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尺寸的裤子是多大码:一堂生物录相课的设计与思考——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2:47:19

一堂生物录相课的设计与思考

各位专家,各位同行:
  下午好!首先感谢岑芳老师给我这样一个和大家交流、切磋的机会。这节课是我今年6月份在市电教馆录制的一堂新课程标准的探究课。当时接到岑老师给我的这个任务时,我非常高兴,但又很紧张。高兴的是我有这样一个机会展示自己,紧张的是因为我一直以来从事初中教学,2005年9月才开始上高中课,还是个新手,当时,我也只是接触了必修一的教学(因为我们学校第二学期才开课)。静下心来分析了一下岑老师为什么让我开课呢?我可能有自己的两点优势:一是我已经经历了3年的初中新课程改革,观念可以说已更新了不少,新课程的理念已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二是对初中新课程改革教材的熟悉,能帮助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做好初高中的衔接。高中的新课程改革是继初中新课程改革之后开始的,从知识内容上看,初高中知识必然存在着一定衔接,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初中知识背景,帮助学生通过知识的自然铺垫来自主构建高中的知识体系。
  有了信心,我开始选择课题。新教材中有不少课都安排了“边学过做”的环节,有探究实验穿插的课,学生能动手活动,课堂气氛就容易活跃,比较热闹,能很好体现新课程理念,但要准备实验器材摄制录相课,来回搬运很费事,所以就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那就上一节思维探究的课。我想这样的课对于我们所有教师来说,都是可操作的。如果说初中的教学注重学生的小实验探究,那么高中的教学则更应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记得在一次雨花中学的教研活动中,听了有关“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探究理念”的讲座,我深刻认识到在学习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可以通过科学史、可以借助教师提供的资料、可以利用模型、还可以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只要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就具有探究性。甚至,在极端的情况下,即使是教师一个人演独角戏,也能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有所体会。关键是教师要把自己扮成学习者的角色,并且要剖析自己,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这样我选择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细胞的类型和结构》。在座的每一位老师都已上过了这一节课,大家设计的肯定更为精采,希望多提宝贵意见。下面就我的备课思路向各位做一个汇报。
一、教材分析:
  “细胞的类型和结构”是第三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重点内容,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细胞膜和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器以及细胞核四块内容,我选择了第1课时,内容涉及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和细胞膜。其中的细胞膜结构的知识与下一节“物质的跨膜运输”内容有着直接联系。
二、学情分析:
  本课时出现的许多知识,如动、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抗原和抗体能特异性结合等,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涉及,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特别注意初、高中知识的自然衔接。高一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比较、分析以及整合、利用信息的能力,作为教师应创设探究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智力参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独创性。
三、教学策略: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课堂教学过程,不只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更应是教师向学生提供学习环境和经验,组织、指导和参与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构建的过程。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策略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设计巧妙的学习探究情境,给予丰富的资料信息,组织、指导和参与学生学习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真正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性的学习品质。
四、教学目标:
  作为教师我们绝不能只做一个科学结论的摘录者,而应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丰富的素材,引导学生探索科学的奥秘,让学生不仅了解科学的结论,也了解科学的过程;不仅学习科学知识,还能发展能力,培养爱科学的情感和科学的世界观,从而实现全面提高科学素养的课程目标。为此制定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区别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2.概述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和主要功能。
技能性目标:
  1.尝试一步一步地分析科学家的实验和结论,亲历科学家探索的历程,从而切身感受科学的魅力,并加深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2.利用教师提供的课外知识背景扩大知识面,开发思维空间,培养发散思维。
情感性目标:
  1.探讨细胞膜结构的发现史,认同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激发探求生命科学奥秘的兴趣。
  2.确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五、教学设计:
  对本节课的几个知识点我是这样处理的:
  (一)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的概念:只需要分别提供初中课本和高中课本上的上的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让学生比较就可以了。因为学生能结合图的复杂程度和书上的概念,很容易理解什么是亚显微结构。
  (二)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学生提到细胞的结构,就能说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所以我直接告诉他们这样的一类细胞称为真核细胞,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是真核生物。但生物界还有另外一类细胞却很特殊,我们把它称之为原核细胞,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是原核生物。继而质疑: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究竟有什么不同呢?然后给学生以提示:顾名思义,从字面上分析这两类生物的最主要区别在哪里?学生从“核”字上发现最主要区别在细胞核。这时再继续质疑:这两类细胞的“核”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原核、真核细胞还有哪些区别呢?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很容易找到答案,所以让学生直接回答意义不大。因此我又设计了一个问题串:1.细胞核和拟核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2.拟核的成分是什么?与真核细胞的染色体有什么不同?3.你认为原核细胞的结构简单,还是真核细胞的结构简单?为什么?引导学生分别从核膜的有无,染色体的有无,细胞器的复杂程度来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作出比较。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识图、辨认、比较的能力。最后采取图表归纳法引导生进行归纳和总结,培养信息的整合能力。
  (三)细胞膜化学组成:细胞膜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教材中并未介绍,但考虑到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从一开始就让学生体会科学的实验方法很重要,所以补充设计了一个小探究,引导学生思考选择哪种材料进行细胞膜的制备。这一点是借鉴了人教版的教材。
  探究问题:如果给你以下材料:植物叶片、猪肝、哺乳动物的血液,你会选择哪种材料制备细胞膜?为什么?根据什么原理来做呢?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认为应选择猪肝和哺乳动物的血液,因为植物细胞有细胞壁,不易分离出细胞膜,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易分离出细胞膜。方法是让细胞内的物质流出来,就可以得到细胞膜了。可以用针扎破细胞,但学生又质疑:细胞太小了,这方法不太可行。
  这时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内的物质是有一定浓度的,如果把细胞放在清水里,出现什么状况?学生回忆初中学习过的有关细胞吸水和失水的知识,能说出水会进入细胞,把细胞涨破,细胞内的物质流出来,这样就可以得到细胞膜了。
  教师再质疑这样得到的细胞膜是否纯净呢?实际上,刚才在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时同学们已认识到在细胞内存在着许多以膜为基础的结构,即细胞器。因此能够理解细胞除了细胞膜外,细胞核和许多细胞器也有膜,这些膜会与细胞膜混在一起,影响对细胞膜的研究,怎样把细胞膜与其他膜分离开?这样的分离肯定不容易,那我们换个角度思考,能不能从材料的选择上想办法呢?请同学们再分析刚才提供的三种材料,猪肝、哺乳动物的血液,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联系初中学习过的知识:血液中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存在核膜。老师再补充有关知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也没有众多的细胞器,不存在细胞器膜。这时学生恍然大悟,得出结论:用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作实验材料,可以制备得到较纯净的细胞膜。
  老师再做介绍:把红细胞放入蒸馏水中,细胞肿涨,最后破裂释放出内容物,主要是血红蛋白和无机盐,留下一个保持原形的空壳,称为血影,即红细胞的细胞膜。然后利用血影进行化学分析。通过这个小探究实验,学生不仅学会了探究的方法,体验实验材料的正确选择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而且进行了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体会到制备细胞膜的方法中所蕴涵的科学原理。
  (四)细胞膜的结构和特点: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如果采用讲授法直接告诉学生,学生会觉得很干巴,感到枯燥无味,很难产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又会走上死记硬背的老路。因此在这一部分的教学过程中,考虑设计两个探究情境,以问题串的形式,分析科学家探索生物膜结构的曲折历程。
  情境1.资料探究——回顾细胞膜结构的发现史,向学生提供3个科学实验过程:
实验一:1885年,奥弗顿在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透性时,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透过细胞膜十分缓慢。
实验二: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膜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层分子,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实验三: Danielli和Harvey分别于1931年和1935年发现细胞膜的表面张力显著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已知脂滴表面如吸附有蛋白质成分时,表面张力则降低。
  设置讨论题:由这些实验,你能推测出什么结论?请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学生在一步一步地分析科学家的实验和结论的同时,亲历了科学家的探究历程,从而切身感受科学的魅力,并加深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实验一:推测细胞膜由脂质物质组成。(相似相溶的原理)
实验二:推测细胞膜由双层脂质分子组成。
实验三:推测膜中含有蛋白质。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实验二的推测有一定的困难,因此配了简图并告诉学生:科学家经过大量实验发现,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主要成分。磷脂分子的结构在前一章“生物大分子”中已介绍过,书上有其模式图,因此可以向学生解释: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所以在水——空气界面上磷脂分子是“头部”向下与水面接触,尾部则朝向空气一面,这样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学生通过这样的资料探究,自主构建了细胞膜的化学成分——脂质和蛋白质,其中磷脂是双分子层。
  情境2.实验探究——利用“人的细胞和鼠的细胞为什么能融合”的积极思维活动,引导学生说出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书上对“人、鼠细胞融合实验”的提供了实验步骤,先让学生自学,希望他们提出阅读中不理解的地方。这个实验理解的关键是人和小鼠的细胞表面为什么能标记上红、绿色的荧光素,同样涉及了初中免疫一章中有关抗体和抗原相结合的知识。因此向学生解释:在细胞膜上存在着一些抗原物质,用荧光素直接标记抗原比较困难,因此可以先标记抗体,根据抗体能够与抗原相结合的特点,使标记变得容易,这样在人和鼠的细胞膜表面上就呈现出了红、绿荧光素。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发现细胞膜中的抗原蛋白又重新分布了,于是总结出细胞膜中的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
但如果就此结束这段教学还有点遗憾,因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所以我继续设疑:细胞膜的其他成分是否可以运动呢?向学生提供了一个图片资料:磷脂分子的运动方式图解,并向学生提供数据:磷脂分子的两链转速达1016次/秒,磷脂分子与周围分子互换达106次/秒。学生感性地认识到磷脂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从而得出最终结论: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即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课进行到这里,学生已对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构及特点已有了充分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利用细胞结构分层模式图对细胞膜的结构进行总结,水道渠成。用一个模式图解分步骤演示,请学生自己总结。
  在观察细胞膜结构图片时,学生发现了细胞膜上还有糖蛋白。糖蛋白的识别作用则引用一段小资料:取两种不同的海绵动物,使其细胞分散成单个的,然后将这些细胞掺在一起混合培养,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结合。后来对细胞表面的糖蛋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海绵细胞表面糖蛋白的氨基酸成分相同,而糖类的成分不同。说明动物细胞表面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好比是细胞与细胞之间,或者细胞与其他大分子之间,互相联络用的文字或语言。对一些介绍性的内容,我尽量向学生提供资料,这样可以使学生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任何一个结论性的内容都离不开科学的实验、观察,都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
  以上两个探究性情境以问题串的形式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在不断的分析、质疑、总结的过程中自然而然接受了知识,自主构建了细胞膜分子结构和特点的知识体系,并且加深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五)细胞膜的功能:对于细胞膜的功能则采取学生自由讨论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从膜是细胞的边界的角度考虑,在初中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学生能说出保护、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从而认识到由于细胞膜的存在,使细胞既是一个“封闭”系统,又是一个“开放”系统。对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点到为止,不要展开叙述,避免与下一节物质的跨膜运输重复。信息交流是细胞膜的一个重要功能,提供图文资料,帮助学生了解。至于其他功能,则以开放的处理方式,鼓励有兴趣的学生自己去探究。
  (六)课后延伸:课后安排一个资料收集活动,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生物知识或生活经验,寻找可以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证据。给予提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必然体现在膜的形状变化或其上分子的运动。
例:1.白细胞吞噬细菌和过程,变形虫的伪足运动现象。
2.受精时细胞的融合过程 。
3.动物细胞分裂时细胞膜的缢裂过程。
  通过这样的活动让知识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的资料收集能力,更培养了发散性思维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六、课堂艺术性的体现
  教学是一门艺术,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自然流畅?我觉得知识点之间的转接语言处理很重要。在日常的上课过程中,我们可能经常用这样一些语句“首先介绍一下细胞膜的化学成分”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细胞膜的结构”,“下面研究一下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等做连接语生硬地把知识点之间的教学联系起来。在这一堂课中,我对教学的串词有意识地进行了设计。
  在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之后,如何过渡到细胞膜的教学?做了这样一段引入:不论是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细胞虽然很微小,但是却有非常精细的结构和复杂的自控功能,这些就是细胞之所以能够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细胞。任何系统都有边界。一个国家有陆地、海域、领空的边界;人体内部与外界分隔开的皮肤和黏膜,是人体的边界。边界对系统的稳态至关重要。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就是细胞膜。
  在细胞膜化学成分探究完成后,如何进入到其特点的研究?
  我利用了一张图片,进行介绍:由于细胞膜很薄,而光学显微镜的分辨力低,因此在光学显微镜下是看不清细胞膜的。直到20世纪50年代,电子显微镜诞生,在电镜下真正看到一层厚约8nm的膜。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显示出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于是他大胆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并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20世纪60年代以后,不少科学家对细胞膜是静态的观点提出了质疑。相信同学们看了以下的现象,你也会怀疑。
  播放吞噬细胞的作用FLASH,血液中的吞噬细胞通过变形作用出毛细血管的管壁,到达病菌聚集的地方吞噬病菌,细胞怎么会变形,又怎样吞噬病菌,这一现象用细胞膜的静态观点可以解释吗?显然不好解释。这样顺理成章提出下面研究的问题: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细胞膜中的物质是不断运动的呢?从而引出积极思维活动:“人细胞与鼠细胞为什么能融合?”
  这样的衔接不仅自然,而且潜移默化使学生体会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始终引导人们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科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质疑、研究、再质疑的艰辛历程。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旨在于引导学生能主动学习、自主建构知识,通过设计巧妙的问题情境,向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料信息,激发学生的智力参与,组织、指导和参与学生学习的过程。真正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性的学习品质。但也存在着不足,对细胞的功能的设计有些欠缺,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发言,有些学生对初中学习的知识有印象,可以说出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但大部分同学则是通过阅读书本总结出来的,记忆的成分仍多了一些。最好能安排一些视频或FLASHF动态画面将细胞膜的功能形象直观地介绍给学生。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展示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