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小故事文字版:城市化的是是非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1:08:17

前言:


  “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三农”后面开始紧随着“问题”二字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把“三农”当作一个大问题,一个每年需要以第一号文件这样的形式,来表明它的重要性的时候,看样子,它真的成为了“问题”。


  与城市化、城镇化相对应的,城市、城镇,这么简单不过的名词,加上一个“化”字开始,就带来了那么多的问题。问题,应该就是指的不适应吧。


  我本人信奉戴维伊斯顿的系统管理学派,说得言简意赅,放在这里来说,就是如果一个人,要去挣钱,不得不背井离乡,到了外地以后水土不服,觉得哪哪都不适应,不舒服了,生病了。“水土不服”可能就是各种“化”了的结果,免疫力好的,可以扛过去;免疫力差的需要吃药打针、作调整;免疫力再差一点的,可能会病好几轮,依此类推。就目前看来,“三农”反正应该不是免疫力好的那一拨人。


  双刃剑之矛


  陆学艺: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教授斯蒂格利茨说过:21世纪人类最大的两件事情,一是高科技带来的产业革命,另一个就是中国的城市化。确实,实现城市化,这是中国的大事,也是世界的大事。纵观六十年来的十一个五年计划或规划可以看出,其中绝大多数的五年计划(规划)都有一个战略重点。中国城市化路径的再检视


  王小鲁:人口和劳动力的大规模城市化,缓解了农村人口过剩、土地短缺的矛盾,提高了转移人口的收入水平,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成为过去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最主要支柱。城市化未来还将继续作为增长的发动机,带动中国迈向现代社会。未来三十年,如果城市化率能再提高30个百分点,二元经济结构带来的巨大城乡差距就将基本消除,收入差距将显著缩小,中国将可能步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解决半截城市化问题
  

        双刃剑之盾


  王文:在美国,那些媒体精英与政治明星呼吁模式危机时,内心并不太真诚。至少可以说,对于美国模式自身的反思,最多只是停留在舆论叫喊与政治口号层面。美国民众要日复一日的“美国梦”生活,与美国的模式危机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结构性矛盾。没有任何力量能够让美国不这样走下去。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样的“泛美国化模式”正在中国上演。无论多少有识之士呼吁,中国不能拷贝美国的城市化模式,无论人们怎么“恐吓”中国下一步城市化需要至少10倍于当年美国的能源供给(因为1920年时美国人口在1.3亿左右),但在中国上至“十二五”规划,下到地方政府计划报告,根本看不到任何城市化停止,哪怕是减缓的迹象。中国该走什么路


  @朱学东:民主是城里人的世界观,且要求农民也具有同一世界观的一种政治形式。城市化逐渐成为一种专制,乡村不得不在精神上反抗民族主义,在政治上反抗民主,在经济上反抗金钱(斯宾格勒)


  幼象:中国没有“城市”,中国的城市很多时候不是“市”,而是“城”,是一个军事碉堡,里面住着特权阶层。“城乡”,“城乡”--“城”“乡”其实是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城里是国人,乡下是野人,城里人通过国家机器汲取乡村的财富;当然,很多城里人其实也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因为他们只是金字塔上的一层,只是国家机器上的一颗想“永不生锈”其实不得不生锈的螺丝钉。中国的一大特色就是集权,权力集中、资本集中、价值取向集中,所以北京这些地方非堵不可,所以北京人被压榨得剩不了多少精神空间,更何谈精神家园!应该说这个毛病在北宋已经开始了,学而优则仕,除了当官儿读书人不知道还有什么事情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因此,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考公务员--这是一个巨大的利益链条;这链条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制造垃圾,几乎所有的人都沉没而且沉默了。美丽的乡愁


  盛世穷人: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各地都在大肆征地建厂盖楼,几十年间,中国的耕地减少了数亿亩,这些土地绝大多数被城市所占有。在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农民不是从土地上被解放出来,而是被迫离开了土地。当土地被政府征用、土地使用权和开发权又被转手卖给开发商之后,成千上万的农民便必须背井离乡。虽然他们理论上将得到经济补偿,但在实际操作中,补偿金要么被县乡政府截留,要么被村干部侵吞,到达农民手中时常是千难万难。这些农民既没有耕地,也没有城市户口,造成了大面积失业,他们成了城市化的牺牲品。盲目城市化的结果是民怨沸腾


  制度的去与留


  李英明:大陆要真正启动城市化和工业化同步发展的机制,首要关键必须改革已经不合时宜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目前大陆政府有关城镇化比率的计算中,把外出打工半年以上,以及在城镇暂时生活的农民,都估算在内;但这些农民其实并不是真正拥有城市户籍的城市人口。户籍与土地改革是城市化的基础
 

  @郑风田:前一阵子数十家中文媒体与外媒联合炒作中国户籍制度取消,心情可以理解,方法不可能.有点太上纲上线了,忽视了户籍制度如果仅仅改变叫法而与之相关的社保\教育等不配套,搞大跃进,搞形式主义改名称,其实不单帮不了农民,真要是全改了,是害农民.最少现在是一个农民户口,城市化一统计发现仅28%的人有城市户口。


  周其仁:从长期看,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建设更不应该把短期调控作为目标。土地制度要解决的问题,是为推进城市化奠定有效配置空间资源的可靠基础,同时解决好人民之间、人民与政府之间、以及政府之间围绕土地资源配置和再配置的利益分配和平衡。为此,必须在清楚界定土地转让权的基础上培育完善的土地市场。我们必须明确,计划时代形成的土地制度早已经不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需要。我国征地制度必须加以全盘改革,我们认为“货币归货币,土地归商品”才是正确的方向。城市化、土地制度与宏观调控


  樊纲:户籍制度没阻止农民工入城……土地制度造成城市化滞后且不稳定。中国户口与土地制度妨碍城市化进程
 

  问题的制造与解决


  陆学艺:“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要靠城市化。农业要现代化,农民要富起来,城乡要一体化,必须解决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只有靠工业化、城市化吸纳众多农民,工业真正反哺农业,城市真正带动农村,才能解决好“三农”问题。中国城市化路径的再检视


  王小鲁:要解决半截城市化问题,未必需要进一步扩大政府收支比重,关键在于改革财税体制,转变政府职能,限制自我服务,扩大公共服务。解决半截城市化问题


  人民日报:“城市化的完整含义应该是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人口,让进城就业的农民在城市定居,并享有城市居民享有的一切。”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10》指出,进城农民不应该是身份上属于农民,职业上属于工人,也不应该是地域上属于城镇,职业上还是农民,更不应该是大规模、长期化、一代接一代的流动就业。……“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专家建议,各地应编制农民市民化的一揽子计划,可采取放宽落户条件的方式实现农民、农民工的市民化,逐步将他们纳入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体系。城市化不能“贵族化”:档次高了,生活难了


  秦晖:城市新移民,一般来讲,或者给他自由,或者给他福利,或者二者都给。二者都不给,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我们会看到一些所谓的好处,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负作用很大。中国最应该警惕的不是什么拉美化,中国怎么会拉美化?中国现在正在奥斯曼化,怎么防止这个现象,这是大家要考虑的。城市化与贫民权利--近代各国都市下层社区变迁史  

        后记:


  高楼大厦还在平地起,我们的马路铺好了再挖,挖好了再填,填了又刨起来再挖……因为没办法呀,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城市在不断的朝着高科技、高水平、高消费等所谓的“贵族”和“时尚”的方向发展。但是又有多少人,因为向往也好、欲望也好,去追逐着城市化了的生活。每每我们在追逐的时候,往往会忘记了当初追逐的初衷,也会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回忆起炊烟袅袅的乡村生活。看看现在的韩国和日本,他们的城镇化恰好与我们有很多相反的内容,他们的现在是不是我们的未来呢?未来不可知,就像我们并不知道“三农”问题是不是“水土不服”的人群当中最不适应的一拨人一样,究竟会病到什么程度,都不可知。也只能希望它抵抗力足够强,经得起中药和西药的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