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比斯利和杜兰特: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1:04:19
印象中,邯郸火车站一楼大厅有一副巨型壁画,上面刻画了邯郸最具代表性的成语典故。其中一幅画是这样的,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光着膀子,背上负着一捆木头棍子,向一个黑发黑须的中年人下跪。老者很健壮,黑头发的中年人一看就是个书生打扮,中年人伸出双手去搀扶这位老者,时间在这一刻定格了。这就是邯郸1584条成语典故中仅次于胡服骑射,排名第二的,负荆请罪。
  
  那是很早以前看到的了,不知道现在这幅壁画还在否?如果还在的话,那就有些误导群众了。
  
  那个老者不消说一定是廉颇,但是廉颇真的有那么老吗?我看不见得。
  
  廉颇,生年不详,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第一次出现在史书当中,一出场就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想必岁数不小了,从士兵熬到将军,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积累。廉颇的卒年大约在公元前241年后的这几年间,从廉颇的第一次出场,到结束,中间跨越了四十二年。负荆请罪的故事发生在渑池之会(公元前279年)后,假设廉颇终年100岁(公元前241年),那么负荆请罪时的廉颇70岁左右,壁画的内容准确无误,70岁的老者须发皆白。
  
  但是100岁只是个假设,继续假设下去。公元前245年,廉颇96岁,攻取了魏国的繁阳。赵孝成王死,他的儿子悼襄王继位,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因而投奔到魏国的大梁。
  
  在大梁的这段日子里还发生了一件事,我们知道魏国已经败到家了。在大梁,廉颇并没有受到重用,而赵国在秦国的攻击下,想到了那个战无不胜廉颇将军,于是派出使者来探望廉颇,看看他还中不中用。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廉颇一顿饭吃了十斤肉,一斗米,披甲上马,威风依然。但是使者收了别人的好处,有意的给廉颇造谣,说两人在谈话的一小段时间内,廉颇一连上厕所大便了三次,赵王以为廉颇老,遂不用。
  
  让人惊奇的是中国人的理解能力,我们看了以上故事,都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廉颇很能吃,仍能打,事实上他没有老。但是所有人都有了一个潜意识,廉颇老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说白了,都是辛弃疾的一句话害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人家辛弃疾的意思是:赵王在问使者,廉颇老了吗,胃口还好吗?答案是,廉颇没老呢,还挺能吃的!
  
  通过读史我们知道,在赵国,朋友亲人见面打招呼的一般习惯就是问一个人的饮食状况,比如触龙面见赵太后,上来就问候,胃口还好吧?(日食饮得无衰乎?)
  
  如果按照我们的假设,廉颇终年100岁,吃一斗米十斤肉的时候已经96岁,赵王完全不必派人去问廉颇老不老了。
  
  那么,廉颇到底多大岁数呢?
  
  没有史料,我们继续推测。既然赵王有些担心,拿不定主意到底用还是不用,廉颇的年龄大约在一个介于用与不用之间,至少不会是90几岁,80岁也排除掉,人生70古来稀,排除掉,那么稀少,肯定是不用。从另一面来排除,三十岁,属于壮丁,不用怀疑,肯定能用。四十不惑,当打之年,没问题。五十知天命,成熟的将领,也没问题。
  
  六十岁,这就是花甲之年了,退休的年纪,用不用就得考虑一下了。所以,本文给出的结论是,廉颇一顿饭还能吃十斤肉的年龄是介于60-70之间,就是这个,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年龄。
  
  假设公元前241年,廉颇去世时享年70岁(算长寿),那么时间倒回至负荆请罪那一年,廉颇将军32岁,年轻力壮,当打之年。
  
  公元前283 年,廉颇率赵军大败齐军,攻取阳晋。
  
  公元前279年,廉颇又攻克了齐国的几邑。
  
  公元前276 年,廉颇领兵攻占魏国的几邑,旋又退出。
  
  公元前275 年,廉颇领兵攻占了魏国的房子、安阳,并在房子修筑了城。
  
  
  战国四大将不是盖的,廉颇的上卿之位不是骗的,实实在在的拿血汗换来的。年轻气盛的廉颇不服气了,蔺相如你凭什么?刚刚在赵国露头没几天,竟然爬到我头上去了,我感到羞耻。就这样,廉颇不断的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不满的情绪,五大三粗的廉颇丝毫不在意这些话会传到蔺相如那里,怎么着,老子正想教训教训你呢!
  
  根据最近考古得出结论,蔺相如这一年四十九岁左右,小五十岁的人了,显然没有年轻人那么嚣张,多出来的是更加的成熟和稳重。纵观两个人的一生,廉颇极有可能从小生长于军旅,从来都是老子天下第一的爆脾气。而蔺相如,早年漂泊不定,在人生阅历上是赵国的一笔财富。
  
  廉颇放出的狠话传到蔺相如那里的时候,蔺相如病了,心病。他倒不是害怕谁,这么多年了,我怕过谁呀?也许再年轻二十岁,我和廉颇这混小子拉出来单练都没问题,现在不行了。西边的秦国虎视眈眈,我俩搞起来内乱,损失的只有国家,还是躲着点他比较好。
  
  从这以后,蔺相如称病不上班,不与廉颇同朝,不和廉颇见面,希望这小子的能够消消气,我不是都已经示弱了吗,这还不行吗?无巧不成拙,有一天,两个人的座驾在邯郸城内一条狭窄的胡同里撞上个正着。廉颇的小车从巷子的西边开过来,蔺相如的车子从东边开过去,远远的就望见彼此了。蔺相如大呼自己的司机,快,快,撤,往回撤,给廉将军让开路。廉颇的座驾得意洋洋的从巷中开过,只留下一股青烟,从此以后该条胡同有了一个永恒的名字,回车巷。回车巷原址现位于邯郸市区内,直到两千多年的今天,回车巷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
  
  廉颇得意了,蔺相如的门客不干了,凭什么呀,老大你和廉将军同为上卿,你的官职还要在他之上,你怕他作甚?我们投奔到你门下,都是仰慕你的名声,没想到你如此怕事,太让我们失望了,不干了,不干了,我们走了。
  
  蔺相如说,我问你们,廉将军和秦王比,谁更厉害一些?门客们想了一下,还是秦王比较厉害。蔺相如说,秦王那么厉害的人,我都不怕他,敢在朝堂上呵斥秦王,侮辱秦国群臣,难道我会害怕廉将军吗?我是想,秦国之所以不敢出兵侵犯赵国,就是因为赵国上下互相团结的原因,如果我和廉将军争斗起来,现在两虎相斗,其势不俱生。我对廉将军的忍辱退让,是出于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廉颇听到这些话后,如同晴天霹雳,又如当头让人浇灌了一盆冷水,姜还是老的辣啊,我廉某人真是见识短浅。于是解衣露膊,背着荆条,请门客作引导,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以上就是邯郸火车站上那副壁画的故事,从此以后,邯郸又多出了一对至交,又多出了一条成语,刎颈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