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西装内搭什么:谈境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6:28:48
  警营论坛:也谈境界

2011年10月27日 11:38:43  来源:新华网 

 作者:武警兴安盟支队 曹永红 郭丙富

    境界,《辞海》解释为:事物、思想所达到的高度或表现出的情况。这种“高度”或“情况”在世间皆有体现,人生的坐标上又表现为面对生死、名利、荣辱、喜好与憎恶的态度,需要用心灵默默体验。大地默默无语,却滋养了世间万物,是一种境界;文天祥坦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死亡来证明生命的价值;鲁迅面对邪恶旧势力发出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呐喊。这些血性文字铸造着民族的脊梁和骨气,映照着先驱们胸怀坦荡、志存高远的人生境界。然而,也有的人凡事先替自己打算,这是另一种境界。世间人生百态,各自的人生境界也不同。然而,境界不仅有高低之分,圣洁与低俗之隔,也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人灵魂深处的追求。

    不同的人生境界,反映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为一个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参加革命为什么,当了干部做什么,将来身后留什么?”都可以从其人生境界中得到验证。 “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意味着无私奉献和自我牺牲,这就是共产党员的崇高境界。正是有这种境界,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才有不为名利所困,不为钱财所惑,不为享乐所诱,不拿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的高尚行为;才有了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党把自己摆在什么位置上,就在那个位置上尽心尽力、发光发热的自觉精神;才有了自觉为民尽责、为国竭力、为党分忧,为了美好的理想和未来而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一切的可贵品格。

    有人说:“信仰就像呼吸那么自然。”其实,精神境界更是一种生命旅程的呼吸。提升精神境界,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关键要多读书,避免和疗治思想的庸俗化,因为如果说要变质,那么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是滋补光明的养料。只要孜孜不倦地苦读,就能找到取之不尽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源泉。也只有用知识不断地把握好人生的坐标,视野才会开阔,对物质的追求才有正确的方向,人生的境界才能提高,也才能创造出具有丰富内涵的人生。(《人民武警报》供稿)

 

谈境界

2010-02-18 17:00:17
  有一则寓言说,文学家、科学家、企业家和哲学家聚会时有人提议,各自用一句话来描述和赞美世界。文学家感慨地说:“这世界真是太美了!”科家家认真地说:“这世界最珍贵的是探索。”企业家兴奋地说:“这世界充满着商机!”哲学家没有说话,沉思之后在纸上画了一个“?”和一个“!”他们四个谁说的对呢?只要是发自本心,就无对无错。各人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如实观照。这就是他们各自的境界。  “境界”一词出自佛教而非王国维,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中讲它是“自家势力所及之境土”,也就是“个人在人的感受能力或精神上所能达到的境地”。所谓境界,也就是这个“境地”的大小。人类生活在共同的天空下,表面上看仿佛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实际上呢,各人有各人的世界,不同的人就会看到不同的云彩,这云彩的大小、形状就因人的“感受能力或精神”而异了。像文学家、科学家、企业家、哲学家境界各一,能说谁的境界更高吗?眼光大小不同罢了。同样是世界,四人所见却各有不同。这个不同,跟主观没关系,世界的美本就在那里,世界的奥秘本就在那里,只是有的人看到了美,有的人没看到,所以庄子说“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锺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不只是聋人盲人听不到看不到,健全人也有对世界看不见、听不到的。从这可以看出,每个人的境界都是不一样的,相对于人们常常说的“境界高低”,我更想用“境界大小”来描述各人的境界。  境界有大小,是先有大小而后有高低分别。  我们且来看一个传说,有一次,楚悼王去打猎,把一张非常珍爱的弓弄丢了。左右的人十分着急,要去寻找。楚悼王却坦然地说道:“楚人失之,楚人得之。”叫左右的人不要找了。孔子听说这件事后,很不以为然,他这样说到:“何必要一'楚’字,'人失之,人得之’岂不更好?”没想到,老子听到这件事后,更厉害,他摇了摇头说到:“何必要一'人’字,'失之,得之’ 足矣。”  故事里的三个名人,境界似乎都很高,而且一个比一个高。假如真的去采访一下楚悼王,问他乐不乐意像老子他老人家那样只是心存“得失”而不问是不是“楚人”之得失?楚王不会那么豁达吧。作为一国之君,他的心里考虑的就是本国子民也应该是本国子民。他不能像老子那样搞哲学,打太极。把他们仨拿出来比境界“高低”的时候,也许老子境界更高,他不囿于目前,而看深层。但楚王并不会买账,即便楚王也觉得老子境界高,他也不会心向往之。最多就是个“佩服”。为什么?境界太高,超出了楚王的认识能力和精神高度。所以说人与人比,境界有大小,人与己比,境界有高低。大小是横向比较,与他人比;高低是纵向比较,自己跟自己比。  人比人气死人,不比也罢。不跟别人比境界大小进而比境界的高低,那就自己跟自己比一比吧。八戒说我要努力学习佛经,争取理论上早日赶上师傅。八戒要提升境界,扩大自己的认识范围,想法很好,却难比登天。  境界从佛教来,我们仍从佛教求解。  《西游记》师徒四人的终极目标就是“求取真经”,真经是什么呢?  菩萨在做取经宣传的时候就讲了:“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用大家熟悉的一个词来说,就是能让人达到涅槃寂静的究竟法门。那么八戒想提升境界,能不能通过提升感受能力来达到目的呢?  把《大藏经》全都背下来就能普度众生了,就能成由净坛使者而成“佛”啦?悟空、悟净、悟能,关键还在一个“悟”字。境界也像成佛,基本上靠悟,关于禅宗顿悟的小故事我就不多说了。我这里最后就谈一谈,为什么境界求不来,只能悟来。  求境界的提高,却不顾所处的境地,只能是痴人说梦。还记得看过周星驰的一部电影《济公》,故事里面周星驰饰演的降龙罗汉跟众仙打赌,赌降龙罗汉不用法力,把在凡间的九世恶人、九世乞丐、九世野鸡,感化成普通人!其中有一场戏,降龙给了九世乞丐一堆金条,带去饭馆吃饭,让他自己点菜。虽然他已经很有钱了,可是他点的菜仍然是乞丐常吃的鸡屁股,虽然降龙罗汉反复逼迫,九世乞丐还是说“我只想吃鸡屁股”。这就是他的境界,给他普通人的生活他也未必能享用得了。一个人所能享用的世界,也就是他所能感受的世界。境界能不能提升,不在求,不在修。而在心,在悟。  佛教弟子常要修行,修的是行。修行成佛,在求在行。修行是方便法门,只是方法。顿悟为明心见性,在知在心。修行以行制性,顿悟以性施行。高下立判。境界不可修,不妨顺其自然,境界即使不高那也是旁人眼光,之所以有人说境界有高低,是比错了对象,拿自己的境界跟别人的境界去比,自然有高下。但只有自己也“觉”到自己的境界不高,那就开悟了,离境界的“提升”也不远了。


新手谈技术 老手谈思想 高手谈境界


什么是技术?专门讲技术分析的书上讲的东西就是技术,大概是这样,有人会有其它看法, 但不影响大多种人对技术的普遍性认识。 技术重要吗?要我说很重要, 技术就象你在战场上所用的武器, 合理的使用技术会初步积累 你在市场中的优势。 有一个现象,一般热衷于谈论技术的往往是新手,这个可以理解,因为技术是基础的东西, 也是最直观可以学的东西。 但最关键的是, 为什么好多老手并不热衷于技术的讨论呢?因为老手们知道, 所有的技术都 是“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 记得好象有人也说过一句话“所有的机械交易都有崩溃 的一天”。这就是技术本身的缺陷所在。 有人经常问我进出场的方法和技术上的一些问题,我说我没 法回答,有人会认为我藏私,但事实确实是没法回答。 我今天告诉你 A 是对的,B 是错的,但明天可能会是 A 是错的, B 反而是对的,那么你会说我骗你了。 没有交易思想的技术永远在用来不变的方法来应对变化的市 场。只能应付一时,却应付不了一世。 技术不是无用,关键是合理使用。 任何事物都会有其发展规律,新手和老手也会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老手会死,新手也会 成为老手。 不否定技术,但也不过于迷恋技术。新手最容易学的是技术,也有人直接从思想学起,适合 自己的就是最 好的 i 境界那是高手区别于我们普通人的东西,到了就到了,不到刻意学也到不了。 市场中还有一个现象,有人一直在赚钱,但技术的理论水平并不高。 有人技术分析起来头头是道,但一到具体的交易就一蹋糊涂。 这两者的差别在什么地方?差别不在技术,而是技术以外的东西。 对交易哲学的理解,对交易思想的理解。 一流的交易思想加三流的技术能盈利,但一流的技术加三流的交易思 想大部分会以悲剧收场。 老手为什么谈思想? 老手有一定的经验,他们明白一个道理,市场就是最好的老师,他们知道 技术永远在变,只要有交易思想,他们有能力跟据市场的情况来制定自己 所采用的交易技术。但老手又知道,交易思想的突破是难上加难。 所以老手更喜欢交流的是交易思想,而不是技术。 我离高手差的还太远太远,仍然在初级阶段徘徊。 在交易上,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观点,交易是一种个性化的 东西,没什么东西一定是对的。 一般我们认为期货应该顺势加仓,但有人逆势加仓照样赚钱, 一般认为隔夜应该轻仓,但有人满仓隔夜照样暴利。 所以,我也仅仅是谈谈自己的观点而己。 技术,思想,境界都是相辅相成的东西。我前面说了,
高手肯定也是从低手走过来,没有人天生就会做交易。 技术千差万别,同样的技术有人赚有人亏,不同的技术却都能赚钱, 没技术不行,但过于追求技术又会陷入另一个误区。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自己能拿来用上的就是最好的。

也谈境界

(2007-09-12 15:04:54)    没有人能解释出境界.或者说境界本就无须解释。境界是我们自己伸出手来,触摸心灵时找到的一种感觉,那感觉提示我们:境界是来自我们对自己心灵的一种要求,或者慰籍或者抵达。   境界是一种心态上的崇高。它只可能归属于心灵之中。因此境界本身并不显得孤立和贵族化。清高是一种境界,淡泊也是一种境界;入世是一种境界,脱俗也是一种境界;认真是一种境界,随缘亦是一种境界。甚至,浪漫是一种境界,稚拙还是一种境界——当你的心灵容纳下坦诚和博大的时候,你的人生就投靠了某种境界。   读书看戏听音乐,可步入艺术境界;游山戏水逗闲云,可领略自然的境界;与人共沐风雨同度沧桑,可升华友情的境界;破译斑斓的人生,更可探究生活的境界。因而,境界贯穿并丰腴人的一生。   既然淡泊是一种无限的宽阔,因而有一种境界自然超然于所有的境界之上:那便是淡泊的境界。   于一颗贪婪和充满欲求的心而言,人生的要义是掠夺、占有和享乐。可以想象,这样的人即使活得富足也只能是投靠了荒芜而远离了境界。   境界不仅仅是人生的圆满和获得,境界更应是心灵上的抵达和升华。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无疑,这是对境界最完美的点化,是境界之上的境界。   许多教师清贫一生,但因一片冰心催桃育李而诠释了境界;天下母亲平凡居多,却凭一颗不倦的爱心永恒了境界。人心是一面镜子,蒙尘的时候,小心揩拭,你就看得见心灵的制高点
——那是境界呈现的一幕幕风景。
   那风景人人百读不厌,因为人人皆可身居其中。   有一句诗写得极好:灵魂在高处。   这实在是破译出了人生境界的全部真谛。  谈品味,谈境界 作者:花粟罂色白  发表日期:2011-9-20 19:36:11     前段时间,看见一个帖子,楼主的大概意思就说:在KFC,想拿自己的iPhone4出来现现完美的音质,当然最主要还是现手机,结果刚掏出了手机,电话来了,铃声大响: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的飞翔 ...
  
  由此想到了品位。
  
  先来说说品,在中国古代,秦朝以后,隋朝以前,朝廷任命官员实行的制度荐举制,也叫九品中正制。就是由朝廷设立的九品中正官,把人才分为三、六、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共九品。依品推荐给朝廷做官。九品中正官给人才定品时,当地人对此人的口碑就是重要的依据之一。
  这与现在的品牌力量很相似。举个例子来说,就像iPhone与国内的手机品牌,不用比都知道相形见拙。所以,要论品位,就得先论品牌。
  把品牌放在人身上,就是出身。出身影响了许多重要的因素,如物质基础,直接影响到视觉高度。如受到的教育...等等许多。
  但是不要以为有了出身就有了品位。品位是一个非常奇怪的东西,不仅要看品牌,还得看表现形式,还需要社会的认可。想想郭美美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而且品位这东西,还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变化,例如,中山装的出现,得到了大众的认可,成了当时的时髦,然现在再有人穿中山装就会觉得非常另类。
  更特别的是,也不是认可的人很多,就是有品位的事情。如90后的非主流。喜欢非主流的人也不少,但毕竟现在是70后在主导社会,80后才刚踏入社会。也许多少年后非主流也成了有品位的事。囧...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不危害社会。鸦片战争时期,几乎人人手上都有一杆烟枪,这种危害社会的事,即使做的人再多,我哦想也不会有人说这有品位吧
  品位还需要有文化底蕴的支撑。如日本的茶道,中国的武术精神,酒文化,古乐器...(不是不想说中国的茶,而是中国的茶虽然有名,也有许多古人写了很多诗来赞美,但是没有形成像日本那样的茶道,也没有形成像欧美那样的品牌,说欧美的茶叶市场像一个大酒店的话,那中国的茶叶就像是一个菜园子)。
  只要是经过了文化熏陶的事、物,一下子就可以翻身变成有品位的事情。例如前面说的中山装,以及更早的三寸金莲,可见,品位也是在一个有影响力的人手下可以改变的事情。
  
  境界与品位有很大的区别
  品位需要经济基础作为支撑,而境界不需要,境界只需要坚定不移的思想作为基础。就像唐伯虎的那句: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这是一种境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代表一种境界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又是另外的一番境界
  今朝有酒今朝醉,莫使金樽空对月也代表着一种境界
  境界就像是一个圆周,从圆心到达圆周的方法有无数种。才有无数各种境界。  浅谈境界 (2009-07-29 07:07:19)

前两天见上书房的蝎子网友撰文谈境界,颇有感想,也就此题目谈一些看法,希望各位网友指正。

 

对于王国维先生提的三种境界之说,大家想必都很熟悉了。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第二篇中言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然而大家细读王国维先生提的这三种境界,就会发现这只是一个人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境界。实际上对于一个人来说,历经的境界并非三重,而是类似的无数重,看每个人的能力与经历而定。而不同的人之间的境界,能否评价和比较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先从境界这个词的涵义来分析。

 

“境界”这个词其实可以从字面上来理解。境,指的是一个区域、处境。界,就是边界、疆界。人的境界,指的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区域。每个人都有他的精神世界,也就是境,这个境有大有小,有高有低,就是说每个人的境是有边界的。既然有了边界,那么我们就可以去比较两个人之间的境界谁高谁低。

 

对于境界,蝎子网友提到了一句俗语:“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人类对于自然、对于真理的认识,就是这样螺旋上升的。再说的简单些,其实就是一正一反进行的。在“看山还是山”之后,还有“看山又不是山”“看山仍旧还是山”……就是说这种正反的进步是可以无数层的。

 

具体到哲学,某个哲人会先提出一个观点,这个观点是“正”的,就是说对于实践有指导意义,可作为行动纲领的。然后另一个哲人会对这个观点进行批判,指出其不足,但他无法提出有实践意义的解决办法,而是会得出荒谬的结论,这个人的境界就是“反”的。经过无数次的正反论证,人类的思考能力会不断的进步。

 

比如中国的儒家提的所有概念,几乎都在老聃的批判之下。名、仁、贤…… 都被老聃斥为万恶之源,这种批判有理有据,在思辩上是站得住脚的,决不是诡辩之流。在批倒了儒家的概念之后,老聃天才的提出了“道”的观念。只是他对道的阐述,并不够清晰明确,和真理只有一步之遥——就是这一步,老聃却始终没有跨过去。

 

他提出的治国和处世的实践性纲领,大部分是荒谬到完全无法实现的。比如:“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我们自问一下,这可能吗?人类能够抑制住自己的好奇心,永远不去看看自己的邻居?“不贵难得之物使民不为盗”——可能吗?大家不瞎不聋,能不分好坏吗?好东西谁不想要?还有“虚其心实其腹常使民无知无欲”——智力是人类先天的禀赋,怎么能“虚”呢?既然不能虚其心,那么就有知,有知就有欲。再有什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种数学模型有什么根据?

 

所以,老聃是处于非常高位的看山不是山境界。因为他的境界高,所以很多聪明人觉得他的观点非常有魅力,到是那些在山脚下的傻瓜,觉得老聃说的全是胡话。境界高的人也会犯错误,而且这错误经常会非常的幼稚可笑,比如老聃的那些理论,如果真的执行起来,会是多么荒唐可怕的结果?

 

境界高的人,可以理解和体会境界低的人,而境界低的人,却无法真正理解体会境界高的人。

 

很多普通人常常会去嘲笑那些身居高位的人,认为他们愚蠢。但是大家要注意,那些身居高位的人的智能,不是普通人能及的,他们的思维虽然会陷入“反”的泥潭,但他们的心路历程很难被人了解。不过普通人往往更能保持“常识”,所谓常识,也就是人的生物本能。用常识去匡正理论,就可以避免荒唐的结果。所谓“高贵者最愚蠢,低贱者最聪明”也就是指这种低贱者有常识而高位者犯糊涂的状态。

 

主席曾经批评王明,“打仗是要死人的,人是要吃饭的……”,这句“大废话”正好砸在王明那一套堪称完美的理论上面,这说明毛的境界比王明要高,成为领袖绝非侥幸。后来以毛为首的中央却提“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任何一个农民都知道这是胡说八道,但不是这个农民比毛境界高,只是农民离常识更近罢了。如果直接让这个农民去管理国家,那热闹可就大了——等着他一正一反的思考上去,国家都不见了。

 

在“反”的境界中,人是很痛苦的——对于前一个正境中树立的概念,都找出缺点而推翻了,可又拿不出可行的办法,人的思维就会陷入死胡同之中,就像那个永远旋转而没有缺口、无法突破的太极图。人的精神层次越高,这种死胡同的威力越大。所以,往往有很著名的哲学家自杀的例子。

 

人类思维的这种前进模式,是无法改变的。我只能劝大家,在思辩的同时,多依靠直觉,不断的用常识来匡正自己的行为——这种劝告恐怕也是没有用的:懂的人不劝也懂,不懂的人仍旧不懂。一笑 :)
太极图到是用来比喻那种没有发展、进入死胡同的思想理论比较合适。看着太极图,就发现人的精神会陷入进去,再也转不出来。对于太极图,我个人是非常非常不喜欢的——我把它叫做“轮子”。

新浪博客:芳草小筑  
与友人书之谈谈境界   文 / 魏紫 我最信赖的朋友:你好!
    
    前日过新年,收到短信,倍感温暖。
    
    每次通电话,总是会忘记时间,而放下电话,又总觉得最重要的话好象忘记讲了。这次提笔,仿佛想把自己的思路理一理,告诉你那些电话里似乎说不明白,而我自己也不明白的东西。真的希望你尽快看到这封信。
    
    每每热闹的日子,我总是会多一份清醒与心灵中默守的一份冷清,仿佛这样,才不会迷失于人流之中,迷失于物欲之中。这并非沿用那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味,只是希望更真实地接近于生命的本源,更接近于自己灵魂深处可以触动的情感。而每次想到你那颗层层包裹的心灵,在与我的交流中完全的坦诚,又不由得叹息。
    
    你我二人皆喜爱读书,奇怪的是所读之书却全然各异。这一生中,从认真二字来讲,我算是只读过两本书,一本是红楼,一本则勿用提及书名。一本是从至情至性到大彻大悟,一本则是从大彻大悟到至情至性。都是从一种纯粹到另一种纯粹。其中之折转之痛苦大约没有人生曲折的经历与磨砺是难以明白的。也许,在我们生命的最后一天,我们依然不能够真正理解那些最为原始与简单的不能称之为道理的道理吧。你读之书颇多,但太过杂乱,至使你常常误入枝节,本末倒置,需要多加提纯。
    
    记得前年吧,我们偶谈起鲍曼的流浪者与观光者之说,虽然你我二人皆明白其中之意,但我以为你做文与做人,常以观光者自居,即使是处于流浪者之被动地位也从未承认过这种位置之变化。也许,男人与女人本性差异就在于此。作为唯一的用心交流的朋友,真的希望你在书的外面来看书,从书的背后来看书,甚至忘记了书,来记起最能打动于你的、曾属于书而现在只属于你的东西。
    
    这令我想起了《倚天屠龙记》里那一节来:张三丰教张无忌的太极招术,当张无忌忘记所有招术时,便得到了精髓。你知,我乃金迷,常常重读金庸先生的小说,每每感叹贯穿其中的人生彻悟之理。常有人以为金先生最后一部所写《鹿鼎记》全然不是金先生的原来的味道,并以为此书不够好,在我看来,这是一种登峰造极,是从“达观知命,参悟生死”之后的回归,至雅与至俗的变通与融合。大约也是金先生研究了十年佛经之后,最终对生命的一种注解。这只是我个人的妄词,以我之力实不足以评说金先生的。你也曾读金先生的小说,真的希望下次能够好好聊一聊这些小说中的境界,聊一聊境界存于一本书中的体现。
    
    记得有句话:“做人有境界,文才有境界。”常以为自己不得好文大约是境界太差的缘由。这境界二字常把人局限于优美的修辞与精巧的结构之中,给人以误导。
    
    其实,我们能够运用一些文字的时候,常常疏于一种追求,那就是我们用文字所表达的到底是什么,缺少一种主导的意识。
    
    读过一篇金庸先生的讲稿,其中谈及自己几本小说中结构所存在的问题,然而,我们在读小说时,从没感觉这是种缺撼,只沉醉于那些人物故事与一种精神之中。
    
    前几日,母亲向我推荐了林语堂先生的几篇文章,主要的两篇谈林先生自己人生中不同时期的信仰,从人文主义到对宗教的态度,直到最后对圣经中一句话的感悟而终于找到了一种自己的对宗教的信仰,这些文章令我回味无穷,这不禁又让我联想到孙静轩先生所写的一篇后记,同样地谈到他对于宗教的态度与自己的信仰,他们同样地是对一种精神的信仰,达到人类精神的至高境界。
    
    以我的浅薄与无知来谈论这些庞大的问题,实在是有些自不量力,也不能够说得更清楚些,希望能听到你的见解。我想,我们之间的沟通,通过境界一词,能够更加地完美。
    
    做人、做文,我更偏于惰性,甚而上次你从网上发来的一文,我都是过了几日才读的,你深知我个性,且不要怪我才好。
    
    你的文字,细腻而倾情,但总是停留于一个框架之中,走不出一种纯自我的意识,就算是附予了文字一些奇思妙想,也停留于一些景观之上,一些从对外界人与事的揣度之上,而不能走出那种情景来。或许,我说得太过份了,也许是因为我太期望看到你拥有完美的文字吧!
    
    信手写来,竟象是没完没了,幸而知道,于我的文字,你极有耐心。就算有诸多不妥之处,你也会一一容忍,这大约也算你我二人沟通的境界之一吧。
    
    夜已深了,就此搁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