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志远原型:女孩,你真的理性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5:47:21

——情人节已过,谨以此文献给那些理性的女性朋友们

我的一个女性朋友常对我说,她对待感情的态度很理性,不会轻易开始一段恋情。我觉得这种态度无可厚非,这说明我的这位朋友在感情上严肃而认真,对人对己都很负责任。当然,这并不是说较为容易开始一段恋情的人就不负责任,一见钟情——情定终身——长相厮守——白头偕老,这不仅是荧幕上不厌其烦的经典爱情模式,更是大多数人心中之所向往,至少是曾经的向往。

问题是我的朋友不仅在恋情当前要理性面对,还强调在恋爱之中也要保持理性。我不确定她以前谈没谈过恋爱,但能确定的是人这台机器在缺省模式下波澜不惊地运行过程中,由某种特定的外部输入使某一关键性条件得以匹配,从而启动了恋爱程序,进而使整部机器运行的波澜壮阔、颠三倒四、几欲失控的同时,是不会调用理性这个子程序的。我一边理直气壮否定着她的恋爱中理性,一边也开始对她的恋情前理性产生了怀疑。

先不谈感情,我们去购物。女性,不管是比较理性的女性,还是比较不理性的女性,都热衷于购物,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现在,我的朋友正走在商场中。同其他一切女性一样,她在进入商场之前或许是带有某种明确目的的,比如一件春季新款的针织衫;或是一款纯天然生物美容护肤品;又或是一件春季新款针织衫加上一款纯天然生物美容护肤品。不过在进入商场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原因是在通往目的所在的途中,摆放了太多专为她这类人的喜好而设计、制作的商品。

这些商品外表光鲜,光鲜外表反射的光落在视网膜上,转化成特定模式的电信号,沿着通向大脑皮层的神经纤维快速前进,在瞬间经历了整个视觉通路对其施加的影响后,又激活了若干为实现某种功能而相互联结的大脑区域,引发了一系列体内的生物化学过程,最终,源自商品反射出的自然界的物理的光转化为一种人的心理上的欲望。这种欲望击垮了脑中预设的目的明确的意志,扰乱了径直走向目的地的步伐。就这样,她失去了原初的方向。而且很可能她本来就不清楚目的地在哪,虽然她曾无数次地来过这个商场。总之,她开始漫无目的的走走停停,原本清晰的意图变得模糊和模棱两可。现在,我的朋友站在了珠宝饰品柜台旁。

她的目光起初四处游走,随后落在一款玫瑰色吊坠上。月牙状的吊坠,上边站着一只面带几分憨态的松鼠,身体前倾,双手前伸,努力够着一枚被锁链锁住,荡来晃去的钻石,头顶、脚边各有一颗扭动着身躯的星星。她被这款略显奇怪的吊坠吸引住了,这一点能从她眼中放出的光芒和微微上扬的嘴角看出来。此刻她脑中一处被称为伏隔核的核团十分活跃,致使她沉浸在将要得到这款吊坠的满足感中,并促使她真正地去把它得到。对,没错,她正冲动地想要把它买下来。

接着,她将眼光缓缓下移,恋恋不舍地,有些许期待,也有些许害怕。她也可以痛快、迅速地移动眼球,但那与她优柔的个性不相符合。终于,目光停在了吊坠底下的价格标签上,那上面的数字是500。她的笑容就此凝住,失望、无奈的神情渐渐显现。此刻她脑中一块被称为脑岛的区域正兴奋着,致使她沉浸在将要失去500块钱的痛苦之中,并促使她在沉思片刻后转身走开。

对于这样一个决定的做出,我的朋友是如此解释的:一看到那款吊坠就很喜欢,然后就很想把它买下来;但看到价格后,觉得太贵了,500块钱不合算,况且这个月剩下的钱不多了,于是就放弃了。

我很理性的。她补充道。

我的朋友坚持认为放弃购买这款吊坠是理性思考的结果,她清楚地分辨出了最初的想要买下它的冲动是一种情绪上的反应,导致了非理性的抉择。没错,脑中情绪处理系统之一的,以伏隔核为中心的大脑奖励系统在彼时的活跃,对“购买”这个决定的做出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不过我的朋友没有分辨出的是在她对价格进行理性判断之前,也经历了一个情绪过程。同为脑中情绪处理系统之一的脑岛的兴奋,先为她带来了将要失去500块钱的痛苦,而后才是关于这个价格和自身境况的客观分析。所以与其说“放弃购买”的决定来自于理性的判断,不如说是为了避免承受损失500块钱的情绪上的痛苦而采取的保守反应。

由此,我朋友的“不要冲动,要理性”的人生格言就显得有点问题了。因为冲动作为一种非理性的情绪,它的确切的对立面是同为非理性情绪的保守,而理性则应是一切情绪的对立面。所以她的格言应改为“不要冲动,不要保守,要理性”才完整,才恰当。但很显然,她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她固执的认为只要不冲动,就是理性。

我们走出商场,购物袋中囊括了一个布满褶皱的黑色单肩包、一个工艺陶瓷杯、一包不知名的零食、一本相册、一双春季新款的短筒靴和一支纯天然生物减肥瘦身霜。

依据我朋友的见解,不轻易开始一段恋情是一种理性的表现。对此我感到怀疑,特别是在陪她逛了商场之后。我想,在她的对待感情的理性态度中是否包含了这样一种情况:她碰到了令她心仪的男性,然后自然的会产生想与其有所发展的冲动,就如同看到那款吊坠时一样;但由于之前的某种经历,或是性格中的某些因素使她感受到了这段将来的恋情可能给她带来的痛苦,为了避免这一可能到来的痛苦,在保守情绪的主导下,她于无意识中有倾向性地选择了一些理由和证据来进行客观式的分析,并得出结论:不开始这段恋情是理智的选择。

当然,从男性的角度对女性的心理进行分析,再怎么有理有据都难免是忖度。况且就算她知道了这些也很可能还是会在保守情绪的作用下不去开始一段感情,但或许她此后不会再将原因归结为理性,并堂而皇之地把其视作优点而加以保持了。因为毕竟,理性与冷漠只有一步之遥,与懦弱也只有一步之遥。

参考文献:

Knutson, B., Rick, S., Wimmer, G. E., Prelec, D., Loewenstein, G. (2007). Neural predictors of purchases. Neuron, 53, 147-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