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第6章概括200字:寻访董其昌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8:56:11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官至礼部尚书,谥文敏。松江府上海县沙冈董家宅(今闵行区马桥镇友好村董家老宅)人。明代最负盛名书画家鉴赏家之一,松江画派、松江书派领袖,中国书坛画苑一代宗师,有“南董北米”之称。其文人画、书法及南北宗理论影响深远。现有2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专家、学者研究董其昌。而董墓因有迁移、真假之说,引人关注,我决定要把此事搞清楚。
  首先,拜访董其昌十七世孙董兆昌。他一提起董其昌墓,就说到董氏家族原有的《董氏宗谱》。宗谱记载,明崇祯九年(1636年)丙子,董其昌与夫人龚氏合葬于松江俞塘北。翌年,赐葬苏州渔(屿)洋山祖茔墓地。20世纪80年代,在编辑《董其昌史料》“墓葬”一节时,我查阅有关图书,发现各书对墓葬一事均有记载。清康熙《松江府志》载:“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文敏公董其昌墓,在苏州阳山,崇祯十年(1637年)赐葬,今迁柎赠公墓。”《苏州府志》载:“卒后,董其昌之墓葬在苏州渔洋山,柎封公汉儒之阡。”谈迁《国榷》卷九十六:“崇祯十年(1636年)六月,予故礼部尚书董其昌祭葬,赠太子太傅。”《董其昌临阁帖》第二册云庵识云“忆己未春为保墓事,薄游香山,访文敏墓于渔洋山湾。特刊石表之。”各书均未提到迁墓之事,但董墓在苏州渔洋山记载不误。
  1989年9月19日,首次董其昌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会上,日本、美国著名学者古原宏伸、李慧闻,我国著名鉴赏家徐邦达和国画大师程十发看了我的《董其昌遗迹考》后,都希望我能赴苏州渔洋山实地寻访董墓。会后10月初,我到苏州寻访董墓。在太湖边胥口镇找到渔洋山,由一位当地人作向导进山,正巧碰到董其昌墓保护者钱阿三。钱老伯70余岁,身体健朗,答应带我去看董其昌的真假二墓。沿着曲曲弯弯的山路,先到了阳家山,只见山花烂漫,桑树满坡,草木葱郁,董墓掩藏在绿色之中。向北二三百米即为太湖,背靠山脊,三面环山,整个墓地湖山环抱,风景十分秀丽,一块风水宝地。其境也真如董其昌所写,“以蹊径之奇怪论,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不如画。”桑树丛中的董墓,面北座南,墓地立有一低一高两块石碑。前一块长方形石碑上刻有:董其昌墓  吴县文物保护单位  一九八六年三月二十五日公布  吴县人民政府立。后一块长型石碑刻有:明董文敏公墓  己未吴中保墓会立  后学吴荫培拜书。我揖手拱拜。另一墓地相距千余米,在渔洋湾山坡,走到近墓穴一二百米处小路旁草丛中,看到石像生、翁仲、石碑、石柱、石虎等,石翁仲高达3、4米,有几吨重,可见原先墓地规模之大。在一片高高的竹林里找到墓穴,地表下一米左右石馆的顶端侧面已被揭开,钱阿三介绍,村民挖墓时发现就已是空棺。还说:“这是董其昌纪念墓,也是防盗的疑冢。”回来路上,他还讲述了阳家山梅家园董其昌真墓1966年挖掘情况。2005年,即董其昌诞生450周年那年,1月15日,我与董其昌故里闵行区马桥的文化工作者顾福根第二次实地勘墓,采访董墓看守人董根福,所述与钱阿三所云基本一致。
  1966年董墓的挖掘,发生在6、7月间。是时,苏州吴县墅里大队第十四生产队社员在阳家山(梅家园)平整山地时,发现在乱石和杂草堆中的墓茔。呼请十三队社员帮忙。掀开一墓土层,下面是大块石板,用糯米和以石灰粘住。掀开石盖板后,内并列双棺,均为套棺,外棺用杉木,内棺用楠木。两内棺分别有一男一女尸体,均白布裹体,未全部腐烂。女尸身上有发翠、金钗等物。男尸楠木棺里,头前有一块砖刻墓志铭,砖上刻有“松江府华亭董其昌与夫人龚氏,赐(迁)葬渔洋山梅家园。”因时为文化大革命时期,14队社员吴兴华怕惹事生非,用铁将砖刻打碎,砖和尸体原棺葬入。据此,确证墓主为董其昌。砖刻所书是“迁葬”还是“赐葬”,目击者今叙述不一。发翠、金钗等饰物由当时村干部卖掉后,买了香烟等物分给墅里大队13队、14队参加掘墓的社员。
  后我与苏州吴县地方志办公室联系得悉,20世纪80年代,吴县有关部门对董其昌墓进行深入查考,确认阳家山(梅家园)墓为董墓真墓,经吴县人民政府批准,墓被列为吴县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86年3月25日立碑保护。因各种原因,董墓修复得十分简朴。随着董其昌研究的深入,及以太湖旅游的发展,座落于太湖畔的董其昌墓,将会进一步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