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41回概括:我国医疗美容机构的多元化发展与展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7:10:29

我国医疗美容机构的多元化发展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0-9-27 21:14:08 来源:中华医学美容网作者:艾 玉 峰 点击数: 19

——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成立20周年的思考

改革开放的初期各行各业都在萌动着一种发展欲望,敏感的先行者们开始寻觅商机,寥寥几点星火从北至南萌生了几家个体美容诊室。虽然仅为几家,却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许多人认为不足为奇,更多的人是认为成不了气候。此期的民营医生们也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鄙视、好奇、赞许、探询、期望等各种心理影响着业内各种人士。但他们顶住了压力,在夹缝中脱颖而出,显露出这个新生事物的勃勃生机。虽然仅仅有几家个体美容院,却在业内引起了深远的影响,为民营美容事业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二、初级阶段(1986~198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美容市场的需求在不断的加大。在改革开放前被认为不便公开的美容手术,如眼袋、重睑、隆鼻等手术的求医者有也越来越多,许多的公立医院开设了美容门诊,如北京、上海、西安、沈阳、重庆等地的大专院校及公立医院开展了较多的美容外科手术。在此时期全国范围内应运而生的民营美容医疗机构遍地开花。

但在此期间的美容机构绝大多数是以生活美容为主,那时期的经营者开始都是真正的个体,一张咨询台,一张美容床就可以开业了,很多是家庭式的,随着生意的红活,小作坊式的操作已不适应需求时,开始扩大营业规模和营业项目。此时又产生了一个新的行业就是美容技术培训学校,市场催生了培训学校,培训学校又促发了美容机构的产生,在直辖市及省级等一、二级城市,每天都会有新的美容机构产生。这些机构无论从设施方面,还是技术方面多数还是处于初级水平,行业人员无所谓专业或非专业,因为任一个非医疗人员,只要经过所谓的美容学校培训1~2周就可以发给一个毕业证书,持此证书就可以在工商税务部门领到合法的上岗证或营业执照。这些机构在市场经济的海洋里搏击,求得生存和发展。这些机构大部分以几十平方米的营业场地为主,营业项目还是以皮肤护理、文饰、仪器美容以及推销化妆品为主,而美容外科手术则是外请专科医院的整形美容外科医生来完成,设施非常简陋,在诊室内拉个帘子,放张床摆台落地灯就进行手术。全国范围内真正的专业美容整形医疗机构不过是寥寥几家。

三、成长阶段(1990~1995)

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容市场的商机已经显露出来,在全国许多大中城市内公立医院和私立医疗机构,成立了医疗美容专科机构,有数家公立医院成立了独立的面向市场的美容医院或门诊部,随着市场的扩大,国家职能部门开始对美容市场进行监管,将开始仅由工商税务部门监管,改为由医疗卫生、工商、税务共同监管,并开始规范市场价格,各地根据当地的情况规定了生活美容及医疗美容项目的界定以及收费标准。

在此阶段,医疗美容机构的优势逐渐呈现出来,生活美容机构的利润空间远不如医疗美容机构的利润空间大,所以生活美容机构除了几家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美容院外,有些美容机构开始向医疗美容机构转轨;有许多医疗美容机构为了区别于生活美容,特别强调了医学美容的特点,这就告诉消费者:此类机构可以开展医疗美容手术项目。民营医疗美容机构往往开展业务比较单一,如重睑、眼袋、隆鼻、隆胸、吸脂等手术,稍大一点的,有一定难度的都不能开展。很多机构仅有管理者1人、咨询1人,而没有医生,在这个阶段内,完全是借助公立医院的专科医生走穴,将顾客约好,再通知医生过来手术,那时的手术环境大多非常差,设备器材简陋,消毒不严格,手术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和隐患。

四、发展阶段(1996~2000)

此阶段医疗美容机构的发展方向逐渐明确。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其发展方向基本定向于美容外科为主,其它医疗美容项目为辅的目标。其机构的规模也在扩大,可以形成100~300平方米(很少有上千平方米规模)规模的美容整形机构在不断的增加,有的公立医院也开始成立独立的美容外科门诊对外营业,从南到北全国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民营的美容医院开始形成规模性经营,由于美容整形机构的准入制度并不完善,所以各个医疗美容机构的设施及技术力量参差不齐。在经营模式上基本上是采取过度推销手段,技术水平的不足,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和纠纷,为此,各种类型的学习班开始兴起,由于人才有限。各民营机构都聘请国内比较知名的专家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授作为单位的特聘专家,由于专家有限,于是有些专家一人竟身兼数家甚至数十家医院的主诊专家。即使如此仍不能满足需求,于是自封了许多专家教授。

五、规范与成熟阶段(2001~2005)

2000年以来,由于医疗美容行业存在的巨大商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行业内开始扩张规模,经营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仪器美容的优势也在不断提升,激光美容显现出了强劲的优势。医疗美容方面由过去的单一项目发展到了综合项目,手术的难度开始逐渐升级,丰胸、吸脂、除皱项目几乎在所有的民营机构营业项目中均都标出。此时,专业人才缺乏的现象凸显出来,使得民营美容机构的管理者开始求助于北京、上海、西安、沈阳、南京、重庆等地的几所大专院校的整形美容专业教授们。一时间出现整形美容专家教授满天飞的现象,自封的“专家”、“教授”也越来越多,尚不具备主治医师资格的住院医师也被戴上了“专家”、“教授”的头衔。另一方面在设施和治疗环境上也未达到医院标准要求,加之各级人员的素质低下,医生、护士的专业基础知识不够强。经专家教授术后的观察处理及护理均未跟上,使手术效果大打折扣,更有甚者出现了严重的医疗事故,此期内的美容整形手术后纠纷逐渐增多,有的医疗美容机构内几年下来积累的纠纷案例数以百计。

面对上述大好形势下出现的不少问题,急需从机构、人员、技术三个方面加以规范和管理。从而引起了国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卫生部于2001年委托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组织调查研究,并主持起草相关文件。卫生部终于2002年以第19号令形式发布了《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及其配套的《美容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医疗美容项目》、《美容医学技术操作规范》等文件,为规范医疗美容服务,促进医疗美容事业的健康发展,维护就医者的合法权益,起到了重大作用。此后,民营美容医院开始与专家合作挖掘各方的美容医学人才加盟于民营队伍。大部分美容机构完成了资本积累之后,开始转向正规运营,创作品牌,先后产生了一批具一定影响力的民营医疗美容机构。例如四川的华美、深圳的富华、北京的伊美尔等。民营医疗美容机构逐渐走向正规化,运作模式逐渐走向诚信、安全、无痛、良效、微笑化服务。而且民营美容医院的规模也进一步扩大,业务用房面积由数百平方米逐渐扩大到2000~3000平米以上。从而,全国医疗美容市场开始走向良性循环。

六、继续繁荣时代(2005~2010)

2005年以后,社会资金大量浸入到医疗美容行业,迫切希望做大做强,都要做行业内的“航母”旗舰招牌,整形美容已成为民营医疗机构的主导发展格局。

2008年美容行业大升级时代。当年出现的冰冻、大地震等天灾及世界性金融危机并未影响到医疗美容行业的发展,甚至有些地方出现“升而不降”的现象引起许多业内人士及经济学家的思考。世界范围内美国、日本、韩国的美容同样发展较快。民营美容业的发展打破了国有美容医疗机构的一统天下格局,百花齐放,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丰富了市场,满足了消费需求,医疗美容行业的民营体制逐渐成为主体,并起到主导作用。

近两年来,医疗美容市场的繁荣进一步刺激了投资者的扩张欲望。美容整形机构开始急速的扩大规模,扩大经营范围,许多1000~2000平米的医院迅速扩大为5000~6000平方米左右的豪华医疗美容场所。许多机构也将诊所、门诊部升级为专科医院,管理上也逐渐走向了正规化、科学化、现代化,并开始了与外界国际上的同行进行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引进了许多新的管理理念、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大大提高了整个行业的医疗技术水平。

随着国民经济实力的提升,人们对美的追求欲越来越强烈,由于网络世界性的普及,消费者更容易了解美容行业的具体发展现状及技术水平,同时也提高了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虽然说潜在市场巨大,但也存在较大的风险。所以要求管理者要尽量提高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及抗风险能力。

七、光明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出现的民营美容医院的共同特点是:投资额大,广聘优秀医学专家,服务态度看好,安全系数提高,受到美容就医者的广泛欢迎,甚至一些国外爱美人士也相继组团来华接受医疗美容服务。因此,民营医院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而且为扩大就业做出重大贡献,是拉动内需,扩大消费,为国家创汇的一条新的重要战线。据市场需求调查得知,一般每5~7万人口中应有一个中等规模的医疗美容机构。但是,虽然有些较大城市多达百余家,而有些大城市却仅有几十家、十几家,甚至少至一两家。以北京市为例,数千万人口中仅有100余家正式医疗美容医院、门诊部和诊所。而且其中有一部分为公有制医院的整形、成形外科所开设的美容机构。就是说,北京若有千家以上医疗美容机构才能满足需求。以日本东京为例,人口总量与北京差不多,而经正式注册的医疗美容机构达1140多家;韩国首尔的城市人口1300万左右,而医疗美容机构数量却近于北京的10倍。

因此,我国医疗美容市场远不到饱和量,其市场的容量和潜力还非常大。医疗美容行业正处在不断发展和壮大的新阶段,是一个普遍看好的朝阳产业。而且许多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认为它不是一种简单的服务,而是一种高尚的人文关怀,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医疗需求,也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个体经济和生命经济。

人类对美的永无止境的追求,美化自身和唯美效应是人文享乐的最高境界,相信很快就会迎来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