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莉卡·科切娃伦理:改革30年我国产业发展演进的历史回顾与前瞻_社会主义经济实践_CSSCI学术论文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06:52:30
改革30年我国产业发展演进的历史回顾与前瞻学术论文发表时间:2010-05-01 07:57论文来源:www.csscipaper.com 学术论文发表者:CSSCI免费论文 点击:144次改革30年我国产业发展演进的历史回顾与前瞻 高煜/刘志彪 【专题名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专 题 号】F13 【复印期号】2008年08期 【原文出处】《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西安)2008年2期第5~13页 【作者简介】高煜,南京大学博士后,西北大学副教授;改革30年我国产业发展演进的历史回顾与前瞻
高煜/刘志彪
【论文分类】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论文网络来源】http://www.csscipaper.com/F13
【学刊期数】2008年08期
【论文期刊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西安)2008年2期第5~13页
【作者简介】高煜,南京大学博士后,西北大学副教授;刘志彪,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南京 210093)
【内容提要】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和产业经济学理论,回顾了我国改革30年产业发展从传统部门到现代部门、从内向到外向、从一元驱动到二元驱动、从产业分立到产业融合、从轻工业到重化工业转变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产业发展演进的一系列制约因素,最后对包括产业融合化发展、新型工业化发展、外向型产业升级、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等在内的我国未来产业发展演进的趋势进行了前瞻。
【关 键 词】产业发展/产业融合/产业升级/产业结构
经过改革30年的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我国产业快速高度化发展与演进已经成为我国改革30年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因此,本文试图从改革30年以来我国产业发展演进的历史回顾入手,分析我国产业发展演进的制约因素,并对我国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进行前瞻。
一、改革30年我国产业发展演进的历史回顾
在对产业发展的研究中,包括配第—克拉克(W. Petfy-C. G. Clark)定理、库兹涅茨(S. S. Kuznets)的部门结构变动理论、霍夫曼(W. G. Hoffman)定理等传统理论将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三次产业之间及其内部的产业结构方面,但是由于大国经济体中转型发展的特殊性,改革30年以来,我国产业发展的高度化演进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其基本过程包括:
(一)改革30年产业体系演进:从传统产业部门到现代产业部门
在工业方面,1981年产值居前10位的产业部门中除了能源产业外,主要包括了纺织业、食品工业、建筑材料工业、造纸及文教用品工业等低技术、低附加值的传统制造业。而到了2005年,产值居前10位的产业部门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现代制造业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见表1)。
在第三产业方面,1978年我国第三产业主要包括运输业和商业等传统服务产业,而到了2004年,金融业、教育、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技术水平高、知识含量高的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部门。2004年第三产业中按照产业增加值居前10位的产业分别为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金融业;教育;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等,其增加值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分别为7.8%、5.8%、4.5%、3.8%、3.4%、3.1%、2.6%、2.3%、1.6%。[1](P62)
在农业方面,现代高科技、高效、绿色农业的理念在1978年尚未出现,而现在包括生态农业、设施农业、观光休闲农业、高科技农业等在内的现代新型高科技、高效、绿色农业已经快速涌现,并获得了迅速发展。
可以看出,改革30年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一些现代化的新兴产业不断出现并快速发展,推动着我国产业结构的现代化演进。作为其结果,包括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已经由1995年的4 098亿元,发展到2005年的34 367亿元,占三次产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95年的6.74%上升到2005年的18.77%。[2](P3)我国产业体系已经由改革开放前的低技术、低知识、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体系向高技术、高知识、高附加值的现代产业体系演进。
表1 1981、2005年我国第二产业产值居前10位的产业部门及产值  亿元资料来源:1981年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1》,1982年版,第208-209页。2005年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版,第62页。
(二)改革30年产业发展模式演进:从内向型到外向型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确定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改革30年以来我国的产业发展模式开始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在这一转变的带动下,我国的对外贸易获得了快速发展,对外贸易额从1978年的206.4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7 607亿元(见表2)。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分工从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产品内分工的演进,我国通过吸收国外直接投资和接受国外企业的代工合同等方式积极嵌入全球价值链,迅速建立起全面开放的外向型经济,通过融入全球经济,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在这种状况的带动下,我国的加工贸易获得了快速发展,已经超过一般贸易而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见表2)。至此,我国建立了面向全球的外向型产业体系,已经全面融入全球经济之中。
(三)改革30年产业成长的动力演进:从一元单一驱动到二元共同驱动
我国工业在1949年之后获得了快速发展,但由于经济基础十分薄弱,资本极度缺乏,技术落后,劳动力素质较低和技能严重不足等种种原因,我国的产业发展在改革开放之初仍处于较低水平,农业在三次产业中占据较高比重,而第三产业的份额则较低,产业成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第二产业,形成了一元驱动的格局。改革30年以来,产业成长出现了从一元单一驱动向二元共同驱动的新态势:
表2 1978-2006年我国货物对外贸易结构  亿美元资料来源:1978-2005年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1—2006各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070228_402387821.htm。带星号部分为本文根据相关数据计算所得。
表3 1978-2006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增长率及比重  亿元、%资料来源:1978-2005年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版,第57-58页。2006年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070228_402387821.htm
从表3中可以看出,1978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27.9%、47.9%和24.2%,呈现明显的第二产业一元单一驱动特征。然而经过改革30年的迅速发展,到2006年,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2.6%、47.5%和39.9%,第二产业基本保持不变,第三产业上升15.7个百分点,显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二元共同驱动特征。这一点也明显表现在第二产业贡献率及其对GDP增长拉动的平稳发展以及第三产业贡献率及其对GDP增长拉动的持续上升(见表4)。
(四)改革30年产业形态演进:从产业分立到产业融合
20世纪90年代之前,以传统工业化为基础的产业发展的主要形态是产业分立,即产业之间边界的明确化和固定化。产业分立形态下产业发展的主要形式有两种,一是新产业从原有产业的分离,二是新产业的产生。前者以产业发展过程中三次社会分工为代表,后者则以第一、二次产业革命中纺织、机械、电力、电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产生为代表。可以说,产业分立形态下新产业的不断出现是传统工业化时期产业发展的主要形式。
表4 1990-2005年我国三次产业贡献率及对GDP增长的拉动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9月,第62-63页。(转载请注明网络来源:CSSCI学术论文网) 共4页: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本文来源于CSSCI学术论文网:http://www.csscipaper.com/ 全文阅读链接:http://www.csscipaper.com/eco/socialismeconomy/58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