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副本如何无限刷: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调研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05:37:43
[ 作者:龚万炳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008    更新时间:2009-5-15    文章录入: ]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根本目标,最终靠的还是人才。在加快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双河乡在县委组织部、人劳局等上级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培养了一批“烟专家”、“桑秀才”、“土技工”、“田教授”,带动和影响了农村、农民,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为乡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和人力资源现状及特点:
1、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现状:
⑴农村实用人才总数:双河乡辖8个行政村,6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026人,农业人口9459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5846人,现有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为386人,主要是乡村教师、农村管理人才、种养植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手和乡村科技等方面的人才。
⑵农村实用人才分布状况:乡村教师73人,占18.9%;乡村医疗卫生人员31人,占8%;农村社会事务管理兼乡村科技服务人员43人,占11.1%;乡村文化工作人员2人,占0.6%;生产能手185人,其中种植能手126人,养殖能手22人,从事农副产品加工及购销等行业的经营能手37人,占47.9%;从事驾驶、建筑、维修、矿产等行业的能工巧匠95人,占24.6%。
⑶农村实用人才结构状况:现有的386农村实用人才中,高中及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实用人才132人,占总数的34.2%。初中文化程度的239人,占总数的61.9%,中高级人才较少,主要集中在教育、科技推广和卫生等部门。年龄为40岁以下65人,占农村实用人才总数的16.8%;40-50岁共176人,占农村实用人才总数的45.6%;50岁—60岁共132人,占农村实用人才总数的34.2%,60以上13人,占农村实用人才总数的3.4%。
2、农村人力资源基本现状
⑴农村人力资源总量较丰富。双河乡农村人口9459人,其中:农村劳动力4516人,有劳动能力的为1330人。由于农村耕地退耕还林和国家建设力度进一步扩大,原有耕地面积23066亩,现已退耕还林15137亩,加之烤烟、蚕桑产业兴起,每年产生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达到3000余人。
⑵农村人力资源构成和分布状况。双河乡现有农村劳动力资源5846人,占农村人口的61.8%,其中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占农村总人口的7.6%。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1.3%。,目前务农的有2546人,占43.6%,外出务工2777人,占47.5%,本地转入二、三产业523人占8.9%。
⑶农村人力资源年龄结构状况。全乡18-30岁的1435人,占总数的24.5%;30-40岁1251人,占总数的21.4%,40-50岁 的1272人,占总数的21.8%,50岁以上的1888人,占总数的32.3%。
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跟踪服务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双河乡农村实用型人才,分布面很广,普通农民多,多为分散型作业,给人才管理带来了较大困难。虽然采取了一定措施,把农村实用型人才按技术种类分为种植、养殖、加工、建筑、运输等几大类,建立了管理制度,做到有人才档案,有技能鉴定、有技能培训等。但这些做法只是停留在宏观上的引导,还没有形成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服务管理模式。
2、教育培训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双河乡现有的农村实用人才大部分是自然成长起来的,靠的是十年、几十年的实践积累,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但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比例不高,绝大多数为初中或初中以下文化水平,且从事专业杂乱,技术种类繁多,培训专业的设置很难适应实用人才培训的需要,技能培训大多在种植、养殖等专业的培训上。
3、作用发挥有待进一步强化。由于农村实用人才观念落后,普遍存有小农经济思想,等、靠、要思想,影响着实用人才整体作用的发挥。部分实用人才在参加结对帮扶致富、领富带富方面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帮扶中也仅局限在“亲帮亲”上,真正起带作用的实用人才占少数,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不够普遍。
4、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大多数农村实用人才没受过系统全面的教育,视野不够开阔;农村实用人才分布不均匀,结构也不尽合理。在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中,技术型人才相对较多,经营管理型人才相对较少,创业型人才严重匮乏;有一技之长的人才相对较多,复合型人才相对较少;直接生产人才相对较多,面向流通、服务领域的人才相对较少,直接从事产业一线工作的专技人员不足,特别是农村、企业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队伍弱小。
5、经费投入有待进一步增加。由于双河乡地处后高山,财政支出基本靠上级拨付,乡财政没有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人才资源开发培养,更不用说专业人才从事科研攻关和技术革新经费投入。
6、人才本地就业难外流严重。由于双河乡属后高山乡镇,没有大型企业,目前矿产资源开展因各种外界因素影响,开发步骤缓慢,本地就业难,致使大中专毕业生除教育、医疗卫生行业外,基本全部外流,高中毕业后返乡青年除外出务工外,基本闲置在家,不少文化水平高的人才还找不到施展才能的舞台,人才资源浪费现象比较突出。
三、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下,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发展构想
1、目标要求
根据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繁荣农村经济为重点,全面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扩大规模,提高素质,优化结构,使农村实用人才总量大幅度增加,农村人力资源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服务、评价、激励机制更加健全,配套措施更加完善,有利于农村实用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环境不断优化,农村实用人才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显著提高;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投入,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拓宽教育培训途径,提高教育培训水平,基本建立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农村人才工作格局不断完善,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支持、参与农村人才工作的氛围逐步形成。
2、发展构想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头绪多,涉及面广,关键在于要结合本地实际,选准突破口,从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入手,探索新的路子,形成新特色,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1、完善管理机制,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建设工作和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健全县、乡、村三级服务管理网络,形成县委组织部门牵头,劳动人事、农业、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为主导,乡党委、村党支部具体抓的管理模式。切实把农村实用人才建设和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工作之中,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建档造册、走访联系、领导挂点等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走上制度化轨道。
2、完善培育机制,提高素质。农村劳动力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知识水平、技术水准、业务素质等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影响着农村人才资源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应把工作重点放在以提高农村实用人才整体素质为主的服务上,将实用人才的培育纳入农村党员干部整体培训规划之中,以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充分发挥现有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作用,大力推进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定期组织实用人才集中培训,进行政策、实用科技知识辅导。加强农村实用人才与外界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到发达地区和先进企业参观学习,开阔视野。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各类专家上门服务、辅导,适时传播新技术、新知识。围绕产业基地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在农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机制,使农村实用人才不断更新、充实和深化,进一步提高农村实用人才整体素质。
3、完善激励机制,增强活力。一是政策上激励。鼓励农村实用型人才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生产信息、生产用地、生产资金、生产品种、生产技术等方面给予政策、资金和技术倾斜和扶持,为农村实用型人才的发展解决后顾之忧,帮助农村实用型人才把产业做大做强。对年纪轻、技术水平较高的农村实用型人才,重点培养,符合条件的及时吸收加入党组织,并优先选拔、充实到村组干部队伍之中,使其由个人带头致富向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转变,提高村组班子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为农村实用型人才作用的发挥搭建舞台,提供用武之地。二是待遇上激励。建立农村实用型人才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制度,把农村实用型人才的选拔同其职称评定结合,逐步把实用人才纳入乡镇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范围,使“烟专家”、“桑秀才”“土技工”“田教授”有名有份,并落实相应的待遇,明确权力和义务,增强其责任感。三是荣誉上激励。积极开展农村实用型人才“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农村党员科技致富示范户”等创评活动,树立好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农村实用型人才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加大对优秀农村实用型人才的奖励、表彰力度,扩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其荣誉感,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爱护和重视,激发农村实用人才报效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4、完善示范机制,稳步推进。抓好典型示范,搞好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基地建设,以此摸索经验,逐步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子。一是选择1-2个基础较好的乡镇作为全县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建设试点乡镇。被选择的乡镇成立领导小组,制定符合当地实际行之有效的办法,落实责任,不断加大科技、人才、资金投入力度,建立人才资源开发网络,壮大人才队伍,形成产业经营规模,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二是加强“示范村”建设,各乡镇结合实际,选择试点村,通过抓“示范村”建设,要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村,在“示范村”的带动辐射下,促使全县农村基本上形成产业化格局,如烤烟村、蚕桑村、养羊村、果树村、蔬菜村、养猪村等。三是抓好示范基地建设工作。示范基地建设是农村发展的一面旗帜,也能使农村实用人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通过示范基地带动,把实用的技术、优良的品种、先进的管理带给当地的农民。积极鼓励农村实用人才领办和创办各类科技示范服务基地,形成样板,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实际操作水平,同时能够使示范基地形成一条产业发展链。
5、完善投入机制,保障经费。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引进资金为补充,银行贷款为辅助的多渠道农村实用人才投入机制。县、乡、村三级在政策上倾斜,在资金上扶持,采取“财政拿一点、部门出一点、乡村两级挤一点、银行贷一点、股份制筹一点”的资金筹措办法,建立县、乡、村多头投入体系,以保障长期、定向的经费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