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超模名单:渠县第三中学教代会工作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2:34:07

各位代表:

今天,渠县第三中学2011年度第一次教代会经过认真的准备,在此胜利开幕了!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学校向莅临大会的各位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在本届教代会上,我们全体代表将畅所欲言,共谋学校发展大计。现在,我就2006—2010年间的学校工作以及今后学校工作的设想,向全体代表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近五年主要成绩回顾:

1. 2007年获得达州市依法管理示范学校、达州市“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2. 2008年荣获达州市校风示范学校、达州市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训练基地等殊荣;

3、2009年一举摘得“达州市示范初中”的桂冠;

4、2006年我校升上重高人数仅6人,2007年升为21人,2008年已增至81人,2009年陡增至171人,2010年178人。我校教育质量突飞猛进。

5、2006年以来,我校学生在县级中学生各种体育竞赛先后获得八次团体冠军;2010年我校女子篮球队到绵阳参加四川省中学生女子篮球联赛,获中甲组第七名。

6、2010年我校课题《中学作文网络学习资源的建构与运用》获县政府三等奖。

7. 2009年,我校在县25届科技创新大赛中师生获奖作品多达21项,特别是教科室精心制作的三块图文并茂的科技创新展板,获得了评委和观众的高度评价。2010年,我校在县26届科技创新大赛中再一次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科幻画一等奖三个,小制作一等奖一个,均被推荐到万源参加达州市市级科技创新大赛。

二、管理工作方面:增强责任意识,规范管理程序

1、抓好班子建设。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活动,不断提升领导班子的素质,一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到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坚持每周五上午召开行政例会,领导班子相互协调、沟通,学习、探讨,集思广益,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二是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认真贯彻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通过公开选拔、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等方式,选拔政治素质好、组织能力强的年青教师充实到干部队伍中来,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活力。三是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树立良好形象。每个班子成员严格自律,加强个人的政治、品德修养。

2、抓好组织建设。根据学校规模,按照教育局对学校机构设置的要求,对处室设置、管理人员的配置进行了调整与规范,消除了处室设置与工作职能不相符的现象。将教育科研职能从教务处剥离出来,设立了教科室,使教务处、教科室职责恢复到正常的轨道上来,有利于教务处集中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教科室集中抓好教育科研、科技创新、继续教育等。进一步完善了处室主任负责制,理顺了管理关系。目前学校内设组织机构规范,干部配备合理,极大地提高了学校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3、抓好制度建设。根据学校实际,重新修订完善了《渠县第三中学教职工工作生活管理制度》、《渠县第三中学“教学六认真”常规要求》、《渠县第三中学课堂教学常规》《渠县第三中学教职工工作守则》、《渠县第三中学各处室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渠县第三中学教育教学集体活动安全管理制度》、《渠县第三中学财务管理制度》、《渠县第三中学教职工职业道德规范》、《渠县第三中学教职工绩效考核方案》及其他常规管理制度,通过建章立制,强化制度管理,规范工作程序,严格考勤制度,懒散现象大为减少,工作程序逐步规范,教师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效率逐步提高。

4、抓好民主建设。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会民主管理学校的作用,学校定期召开教代会,学校重大决策、改革方案等均由学校行政会议讨论,学校行政办公室制定初步方案,经教代会讨论、修改通过,再组织实施,避免了学校行政决策的失误。

5、实行阳光管理。重视党务公开、校务公开、财务公开。认真执行校务公开的精神,从学校发展规划到评聘职称、招生收费、评先表模、党员发展、基建及大宗物品采购、经费预决算、财务收支等各方面都实行公开办事制度,将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问题置于各方面的监督之下。

三、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注重内涵发展,全面提升素质

1、加强师德修养,注重师魂锤炼。贯彻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渠县第三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十大禁令,提出了“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廉洁从教,乐于奉献”的师德标准;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律法规,提高依法执教意识,不断增强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进取心,坚决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有偿家教、乱收费、乱办班等不良行为。

2、注重目标引领。制定了我校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三年打基础,五年创品牌”的奋斗目标。组织教师深化“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实现三中新崛起”大讨论活动,查找出了制约学校发展的突出问题;激发了教职工的危机感、责任心和工作激情,掀起了“卧薪尝胆、励精图治,重塑三中新形象”的活动高潮。

3、注重能力培养。学校在引进名师充实教师队伍的同时为教师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如扎实开展教育科研、选派教师参加县、市各级各类培训、开展各种竞赛等,让教师能力在活动中得到展示、提高;通过教学能手、教学骨干和校内名师的培养选拔,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县、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角逐等等,让教师在追求中得到发展;积极组织教师进行优质课、说课竞赛等教研活动,基本功竞赛,让大家在各种活动中得到锻炼。

四、教学工作:推进教学改革,实现优质高效

1、注重用新课标、新课改理念武装教师。

2、注重教学常规管理。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检测、考试等必须按规范进行,杜绝教学工作中的随意性和自由主义,通过检测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确保教学过程良性运转;积极组织教师开展互听、互评课活动,教学管理干部采取推门听课方式,检查教师上课的规范和质量,这些措施极大地促使教师努力改进教学教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注重新课改中发挥集体力量,探索高效课堂模式。加强学科组、备课组建设;各备课组、教研组确定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计划,围绕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开展集体备课、教研活动,都做到定计划、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积极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加强团结协作,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强力推行“目标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全力打造高效课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五、德育管理工作方面:着眼学生发展,塑造健全人格

1、确定了德育管理目标。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确立了我校校训为:尚德崇文,明礼诚信,和谐发展,至善至美。校训集中体现了我校的德育管理目标。

2、坚持“三全德育”理念,构建三全德育管理模式。三全德育即全员德育、全程德育、全方位德育,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从校长到每一个教职员工都要用“爱心、热心、诚心、耐心”开展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各个教育环节都决不放松德育教育。

3、激活德育工作机制。建立德育培训制度,通过班主任例会、教职工大会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培训,以“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廉洁从教,乐于奉献”为师德标准,提高大家遵守师德规范的自觉性,增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身立教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校还建立了班主任德育工作评价机制,对班主任职责履行情况进行综合量化考评,坚持正面引导,杜绝体罚、变相体罚,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有体罚现象实行考核评优一票否决制。根据常规工作、思想教育、班级行为规范三个方面的考评结果,对业务精通、工作勤奋,效果显著的班主任进行表彰,对不思进取、作风漂浮、问题较多的班主任予以撤换。这就实现了班主任管理目标、责任、质量的一体化,起到了激发活力、鼓励先进、带动后进的积极作用。

4、开展扎实有效的活动。坚持日常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开展文明学生、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等的评比活动,推动学生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适时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通过组织学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求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教育学生远离网吧、毒品,进行“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系列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荣辱观;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使学生树立回报祖国、回报社会、回报家乡、回报师长的高尚情怀。通过举办运动会、文艺汇演、书画大赛等活动,发挥学生艺体特长,展示学生个人和团体风采,培养集体主义精神。通过以上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德育活动营造出促进学生进步、全面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高,五年来,共有156名优秀学生干部受到县教育局表彰,610名学生受到学校表彰。

六、安全管理工作方面:坚持安全第一,确保校园安全

1、提高对学校安全工作地位的认识。我校站在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坚持“教育在前,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常抓不懈”,把学校安全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健全领导值周制度、错峰放学制度、楼道安全值日制度,制定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狠抓各项安全措施落实,积极防范各类校园事故发生,确保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2、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领导。成立了校长挂帅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学校领导——中层干部——教职员工”三级安全管理网络,建立了“谁主管,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安全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明确了目标责任,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使全体教职工人人有目标,个个有责任,形成了全员参与、上下齐抓共管、事事有落实的运行管理机制。

3、扎实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坚持从宣传教育抓起,营造“人人重视安全,处处注意安全”的浓厚氛围,坚持了每半月一次安全例会、每月一次拉网式安全检查、每月一期《安全月报》、每周一次情况通报的“四个一”活动,做到了“四不放过”——问题原因不查清不放过、问题责任不明确不放过、问题处理无结果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组织开展了各种安全防范和逃生演练活动,增强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防范意识与技能。

七、后勤工作方面:强化责任意识,提升服务水平。

1、明职责,强素质。全面提高后勤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努力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力求使后勤工作在规范化、制度化有新突破,再上新台阶。实现让师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的服务要求。我们坚持细化岗位职责、量化业绩考核。细化各环节的考核标准,做到分工具体、职责明确,考核有标准,工作有监督,确保后勤服务工作,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积极探索出了后勤服务、后勤管理工作的新路子,使后勤工作逐渐得以完善和提高。

2、立制度,抓规范。后勤处完善了学校公物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对学校财产进行了逐一清理、登记。确立了“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保管;谁损坏,谁赔偿”的财产管护原则,消除处室间管理撞车,相互推诿的现象。同时,我们加大了检查力度,规范了报修程序,减小了财产的损坏率。

3、严奖惩,保平安。本着厉行节约,严禁浪费的原则,我们加大了水电管理力度,加大了财产管理力度。对有长流水、长明灯现象的责任人进行严格处罚,对乱收费责任人予以严厉处罚,对违反财经纪律的当事人予以严格处罚。

八、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我校现有40个教学班,3325名学生,大班额现象比较突出;现有教职员工194人,专任教师156人,其中,本科71人,占任课教师的36.59%;专科122人,占任课教师的62.88%;高级教师25人,中学一级教师62人。40岁以下的教师93人,占教师总数的59.6%。年轻教师居多,冲劲足,但教育教学经验不太丰富;教师学科结构不平衡,语文、体育、音乐、美术教师偏多,英语、物理、化学教师不足。

我校在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中也还客观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1、教育教学管理还存在很多不足。重点表现在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需要创新和完善,课程评价与课程管理体系上需要完善,管理者需要加强培训,管理方法需要改革。

2、师资队伍建设有待提高。虽然学校师资队伍整体实力较强,但同时也面临资深名师数量不足、青年教师成长较慢、教育理论储备不够和整体文化素养有待提高的挑战,职业倦怠引发的心理问题也比较突出。同时,由于教师培训内容和形式创新不够,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等原因,使得学校师资的团体优势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如何培养一批在全县、省市有影响力的品牌教师,成为学校发展必须破解的突出问题。

3、教科研工作有新起色,但未形成校本特色,对外宣传展示力度有待加强。校本课程开发处于零状态,有待认真规划,规范开发。

4、德育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三全德育还没有真正成为一个系统工程,学校与社会、家庭沟通的途径和方法还比较单一,对学生的教育没有形成合力。适合三中学生实际的德育理论体系尚未形成,德育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德育方法有待创新。周边教育环境也不尽如人意,居住人员复杂,家长素质参差不齐,加大了教育管理的难度。

5、学校整体建设需要完善。我校校舍环境及教学硬件、软件建设明显滞后,还不能很好的满足教育教学需求。目前学校操场中间的教师住宿楼与学校的整体布局极不协调;食堂和学生住宿条件与我校的发展极不适应,急需改善;学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学习资源还不能满足全体学生阅读和学习需要,学科资源还需要进一步丰富;体育配套设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如缺乏室内体育训练场地,导致下雨天体育课往往无法进行;学校没有电子备课室,不能保证每间办公室一台电脑,更不能保证教师人手一台电脑;仅有的几十台旧电脑配置也太低,经常出现故障,使用率低。实验室现有设施设备较少,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多后的实际需要,无法保证实验课如期进行,无法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试验操作。

6、由于我校受历史和现实的制约,显性校园文化尚未形成,应加强研究。校园文化建设需整体构思,制度文化、观念文化需进一步修改完善,使之入脑入心,变成自觉行为。
    通过以上现状分析,不难看出,目前我校正处于继往开来、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尽管学校发展面临着不少问题,但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好形势以及学校外部环境和内在优势,为我校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教育改革的大好时机,创造学校新的辉煌。

九、今后的工作思路

在未来的五年中(2011-2015年),我们要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根据社会和教育形势的发展要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为核心,注重内涵发展,同心同德,务实创新,在区域教育激烈的竞争中,努力打造“精品初中,特色高中”。

 

 

各位代表,值此我校第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以及我校由单设初中向完全中学过渡的新形势下,当务之急就是科学拟定我校“二五发展规划”和“绩效考核实施方案”,下面请代表们围绕这两份讨论稿进行认真审议、积极建言献策,确立我校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长效保障机制。

 

 

                                     

                                        201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