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少分张床蜜爱小甜心:山海割不断的血脉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3:12:53

    【采访】 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韩树英

    四面八方的,大体上是这样的,和军队情况差不多,一部分是延安来的,一部分是各个解放区来的,特别是山东解放区,那时候山东是四个区党委,这是一批,再一个是晋察冀、晋冀鲁豫、太岳区五个团,五个团的干部,只有架构,没有兵,我们就是地方工作人员。

    【采访】 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韩树英

    最有名的,吕振羽来了,李一氓更有名了,来了以后就留下来了。再有一些就是从延安,从解放区来的,大连一时成了人才非常集中的地方,叫做特殊解放区。还有各种各样的地方干部,像屈伯川这样的,他是延安自然科学院的,留德,德语很好,来了以后就当工学院院长。

    【采访】 屈伯川的夫人 徐烈英

    他在延安就是搞自然科学研究,是教课的,所以他到大连来,也喜欢在学校工作。来了以后很快就安排工作,都愿意要我们,特别是我是搞技术工作的,学医的,工作好安排,他来了就当工专校长,住在新开路日本人工专校长的房子,那时候还行,工专校长的房子条件还是可以。他说要办大学,不能在市内办,学生老逛街,就没有心思念书了,他就是说应该到郊区去办。

    【采访】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祁文广

    我那个时候是在香港电力公司工作,我的同学通知我说东北的大连大学在招聘人员,希望我能去,我当时就答应了,同时他又帮助我说服家里面,使我们很快就成行了。

    【采访】 屈伯川的夫人 徐烈英

    学校建起来以后,就搬这里了,他说他不能脱离学校,不能离学校老远,一定要住在学校里,到这里晚上有时候到学生宿舍去,看看他们冷不冷。来了新生,他总是要去,看看他们带的被够不够,习惯不习惯。他有时候到厨房去检查学生伙食怎么样,去看一看。问问学生冷不冷,带的行李够不够,这里冷,有的学生是南方来的,他就得去问一问。

    【采访】 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原总工程师 史济智(86岁)

    当时我到大连,工资要比我在上海低一半,上海的工资高大连的低,(可我)不后悔。我当时为什么选择来,实际上很简单,思想很单纯,那就是爱国心,把中国建设强大起来。

    【采访】 大连市史志办研究员 王万涛

    因为在日本统治时期我们大连工人,基本上有技术含量的岗位不准许上。那么解放当时我们留用了一些日本的技术工人、一些管理人员,只要不是法西斯分子,咱们把他作为工人阶级留用下来。后来遣返政策实施,1949年的时候这一批日侨基本上回国了。

    【采访】 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原总工程师 史济智(86岁)

    在设计科里就我一个大学生,责任大,本事没有这么大。我刚出学校没有实践经验,所以并没搞过设计,在学校搞过,人家对我的期望很大,实际上我没有本事。我现在的本事是通过实践锻炼出来的,我从小的技术人员做到总工程师,是大连把我培养出来的。

    【采访】 华东师范大学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教授 林拓

    他们对建设的投入,对于大连建设热情的激发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他们是榜样,因为工业化发展是需要组织纪律的,这样一个方面很快速地推进了大连的进步,他们接受了新的欧洲技术、上海建设的新的沉淀以后,他们支援到大连来,正常技术探索时间是比较长的,缩短了这么一个发展的周期,所以这些是很可贵的。

    1945年大连解放之后,中国共产党迅速派出大批干部进入大连,实际掌握了这里的政权。1946年,韩树英受命回乡,担任当时的大连高中校长。

    和韩树英同期来到大连的,还有很多知名人士,像我党早期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拓荒者吕振羽、后来担任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的李一氓,曾担任旅大市文联主席、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的词作者方冰,还有大连工学院的第一任院长屈伯川等等,他们有的就从此留在了大连,为我们这座城市的振兴注入了蓬勃的力量。

    屈伯川,四川泸县人。他是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延安自然科学院创始人之一,大连理工大学创始人之一。1947年5月,屈伯川受党组织派遣来到大连,担任大连理工大学前身关东工业专门学校校长。

    从1946年9月到1948年9月,中共大连市委和民主政府先后创办了旅大建国学院、关东工业专门学校、关东电气工业专门学校、关东医学院和关东俄语专门学校等六所高等院校。

    还有一位老人叫祁文广,今年已经84岁了,是大连理工大学老教师。鹤发童颜,说一口好听的南方话,祁文广也是在那个时候来到大连的。

    经过一年的努力,学校共招聘教师93位,其中包括中国雷达第一人毕显德、光学专家王大珩等国内有名望的专家13人。

    1949年4月15日,大连大学在市文化宫隆重举行了建校庆典,第一任校长李一氓,工学院院长屈伯川。市委书记欧阳钦出席并讲话。1950年大连工学院独立建校,校长由屈伯川担任。祁文广成为大连工学院的老师,从此把家安在了大连。而作为大连教育的开拓者,包括屈伯川、祁文广在内的老教员们,他们的学生早已桃李满天下,他们的名字也被这座城市永远铭记。

    从1946年到1950年,通过中国共产党有组织地选派和招聘,大连成为各种人才会聚之所。

    不光是教育界,在工业战线上,也有一大批外来的技术人才在那个时期来到大连。这里是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它是由多家老厂整合在一起的,其中就包括大连机械厂。1949年10月3日,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三天,一位叫史济智的浙江嘉兴人来到大连机械厂,那时,他刚从厦门大学毕业,在上海听了东北招聘团的报告后,就毫不犹豫地决定,要到大连工作。

    与史济智同往大连的还有6个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学生,这些年轻的面孔和史济智一样,放弃富庶繁华的江南,离开故乡,把理想和使命投向了遥远的东北。而此时在黄渤海之滨,从屈辱和苦难中走出的大连,百废待兴,从殖民统治者手中回归的一个个工厂求贤若渴,正在翘首盼望着人才的到来。

    25岁的史济智被任命为大连机械厂设计科科长,成为当时大连工厂最年轻的设计科长。史济智兢兢业业,从设计科长到副总工程师再到总工程师,为大连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壮大,呕心沥血,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史济智清楚地记得, 他在到大连后,因为工作繁忙,10年没能回故乡探望年迈的父母。

    1965年,史济智承担了当时冶金部和机械部的重点科研项目——“堆取料机”的设计,经过两年时间的艰苦努力,终于攻克技术难关,设计制造出了新中国第一台“堆取料机”。直到今天,“堆取料机”仍然是大连重工·起重集团的主打产品之一。而当年和史济智一起来到大连的6个大学毕业生中,有4位后来担任大连各大企业的总工程师,为大连工业发展奉献了自己的青春。

    根据档案记载,1949年解放后的十多年间,东北招聘团先后多次奔赴南方招聘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先后有上千人长途跋涉来到大连,在不同岗位默默奉献。他们是这座城市自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技术移民,是这片黄渤两海相拥的土地迎接春天的使者,是大连城市发展的强劲动力。

    【采访】 编剧 高满堂

    大工业给城市人带来了自信,一种气魄和豪迈,一种情怀和感情无法割舍地渗透到心中和血脉中。农民和商人都没有这种气魄,是那个年代对工业的重视使然。优秀的传统的工业文明带来这种独特的优势心理。

    【采访】 大连橡塑机厂原厂长 周礼乐

    从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大连橡塑机厂由国家分配了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建设这个厂。当时我记得来的人有北京化工学院的,有华南工学院的,还有山东工学院的,他们都是有橡胶机械专业的,正好对口,来的大学生就比较多,还有上海的。总之,全国各地的技术人员应该说都云集到橡塑机厂,外地来的大学生在橡塑机厂占了绝大多数。

    【采访】 大连橡塑机厂原厂长 周礼乐

    比方说广东的大学生,就是我们的同事,在广东的时候,一年四季都穿拖鞋,到了这个地方不行了,冬天这么冷,天寒地冻的,就受不了了,有的还没有棉衣,到了这里现添棉衣,气候不适应对他们来说是一个考验。还有一个问题,当时南方的生活比较好,大连比较困难,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生活比较困难,那时候吃的是苞米面,一吃那种东西,感觉是满口砖,咽不下去,有的同志来了以后,开头几顿饭都吃不好,人都瘦了。

    【采访】 大连橡塑机厂原厂长 周礼乐

    一个外地人怀着热爱事业、热爱大连的一颗心,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橡塑机,献给了大连,献给了我们的事业。他们觉得,回过头来想,还是无愧于自己的一生,无愧于自己的青春,无愧于自己的人生。我觉得是这样,他把自己完全融入了大连,对这个城市的每一点进步、每一点发展,都感觉到有自己一点绵薄的力量,感觉到有自己的一份努力,为大连感到骄傲。

    【采访】 华东师范大学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教授 林拓

    一大批的技术干部,包括从上海过来的,这样就促进了大连的整个技术水准的快速提升,精神气质更加鲜明,比如说在1962年的时候,“跃进”号,就是第一艘万吨轮,还有石化工厂,炼的是外国的油,这个石化工厂的意义是很大的,可以说是那一代人的记忆,也是那一代人的楷模。

    【采访】 金州新区政策研究室主任 王启怀

    人才是靠招聘引进的,当时开发区所在的马桥子只有3万多人,这些人主要以当地农民为主,而要搞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必须有人才。因此,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开发区管委会从三个方面招聘人才:第一类是党政干部人才,第二类是企业经营人才,第三类是科技人才,经过不断招聘壮大(人才的队伍)。

    【采访】 大连开发区新闻中心副主任、《大连开放先导区报》副总编 王国栋

    这些人和开发区是息息相关命运连在一起的,开发区发展得非常快的时候,很多人能够借势发展把自己产业做大,事业做大,自己生活也能做得非常好。开发区低迷的时候,这些人还是一起坚守坚持、一起抗击风暴,同开发区一起走过低谷迎来新的发展。在开发区从几千块钱起家,现在有了自己的产业,房子、爱情、生活,很多人讲起来,他们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个城市,热爱这片土地。

    在整个的计划经济时代,大连作为共和国老工业基地之一,一直得到国家各项政策的大力扶持,其中一项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在大学毕业生的分配上,优先考虑大连国有企业的需要,一大批当时并不多见的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融入到我们这座有着工业传统的城市,很快成为各企业的骨干力量。曾担任过大连橡塑机厂厂长的周礼乐,就是在1968年大学毕业后,按国家计划指令分配到大连的。

    因为大多是南方人,对大连的气候和环境一下子还不能适应,刚来的这些大学生们吃了不少苦头。

    但是只要干起工作,他们就会全身心投入。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要把橡塑机械制造行业搞上去,大连橡塑机厂这个解放前生产轧道机和炮弹箱的小企业,被确定为全国橡塑机械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可想而知,要实现这样的转变,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周礼乐和他的同事们为此付出了毕生的心血。

    就是这样,这些新中国早期的大学生们把大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而在大连市的整个工业企业当中,像周礼乐这样的外来技术人员为数众多。他们融入到工人阶级队伍当中,把智慧和汗水凝聚在一张张图纸上,浇铸到一件件新产品当中,成为大连工业发展的决定力量。

    改革开放之后,在新的大发展时期,大连又以她独特的城市魅力开启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兼容并蓄。1984年,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成立,摆在决策者面前的头等大事,就是人才的引进。

    从1984年6月1日,第一批90多人的先行开拓者搬进这个仅有3平方公里、3万原住民的小渔村,到今天包容近百万人口、生产总值在辽宁地市级单位中名列前茅的中等城市,一大批富有开创意识的建设型人才和科研型人才在这里会聚,数万名来自各地的技术工人在这里辛勤付出,熔铸起代表开发区区域文化的“拓荒牛精神”。

    1988年,在原本冷清的马桥子的土地上,出现了第一条现代化的商业街,开发区管委会希望在这里建造一个景观艺术,来展现年轻城市对未来的向往。加拿大归国华侨,从小就酷爱雕塑的张立旗恰好听到了这个消息,他从沈阳来到开发区,捧来了厚厚一摞设计稿,足有20多份,在众多的投标方案中,张立旗的设计出人意料地获得开发区方面的认同。

    【采访】 雕塑家 张立旗

    当时的领导说了那么一句话,他说搞这个建设不怕有缺点,就怕没特点。我就开始在其中的一个墙壁上,比较矮的一个墙,就画了一幅壁画,当时这幅壁画画完,所有的人都在画中,包括游人、路人、领导,大家都觉得这个太有意思了。

    【采访】 金州新区政策研究室主任 王启怀

    移民文化也为开发区的文化铸就了一种新的品格,比如融入了开发区的开放创新、务实高效的开发区精神,关爱企业、尊重企业家、尊重纳税人的文化,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崇尚成功的创新精神等。这为我们今后开发区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不懈的力量源泉。

    【采访】 大连艾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裁 杨炳雄

    我当时就想从大连再转道回家,到大连之后,就有人接,还安排吃住,我一看就这么走也不好意思,就留下来看看,这一看我从此喜欢上了大连这座城市,而且我觉得大连对人才引进是真的如饥似渴,我当时就决定,搞出名堂之后,回大连办公司。

    【采访】 大连艾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裁 杨炳雄

    我现在特别感谢那张机票,直到现在我还珍藏着,我觉得这张机票体现了大连人的一种胸怀和追求,这是当今最宝贵的一种精神,我现在也算是一名大连人了,我特别喜欢这座城市。

    【采访】 华东师范大学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教授 林拓

    大连这个移民城市是比较包容的,而大连很主流的一脉就是追求卓越。比方说当年的卢盛和、陈火金,到了现在,像温家宝总理在视察软件产业园的时候提出,希望你们争第一,争全国第一,争世界第一,这种追求卓越是我们大连很重要的精神。所以这样一种文化进一步体现出它们很有生命力,能够把这样的文化互动促进发展,很有亲和力,很有创造力。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张立旗从孩子的视角,把年轻的开发区对于未来的希望,用童话故事的元素,夸张地表现了出来。这就是当时名噪一时的五彩城。20多年过去了,虽然开发区因为市政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五彩城至今还保留在一代人的记忆之中。而张立旗自从做完五彩城的项目之后,便选择在开发区安家。如今,在开发区25.1万户籍人口当中,有17万人是外来移民,他们在这里实现了自己的五彩梦想,而开发区也成为一座中外文化交融汇聚的现代化城市。

    2001年,在建设北方人才高地和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思想背景下,第一届大连海外学子创业周开幕。为了吸引海外人才,大连市政府在美国为广大留学生们提供免费回国机票,让他们都到大连看一看。这对当时在美国靠打工谋生的留学生来说,颇具吸引力。正在美国硅谷从事光电器件和子系统研究的杨炳雄,就是其中之一,不过那时的杨炳雄对大连根本没有什么印象,接受免费机票的初衷是为了能趁机回南方老家探亲,毕竟可以省去近万元的交通费。

    2004年,在光电器件开发领域取得突破的杨炳雄真的回到大连。接下来的创业过程虽然艰辛,却成果显著。回国第二年,杨炳雄就在大连市政府的扶持下,融资1.5亿元人民币创办艾科科技。公司主营项目光有源器件,被国家发改委立项支持,列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高科技产业化项目”。2007年,艾科科技在国内首次实现电调制激光器的产业化,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

    2010年6月29日,已经上升为国家级的“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迎来了它的十周年庆典。十年间,2700多名海外学子携带技术或资金来到大连,创办企业1000多家。大连以包容和坚实的臂膀,充满活力和富有追求的城市品格,吸纳着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理念和人才,开创出一个新的城市产业,成为中国北方最具吸引力的城市。

    岁月如斯流淌。一代代移民的命运,应和着时代风云变幻。他们的梦想,在历史中摇曳不息,并不断生长。他们的性情,像泉水一样浇灌在这片土地上,孕育着独特的城市文化。

    漫步在大连街头,你会发现这是一座崇尚包容却又追求卓越的城市,人们从四面八方来,没有人在意你的乡音,却都在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这还是一座浪漫与务实完美结合的城市,古朴的滨海路木栈道上,你可以悠闲地欣赏山海美景,而就在眼前的大海深处,一艘艘巨轮正昼夜航行,积累属于大连的财富资本。当绚丽的服装节焰火映红夜空,你可以徜徉在华彩的霓裳里,却不会忘记我们祖辈为这座城市付出的牺牲。这是一座越来越国际化的城市,但在人们的心灵深处,却始终涌动着热爱民族文化的浓烈情怀。

    这是一座移民城市的偏得,这是山海之间生生不息的血脉。一代代先辈,就像天空中一颗颗璀璨的星斗,无论从哪里升起,最终都会聚在我们美丽家园的天空下,以自己特有的性情绽放出夺目的光芒。今天,这座城市正是在这样的光芒照耀下,迎着八面来风,呼唤那些追寻梦想的人们,续写出新的大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