的规律是:
初生:120~140次/分钟
一岁:110~120次/分钟
四岁:110次/分钟
八岁:90次/分钟
十四岁:75~80次/分钟
十五岁后接近成年人
小儿乃“稚阴稚阳”之体,成年人相比,病因较简单。所以,小儿科诊脉,一般只需辨别小儿科的常用脉象。小儿科测定脉的至数尤其重要,最宜用计时法,准确测定每分钟脉的至数及其变化。近代脉书以浮沉、迟数、滑涩、虚实为儿科诊脉大纲,再结合脉的有力无力等附加条件对脉象变化进行分析,基本上可以满足“辨证论治”的需要,因此,在总按过程即可完成小儿科诊脉。若需详细诊察,再结合其他步骤。
4,确定诊脉指力
患者的体质条件不同,诊脉时所需的指力必然不同。根据不同患者的体质条件,确定相应的诊脉指力,然后,分“五部”和“三关”对寸口脉进行诊察,这是脉诊最关键的技术。
根据脉诊的基本原理,诊脉指力不是随意确定的。必须根据患者的体质条件,并按“五部”的理论才能确定。古代医家所用的“持脉轻重法”,就是确定诊脉指力的操作技术。所以,“持脉轻重法”最能体现脉诊的基本原理。
按“五部”的理论确定诊脉指力,不仅可以落实“因人而异”的基本原则,而且可以准确辨别脉位变化,对分析脉象及其主病的性质非常有利。比如,外感病初期,可以根据准确的脉位变化辨别属表证或属里证及其发展趋势;霍乱病,可以根据脉沉或脉伏的程度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再如,“五部”与五脏之脉相对应,寸口脉在“五部”的变化具有不同的生理病理意义。因此,必须根据患者的体质条件,按“五部”确定诊脉指力。否则,既不能充分体现脉诊的基本原理,也不能充分发挥脉诊的诊断作用。
用通俗语言阐释“五部”,是将寸口部位的最浅表与“按之至骨”的总深度分为“五部”,依次为肺部、心部、脾部、肝部、肾部。每部可再分三个层次,合为十五个层次。如《难经》说:“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按之到骨,举指来疾者,肾部也。”《难经》所说的“三菽、六菽、九菽、十二菽”,即是寸口部位的层次。“五部”的划分方法是:“一至三菽”为肺部、“四至六菽”为心部、“七至九菽”为脾部、“十至十二菽”为肝部、十三菽至“按之至骨”为肾部。每三菽为一部,每一“菽”代表一个层次,“按之至骨”相当于第十五菽,即最深层。这种划分方法,等于将寸口部位的最深度五等分,这样一来,“五部”就明确了。
用通俗语方阐释“持脉轻重法”,可将指力比喻为“菽数之重”。其中,“按之至骨”的指力相当于十五菽之重的指力。这样以来,用“一至三菽之重”的指力诊肺部、“四至六菽之重”的指力诊心部、“七至九菽之重”的指力诊脾部、“十至十二菽之重”的指力诊肝部、“十三至十五菽之重”的指力诊肾部。显然,只要确定了“按之至骨”所用的指力,对“五部”进行诊察的指力都可确定出来。
 “持脉轻重法”的关键技术,就是首先确定“按之至骨”所用的指力,然后,再用相应的指力对“五部”分别进行诊察。这种诊脉方法非常精确。比如,若用“一至七菽之重”的指力诊得其脉,说明寸口脉在“七菽”以上,为“浮脉”。若用“十至十五菽之重”的指力诊得其脉,说明寸口脉在“九菽”以下,为沉脉。若用“七至九菽之重”的指力诊得其脉,说明脉位居中,为不浮不沉之脉。若按之著骨”始见其脉,说明脉在“十五菽”以下,为伏脉。显然,这种方法辨别脉位非常精确,关键是掌握确定指力的基本方法。
确定诊脉指力,需要练习两方面的基本功。其一,是练习“按之至骨”的感知,并结合“按之至骨,举指来疾”的指感特征,掌握好“按之至骨”所用的指力,这是确定诊察每一部脉所用指力的重要依据。其二,是练习用相应的指力分别对每一部进行诊察。所谓“举指来疾”,意思是说,若将寸口脉按压到“至骨”的程度,则脉气流通阻于指下,但稍举指则脉气速来,并不是说脉的至数加快。
最简便的练习方法是:先练习将寸口部位分五次按压即达到“按之至骨”的程度,熟炼后,再练习分十五次按压。这样,就能掌握对每一部分别进行诊察的相应指力。
脉诊的常用脉象共二十六种,除“伏脉”外,对任何脉象的辨别,都不可能超过“按之至骨”的指力。为便于区别,古代医家将“伏脉”的实际深度称为“按之著骨”,并将“按之著骨”所用的指力称为“极重指按之”。所谓“极重指按之”,即是超过了“按之至骨”所用的指力。这说明,古代医家对诊脉指力有严格规范,而不是随意确定的。
二,单按
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分别在“五部”和“三关”进行详细诊察,称为单按。单按是操作的主要过程。寸口脉在“五部”和“三关”的复杂变化,都可在单按过程详细诊察。
古代医家诊脉,不仅重视“总按”,而且重视“单按”。并且,既诊察“五部”,也诊察“三关”。如《难经》说:“脉有三部,部有四经。手有太阴阳明,足有太阳少阴,为上下部。何谓也?然,手太阴阳明金也,足少阴太阳水也,金生水,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也。足厥阴少阳木也,生手太阳少阴火,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故为上部。手心主少阳火,生足太阴阳明土,土主中宫,故在中部也。此皆五行子母更相生养者也。”其中,所谓“脉有三部”,是寸、关、尺“三关”,古时也称“三部”。所谓“部有四经”,意思是说,两侧寸部、两侧关部和两侧尺部都对应着四经。比如,左寸部对应着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右寸部对应着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合起来则为四经。再如,左关部对应着足厥阴经和足少阳经,右关部对应着足太阴经和足阳明,合起来也是四经。同理,尺部也对应着四经。显然,“部有四经”的说法,是将“五部”和“三关”结合在一起。这说明,诊脉并不单纯是诊察“三关”,而是“五部”和“三关”都诊察。因此,在单按过程,“五部”和“三关”都要诊察,二者必须结合起来。
近代脉书对“三关”都很重视,却忽视了“五部”。所以,近代脉书所说的单按过程,主要是对寸、关、尺“三关”分别进行诊察,一般不涉及“五部”。因此,若与经典文献记载的诊脉方法比较而言,近代的诊脉方法确有一定缺欠。其实,“五部”和“三关”都很重要,且有一定内在联系,二者不能偏废,不能忽视对“五部”的诊察。
单按的目的是为了辨别寸口脉在某一“部”或某一“关”的变化。由此获取的脉诊资料更详实,可以进一步分析五脏、六腑、气、血、阴、阳各方面的生理病理变化及其相互之间的生、克、制、化等关系,为“辨证论治”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比如,通过单按诊取的脉象,可以进一步分析是否主病?病在何脏?何腑?何经?属何性质?必须辨明这些问题,才能为“辨证论治”提供可靠依据。
在单按过程可以采取多种手法对脉象的变化进行详细诊察。如,浮取、中取、沉取、举、按、寻、推、以及侧指法、俯仰指法等。一般认为,用力较轻是浮取,用力较重是沉取,用力适中是中取。其实,这种解释太笼统,不能充分体现这三种手法的实际作用。若对《难经》和《脉经》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发现,浮取、中取和沉取,不仅有严格的指力规范,而且有两方面的作用:
其一、用“一至七菽之重”的指力为浮取,用十菽之重乃至“按之至骨”的指力为沉取,用七至九菽之重的指力为中取。这是用“浮中沉”三种手法对“五部”进行诊察的方法。
其二、对寸口脉的脉体进行浮取、中取和沉取。无论脉居何部,都可用“浮中沉”三种诊取方法作进一步诊察。比如,脉居肺部,用一菽之重的指力为浮取、用二菽之重的指力为中取、用三菽之重的指力不沉取。再如,脉居肾部,则用十三菽之重有指力为浮取、用十四菽之重的指力为中取、用“按之至骨”的指力为沉取。
  总之,根据“菽”和“菽数之重”代表的层次和指力,依此入门,触类旁通,便可掌握浮取、中取和沉取的指力规范,这种诊脉技术在总按过程和单按过程都很实用。单按是十分重要的操作步骤,除浮取、中取、沉取和举、按、寻的手法外,可结合用其他手法,以获取更全面的脉诊资料。
三,复按
诊脉以“气血未乱”为重要条件,要求尽量排除外界因素干扰。在进行了总按和单按以后,寸口部位的脉络经过反复按压,其气血必然受指力阻遏而失其常性。由此而产生的影响虽微乎其微,但也不能忽视。单按过程完成后,持脉者应将三指收回,保持在尚未施加指力的状态,稍缓数息,待脉络气血恢复如初,再进行一次重复诊察,这一过程称为复按。
复按过程,可以对总按或单按的诊察结果进行验证,如有持疑之处,可作重点诊察,以求准确无误。确保诊察结果无误后,一般还要求“持满五十动”,这是从古代沿续下来的诊脉注意事项。
古代医家特别强调持脉必满五十动,这是为了体现“昼夜脉行五十度,而复会于太阴”的传统理论。如《灵枢.根结篇》说:“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这说明,诊脉持满“五十动”,才能全面反映五脏六腑的“受气”情况。这是古代医家对气血运行的一种认识。就其现实意义说,这是强调诊脉不能草率行事,应反复诊察并进行核实。所以,如果“持满五十动”仍不能确保诊察结果准确无误,还可延长时间,不必拘泥“五十动”。必须确认诊察结果准确无误,复按过程方可结束。
以上三个过程,是一个连续过程,虽然叙述繁琐,实际操作并不复杂。总按、单按、复按的全过程,三、五分钟即可完成。(原岐黄中医论坛)——传中医薪火,济天下苍生!
另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有一项技术要求,即掌握好三指的弯曲,以“指目”平齐为要。有些脉书要求“三指”节节相对,其实,不如排齐“指目”更重要。所谓“指目”,乃指端棱起如线、感觉最灵敏的部位。临诊时,不论是疏布指还是密布指,均要求指目排齐,成一直线。这对掌握指力规范非常有利。触及脉体以后,要把“指目”按在脉的脊部,便于用相应的指力进行浮取、中取和沉取,也便于运用举、按、推、寻等其他手法进行详细诊察。有些脉象,用“指目”反而不方便,则需“指目”与“指腹”结合并用。比如,在实际表现时程度较重的“散”脉,其实质是“脉体散漫不收,脉肉界限模糊不清”,对这一类脉象进行辨别,用“指目”与“指腹”相结合的方法比单用“指目”更方便。
临诊时,为便于体察脉象的变化,还要掌握适当角度,三指平按或垂直下按,适用于“总按”过程。在单按过程,除平按或垂直下按的方法外,还应结合35度角的斜按,这种角度有利于发挥“指目”感知效果,便于与“指腹”并用进行按、压、推、寻等操作。并且,这种角度不易受指端动脉搏动的干扰而发生错觉。必须掌握这些基本的技术要求,才能在操作过程得心应手,并避免盲目操作影响诊脉效果。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从《脉经》以后,由于“持脉轻重法”的应用很少,所以,深刻认识这种操作方法的优越性和实用性,可参照《难经》、《伤寒杂病论》、《脉经》、《千金方》、《四海同春》等文献。这些文献的记载表明,“持脉轻重法”是脉诊非常重要的实用技术,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和实用性,是很值得推广普及的一种精湛技术。若将“持脉轻重法”的精湛技术再充实到现在的诊脉方法,脉诊更完善、更合理、更科学、更实用,对临床“辨证论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现选录《四海同春》使用“持脉轻重法”诊治实例,以供初学者参考:
 “如诊肺脉浮而有力,(肺脉在一等三菽之内诊取。浮,谓动于本部一菽之内,中间诊二菽不来应指或出于皮肤之外。有力,谓脉兼滑弦洪紧。后凡浮实而有力者,仿此。)是肺部有余而实也,即断鼻干(肺燥),喘嗽(肺实),头眩(肺风),气急(肺实)等证。用桑白皮(泻肺),栀子仁(清肺),黄芩(凉肺)等药治之。
肺脉浮而有力之中,又兼数脉,是实又多热矣,即断以衄血(肺热),肤干(肺血燥),鼻疮(肺血热),再加栀子仁、酒芩、辛夷(引经)等药。若浮数太甚,再倍加清金润肺泻肺等药治之。(详见后)。
肺脉浮而有力(此浮字,亦是肺脉动于本部一菽之位,中取二菽之上不来应指或出于皮毛之外。无力,谓脉动虽浮却弱而无力,更兼短涩濡微等脉在内,是肺脉少有余之中又兼不足也,此少有余非元气有余,乃肺气浮动也。),是肺少有余之中又兼不足也,即断面虽微赤而色多白(微赤属火,色白肺弱),皮肤不光润(肺血不能华色),声不出口(肺气不充)等证。用麦门冬(清润肺部),百合(补肺),紫苑(益肺),款冬花(补泻兼全)等治之。
若肺脉无力之中又兼带迟脉,是肺不足而又寒矣,即断以咳吐冷沫(肺寒),鼻流清涕(寒郁肺热),肌肤生粟(肺气不足),畏风(肺气不固)。加人参(补肺),倍麦门冬、阿胶(补肺)、酒归(补肺血)、百部(补肺不足)等药。
若又芤涩濡微太甚,再佐以润肺温中益气等药(详见第十一),更将各部之脉互与肺脉较其虚实缓急轻重生克亢制之详,而酌量调治之,斯万无一失矣,详见于后。
亦有久病劳瘵及脾胃虚弱并噤口痢疾等证,于不足之中暗生邪火以致肺脉浮而有力者,然劳瘵气息恹恹,脾虚者面白色黄,噤口肌肤枯减各有不同也。r
亦有脾胃虚甚后啬肺经生化之源或所生之肾水涸竭,时时仰给于肺经使肺自顾不暇,又罄不足之微力曲益所生而有沧海不能实漏卮之叹,以致肺脉沉而无力者,此又不可独咎于肺,惟宜补中气益肾水而肺自平也。”
以上可看出,《四海同春》是用“持脉轻重法”,对脉象的辨别和分析都很精确,对“辨证论治”可提供更加详实可靠的依据。所以,应该将“持脉轻重法”与现在的诊脉方法结合起来,这是脉诊最完善、最实用的操作方法。

第七章,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
  脉诊的常用脉象,经历了一个逐渐规范的过程。历史表明,《脉经》以前,脉象名称很繁杂,多达数十种,一般没有严格的脉形规范。如浮、沉、大、小、滑涩、细、迟、疾、代、钩、盛、躁、喘、数、弦、濡、弱、轻、虚、实、长、强、微、衰、急、散、毛、坚、营、石、搏、静、紧、结、动、短、缓、绝、横、瘦、徐、少、平、揣、鼓、革、促、劲、洪、满等。《脉经》成书时期,经古代医家筛选,脉诊的常用脉象定为二十六种。即浮、沉、迟、数、滑、涩、长、短、洪、细、虚、实、弦、紧、缓、散、革、芤、微、濡、弱、伏、促、动、结、代。这二十六种常用脉象都有一定的脉形规范,基本上可以概括对脉象变化进行诊察的相关方面。这是脉诊形成完整体系和独立学科的重要标志。从《脉经》以后,历代医家都是沿用《脉经》流传下来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近两千年以来,后人对二十六种脉象虽有补充,但总的看,都未超过《脉经》的水平。因此,迄今为止,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仍以《脉经》为典则。
《脉经》的记载表明,在脉诊形成独立学科的历史时期,古代医家筛选制定的常用脉象只有二十六种。并且,每一种脉象都有一定针对性,分别针对寸口脉相关方面的变化。这二十六种脉象是一个严谨而科学的组合,基本上概括了对寸口脉进行诊察的相关方面。如脉体大小、长短、至数、脉位、脉形、脉律、脉势、流利程度、间歇次数或非窦性心律的脉形等,所以,这二十六种脉象及其相兼脉,可以概括错综复杂的脉象,能够满足临床各科“辨证论治”的需要。
然而,现已证实,古代医家筛选制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其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并未全部流传后世,其中,有些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被埋没了,有的已被误解。由此导致,脉诊的适用范围和诊断作用受到很大影响。比如,革脉、动脉、代脉、散脉、微脉、缓脉等,这都是脉诊的常用脉象,但是,近代以来,这些脉象很少发挥作用,甚至很少有人再用这些脉象。究其原因,是后人没有领会这些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因此,必须将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充分挖掘出来,才能充分发挥脉诊的诊断作用。
1,浮脉
浮脉,古称“毛”脉,是临床最常用的脉象。既可为常脉,也可为病脉。它只反映脉位变化,以“脉位浅在”为构成条件,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属单因素脉象。其指感特征是“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据《脉经》记载,凡寸口脉在“一至七菽”之间,皆是浮脉。用“持脉轻重法”辨别浮脉,是将寸口部位“按之至骨”的实际深度划分为十五个层次,即十五菽。以中间三层为“中”,则一至七层之间为“浮”。这是非常准确的辨别方法。
浮脉为常用的纲领脉之一,它既是具有独立意义的单因素脉象,又可以作为其他脉象的构成条件。在浮脉的基础上,再加有关因素,可以派生、衍化一系列与脉位“浮”相关的脉象,比如,濡脉、浮滑、浮数、浮缓等,因此,掌握浮脉的脉形规范及其辨别方法非常重要。
近代脉书习惯以“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作为辨别浮脉的依据。实事求是的说,这种方法虽然可行,但不能辨别准确的脉位变化。若详细分辨浮脉的界限及其程度,应该使用“持脉轻重法”。
《脉经》所说的“举”和“按”,是相对于脉体而言的,并不是靠“举”和“按”辨别浮脉,这是必须明确的问题。这是因为,举和按,是诊脉的基本手法,必须说清什么是举?什么是按?举和按是干什么用的?
按“持脉轻重法”的操作规范,临诊时,触及脉体以后,再对脉体进行按压,称为“按”。经过按压以后,减轻按压的指力,回复刚触及脉体时的指力,称为“举”。所以,“举”和“按”是针对脉体而言的。否则,就不可能体会出“有余”和“不足”的指感特征。所谓“有余”和“不足”,是对脉体进行“举”和“按”体会出来的。因此,不能将“举”和“按”认为是对寸口部位的肌肉组织进行按压。由此说明,《脉经》虽然以“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解释浮脉的脉形,但是,《脉经》并不是用举和按的手法辨别脉位,而是用“持脉轻重法”。
在诊疗实践中,凡是浮脉,都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的指感特征,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但是,只凭“举之有余,按之不足”的指感特征,并不能辨别浮脉界限,也不能准确确定浮脉的程度,这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因此,若将“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作为辨别浮脉的唯一方法,是很不全面的。应该用“持脉轻重法”,再结合“举之有余,按之不足”的指感特征,才是辨别浮脉的最好方法。
2,沉脉
沉脉,古称“石”脉,也是临床常用脉象。既可为常脉,也可为病脉。沉脉与浮脉正相反,以脉位“深”在为构成条件,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其指感特征是“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沉脉是常用的纲领脉,属单因素脉象,既可作为其他脉象的构成条件,也可与其他脉象相兼。在沉脉的基础上,再加有关因素,可以派生、衍化一系列与脉位“沉”相关的脉象,比如,弱脉、沉滑、沉数、沉迟等。
用“持脉轻重法”辨别沉脉很简单,可参照浮脉的辨别方法。凡寸口脉在“十至十五菽之间”,都是沉脉。其中,第“十五菽”相当于“按之至骨”的程度,这是沉脉的最大限度。若超过这种限度,则是伏脉。
根据脉诊的基本原理,脉位变化可分四类:一是浮脉,二是不浮不沉之脉,三是沉脉,四是伏脉。这四种脉象,概括了全部的脉位变化。在诊疗实践中,脉位的变化虽然错综复杂,但总起来说不外乎这四种脉象。
浮脉、沉脉、不浮不沉之脉和伏脉,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脉形,而是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可以有程度上的不同。比如浮脉:凡“一至七菽”之间的脉位变化皆是浮脉,但实际表现时的程度可有所不同。再如沉脉:沉脉最“沉”的程度是“按之至骨”,但“十菽以下”皆是沉脉,其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以上四种脉象可以概括临床错综复杂的脉位变化。
沉脉与浮脉的界限是不浮不沉之脉,即居中之脉。寸口脉在“七至九菽”之间,即是不浮不沉之脉。以此为界,七菽以上为浮脉,九菽以下为沉脉。按这种方法辨别浮脉和沉脉,都非常准确。
3,数脉
数脉是单因素脉象,只反映脉的至数比正常快,除此之外,不含其他条件。凡一息六至或六至以上,皆为数脉。其指感特征是“去来促急”,这是脉的“至数”达到“一息六至”或超过“一息六至”的指感特征。
辨别数脉,只需测定脉的至数即可。只要掌握了正常脉的至数,辨别数脉并不难。一般认为,正常脉的至数是一息四、五至之间。这是辨别数脉的依据和界限。
《脉经》说:“数脉,去来促急”。这是数脉的指下形状和指感特征,并不是数脉的具体指标。《脉经》另有夹行小字说:“一曰一息六七至”。这夹行小字是否为《脉经》原文无据可知,重要的是,这夹行小字可以反映数脉不是固定不变的至数,可以有程度上的不同和可容许的变化规范。即:凡一息六至或六至以上者,皆为数脉。所以,数脉有比较具体的指标,是很容易辨别的脉象。
《内经》记载了正常脉的至数。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由此可见,《内经》是以一息四、五至为正常至数,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所以,历代以来,都是以一息四、五至为正常脉的至数。如《难经》说:“脉来一呼再至,一吸再至,不大不小,曰平。一呼三至,一吸三至,为适得病。”所谓“一呼再至、一吸再至”,是说一呼一吸脉四至。所谓“一呼三至、一吸三至”,是说一呼一吸脉六至。这说明,《难经》以一呼一吸脉四至为平人脉的最低至数,以一呼一吸脉六至为适得病的病脉。一呼一吸四、五至之间,则是正常至数可容许的变化范围。明确了正常脉的至数和所容许的变化范围,就等于明确了数脉的构成条件。因此,数脉的具体指标很容易掌握。
数脉是常用的纲领脉。不含至数变化以外的其他条件,属单因素脉象,但可以是其他脉象的构成条件。比如,促脉就兼“数”的条件。并且,数脉常与其他不发生冲突的脉象相兼。比如,浮数、沉数、弦数、滑数、洪数、细数等。在与这些脉象相兼出现时,数脉的至数可以有程度上的不同。
4,迟脉
迟脉与数脉正相反,是脉的至数不及正常,除此之外,不含其他条件,属单因素脉象。凡一息三至或不足三至者,都是迟脉。
《脉经》说:“迟脉,呼吸三至,去来极迟。”这是将“呼吸三至”作为迟脉的基本条件,并用“去来极迟”表达迟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这种表达方法专业性很强,但受“道家”演说影响很深,应予正确理解。所谓“呼吸三至,去来极迟”,意思是说,以呼吸三至为迟脉的开端,在此基础上,凡不足三至者,皆为迟脉。这是引用道家学说的“极”字来表达迟脉的界限和脉形规范,不能将“极”字认为是一般的形容词。否则,就不能正确理解迟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
由于古代医家以“呼吸定息”测定脉的至数,迟脉又是在至数减少的方向延伸,所以,迟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很小;它只能再包括一呼一吸二至、一呼一吸一至或一呼一吸不足一至。从临床实践看,古代医家将迟脉的基本条件规定为“一息三至”,是比较合理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呼一吸三至以下的脉象,可用计时法测定脉的至数,便于掌握迟脉的变化程度。按计时法算,“一呼一吸三至”的脉象,约每分钟50次,与现代医学的“窦缓”接近。所以,凡每分钟50次或低于50次的心率,都是迟脉。这与中医理论并不相悖。
脉的至数变化虽然复杂,但总的说可分三类:一是正常脉象的至数,二是数脉,三是迟脉。这三种脉象,可以概括临床错综复杂的“至数”变化。
5,洪脉
洪脉,古称“钩”脉,亦称“大”脉,或称“洪大”脉。脉学史上,确定洪脉为常用脉名,经历了一个逐渐趋向统一的过程。《脉经》以前,洪脉称“钩”脉。如《内经》所论季节脉的“钩 ”脉,其实就是洪脉。其基本特征是脉体“大”。所以,古文献常将“钩脉”称“大脉”。如《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所谓“大者”,即是“洪脉”。《素问.平人气象论》对六经之脉进行论述时说:“太阳脉至,洪大而长。”这是将“洪”与“大”合称“洪大”,属习惯性的称谓。由此说明,钩、大、洪、洪大,是同一种脉象,只是称谓不同。
《脉经》规范和制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用“洪”取代了其他称谓,此后,多数脉书都用“洪脉”之名,逐渐统一了洪脉的称谓。但在个别情况下,仍有沿用“洪大”之名的习惯。
9 H" K& f% U: F" O* S: v中医网,中医论坛,养生论坛,保健论坛洪脉是单因素脉象,以脉体大于正常为构成条件,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其指感特征是脉体“大”。如《脉经》说:“洪脉,极大在指下。”根据《脉经》“极”字的用法,可以充分说明:凡脉体大于正常即是洪脉。所谓“极大在指下”,并不是说“大”到极点才是洪脉,而是用“极”代表正常脉体,其实际意思是说,凡比正常脉体“大”即是洪脉。这是受道家学说影响的表达方法,不能将“极”字理解为一般形容词。
寸口脉正常脉体的标准,是脉诊的重要依据和客观指标。临诊时,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脉象,都是由脉体的变化表现出来的。因此,必须掌握正常脉体的标准,才能辨别错综复杂的脉象。但是,对这样一个关键问题,除《难经》和《脉经》外,历代脉书都没进行详细介绍,这对掌握脉诊技术极其不利。其实,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寸口脉的正常标准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甚至可以这样说,若不掌握寸口脉的正常标准,对任何脉象的辨别都很困难。因此,必须弄清寸口脉的正常标准,才能辨别错综复杂的脉象。
独取寸口脉法对寸口脉的正常标准作过规定,这些规定虽有一定的理想倾向,但作为实际操作时的重要依据,是不容忽视的。否则,既不能体现脉诊的基本原理,也无法对脉象的变化进行辨别。《难经》最早记载了寸口脉脉体的正常标准,这是一个应该充分挖掘的问题。如:
《难经》对“五部”的划分,是将“初持脉”到“按之至骨”的深度五等分,每一等分是一部。每部再分三个层次,合十五个层次。每三个层次即一部。由此可知,若寸口脉的脉体大于三个层次,则超出“五部”规定的界限。因此,从理论上说,寸口脉脉体的正常标准,就是不大于每一部所规定的界限。显然,这是一种带有理想倾向的规定,但是,对掌握正常脉体的标准确有一定意义。特别是初学者,按“五部”的理论掌握正常脉体的标准,堪为入门捷径。
从《脉经》以后,对洪脉有一些不恰当的解释,主要是概念不清,其次是掺杂了一些过分的夸张、形容或比喻,使洪脉的脉形规范复杂化了。比如《沈氏尊生书》说:“浮而有力为洪”,这种说法就是概念不清,混淆了洪脉的构成条件和实际意义。其实,洪脉不是诊察脉位变化的脉象,并不包括“浮”和“有力”的条件,它只反映脉体“大”。所谓“浮而有力”,实际是浮脉的相兼脉,即浮脉再兼有力。这是不能混淆的。再如《崔氏脉诀》说洪脉是:“大而力健”,这也是两种脉象相兼。其他如,《诊家枢要》说洪脉是:“大而实也”,《洄溪脉学》说洪脉是:“既大且数也。”这些说法,都违背了洪脉实际意义。从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来说,洪脉只是脉体“大”于正常,除此之外,不含其他条件。若洪脉与其他脉象相兼,则是相兼脉,而不说是洪脉。这是有一定区别的。
脉体的变化分三类:一是正常脉体;二是大于正常的脉体,即洪脉;三是小于正常的脉体,即细脉。临诊时,对脉体大小的诊察,不外乎这三种脉象。
6,细脉
细脉与洪脉正相反,以小于正常脉体为构成条件,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细脉和洪脉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脉形,都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都可以有程度上的不同。因此,洪、细二脉并不都是主病的脉象,既可为常脉,也可为病脉。
细脉之名出现较早。在古脉法时期就有细脉的记载。如《内经》说:“察九候,独大者病,独小者病”。所谓“小”脉,其实就是细脉。《内经》对细脉的记载很多,如“大则病进,细则气少”、“有脉俱沉细者,少阴阙也;沉细数散者,寒热也……诸细而沉者皆在阴”等。这说明,在古脉法时期,“小脉”和“细脉”是同一种脉象,“小”脉可称“细”脉,“细”脉也称“小”脉,有时还将“细”和“小”合称,即“细小”脉。《脉经》规范二十六种常用脉象时,将“细脉”和“小脉”合并,通称“细”脉。所以,从《脉经》以后,一般都用“细脉”的名称,而不再称“小”脉或“细小”脉。
《脉经》说:“细脉,小大于微,常有,但细耳。”这种表达方法,既巧妙,又专业,寓意深刻,语言艺术很高,耐人寻味。若不结合表达方法的特点和专业特点,则很难弄清“细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因此,应该深刻理解《脉经》的表达方法,并结合脉诊的专业特点,正确理解细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
所谓“小大于微”,涉及微脉,所以,必须结合《脉经》对微脉的论述,才能弄清细脉的脉形规范。《脉经》说:“微脉,极细而软,或欲绝,若有若无。”可以看出,《脉经》论述细脉涉及微脉,论述微脉又涉及细脉,这种表达方法非常隐晦,是通过微脉的解释表达了细脉的脉形规范。“小大于微”的意思是说,细脉的构成条件应该和微脉相比较。因此,若深入研究细脉的脉形规范,必须将细脉和微脉相比较。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微脉包括“极细”的条件。所谓“极细”,包含着细脉的脉形规范。只要弄清“极细”的寓意,就等于弄清了细脉的脉形规范。“极细”的意思是说,以“极”字代表寸口脉的正常脉体,凡比正常脉体“细”的脉象,即是细脉。这里的“极”字,与洪脉“极大在指下”的“极”字是同一内涵。都是代表正常脉的本体。这说明,“细脉”的实质,是脉体小于正常,除此之外,不含其他条件。所谓“常有,但细耳”,是与微脉的“或欲绝,若有若无”相对而言的。“但细耳”三个字可以充分说明,细脉只是脉体“细”,不含别的。
有些脉书没领会《脉经》的表达方法,误解了细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因此,对细脉的解释有些不恰当,甚至混淆了“细脉”和“微脉”的构成条件。如《诊家枢要》说:“细,微渺也,指下寻之,往来微细如线。”《外科精义》说:“细脉之诊,按之则萦萦如蜘蛛丝,而欲绝,举之如无而似有,细而微。”这一类解释,根本不能说明细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而是在误解的基础上七拼八凑,纯属纸上谈兵。在诊疗实践中,“微细如线”、“萦萦如蜘蛛丝”的脉象,是根本不存在的。即便寸口脉的搏动非常微弱,但无论如何也不至于“细”到“蜘蛛丝”的程度。所以,这些说法纯属自欺欺人,必须澄清。
细脉是纲领脉之一,它既是具有独立意义的单因素脉象,又可作为其他脉象的构成条件。比如,濡脉、微脉等,都含脉“细”的条件。细脉还可与其他脉象构成相兼脉,比如,细数、弦细、浮细、沉细等。
7,滑脉
滑脉是单因素脉象,只反映脉的流利程度,除此之外,不含其他条件。若脉的流利程度较正常更流利,即是滑脉。
脉的流利程度分三种:一是正常的流利程度。二是较正常更流利的程度,即滑脉。三是流利程度不及正常,即涩脉。其中,正常的流利程度,是正常脉象的必备条件。滑脉和涩脉,则是脉的流利程度发生了变化。
脉的流利程度,是由血液在脉管内的运行状况表现出来的。若血行滑利,超过正常的流利程度,则为滑脉。若血行艰涩,流利程度不及正常,则为涩脉。但是,血液在脉管内的运行状况,必须通过脉的“体状”或脉的频率等方面的变化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对滑脉和涩脉脉形的解释,必须结合相关方面的变化。然而,滑脉和涩脉的实际意义,只是通过相关方面的变化体察脉的流利程度,而不是单纯辨别其他方面的变化。这是必须说清的问题。
历代脉书对滑脉脉形的解释很不一致,最经典性的解释是《脉经》。如《脉经》说:“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相似。”这是《脉经》对滑脉的解释,比较客观的反映了滑脉的脉形规范。在《脉经》以前,虽有大量文献记载并描述了滑脉的脉形,但主要是比喻和形容的表达方法,如:“漉漉如欲脱”、“如珠走盘”、“如荷露”、“如滚珠”等,这些比喻或形容,虽然反映了滑脉的脉形,但未能说明滑脉是针对哪方面进行诊察。所以,《脉经》指出滑脉是“流利展转”,这是非常重要的。所谓“流利展转”,是脉管内的气血运行“滑利”,超过了正常的流利程度。所以,明确滑脉是诊察脉的流利程度是非常重要的。
《脉经》指出:“滑与数相类”。愈是相似或相类,愈不能相混,因此,应将滑脉与数脉相辨别。其区别是:数脉诊察脉的至数,滑脉诊察脉的流利程度。数脉的成因是心脏搏动比正常快,不含其他因素。滑脉的成因是脉管内的气血运行比正常的流利程度更流利,这并不完全取决于心脏的搏动次数,而是由很多方面决定的。所以,滑脉与数脉有一定区别,不能混淆,这是应该注意的问题。
滑脉是纲领性脉象之一。它可以与其他脉象相兼,比如,脉浮滑、脉弦滑、脉滑数等。历代脉书多是以滑脉与某脉相兼的形式论述脉象,而不说某脉以脉滑为构成条件,这是由于滑脉反映脉的流利程度,而其他脉象不以脉的流利程度为构成条件。
8,涩脉
涩脉是单因素脉象,以脉来艰涩为基本特征,反映脉的流利程度较差,与滑脉正相反。涩脉是流利程度较差的一类脉象,以脉的流利程度不及正常为构成条件。
从理论上说,涩脉只是流利程度差,不含除此之外的其他条件。然而,在实际操作时,涩脉的流利程度,与脉的“体状”条件有很大关系,只能出现在“体状”条件较差的情况下。若气血充实、脉道充盈、血行流利,则不可能表现为涩脉。所以,历代脉书对涩脉脉形的解释,往往用一些辅助性的说解,借以阐明涩脉实际表现时的形象。然而,这些辅助性说解,很容易混淆涩脉的脉形规范,甚至混淆涩脉是针对脉的哪一个方面进行诊察。因此,应该明确涩脉是诊察脉的流利程度,这是非常重要的。
《脉经》说:“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这里涉及“细、迟、往来难、散、以及“一止复来”等许多条件。表面看来,这些条件都是涩脉的构成条件。其实并非如此。应该分清涩脉的必备条件和辅助性说解。以上这些方面综合在一起,反映脉的流利程度不及正常,这才是涩脉的实际意义。所谓“细而迟”、“散”、“一止复来”等,都是对涩脉脉形的辅助性说解,“往来难”才是涩脉的必备条件。这是应该弄清的问题。所谓“往来难”,是流利程度较差的表现,这是涩脉最基本的构成条件。
《脉经》以后,很多脉书没正确理解《脉经》对涩脉的解释,结果,歪曲了涩脉的实际意义。比如,《脉诀》说涩脉是“无力缓涩”;《寿世保元》说:“迟而无力为涩。”这些说法,都不能反映涩脉的实际意义。所谓“迟而无力”,质言之,是脉的至数和力度不及正常,并不能反映脉的流利程度,故非涩脉。所谓“无力缓涩”,质言之,是三种脉象相兼,并不能说明涩脉是什么。这一类说法,都未明确涩脉是针对脉的哪一个方面进行诊察,说到底是混淆了涩脉的实际意义。
对涩脉阐释最确切而无弊端的,首推唐代王冰。其曰:“涩者,往来时不利而蹇涩也。”《脉诀刊误》对涩脉的论述也比较确切,其曰:“脉来蹇涩,细而迟,不能流利圆滑。”这些说法,在文字上虽有不同,其基本性质是一致的,都能反映出涩脉是针对脉的流利程度不及正常。
《千金方》说涩脉“或如数”,这种说法,若与《脉经》的解释结合起来,最能反映涩脉的实际意义。所谓“或如数”,意思是说,脉的形象与数脉相似,但实际上并不是数脉。数脉是脉的至数加快,心脏搏动次数增加。而“或如数”则是心脏的房、室颤动。这种情况下,虽有脉“数”的指感,但血行并不快,反而排血量减少,血行无力,血行艰涩,导致脉的流利程度不及正常,故为涩脉。这说明,《千金方》作者孙思邈,能在“房、室颤动”脉显“数”象的基础上体察血行艰涩,无愧诊脉高手、一代医圣。这种史实说明,涩脉的实际意义,只是对脉的流利程度进行诊察。
涩脉也是常用的纲领脉之一。它与滑脉具有同等重要的诊断作用,但因操作技术较难掌握,往往影响对涩脉的辨别。必须明确,涩脉是单因素脉象,只反映脉的流利程度不及正常,既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也可以有程度上的不同,并不是必须具备因辅助性解释所涉及的条件才能构成涩脉。简单说,只要脉的流利程度较差,达不到正常的流利程度,即是涩脉。
9,长脉
长脉是单因素脉象,以脉体“长”为构成条件,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其指感特征是寸、尺两端超过本位。
10,短脉
短脉是单因素脉象,以脉体“短”为构成条件,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其指感特征是寸、尺两端不及本位。
长脉和短脉的构成条件非常简单,所以,辨别长脉和短脉并不难。需要说明的是,有的脉书认为,《脉经》没将长、短二脉列为常用脉象,甚至认为,这是《脉经》的错误。其实,《脉经》只是没单独论述长、短二脉的脉形规范,并不是不将长短二脉列为常用脉象,这是有一定原因的。这是因为,按脉诊的基本原理,寸口脉的长短有明确规定,即“一寸九分”为界。从理论上说,超过“一寸九分”,则为长脉。达不到“一寸九分”,则为短脉。在“一寸九分”之间,则为正常。但实际操作时,可按这种规定灵活掌握。所以,《脉经》没再单独论述长短二脉的脉形规范。《脉经》只是论述了二十四种脉象的脉形规范,再加长短二脉,合为二十六种。所以,脉诊的常用脉象实际是二十六种。有的脉书在二十六种脉象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几种,实际上,并没超出二十六种脉象概括的范围,总的看,意义不大,甚至画蛇添足。

11,弦脉
弦脉是单因素脉象,其实质是脉的张力增强,故以脉体张力增强为构成条件。其指感特征是按之如弓弦状。
古文献很早就记载了弦脉的脉形。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这种脉象即是弦脉。所谓“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是弦脉而有胃气的表现,故为平人脉。《素问.平人气象论》还记载了“弦脉”最“弦”的程度,即:“急益劲,如新张弓弦。”这是胃气已绝的弦脉。可以看出,《内经》对正常弦脉和弦脉最“弦”的程度,都是用形容和比喻的表达方法。这种表达方法,虽然刻画了弦脉的脉形和不同程度,但没说明弦脉是针对脉的哪个方面进行诊察。
那么,弦脉是对针对脉的哪个方面进行诊察呢?《脉经》可以说明这一点。如《脉经》说:“弦脉,举之无有,按之如弓弦状”。所谓“如弓弦状”,是沿用了《内经》的传统说法,很容易理解。意思是说,弦脉在实际表现时,如“弓弦”之状。其中,“举之无有”,最能说明弦脉是对针对脉的哪个方面进行诊察,这是“持脉轻重法”的“举按”手法。其操作方法是:临临时,先用相应的指力触及脉体,确定脉居何部,然后,再对脉体进行“举之”和“按之”的诊察,以体察更详细的脉象变化。所谓“举之无有”,意思是说,触及脉体以后,若举指,其脉不随手而起,故曰“无有”。这是脉体张力增强的表现。所谓“有”,是能不能触及脉体,若举指而脉不随手而起,则为“无有”。所谓“按之如弓弦状”,是对脉体进行按压而呈现“如弓弦状”的脉形。这一举一按,都是诊触到脉体以后的手法。根据一举一按的指感特征可以充分说明,弦脉的脉形是脉体张力表现出来的,其实质是脉的张力增强。由此说明,弦脉是针对脉的张力进行诊察。这是脉诊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有些脉书没理解《脉经》的“举”和“按”,认为《脉经》说弦脉“举之无有”是错误的说法。比如,《脉确》说:“《脉经》谓弦脉‘举之无有’,按疟脉有浮弦者,未尝举之无有也……即《脉经》伤寒条中亦有阳明中风脉浮弦之语,则谓弦脉‘举之无有’,疑其误也。”其实,这是《脉确》作者没掌握弦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所谓“脉有浮弦者”,是浮脉与弦脉相兼,并不是说弦脉包括“浮”的条件,根本不能将“弦脉兼浮”的脉象与“举之无有”相提并论。《脉经》所说“举之无有”,与脉位无关,而是对脉体进行诊察的指感特征。在诊疗实践中,弦脉并不受脉位限制,脉浮弦或脉沉弦都是常见脉象。弦脉无论在“浮”位还是在“沉”位,都有“举之无有”的指感特征。所谓“举之无有”,并不是说弦脉不能见于“浮位”。但是,必须使用“持脉轻重法”的操作技术,才能说明这一点。
弦脉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既可以是正常的季节脉,也可以是正常的体质脉,还可以是主病的脉象,并且还是肝脏的本脉。对弦脉来说,变化的程度非常重要。弦脉主平、主病、主死,主要取决于脉弦的程度。因此,应该在明确弦脉是针对脉体张力的基础上,认真辨别弦脉的程度。
12,紧脉
紧脉是单因素脉象,其实质是脉体“紧张”或“拘急”的表现,只反映脉体“紧张”或“拘急”的程度,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其指感特征是“左右弹人手”或“如切绳状”。
《内经》对紧脉的记载不多。但在《伤寒杂病论》,紧脉倍受重视。它是“外感伤寒表实证”的纲领性脉象。从《脉经》起,紧脉被确定为二十六种常用脉象之一。这说明,紧脉的诊断作用非常重要。古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逐渐认识到了紧脉的诊断作用和实用价值。
《素问.五脏生成篇》有这样一种记载:“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有积气在心下支胠,名曰肝痹。”所言“青脉之至”,很可能就是紧脉。“长而左右弹”,则是紧脉的指感特征。但是,《内经》并没明确这一点。《内经》虽有紧脉之名,但没记载紧脉的脉形规范。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盛而紧曰胀”。《素问.示从容论》说:“切脉浮大而紧”。《灵枢.禁服论》说:“紧为痛痹”。这些记载,既没说明紧脉的脉形规范,也没说明紧脉是对针脉的哪个方面进行诊察。
在《伤寒杂病论》,紧脉不仅多见,而且非常重要。伤寒“脉浮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辨证依据,对伤寒表实证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意义。如《伤寒论》说:“太阳病,或以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这是太阳伤寒表实证的脉证提纲,以紧脉为表实证的纲领脉象。《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都有紧脉的记载,并且论述了紧脉的脉形。如《伤寒论.辨脉法》说:“紧脉者,如转索无常也。”《金匮要略》说:“紧脉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这说明,“如转索无常”,是《伤寒杂病论》对紧脉脉形的解释。但是,《伤寒杂病论》也没说明紧脉是对脉的哪个方面进行诊察。(原岐黄中医论坛)——传中医薪火,济天下苍生!
《脉经》将紧脉列为常用脉象,提出了另外一种说法:“紧脉,数如切绳状。”这种解释,既表达了紧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又说明了紧脉是对脉的哪个方面进行诊察。
所谓“数”,并不是代表至数变化的“数脉”,而是脉体“紧张”或“拘急”的指感行征。对此,必须结合历史和脉诊的特点,才能理解。古汉语中的“数”字,有“急”的含义。在脉法中,数、急、紧、促四个字,不仅有一般文字含义,还有脉法的特定含意。其中,“急”曾是一种脉名,即急脉。其实质,是脉体“拘急”。“紧”也是一种脉名,其实质是脉体“紧张”。《脉经》制定二十六种脉象时,将“急脉”与“紧脉”合并,统称“紧脉”,而不再用“急脉”的称谓。所以,从《脉经》以后,很少再用“急脉”。由此说明,紧、数、促,急四个字,既是具有独立意义的脉名,也可用来表达脉形规范。比如,《脉经》说数脉的脉形是“去来促急”,其中,“促”和“急”,都不是具有独立意义的脉名,而是数脉在实际表现时的指感特征。《脉经》说紧脉的脉形是“数如切绳状”,其中, “数”字并不是具有独立意义的脉名,而是脉体紧张或拘急的指感特征。这种表达方法,很容易导致误解,必须辨明基本含义,不能互相混淆。由此说明,“数如切绳状”的“数”字,并不是脉的至数加快,其含义是“急”,即脉体“拘急”的表现。也就是说,紧脉即是脉体“拘急”的表现,故如“切绳状”。所谓“切绳状”,更不是至数加快的表现,而是脉体绷紧拘急的指感特征。《医宗必读》分析这个问题时说:“数与紧皆急也,脉数以六至得名,而紧则不必六至,惟弦急而左右弹状如切绳也。”这种分析是非常确切的,说明紧脉不以脉的至数为构成条件,而是反映脉体拘急的程度。这是对脉象进行诊察的一个重要方面。
由于紧脉是脉体“紧张”或“拘急”的表现,所以,紧脉只要一出现就是病脉,并且多主寒、主痛。若脉浮而紧,多为外感伤寒之表证。若脉沉而紧,多为里寒证。一些剧痛之症,导致脉体紧张或拘急,也可见紧脉。
13,缓脉
缓脉与紧脉正相反,以脉体“张力”或“弹性”低下为构成条件,其实质是脉体“柔软、舒缓”或“缓纵”,除此之外,不含其他条件,属单因素脉象。缓脉的实际意义,是对脉体“张力”或“弹性”低下的程度进行诊察。其指感特征是脉体“柔软”、“舒缓”或“缓纵”。
《脉经》以后的脉书,特别是近代脉书,对缓脉的解释,一般都违背了缓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后世脉书将脉的至数作为缓脉的主要构成条件,甚至认为,缓脉是“一息四至、不浮不沉、不大不小”等多方面条件构成的,实际上,这是正常脉象的基本条件,并不是缓脉的脉形。
由于《脉经》的表达方法难理解,后人对缓脉的解释确有失误。所以,后世脉书虽以《脉经》为依据解释缓脉的脉形,但并没体现缓脉的实际意义。由此导致,在理论上所说的缓脉,与其实际应用相脱节。因此,应该弄清缓脉的实际意义。否则,缓脉就失去了真正的诊断作用。
缓脉之名最早见于《内经》,是与“急”脉相对而言的。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调其脉之缓急、小大、滑涩,而病变定矣。”还说:“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可以看出,缓脉与急脉、小脉与大脉、滑脉与涩脉,都是互相对应的脉名,在性质上正相反。这说明,缓脉最早是与急脉相对应,性质正相反。《脉经》为制定脉名脉形的规范,将急脉和紧脉合并,不再用急脉之名,所以,在《脉经》成书时期,缓脉与紧脉相对应,这是史实。比如,《伤寒杂病论》以缓脉为太阳中风表虚证的纲领脉,以紧脉为太阳伤寒表实证的纲领脉,其中,缓脉与紧脉即互相对应。这也是史实。这种史实说明,缓脉是与紧脉相对应的脉象。若脉体“紧张”或“拘急”,则是紧脉。若脉体“张力”或“弹性”低下,则是缓脉。这是互相对应的。
《脉经》对缓脉的解释是:“缓脉,去来亦迟,小駃于迟。”后人对缓脉的误解,主要是没理解这种表达方法。所谓“去来亦迟,小駃于迟”,并不是以“迟”为缓脉的构成条件,而是指缓脉的指感特征和辨别方法。“去来亦迟”的意思是说,缓脉的指感特征,客观上也会有“迟”的表现,故曰“亦迟”。“小駃于迟”的意思是说,缓脉应与迟脉相鉴别。《脉经》唯恐后人将迟脉与缓脉相混淆,其序言特别作了说明:“以缓为迟,则危殆立至。”这是提示后人,对“缓脉”与“迟脉”,必须严格区别,否则,将会误诊误治,甚至造成严重后果。这说明,古代医家绝不是以“迟”为缓脉的构成条件,而是说缓脉在实际表现时也会有“迟”的指感特征,但缓脉的实际意义,并不是诊察脉的至数,故应与迟脉相鉴别。
《脉经》说缓脉“小駃于迟”,与其说细脉“小大于微”是同一道理,都是用互相比较的方法表达脉形规范,这是《脉经》惯用的表达方法。后人误解了这种表达方法,误认为“小駃于迟”是说缓脉的“至数”比“迟脉”稍快。并且,因迟脉是一息三至,故将缓脉误认为是“一息四至”。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理解。通过对《脉经》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发现:“一息四至”并不是缓脉的构成条件。所谓缓脉,只反映脉体“柔软”或“舒缓”的程度。这才是缓脉的实际意义。
14,散脉
散脉是单因素脉象,其构成条件是脉体散漫,主要反映脉体散漫的程度。其实际意义是诊察脉体与周围组织的界限和互相融合的程度。其指感特征是脉体散漫、脉形宽泛或脉体与周围组织的界限不清。
近代以来,散脉的诊断作用越来越小,几乎被闲置一旁。按一般常理,《脉经》制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都是精心筛选出来的,将前人诸多的脉象都含英撷华,实用价值都很大,其诊断作用应该越来越显著,不应该出现被“闲置一旁”的现状。究其原因,是后人没充分理解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因此,应该将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再挖掘出来。
在近代脉书中,散脉是“浮散无根”之脉。若以“浮散无根”为散脉,则散脉是元气离散的表现,而且是气血耗败、脏腑之气将绝的征象。这种散脉,只能见于危重病证。其实,作为常用脉象之一的散脉,并不是以“浮散无根”为主要条件,也不是只能见于危重病证。
脉学的发展史表明,《脉经》以前,散脉可以是病脉,也可以是常脉。其诊断作用非常重要,并且非常广泛。既可见于危重病证,也可见于并不危重的病证,有时甚至是疾病向愈的脉象。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心脉搏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其软而散者,当消环自已。肺脉搏坚而长,当病唾血,其软而散者,当病灌汗,至令不复散发也。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其软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当病折髀,其软而散者,当病食痹。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当病少气,其软而散色不泽者,当病足()肿,若水状也。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其软而散者,当病少血,至今不复也。”所谓“搏坚而长”,是脉来长而搏指坚硬。“软而散”,是与“长而搏指坚硬”相反的脉象,即散脉的表现。“消环自已”,是疾病向愈。显然,《内经》的散脉,既可以是病脉,也可以是疾病向愈的脉象,并且,其主病在轻有重,诊断作用非常广泛。再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说:“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这里所说的“散”,是正常脉的构成条件。显然,《内经》的散脉并不单纯是主病的脉象,也可以是常脉。《难经》也有类似记载:“心肺俱浮,何以别之?然: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这是将“浮而大散”作为正常心脉的脉形,其中的散脉,是正常心脉脉形的构成条件之一。这些史实说明,古代医家所说的散脉,并不都是主病的脉象,也不都是“浮散无根”之脉,而是代表脉体散漫的不同程度。因此,应该充分理解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
《脉经》说:“散脉,大而散,散者,气实血虚,有表无里。”后世脉书所说的散脉,都以这种解释为依据。但是,由于《脉经》的表达方法难理解,后人对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并没完全继承下来。《脉经》是分别对生理性散脉和病理性散脉进行论述,并且兼顾了散脉的各种不同程度。所以,《脉经》所说的散脉,有程度上的不同,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其主病有轻有重,适用范围非常广泛。所谓“大而散”,是脉体大而客观上表现出来的“散漫”之象,故可以是生理性的散脉。所谓“气实血虚”,是病理性散脉的成因。古代医家认为,病理性散脉是“气实血虚”所致。所谓“有表无里”,是散脉最“散”的程度,这是脉体过度散漫、脉形过度宽泛、脉体与周围组织的界限模糊不清的表现。也就是说,因脉体“大”而表现出来的脉体散漫,乃至散脉最“散”的程度,都是散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表”与“里”,是中医常用的代名词。“表”,指脉体周围的组织;“里”,指脉体。若脉体散漫、脉形过度宽泛、脉体与周围组织的界限模糊不清,则不能体察出圆敛的脉体,故称“有表无里”。所谓“有表”,是只能触摸到脉体周围的组织,脉体与周围组织的界限模糊不清。所谓“无里”,是不能触摸到圆敛的脉体。由此可知,散脉主要是对脉体“散漫”或“宽泛”的程度进行诊察,其最“散”的程度即是脉体与周围组织的界限模糊不清。这是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正如清代医家周学海对散脉解释:“形体宽泛而两边不敛,浑浑不清耳。”
《脉经》以后,对散脉的解释有很多不恰当说法,将散脉说得玄而又玄,让后世学者无可适从,无法掌握散脉的辨别方法。如柳贯说散脉:“无统计,无约束,至数不齐,或来多去少,或去多来少,涣散不收,如杨花散漫之象。”根据脉理分析,“至数不齐”是节律失常,与脉体的散漫程度无关,故不应列入散脉的构成条件。“来多去少”,“去多来少”以及“杨花散漫”之说,更是离题太远,这是因为,散脉并不是诊察脉的至数。再如《医述》说:“散有二义,一有渐无之义,一散乱不整之象,比如杨花散漫,或至数不齐,或多寡不一,为色殆之候。”陈士铎说:“散脉即解索之兆,乃欲留而不能留,欲存而不能存也。”这一类说法,不仅语意不清,而且大言欺人,与散脉的实际意义相悖。若以这一类说法解释散脉,则违背了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并且,按这种解释辨别散脉,根本无法操作。因此,必须将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挖掘出来,才能充分发挥散脉的诊断作用。
15,芤脉
芤脉是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其脉形比较复杂。它综合了“浮、大、软、中央空、两边实”等多种构成条件,以“中央空、软,两边实”为基本特征。其实质,是大量耗伤阴血,脉管血量不足,脉管收缩与失血量尚不协调的特殊脉形。因此,在诊疗实践中,芤脉的出现率不高,往往是一过性的脉象。但是,由于《脉经》对芤脉的解释比较清楚,后世医家对芤脉的理解比较确切,很多诊脉高手都能辨别这种脉象。近代以来,对芤脉主病的记载和报道并不少。这说明,只有弄清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才能发挥脉诊的诊断作用。
芤脉之名出现较晚,《内经》没记载芤脉,其最早的记载见于《伤寒杂病论》。如:“弦则为减,大则为芤”、以及“脉浮而紧,按之不芤”等。但是,《伤寒杂病论》不是脉诊专书,对芤脉脉形记载不详。《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说:“肺死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这一段描述的脉形,很可能是芤脉。所谓“下无根”,是芤脉兼见“无根”之象。其脉形“浮取虚、按之无力、如葱叶、下无根”,表明肺气已绝,这是芤脉达到一定程度的脉形,并不是芤脉的脉形规范。明确解释芤脉脉形规范的是《脉经》,所以,从《脉经》以后,对芤脉的解释都以《脉经》为依据。
《脉经》说:“芤脉,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这种解释,概括了芤脉的构成条件和脉形规范,形神兼备,完整无缺,很容易理解。所以,《脉经》以后,诸家之说均从此出。如:《千金翼方》说:“按之无,举之来,两旁实而中央空,名曰芤。”《活人书》说:“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李东垣说:“芤音抠,诀云按之即无,举之即有,两边实,中央空者,名曰芤。”《外科精义》说:“芤脉之诊,似浮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这些说法大致相同,都能反映芤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这说明,芤脉的基本特征是“按之中央空、软,两边实”,其实际意义是诊察因伤失津血而脉管收缩的变化程度。
《脉经》制定的二十六种脉象,一般来说都是常见脉象,但芤脉并不常见。这说明,《脉经》将芤脉列为二十六种脉象,有一定原因。这是因为,芤脉的诊断作用可以反映对脉象和病证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并且,掌握芤脉的脉形规范,对辨别其他脉象有一定帮助。比如,古代医家论述革脉的脉形及其诊断意义,就与芤脉有一定关系。若不结合芤脉,则很难理解革脉的实际意义。由此说明,脉诊筛选确定的二十六种脉象,每一种脉象都代表一个重要方面,必须将每一种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都挖掘出来,才能充分发挥脉诊的诊断作用。
历史表明,从《脉经》以后,历代医家皆以“中央空软,两边实”为芤脉的基本特征,基本上没争议。因此,对芤脉主病的认识比较一致。比如,失血者出现芤脉,表明血管收缩与失血量不协调。失血量过大,血管“空”,血管应随之而收缩。若机体失血性调节功能较好,则血管收缩与出血量相适应。若迟迟不见适应性的血管收缩,表明失血性调节机能已差。这是古代医家根据脉象变化对机体机能状态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这种分析方法,在诊疗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上说明,芤脉虽不是临床常见脉象,但是,它关系着其他脉象,并且,它反映了一种对脉象和病证进行分析的方法,特别是对人体机能的分析,对医疗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不能忽视芤脉的脉形规范和诊断意义。
16,伏脉
伏脉是单因素脉象,其实质是脉位沉潜,不含其他因素。它与沉脉是同一类脉象,但性质截然不同。沉脉可以是正常脉象,但伏脉绝没常脉之说。伏脉的构成条件是:脉位沉潜,超过沉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按“五部”理论说,沉脉在“十五菽”以上,伏脉在“十五菽”以下。按脉象的变化程度说,沉脉最“沉”的程度是“按之至骨”,伏脉最伏的程度是“著骨乃得”。按辨别方法说,沉脉可用常规指力辨别,伏脉必须“极重指按之”。这说明,伏脉与沉脉,有严格界限。
根据脉诊的基本原理,从“初持脉”至“按之至骨”的深度,依次为肺部、心部、脾部、肝部、肾部,合为“五部”。这是正常脉位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其中,脾部居中位,为不浮不沉之脉。中部以上,是浮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中部以下至“按之至骨”的深度,是沉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若脉位超过“按之至骨”的程度,即是伏脉。所以,沉脉无论程度如何,都在可容许的变化范围,既可为常脉,也可为病脉。伏脉则不然,它只要出现,就是异常脉象。因此,必须掌握沉脉与伏脉的界限,绝不能混淆。
《脉经》说:“伏脉,极重指按之,著骨乃得。”这是《脉经》对伏脉的解释。这种解释,专业性很强。必须结合“持脉轻重法”,才能说明伏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才能理解什么是“极重指”,才能对伏脉进行辨别。若不说清这些问题,就不能分辨“沉脉”与“伏脉”的界限。
所谓“极重指按之”,是“持脉轻重法”的操作技术。根据脉诊的基本原理,必须用“持脉轻重法”的操作技术,才能体现伏脉的脉形规范和辨别方法。如:肺部脉在一至三菽之间,诊肺部脉的相应指力为“三菽之重”。心部脉在四至六菽之间,诊心部脉的相应指力为“六菽之重”。依此类推,对“五部”之脉的诊察都有相应的指力。这是常规操作的指力。所谓“极重指按之”,是超常规操作的指力。用“极重指”触及的脉体,即是伏脉。也就是说,诊“伏脉”必须用超常规的指力。
需要说明的是,《脉经》所说的伏脉,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有程度上的不同。“著骨乃得”是伏脉最“伏”的程度。除“著骨乃得”的伏脉之外,“五部”之脉都有“脉伏”的现象。比如,肺部脉伏、心部脉伏、脾部脉伏、肝部脉伏等。可惜的是,由于《难经》和《脉经》没将“持脉轻重法”介绍清楚,后世医家没重视“持脉轻重法”,使“五部”之脉伏的理论和实践没沿续下来。然而,从《难经》和《脉经》的记载看,古代医家非常重视这一点。所谓“伏匿”,指阴阳更相乘、更相伏的反常现象。若阴部见阳脉为阳乘阴。若阳部见阴脉为阴乘阳。若脉居阴部见阳脉,又时现沉涩而短,为阳中伏阴。若脉居阳部见阴脉,又时现浮滑而长,为阴中伏阳,此即脉的伏匿现象,这是古代医家对脉象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是一种很有实用价值的方法。但是,基本上失传了。
以上说明,虽然伏脉与沉脉是同一类脉象,但二者之间有严格界限。必须辨明沉脉与伏脉的界限,才能充分发挥伏脉的诊断作用。另需说明一点,若不辨明沉脉与伏脉的界限和相互关系,就不能弄清革脉的实际意义。
17,革脉
近代脉书对革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总的来说都理解错了。因此,近代所说的革脉,基本上已经没用。虽然中医学的各种教材都有革脉之名,但是,几乎没人见过革脉,也没人能将革脉用于临床实践。这是因为,中医教材对革脉的解释都错了。
脉学史上,对革脉有很多争议,其争议沿续了一千多年,这是脉学史上的千古之谜。若对《脉经》进行深入研究,可以证实,这个千古之谜,是《脉经》留下的伏笔。由于《脉经》的表达方法难理解,后人没有弄清革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近代脉书以“按之如鼓皮”为革脉,其实是误解了《脉经》对革脉的表达方法。
《脉经》制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只有革脉,没有牢脉,这是许多人不理解的。《脉经》另有夹行小字说: “《千金翼》以革为牢”。这是导致革脉有争议的主要原因。《脉经》以后,脉学专书不下数百种,但对革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以及《脉经》“有革无牢”和《千金翼》“以革为牢”等问题,都没说清。其实,若将革脉的实际意义重新挖掘出来,这些问题都可以说清。
在古文言中,“革”也读作“亟”,是“急”的意思。另一种含义是“变革”,即事物的变化和转变。如《礼.檀弓》曰:“夫子之疾革矣。”意思是说,夫子的病发生了变化。“革”字这种含义,可以反映古时代的哲学思想,即事物的变化和转变。这种哲学思想,对中医学来说非常重要。这是因为,中医学的基础理论是在哲学思想指导下形成的,脉诊是在哲学思想指导下发展起来的,古代医家对脉象进行分析的方法,以哲学思想为指导。因此,古代医家诊脉,特别重视诊察脉象的变化和转变进行,并脉象的变化和转变称为“革脉”。这是“革”字被引进脉诊领域的历史渊源。
“革”字被引进脉诊领域,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切脉动静,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府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所谓“切脉动静”,是诊察脉象的“动”与“静”。在正常脉的基础上,若未发生变化,称为 “静”;若发生变化,称为“动”。这说明,脉象的“动”与“静”,即脉象是否发生变化或转变。所谓“浑浑革至如涌泉”,是“革”脉的最早出处。意思是说,由“浑浑”的脉象变为“如涌泉”的脉象,故称“革”至“如涌泉”。所谓“革至”,是由某种脉象变为另一种脉象的意思。由此说明,从“革”脉的最早出处来看,“革”脉指的是脉象的变化和转变。这是革脉最根本的实际意义。
《伤寒杂病论》对“革”脉的解释,与《内经》完全一致,只是文字不同。如《伤寒论.辨脉法》:“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这段经文,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脉理,二是病理。将脉理和病理有机结合,是张仲景的一贯特点。所以,不可认为这段经文就是革脉的定义,更不能认为这是论述革脉的构成条件,它只是说明,脉象的变化和转变称为  “革”。比如,“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减则为寒、大则为芤、芤则为虚”等,这是对脉象的变化及其主病的性质进行分析,并不是说这是革脉的构成条件。再如,“妇人半产漏下、男子亡血失精”,属于“精血耗伤”的病证。这类病证如果见大脉,必然是大而“空软”,故曰:大则为芤。这类病证如果见弦脉,与大脉比较而言,脉体必然“小”于大脉,故曰:弦则为减。弦脉主寒证,故曰: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和“减则为寒”的意思是说,这类病证如果见芤脉,则为虚证。如果见弦脉,脉体减小,则为寒证。显然,从《伤寒杂病论》的论述来看,也是将脉象的变化和转变称为“革”脉,故曰:寒虚相搏,此名为“革”。这是用举例的方式表达革脉的实际意义。这说明,《伤寒杂病论》对革脉的解释与《内经》完全一致,都是以脉象的变化和转变为革脉。
后人误解了《伤寒杂病论》对革脉的解释,误认为是将“芤”脉和“弦”脉作为  “革”脉的构成条件。于是,产生了“芤弦相合”即是“革”脉的错误说法。因此,有的脉书认为,芤脉和弦脉合起来即是革脉。还有的脉书认为,《脉经》对革脉的解释错了,因为《脉经》没有“芤弦相合”的脉象。实际上,芤脉和弦脉,根本不能合在一起,更不能合起来构成另一种脉象。这是因为,弦脉是脉的张力增加,脉体相对较小,芤脉有“空软”的条件,脉体相对较大,这两种脉象有互相矛盾的因素。因此,以“芤弦相合”为革脉,这种脉形在脉理上说不通,不切合实际。
《脉经》说:“革脉,有似沉伏,实大而长微弦。”另有夹行小字说:“《千金翼》以革为牢”。革脉与牢脉的争议,由此开始。但是,为何《脉经》有革脉没牢脉?为何《千金翼》以革为牢?为何革脉的应用越来越少?这是脉学史上的千古之谜。破解这个千古之谜,对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诊脉方法,充分发挥脉诊的诊断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医学史表明,《脉经》作者王叔和,曾整理编次《伤寒杂病论》。并且,仲景之书经王叔和整理编次才流传后世。因此,王叔和不可能不知道《伤寒杂病论》对“革”脉的解释。但是,《脉经》又说:“革脉,有似沉伏,实大而长微弦。”从文字看,这与《伤寒杂病论》的解释完全不同。所以,两家之说的异同,是挖掘“革脉”实际意义的突破口。
若对《脉经》的表达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发现,《脉经》对革脉的解释,与《内经》和《伤寒杂病论》完全一致,都是以脉象的变化和转变为革脉。这三部经典文献,对革脉的解释所用文字虽不同,但其实际意义是一样的。比如,《脉经》说革脉“有似沉伏,实大而长微弦”,涉及沉、伏、实、大、长、微、弦等七种脉名。“有似”二字,是举例说明的意思。《脉经》是通过两组脉象的变化和转变说明革脉的实际意义。其中,沉脉和伏脉,是同一类脉象,但有严格界限,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变。若沉脉持续下“沉”,超过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可变为伏脉。若伏脉上“浮”,超出伏脉的界限,可变为沉脉。这种变化和转变,即是“革”脉。这说明,所谓“有似沉伏”,是用沉脉和伏脉说明脉象的变化和转变,并不是将“沉伏”作为革脉的构成条件。
所谓“实大而长微弦”,实际是两个脉象。“实”,是实脉。“大而长微弦”,是体质强壮的正常脉。这两种脉象也可以互相转变。所谓实脉,在《脉经》以前是概念性的,凡脉来有力皆为“实”。但是,《脉经》对实脉进行了改革,赋予了特定的构成条件是:“大而长微强,隐指幅幅然。”其中,“隐指幅幅然”,是对“大而长微强”的形容和比喻。“大而长微强”,是实脉的基本脉形。由此可知,所谓“实大而长微弦”,是将“大而长微强”和“大而长微弦”互相比较,这是举例说明脉象的变化和转变。这是因为,“大而长微强”是实脉,是病理性脉象。“大而长微弦”是正常脉,是体质强壮的脉象。虽然一字之变,但脉象的性质却发生了变化。并且,这两种脉象比较接近,二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变。显然,《脉经》是举了两个实例来解释革脉,并不是将所举实例的脉名作为革脉的构成条件。可惜的是,后人没发现这一点,误解了革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
宋、元时期,陈言、滑伯仁等著名医家,提出了革脉“按之如鼓皮”的说法。鉴于这些名医的影响,这种错误说法沿传至今。据考证,“按之如鼓皮”的说法,有两种依据:一是误解了《伤寒杂病论》对革脉的解释,误认为《伤寒杂病论》是以“芤脉”和“弦脉”为革脉的构成条件,故以“芤弦相合”为革脉,并用“鼓皮”比喻“芤弦相合”的脉形。二是误认为“革”字有“皮革”的意思,由“皮革”联想到“鼓皮”,将脉象与“皮革”扯在一起,遂将革脉说成是“按如按鼓皮”的脉形。如《濒湖脉学》说:“革脉弦而芤,如按鼓皮。”这是将以上两种错误说法掺合在一起了。这样以来,革脉的实际意义就被埋没了。于是,人们在诊疗实践中,可以辨别弦脉,也可以辨别芤脉,但无法辨别“芤弦相合”的脉形,也诊察不到“按之如鼓皮”的脉象。因此,革脉几乎闲置起来,很少有人用它,人们也不会用它,几近失去意义。
以上说明,革脉是一个被埋没了一千多年的脉象。现在,将革脉的实际意义重新挖掘出来,对革脉的很多争议都可迎刃而解。比如,《脉经》没将牢脉列为常用脉象,这是因为,牢脉与革脉正相反,“革脉”可以涵盖“牢脉”的诊断意义。从哲学角度看,这是以“动”观“静”或以“静”观“动”的哲学原理。再如,为何革脉的应用越来越少,是因为后人将革脉的实际意义理解错了。所谓“《千金翼》以革为牢”,并非《脉经》原文。这是因为,《脉经》是晋代之书,《千金翼》是唐代之书,晋代的《脉经》不可能引录唐代《千金翼》的内容。毫无疑问,这是后人校注《脉经》时附加的内容。
还应说明的是,在疾病过程中,对脉象的变化和转变进行诊察和分析,是脉诊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应该特别重视革脉的临床意义,它代表着脉诊在一个重要方面的诊断作用。

18,动脉
动脉是单因素脉象,其实质是非窦性心律的脉形,除此之外,不含其他条件。这是对脉诊经典文献进行综合考证得出的结论。大量文献资料表明,这种结论是正确的。由于古文献的表达方法与现在有很大不同,动脉的实质和实际意义在《脉经》以后逐渐被埋没了。
脉诊发展史表明,《脉经》以后的脉书,只重视对动脉脉形的解释,却忽视了动脉的实质和实际意义。对动脉的辨别方法,一般是根据脉诊经典文献记载的脉形“对号入座”。对得上就是动脉,对不上就不是动脉。实际上,这种辨别方法太死板、太机械。况且,从经典文献对动脉的解释看,都是将“脉形”和“成因”合在一起论述。所以,按经典文献记载的脉形辨别动脉,确有一定困难。因此,动脉成为极少见的脉象。
《伤寒杂病论》说:“若数脉见于关上,无头尾,大如豆,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脉经》说:“动脉,见于关上,无头尾,大如豆,厥厥然动摇。”这是经典文献对动脉的解释。这种解释,既包括动脉的脉形,也包括动脉的成因,还包括动脉与窦性心律脉形的区别,是多方面合在一起进行解释。若对这种解释深入考证和分析,可以充分说明,动脉是非窦性心律的脉形。这才是动脉的实质和实际意义。对动脉的考证和分析过程,《脉法精粹》有详细介绍,不再重复。
需要说明的是,动脉是唯一一个对非窦性心律脉形进行诊察的脉象。所以,必须弄清动脉的实质和实际意义,脉诊才能完善。否则,脉诊对非窦性心律脉形的诊察,将永远存在缺陷。另外,由于非窦性心律的脉形比较复杂,其辨别方法可灵活掌握。如《脉经》说:“左手寸口脉偏动,乍大乍小不齐,从寸口至关,关至尺,三部之位,处处动摇各异不同,其人病仲夏得之此脉,桃花落而死。”这里介绍的脉形,即是动脉。这说明,在诊疗实践中,对动脉的辨别不必拘泥一种方法,只要掌握了窦性心律脉形的基本特点,就可以辨别非窦性心律的脉形。所以,动脉的脉形很容易掌握,辨别动脉并不难。
19,微脉
微脉是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包括两方面的构成条件,一是脉体“细”,二是脉体“软”。凡脉体“细”而“软”者即是微脉,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也就是说,微脉是在脉体“细”的基础上,又复合了“软”的条件。这种说法,与近代脉书的说法有所不同,但是,这不是新规定,也不是另搞一套,而是微脉的实际意义。
从脉诊的历史看,微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确实埋没了一部分。因此,近代脉书认为,微脉只见于危重病。其实,这并不是微脉的实际意义。必须将微脉的脉形规范重新挖掘出来,才能说明这一点。
近代脉书所说的微脉,是由《脉经》传下来的。但是,由于《脉经》的表达方法难理解,后人对微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只理解了一部分,这是导致微脉只见于危重病的原因。《脉经》说:“微脉,极细而软,或欲绝,若有若无。”近代脉书所说的微脉,都以这种解释为依据。然而,受“极”字影响,一般都误解了微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
所谓“极细而软”,关键是“极”字。这是借鉴“道家”学说对宇宙“本体”的一种说法。“道家”学说将宇宙“本体”视为“极”,认为宇宙万物的变化始于“极”,这种思想源于《易经》“太极”思维。受此影响,古代医家将正常脉视为“本体”,用“极”字代表脉象尚未发生变化的“本体”,因此,任何脉象变化都始于“极”。如,正常的脉体发生变化,凡大于正常者,皆称“极大”,即洪脉。凡小于正常者,皆称“极细”,即细脉。若以“一息三至”为迟脉的“本体”,凡低于“一息三至”皆称“极迟”,即迟脉。因此,不能将“极”字认为是一般形容词,而是针对正常“本体”而言。由此说明,“极细而软”的意思是说:在脉体“细”的基础上,再兼“软”的条件,即是微脉。因此,微脉也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也有最“微”的程度。所谓“或欲绝,若有若无”,即是微脉最“微”的程度。从刚开始形成“微脉”到最“微”的程度,即微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这表明,《脉经》对微脉的解释,不仅介绍了微脉的构成条件和脉形规范,而且介绍了最“微”的程度,还介绍了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可惜的是,后人没理解这种表达方法,误认为必须“细软”到一定的“极限”才可构成微脉,甚至认为,只有“欲绝,若有若无”的程度才是微脉。这样以来,微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就被埋没了一部分。由此导致,近代脉收所说的微脉,只能见于危重病证,这等于限制了微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同时也消弱了微脉的诊断作用。
若对古文献进行深入分析,可以证实,古代医家所说的微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很大,其诊断作用非常广泛。比如:《伤寒杂病论》所说的微脉,绝不是只见于危重病,从太阳病乃至厥阴病,都可见微脉。并且,有时微脉反而是疾病向愈的佳象,这与近代脉书所说的微脉有很大区别。如《伤寒论》第二十三条说:“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此条所论脉微缓,是微脉与缓脉相兼,病虽八九日,其病并不危重,脉微缓是“欲愈”的表现。当然,《伤寒论》也记载了危重病的微脉,如:“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此为亡阳重证,故手足厥逆而脉微欲绝。这说明,微脉不仅可见于危重病,也见于并不危重的病证。若将微脉只认为是危重病的脉象,等于消弱了它的诊断作用。因此,应该将微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重新挖掘出来。
《脉经》以后的脉书对微脉的解释,一般是见于危重病的微脉。比如《脉诀》说:“微者阴也,指下寻之,征来极微,冉冉寻之,若有若无。”《察病指南》说:“指下寻之,若有若无,极细而浮软,片来如秋风吹毛而无力。”《诊家枢要》说:“微,不显也。依稀轻微,若有若无。”《难经集注》引杨玄操说:“按之短小,不动摇,若有若无,轻手乃得,重手不得,谓之微也。”《脉诀刊误》说:“欲绝非绝,又曰按之如欲绝。”《医经小学》说:“微来如有又如无。”《医学入门》说:“微似蛛丝容易断。”《医宗必读》说:“无力,似有若无,模糊难见矣。”《诊宗三昧》说:“似有若无,欲绝非绝,而按之稍有模糊之状。”以上各家之说,显然是微脉最“微”的程度。这种程度的微脉,只见于危重病。然而,这并不是微脉的全部内涵。不能认为凡是微脉都是这种程度,必须明确微脉的脉形规范和可容许的变化范围,才能充分发挥微脉的诊断作用。
20,濡脉
濡脉是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包括三方面的条件:一是脉体“细”,二是脉体      “软”,三是脉位“浮”。若与微脉比较而言,濡脉是在微脉的基础上又兼“浮”的条件,即“细而软”再兼“浮”,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
近代脉书所说的濡脉,实际是《脉经》所说的“软”脉。因此,濡脉的脉形规范是借用了“软脉”的脉形规范。这是因为,《脉经》制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并没濡脉之名。后人将“软脉”改称“濡脉”,沿用至今。若从根本上掌握濡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必须说清这一点。
《脉经》说:“软脉,极软而浮细。”近代脉书所说的濡脉,就是《脉经》所说的“软”脉。《脉经》另有夹行小字说:“一曰细小而软。软一作濡,曰濡者,如帛衣在水中,轻手相得。”这夹行小字说明,在古代,“软”与“濡”通。所以,后人将“濡”作为脉名,而将 “软”作为脉象的构成条件,这样,便于区别。这是后人对《脉经》的修正,应该说是合理的。所以,濡脉成为二十六种常用脉象之一,其前身是“软脉”。
《脉经》对“软”脉的解释非常清楚。所以,濡脉的构成条件和脉形规范也很清楚。即:“细、软、浮”三个条件,并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只要掌握了细、软、浮的基本脉形和可容许的变化范围,辨别濡脉并不难。
21,弱脉P
弱脉是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包括三个方面的条件:一是脉体“细”,二是脉体  “软”,三是脉位“沉”。若与濡脉比较而言,只是脉位不同。在脉体“细而软”的基础上,若兼“浮”,是濡脉。若兼“沉”,是弱脉。这是濡脉和弱脉的区别。
《脉经》说:“弱脉,极软而沉细,按之欲绝指下。”这是明确了弱脉的构成条件和最“弱”的程度。所谓“极”,指正常脉“本体”,不复絮言。所谓“按之欲绝指下”,是弱脉最“弱”的程度。可以看出,弱脉的基本条件是“细、沉、软”。所以,只要掌握了“细、沉、软”的基本脉形和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就能掌握弱脉的脉形规范,辨别弱脉并不难。
需要说明的是,将弱脉、濡脉、微脉相比较,有利于掌握这三种脉象的构成条件和辨别方法。这三种脉象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脉体“细而软”,其中,微脉不兼其他条件;濡脉兼“浮”;弱脉兼“沉”。这三种脉象只是脉位不同。
22,虚脉
虚脉是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以迟、大、空、软为主要构成条件。其中,脉体“大”是必备条件。这是因为,古代医家将虚、实二脉确定为常用脉象,其目的,是针对“大”于正常的脉体。
一般认为,脉体“细”多主虚证。但脉体“大”有虚实之分。虚脉和实脉的诊断意义,就是在脉体“大”的基础上辨别虚和实。虚脉的脉体虽“大”,但兼“迟、空、软”等条件,故主虚证。
脉诊的二十六种脉象,以脉体“细”为基本特征的是:细脉、微脉、濡脉、弱脉、涩脉。其中,脉体“细”虽不是涩脉的必备条件,但涩脉在实际表现时易与“细”脉相兼。这些脉象,多主虚证,或虚实夹杂证。以脉体“大”为基本特征的是:洪脉、虚脉、实脉、芤脉。其中,脉体“大”虽不是芤脉的必备条件,但芤脉在较“大”的脉体最容易辨别。脉体“大”并不是都主实证,所以,必须进一步辨别。也就是说,单凭洪脉并不能确定病证的虚实。因此,需要在脉体“大”的基础上进一步诊察。虚脉和实脉,就是针对这种情况的脉象。这表明,二十六种脉象都有各自的诊断意义,缺一不可。其中,任何一种脉象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脉诊发展史表明,虚脉经历了一个发展、改革而又复原的过程。比如,《脉经》以前,虚脉是概念性的,凡脉来无力即是虚脉。《脉经》成书时期,古代医家对虚脉进行了改革,赋予了一定的构成条件。即:“迟大而软,按之不足,隐指豁豁然空”。因此,从《脉经》以后,虚脉不再是概念性的脉象,而是有了一定构成条件和脉形规范,并有一定的针对性。但是,近代脉书又以“三部脉轻按重按皆无力”为虚脉。这种虚脉,实际是脉来无力,等于又恢复了《脉经》以前的虚脉。
从“辨证论治”的需要看,《脉经》的虚脉有一定针对性,更具重要意义。这是因为,虚、实二脉是在脉体“大”的基础上辨别虚实,这是对脉体变化进行诊察的一个重要方面。若以脉来无为虚脉,只是诊脉时的一个附加条件。比如,浮而无力、沉而无力、数而无力、迟而无力等。并且,脉诊的二十六种脉象是一个严谨而科学的组合,虚脉和实脉的脉形规范还关系着其他脉象。比如,若不弄清实脉的脉形规范,就不能说明革脉的实际意义。所以,若再恢复《脉经》以前所说的虚脉,继续以脉来无力为虚脉,对整个脉法都非常不利。因此,应该掌握古代医家为虚脉赋予的构成条件和脉形规范,而不要以脉来无力为虚脉。其实,只要掌握了虚脉的构成条件和各种构成条件的基本脉形,辨别虚脉并不难。比如,在脉体“大”的基础上,若再兼“迟、空、软的条件,即是虚脉。在诊疗实践中,遇到这种脉象,必然主虚。
23,实脉
实脉是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以“大而长微强”为主要构成条件。其中,脉体“大”是必备条件。其实质,是脉体“大”再兼而“长”和“微强”。必须弄清什么是“微强”,才能说明实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
《脉经》以前,实脉也是概念性的脉象,凡脉来有力即为实脉。如《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说:“脉数虚者,为肺痿……脉数实者,为肺痈”。所谓“脉数虚”,即数而无力。所谓“脉数实”,即数而有力。这说明,《脉经》以前的实脉和虚脉,都是概念性的,主要是指脉的有力无力。
《脉经》对实脉进行了改革,给实脉赋予了一定构成条件,即“大”、“长”和“微强”。应该说,这是很成功的,水平很高,实用价值也很大。但是,若不弄清什么是“微强”,就不能体现实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
所谓“大而长微强”,是与“大而长微弦”相对而言的。这是比较接近的两种脉象。其中,“大而长微弦”是体质强壮、正气充实、且有胃气的脉象。“大而长”,指的是脉体。若体质强壮、正气充实,则脉“大而长”。“微弦”是有胃气的弦脉,并非“微脉”和“弦脉”相兼。古代医家是将有胃气的弦脉称“微弦”,其实质是脉的张力正常。“微弦”和“微强”虽一字之差,但性质截然不同。“大而长微弦”是生理性脉象,说明体质强壮。“大而长微强”是病理性脉象,说明病邪亢盛。所谓“微强”,其实质是在脉体“大而长”的基础上而有异常过盛的表现,或者说,是病理性的过盛。“”强“是贼邪的意思。大而长微强”的意思是说,在脉体大而长的基础上,凡有异常过盛的表现即是实脉。用“微”字是为了表达“强”的程度。所谓异常过盛的表现,可从脉的张力、脉的律势等方面体会出来。在诊疗实践中,脉体在“大而长”的基础上异常过盛,必然主实。所以,凡实脉都主实证。
脉诊发展史表明,《脉经》将实脉改革以后,后世脉书绝大多数是遵循的。然而,由于代革年移,去古渐远,再加“微强”的脉形既难理解又难掌握,所以,后人对实脉的认识逐渐有了偏差。因此,对实脉也有一些不切合实际的说法。特别是《濒湖脉学》,竟然提出实脉的构成条件是“浮沉皆得,脉大而长微弦,应指幅幅然”。其实,这是没理解“微弦”与“微强”的区别,将“微强”与“微弦”混淆了。所谓“浮沉皆得,脉大而长微弦,应指幅幅然”,质言之,仍是体质强壮的脉象,根本没有主病的意义。若将实脉的“微强”改为“微弦”,就不再是实脉。还有,《丹溪手镜》对实脉的解释也是错误的,它提出实脉的构成条件是:“大长微弦强”。这种说法,在“强”字前面又加了一个“弦”字,更不伦不类了。这是因为,“微弦”是脉有胃气的表现。“强”是病理性过盛的表现,这两种脉形虽相类似,但性质截然不同,不能同时出现。所以,对实脉的这一类解释,必须澄清。
近代以来,有的脉书以“三部脉举按皆有力”为实脉。其实质,是脉来有力。这种实脉,实际是《脉经》以前的实脉,等于复古。实际上,以脉来有力为实脉,远不如以“大而长微强”为实脉更具诊断意义。并且,若以脉来有力为实脉,则无法解释什么是革脉。所以,不能将《脉经》以前的实脉和《脉经》以后的实脉相混淆,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才能发挥每一种脉象的诊断作用。
24,促脉
促脉是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以“数”和“时一止”为构成条件,其基本特征是在“数”脉的基础上又出现“时一止”的变化。
古文献对促脉的记载,最早见于《伤寒杂病论》,其次是《脉经》。除此之外,《素问.平人气象论》记载了另一种脉形:“寸口脉中手促上击者,曰肩背痛”。所谓“促上击”,是脉来急促并向鱼际上窜的一种特殊脉形,不能与促脉相混。但是,有的脉书认为有两种促脉,还有的脉书以“促上击”之脉为促脉。其实,这是没弄清促脉在整个脉法的作用和实际意义。
《伤寒论.平脉法》说:“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意思是说,在  “数”脉的基础上,再兼“时一止”,名为促脉。《脉经》对促脉的解释,仍尊《伤寒论》原意,只是文字更简炼,实际意义没变。如《脉经》说:“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显然,两家之说完全一致。据考证,从《脉经》以后,促脉即成为脉诊的常用脉象。“促上击”的脉形虽有记载,但没专用脉名,不属常用脉象。所以,二者不能混淆,不能互相替代。
促脉的实质,是“数”脉又出现了“时一止”的变化。若用现代医学观点看,这是心律失常的脉象。但是,在中医脉法,促脉不单反映心律失常,还有更重要的意义。如《伤寒论》第三百四十九条说:“伤寒脉促,手足厥冷,可灸之。”这是张仲景辨别“厥”证寒热的方法,说明促脉对辨别“厥”证寒热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厥”证病情较急,有寒、热之分。脉数者为热厥,脉迟者为寒厥。寒厥阴盛,可用灸法。热厥阳盛,绝不可灸。此条所论,厥证脉促,在“数”脉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时一止”的变化,表明“热极伤阴”或“阳盛及阴”,故不可再按热厥论治。假若“数”脉没有“时一止”的变化,则为热厥,绝不可用灸法。这说明,《伤寒论》是将促脉作为辨别“厥”证寒热的重要依据。显然,促脉的诊断作用并不单是诊断心律失常,而是根据“数”而“时一止”的变化对病证性质和转机进行分析。
促脉实际是数脉与结脉相兼。也可以说是由结脉分化出来的一种脉象。一般认为,数脉主热证,结脉是心律失常。但是,热证脉“数”达到一定程度而出现“时一止”的变化,表明“阳气大伤”或“热盛及阴”,出现这种转机,断不可再按热证论治。因此,促脉的脉形规范必须是“数”脉基础上出现“时一止”,与结脉同中有异,应予区别。
以上说明,促脉是具有独立意义的脉象,“促上击”之脉是一种特殊脉形。所以,不能因为有“促上击”的脉形就否定“数而时一止”的促脉,也不能因为有“数而时一止”的促脉就否定“促上击”的脉形,更不能混为一谈,必须将“促上击”的脉形与促脉区别开。并且,促脉与结脉同中有异,必须辨别清楚。否则,就不能体现促脉的诊断作用和重要意义
25,结脉
结脉是单因素脉象,主要反映脉的节律失常,以脉“间歇”为构成条件,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所谓“间歇”,古称“歇止”或“止”,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窦性”停搏。
若脉动五十次偶尔“间歇”一次,且无其他不适,可不按病脉论。“间歇”次数越多,所主病证越重。结脉的实际意义,主要诊察脉的“间歇”及其程度。$ p, w2 _* _! i0 ]" z
在二十六种常用脉象当中,以脉“间歇”为构成条件的脉象共两种:一是结脉,二是促脉。其区别是:促脉是“数”而“时一止”,“止”数不多。结脉不必兼“数”,“止”数可多可少。在正常心律的基础上,凡有“间歇”,即是结脉。若在“数”脉基础上出现“间歇”,则为促脉。二者同中有异,不能混淆。
对结脉的解释,最早见于《难经》。如《难经》说:“结者,脉来去时一止,无常数,名曰结也。”所谓“无常数”,意思是说,结脉的“间歇”次数可多可少,没有规律和定数。《伤寒杂病论》说:“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经》说:“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所谓“脉来缓”或“往来缓”,并不是缓脉,不代表至数,而是脉的往来和缓。即:基础心律比较平稳。从古文献对结脉的解释看,结脉以“间歇”为主要构成条件,凡有“间歇”即是结脉,“间歇”次数可多可少。至于促脉,是从结脉分化出的脉象,因其另有诊断作用而被确定为常用脉象。所以,结脉与促脉应予区别。结脉主要反映脉的节律失常,促脉除反映节律失常外,对辨别“厥”证寒热和疾病转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该将结脉和促脉辨别清楚。
26,代脉
代脉是单因素脉象,反映脉的更代,主要诊察脉形或节律失常的脉象能否更代为正常脉形或正常节律,用于诊断由某一脉象更代为另一脉象的病理机制和内在联系。这是脉诊的一个重要方面,对辨别脉象变化是否主病、以及疾病发展变化和转机,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近代以来,脉的更代被忽视了。所以,近代脉书对代脉的解释已离题太远。
近代脉书对代脉的解释是:“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复来”。很明显,这是将“间歇”作为代脉的构成条件。其实,代脉的构成条件并不包括“间歇”,更不是“止有定数”或“良久复来”,而是专指脉的更代。
脉的更代,是中医独特理论,源于古代医家用二十八脉(即二十八经)阐释人体气血运行的一种方法。但是,由于中医学没明确经络是什么,且年深日久,去古渐远,脉的更代逐渐被误解了。若从根本上弄清代脉的实际意义,必须了解古代医家用“二十八经”阐释气血的基本方法。
古代医家将人体气血的运行,比拟为天体日行“二十八宿星”。在经络学说指导下,古代医家将左右两侧十二经看成二十四经,再加任、督二经和阴跷、阳跷二经,合称二十八经,并与天体“二十八宿星”相对应。因此认为,“二十八经”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由此产生了气血运行于“二十八经”或“二十八脉”的传统理论。按这种理论,人体气血在“二十八经”的运行,周流不息,依次交接,则为脉的更代。并且,脉象随四时季节发生相应变化,也是脉的更代。比如,春显弦象、夏显洪象、秋显浮象、冬显沉象,这种循环交替过程,由弦脉更代为洪脉、洪脉更代为浮脉、浮脉更代为沉脉、沉脉再更代为弦脉,即脉的更代顺序。古人认为,脉象随“四时”发生相应变化,是脾脏的生理功能,故曰“脾脉代”。因此,从传统理论看,脉的更代与脾脏有密切关系。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说:“脾脉代者,谓胃气随四时而更,此四时之代也。”这说明,《内经》所说的“代脉”,只反映脉的更代,不是脉“间歇”。
古代医家所说的代脉,既有正常代脉,也有主病的代脉。正常代脉是脉的正常更代,没有特殊表现。所以,古代医家有“脾脉平和不可得见”的传统说法。若脉的更代不正常、或脉象变化不与四时相应、或脉的节律失常,必然有相应的表现,所以,病理性代脉可以诊察出来。比如,春脉应弦,夏脉应洪、秋脉应浮、冬脉应沉,若脉象不符合这种规律,不与四时相应,说明脉的更代不正常。再如,脉的节律发生异常变化,出现“结脉”或“动脉”等,若不能还原为正常节律,或更代为其他异常脉形,都是病理性代脉。如《脉经》说:“其脉微细……代绝者死。”这是微细脉更代为阴阳即决离决的脉象。再如《诊家正眼》说:“代散者死”。这是更代为散脉。这都是病理代脉。
对代脉的解释,最早见于《伤寒杂病论》,如:“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名曰代,阴也。”其中,“脉来动而中止”,是脉的节律失常。“动”,是动脉,即非窦性心律的脉形。“止”,是“间歇”,相当于窦性停搏。“动而中止”,是非窦性心律夹杂着脉“间歇”。“不能自还”,意思是说,非窦性心律夹杂“间歇”的脉象不能“还原”为正常节律。“因而复动”的意思是说,因不能“还原”为正常节律,故接下来又出现非窦性心律的脉形。显然,《伤寒论》并不是将  “动”和“止”作为代脉的构成条件,而是将节律失常的脉象不能还原为正常节律称为代脉。这才是代脉的实际意义。
《脉经》说:“代脉,来数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脉结者生,代者死。”可以看出,《脉经》对代脉的解释与《伤寒论.太阳下篇》基本一致。所谓“来数中止”,也是节律失常的脉象。所谓“不能自还,因而复动”之说,与仲景之说完全相同。这说明,《脉经》所说的代脉,也不是将“止”作为构成条件,而是专指脉的更代。
据考证,近代脉书将代脉说成是“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的脉象,主要是误解了“五十动而不一代”的传统理论。如果弄清“五十动而不一代”的出处和实际意义,可以证实:所谓“五十动而不一代”,是针对气血运行“五十周身”而言的,其中,所谓“代”,并非“止”的意思,而是气血运行“二十八经”每循环一“周”或每更代一“经”为一代。
《灵枢.根结篇》说:“五十动而不一代,以为常也”、并说:“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无气,三十动一代者二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脏无气。”这是针对气血昼夜运行“五十周身”而言的。古代医家将人体气血昼夜运行五十周身称为“五十营”,对此,《灵枢.五十营篇》有详细解释,如:“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气行交通于中一周于身……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与身。”这是古代医家用二十八经阐释气血运行的基本理论,受天文学的影响很深。古人认为,天有二十八宿,人有二十八脉(即二十八经),日行二十八宿为一昼夜,气血运行二十八经为一周身。二十八经总长度为十六丈二尺。一呼一吸为一息,一息气血运行六寸。二百七十息气血运行十六丈二尺,为一周到身。一昼夜共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血运行五十周,称为“五十营”。所谓“五十动而不一代,以为常也”,就是按这种方式计算得来的。比如,若脉动五十次而不更代一经,说明气血在二十八经的运行正常。若脉动不满五十次就更代一经,说明气血运行不正常。由此说明,所谓“四十动一代”、“三十动一代”、“二十动一代”等,都是指脉的更代,而不是说脉“间歇”。这是因为,气血运行于二十八经,绝不是每“间歇”一次才更代一“经”,而是循环交替,周流不息。因此,不能将“一代”认为是“一止”。
若将代脉说成“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许多传统说法解释不通。比如,中医有“妊娠三月见代脉,是为常脉”的传统说法。近代脉书将这种代脉也认为是脉有“一止”或“间歇”,并说“因妊娠初期,胎形未定,五脏精气聚于胞宫,以养胎元,脉气不相接续,故可见代脉。但止数不多。”这种解释似乎合情合理,其实不对。“妊娠三月见代脉”,实际意思是说,女子妊娠三月,开始更代为妊娠脉,而不是出现“间歇”,更不是“良久方来”。若妊娠三月脉有“间歇”,绝不可认为是常脉,否则,将会误诊。所谓妊娠脉,一般是滑脉。由此说明,必须弄清代脉的实际意义,才能澄清对代脉的错误解释,才能体现代脉的实际意义和诊断作用。
以上是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其中,每一种脉象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脉形,而是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在实际表现时,都可以有程度上的不同。并且,这二十六种脉象都有一定针对性,分别代表对寸口脉进行诊察的相关方面,各有不同的诊断意义。所以,这二十六种脉象概括性很强,再加相兼脉,可以满足临床需要。因此,必须掌握这些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并熟炼掌握这些脉象的辨别方法,才能充分体现脉诊的作用。

第八章,常用脉象的辨别和分析
在诊疗实践中,用二十六种常用脉象及其相兼脉,可以概括临床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脉象,基本上可以满足“辨证论治”的需要。因此,对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辨别和分析,是对复杂脉象进行辨别和分析的基础。
对脉象的辨别,必须掌握正常脉象,并熟识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这是最重要的依据。其次,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娴熟的技术。此外,有很多方法可灵活掌握。比如,将脉象“分类”的方法、“互相对比”的方法、“知常达变”的方法、“察独”的方法等。
对脉象进行分析,涉及范围太广,内涵极其丰富。但总的说,是根据脉象变化分析疾病的成因、性质、病位、发展趋势和病理机制等,为“辨证论治”提供重要依据。
对脉象的辨别和分析,是脉诊用于临床的关键环节,是脉诊参与“辨证论治”过程的纽带和桥梁。历代医家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被埋没或被误解了一部分,直接影响了脉象的辨别和分析。比如,革脉和代脉,其实际意义,主要是对脉象的变化或转变进行辨别和分析。然而,因其实际意义被埋没,几乎未能发挥作用。再如动脉,其实质是非窦性心律的脉形。然而,因其实际意义被埋没,并未发挥诊断非窦性心律的作用。这些事实说明,对脉象进行辨别和分析的方法与内容,都需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据考证,古代医家精心筛选确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是一个严谨而科学的组合,不仅反映了寸口脉变化的相关方面,而且反映了对复杂脉象进行辨别和分析的多种方法。并且,这些方法很实用,既简便又准确。因此,应该将这些方法再充实到现在的诊脉方法。
1,辨别和分析反映脉位的脉象
反映脉位的脉象分四类:一是浮脉,二是不浮不沉之脉,三是沉脉,四是伏脉。其辨别方法是,首先确定将寸口部位“按之至骨”所用的指力。然后,再用相应指力辨别寸口脉在哪一部。根据寸口脉在“五部”的顺序,可准确辨别脉位的变化。
为便于叙说,暂将“按之至骨”的指力称“总指力”。根据“总指力”,可具体掌握对“五部”分别进行诊察的相应指力。比如:辨别浮脉,所用指力不超过“总指力”的“五分之二”。辨别沉脉,用指力大于“总指力”的“五分之三”。辨别不浮不沉之脉,所用指力相当于“总指力”的“五分之二”与“五分之三”之间。若用“总指力”不能触及脉体,需大于“总指力”才能触及的脉体,是伏脉。用以上方法,可以准确辨别脉位的变化。其他脉象若以脉位变化为构成条件,都是相兼脉。比如,“濡脉”是“细而软”兼“浮”,“弱脉”是“细而软”兼“沉”。再如,“脉浮数”是“浮脉”与“数脉”相兼,“脉沉数”是“沉脉”与“数脉”相兼。显然,这都是非常准确的辨别方法。
对脉位变化的分析,一般认为,浮脉主表,沉脉主里,这是一般规律。临诊时,表证脉不浮或里证脉不沉,其诊断作用更重要。必须将脉位变化的一般规律和特殊意义综合起来进行分析,才能充分体现脉位变化的诊断作用。比如,《伤寒论》第九十二条说:“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者,当救其里,四逆汤方。”第三百零一条说:“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这两条所论都是“表证”,但其脉不“浮”而反“沉”。这种情况下,对脉与症的综合分析非常重要。前条所论,病有发热、头痛、身体疼痛,属太阳表证,其脉应“浮”而反“沉”,说明平素阳气不足,里虚较重,故用四逆汤救里,此为寓解表于回阳救逆之中。这说明,《伤寒论》不因“脉症不符”而“舍脉从症”,从而体现了脉位变化对“辨证论治”的指导作用。第三百零一条是太少两感证。病在少阴,不应发热而反发热,故谓之“反”。此“发热”,是外感风寒之邪在表。此脉沉,是心肾阳虚不足以鼓动。《伤寒论》不因“脉症不符”而妄行取舍,而是在脉象与病症的“常”、“变”之中辨析其病理机制,弄清脉位变化与症状不符的内在原因,寻求适宜的治疗方法。其内在原因是平素心肾阳虚而复感风寒,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表里双解。这些实例说明,对脉位变化的分析,应该拓宽思路,不能局限于“某脉主某证”的一般认识。若脉症不符,更应该深入分析。
2,辨别和分析反映“至数”变化的脉象
反映“至数”变化的脉象分三类:一是迟脉,二是正常脉的至数,三是数脉。临床错综复杂的“至数”变化,不外乎这三类。其他脉象若脉的“至数”变化为构成条件,都是相兼脉。比如,促脉是“数”脉再兼“时一止”。再如,脉沉迟是迟脉与沉脉相兼,脉沉数是数脉与沉脉相兼。
 “至数”变化最容易辨别,可用“呼吸定息”或“计时法”测定。一般认为,正常脉的至数是一息四、五至之间。一息三至或三至以下者,都是迟脉。一息六至或六至以上者,都是数脉。按计时法算,每分钟脉动50次以下为迟脉,正常的至数每分钟60~90次,若超过正常脉的至数则为数脉。小儿脉的至数当另论。
对至数变化的分析,一般认为,数脉主热,迟脉主寒。但是,这只是“迟数”二脉最一般的诊断意义。实践证明,迟、数二脉对分析病证的寒、热确有很大实用价值。除此之外,脉的至数变化还有更广泛的意义。比如,心脏的器质性病变和功能性病变以及痛证、痰证、饮证等,都可通过脉的至数变化提供诊断依据。特别是“脉症不符”的情况下,对至数变化的分析尤其重要。如《伤寒论》第二百一十三条说:“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此条所论,其脉迟,非虚非寒,乃阳明腑实热证。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分析脉迟的成因,不能认为是“脉证不符”。因实热壅结于里,气血阻滞,阳气受遏,也可导致脉迟。因此,可用大承气汤攻下实热,荡除燥结。这说明,中医对脉的“至数”变化有独特的认识方法,必须辨明成因、性质、病位、所主病证及其相互关系,综合分析病理机制,才能充分体现至数变化的诊断意义。再如促脉,其实质,是在数脉的基础上又出现“时一止”的变化,表明“阳盛及阴”或“热极伤阴”,这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认识方法。由此说明,虽然脉的至数只是心脏的搏动次数,但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脉的至数变化具有非常广泛的诊断意义。因此,对至数变化的分析,既要体现中医理论的指导作用,又要兼顾至数变化的实质是心脏搏动次数的变化,二者结合起来,更能体现至数变化的诊断意义。
3,辨别和分析反映脉体大小的脉象
反映脉体大小的脉象分三类:一是正常脉体,二是洪脉,三是细脉。临诊所能触及的脉体大小,不外乎这三类。其他脉象若以脉体“大”或脉体“细”为构成条件,都是相兼脉。比如,“虚脉”是脉体“大”再兼“迟、空、软”等条件。“微脉”是脉体“细”再兼“软”。
脉体大小的辨别,以正常脉体为依据。若比正常脉体“大”,都是洪脉。若比正常脉体“小”,都是细脉。正常脉体的标准因人而异,可参考划分“五部”的方法确定。详见第六章,不另重复。
对脉体大小的分析,一般认为,洪脉主实主热,细脉主虚。其实,这是洪细二脉主病的一般规律。除此之外,这两种脉象都有非常广泛的诊断意义。比如洪脉,《脉学阐微》说:“若病后久虚,或虚劳失血而现此脉,为阳盛阴竭之凶象。”此脉象虽为洪脉,绝不是主实,可以肯定是“胃气已绝”的真脏脉,不然的话,则未必是“阳盛阴竭之凶象”。这说明,对洪细二脉的主病不可一概而论。必须结合兼脉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古代医家将虚实二脉确定为常用脉象,就是对洪脉及其主病性质进行综合分析的一个方面。因此,在洪脉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辨别虚实,不能认为洪脉都主实证。
《伤寒杂病论》对脉象及其主病的分析方法,是很值得提倡的一种方法。其方法是将脉、病、症、治并举,综合在一起,辨脉辨症与辨证密切结合,进行全面分析,并将脉诊灵活机动地用于诊疗实践。这是最能体现脉诊诊断作用的重要方法。
4,辨别和分析脉的流利程度
滑、涩二脉是反映脉流利程度的脉象。脉的流利程度分三类:一是正常的流利程度。二是较正常更流利的程度,即滑脉。三是流利程度不及正常,即涩脉。其中,正常的流利程度,是正常脉象的必备条件。滑脉和涩脉,则是脉的流利程度发生了变化。因此,可以根据正常脉的综合表现,体会正常流利程度的脉形,为辨别滑、涩二脉积累经验,提供依据。
滑涩二脉的辨别方法很难掌握。这是因为,脉的流利程度,要根据脉的多方面变化来判断。但是,其目的,并不是诊察脉的其他变化,而是专门针对脉的流利程度。因此,辨别滑涩二脉比较困难。其关键技术是,将指目按在寸口脉的脊部,细心体察脉管内血液运行的流利程度,然后,再结合其他方面的变化综合体会。若脉管内的血液运行滑利,较正常流利程度更流利,则为滑脉。若运行艰涩,流利程度不及正常,则为涩脉。脉的流利程度没有具体指标,只难根据正常脉的综合表现反复体会,因此,必须加强基本功练习,多积累诊察正常脉流利程度的经验,才能准确辨别滑脉和涩脉。
对滑涩二脉的分析,一般认为,滑脉与涩脉是相对的,性质正相反。但是,其所主病证和诊断意义,不能拘泥“相对”或“正相反”的形式。有些脉书习惯用“相对”或“相反”的形式论述脉象及其主病,其实,这种作法便于区分脉形和性质,却不能准确表达脉象的诊断意义。并且,若拘泥这种形式,则使机动灵活的脉法变得呆板僵化,不利于发挥脉诊的重要作用。比如,主病的滑脉多属实邪为患,但涩脉的主病则有虚、实之分,不能因为滑脉主“实”而认为涩脉必然主“虚”。并且,滑脉的主病,也未必都是主实证。所以,对滑涩二脉所主病证的分析,必须根据脉的流利程度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5,弦脉的辨别和分析
弦脉是反映脉体张力的脉象,其实质是脉体的张力增强。若寸口脉的张力正常,一般认为是“微弦”,这是脉有胃气,其具体表现为脉弦而有“和缓”之象。弦脉并不都是主病的,有主“平”、主“病”、主“死”的区别,主要取决于胃气的多少,可根据弦脉的“和缓”程度辨别。主“病”的弦脉,即“胃气少”的弦脉。主“死”的弦脉,表明胃气已绝,是“真脏脉”的程度,故主死。
弦脉的辨别方法是:先触及脉体,再对脉体进行按压,其指感特征是“按之如弓弦状”,若举指,其脉体不随手而起。这是脉体张力增强的表现。
弦脉的出现率很高,历代脉书对弦脉及其主病都有很多记载。一般认为,弦脉有生理性弦脉和病理性弦脉之分。生理性弦脉是肝脉与春季相应的季节脉。病理性弦脉多为疏泄失常、气机不畅、气血失和所致。其主病,多为肝胆疾患或寒证、痛证、痰证、气郁、气滞、瘀血、癥瘕积聚、疝痛拘挛等。除一些常见的病证外,支饮、悬饮、癖病、瘟热等,皆为弦脉所“主”之证。《脉经》说:“疟脉自弦”。《脉学阐微》说:“肝炎病脉多弦”。这说明,古代医家对弦脉及其主病的分析,多与常见病或多发病密切结合,总是不断融汇新知,逐渐积累经验,并非拘泥“脉症对号”的一种形式。
6,紧、缓二脉的辨别和分析
紧脉和缓脉性质正相反。紧脉的实质是脉体“紧张”或“拘急”,缓脉的实质是脉体“舒缓”或“缓纵”。这两种脉象都是病脉,没有“常脉”之说。其辨别方法是:紧脉脉体“紧张”或“拘急”,按之有“左右弹人手”或“如切绳状”的指感特征。缓脉脉体“舒缓”或“缓纵”,按之有脉体“张力”或“弹性”低下的指感特征。
缓脉应与迟脉相鉴别。《脉经》唯恐后人将迟脉与缓脉相混,其序言特别作了说明:“以缓为迟,则危殆立至。”这是提示后人,对“缓脉”与“迟脉”,必须严格区别。否则,就会误诊误治,甚至造成严重后果。二者的根本区别是:迟脉诊察至数变化,缓脉诊察脉体“舒缓”或“缓纵”的程度。绝不能混淆。
紧脉应与弦脉相鉴别。其区别是:弦脉只是脉体张力增强,按之如弓弦状。紧脉则是脉体“紧张”或“拘急”,且有“左右弹人手”或“如切绳状”的指感特征。这两种脉象同中有异,在脉形和程度上都有一定区别。因此,弦脉有常脉和病脉之分,紧脉都是病脉。
有的脉书误解了缓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所以,对紧脉或缓脉的分析有些欠妥。比如,《诊家正眼》说:“缓为胃脉,不主于病,取其兼见方可断证。”其实,这都是误解了“缓脉”与“脉来和缓”的概念。实际上,“脉来和缓”才是胃脉。“缓脉”并不是脉来和缓,这是两种不能混淆的概念。因此,说缓脉“不主于病”是不对的,说“取其兼见方可断证”也是不对的。比如,《伤寒论》第二条说:“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这便是单赁缓脉辨证的实例。这说明,缓脉不结合兼脉也可断证。这说明,《伤寒论》并没误解缓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再如,《伤寒论》第三条说:“太阳病,或以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此条与第二条相对应,说明紧脉与缓脉性质正相反。因此,应该澄清对缓脉的曲解误说,不能将缓脉认为是正常脉的表现。
7,对长短二脉的辨别和分析
长短二脉的辨别非常简单。按“持脉轻重法”的操作规范,若寸口脉在寸、尺两端过于本位,则为长脉。若寸、尺两端不及本位,则为短脉。
长脉一般是体质强壮的表现。短脉虽非常脉所期,但并非都是主病的脉象。若矮人脉短,且无其他不适,可不按病脉论。
一般认为,主病的长脉多属实证,短脉主病多属虚证。其实,这是一般规律。比如短脉,其主病并非皆是虚证,临诊时,因气郁、气滞、气逆、气机不畅而脉短者并不少见。因此,对长短二脉及其主病的辨别和分析,不能只按一般规律,更不能形式化。
8,散脉的辨别和分析
散脉有生理性散脉和病理性散脉之分。生理性散脉是脉体“大”而客观上表现出来的“散漫”之象,但脉体圆敛,且无其他不适。病理性散脉的脉形是:脉体不圆敛、过度散漫或形体过度宽泛,甚至脉管与周围组织的界限模糊不清。生理性散脉和病理性散脉的主要区别是程度不同。因此,散脉的辨别和分析主要是根据散脉的程度。
近代以来,散脉的应用越来越少。究其原因,是近代脉书没理解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因此,近代脉书对散脉及其主病的分析确有欠妥之处。
在近代脉书中,散脉是“浮散无根”之脉。这实际只是散脉的一种程度,只能见于危重病证。其实,散脉并不都是这种程度。作为常用脉象之一的散脉,并不以“浮散无根”为必备条件,也不是只能见于危重病证。它既可以是病脉,也可以是常脉,有时还是疾病向愈的佳象。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心脉搏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其软而散者,当消环自已。肺脉搏坚而长,当病唾血,其软而散者,当病灌汗,至令不复散发也。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其软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当病折髀,其软而散者,当病食痹。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当病少气,其软而散色不泽者,当病足()肿,若水状也。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其软而散者,当病少血,至今不复也。”所谓软而散,即散脉的脉形。显然,其主病有轻有重,还可以是疾病向愈的表现。所谓“消环自已”,即疾病向愈。这说明,不能将散脉认为是只见于危重病的脉象。
9,芤脉的辨别和分析
芤脉是一种特殊脉形。它综合了“浮、大、软、中央空、两边实”等多种构成条件,以“中央空、软,两边实”为基本特征。其实质,是大量耗伤津血,脉管血量不足,脉管收缩与失血量不协调的脉形变化。因此,在诊疗实践中,芤脉的出现率不高,往往是一过性的脉象。若慢性病见芤脉,说明自身调节功能极差。
脉诊发展史表明,历代医家都以“中央空、两边实”为芤脉的基本特征,基本上没争议。因此,对芤脉的辨别和分析比较一致。比如,失血者出现芤脉,表明血管收缩与失血量不协调。失血量过大,血管“空”,血管应随之而收缩,若机体失血性调节功能较好,则血管收缩与出血量相适应。若迟迟不见适应性的血管收缩,表明失血性调节机能已差。这是古代医家对脉象反映机体机能状态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这种分析方法在诊疗实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诊疗实践中,应该特别重视根据脉象变化分析机体机能状态,这是脉诊切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之一。
10,虚实二脉的辨别和分析
虚实二脉以脉体“大”为前提。这两种脉象的实际意义,是在脉体“大”的基础上辨别虚实。若脉体不“大”,则不具备虚脉和实脉的构成条件。
一般认为,脉体“大”主实,脉体“细”主虚。其实,这是一般规律。脉体“大”并不都主实,必须进一步辨别和分析。虚实二脉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其辨别方法是:在脉体“大”的基础上,若兼  “迟、空、软”等条件,则是虚脉,主虚证。若“大而长”兼有“微强”的表现,则是实脉,主实证。
诊疗实践中所能诊触及的脉体,除正常脉外,不外乎洪、细两类。“洪”代表大于正常的一类,“细”代表小于正常的一类。因此,在脉体“大”的基础上辨别虚实,是一个非常重要方面。古代医家将虚实二脉进行改革,并列为常用脉象,其目的,即在于此。脉诊的发展史可以说明这一点。
由于虚实二脉是相兼脉,其性质非常明确,所以,对虚实二脉主病性质的分析比较简单,凡虚脉都属虚证,凡实脉都属实证。
11,微、濡、弱三种脉象的辨别和分析
微、濡、弱三种脉象,以脉体“细而软”为前提。其中,微脉不兼其他条件。濡脉兼“浮”。弱脉兼“沉”。这三种脉象同中有异,应予辨别。若非“细而软”的脉体,则不具备形成这三种脉象的基本条件。
由于近代脉书误解了微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误认为微脉只能见于危重病。所以,影响了以上三种脉象的辨别和分析。其实,从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看,微脉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可以有不同的程度。因此,微脉并不都是见于危重病的脉象。濡脉和弱脉,都含微脉的构成条件,即脉体“细而软”。在脉体“细而软”的基础上,若兼“浮”,是濡脉;若兼“沉”,是弱脉。这说明,这三种脉象都不是只见于危重病。因此,对这三种脉象及其所主病证的分析,应以实际表现时的程度为依据,不可一概而论。但总的说,这三种脉象反映患者的体质条件较差,气血不足,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证。
12,动脉的辨别和分析
对动脉的辨别,一般是按古文献记载的脉形“对号入座”,对得上就是动脉,对不上就不是动脉。这种辨别方法太机械、太死板。结果是,很少有人见过动脉。其原因,是没弄清动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
由于脉诊经典文献难理解,动脉的实际意义被埋没了。以《伤寒杂病论》和《脉经》等经典文献的记载为依据,可以将动脉的实际意义再挖掘出来。现已证实,动脉是非窦性心律的脉形。所以,对动脉的辨别,应该结合非窦性心律脉形的特点,不必按古文献记载的脉形“对号入座”,其辨别方法可灵活掌握。如《脉经》说:“动脉,见于关上,无头尾,如豆大,厥厥然动摇。”《脉经》又说:“左手寸口脉偏动,乍大乍小不齐,从寸口至关,从关至尺,三部之位,处处动摇各异不同。”这说明,古代医家也不是按一种方法辨别动脉。只要明确了动脉是非窦性心律的脉形,辨别动脉并不难,临床并不少见。
对动脉主病的分析,必须结合动脉的实质,若只按脉形进行分析,往往离题太远。
13,结脉的辨别和分析
结脉的辨别方法很简单,凡脉有“间歇”即是结脉。需要说明的是,若脉“数”而时有“间歇”,为促脉。这是从“结脉”分化出的一种脉象,因其另有诊断意义而被确定专用脉名。因此,可将结脉和促脉区别开。
结脉主要反映心律失常,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窦性停搏。促脉除反映心律失常外,可以反映病证的寒热属性出现转机,对辨别“厥”证寒热具有重要意义。对结促二脉及其所主病证的分析,既要考虑心律失常,还要体现中医的特色理论。这是因为,中医对心律失常的脉象变化有独特的认识方法。比如,促脉是在数脉的基础上出现一止,但中医认为,这是“阳盛及阴”或“热极伤阴”的病理机转。这是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认识。
14,辨别和分析脉的更代
代脉反映脉的更代,对辨别脉象变化是否主病以及疾病的发展转归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近代脉书误解了代脉的实际意义,误将代脉认为是“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复来”的脉象,因此,有些脉书对代脉及其主病的辨别和分析已离题太远。
以脉诊的经典文献为依据,可以将代脉的实际意义再挖掘出来。现已证实:代脉主要反映脉的更代,这是对脉象进行诊察和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按脉象随“四时”变化的规律,春季之脉应显弦象。若春季其脉不弦,说明脉的更代不正常,这对分析脉象是否主病具有重要意义。按这种方法,可以辨别一年四季的脉象是否与“四时”相应,是否主病。并且,可以按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进行综合分析,以辨明脉象与病症的内在联系。再如,女子妊娠三月,其脉应显滑象。若妊娠三月其脉不滑而涩,说明脉的更代不正常,胎元失养。这些实例说明,辨别和分析脉的更代,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意义。因此,不能将代脉认为是脉有间歇的脉象,那就违背了代脉的实际意义。
15,辨别和分析脉象的变化和转变
在疾病过程中,脉象发生变化或转变,由一种脉象转变为另一种脉象,古代医家称其为“革脉”。脉的更代有一定规律,在疾病过程中脉象的变化和转变也有一定规律,代脉和革脉分别按这两方面的规律对脉象进行辨别和分析,这是革脉和代脉的区别。古代医家诊脉,既诊察脉的更代,又诊察疾病过程中脉象的变化和转变是否符合规律,这对分析病理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经验越丰富,这两种脉象的重要意义越明显。但是,由于《脉经》的表达方法很难理解,这两种脉象的实际意义都被埋没了。
据考证,近代脉书由于埋没了代脉和革脉的实际意义,使现在的诊脉方法失去了原来的灵活性。并且,对脉诊充分发挥诊断作用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现在的诊脉方法,若与经典文献记载的诊脉方法比较而言,确显逊色。
从脉诊经典文献的记载看,古代医家开创的诊脉方法,不仅非常实用,而且机动灵活,但是,从《脉经》以后,脉诊发生了变化,失去了原来的灵活性和机动性。现在发现,其主要原因,是脉诊经典文献的表达方法难理解,一些脉名的实际意义被埋没了,脉诊的实用技术没全部传下来。其中,革脉和代脉,都不是专指脉的某一种形态,而是代表对脉象变化进行辨别和分析的两种重要方法。代脉是按生理性的脉象变化规律进行辨别和分析,革脉是按病理性的脉象变化规律进行辨别和分析。因此,这两种脉象的临床应用最灵活,最机动,既可用于诊察脉象是否主病,又可用于分析脉象与病症之间的内在联系,还可用于诊断疾病的发展变化和预后转归。比如,《脉经》说:“三部脉革,长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毫无疑问,这是专指疾病过程中脉象的变化和转变。意思是说,若卒病其脉即发生变化和转变,表明机体适应能力或调节机能尚可,此为脉有生机的表现,故曰“卒病得之生”。若病的时间很久其脉才发生变化和转变,表明机体适应能力或调节机能很差,此为脉无生机的表现,故曰“长病得之死”。再如,失血量过多的患者,其脉当沉细,这是符合发展规律的。若不转变为沉细脉,则不符合规律,表明失血性调节机能太差,是脉无生机的表现。如扁鹊说:“病若吐血复衄者,脉当得沉细,而反浮大牢者死。”所谓“牢”,与 “革”正相反,指脉象不发生变化和转变。扁鹊的意思是说,反复失血的患者,其脉当变为沉细,若浮大之脉不变为沉细脉,表明失血性调节机能太差,故主死。所谓“浮大牢”,是浮大脉不发生变化或转变,而不是浮大脉与牢脉相兼。从脉诊经典文献对革脉和牢脉的记载来看,若脉象随疾病的发展规律而发生相应变化或转变,则为革脉。若不发生相应的变化或转变,则为牢脉。这说明,在诊疗实践中,按疾病发展规律诊察脉象的变化和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疾病的发展有一定规律,脉象的变化必然有一定规律,若脉象变化不符合疾病的发展规律,则需进一步辨别和分析。这对临床辨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绝不可忽视。
以上说明,古代医家筛选制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每一种脉象都有一定针对性,其诊断意义都很重要。但是,由于二十六种脉象被埋没或被误解了一部分,影响了对脉象的辨别方法,同时也影响了对脉象及其主病的分析。因此,应该根据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掌握每一种脉象的辨别和分析方法,这是对复杂脉象进行辨别和分析的基础。

第九章,脉诊的入门技术
古代医家筛选制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是一个严谨而科学的组合,每一种脉象都有一定针对性,其诊断作用不能互相替代。其中,任何一种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被埋没或被误解,都会影响对脉象的诊察,甚至影响脉诊的适用范围和诊断作用。因此,二十六种脉象中的任何一种都不能偏废,必须熟炼掌握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诊察技术。
在诊疗实践中,一般是以二十六种常用脉象及其相兼脉概括临床错综复杂的脉象变化。因此,必须弄清每一种脉名是诊察寸口脉哪一方面的变化。否则,对脉象的诊察就缺乏依据。比如,滑涩二脉都是诊察脉的流利程度,若不明确这一点,对滑涩二脉的诊察就没针对性。再如动脉,其实际意义是诊察非窦性心律的脉形,若不明确这一点,对动脉所主病证的分析很容易与其实际意义相悖。特别是代脉和革脉,由于近代脉书误解了这两种脉象的实际意义,对其所主病证的分析已离题太远。这些实例说明,必须弄清每一种脉名是诊察寸口脉哪一方面的变化,才能充分体现脉诊的诊断作用。
脉的变化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脉体的大小、脉的长短、频率、脉位、节律、气势、张力、幅度、流利程度、和缓程度等。错综复杂的脉象,主要是这些方面发生变化。古代医家筛选制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就是针对这些方面的变化。其中,由一种条件构成的脉象,针对一个方面的变化。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条件构成的脉象,针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方面的变化。二十六种常用脉象再加相兼脉,基本上概括了对脉象进行诊察的主要方面。因此,对错综复杂的脉象进行诊察,必须掌握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诊察方法,这是诊脉的入门技术。最简便的方法是:根据每一种脉象的构成条件和脉形规范,熟识二十六种常用脉象分别涉及寸口脉哪些方面的变化。然后,按脉象的构成条件对寸口脉相关方面的变化逐一进行诊察。对初学者来说,这是简便易学的诊脉方法。
1,察至数
在察至数的过程中,主要辨别迟脉和数脉。一般是用“呼吸定息”的方法。一呼一吸为一息。一息脉动四、至之间为正常。一息三至或三至以下者,是迟脉。一息六至或六至以上者,是数脉。
2,察脉位
在察脉位的过程中,主要辨别浮脉、沉脉和伏脉。具体方法是:先将寸口部位“按之至骨”,并将所用指力看成是“总指力”。然后,再用相应指力诊察脉位。凡所用指力小于“总指力”的“五分之二”便触及寸口脉,都是浮脉。凡所用指力大于“总指力”的“五分之三”才触及寸口脉,都是沉脉。不浮不沉之脉,所用指力相当于“总指力”的“五分之二”与“五分之三”之间。若用“总指力”不能触及脉体,需大于“总指力”才能触及者,则是伏脉。
3,察脉体大小
在察脉体大小的过程中,主要辨别洪脉和细脉。其具体方法是:按寸口脉划分“五部”的理论,寸口脉不论居于何部,其脉体以充盈本部为正常。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凡比正常脉体“大”者,都是洪脉。凡比正常脉体“小”者,都是细脉。这是独取寸口脉法的特殊规定,虽不必拘泥,但有一定指导意义,可灵活掌握。
4,察脉体长短
在察脉体长短的过程中,主要辨别长脉和短脉。其具体方法是:按划分“三关”的理论,寸口脉的长短以“一寸九分”为正常。在这种理论指导下,若寸口脉超过“一寸九分”,寸、尺两端过于本位,则为长脉。若寸口脉达不到“一寸九分”,寸、尺两端不及本位,则为短脉。这也是独取寸口脉法的特殊规定,虽有一定指导意义,但可灵活掌握。
5,察脉体张力或弹性
在察脉体张力或弹性的过程中,主要辨别弦脉、紧脉和缓脉。其具体方法是:若只是脉体张力增强,按之如弓弦状,为弦脉。若脉体“紧张”或“拘急”,按之“左右弹人手”或如“切绳状”,为紧脉。若脉体“舒缓”或“缓纵”,按之有脉体“张力”或“弹性”低下的指感特征,为缓脉。
6,察脉律
在察脉律的过程中,主要辨别结、动、促三种脉象。结脉的辨别比较简单,凡脉有间歇即是结脉。若数脉而有间歇则是促脉。动脉是非窦性心律的脉形,在实际表现时比较复杂,可根据正常窦性心律脉形的基本特点进行辨别。
7,察脉的流利程度
在察脉的流利程度的过程中,主要辨别滑脉和涩脉。具体方法是:触及脉体时,先将指目按在脉的脊部,细心体察脉管内血液运行的流利程度,若脉管内的血液运行滑利,较正常流利程度更流利,则为滑脉。若运行艰涩,流利程度不及正常,则为涩脉。
脉的流利程度没有具体指标,可结合脉的形体变化综合体会。因此,必须加强基本功练习,多根据正常脉象体察正常脉的流利程度,然后,可掌握滑涩二脉的脉形特点和指感特征。
8,察脉的圆敛程度和脉管与周围组织的界限
在这一过程中,主要辨别散脉。散脉有生理性散脉和病理性散脉之分。生理性散脉是脉体“大”而表现出的“散漫”之象,但脉体圆敛,无其他不适。病理性散脉的脉形是:脉体不圆敛、过度散漫或形体过度宽泛,甚至脉管与周围组织的界限模糊不清。
9,察脉的力度
在察力度的过程中,主要辨别脉的有力无力。一般说,这是对主要脉象进行详细诊察的附加条件。因此,对每一种脉象的诊察,都需要进一步诊察脉的有力无力。如,数脉有力、数脉无力、沉脉有力、沉而无力等。
10,察特殊脉形
在这一过程中,主要辨别比较特殊的脉形或二十六种常用脉象不能概括的脉形。古代医家制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芤脉即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脉形。其脉形特点是“中央空、两边实”。除芤脉以外,古文献记载了很多特殊脉形,如:釜沸脉、解索脉、雀啄脉、麻促脉、虾游脉、鱼翔脉、屋漏脉、弹石脉、转豆脉、偃刀脉等。这些脉形虽然少见,但可预示异乎寻常的病变,对提供特殊诊断依据,及时判测病情,确有一定意义。所以,不应弃而不用。
11,察复合脉或相兼脉
复合脉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构成条件复合而成的脉象,因有固定专名,称为复合脉。相兼脉两种或两种以上脉象相兼,没有固定专名,故称相兼脉。比如,浮脉和数脉相兼,称为脉浮数;沉脉和弦脉相兼,称为脉沉弦;这都是相兼脉。
需要在察复合脉或相兼脉过程中辨别的常用脉象主要是微脉、濡脉、弱脉、虚脉、实脉、促脉等,除此之外,若两种或两种以上脉象相兼,都是相兼脉。如,脉浮数、脉沉数、脉弦滑、脉迟缓等。对这一类脉象的诊察,可根据每一种脉象的构成条件,按相关方面的变化逐一辨别。凡复杂脉象,都在这一过程详细诊察。
12,察脉的更代
察脉的更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诊察脉象变化是否符合季节脉或体质脉的变化规律,二是诊察由一种脉象更代为另一种脉象是否符合正常规律。因此,必须掌握正常脉象的变化规律,才能诊察脉的更代。
古代医家诊脉,脉的更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但是,近代脉书误解了代脉的实际意义,误将代脉认为是“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复来”的脉象,因此,察脉的更代被忽视了。现已证实:代脉的实际意义并不是“脉来一止”,更不是“止有定数”或“良久复来”,而是专指脉的更代,这是对脉象变化进行诊察和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
察脉的更代,首先要掌握季节脉和体质脉的变化规律,若脉的更代不符合季节脉或体质脉的变化规律,表明脉的更代不正常,这对辨别脉象是否主病及其疾病的发展转归具有重要意义。比如,按季节脉的变化规律,春季之脉应显弦象,秋季之脉应显浮象。若春季其脉不弦,秋季其脉不浮,说明脉的更代不正常,这对分析脉象的变化是否主病具有重要意义。再如,女子妊娠三月,其脉应显滑象。若妊娠三月其脉不滑而涩,说明脉的更代不正常,胎元失养。又如《脉经》说:“热病七八日,其脉微细,小便不利加暴口燥,脉代……其脉代绝者死。”这些实例说明,察脉的更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3,察革脉
察革脉主要是诊察在疾病过程中脉象的变化和转变,这是古代医家对脉象进行诊察和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后人误解了革脉的实际意义,使其诊断作用未能充分体现出来。据考证,古代医家诊脉,既诊察脉的更代,又诊察脉象在疾病过程中的变化和转变。这两个方面的诊察,既可诊断脉象变化是否主病,又可诊断脉象变化与病症的内在联系,还可诊断疾病的发展变化及其转归。后世脉书误解了革脉的实际意义,是脉诊的重大损失。应该提倡按病变规律诊察和分析脉象的变化和转变。这是充分发挥脉诊诊断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绝不可忽视。
14,察独
在察独过程中,主要诊察脉象在某一“部”或某一“关”出现的异常变化,这是诊察病脉的具体方法之一。如《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这是根据发生“独变”的脉象辨别病脉。后世医家继承和发扬了这种辨别病脉的方法,将“察独”作为发现病脉或辨别病脉的主要手段。这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方法,深受后世医家推崇,如张景岳说:“此独字,即医中精一之义,诊家纲领莫切于此。”
古代医家积累了很多“察独”的具体方法,其一是从脉的形象变化入手,以一部之脉的形象异于其余各部为独。如《诊家枢要》说:“一部之内,独大独小,偏迟偏疾,左右强弱相反,四时男女之相背,皆病脉也。”《医原》说:“六脉之中,有一脉独乖者,即当于独乖之一脉求之。”这是因某一部脉的形象变化异于其余各部,故为“独变”,“独”则为病脉。其二是从脉在各部的显现入手,以脉体独显于某部为“独”。如《脉理求真》曰:“有以五脏五脉各应互见,而六部六脉偏见一脏之脉者,是其病根伏是,而更可以独名也。”以上两种方法,是根据脉体的显现部位和脉体的形象变化“察独”,确有一定诊断意义。张景岳的方法略有不同,他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察独,其曰:“独之为义,有部位之独也,有脏气之独也,有脉体之独也。部位之独,谓诸部无恙,惟此稍乖,乖处藏邪,此其独也。脏气之独者,不得以部位为拘也,如诸见洪者,皆是心脉;诸见弦者,皆是肝脉;肺之浮,脾之缓,肾之石,五脏之中各有五脉,五脉互见,独乖者病,乖而强者,即本脏之有余,乖而弱者,即本脏之不足,此脏气之独也。脉体之独者,如经所云:独小者病,独大者病。”显然,张景岳对察独的方法又有所创新。
总之,察独是对脉象进行诊察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首先要掌握正常脉象的普遍规律和不同体质的脉象特点,在同中求异,在常中求变。这种方法,若能运用自如,不失为诊察病脉的捷径。
察胃、根、神
古代医家认为,胃、根、神是脉的三要素,是正常脉象必须具备的三个方面。因此,察脉的胃根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察胃根神的具体方法详见第十章,从略。
以上是对脉象进行诊察的主要方面,从诊察这些方面的变化入手,首先掌握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诊察方法,然后,循序渐进,触类旁通,抓关键,识要领,逐渐积累诊察复杂脉象的经验,再图精益求精。

第十章,怎样辨别病脉
简单的说,病脉是疾病原因导致的脉象变化。辨别病脉,主要是对反映疾病的脉象变化进行辨别和分析。
怎样辨别病脉,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实际问题。从理论上说,全部的医理和脉理知识及其方法论,都对辨别病脉有一定指导意义。辨别病脉的过程,实际是将医理和脉理知识及其方法论付诸实践的过程。从实践来说,对脉象进行诊察和辨别一切方法,都包含着辨别病脉的方法。并且,诊脉的操作过程和对脉象进行分析的思维过程,都是辨别病脉的过程。所以,具有丰富的医学基础知识和脉诊知识,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熟练的操作技术,是辨别病脉的基本保证。
由于脉诊是以常用脉象的名称概括错综复杂的脉象,所以,辨别病脉,必须掌握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辨别方法,在某种意义上说,掌握了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辨别方法,等于掌握了辨别病脉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历代医家的经验,辨别病脉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根据脉的胃、根、神进行辨别
脉的胃、根、神,是从寸口脉的复杂变化中抽象出来的概念,古代医家将其作为正常脉象的必备条件,认为任何一种脉象都以有胃、有神、有根为期。因此,根据脉的胃、根、神辨别病脉,是最具中医理论特色的辨别方法。
脉的胃、根、神并不是玄学,而是按中医理论对脉象变化进行辨别和分析的一种方法。中医认为:脉的胃、神、根,主要反映人体的正气。在疾病过程中,正邪交争,正气必发生变化。所以,脉的胃、根、神可以作为辨别病脉的重依据。临诊时,对脉的胃根神进行诊察,并根据脉的胃根神对脉象变化及其主病进行综合分析,这是历代医家都极力推崇的方法。因此,历代脉书都将这种辨别病脉的方法列为首要方法。如前贤医家程钟龄说:“脉有要诀,胃神根三字而已。”
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乃气血生化之源。若胃气旺盛,则气血充沛,人体亦充满生机。如《内经》说:“有胃则生,无胃则死。”这说明,古代医家非常重视胃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从现存于世的脉诊文献来看,“胃气”之说在脉学领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为止,诊察脉中胃气,仍是辨别病脉的重要依据。若脉中胃气少,其脉发生异常变化,即为病脉。
根据历代医家总结的经验,脉中胃气的多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1,脉来从容和缓为有胃气
《内经》说:“谷气来,徐而和。”所谓“谷气”,就是胃气;“徐而和”,是脉的节律匀整、从容和缓。受《内经》影响,很多脉书都以脉来“从容和缓”为有胃气。并且,根据“从容和缓”的程度,可以辨别平脉、病脉和“主死”的脉象。比如弦脉,若脉微弦,是脉有胃气的表现,为平脉。若“弦”的程度超过可容许的变化范围,是“弦”多胃气少,为病脉。若弦脉毫无和缓之象,表明胃气已绝,乃真脏脉,是“主死”的脉象。由此说明,可以根据脉的从容和缓程度辨别胃气的多少,并可辨别病脉的依据。
应该说明的是,脉的“从容和缓”不能与缓脉相混淆。二者有严格区别。金元时期,刘河间提出:“缓为胃脉”;明朝时期,李中梓进一步解释:“胃气脉者,缓而和匀,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疾不徐,意思欣欣,悠悠扬扬,难以名状者。”后来周学霆的《三指禅》说:“缓即为有胃气”,并将缓脉的脉形误解为:“不浮不沉恰在中取,不迟不数正好四至,欣欣然,洋洋然,从容柔顺,园静分明。”这些说法,很容易混淆“缓脉”与“从容和缓”的实际意义。到清代咸丰年间,费伯雄在李中梓之论的基础上,提出:“缓者,从容和缓,所谓胃气也。悠悠扬扬,意思欣欣,此八字最能传缓字之神。”于是,“从容和缓”与“缓脉”难以分辨了。实际上,必须将脉来“从容和缓”与“缓脉”严格区别,才能充分体现“从容和缓”是脉有胃气的表现。这是因为,从缓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来看,缓脉并不是脉来和缓,而是主病的脉象,其实际意义是脉体“舒缓”或“缓纵”,绝不是胃气正常的表现。
所谓“从容和缓”,并不是单指寸口脉某一个方面的变化,也不是一个固定的脉形,而是脉象在各方面的变化相互协调而且程度适宜,故为脉有胃气的表现。比如,与四时相应的季节脉,并不是同一种脉象,也不是单指寸口脉某一个方面的变化,但都可以是脉有胃气的表现。比如,春显弦象、夏显洪象、秋显浮象、冬显沉象等。临诊时,这些脉象都有一个从容和缓的程度问题。这说明,不能将脉的“从容和缓”认为是一个固定不变的脉形。而是根据脉象在各方面的变化体察其是否互相协调或程度适宜。在生理状态下,正常脉象的综合表现即是胃气正常的表现。在疾病过程中,主病的脉象,有一分和缓便有一分胃气,这说明,脉的从容和缓绝不是固定不变的脉形,绝不是单指某一个方面的变化,而是脉象在各方面的变化互相协调而且程度适宜。因此,脉的从容和缓程度是辨别病脉的重要依据。
2,脉与四时相应为脉有胃气
脉与四时相应,是脉象变化的普遍规律,也是正常脉象的必备条件。所以,脉与四时相应也是脉有胃气的表现。因此,脉象的变化是否与四时相应,是辨别病脉的重要依据。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得,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补写勿失,与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这说明,脉象与四时相应的变化有一定规律,这是对脉象变化进行诊察的一个重要方面,故“不可不察”。
脉象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即是脉有胃气的表现,其规律是:春季微弦,夏季微洪,秋季微浮,冬季微沉。若脉象不与四时相应,或在变化的时间上、程度上出现太过与不及等异常,即是脉“不得胃气”或“胃气少”的表现,故可作为辨别病脉的依据。如《脉理求真》说:“胃气中和,旺于四季,其在春宜微弦而和,夏宜微洪而和,秋宜微浮而和,冬宜微石而和。”这说明,脉象与四时相应,在实际表现时的程度适宜,即是胃气正常。反之,则为病脉。
(2),神
所谓“神”,有狭义、广义之分。广义之“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综合表现。狭义之神,指人的思维意识活动。
在脉学领域,察“脉中之神”是倍受历代医家重视的诊脉要领。如张景岳说:“善为脉者,贵在察神,不在察形。察形者,形千形万不得其要,察神者,惟一惟精,独见其真也。”这说明,察“脉中神气”非常重要,可为辨别病脉的重要依据。
 “脉中之神”是由寸口脉的多方面变化表现出来的。历代医家对“脉中之神”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

1,脉有胃气即有神
《内经》说:“谷气来,徐而和。”又说:“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所谓谷气,即水谷之精气。水谷之精气也就是“胃气”。所以,脉有胃气即是“神”的表现。
 “脉中胃气”即“脉中之神”,在脉诊的发展过程中已成共识。如《医原》明确提出:“有胃即是有神”。所以,可参照“脉中胃气”的诊察对脉中“神气”进行辨别和分析。
2,脉有力为神
有的脉书提出,“脉有力”为“有神”。这样以来,察“脉中之神”与察“脉中胃气”有了一定区别。这是脉诊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观点和辨脉方法,因确有实用价值,也很受重视。脉来有力或无力的程度,都可作为辨别病脉的依据。
脉有力即为有神,是李东垣提出的:“脉中有力,即有神也。”此说倡行以来,不少医家都以脉来有力为有神。然而,言是者有之,言非者亦有之,尚有另辟新说者。比如,龚廷贤、刘河间、吴山甫等著名医家,都以脉来“有力”为有“神”。但《三指禅》则持异议,且另辟新说,其曰:“岂知有力未必有神,而有神正不定在有力。”这说明,对“脉有力即为有神”不可一概而论。从临床实践来看,在“实”证性质的病变过程中,脉来有力未必都是佳象,有时可以是“邪气亢盛”的表现,不一定都是脉中神气的表现。但在“虚”证性质的病变过程中,脉来有力往往是正气回复的表现。所以,《三指禅》之说是有一定道理的。因此,诊察脉的有力无力必须结合其他方面的变化。
近代名医时逸曾将脉有神概括为:形体柔和,来去从容,来去如一,应指四端有力。并且明确指出:四项同时见之,方得谓之有神。这种观点基本上正确。这是根据四个方面的变化诊察脉中神气,虽不能全面概括脉有神气的脉形,但基本上反映了诊察脉中神气需要结合多方面的变化,这是察脉中神气的基本要领。
3,脉的至数匀齐为有神
以脉的至数匀齐为有神,是陈士铎提出的,他说:“按之指下,若有条理先后秩然不乱者,此有神之至也;若按指充实而有力者,有神之次也;其余按指而微微鼓动者,亦谓有神。”所谓“有条理先后秩然不乱者”,即是脉的至数匀齐,这是脉有神气的一种表现。这说明,脉的至数也能反映脉的“神气”。若脉的至数不匀齐,或脉见结代、动、促、参伍不调等,则为“失神”或神气不足,故可作为辨别病脉的依据。
总之,脉有神气并不是单指某一个方面的变化,所以,对脉中神气的诊察,绝不能局限于脉的某一个方面的变化。历代医家根据“脉中神气”辨别病脉,开辟了很多方法,积累了丰富经验,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3),根
脉贵有“根”这一学术思想,是《难经》提出的。如《难经》说:“上部无脉,下部有脉,虽困无能为害,夫脉之有根,犹树之有根,枝叶虽枯槁,根本将自生。”这是脉之“根”的最早记载。可以看出,《难经》是以“下部有脉”为脉有“根”。
在《难经》的基础上,后人又发展了脉之“根”的学说,认为脉“根”有二,一为尺部,二为沉候。所以,对脉“根”的诊察,主要是六部脉沉取和诊察两侧尺部脉。如《医宗必读》曰:“两尺为肾部,沉候之六脉皆肾也。然两尺之无根与沉取之无根,总之,肾水绝也。”显然,《医宗必读》是根据两侧尺部和六部脉沉取诊察脉“根”,并认为脉“根”是肾水盛衰的重要标志,故可作为辨别病脉的依据。
二,用察独的方法辨别病脉
察独是发现病脉或辨别病脉的一种简便方法。详见第九章,不再重复。
三,用化解法辨别病脉
在诊疗实践中,脉象千变万化,但脉诊的常用脉名只有二十六种,因此,熟识二十六种常用脉象分别针对寸口脉哪些方面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所谓“化解法”,就是把脉诊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化解,弄清每一种常用脉象是针对寸口脉哪方面的变化。这样,便于根据寸口脉正常的脉形规范辨别病脉。比如,迟数二脉是针对脉的至数,若一息三至或三至发下,或一息六至或六至以上,都可作为辨别病脉的依据。
《诊家枢要》提出:“察脉须识上下往来去止六字。上者为阳,来者为阳,至者为阳;下者为阴,去者为阴,止者为阴。上者自尺部上于寸口,阳生于阴也;下者自寸口下于尺部,阴生于阳也。来者,自骨肉之分,出于皮肤之际,气之升也;去者,自皮肤之际,还于骨肉之分,气之降也。应曰至,去曰止。”这实际就是一种简单的化解法。这是用上、下、来、去、至、止六个方面的变化概括脉象,并将错综复杂的脉象化解为上、下、来、去、至、止六个方面进行辨别和分析。《辨脉指南》高度颂扬了这种方法,称其为“脉中之神机”。《景岳全书》则称之为“诊家之纲领”。近代脉书将这种方法称为“六字诀”。
另外,张景岳认为,此“六字诀”还具有初中末三候之诊法。他说:“初诊之先,即当详审上下,上下之义,有升降焉,有阴阳焉,有藏象焉,有补泻焉。上下确然,则证治条分而经济自见,此初候之不可不明也。及诊治之候,即当察来去。来去之义,或指下之和气未来,形证之和气未去,此进退之可别也。或何者为邪气渐去,何者为生气渐来,此消长征矣。来去若明,则吉凶可辨,而权衡在我,此中候不可不察也。再统初中全局,犹当详见至止。至止之义,即凡一举一动,当料其势所必至,一闻一见,当思其何所底止,知终知始,庶乎近神矣,此末候之不可不察也。”可见,张景岳对“六字诀”的精义和具体用法,确有一番造诣。
清代医家周学海提出了更为简单的一种化解法,是从四个方面分析脉象的变化。他说:“脉有四种,位数形势而已。”并进一步解释说:“位者,浮沉尺寸也;数者,迟数结促也;形者,长短广狭厚薄粗细刚柔,犹算学家之有线面体也;势者,敛舒伸缩进退起伏之有盛衰也。势因形显,敛舒成形于广狭,伸缩成形于长短,进退成形于前后,起伏成形于高下,而盛衰则贯穿于诸势之中,以为纲领也。此所谓脉之四种也。”这种方法可以执简驭繁地归类各种脉象变化,在辨别和分析脉象变化时比较方便。对这种方法的操作技术,周学海也作了具体说明:“曰举按,以诊高深也;曰上下,以诊短长也;曰推寻,以诊广狭厚薄曲直也;曰初持久按,以诊迟数滑涩止代也;曰单按总按,以诊来去断续也。”这就是说,用“举按”以诊浮沉之位,用“上下”以诊寸尺之位,用推寻的手法可以审察脉形,用初持、久按、单按、总按的手法可以审察脉势和至数方面的复杂变化。
以上方法虽略有不同,但总起来说,都是从脉象的基本构成条件入手,这是很值得提倡的一种方法。用这种方法辨别病脉,针对性强,准确性高,比按综合脉形“对号入座”更容易掌握。比如动脉,若按古文献记载的综合脉形“对号入座”很难辨别,但从非窦性心律脉形的基本条件入手则很容易掌握。
四,根据脉象的变化程度辨别病脉
脉诊的二十六种常用象,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脉形,都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在实际表现时,可以有程度上的不同。因此,脉象的变化程度可作为辨别病脉的依据。比如弦脉,其主平、主病、主死,取决于“弦”的程度,所以,脉象的变化程度是辨别病脉的重要依据。再如迟脉,若一息三至,未必都是病脉,若一息二至或二至以下,虽仍属迟脉,但肯定是病脉。任何脉象在实际表现时的程度,都是辨别病脉的重要依据。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脉象的变化程度辨别病脉,还有另一个方面的意义,即:根据脉象的变化程度,可以分清相兼脉的主、次。这对临床“辨证”非常重要。主脉反映疾病的主要方面,是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兼脉对主脉有补充作用。脉象的变化程度是辨明主脉和兼脉的重要依据。比如脉浮数,若“浮脉”为主脉,常见于表热证。若“数脉”达到一息八、九至的程度,应以“数脉”为主脉,这是“阳热已极”或“元神散脱”的表现,绝不再是表热证的性质。这说明,脉象的变化程度,既可作为辨别病脉的依据,也可作为分辨主脉和兼脉的依据。
五,区别阴阳顺逆是辨别病脉的根本法则
《内经》指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这是辨别病脉的基本法则。所谓“先别阴阳”,既包含着正气盛衰的变化,又包含着具体的病变情况,而这两方面的情况,都可以通过上述各种方法进行诊察。比如,脉的胃根神、察独、六字诀、位数形势等,对这些方面的辨别和分析,都须以辨别阴阳顺逆为基本法则。比如,首先将脉象分为阴脉、阳脉,再辨阴证、阳证。阴和阳,既是辨脉总纲,又是辨证总纲,故可根据脉象的阴阳属性辨别病证阴阳属性。临床千变万化的脉象,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错综复杂的病证,也可以用阴阳来概括。所以,辨脉和辨证都需辨别阴阳顺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