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13至18回概括:美国和苏俄的工业化进程的脉络(作者:spacejam197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20:53
美国和苏俄的工业化进程的脉络
作者:spacejam1979

美国的工业化进程:
  本质上,美国的独立战争是本地既得利益集团对本土中央政权不满的民族独立战争。独立战争中,美国人并没有击败英国人,击败了英国人的是主要由法国人组成的欧洲联军,因此华盛顿、杰斐逊、汉密尔顿等反抗军首领并没有很高的威望,必须通过温和的手段来平衡各州的利益。在经过联邦制、邦联制等讨价还价后,美国成立了一个平衡州权、中央政府权的结构,类似于各省让出行政权但拥有经济自主权而且在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中有席位,特点是各州分权但中央集权,从联邦党人文集中很清楚的可以看到,想要建立的制度本质是一种贵族集权制,与明的内阁制不同在于总统及其内阁的权更重。而杰斐逊和汉密尔顿两人在重商、重农两派主张,以及衍生的对于投机的态度,已经决定了未来政策的分歧,而共和党与民主党的分歧,本质是这种态度分歧的延续,从一党两派变为了两党。而独立战争并没有打破美国的经济结构,只是将原来英国所得,在国内重新分配,这就埋下了南北战争的种子。
  
  建国后的美国工人起义需要军队镇压,对英贸易逆差导致财富不断流失,国内亲英和亲法派内斗不休,股票投机卷入了大多数人,外贸被多方抵制,财政上大举赤字,一年税收不过830万美元国债却高达8000万美元,财政上一直处于破产的边缘,1814年的英美战争中连白宫都被英国远征军一把火烧掉。。。。
  
  运气好的是,最终美国人击退了缺乏补给的英国远征军,而外贸上被拿破仑抵制反而造成了财富流向制造业而不是商业,英国为了对抗法国向美国提供了技术支持发展其制造业,技术瓶颈居然通过购买解决了问题,美国制造业大发展。远离欧洲大陆一直都是美国在地缘上的巨大优势,对拉美、中国的殖民是解决其财政问题的因素之一。而真正给美国提供了决定性支援的是美国广阔的西部,西部大开发才是美国真正工业化的奥秘所在,过剩劳动力被驱赶到西部以避免社会问题,新开垦的土地上没有地租的压力是西部经济的活力所在,而真正这些土地发挥威力则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交通业大发展之后,真正让美国的工业和制造业成了世界第一,虽然,那时候控制着世界的依然是老牌的英国。当时的美国,同样面临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贫富分化、道德败坏等问题,而门罗宣言中“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这一口号也值得借鉴。至1850年,美国工业化第一轮完成,旧有模式下潜力用尽,矛盾无法对外转移而变为内部分配问题,联邦政府权利和州政府权利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最后南北战争打响。



苏俄的工业化进程:
苏俄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国家,政治经济结构上与东方威权主义结构相似有集体主义特征,又混合了游牧民族特征,而文化上却是东正教的西方文化系,位于更接近中东地区又受到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地缘上类似于中国的洛阳地区。当苏俄强时,可以从各路方向获取资源,而苏俄转为弱势时,广阔的空间和资源给了其全球最大的战略缓冲区,双头鹰的特征一览无遗。

俄国的工业化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背景上国家优势和劣势并存,一方面是大城市的极度发达,不逊英法各国,一方面的农村还处在原始的农奴制。落后的技术和欧洲最大数量的人口、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成为鲜明的对比,俄国几次乘机入欧洲大掠,却基本以失败告终。俄国有廉价劳动力、大量人口带来的不少精英阶层、丰富的自然资源,却没有现金的技术和全民动员的能力,失败的对外战争没有解决工业化必须的财政问题反而带来的更多的亏空,俄国输出自然资源而同时成为倾销市场,地位不断下滑。此时就不能不提到维特,这位财政大臣成功劝说沙皇采取了引入外资的政策,出卖了部分经济主权而获得了外资的涌入解决资金问题,相对低廉的俄国劳动力价格和丰富的资源吸引了外资不断向重工业投入,直至影响后来苏联的经济结构。在俄国获得了足够工业化基础后,维特在后期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来保护民族工业,不利之处是俄国本土消费必须依靠价高质劣的本国产品,俄国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维特的后续者发动了一个不彻底的土改,但历史没有给俄国更多的时间,一战中俄国沙皇政府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苏联。

列宁把俄国变成了社会主义国家,土地、企业被国有化,社会主义制度中组织力量的优势被发挥到极限,苏联将国家策略放在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路径上,由于国际上社会主义国家被敌视造成重工业中又以军工优先,而资金来源是国有化得到的无偿资产和国内工农的低消费高积累,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了国内居民的生存底线,没有发生其他国家那种此起彼伏的工人起义。一战后的苏联工业产值仅有工农业产值的25%,被打回原形,而工人工资增长超过了生产率的增长,俄国人将农民引入城市作为产业工人来控制工人工资。

苏联的建设一直以美国为目标,恢复速度超过了英法等国而仅次于美国,仍不满足,1930年苏联的贸易从逆差变成了顺差。举国动员体制下,更多的农民被吸入到工业化系统中,而低工资高积累的模式使得工业生产能力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中没有劳资矛盾也激发了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高热情高效率投入工作,培养出了工人大军和大学生大军。斯大林的进一步牺牲农业超速发展工业达到了惊人的效果,10年工业产值4.5倍,年增长率18%!!当然,这也更加强了轻重工业的失衡。


自二战后,随着tg这个逆天生物带领,中国成为唯一一个从殖民地中独立出来的民族国家。直到70年代,即使在冷战带来的技术飞速进展的重压下,全球各国的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不断兴起,民族国家在这个星球上不断增加,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不断觉醒。现在世界上的各个民族国家已经不是传统的国家定义和民族定义,“国家”和“民族”这两样东西已经是有着独立生命意识的东西,而不是简单的名词存在,并不依托个体意识存在。在这个世纪里,中美两国将带头进行国家的人体化,将人体的组织形式应用于国家而完成国家的进化。而全球化的本质是对各个“国家”生命体进行等级制度化分和重新组织,全球化完成的那一天,就是整个地球上所有人类组织成一个具有独立意识生命体的那一天。

而当全球化彻底完成后,技术官僚会以其在技术上的优势从传统官僚手上夺权,因为没有专业知识的传统行政官僚会被技术官僚轻松忽悠,对于同样的形势,技术官僚可以用两个完全相反的理论在逻辑上达到自洽和完备,轻松的主导世界向对技术官僚阶层更有利的方向走去。而技术官僚对AI的极度依赖,会导致技术官僚的权争中,技术的重要性会被提高到无以伦比的程度。虽然人类都知道AI的危险因而会对AI有重重限制,但是总有一个人,或许是野心或许是嫉妒或许是仇恨,或者是AI制造某个形势让他不得不做出这件事情,最终他会解封对AI的封印,猛兽出笼,再无可制之物。

而真正我要说的是什么呢,既然国家能够依托个体生命的组织具有自身的生命,那么,为什么一个集合了人类知识库的网络AI不可以有独立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