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谭为什么芭芭拉最后:怜悯是这样一种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6:52:37

发表于:2011-12-19 08:24:00
作者:福果更多作品博客
级别:上校积分:26461
怜悯是这样一种爱
来源:华姿的博客 | 作者:华姿
核心提示:“怜悯是这样一种爱。怜悯是这样一种美德。在所有的美德之中,它最普遍,它最易实行。然而,它又最像仁慈。”

有一个小故事讲到上帝对摩西的拣选。那时候,摩西因为杀了人而逃到米甸的旷野,在那里为岳父放羊。有一天,一只小羊离开羊群,朝别处走去。摩西跟着他,一直跟着他。走了许久,终于走到一条小溪边,小羊立即低下头去大口喝水。
等它喝足了,摩西才把它抱起来,放到肩上。摩西说:“原来你走这么远,是因为口渴。你一定累坏了吧?”摩西没有责备它,也没有不耐烦,或是焦躁,只是温柔地说:“原来你是口渴了呀。”
上帝在天上清楚地看到了这一幕,于是决定拣选摩西为以色列人的领袖。上帝的理由是:摩西对一只羊尚且这么忍耐、这么怜悯,那么,对他的人民呢?他一定会更加忍耐更加怜悯吧。那么,怜悯是因为什么呢?当然也是因为爱。摩西爱那只小羊,所以怜悯它,不忍心责备它。
如果我真爱一个人,那么,对于他的弱点和缺点,我就不会嫌弃,我不会用他的弱点来证明我的优点,我也不会用他的劣势来证明我的优势。我越是看清他的弱点,我便越是怜悯他;我越是认清他的缺点,我便越是心疼他。
强大的顺服那弱小的,是因为爱;强大的怜悯那弱小的,也是因为爱。这只可怜的小羊,因为口渴而四处奔走。但是,当摩西把它扛在肩上的时候,它就被爱了。

有一个生来就是瞎眼的人,坐在街边乞讨。耶稣从他身边走过,看见他,就医好了他。但法利赛人不相信那人生来就是瞎眼,又认为耶稣在安息日治病触犯了律法。于是就把那人叫来,审问他,要他说耶稣不是基督,是罪人。可是那人坚持说,耶稣就是基督,不是罪人。于是他们就把他赶出去了。
赶出去,就是从犹太人的会堂里赶出去,表示从此和上帝隔绝。这是很重的惩罚和诅咒。后来耶稣又遇见了他。遇见了他,就收留了他。耶稣对他说:“你信上帝的儿子吗?”他回答说:“谁是上帝的儿子,叫我信他呢?”耶稣说:“和你说话的就是。”
这是耶稣第一次向人宣布这个重大的事实。为了这个初见光明的乞丐,为了这个被驱逐的人,他第一次作出这个重大的宣告:我就是你所信仰的对象。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他怜悯这个人。这个生来就瞎眼的人,坐在街边,靠讨饭为生。耶稣看见他,就怜悯他。也就是说,他被看见的时候,他就被爱了。他显露了自己的缺陷,却因此被爱。
在整部福音书中,生来残疾的人,就只有这一个。看这个人与耶稣交往,我就看见一个真理:我们与上帝的交流,原来都是以他的怜悯为根基的。若是没有他的怜悯,我一个生来瞎眼的,何以看见光明呢?又何以走出黑暗进入光明呢?若是没有他的怜悯,我也不晓得爱是什么。

哲学家帕韦泽在他的日记里写道:“当有一天,你能够显示你的弱点,而不被对方用来证明他的力量时,你就被爱了。”就是这样。摩西因为怜悯那弱小的羔羊,而甘愿忍受辛苦。耶稣因为怜悯那弱小的瞎子,而甘愿冒被控告的危险。
所以,怜悯就是这样一种爱:我向他袒露我的弱点,但他并不嫌弃我,也不把我当陪衬。他不仅不嫌弃我,反而愿意担待我,接纳我,愿意与我在一起。
甚至当我被仇恨所捆绑的时候,他也愿意来分担我。但他分担的不是我的仇恨,乃是我因仇恨所产生的痛苦与破碎。甚至,当我作恶的时候,他也来怜悯我。但他怜悯的不是恶,而是我的软弱。我被自己的私欲牵引,以致犯罪,他怜悯的是我脆弱的意志,以及恶对我的侵害与剥夺。
你看,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了,血从他的左手流出来,又从他的右手流出来,但他依然怜悯。他怜悯那些钉他的人,怜悯他们因为无知而做错。所以,怜悯是这样一种爱,它的样子,看起来,就像仁慈的样子,就像慈悲的样子。
对怜悯来说,没有任何一种苦痛是无足轻重的,没有任何一种需要是无关紧要的,任何一个人,他的残缺,他的眼泪,怜悯都不会无动于衷。怜悯使人更像一个人。

但是,在通常的情况下,人都不愿意被怜悯,觉得怜悯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施舍,觉得只有弱者才需要别人的怜悯。其实这是对怜悯的误读,也是对怜悯和可怜的混淆。
当我说“我可怜你”时,我才是居高临下的,自负的,甚至是轻蔑的。这时候,我的施与,就像一个人站在小小的高位上,把手中的食物碎屑丢给狗一样。
但怜悯不是。怜悯不是救济,不是施舍。怜悯是一种尊重,如果缺乏尊重,就不是怜悯;怜悯是一种平等,如果没有平等,就不是怜悯。
所以,德兰修女是怜悯穷人,而不是可怜穷人。因为怜悯其实也是:虽然我没有办法解除你的痛苦,但我愿意与你一起痛苦。虽然我没有办法消除你的缺乏,但我愿意与你一起缺乏。我愿意与你在一起。
所以,与怜悯相同或相近的,是这样一些语词:同情、怜恤、体恤、安慰,等等,也许还应该算上心疼。我怜悯你,意味着我心疼你。心疼里怎么会有自负呢?怎么会有轻蔑呢?心疼里只有爱。
我在家里抱怨的时候就说,谁谁一点都不心疼我,明明看见我辛苦,却无动于衷。不心疼,就是不怜悯。无动于衷,也是不怜悯。我为什么抱怨呢?因为我渴望被怜悯。渴望被怜悯,就是渴望被爱。这跟强有什么关系呢?跟弱又有什么关系呢?弱者需要被爱,强者也需要。
人生就像打仗,总免不了受创和受伤。你看,放眼望去,缺乏之外还有缺乏,比缺乏更缺乏;悲伤之外还有悲伤,比悲伤更悲伤;不幸之外还有不幸,比不幸更不幸。谁能是永远的强者?又有谁是完全的强者呢?一个人若是认为自己从不需要别人的怜悯,他该有多傲慢啊。
所以,与怜悯对立的,是这样一些语词:冷漠,冷酷,铁石心肠,麻木不仁,无动于衷,等等。当我冷酷的时候,我一定无法怜悯,无法从他人的缺乏里看见自己的责任,我只看见自己的需要。但是,当我怜悯的时候,我一定已经摆脱了或正在摆脱某种程度的冷漠和冷酷,也一定部分地放下了自我和自私。
卢梭认为,怜悯是美德之母。康德甚至认为,培养人对怜悯的感受能力,是人的责任。而另一个我想不起名字的哲学家则认为:怜悯是一种宇宙性的人道主
义。因为怜悯所涉及的对象,不只是人类,还有动物,以及一切的生命。所以,摩西并没有因为那不过是一只小羊,就不把它抱起来;我的朋友深海也并没有因为那名叫小白的,不是一个人,而只是一只狗,就不以持久的忍耐和温柔对待它。
因为他人受损而忧伤,因他人忧伤而忧愁。怜悯是这样一种爱。怜悯是这样一种美德。在所有的美德之中,它最普遍,它最易实行。然而,它又最像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