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土地财政基础上的地方债岌岌可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22:47:21

 

土地财政基础上的地方债岌岌可危

  

      为了完成年内兴建1000万套保障房任务,国家发改委宣布,将允许各省市利用债券融资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

      与此同时,首次针对地方财政收支的全国审计结果显示,中国各地方政府的债务总额达到10.7万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大约相当于中国经济的27%,而且显著高于官方公布的中央政府不到国内生产总值20%的债务余额。据分析师们估算,若算上中央政府债务和银行坏债等其它债务,中国的显性债务总负担达到GDP的70%上下。有关方面表示,问题虽然很大,但仍处于可控范围。

      但一些分析师相信,一旦纳入国有企业及国家隐性支持的其它实体账目上的债务,政府背负的或有债务将高得多。“如果你以非常宽泛的眼光来看待中国政府的‘或有债务’,而不仅仅关注账目上的显性债务,那么债务余额将显著高出2010年中国GDP的150%,”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政治经济学家史宗瀚(Victor Shih)表示。美国的债务与GDP之比为93%,而日本的债务与GDP之比超过225%。此前估算显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总负担更接近14万亿元人民币。两个数据之所以存在差异,是因为 “这次审计并没有展现地方政府债务的完整规模,因为它狭义地聚焦于得到明确担保的贷款。”

      但得到地方明确担保的债务也未必那么可控。地方政府承诺用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偿债来源的余额为25473亿元,而那些政府担保或其他类贷款,也间接建立在政府土地收入持续增长的前提假设下。但这样的前提假设是完全错误的。在城市化背景下,很多地方、尤其是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和小城镇等人口迁出地区的土地财政将难以为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出现了东部和西部省份高增长、中部省份“空心化”的趋势。东部人口增长主要缘于外来人口迁入的机械增长,西部少数民族聚居的西藏、新疆和宁夏,人口增加主要动力是生育政策不同导致的自然增长。而甘肃、安徽、贵州、四川、湖北、重庆等六个省(市)人口呈现负增长,人口外流是导致中部人口“空心化”的主要原因。随着人口外流、低生育率持续,中西部地区人口将继续向东部扩散,中部人口“空心化”会日益加剧。这些地区土地财政的枯竭和房屋大量过剩也必然呈现。到时,建立在土地财政基础上的地方债势必岌岌可危。

      过去十年,全国各地包括人口流出地区的土地财政之所以能够快速增长,一是因为通货膨胀,二是因为大量住宅的更新换代和改善性需求。未来的日子里,随着更新换代和改善性需求的基本满足,人口流出地区的住房需求和土地财政逐渐呈现下降趋势,是不可逆转的社会规律。

      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国土部部长徐绍史表示,我国未来用地形势更加严峻,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依靠“投资拉动、资源投入、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过度消耗和低效利用土地资源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十二五”期间,全国耕地保有量要保持在18.18亿亩;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用地将应保尽保;征地制度将不断完善,征地范围逐步缩小,补偿标准逐步提高。

      最关键的还是要把“征地”权利还给市场,否则,不仅将来很多地方政府征的地卖不出去,土地抛荒不算,一些地方政府恐怕连土地储备的利息都还不起。

(作者为信孚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