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蛰伤并发症有哪些:三峡诗歌与节日民俗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6:41:51
三峡诗歌与节日民俗文化 http://www.ctgpc.com.cn (2005-12-28 10:55) 中国三峡总公司网站
三峡诗歌与节日民俗文化
刘济民
长江三峡以雄奇秀美的自然山水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吸引了历代的文人墨客,歌咏三峡的诗篇也就连绵不绝。清人有“西陵风俗由来厚”的说法,三峡地区风土民情古朴淳厚,历史上这里是楚文化与巴文化交融发展的区域,我们的先民们在生产劳动、社会生活、民间信仰、时令节日等习俗方面,都有良好的风尚习俗,对中华民族传统的习俗文化也有自己的贡献。从文化角度来说,长江三峡是一条长长的文化沉积带,是民族文化的富矿地带。历代游历三峡的诗人们,不仅留连于这里的山山水水,更喜欢这里的民俗风情,从他们留下的华章美句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巴山楚水的雄伟壮丽,也可以领略到巴风楚韵的古朴纯正。节日民俗文化是三峡文化中绚丽多姿、情韵生动的美丽小花,也是增强三峡诗歌魅力的文化内涵,从三峡诗歌欣赏的角度来探讨一下节日民俗文化,我们认为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春  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千家万户过新年。过年是节庆中最隆重、最热闹、最喜庆的节日了,进入腊月就要忙年了,杀年猪、熏制腊肉腊鱼,打扬尘、洗扫、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要敬灶神,还要打糍粑、做米酒。恩施俗语说:“忙到腊月二十八,又打糍粑又浇蜡,还有个把年猪杀。”过年食物准备是最丰盛的,《建始县志》载晚清诗周鹃化写的诗:
年糍成对米花红,
簇簇堆盘馈岁终。
要是山人情意重,
鲜鱼出自小池中。
描写了土家人过年很重情意很亲和。年三十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要贴门神,贴对联,准备鞭炮,土家诗人田泰斗诗云:
岁月匆匆又一年,
家家户户贴春联。
姣儿笑向阿爷问,
爆竹花灯办可全。
“大人望种田,小孩盼过年”,这首诗把小儿的天真聪颖写得活灵活现,显示出新年喜庆景象。《风土记》说:“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杜甫《杜信宅守岁》诗云:“守岁阿咸家,椒盘已颂花。”“三十的火,十五的灯”。守岁时一家人围坐烤火,山共多是烧一个大树蔸子。到夜半子时开门燃放鞭炮,观天象,称为“出天行”,《荆楚岁时记》说:“正月初一……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天咫偶闻》记载:“正大初一,子刻后祀神,谓之接神。”这都是“出天行”的内容,田泰斗诗云:
除夕何曾废送迎,
辞年? 苋ヒ谷?更。
忽听爆竹声声碎,
莫是邻家正出行。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人们对年节的程序仪礼很重视,十分守时。初一到初三,人们忙着拜年,互道恭贺,长辈给晚辈赏压岁钱。也因如此,无食无钱的穷人为过年犯愁,一家骨肉不能团聚的相互牵挂。杜甫在夔州写的《元日示宗武》云:
汝啼吾手战,汝笑吾身长。
处处逢正月,迢迢滞远方。
飘零还柏酒,哀病只藜床。
训谕青衿子,名渐白首郎。
赋诗犹落笔,献寿更称觞。
不见江东弟,高歌泪数行。
诗人颠沛流离,卧病在床,尽管喝了新年的柏叶酒,接受了儿子的祝寿,但一思念流落江东的五弟,长歌当哭,泪流满面。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新年的又一个高潮,全家欢乐吃汤圆,还要吃猪头肉,祈求好的开头和结果(团圆),夜里玩花灯,演戏,异常热闹。土家诗人鼓秋谭有诗云:
煤火元宵三五家,
村里迓鼓也喧哗。
他家纵有荷花曲,
不及侬家唱采茶。
这是一个群众性自娱自乐的节日,至如今这一天在街头舞龙灯狮子,采莲船,蚌壳精,热热闹闹,入夜各种彩灯花灯争奇斗艳。
人  日
正月初七为人日,源自古代占卜活动。汉东方朔《占书》载:岁后八日,一日鸡,二日犬,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晴明温和,蕃息安泰之候,阴寒惨烈为疾病哀耗”。《荆楚岁时记》载:“人剪彩为人,或镂金薄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杜甫在夔州时写过《人日二首》,其一云:“元日至人日,未有不阴时。冰雪莺难至,春寒花较迟……”既是以诗写实,也是寓意天宝离乱,四方云扰,人民岁岁俱灾。另首七言诗云:“此日此时人共得,一谈一笑俗相看。樽前柏叶林随酒,胜里金花巧耐寒。”“胜里金花”就是描写当地人日妇女们打扮的风俗。
南宋时成书的《绵绣万花谷》云:“夔州人重诸葛武侯,以人日倾城出游八阵碛上,谓之踏碛。妇人拾小石之可穿者,贯以彩索,系于钗上,以为一岁之祥。”陆游在夔州时写了歌咏此风俗的诗《踏碛》:“鬼门关外逢人日,踏碛千家万户出。竹枝惨戚云不动,剑器联翩日将夕。”“江边沽酒沙上卧,峡口月出风吹醒。”描写了踏碛的风俗,倾城出动,场面盛大,载歌载舞,日落未休。宋人王十朋也写过《人日踏碛》,其诗云:
好遨蜀风俗,夔人贫亦遨。
今日曰为人,倾城出江皋。
遨头老病守,呼宾酌春醪。
归来及初鼓,繁灯照霜毛。
“遨”即出游,人日踏碛是一项相传多年的春游活动,不分贫富贵贱,男女老少,主人宾客,踏碛游乐,诗人以病太守身分自称遨头,与民同欢,至夜方归。可见夔州人对诸葛亮的纪念是很浓重热烈的,而且这个风俗沿习了很久。清人张晋也写过《踏碛》诗:
夔国先年有旧风,来看踏碛莫匆匆。
只缘岁稔民康乐,才到春初气郁葱。
生怕背篮挨舞袖,不妨腰鼓闹歌钟。
元戎小队临江浒,要与黎民一笑同。
这首诗描写了踏碛的盛况,踏碛的场面热烈,且歌且舞,人们喜气洋洋,而且这种活动惊动了官府,他们把小车队开到江滨,参与其中,与民同乐,十分和谐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说:“诸葛造八阵图于鱼腹平沙之上,垒石为八行,相去二丈……予就视,皆卵石漫漫不可辨,甚可怪也。”人日在八阵图旧址上走走,也是希望能够捡到可以穿贯以作饰品的小鹅卵石,要得到这种玲珑剔透的美石自然要靠耐心和幸运,夔州人把这与诸葛亮联系起来,美石赐福,诸葛武侯显录,这就是古代夔州人的一种文化思维。
寒食
寒食节是清明前一两天,又称禁烟节、冷食节,相传是纪念春秋时晋文公的贤臣介子推。这一天都不生火做饭,吃前一天准备好了的冷食。古代寒食节有上坟、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球等习俗。三峡地区过去也过这个节日,宋代寇准在巴东为县令时,曾写了《巴东寒食》的诗:
春雨潇潇寒食节,远行犹在楚江边。
人忠故国迷残照,鸟隔深花雨断烟。
薄宦未能酬壮节,良辰空自感流年。
因循未学陶潜性,长见孤云倍黯然。
三峡地区寒食节“春雨潇潇”,农民认为是好年成的预兆,谚云:“雨打墓头钱,今岁好丰年。”寇准正是在这春雨迷蒙之中,徘徊于江边,深感年易逝,壮志未酬,面对江天无限感慨。宋代大诗人陆游于乾道七年春在夔州时,也写过《寒食》一诗:
峡云烘日欲成霞,襄水生纹浅见沙。
又向蛮方作寒食,强持卮酒对梨花。
身如巢燕年年客,心羡游僧处处家。
赖有春风能领略,一生相伴遍天涯。
这首诗描写了峡江寒食节的春景,梨花正开,江水尚浅,抒发了自己宦游四海,身处三峡地区的特殊感受。
由于寒食节在时间上与清明相连,一些习俗也延伸至清明,唐代以后此节日逐渐与清明融合在一起。
清 明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五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上说“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谚语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之说。清明节扫墓,除上坟培土、立碑、挂纸外,还有用各种色花纸做成宝盖,旗锣鼓伞,插于坟头。夷陵用竹纤缠上花纸作“清明吊”,插上坟头。《宜昌县志》云:“男女挈木盍郊行,歌哭选庆,楮钱满陌,更以五色纸幡标垄头,谓之插青,奠酒陈肴,尽日而归。”夷陵人上坟时还提着篮子,挑着蒸笼,装些香肠、包子、麻花等酒菜,在祭奠完了后,找一块平地圈坐起来,摆开菜肴,呼朋唤友,在一块野餐,真是招手即来,蹲在一起畅饮一番,这叫“赶堆子”。
清明除上坟外,也还郊游踏青,荡秋千,放风筝。长阳清朝诗人刘家麟有诗云:“锣鼓声喧几日回,满城游女笑颜开。春衫隔准备香熏透,惟备明朝扫墓来。”为了清明扫墓,士女们早就作好了精心准备,清代张玉《东湖竹枝词》云:
宝钿珠环结队行,
东郊游女斗清明。
绿萝溪畔春风起,
吹倒歌声并哭声。
年轻的姑娘媳妇们,把这个节日当成比美节,一个比一个更漂亮,虽然也有人在扫墓时哭泣,但在明媚春光下,更多的是心情舒畅,欢歌笑语。土家诗人彭秋谭描写得更生动有趣。
缟袂丹裙翠色衣,
山城士女插青归。
偶然摘朵山花戴,
惹得群蜂绕鬓飞。
姑娘们热爱自然,平日难得到郊野游乐,采摘山花插于鬓角,因为她们穿红着绿,香气袭人,惹得蜂蝶追绕飞翔,表明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活情趣。
端  午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它又称端阳、重五。传说这个节日是纪念屈原的,所以在全国各地都很隆重热闹。这一天人们划龙船竞赛,吃棕子、戴艾蒿、悬菖蒲、带香包、饮雄黄酒,驱五毒,挂长命缕等。唐朝文秀的《端午》诗云:“节分端午自难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首诗表达了对屈原的崇敬之情,怀念之情,并且激愤地认为,在那种黑暗社会,就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水,也难洗雪屈原蒙受的奇冤。三峡地区划龙舟,唱“招魂曲”,呼“我哥回”,那种感情特别深厚。苏轼《竹枝歌九章?之三》云:
水滨击鼓何喧阗,
将相扣水求屈原。
屈原已死今千载,
满船哀歌似当年。
苏轼的诗从龙舟竞渡的形式,探寻人民的心理,人民对屈原的同情,对屈原的怀念敬仰,千秋万代永不变。唐代张建  封的《竞渡歌》对龙舟竞赛浩大的场面,热烈的气氛描写得生动具体:“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翰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挂彩虹霓晕……”读这首诗人们真有身临其境、惊心动魄之感,为我们的先民对屈原那种赤诚之心而感动。
《续齐谐记》说:“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汩罗而死,楚人哀之,每于此日,以竹筒贮米祭之。”到了汉代有个人说,他见到有个自称三闾大夫的人,告诉他每年祭米都为蛟龙所得,以后可用箬叶包糯米,用五色缠绕,蛟龙惧怕。后来粽子越做越好,里面还夹有枣、赤豆、柿干、银杏等,粽子也称角黍。宋代陆游曾写了《归州重五》,描写了秭归人过端午的情景:
斗舸红旗满急湍,
船床睡起亦闲看。
屈平乡国逢重五,
不比常年角黍盘。
陆游曾担任过夔州通判,他是乘船经过秭归时遇上端午节,他认为在屈原家乡看到赛龙舟、吃到屈乡的粽子,意义不同寻常,诗里溢满幸运之情。范成大也写过《夔州竹枝词》,其一云:
五月五日岚气开,
南门竞船争看来。
云安酒浓麦菊米贱,
家家扶得醉人回。
云安人民在年丰食足的情况下,遇上端午佳节,欢聚畅饮,从“家家扶得醉人回”可想见因看龙舟兴奋宴乐的情景。
三峡人把初五称为头端阳,十五为大端阳,二十五为末端阳,清代同治年间《宜昌府志》记载:“五月五日……龙舟竞渡,楚俗咸同。至十五日曰大端阳,亦用角黍饮蒲酒,十三、十四、十五等日龙舟奇标尤盛。与他郡异。”可见初赛后还要进行几次复赛。清人张玉的诗云:
中流箫鼓锦帆张,
五日乘龙戏浪翔。
漫赌今朝真胜负,
养精还战大端阳。
五月十五是龙舟决赛的日期,高潮在望,这首诗表达了期盼的心情。也正如清人严思浚的《东湖竹枝词》所说:“江干垂柳复垂杨,斜日青帘豆酒香,至喜亭前箫鼓沸,从郎更赏大端阳。”龙舟复赛,热闹非凡,也正是青年男女相携观看的大好时机,这样的诗该是多么富有情趣美和现场感。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雄伟的三峡工程修建以后,提供了水上竞赛的良好条件,现在在屈原的家乡已经举行过多次国际性龙舟赛事,使传统的端午文化焕发出青春活力。
七  夕
农历七月初七称七夕节,又称七巧节,女儿节。这个节日源自于古代  神话《牛郎织女》,这一天他们在天河相会。《荆楚岁时记》云:“天河之乐有织女,天帝之孙也,年年积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使一年一度相会。”《淮南子》有“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的说法。罗颀《物原》载:“楚怀王初置七夕。”这晚少女们蹲在瓜果架下听牛郎织女相会时讲话,清末土家诗人温朝钟有《七夕》诗,其一云:
夫妇情深别愈浓,
况云一岁一相逢。
良宵虽好新秋短,
只恐天明语未终。
这首诗表现了人民对牛郎织女纯朴真挚爱情的关心,对他们一年只能有一次短暂相逢又寄予深切同情。七夕节,在秭归县,平时相好的姑娘,在这一晚拜月结七姊妹。“七月七,看巧云”,下午太阳偏西,男女老少走出家门,看天上彩云变化,发挥得自想象去欣赏。妇女们对月穿七口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虫喜子网于瓜上者,则以为得巧。杜甫初至夔州,见到当地风俗,写了《牵牛织女》一诗: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
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神光竟难候,此事终蒙胧……
亭亭新妆立,龙驾具层空。
世人亦为尔,祈请走儿童……
曝衣遍天下,曳月扬微风。
蛛丝小人志,曲缀瓜果中……
杜甫一共写了三十六句,详细描述了妇女们打扮漂漂亮亮进行乞巧活动。三峡地区七月七看云彩占年岁,谚云“天河搭屋脊,天天有饭吃。”也有:“天河司米价”的诗句。
夷陵七夕有烧包袱、点荷灯的习俗。传说秦将白起将攻夷陵,见城中火光盈天,以为下属已进城烧杀,遂下令撤兵。自此相沿为俗,清人王士祯《西陵竹枝词》云:“荷灯百尺接秋河,犹似秦兵驻绿萝。”清人林有彬的《七夕灯词》描述的生动具体:“夷陵七夕灯满城,高竿插户荷叶明。荷 花瓣瓣灯光碧,前衢后肆唱歌声……”这些诗赞扬了夷陵人智胜白起的故事,而清人张玉的诗,把荷灯与牛郎织女的故事联系起来歌咏:
荷衣裁作玉檠形,
万点荷灯万点青。
昔日秦兵今不戒,
移将灯影照双星。
诗人认为历史过去了两千多年,七夕点荷灯的习俗仍在流传,如今荷灯照看织女牛郎相会,这该是多么富有情趣啊,引人驰聘想象。
月  半
农历七月十五为“月半节”,俗称“过月半”,又称“中元节”、“鬼节”、“亡人节”。这一天也是佛教的“盂兰盆会”,慎终追远? ?漓胱嫦仁钦飧鼋谌罩饕?谌荨S械纳柘惆福?┕?品,接祖先亡人回家受飨。烧包袱、纸钱。也有的在水陆道场放“河灯”,超渡水中亡灵,以保一方清吉,土家人彭秋谭有诗云:“包袱野祭哭中元,先祭新魂后故魂。”土家族还有“月半胜清明”之说。《奉节县志》云:这天“又有醵金作盂兰盆会者”,街巷打台,看演经文。
“年小月半大,姑娘回娘家。”《长乐县志》云:“妇人皆于此时省亲”。“纷纷月半归宁女”,各自带些礼物回娘家过月半,和亲人一起祭祖。但娘家在先要去接姑娘,“年是拜,节是接”就是这个讲究。土家诗人田泰斗诗云:
中元天气暑初除,
姣女迎归笑语舒。
一夜喃喃缘底事,
半谈鸡鸭半园蔬。
这首诗描写中元节姑娘回娘家心情舒畅,夜深与家人叙说农事家事,亲情融融,话语连绵,正是这样的节日风俗强化了人伦关系。
中  秋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仲秋节”、“团圆节”。三峡地区在这个节日有赏月、拜月、吃月饼、摸秋等习俗。
“月到中秋分外明”,崇尚光明,注重团圆,这是中华民族在中秋节的共同心理。是夜于庭院焚香燃烛,摆上月饼、时鲜瓜果、对月礼拜,这要由妇女主持。然后一家人在一起品尝月饼,有的还赏月赋诗。杜甫在夔州时写过《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云:
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真欲数秋毫。
月色皎洁,朗照大地,更增添诗人归心之切。诗人还写到峡江中秋夜景,“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沉金浦暗,轮仄半楼明。”描写了天将晓时的月景,说明当时赏月玩月直至夜深。
三峡地区有“摸秋”的习俗,有“偷瓜送子”之说。《长乐县志》载:中秋夜“摘人园中瓜,窥乡邻之望子者,则将此瓜彩红包裹,箫鼓衣冠送至其家,以为宜男之兆,如来年举子,则必具盛馔申谢。”土家诗人田泰斗诗云:
金轮棒出碧山头,
坐看月花果现不。
豆架瓜棚频眺望,
须防有客夜摸秋。
民间认为,摸秋挨主人家骂,越骂越清吉。“偷瓜送子”是重生育富有邻里之情的习俗。
重阳
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又叫重九,九月九,九日,也称登高节,菊花节,现在也是敬老节。屈原的诗《远游》中有“集重阳入帝宫兮”的句子。重阳节主要是登高,赏菊、饮菊花酒、食重阳? 猓?娜嗣腔沟歉吒呈??韵喑瓿?H?峡山川形胜,名楼古阁是登高的好处所,杜甫在夔州亲身感受了重阳的风俗,写过《九日五首》,“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他回忆说“旧日重阳日,传杯不放杯。即今蓬鬓改,但愧菊花开。”五首之《登高》成了千古名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明代胡应麟评论说,这首诗如海底珊瑚,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此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三峡山川的雄伟壮丽,重阳民风习俗的悠久淳厚,可说是成就这首杰作的客观因素。三峡诗中,重九登高的名篇佳作不少,如寇准的《重九登高偶作》,王十朋《九日登卧龙山》、明人刘堪之《九日登明月台》、雷思霈《九日宿东山寺》,登高赋诗,更增添了节日的文化气氛,登高览胜,心胸开阔,又有益于身心健康。
在土家族居住的地方,采初开菊花用来酿酒,酿出的酒要放到第二年九月九才算真正好酒。谚云:“要喝重阳酒,土家寨子走。”土家人把九月十九称大重阳。过重阳节要用糯米做粑粑,有“重阳不打粑,老虎要咬妈。”的说法。土家诗人彭秋谭有诗云:
轻阴微雨好重阳,
缸面家家有酒尝。
爱他采茶歌句好,
重阳作酒菊花香。
这首诗再现了土家人重阳节的喜庆气氛,用采茶歌作映衬,显示出菊花酒的香醇可人,诗中充满愉悦和自信。
三峡地区节日风俗不止这些,如:“社日、赶年、女儿会、牛王节等。我们国家有数千年农耕文明史,一年之中众多节日的设定和形成,多与农业生产、休养生息密切相关,这些节日习俗文化,是历代人民生产劳动、生活经验整合的结晶,表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亲情与人情的看重,对神灵与自然的崇拜,对民族杰出人物的推崇,许多节日习俗极富有生命力,是我们中华民族具有凝聚力的生动体现。而三峡诗歌表现三峡节日习俗文化,拓展了诗歌的创作题材,贴切近了民众的生活和情感,增强了诗歌的地域特色和艺术品位。我们相信:三峡诗歌会不断地推陈出新,有着悠久历史的三峡节日习俗文化也附丽着新的内涵,它们会伴随我们走向未来。
作者简介:刘济民,三峡大学文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