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模衣服太紧尴尬:春秋《老子》及其作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07:18:57

春秋《老子》及其作者

——兼论郭店竹简《老子》的命名

  王必胜  崔仁义

      春秋《老子》是指1993年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出土的竹简《老子》的一部分。竹简《老子》原 称三册,分别称之为竹简《老子(A)》、竹简《老子(B)》、竹简《老子(C)》① 。这里将竹简《老子(C)》改称为春秋《老子》。

之所以称为春秋《老子》,这是因为竹简《老子》的出土,不仅证实了五千余言的《老子》 形成于战国晚期,而且由于竹简《老子》不是同一整体,而是不同时期的老子学说,展现了 最早《老子》的原始形态。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原有的临时概念也会被具有界域的新概念 所代替。

春秋《老子》只有一千余字,是出现于春秋晚期的老子关于治国理论的一部著作。本文以此 为依据,对于老子其人及其学说予以讨论,并求教于方家。

一、春秋《老子》名称的意义

相对于老子学说的诸多文本的名称而言,春秋《老子》具有反映特定内容和时代特征的意义 。

竹简《老子》问世后,出现了一系列关于老子学说的名称。因载体和传世形式而命名的名称 ,有传世本《老子》、帛书《老子》、竹简《老子》因载体和文本的相似而得名的有河上公 本《老子》、王弼本《老子》、傅奕本《老子》等;因出土单位,载体同一而内容相似而得 名的有帛书《老子》甲本、帛书《老子》乙本;因出土单位、载体同一而内容不同而得名的 有竹简《老子(A)》、竹简《老子(B)》和竹简《老子(C)》。

综观如此繁多的《老子》名称,不仅使人眼花缭乱,而且使老子学说演变和形成的历史进程 含混,甚至出现概念与内容相互混淆的现象。帛书《老子》甲、乙本是两种篇幅和内容大致 相同的文本,竹简《老子》A、B、C是篇幅和内容根本不同的三种文本。竹简《老子》A、B 、C不是帛书《老子》甲、乙文本的增加,所以不能使用意义相近的概念。竹简《老子》出 土后,老子学说各文本之间的时代关系、篇幅和内容已有很大区别,而既有的名称不足以反 映其特征。帛书《老子》、传世本《老子》虽有形成时间的先后关系、排列形式的互倒和具 体内容上的细微差别,但篇幅和内容大致相同,或可并称为五千余言的《老子》,表示其形 成的最早时间在战国晚期。竹简《老子》各文本之间,不是相同或相似内容的重复,而是形 成时间、篇幅和内容互不相同的《老子》文本,需要相应反映先后关系的概念。

因此,竹简《老子》的三种文本,必须要有一个与其实际内容和特点相符的命名,方可为深 入研究提供便利。本文试将其中的一种命名为春秋《老子》也只能算是一个尝试。

春秋《老子》充分显示了时代特征。在文献记载和近世的研究中,老子学说产生于春秋晚期 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只是五千余言的《老子》的驳杂,而难以寻找确切内容的对应关系。春 秋《老子》的发现,使这一对应关系有了可靠的依据。

春秋《老子》区别于其他《老子》,对象明确。帛书《老子》、传世本《老子》均为五千余 言,竹简《老子》中的另二种文本分别为六百、四百余字,而春秋《老子》有一千余字,独 立于诸《老子》之外。

春秋《老子》反映老子学说之间的血肉联系。老子学说自春秋晚期创立以来,至战国晚期, 五千余言《老子》的形成自成一系。两千多年来,老子学说的传世,有赖于传世本《老子》 。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形成了老子学说固定的形式和内容。将五千余言的《老子》中的任 意一部分独立出来,重新组合,仍然笼罩着《老子》的光环。春秋《老子》虽然不是人为的 “独立”和“组合”,但它与五千余言的《老子》具有包含和被包含的直接关系。肯定前者 是《老子》,而后者则是不同阶段多种《老子》的汇集和演变。

二、春秋《老子》的形成时代

春秋《老子》是春秋晚期社会急剧变革的产物。

历史进入春秋时代,社会急剧变革。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全面崩溃,封建制的生产关系正在建 立,新旧势力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周王室走向衰落,诸侯国并起。“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②嬗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③。各国力主图强 ,相继出现了大国争霸的局面。掌管在贵族手中的学术文化亦因之而逐步转移到民间,私学 兴起。“社稷无常奉,群臣无常位”④。不同利益的代表人物提出或实 行不同的政治主张。孔子主张礼治,恢复殷周的礼制。子产、邓析、范宣子主张法治。五行 学说出现⑤。关于战争和战争规律的著作诞生⑥。春 秋《老子》正是在这一背景中逐步形成的。

春秋《老子》大致形成于春秋晚期,战国早期开始广泛传播和流行。先秦时期的典籍,有等 次的分别;而等次的形成,与典籍的传播和流行的时间有关。据文献记载,“六经”最重要 ,使用最长的竹简,长二尺四寸;其次是《孝经》,使用的竹简长一尺二寸;第三类是《论语》、《左传》,使用的竹简长八寸⑦。王充说:“二尺四寸,圣人之 语。”⑧周磐嘱其子说:“若命终之日,桐棺足以周身,外椁足以周棺 ……编二尺四寸简,写《尧典》一篇,并刀、笔各一,以置棺前,示不忘圣道。” ⑨《尧典》是《尚书》中的一篇。可见,这一制度延续到了汉代。

1993年和1994年荆门市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分别抢救发掘出土和从香港收购的两批竹简,均为典籍,进一步证实了战国时期典籍等次制度的存在。不过突破了历史上关于典籍等次只有 三种说法。上海博物馆收购的“战国竹简共有1200多支,字数在35000左右。最长的竹简有57.1厘米,最短的有24.6厘米”B10。其中有《易经》、《缁衣》 等80多种。郭店一号墓发掘出土的战国竹简使用了六种长度不等的竹简。最长的竹简约为32 厘米,最短的竹简约为15厘米。长约32厘米的竹简中,有春秋《老子》、《五行》、《缁衣 》等;全部竹简中无六经。

将文献记载与出土实物对照可知,二者基本相符。按一尺合今23.1厘米计算,二尺四寸合今55.4厘米,一尺二寸合今27.7厘米,八寸合今18.4厘米。上海博物馆收购的竹简中有六经,所以最长的竹简达57.1厘米;郭店一号墓出土的竹简中没有六经,所以没有竹简中同等最长的竹简。因此,郭店竹简中,春秋《老子》、《缁衣》、《五行》等及其以下等次的典籍,都低于六经的等次。在郭店竹简中,春秋《老子》是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因此可以说,在竹简《老子》中,春秋《老子》是最重要的老子学说。

我们把典籍的等次系列纳入到具体的时限中考察,就会发现典籍等次显示时代的特征,同时又与传播和流行状况相交织。《诗》、《书》、《礼》、《乐》、《易》、《春秋》各书的形成时代不一,但《春秋》编年的下限止于公元前481年。所以,六经(或六艺)完整地传播与流行在此之后。孔子晚年自谓:“丘治《诗》、《书》、《礼》、《乐》、《易》、《春 秋》自以为久矣。B11,又说:“六艺之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 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义。”B12孔子 力倡,又兼“徒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B13,因此,六经具 有形成时代早和流传面广的特征,其价值应远在其他诸书之上。

道家学派则不然,以“自隐无名为务”B14,主张“无为自化,清静 自守”B15。老子对孔子说:“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 言在耳。”B16后来又说:“夫六经,先王陈迹也,岂其所以迹哉! 今子之所言,犹迹也。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B17老子虽 有弟子,而得以传世者极少。所以,春秋《老子》的广泛传播与流行无疑滞后于六经,而且 传播面极为狭小。

春秋《老子》广泛传播和流行的时间不晚于竹简《缁衣》、《五行》,它们并列使用同等长度的竹简,具有大致相同的传播流行期。按照典籍等次排列,竹简《缁衣》、《五行》的形 成时间早于《鲁穆公》。“《缁衣》篇与《五行》篇可能为子思自作,《鲁穆公问子思》当 成于子思弟子之手”B18。子思的卒年早于鲁穆公的卒年,所以《鲁 穆公》的形成时间晚于前二者(使用竹简的长度均为32厘米),使用竹简的长度为30.5厘米 。

由此可见,典籍的价值判断中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春秋《老子》与《缁衣》、《五行》使 用同等长度的竹简,因而其广泛传播和流行的时间应不晚于《缁衣》、《五行》的形成时间 。

春秋《老子》的形成可上溯到春秋晚期。老子隐居于荆门蒙山,时当公元前479或478年 B19,楚惠王得知后,聘请其出仕(详本文之五)。如果此前老子学说不曾 传世,楚惠王对老子其人不了解,那么,楚惠王是不可能聘请老莱子的。

三、春秋《老子》的文体结构

春秋《老子》由编、篇、章组成,其文体结构与《诗经》相仿。

《荆门郭店楚简〈老子〉研究》曾将春秋《老子》的结构概括为上、下、组、章之间的关系,上包括四组,下包括二组,各组中章次数量不等,计十八章。现将上、下分别称之为上编和下编,组称为篇,章沿旧称。

春秋《老子》简形、简长、编连线距均一致,可见是同一整体。编,具有表示同一整体的意义。“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B20。《说文·丝部》:“编,次简也。”段玉裁注:“以丝次第竹简而排列之曰编。”春秋《老子》中的上、下 编,由其自身使用的符号而划分。六篇中,两篇之末使用“    ”形符号,意味着将 春秋《老 子》一分为二。同时,司马迁说“老子乃著书上下篇”B21,传世本 和帛书《老子》也将《老子》分为道经和德经,可能都源自春秋《老子》。

篇,包含于编中,是春秋《老子》自身的书写和编连而形成的一个结构单位。各篇的书写相对独立,篇与篇之间书写的内容互不连属。即一篇的内容书写完后,被占用的竹简如未用完,则留下空白。篇末多用“■”形符号。这种分篇的形式,既见于文献,也见于出土的典籍。《论语》、《孟子》、《礼记》等等均包含了数量不等的篇。《缁衣》、《五行》各为独 立的一篇,使用了数量不等的竹简。二者中,任意一篇的书写,自始至终连续不断。篇中分段,段与段之间使用的符号与春秋《老子》的分章符号相同。从春秋《老子》同《缁衣》、《五行》的比较中,可见分篇的标志不在于篇幅的长短。前者六篇一千余字,后二者各篇一 千余字。

章,包含于篇中,篇中各章连续书写,章末使用“■”形符号,或以2-3字的空白作为间隔 标志。仅一篇中含一章,其余五篇中分别含2-4章。

竹简《缁衣》、《五行》两篇中,虽然使用了与春秋《老子》的分章相同的符号,但意义不同。春秋《老子》使用的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无具体的人名、地名,句式灵活,富于变化,以四言句为主,且多用韵,显然是诗的气象和格调。这些都为《缁衣》、《五行》所不 具备。

《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汇集了春秋中期以前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使用于不同场合的诗歌。其文体结构,篇章相属。《商颂》的大部分和《周颂》,一篇之中,只有一章;十五《国风》、《大雅》、《小雅》和《鲁颂》,一篇之中,少则二章,多则达十 二章(如《?宫》),各章篇幅长短不一,一般四言一句。但也有少则三字一句(如《匏有苦 叶》“深则厉,浅则揭”),多至八字一句的(如《我将》“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但篇与篇之间,互不相属B22。

由此不难看出,春秋《老子》的文体结构、语言形式与《诗经》相仿,而不同于《缁衣》、 《五行》等;篇与篇之间构成同一整体,是《诗经》篇章结构的承袭、嬗变和发展。

四、春秋《老子》的思想特点

春秋《老子》的思想特点以其宇宙论得到体现,而其宇宙论又从属于治国论。宇宙论是治国论的基础,治国论是宇宙论的出发点和目的。

在春秋《老子》中,道是宇宙万物乃至人类社会发生的总根源。它是唯一的,而且恒定不变(独立不改);同时,宇宙万物和人又是道的体现者。人只能以道无为,而不能离道而为。因此,宇宙论的建构,为人而设。

全文中,使用道的句例,与人发生关系的道占主导地位,而直接反映宇宙形成的道很少。现将其句例通列如下:

1.有?虫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

2.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

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天道员员,各复其根。

5.道恒亡名……侯王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6.譬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

7.物壮则老,是谓不道。

8.返也者,道之动也。

9.弱也者,道之用也。

10.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1.能为?,恒亡为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化。

12.以?差人主者,不欲以兵刚于天下。

13.保此?者,不欲堂呈。

以上各条中,除1条外,其余或明或暗都与人发生关系或闪现出人的影子。

道是宇宙论的根基,也是人的根基。动摇了宇宙论的根基,也就动摇了人的根基,所以宇宙论是治国论的基础。

“又?虫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是对宇宙论的论述,也是老子学说中对于道的首次定义。?,即将,通庄、壮、浆。在这里具有特别的意义。它一方面是无名(不知其名),另一方面又有名,即被称作“?”。“字之曰道”,说明在“?”的 成分中包有“道”。“?”不是道,因为它先于天地而存在而不知名;它是道,因为道是描 述“?”的符号。?的原型可能是水。

《山海经·中山经》“高前之山,其上有水焉,甚寒而清,帝台之浆也,饮之者不心痛”。 前已指出,?即将,通浆(前者即谅切,阳部;后者即良切,阳部)。?指水。“是以水者, 万物之准也,诸生之淡也,韪非得失之质也。是以无不满,无不居也。集于天地而藏于万物 ,产于金石,集于诸生”。B23“万物莫不以生,唯知其托者能为之 正。具者,水是也。故曰: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B24 。后来形成的“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是故太一 藏于水,行于时”,也证明是水的原生形态。只是五千余言的《老子》将“?”改为“物” 后,才具有不可琢磨的神秘性。

虫,由道所生,是具体之物。“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有毛之虫三百六十,而麒麟为之长;有甲之虫三百六十,而龟为之长;有鳞之虫三百六十,而蛟龙为之长;倮之虫三百六十,而圣人为之长”B25。“虫、磚、虫同物 即同字。如古文以?为?之比。小虫多类聚,故三之以象其多;两之者, 省之也;一之者,以象其首属之形”B26。

“有?虫成”,即是有“?”使百虫生成。?中有水,?中有道;而当“道”成为描述“? ”的符号后,它包含了水和它原有的道。道成为一种概念,水成为附着于一种无名的性状。 天地未分,虫在道中;天地既分,虫在天下;道在天地,道在“虫”中。

由此春秋《老子》将道的特性概括为无名、无为、柔弱卑下;并以此为基础,将其推之于人 ,成为治世的准则。宇宙论来源于人而又作用人,重在治世。

在春秋《老子》中,道或写作?。二者不同源。二者归并后,是多重意义的复合体。?表示人行于道路之中,没有危险,具有行走方向和位置的规定性。道,“象人头置于衣中之状”,经讹变而成B27。在文献中,道、首互通。《逸周书·芮良夫》“ 予小臣良夫稽道谋告”,王念孙杂志:“稽道,即稽首也,道从首声,故与首通用。”《左 传》成公十六年:“塞井夷灶,陈于军中,而疏行首。”王引之述闻:“引之谨案:首,当 读为道。疏,通也,谓通陈列队伍之道。”《史记·秦始皇本纪》:“群臣诵功,本原事迹 ,追首高明。”司马贞索隐:“今检《会稽刻石》文,首字作道。”《易·乾》:“见九龙 无首,吉。”《战国策·齐策六》:“一匡天下,九合诸侯,为五伯首。”《尔雅·释诂》 :“首,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春秋》虽无事,首时过则书。”何休注:“首 ,始也。”道生天地万物而为天地万物之始,侯王居一国之上而为一国之首。因此,道具有 二重性,既是关于宇宙生成的学问,又是关于人类首领的学问,只是后者成为春秋《老子》的主题。

“天生百物人为贵”。人是自然界中的主体,王是主体中的关键。“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居最高层次,化育天地万物;而天地万物又是道的体现者。因此,道的运行法则适用于天,适用于地,适用于一切不同个体的人。“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 。王被并列为四大之一,而且首列天地,后由道到王。道高于王,王是道的体现者。

在王与民之间,王是主动者,民是被动者。要使民“自”、“好静”、“自正”、“自朴 ”、“自富”,侯王必须效法于道。“能为?,恒亡为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自”,“ 道恒亡名……侯王能守之,万物将自宾”,“为之于其亡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以 正治 国,以奇用兵,以亡事取天下”,“见素保朴,少私须欲”,“知足”,“知止”,“功遂 身退”,“以其不争也,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江海所以为百涡王,以其能为百涡下,是 以能为百涡王”。侯王对待民众要“以身后之”,“以言下之”,“绝智弃鞭”,“绝巧弃 利”,“绝弃虑”。

由此可见,春秋《老子》中的治国论是宇宙论的最终归宿,在于警示侯王,治理国家。

五、老子其人

老子一称是专名,也是共名。共名来源于专名,专名来源于老莱子B28 。春秋晚期的老子,不是李耳,也不是太史儋。因为他们晚于老莱子和孔子。本文所称老 子概指老莱子。

老子出身于贵族,曾为周王室的史官,执掌典籍。《汉书·艺文志》:“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乃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史记 》载:“老子者……周守藏室之史也。”B29

老子的生活地点,由于在不同的地区出现了相同的地名,且多与老子相关,而扑朔迷离。

《史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B30《正义》: “《括地志》:‘苦县在亳州谷阳县界。有老子宅及庙,庙中有九井尚存,在今亳州真源县 也。’”厉音赖。《晋太康地记》云:“苦县城东有濑乡祠,老子所生也。”指今鹿邑。

刘义庆《幽明录》则说:“襄邑县南濑乡,老子之旧乡也。有老子庙,庙中有九井,能洁斋入祠者,水温清,随人意念。”B31《赖乡记》曰:“老子庙中有九 井,汲一井,余井水皆动。”B32指今睢县。

宋元人注《左传》桓公十三年“楚人使赖人追之”曰:“赖,《后汉志》:‘褒信侯国有赖 亭,故赖国。’《文献通考》:‘赖;在褒信县。’”指今息县。

盛弘之《荆州记》又有另外的说法:“随郡北界有厉乡村,村南有重山,山下有一穴,父老相传云:‘神农所生,村西有西重堑,内有周围一顷二十亩地。中有九井。神农既育,九井自穿。’又云‘汲一井则众井水皆动’。即以此为神农社,常年祀之。庖牺生乎陈,神农育乎楚,考籍应图,于是乎在。”指今随州。

成玄英说:“老莱子,楚之贤人隐者也,常隐蒙山……逃于江南,莫知所之。” B33《荆门州志》载:老莱“山庄在城西顺泉侧,老莱子隐居养亲处也”。指 今荆门。

出现众多的老子生活地,或许与老子其人不止一个有关,这里不作一一考察。但应当指出的 是,老子免而归居后,其行踪路线是由北而南。因此随州成为必经之地,是老子曾经停留的 地点之一的可能更大一些。因为作为隐居地的蒙山,也有多说。但据何浩先生考证:“可以 断定,‘楚王驾至老莱之门’的处所……只能是荆门蒙山。”B34在有关赖(或厉)的历史名中,以位于随州的赖(或厉)最古老。“在这里曾存在着比随国更古老的土著文化,就是以农业较先进著称的‘烈山氏’部落及其后继者赖国(又称厉国,在今随州北,厉山店一带)”B35。老子南下至荆门,途中曾在随州停留合 乎情理。

老子仕于周,而后归隐。离周的原因是“居周久之,见周衰,乃遂去”B36 。进入春秋时期后,周王室已走向衰落,而不是到了春秋晚期老子时才有这种趋势。 因此,“见周衰”不足以构成离周的原因。他掌管典籍,应与典籍发生变故有关。《左传》 昭公二十六年:“王子朝及石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礎,奉周之典籍以奔楚。”老 子生活的时代正在此时。老子约出生于公元前570年,至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50余岁 。这与“居周久之,见周衰”是相符的。因此,老子离开周王室而归隐的时间,当在公元前 516年或稍后。

老子与孔子是春秋晚期的两大哲人,他们有过多次晤面。从《史记》和《庄子》的记载来看 ,老子的学问智慧当在孔子之上,亦比孔子年长。“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 B37。老子批评孔子:“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 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 骄气与多欲,态色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离开后,在其 弟子面前盛赞老子:“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B38。《庄子》 中亦有相同的赞语,并对龙进行了解释:“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云气而养乎阴阳。 ”B39

孔子又一次适周问礼于老子,“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益进焉”B40。

老子归隐后,曾与孔子路遇一次。“老莱子之弟子出取薪,遇仲尼,反以告,曰:‘有人于彼,修上而趋下,末偻而后耳,视若菅四海,不知其谁氏之子?’”老子通过弟子的描述, 未见而知是孔子,并召见了他。B41

《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完备后,老子与孔子也有过一次 见面。老子对孔子说:“幸矣,子之不遇治世之君也!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 B42

从老子对孔子所说的话中,可见与春秋《老子》是一致的;孔子毕恭毕敬地以老子为师,受益于老子。春秋《老子》说:“至虚,恒也;守中,笃也。”《论语》中则说:“不得中行 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B43“中庸之 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B44对于道,老子说“独立不改” ,而孔子则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称赞老子为龙,而龙与道却有相似的神奇之处。 老子的境界孔子未曾达到,老子屡次批评孔子;道对于孔子,他自认“未得也” B45。

“天子失官,学在四夷”B46。孔子授徒讲学,“以《诗》、《书》 、《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B47 。老子亦授徒传学。孔子以老子为师,是老子的弟子。老子归隐后,亦有弟子随行(见前)。 据《汉书》载,文子也是老子的弟子之一B48。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 出土的竹简《文子》B49与春秋《老子》有相似的语言。如简0916: “江海以此道为百谷王,故能久长功”,简0689:“[法]天道”,简0899:“先始于后, 大始于小,多始于少”,简2331:“于短而成于长,始寡而成于从”,等等,都与春秋《老 子》联系密切。今本《文子》是文子问和老子答,即师徒之间的问答;而竹简《文子》中无 “老子曰”,是平王和文子君臣之间的问答。这种变化,实际上是使原非老子者而成为老子 ,老子共名的形成,或许有讹变的因素。

老子隐居后,楚王曾聘请其出仕。“老莱子,楚王贤人隐者也,常隐蒙山。楚王知其贤,遣使召为相。其妻采樵归,见门前有车马迹。妻问其故,老莱子曰:‘楚王召我为相。’妻曰 :‘受人有者,必为人所制,而之不能为人制也。’妻遂舍而去,老莱随之,夫负妻戴,逃 于江南,莫知所之”B50。《古列女传》中有相似的记载,并指出江 南的生存环境:“鸟兽之解毛可绩而衣之,据其遗粒足以食也。”蒙山即指今荆门象山。“ 老莱子为避开战乱而迁于(荆门)蒙山之阳,当在楚惠王十年或十一年”B51 。楚王聘请老子出仕,意味着春秋《老子》已有传世,并为楚王所知。

老子隐居,生活于民间,事亲至孝,为人称道。元代,他被列为二十四孝之一。“周老莱子,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著五色斑谰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B52舒成龙称: “余谓莱子之孝,非隐无以成之;莱子之隐,唯孝益能终之。”B53

虽然如此,他却仍不失一颗火热的心肠,一部春秋《老子》,治国论世尽在其中,“绝伪弃虑,民复季子”。季子,老子或称为赤子。“民复季子”,或许就是老子事亲的状态吧?

(王必胜,荆门市博物馆副馆长;崔仁义,荆门市博物馆副研究员)

 

  释:

①崔仁义:《荆门郭店楚简〈老子〉研究》,科学出版社,199 8年10月。以下所引春秋《老子》见该书,不另注。

②③《论语·季氏》。

④《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⑤《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国语·鲁语》 :“地之五行,所以生殖地。”《国语·郑语》:“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左 传》昭公二十三年:“天有三辰,地有五行。”

⑥《孙子兵法》。

⑦柳诒徵:《中国文化史》,191、192页,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

⑧《论衡·谢短》。

⑨《后汉书·周磐传》。

B10《战国竹简露真容》,《文汇报》1999年1月5日第一版。

B11B17B39B42B45《庄子·天运》。

B12《史记·滑稽列传》。

B13《吕氏春秋·仲春纪·当染》。

B14B15B16B21B29B30B36B37B38《史记·老庄申韩 列传》。

B18廖名春:《郭店楚简儒家著作考》,《孔子研究》1998年第3期。

B19B34B35B51何浩:《老莱子其人及其道论》,《江汉论坛》,1 985年第11期。

B20B40B47《史记·孔子世家》。

B22高亨注:《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B23B24《管子·水地》。

B25《大戴礼记·易本命》。

B26《说文·虫部》王筠释例案。 B27康殷:《古文字新论》,294、303页,荣宝斋出版,1983年。 B28崔仁义、古学勤:竹简《老子与老子其人》,《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 99年第4期。

B31B32《初学记·地部下·井》。

B33B50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711页,注释“(一)老莱子”引成玄英 语。

B41《庄子·外物》。 B43《论语·子路》。

B44《论语·雍也》。

B46《左传》昭公十七年。

B48《汉书·艺文志》:“文子九篇。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

B49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汉简整理小组:《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竹简〈文子〉 释文》,《文物》1995年第7期。

B52《孝经》附录《二十四孝》,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1996年。

B53《荆门州志》卷三十三《八景图说·老莱山庄》。

 

(原载: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  编:《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