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rlgirl爱:王献之经典法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7:56:12

         王献之经典法帖

  

 

 

 




































 









    王献之经典法帖(一)

 

    王献之(344 -386),字子敬,汉族,东晋琅琊临沂人,书法家、诗人,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死时四十三岁。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后世。王献之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王献之曾经担任过州主簿、秘书郎、秘书丞、长史、吴兴太守等官职;成为简文帝驸马后,又升任中书令(相当于宰相)。但政绩一般,远不如他的书名显赫。故人称“大令”。  
    他一生最大的贡献是如何教养后代成长。他自已一生为后代着出了榜样!这是王献之一生政治生涯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他最伟大的业绩。    
    王献之一生的艺术不守旧,而是与父不同,且字身喜带长形,这就是他的成就、也是有别于他的父亲。   
    他家学渊源、学习勤奋是不可少的。其诗文书法、为东晋后起之秀、他的成功实在是不偶然。   
    他的发展有他的辉煌!他写的草下笔熟练、润秀、飞舞风流、不亚于他的父亲父子称二王。
    王献之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张芝,别为一体。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由于唐太宗并不十分欣赏其作品,使得他的作品未像其父作品那样有大量留存。传世名作《洛神赋十三行》又称“玉版十三行”。  
    王献之的书法艺术,主要是继承家法,但又不墨守成规,而是另有所突破。在他的传世书法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对家学的承传及自己另辟蹊径的踪迹。前人评论王献之的书法为“丹穴凰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他的用笔,从“内拓”转为“外拓”。  
    他的草书,更是为人称道。俞焯曾说:“草书自汉张芝而下,妙人神品者,官奴一人而已。”他的传世草书墨宝有《鸭头丸帖》、《中秋帖》等,皆为唐摹本,他的《鸭头丸帖》,行草,共十五字,绢本。清代吴其贞在《书画记》里对此帖推崇备至,认为:“(此帖)书法雅正,雄秀惊人,得天然妙趣,为无上神品也。”他的《中秋帖》行草,共二十二字,神采如新,片羽吉光,世所罕见。清朝乾隆皇帝将它收入《三希帖》,视为“国宝”。他还创造了“一笔书”,变其父上下不相连之草为相连之草,往往一笔连贯数字,由于其书法豪迈气势宏伟,故为世人所重。  
    王献之学书和他的父亲一样,不局限于学一门一体,而是穷通各家。所以能在“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终于取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书迹有宋米芾临的《中秋帖》等。  

    王献之是魏晋书家群体中的一位巨子。父亲王羲之的悉心的传授和指导,使他奠定了坚实的笔法基础。由于他是魏晋名家中晚出的一位,客观上为他提供了博采众家之长、兼善诸体之美的机遇,赢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和声望。
    王献之的遗墨保存很少,数量远远没有王羲之那么丰富。因唐太宗贬献之而不购求其书作,内府的王献之书迹“仅有存焉”。宋初的书法,并举“二王”,宋太宗赵光义留意翰墨,购募古先帝王名臣墨迹,命侍书王著摹刻十卷,这就是著名的《淳化阁帖》。“凡大臣登二府,皆以赐焉。”帖中有一半是“二王”的作品。单著录王献之书帖的有七十三件,经后人考证为伪作或他人所书者达二十余件,北宋宣和年间,宋徽宗雅好王献之书法,《宣和书谱》所收的王献之书迹增至八十余件。但这些墨迹本绝大多数没有保存下来,仅存的墨迹本,不逾七件,而且都是摹本。好在历代刻帖还保留着一些真迹刻本,给我们学习了解王献之书法留下宝贵资料。

 



 

    王献之经典法帖(二)

 

延伸阅读(一)

  王献之从小跟父亲学习书法,就立有大志,要像父亲那样勤学苦练,做一个大书法家。他每每见到古人的书法名迹,总要手不释卷,细心观看,待到把它的字体特征,笔画形态以及结构布局等方面有个通盘的考虑后,再动手下笔,临写数十百遍,直到心领神会为止。因而到了十四五岁时,他的书法已写得别有意趣。

  但是他学了一段时间后,就流露了怕苦怕累的情绪,奢望有一条通向书法成功的捷径。

  有一天,王献之走进父亲的书房,便问王羲之,希望王羲之能告诉他写字的秘诀。王羲之听了,就领着王献之来到后院,指着十八口大缸对儿子说:“写字的秘诀就在这十八缸水里,你只要把这十八缸里的水写完了,自然就知道。”

  王献之听了父亲的教导后,就再也不敢偷懒贪图捷径了,而是夜以继日,脚踏实地地练习。

  王羲之想试试儿子的功力,就从背后出其不意地拔他的笔,竟没有拔动,于是叹息着说:“这孩子前途无量啊!”在王羲之的谆谆教诲之下,王献之真的写完了十八缸水,进一步改变了当时的古拙书风,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的著名书法作品《洛神赋》,传至宋代只存13行,有玉版刻本,世称《玉版十三行》。另外,《鸭头丸帖》、《中秋帖》、《东山帖》等作品,也都是书法艺术的瑰宝。
    《中秋帖》传为王献之所书,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询的《伯远帖》合称“三希”,现藏故宫博物院。《书断》中说:“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中秋帖》书法纵逸豪放,应是王献之创造的新体。《中秋帖》释文: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王献之行草书二行,文曰:“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共十五字,系王献之给友人的便札。真迹现存于上海博物馆。全帖用墨枯润有致。姜夔《续书谱?用墨》说:“凡作楷,墨欲干,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鸭头丸帖》两层意思,蘸墨两次,一次一句,墨色都由润而枯,由浓而淡,墨色分明。从而展现出全帖的节奏起伏和气韵自然变化。“稿行之草”的行草是王献之独创的书体,《鸭头丸帖》又是他行草的代表作。
    《洛神赋》是王献之的小楷作品,据说王献之好写洛神赋,写过不止一本。共计十三行,真迹已不复存在。今只传贾似道所刻石本,因石色如碧玉,世称“碧玉十三行”。现藏首都博物馆。王献之所书《洛神赋》(十三行)体势秀逸,笔致洒脱,清杨宾《铁函斋书号》认为“字之秀劲园润,行世小楷无出其右”。从《洛神赋》(十三行)中可看出,王献之的楷书笔法不再带有隶意,字形也由横势变为纵势,已是完全成熟的楷书之作。

 

延伸阅读(二)  
  王羲之有七个儿子,比较为人们所知道的有五个,在《晋书》里正经记录生平传略的有三个:凝之、徽之和献之,献之最小。最为后人所熟知的,当然是号称“小圣”的王献之了。
  王献之少年时代就享有盛名,颇有乃父之风,气宇轩昂,高迈而有风致。王献之年纪轻轻的时候就很注重仪表,穿着什么的总是很整洁,史书上形容他:即使没事在家里呆上一整天,仍然衣着齐整,绝不马虎,“风流为一时之冠”。这一点跟他父亲那种在郗家前来相女婿了还坦胸高卧于东床的放诞行为倒是很有些不同。
  出生在王家的献之无疑是幸运的,他有一个被后人奉为“书圣”的父亲,而且据说他的母亲郗夫人同样也写得一手好字,(据民间流传的说法,王羲之和郗夫人曾同为著名女书法家卫夫人的学生。)生在这样的家庭里边,当然从小就有非常好的笔墨熏陶了。王羲之也是比较看好自己的这位小儿子的,王献之七八岁的时候,有一天在家里练习写字,王羲之悄悄的走到他的后边,看了良久,忽然伸手从后面掣他的笔,却没能掣过来,于是高兴地对人家说:“我的这个儿子,以后一定有大名声的。”后来有很多人从这个故事读到了一个握笔之法,就是说写字的时候一定要把笔握得紧紧的,象金子一样攥住,让别人掣也掣不动才好。其实我觉得这实在是一种误读,我认为王羲之在这里强调的倒不是什么“笔握得稳”之类的,而是赞赏王献之习字时的这种浑然忘我的认真劲,毕竟态度才是最重要的。至于握笔之法,倒在其次。当代大书家启功先生曾有过一个生动的说法,有人问老先生握笔之法,启老说:“只要你觉得写起来舒服就行了,比如你骑自行车,如果老把车把握得紧紧的,结果就只有一个,就是摔到地上去。”李可染有一次向齐白石讨教握笔的秘诀,白石老人沉默良久,说:“别掉下来就可以了。”所以我想别人能否把握在王献之手里的笔夺过去,应该不是王羲之最关注的。
  因为认为这个儿子在书法上会很有出息,所以王羲之对他教育的方法也就格外地不同,从来知子莫若父,他知道自己的儿子心高气傲,所以他采用的是类似于激将的策略。王献之书法上的天赋很好,入门快,进步也快,但小孩子也比较容易骄傲,写出了好看的字喜欢到处拿给人家看。王羲之总是装作很不高兴的样子,每次王献之拿字过来的时候,他总是漠然的瞟一眼,然后说两个字:不好。就让王献之灰溜溜的回去继续琢磨。
  王献之也很想在书法造诣上超过他的父亲,有时也很想表现一下。孙过庭的《书谱》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王羲之要到京城去,临行前在一块墙壁上写了几行字。王献之在父亲走后偷偷地把字抹掉了,自己再另外写上去,写完之后很得意,越看越觉得很不赖。几天之后王羲之回来,看见那几行字,叹了一口气,说:“哎呀,我去的时候肯定是喝酒醉到不成样子了,才会写出这样的字来。”王献之听了之后觉得很惭愧。
  还有一次,王献之在房里抄经,写着写着累了,就趴在书案上睡着了,这时王羲之走了进来,看了儿子写的字,觉得手痒,就接着前面写了一个字上去。献之不知道父亲来过,醒来后看到怎么多了一个字?也没太在意,接着就把这经给抄完了。看一看,觉得很不错,又有了不小的进步,但是也不敢再拿给父亲看了,免得又难堪的得到“不好”的评语。他拿给母亲郗夫人看。郗夫人看后,说:“好是好,但只有一字像羲之。”王献之问:“母亲说的是哪一个?”郗夫人指着其中的一个说:“就是这一个。”那个字正是王羲之写的。
  这事对少年王献之触动很大,他于是下决心一定要更加勤奋地练习,好歹也要搞出点大名堂来。于是在自己的后园里准备了十缸的墨水,发誓不把这些墨水写完,就决不出园。

 

















延伸阅读(三)  

史料记载(原文):
    献之字子敬。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怠,风流为一时之冠。年数岁,尝观门生樗蒱,曰:“南风不竞。”门生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献之怒曰:“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遂拂衣而去。  

    尝与兄徽之、操之俱诣谢安,二兄多言俗事,献之寒温而已。既出,客问安王氏兄弟优劣,安曰:“小者佳。”客问其故,安曰:“吉人之辞寡,以其少言,故知之。”   

    尝与徽之共在一室,忽然火发,徽之遽走,不遑取履。献之神色恬然,徐呼左右扶出。   
    夜卧斋中而有偷人入其室,盗物都尽。献之徐曰:“偷儿,毡青我家旧物,可特置之。”群偷惊走。   
    工草隶,善丹青。七八岁时学书,羲之密从后掣其笔不得,叹曰:“此儿后当复有大名。” 
    尝书壁为方丈大字,羲之甚以为能,观者数百人。   
    桓温尝使书扇,笔误落,因画作乌驳牸牛,甚妙。   
    起家州主簿、秘书郎,转丞,以选尚新安公主。尝经吴  王献之书《鹅池》
郡,闻顾辟彊有名园。先不相识,乘平肩舆径入。时辟彊方集宾友,而献之游历既毕,傍若无人。辟彊勃然数之曰:“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士,非道也。失是二者,不足齿之伧耳。”便驱出门。献之傲如也,不以屑意。谢安甚钦爱之,请为长史。安进号卫将军,复为长史。太元中,新起太极殿,安欲使献之题榜,以为万代宝,而难言之,试谓曰:“魏时陵云殿榜未题,而匠者误钉之,不可下,乃使韦仲将悬橙书之。比讫,须鬓尽白,裁余气息。还语子弟,宜绝此法。”献之揣知其旨,正色曰:“仲将,魏之大臣,宁有此事!使其若此,有以知魏德之不长。”安遂不之逼。安又问曰:“君书何如君家尊?”答曰:“故当不同。”安曰:“外论不尔。”答曰:“人那得知!”寻除建威将军、吴兴太守,征拜中书令。及安薨,赠礼有同异之议,惟献之、徐邈共明安之忠勋。献之乃上疏曰:“故太傅臣安少振玄风,道誉泮溢。弱冠遐栖,则契齐箕皓;应运释褐,而王猷允塞。及至载宣威灵,强猾消殄。功勋既融,投韨高让。且服事先帝,眷隆布衣。陛下践阼,阳秋尚富,尽心竭智以辅圣明。考其潜跃始终,事情缱绻,实大晋之俊辅,义笃于曩臣矣。伏惟陛下留心宗臣,澄神于省察。”孝武帝遂加安殊礼。未几,献之遇疾,家人为上章,道家法应首过,问其有何得失。对曰:“不觉余事,惟忆与郗家离婚。”献之前妻,郗昙女也。俄而卒于官。安僖皇后立,以后父追赠侍中、特进、光禄大夫、太宰,谥曰宪。无子,以兄子静之嗣,位至义兴太守。时议者以为羲之草隶,江左中朝莫有及者,献之骨力远不及父,而颇有媚趣。桓玄雅爱其父子书,各为一帙,置左右以玩之。(《晋书》卷八十)
史料记载(部分译文):
    王献之字子敬。很小的时候就有很大的名气,超然洒脱,不受拘束,即使终日在家闲居,举止容貌也不懈怠,他的风流洒脱成为当时之冠。在他几岁大的时候,曾经看门人玩樗蒱,说:“南风不竞。”(这局不行了)门人说:“这小孩是管中窥豹,时见一斑。”(讥笑他见识不广,随口乱说)王献之生气地说:“远的人有愧于荀奉倩,近的人有愧于刘真长。”于是就拂衣而去了。  
    他曾经和王徽之、王操之一起拜访谢安,两个哥哥都说一些生活琐事,王献之只是和谢安寒暄几句。他们出去之后,客人问谢安王氏兄弟谁优谁差,谢安说:“小的那个好。”客人问他原因,谢安说:“优秀的人说话少,因为他说话少,就知道他的优秀了。”   
    有一次,王献之和王徽之在一个房子里,家里失火。王徽之来不及穿鞋,急忙逃了。王献之面色不变,被仆人扶着走了出来。   
    有一天半夜,王献之睡在书斋里,家里来了个小偷,把东西都快偷光了。王献之慢慢地说:“偷儿,那青毡是我家祖传的,就把它留下吧。”小偷被吓跑了。  
    王献之善于写草书、隶书,也很会画画。王羲之秘密地从后面拔他的笔,不能得到,赞叹说,“这个人以后一定会有很大名气!”   
    王献之曾经在墙上写一丈见方的大字,王羲之认为他非常出色,围观他写字的人有几百个。 
    桓温曾经让他画扇面,他不小心下错了笔,就顺着墨迹画了一头黑色的小牛,十分巧妙。

 


    《地黄汤帖》跋尾

 

延伸阅读(四) 

    魏晋时期,自魏文帝曹丕建国(220),至东晋恭帝逊位禅让(420),前后达两百年。其间,有文献可征的书法家,近二百人。真正能影响规约后世书风的大家,当推钟繇与王羲之。其他书家由于名迹罕有或者不传,虽然声望名垂书史,对后世的书艺发展并没有实在的影响,即使在去其未远的东晋,影响力也十分微弱。
  就在钟王披靡东晋之际,意想不到的是王献之一枝独秀,大放异彩。在东晋末年至南朝宋、齐之际的一百年间,居然迅猛地形成了推迈钟王而独尊王献之的局面。王献之作为魏晋书家群体中的一员,论行辈,他是殿军之位。论影响力,却远在众家之上,仅次于钟王。尽管梁武帝、唐太宗贬抑王献之,唐朝李嗣真却将王献之与钟繇、王羲之以“逸品”同列。王献之以他流美神逸的风格,为魏晋风韵增添了色彩浓重的一笔。
  王献之出身于东晋门阀士家的琅邪王氏,生于晋康帝建元二年(三四四),字子敬。是王吉十一世孙,曾祖王正,祖王旷,父王羲之。他最幼,有六兄一姊。王献之信奉道教,“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怠,风流为一时之冠。”关于他风流倜傥的故事可谓不绝于书。例如:“尝与徽之共在一室,忽然火发,徽之遽走,不遑取履。献之神色恬然,徐呼左右扶出。”有一天,他“夜卧斋中,而有偷人入其室,盗物都尽,献之徐曰:‘偷儿,青*我家旧物,可特置之。’群盗惊走。”王献之不象乃父王羲之讷于言,但他寡言,言谈则不涉俗事。性格峻整,意趣不投或者门第相异之人,他绝不罗嗦。还善写丹青,擅长书法,秉性作派修养,既合乎士族子弟的规范,又渗透着魏晋风度。所以,倍受王羲之的宠爱。东晋后期的名相谢安,当时正隐居会稽,王氏兄弟中,他最赏识的是王献之。因王家出身门阀及其既有的威名,王献之起家便为州主簿,后为秘书郎、丞。王献之在仕途上的发展与谢安有着至为密切的关系。谢安与他父亲是至交,谢、王二氏又是姻亲,太元元年(三七六),当谢安以中书监总揽朝政,便提携王献之为长史。长史位在三公辅佐,职任甚重,身千石。太元五年(三八O),谢安为卫将军、开府,复请献之为长史。次年,王献之外任吴兴太守,军号为建威将军。太元九年(三八四)三月,谢安为太保,未久,拔擢王献之任中书令,掌中枢机要,后因病挂职。
  王献之从7岁时便在他父亲手把手的指导下学习书法,他的基本技能的训练,特别是各种体势及其笔法的学习,都是在他父亲的亲授下完成的。在王献之学书阶段即十八岁以前(王羲之仙逝那一年,献之正十八岁),王羲之以他遒劲雄逸的书法卓然自立,并已经成为时风所追随的宗师。在笔法私相传授视为珍秘的当时,王献之能得到父亲的教授,王羲之书艺的机枢旨趣,自当比常人有深刻得多的领悟,功力自然坚实,从而为他在父亲身后迅速地脱颖而出奠定了他人所不可企及的基础。王羲之的风格是在借鉴、超越张芝、钟繇的基础之上卓然自立的。他当然不会对儿子有什么保留。如此,王献之除了向父亲师承书世之外,钟张理应也是他师承的对象。
  王献之传世作品主要有:《洛神赋》。小楷书,刻本。《廿九日帖》行书,摹本。《舍内帖》行书,摹本。《地黄汤帖》,行书,摹本。《鸭头丸帖》,行草书,摹本。《十二月帖》,行草,刻本。《中秋帖》,行草书,临本。《鹅群帖》,行草书,临本。《卫军帖》,行草书。《授衣帖》,行草书,刻本。《诸舍帖》草书。《岁尽帖》,行草书。不管是墨迹还是刻本,基本上不出楷书、行书、行草书、草书等体势。就文献的记载而言,他所擅长的书体并非仅此而已。南朝宋虞龠禾《论书表》有王献之善飞白书的记载。《晋书》本传称“工草隶”。唐张怀瓘《书断》记载得更为全面:“子敬隶(楷)、行、草、章草、飞白五体俱入神,八分入能。”王献之的八分书、飞白书、章草书,我们已经无缘睹其风采。关于飞白书,王羲之曾经叹发过「子敬飞白大有意」的感慨。梁武帝评价王献之飞白书说:“顷见王献之书,白而不飞。”至于章草书,南朝宋明帝《文章志》中说:“其章草疏弱,殊不及父。”但是,宋明帝时的中书侍郎虞龠禾在《论书表》中则称王献之书法“绝笔章草,殊相拟类,笔迹流怿,宛转妍媚,乃欲过之(羲之)。”飞白书与章草书的风范,还能在文献中留下鸿爪之迹供人推想,而八分则杳然无迹,只能依据《书断》留下一个入能品的空泛印象。
  王献之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的作品,以书体论,主要是楷书和行草书。他的楷书,唐张怀《书断》曰:“能极小真书,可谓穷微入圣,筋骨紧密,不减于父。”王献之的楷书作品,硕果仅存者乃小楷《洛神赋》。虽然仅余十三行,宋朝以来,是书家争相效法的名作。宋董《广川书跋》说:“子敬《洛神赋》,字法端劲,是书家所难。偏旁自见,不相映带;分有主客,趣向严整。”与王羲之《黄庭经》、《乐毅论》相比,一反遒劲紧缜之态,神化为劲直疏秀。这一风格特征,又与他行草书的规模吻合。
  行草书是王献之书艺的建树所在。在王献之的心目中,行草书是自创风格的新体势。道理何在?唐张怀瓘《书断》中有一段耐人寻味的记载:“献之常(尝)白父云:‘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颇异诸体。今穷伪略之理。极草纵之致,不若藁行之间,于往法固殊也,大人宜改体。’”文中所谓“藁”,张怀瓘的解释是“藁亦草也,因草呼藁。”藁“行之间”的书体,即指行草书。在王献之看来,这种体势既能“穷伪略之理”,又能“极草纵之”,而且与“往法固殊”。
  王献之提出的“穷伪略之理,极草纵之致”,正是他创制自家风格的艺术纲领。“草纵之致”,是对张芝今草“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而隔行”特征而言,他洞察到气与势的贯通是书艺的精髓所在。“穷伪略之理”,伪者,不拘六书规范;略者,省并点画屈折。既然是快速的一笔书,为着顺应笔势的流畅,势必省并点画,改易点画的形态和位置,当然要“破”六书的规范了。“草纵”和“伪略”是章草衍化为今草的旨要。王献之以艺术家特有的敏感和洞察力,准确地把握到古人变法自新的机枢,无怪乎唐朝人说,张芝今草的一笔书,“唯子敬明其深旨。”这也是他超越其父王羲之的所在。
  是艺术家而非理论家的王献之,其书艺对后人之所以产生不可阻挡的诱惑力,过人之处在于:合“穷伪略之理”、“极草纵之致”于“藁行之间”的行草书创作中。这在书法体势上就可以区别于张芝一笔书的今草了。既取彼精华而异于彼。然而,王羲之所写的大量尺牍书作,也是行草书体,即用草书的笔法和字法作行书。王献之欲创制自家风格,也规避王羲之,所以,王献之又充分吸收张芝一笔书的草纵样式,以别于王羲之字字独立的行草书。于是,王献之驰骋艺术才华的天地便豁然展现出来。
  代表着王献之行草书中独创风格的典型作品是《十二月帖》。此帖开笔的“十二月”三字作行楷书,第四字便转为行草书,笔势连属。第二行共七字,前六字一笔贯通而下,优游疏爽。其后连多断少,形势宏逸。现在所能见到的《十二月帖》是刻本,笔画映带的细微变化,墨色泣燥的质感,已损失良多。如果是毫发毕见的墨迹本,草纵之致,宏逸之势当更显神骏。最得王献之笔法、笔意并发扬光大,卓然成为大家的米芾认为《十二月帖》“运笔如火筋画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天下子敬第一帖也。”
  米芾从笔法的角度肯定了此帖的价值和成就。王献之书艺的魅力,不仅在于多所伪略,务求简易的外观体态上,其创意核心是笔法上的,他的笔法特点是外拓。外拓笔法是解散隶体以后产生的,是笔法发展的必然趋势。南朝时,人们曾讨论过“古质今妍”的问题,实际上是个笔法上的问题。魏晋书家,以“钟王”而论,王羲之的笔法比钟繇外拓,所以钟王之间呈现出威信之别;以“二王”而论,王献之的笔法又比王羲之外拓,所以二王之间又有古今之别。王献之的贡献不在于开创了外拓的笔法(古人在汉代简牍的草书中就已经运用着),追根溯源,而在于将这种笔法作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并且超越了魏晋名家,达到那个时代的极致。笔法是直接作用于书法风格的,只有当运用这种笔法创制出新的格调,造出新的书法样式,才具有实在的意义。王献之运用外拓笔法创造的典型风格样式,是逸气纵横,优游神骏的行草新体,唐朝张怀瓘在《书议》中对他的新体作了高度评价:“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行,草又处其中间,无藉因循,宁拘制则;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纵,超逸优游;临事制宜,从意适便。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
  与王羲之相比,王献之“执行草之权”,风格“神俊”,他的书法流美、诡谲、谊逸,从而为魏晋风韵开拓出新的境界。
  王献之是魏晋书家群体中的一位巨子。由于他是魏晋名家中晚出的一位,客观上为他提供了博采众长的机遇;再加上父亲的悉心的传授,使他奠定了坚实的笔法基础。所以,说王献之是集魏晋风韵之大成者,是不过分的。

 

延伸阅读(五)

    王献之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后期兼取张芝,别为一体。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王献之的书法艺术,主要是继承家法,但又不墨守成规,而是另有所突破。前人评论王献之的书法为“丹穴凰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他的用笔,从“内拓”转为“外拓”。后来的俞焯曾说:“草书自汉张芝而下,妙人神品者,官奴一人而已。”他还创造了“一笔书”,变其父上下不相连之草为相连之草,往往一笔连贯数字,由于其书法豪迈气势宏伟,故为世人所重。王献和他的父亲一样,不局限于学一门一体,而是穷通各家,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终于取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书迹有宋米芾临的《中秋帖》等。柳公权跋王献之《送梨帖》
  由晋末至梁代的一个半世纪,他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其父王羲之。一直到了唐代,唐太宗竭力褒扬王羲之而贬抑王献之,一些书法评论家才开始认为王献之的书法比不上他的父亲王羲之。但是宋代书法家米芾,主要是向王献之学习。现代著名学者、书法家胡小石更认为张旭、怀素一派之“狂草”,便是由王献之草书发展而成的。
  这么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有着丰富的情感经历。尤其是他与其妾桃叶的故事历来是民间传说中热门的话题。王献之的女儿王神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痴呆皇帝之一晋安帝司马德宗的皇后。王献之风流蕴藉,乃一时之冠,新安公主仰慕已久,便离婚要求皇帝把她嫁给王献之。皇帝下旨让王献之休掉郗道茂,再娶新安公主。王献之深爱郗道茂,为拒婚用艾草烧伤自己双脚,后半生常年患足疾,行动不便。即便如此仍无济于事,王献之只能忍痛休了郗道茂。郗道茂在离婚后,投奔了她的伯父郗愔篱下,再未他嫁,生活凄凉,郁郁而终。  
  王献之离婚后曾写信给郗道茂: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桃叶渡常苦不尽触类之畅。方欲与姊极当年之足,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姊耶?俯仰悲咽,实无已无已,惟当绝气耳!。
  王献之对道茂一直心怀愧疚,在他奄奄一息之际,做法的道士问他平生有何憾事,他长叹道:“没什么别的事情,只是后悔与郗家离婚。”
  他的第个段婚姻是和简文帝的女儿余姚公主,并被被王献之拉进了皇宫,是给王献之提供了一条直接进入皇权高层的快车道。如此美意厚爱,却是给王献之的女儿埋下了一颗大灾大难、大悲大苦的种子。如此结果,谁何曾想到?年幼的孝武帝在谢安等导演下,在王献之已有妻子、而且夫妇感情还和谐的情况下,仍挑选他为驸马。于是,王献之被迫与郗道茂离婚。王献之四十一岁时,才和新安公主有了一个女儿,取名叫神爱。此后新安公主的生活就史无记载了,估计在王献之死后不久也去世。女儿神爱后来做了皇后。
  而王献之得女不久,就娶了一位年少的可爱妓女桃叶为妾。桃叶叫他做“团扇郎”。《桃叶歌》诗云: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桃叶复桃叶,桃树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桃叶复桃叶,渡江不明楫。但渡无所苦,我自来迎接。桃叶复桃叶,渡江不待橹。风波了无常,没命江南渡。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可见,王献之的王献之风流蕴藉。

 


    王献之《忽动帖》

 


    王献之《授衣帖》

释文:

    獻之死罪。授衣諸感悲情,伏惟哀慕兼慟,痛毒難居。見徐并使君書,承比極勝,但承此凶問,當復大頓耳。比日憂馳,無復意,不審尊體云何?
    腳及(可)〔耳〕痛氣,得此哀號,何如?先大惡時灸創,特不堪此,不乃為患,眠食幾許,使君今地,實難為識. 然所以為識,政在此耳。當今可復使不萬全,不願其以多筭難易得之,便自可令不為因絫耳。比者忉怛,當不可言,當不可言。獻之死罪。

 


    王献之《疾不退帖》

 


    王献之《思恋帖》

释文:

    獻之白:思戀轉不可言,瞻近而未得奉見,但有歎息,遲諸信還具動靜。獻之白。

 


    王献之《天宝帖》

释文:

     ……白:东告,具天宝疾患问,何其仓卒! 乏子孙,常欣伦早成家,以此娱上下。岂谓奄失此女,愍惜深至,恻切心怀!嫂哀念当可为心!情愿不可保,使人惋惋悲! 政当随事豁之耳。嫂先积弊,复有此痛心,不审不乃恶不?甚以忧驰。眠食复多少?愿遣无益,尽消息理。

 


    王献之《卫军帖》

释文:

    衛軍猶未平和,而哀勞殊未得盡消息理,常以不寧。僕射得散力,甚慰。表解臺職不?知得恕不?復冠軍告,懸企。

 


    王献之《夏节帖》

 


    王献之《先夜帖》

释文:

    得书为慰。吾先夜遂大得服汤酒,诸治渐折,故顿,极难劳。知足下便去,不得面别,怅恨深。保爱。临书增怀。王献之(白)。

 


    王献之《委屈帖》

 

    王献之《承冠军帖》

释文:

    承冠军故尔,不觉转胜。灸无所觉,忧驰深,汝燋悚可言!

 

    王献之《外甥帖》

释文:

    令外甥知问,郗新妇(疾)更笃,忧虑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