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爬山的地方有哪些:微语辑录:人生感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49:44

 



微语辑录:人生感悟  

 

 

 •   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口,没有一个人可以至始至终陪着你走完,你会看到来来往往、上上下下的人。如果幸运,会有人陪你走过一段,当这个人要下车的时候,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因为,说不定下一站会有另外一个人会陪你走的更远。

 

 •   当明天变成了今天成为了昨天,最后成为记忆里不再重要的某一天,我们突然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被时间推着向前走,这不是静止火车里,与相邻列车交错时,仿佛自己在前进的错觉,而是我们真实的在成长,在这件事里成了另一个自己。

 

 •  “九斤老太之憾”指什么 ?出自鲁迅的小说《风波》,收在《呐喊》集里。九斤老太的意思是:她生下来九斤,儿子八斤,孙子七斤,曾孙女只有六斤,“一代不如一代了”。

 

 •   这世间趋炎附势者已然太多,所以我坚决不做凑热闹的那一个。我会各种各样的笑,但就是学不会谄媚阿谀的那种。不过,沉默,并不代表我不思索;微笑背后,代表了我对你不卑不亢的尊重。

 

 •   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你不会认识我,虽然你上过我的当。你受我引诱时,你只知道我是可爱的女人、可亲信的朋友,甚至是可追求的理想,你没有看出是我。只有拒绝我引诱的人,像耶稣基督,才知道我是谁。——钱钟书语

 

 •   巴尔扎克说:傻瓜旁边必有骗子。法学家也说过:在骗子眼里,除了同行,天下都是傻瓜——这是他们最大的职业依据,也是信仰所在。我就寻思,你说这世上先有傻瓜还是先有骗子?是骗子印证了傻瓜还是傻瓜激励了骗子呢?

 

 •   我真正渴望的是什么?一小片蓝色的天空、一块蛙鼓虫鸣的池塘、一片淡淡的绿色的树林。大自然对你非常公平,这些东西大自然早就为你准备好了,它在哪里?只要你从世俗的功利中抬起头来看看,那片绿色就属于你了;听听,那池蛙鸣也就是你的了;想想,看着天空发一小会儿呆,那天空就是你的了。

 

 •   我们究竟生活在一个什么时代?当然,若以大历史的眼光,那得等到我们这代人骨头成灰,才可能有个公允的评价。而对于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从纯感觉来说常有困惑。它不是衰世,因为满眼姹紫嫣红,满耳莺歌鹊唱,财富的金色照耀着大大小小人员的面孔。但若说它是盛世,却常常能听到危言,看到险象。

 

 •   这就是一个非盛非衰、亦真亦假、半梦半醒的“二时代”。我们在传统典籍中读到的浩然正气、大雅大颂、一本正经都依稀难觅,即使是极左时代伪装的高歌猛进、宏大叙事也已经不再有当年的催眠作用。

 

 •   恐慌是所有人的生物本能,灾难核心区外的人更容易恐慌。心理学上有一个术语叫“台风眼”,意指灾难中心的人相对镇定,他们认为最坏后果不过如此;反而是周边地区的民众会感到不确定性增加,做出过度防御反应。

 

 •   中华民族有个特点,就是非常注重过去的事物,可能因为是农业国,长期生活在同一个地方,对过去的事物极为依恋,而这就体现在了祭祖上。但是中华民族又是一个非常世俗的民族,对钱财非常重视,往往在祭祖活动的各种仪式上寄托了“福”、“禄”、“寿”这样的极其世俗的价值观。

 

 •   每个人都生逢其时,每个人都结实地拥抱了自己的时代。每个人,都在厌恶与赞美、冷漠与狂热、怀疑与信任、逃避与亲昵中完成了对时代的认领。更何况,每个人都从周围人堆里找到了恋人、情人、友人,都娶了当代某女为妻,或以幸福名义嫁给了某男,而对方,恰恰是时代的分泌物。

 

 •   我说:“这是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个最坏的时代。”两个“最”,说明逻辑的极度矛盾和混乱。但感情上,我们没理由不爱现世、不支持和肯定当代价值,因为我们只有它,我们的摇篮和坟墓、生涯和意义都住在里头——就像蚯蚓淹没在泥土里。我们把一辈子,仅有的一辈子都抵押给它,献身于它了。

 

 •   谁能逃出困惑的袭扰?困惑是思维走向峡谷的迷惘,是人生新的征服眼前的苦恼,是新旧观念的交叉与对峙,是反思前的阵痛,是抉择前的骚动。困惑并非坏事。没有困惑便不会有反思、有突破、有超脱。困惑孕育着一个全新的选择!

 

 •   我不认为今天的精神领域是一片废墟。世界永远也不可能变成废墟!时代进步的事实,任何人也抹杀不了。问题是:新的失衡正在形成,而人们对此却缺乏应有的警惕。一个失衡的世界,绝对不是一个美好的世界!

 

 •   人生充满了等待。而等待给人以憧憬,给人以希望,给人以慰藉。短暂的等待,是一种焦灼;漫长等待,是一种折磨;落了空的等待,是一种哀伤。等待,可以说是一种美好的无奈。等待,有时会像岩石,是一种顽强;有时像劲竹,是一种坚定;有时像古藤,是一种柔韧;但更像是孕育了万物的土地,是一种成熟。

 

 •   19世纪的狄更斯在《双城记》开头写道:“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这是段让人隐隐动容的话。我觉得它几乎匹配任何岁月,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现世发出类似感慨。

 

 •   在孔子那里,“上帝”死了。在孔子以后,“中华民族”的“生命共同体”死了。在我们的文化中,再没有力量可以制约专制君主的权力。我们的文化失败了。我们仍生存在这种失败的痛楚之中。说我们的文化失败了,并不意味着我要反对孔子。相反,这使我在心灵上和孔子更接近,也更能体验他的挫折和痛楚。

 

 •   孔子的人生态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君子。

 

 •   “学而时习之”的“时”应该解释成时机!由此它的解释就变成了:学习到的东西,在适当的时机,被用上了,不是很快乐吗?当我第一次体会到这个理解的时候,其震惊程度是不可言喻的。回顾自己人生中的快乐之事时,都是学习,时机,实践三者遇到一起时产生的,孔子的人生体验一霎那间与我接得如此之近!

 

 •   西方式做人是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即做给自己或者是神看的,每个人都是神面前平等的孩子,都可以和神对话,神在哪里呢?在自己的心里。中国式做人是让每个人成为别人认可的人,即是做给别人看,可以简称作秀。这个别人是父母是老师是领导是老板是同学同事是个整体是个组织是个政党是整个你生存的环境。

 

 •   “故乡”,不仅仅是个地址和空间,它是有容颜和记忆能量、有年轮和光阴故事的,它需要视觉凭证,需要岁月依据,需要细节支撑,哪怕蛛丝马迹,哪怕一井一石一树……否则,一个游子何以与眼前的景象相认?何以肯定此即梦牵魂绕的旧影?此即替自己收藏童年、见证青春的地方?

 

 •   大地震的可怕在于,它将生活连根拔起,摧毁着物象和视觉记忆的全部基础。比地震更可怕的,是一场叫“现代化改造”的人工手术。中国,正变成由一千个雷同城市组成的国家。此即“日新月异”下的中国城市新族。它们不再是一个个、一座座,而是身穿统一制服的克隆军团,是一个时代的集体分泌物。

 

 •   人必须学会节制和谦卑,必须承认占有了很多不该占有的地盘,消耗了很多不该消耗的资源。我们目前所有的伦理、美德和情怀,都只对内部成员才使用,一旦越过了物种边界,人类就变成了纳粹,野兽的能量即释放出来了……

 

 •   春归大地,万物复苏,又轮回了一岁的枯荣,在如水逝去的光阴里,芳华暗转,流年偷换,不知不觉中已走进不惑之年。站在初春的校园,有清新的风从遥远的天际翩然而过,微微有些暖意的阳光轻柔流淌。于一瞬间,思想的芳树开始抽芽吐蕊,关于幸福的轮廓渐渐清晰起来。

 

 •   一束春光懒洋洋地撒给我一书的斑斓,然后随着风,和着窗外新枝的晃动在手中泛黄的书页上跳着一曲唯美的光与影的曼舞飞扬。沉迷了片刻,心中似乎有一只光的手将灵魂深处最脆弱的弦拨动,只轻轻的,仿若这个春天的第一场风拂过去年那个冬天最先融开的小河,却有着令人难以拒绝的温柔。

 

 •   柳树在不经意间早已冒出嫩芽,如同鸭绒般嫩黄的新叶在温暖阳光的照射下显得近乎透明,远远看去若淡黄的琥珀般晶莹剔透。细嫩得如同婴儿呼吸般的新叶,令人有一种欲亲近却又不敢玷污这美丽的彷徨。

 

 •   我想做的是隐于人群中的不凡人,就像他们做了隐于闹市的仙人一样,一个法术便让生命成了永恒。让宽容与淡定为生命包上朴素的糖衣,里面却是坚强与博学,智慧与平和的多彩糖仁。这样的生命,这样的糖果嚼起来是与“日影扫阶尘不动,月色入潭水无痕”一样的宁静。

 

 •   曾经羡慕过那些可以风风火火,在万千人前说自己的主张,出口成章的人。这也许是一种自信。羡慕过就会学习,可愈来愈发现学着走别人的路却丢了自己的初衷。现在我更愿隐于人群,我不需要炽烈的言语来标榜这个人曾经存在。在平静的岁月中,就让生命的电台保持沉默。

 

 •   看惯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骑驴找马的资本,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骑驴不找马的淡定。于是,忽然就想那么躲进庭院春深、咫尺画堂,累了厌了或许可以章台游冶、系马垂杨或许遍邀好友,高山流水、答客春江。这样的生活该是多么惬意,仿佛不食人间烟火,这样的生活是为那些不食石米俸禄的文人墨客准备的吧。

 

 •   善待人者,当受人善待之;恶待人者,也会受人恶待之。受人善待,善报之,善增生;受人善待,恶报之,恶更恶。受人恶待,恶报之,恶增生;受人恶待,善报之,善更善。

 

 •   萧伯纳说:“痛苦的秘密在于有闲工夫担心自己是否幸福。”另巴洛克说:“幸福是太多和太少之间的一站。”叔本华的钟摆理论:人生就是在痛苦与无聊中摆来摆去。有生存问题时(太少)就痛苦,生存问题解决之后(太多)就无聊。

 

 •   生命的深刻表情是忧郁,这是人类的不幸。歌德则说:“优美的诗文,像彩虹一样只在雨后阴暗的地方出现。惟其如此,文学的天才都喜好忧郁的因素。”叔本华说的更直接:“人生犹如钟摆,摆动在痛苦与倦怠之间••••••当人们把一切痛苦归之于地狱,那么剩下了属于天国的只有倦怠。”

 

 •   “孝”字,就好像是一个儿子背着一个老子。上一代念念想着如何养育好下一代,才能对他的父母、祖先和社会有所交代;下一代念念想着如何背负父母,即把奉养父母的责任担在肩上,时时想着如何让父母生活得更快乐。从“孝”字构成上,“孝”字本义是一个子女如何“善事父母”的道德观念。

 

 •   命运多舛是一种常态。一般而言,你想醒过来发现一天到晚什么麻烦都没有,这种可能性小之又小。你要接受命运的挑战,不要因此而感到失望。要有足够的信心去战胜困难。你为你的命运去战斗吧,命运女神给你的收获自然不会让你失望。

 

 •   如果你对自己的生活充满激情,那么你最终能够品尝到生活的幸福与甜蜜;如果你热爱自己的生活,那么克服生活中面临的一切困难及障碍也正是你每天要为之努力的。

 

 •   人与人相处之道,看起来很难,但下列四点意见只要你做到以后,必能受益无穷:一、你好我坏。二、你对我错。三、你大我小。四、你有我无。

 

 •   与人和谐相处的方法是: 一、忍一句,祸根从此无生处。 二、饶一着,切莫与人争强弱。 三、耐一时,火坑变作白莲池。 四、退一步,便是人生修行路。

 

 •   如果坦白是一种伤害,我选择谎言。 如果谎言也是伤害,我选择沉默。

 

 •   养生贵在养德,而且要养大德。具有这种大德的人,身上有着人类众多的优秀品质。他们有一颗爱心,处处慈悲大度,与人为善,救世济贪,从不嫉贤害能,损人利已。所以他们总有一种幸福感,总是被人们所崇敬。养生特别强调淡清名利,不孜孜以求身外之物,保持一颗童心。

 

 •   很大一部分癌症患者,是在反复遭受挫折以后,纠缠于过去某个人和某件事才生癌的。例如,被人背叛了、单位某个领导不让我评上职称,之后就一直纠缠在这些事情中,做什么事都不顺,后来就生癌了。对此,可以借助道家的一些理论方法,帮助他纠正这种错误想法。

 

 •   “怒”是什么?是“奴”和“心”的统一体,怒的状态下,其心就变成了奴隶,已经变得自己无法主宰,而是被魔鬼控制,当然,此人也变成了魔鬼。“恕”,恕是什么?是“如”和“心”的统一体,恕的状态下,其心就是称心如意。

 

 •   任何黑的、白的观点都最容易鼓动人心,但我们恰恰不需要黑的、白的,我们需要的是灰色的观点——介于黑与白之间的灰度。灰色思维突破了矛盾着的事物的简单二分,表明矛盾着的事物并非一定非黑即白、是非立辨。在不能确认哪一种是正确的时候,不妨把争论的双方引入黑白之间伸缩性很大的缓冲地带——灰色。

 

 •   人类头脑的迷惑、习惯和假设是世界上所有暴力的和痛苦的根源。尽管教育水平、宗教谅解和自我提高从技术角度而言都进步了,但是战争、竞争、互相猜忌和保卫领土的活动却愈演愈烈。

 

 •   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有什么样的想法就会过什么样的生活。

 

 •   道因时立,理自天开。好善最乐,和神当春。和谐是暖融融的春意,是绿盈盈的涟漪。毕达哥拉斯慨叹:“整个天是一个和谐。”当其时也,抬头看看白云悠悠的蓝天,低头看看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我们难道不应该让和谐思维的花朵绽放得更灿烂一些吗?

 

 •   人们的物欲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想得到,二是想守住。其实,得到了某种东西,也就受这物的负累;想要守藏住这物也是不可能的。你得了个宝物,担心别人偷了它,把它藏在箱子里,箱子再藏在柜子里,来了个大盗就连箱子、柜子一起偷了走。

 

 •   孤高源自清醒,清醒而后有深刻与朗明。世人也并非都不聪明,而是为利禄名誉等所熏染而遮蔽,丧失了他们的真性,所以是浑噩与沉浊的。

 

 •   中国人的思维如辩证、整体思维为当代智者所称道,但有一些致命的缺陷,如擅长直觉、悟性、感性思维,而理性思维能力比较弱。我们崇尚的是对大自然、社会人生的体验、感受和顿悟,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境。

 

 •   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模式,像遗传基因一样,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思 维习惯。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最大弱点不是因循守旧,而是模糊、混乱、僵化,而这导致中国人不善于思考和学习,创新能力低。

 

 •   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的体是流动和转变的,出没无常,形象是假的,性质是痛苦的,轮回之中没有永恒的东西。总之,人生是苦难的。这符合了人们对生活艰辛的感悟。从“空”到“苦”,破灭了人现世的渴望,鼓动起来世的追求。

 

 •   道教反对生死命定的观点,提出“我命在我不在于天”的口号,最讲究养生修命,发展出整套的健身长寿的养生之道和开发慧命潜能的仙学。”强调长生不死,得得道成仙是道教思维的核心。

 

 •   所谓事业也不过就那点事儿。只有最笨的人才会舍弃生活的乐趣,为了事业奔忙。有个故事说的好,有个人在湖边钓鱼,朋友耻笑说,这样钓鱼要到钓哪时候,你应该去赚钱然后买鱼网,这样可以网到很多鱼,最后有钱你就可以不必辛苦,可以轻松钓鱼。问题是:既然都是钓鱼,干嘛要那么辛苦?

 

 •   对于信仰,《春天里》的原作者汪峰做了如此注解:“你一生只喜欢这种花,那它就是你的信仰,它对于你的意义就是整个世界。”

 

 •   中国人诅咒的一句话:不得好死,其实非常严厉。人活着的上半场即使是轰轰烈烈,下半场不得好死,这个人就算有钱有势,那也完了。相反的,一个人如果活着普普通通,但是安享天年,福寿而终,中国人会很羡慕,会认为这人可能是祖上积德,或是种善因得善果,所以往往“盖棺论定”一个人的是非和果报。

 

 •   每逢大灾难之后,人类的反思就会特别敏锐。唐山大地震的影片一次又一次的提醒人性;只不过当眼泪抹去不久,面对现实的每一刻,人类很快的就忘记了灾难给予的教训;甚至于私心妄想:那种事情永远不会发生在我的身边。于是,伤悲又成了快乐,灯红酒绿或者拼搏人生又开始了日以继夜的工作。

 

 •   工作三种层次:第一种是为生活而奔波;第二种是为理想而奔波;第三种是为奉献世界而奔波。自己到底为甚么工作,多数人并不了解,直到有一天停下手边的工作,感觉累了,才会问自己:我这么做,到底为了甚么?于是又有人哭了。有人静静地燃起一支烟,看着街角远去的尘埃,轻叹一口气,继续旅程。

 

 •   于方圆,古人早提出了精辟的观点和阐述。老子的理想道德是自然,是天地,是天圆地方;孔子的理想道德是中庸,是适度,是不偏不倚。他们的理想归根到底就是一种外圆内方的处世艺术,力求让人在正义和生活的天平上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   人生的不圆满是无法选择的,但是我们却可以选择看人生的角度。人生有时候虽然不可能完美,但可以完整。当你感到缺憾,也便体验到了人生五味,从此拥有了完整的人生。很多时候,缺憾虽然不能令人完美,但却可以令百味人生变得更加完整。

 

 •   三省吾身,三思而行,对于个人是需要的,对于一个民族也是需要的。不断地深刻地反观自身,“见其过而内自讼”,这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必然门径,也是未来的中国社会能向健康的方向发展的力量源泉。

 

 •   儒、释、道是中国文化的总概况,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总纲,其内在的精神实质规划了中国传统思维的基本模式,在精神与逻辑上完成了传统思维方式的建构,代表着中国文化三个不同的思维走向,也是为学的三个方向: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

 

 •   中国文化有一种很强的命定论色彩,在儒家那里命定论体现为抗命和宿命的矛盾统一。一方面对社会秩序的追求要求人们服从命运的安排,另一方面则要刚毅、奋斗。然而在道家的思想中,命定论发展出一套消极、闲适的生活态度,在命运面前的从容不迫。

 

 •   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破坏了自然,并将社会变成精神和价值的真空。过多地强调理性和进步让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理性的胜利导致了想象力、诗性、象征性以及伦理的沦落。

 

 •   哲学开始于惊疑,是灵魂对于世界和人生的根本性追问。不能把世界观和人生观狭隘地理解为一套现成的意识形态。哲学的价值在于使我们始终保持对世界和人生的惊疑和思考。一个哲学家的思想的价值不取决于站在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立场上 ,而取决于是否在总体上丰富和加深了人类对世界的思考。

 

 •   人们习惯于争执是是非非,岂不知你以为是的未必就是,你以为非的未必就非,越是喜欢表现自己智慧的人,其实越是不智慧,说得越多,错得也越多,所以,喜欢言论的人不智慧,智慧的人不喜欢言论。

 

 •   世间缤纷事物最容易惹人忧思。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们因执着和奢求,常常不自觉陷入忙碌,团团乱转,不可自拔。人的执与不执,其实并不是花花事物引起的,而是人的心变得软弱,以致被繁华表象所迷惑。不要为红尘遮住自己的望眼,这样才能过得幸福而快乐。

 

 •   修行并不是件易事,必须要常常自省,常常自律。对于俗家来说,所谓的修行不似僧家的修禅入定,不似僧家的戒七情六欲,但一样要涵养身心,丰富自身学识,能够吃苦耐劳,汲取生活经验,才可在人生的旅途中披荆斩棘,成就一切。

 

 •   生命本身是美丽的,“充内形外之谓美”。人的美丽可爱,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他的精神面貌。正如托尔斯泰所说的:“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永远是年轻美丽的。德行之美,能由内而外地散发出来,才能使美丽永驻。

 

 •   我深信我们内心的平静和我们由生活所得到的快乐,并不在于我们在哪里,我们有什么,或者我们是什么人,而只是在于我们的心境如何,外在的条件没有多少关系。三百年前,弥尔顿在瞎眼后,也发现了同样的真理:“思想的运用和思想的本身,就能把地狱造成天堂,把天堂造成地狱。”

 

 •   事实上几乎可以算是我们需要应付的唯一问题——就是如何选择正确的思想。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了。曾经统治罗马帝国的伟大哲学家马克•奥勒留,把这些合成一句话——决定你命运的一句话:生活是由思想造成的。

 

 •   很多烦恼都来自於比较以及计较,看不得别人比我们好,但回头想想,这又何必?这不都是一个相对的状况而已吗?当我们可以比较的时候,不证明我们的生活还不错,衣食无缺,才有时间想东想西,计较来计较去吗?

 

 •   知识分子总是喜欢热闹。也许这种喜欢热闹的情结与面子文化有密切联系,再加上缺乏超越界的向往。所以,知识分子总是希望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总是希望能内圣外王。由于缺乏超越界的向往,所以,对知识分子而言,现世的荣耀总是贵于来世的荣耀,地上的理想总是大于天堂的理想。

 

 •   一般凡夫太爱自己,就会处处与别人计较、事事多起疑心,常怀疑别人所说的话是不是讽刺自己?别人所做的事会不会对自己不利?像这种人,就是把“人事”当“是非”,会生活得很痛苦。有是非就会有困境,这些都必须一一克服。要克服难关就必须忍让,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就是菩萨宽阔宁静的境地。

 

 •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管是失意者,还是得意者;也不管是出人头地者,还是默默无闻者;亦或是勇敢者,还是懦弱者,各自都以不同的心境和角度在传统文化广阔而又神秘的空间里陶醉不思归路,都觉得“风景这边独好”!

 

 •   在不可控制的天灾面前,我们首先需要的是一种意识:如果灾难明天就降临,我们准备好了吗?我们要问自己,我知道自己在那刻应该做什么吗?我所在地区的应急系统能够保障我的生存吗?我们的救援系统能够迅速展开救援吗?我们的核电站能经受得住地震吗?

 

 •   一个社会,两套语言,许多官方人士在官方说官方语言,出了官方的会场,开口就是江湖语言。而且,当今许多中国人对官方规则的轻蔑并不亚于其对江湖的亲近。据一些知识分子供称,他们“渴望堕落”,也确有自称流氓的人红极一时,描写江湖的文学作品成为赚钱最多的商品。

 

 •   无论是在商界、官场甚至情场,没有一点江湖习气、流氓作风,而完全按 照规则办,要想做成点事情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公事不要找我,你有什么私事,尽管跟我说。”很明显,这是社会病态的标志。

 

 •   有人说中国人将创造一个全新的制度,它既有中国传统的温馨亲情,又有西方式的法律规范,就是说,既保留江湖的魅力,又享有西方的文明。甚至有些预言家认为西方人还将到中国文化、中国江湖中寻找寄托呢。习惯于蔑视和破坏规则的中国人将怎样接受这份礼物,且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武侠以及反映黑社会的那些影视中,这话说起来的频率十分高。身入江湖,就必得按江湖规矩行事,否则就可能遭人耻笑,在江湖上混不下去,甚至还可能遭遇不测。但那似乎该是老皇历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作为官场上一种通用话语而流行,这实在是一种悲哀并让人担忧的事。

 

 •   容易犯错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弱点,不论科技多发达,事故都会发生。而且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段越高明,面临的麻烦就越严重。所以,我们在事前应该是尽可能想得周到、全面一些,如果真的发生不幸或者损失,就笑着应对吧,关键在于总结所犯的错误,而不是企图掩盖它。

 

 •   墨菲定律的主要内容是: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基本上而言,根据“墨菲定律”可以推出四条理论:1.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2.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3.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4.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   伤害你的人不仅有你的敌人,还有你的朋友;敌人诽谤你,朋友则告诉你这个消息。---马克?吐温

 

 •   耶稣高喊着要有光,所以就有了光,可身处黑暗的他并不了解,有光了也同样有了黑暗。当自己一跃成为正义的牌匾时,对手的挑战也随着而来,而这一切,比开始还凶猛,给这个刚刚才建立的世界一种无法掩盖的伤痕,而最后大战终结,又有谁能让这个世界恢复光明?

 

 •   唯心,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仅以精神、意识形态谈事物;唯物则反之,仅以物质、客观物质的世界谈事物。正确观点是:在生命的起源上,物质第一性;在生命的运行中,精神第一性。唯物的正确处,是承认整个宇宙是由物质(元素)构成的。唯心的正确处,在于整个社会运行是由“精神”而存在的。

 

 •   人类进化越来越高级,但生理本能还停留在原始阶段,并没有进化出什么新花样,这是由人的动物性决定的。哲学思想是否伟大与哲学家是否为正人君子或者圣徒没有逻辑关系。有一次,有女大学生问罗素为什么放弃哲学研究,罗素回答:因为我发现我更喜欢性交。 我想罗素不是在调侃,他说的是实话。

 

 •   我们都知道尼采极端仇恨女人,说女人是猫是鸟是母牛,应当训练供人娱乐,说女人浅薄、愚蠢、轻率。实际上尼采的私人生活是很糟糕的,独身并不是自己选择的。尼采曾经在不同场合下向各种女人求婚,她们总是并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从这一点来看,尼采生理没什么问题,对女人仇恨大约是受伤太深吧。

 

 •   在“社交饭局”的众生相中,无论动机和目的如何,我们看到的尽是灯红酒绿的喧嚣世界;无论参与者怀揣着怎样的态度,是积极或无奈,是踊跃或疲惫,但是在这场“工作变吃饭”的大潮中,又有多少人可以抵挡和改变呢?

 

 •   一壶酒,几碟菜,就能成个局。不论布局、解局,都能在饭局上解决。饭局在中国古已有之,“二桃杀三士”、“青梅煮酒论英雄”,最著名的当然逃不过“鸿门宴”。而今,一般饭局已成了大众化的消费,故常有机会光顾。去的次数多了,便会看到各色人物的精彩演绎,还能领略世风人情的种种奇奥。

 

 •   自孔孟以来,中国儒家所推崇的道德伦理价值观,让人在现实生活中和政治目标的实现都是矛盾的。儒家对士人有着道德的高标准要求,可是如果真的成为道德完人,在政治场上基本上肯定不会有什么作为。

 

 •   科学正在以一种不可预计的方式发展着,它所潜在的危险也将是史无前例的。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核恐怖主义、致命的人工合成病毒、可能改变人类天性的基因技术……所有这些都可能源于人类无心的失误。

 

 •   面对灾难,首先要平静坦然的面对,能解多少解多少,世间所有的事都受自然法则的限制,你能用主动、平静的心对待生活中的灾难,这种态度本身就有逢凶话吉的作用。

 

 •   一个人的地位和声誉,他或她的姓名和头衔是符号资本,这种符号资本一旦被确认,就可以进一步转换,或者是社会资本,或者是文化资本,或者是经济资本。也就是说,当了领导后,他所说的话相比较而言,会更有分量,更受到重视,会对别人更有影响,这就当领导后社会资本越来越多的原因。

 

 •   我们需要信仰,是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拯救我们的灵魂,而不是为了这个国家。当初我们在吸收西方先进经验的时候,就曾经铸下大错,把我们向西方学习“长技”与制度的目的定为“救国”,而忽视了人,人救不过来,国家就算救活了,又靠什么支撑?信仰这东西是更加私人化的,与我们每一个个体密不可分。

 

 •   现在这个社会,好与坏的界限越来越不分明了,小偷开始西装革履,老板却可能穿戴得不起眼,尤其是原本就复杂多变的女人,更是让你一会儿觉得爱不释手,一会儿觉得咬牙切齿,把你折腾得晕头转向找不着北。

 

 •   上天对每人都是公平的,它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必定会打开一扇窗。无论多么糟糕的东西,世界都为其预留了位置。相信雨点不会仅仅落在你一个人的屋顶之上。相信你自己,大千世界,总有属于你的角落。拥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是解决和战胜任何困难的第一步。

 

 •   “不向世俗出卖/越来越少的激情/重涉精神长河/我还可以水墨丹青……”——诗人陈景文

 

 •   “真快乐”属于内心、精神方面的,永久常恒,不随环境变迁的;与大众所共,互不相碍的,这种快乐,才是真实究竟而值得羡慕追求的。“假快乐”属于肉体、物质方面的,暂时而不经久,随环境而变化,是一己独享含有侵夺意味的,这种快乐的里面就有痛苦,人们倘认假作真,沉迷在这里面,就会发生后患。

 

 •   如果我们不是上帝,不是神仙,那么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唯一的方法。历史证明,刻意追求的“唯一”,都是别有用心的欺骗。请记住一个事实:人类的进步已经将无数当时所谓的“唯一真理”摆在了荒凉的古迹上,供好奇的后人瞻仰。玩弄历史的人,最后将被历史玩弄。

 

 •  “贪”在词典里是个贬义词,指“对某种事物的欲望老不满足”,它与生活中贪婪、贪心、贪财、贪色、贪得无厌、贪赃枉法等不好的事情都密不可分。从健康角度看,“贪”也是我们最大的敌人,“贪”就意味着过度,贪吃、贪睡、贪杯、贪玩,甚至贪看、贪动等生活习惯,都对健康有着意想不到的危害。

 

 •   在大自然的面前,人,什么力量都没有。我们以为我们是地球的主人,可是在自然的力量面前,人却渺小得不堪一击。汶川地震,一瞬间内五万多人死亡。2004年的海啸二十万人死亡。1976年地震二十四万人死亡。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无论你有什么样的梦想,在大自然的摧毁一切的力量面前,什么都没有意义。

 

 •   人的烦恼,都是因为有爱。有了爱往往又产生恨,有了爱也可能带来空虚的感觉以及无法避免的压力。这是因为在“小爱”的烦恼中摆脱不出来,所以会有种种的苦。若真的要能“解脱自在”,就必须把爱的心门再打开一点。能够发挥“大爱”的精神,就比较不会被“小爱”的执着束缚住,因而造成人生的痛苦。

 

 •   简单的思想,犹如简单的生活,最能让我们生起平常心,从而明心见道。热闹往往是短暂的,所以我们绝对不能陶醉在热闹和繁华里。热闹过后,还必须把身心回到平静而简单的生活中,管他狂风暴雨、是非成败,荣辱不惊,诽谤不乱,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去,回到简单。

 

 •   读书可愉心,可明事理,也可消遣;写作可悦己,可发我所思,也可产生力量——读书和写作还可以义结金兰,丰富我们的生活。

 

 •   千万不要跟一个傻子争论。因为傻子的逻辑,不是一般地球人能够理解。而且即便你赢了,赢一个弱智你也无丝毫光彩可言。最可怕的是争论的过程中,会让别人分不清谁才是真正的弱智,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所以,跟一个傻子争,无论是赢是输,你其实都已经输了。

 

 •   蚂蚁成群地在那儿忙碌,搬运,还有相互战争、撕咬。蚂蚁社会的意义和价值能打动你吗,能对你起作用吗?不能。你只觉得它们渺小,微不足道,觉得它们那斤斤计较的忙碌有些可笑。你对它们怀着某种怜悯。所以说:你的价值判断对于进入另一个境界的人是没有什么用的,我们该理解人类社会出现的一切。

 

 •  “活得累”几乎成了这个时代的“口头禅”。有人将中国人太累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种:太看重位子,总想着票子,倒腾着房子,放不下架子,撕不开面子,眷顾着孩子。人们的“累”真是由这些原因造成的吗?为何不能活得更轻松一些?要怎么做,才能摆脱这种“累”的感觉呢?

 

 •   基督说,你们应当重新诞生。并非有命令人诞生,但是,为了获得生命,人需要在今世中重新诞生——诞生出理性意识。人被赋予理性意识是为了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理性意识所揭示的幸福中。谁不把生命投放到这个幸福中,而是投放到动物性躯体的幸福中,谁就把自己的生命剥夺了。

 

 •   如莎士比亚所说,我们每个人都在世界这个舞台上徜徉而过,有人喜欢低着头不吱声的溜边走,有人注定要在舞台中央镁光灯下驻足。那里是最光明的,光明的背后却是最阴暗的。我们变换着角色或者拿着不同的面具面对着不同的观众,挣扎了很久却发现到最后是在画地为牢,因为我们都败给了时间。

 

 •   不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人这种动物其实是天生懒惰的,凡事追求简单,比如说,人人都想死后上天堂,可又不思进取,所以浩瀚的佛经最后成了一句话——南无阿弥陀佛,有些人甚至觉得这也太复杂了,又省略了两个字成了“阿弥陀佛”,只要念上一声,就顶如将佛教经典看了一遍,难道这不是懒惰的表现吗?

 

 •  长期以来我们形成了一个观念,认为凡是科学的都是绝对正确的。当现代科学无法证明时,人们常常联想到对与错,而且肯定地认为现代科学正确。久而久之,它成了一种思维模式,最后变成了一种凌驾于世界之上的尺度,人们用它去丈量整个世界。当科学变成一种尺度的时候,它就如自己给自己划了一个圈子。

 

 •   中国人历来喜欢口号式的东西,它简明扼要,富有煽动性,而且最能抒发胸臆,扯破嗓子喊一阵,大汗淋漓,痛快非凡。所以在历史上发明了许多口号,从“等贵贱,均贫富”到“打土豪,分田地”......

 

 •   不能用科学框定的东西,虽然它一定是不科学的,但并不一定没有用,更不意味着一定是错误的。中医不符合现代科学原则,并不意味着中医是伪科学,更不能说明中医是不正确的,只能说明一点:现代科学体系有某种重大缺陷,它不能涵盖真正正确的东西。所以,我们应该为中医的不科学而骄傲,而不应该自卑。

 

 •   这个世界上谁最重要?我们常常可以排列出一个顺序出来,但是你永远都不可能做到准确.当你罗列了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而轻视身边的小人物时,很可能,你的身边就会布满了陷阱!

 

 •   现在用得比较多的一个词是“按游戏规则办事”。什么事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自己要为自己把把关。没有约束,是对自己最大的不负责任。

 

 •   西方的一位名人有这样一句名言:“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   人非圣贤,岂能无过?有过之后,如果能幡然醒悟:假如当初不上贼船,不入歧途……虽然是迟到的追悔,晚来的“假如”,但也算是心灵的赎罪,人生试卷上错题的订正。

 

 •   人啊,可以为文,可以做事,可以读书,可以打牌,可以逻辑,可以形象,可以创造,可以翻译,可以小品,可以巨著,可以清雅,可以不避俗,可以洋一点,可以土一点,可以惜阴如金,可以闲适如土,可轻可重,可出可入,可庄可谐,尊重客观规律,要求自己奋斗,失之桑榆,得之东隅。您还要怎么样呢?

 

 •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但是人终究不能脱离社会而独自生存。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是相伴而生的,所以人们既需要与他人的交流沟通,又需要个性化的创造。人们在保留着自己的个性与希望的同时,也应较好地适应社会。只有适度把握,拥有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才能成为一个快乐、幸福的人。

 

 •   什么是人性?人性是相对于兽性来说的。人性没有单纯的善恶之分,而是善与恶的结合,人性的核心是生存至上,也就是利己。所谓人性化,从生意方面讲,就是指你怎样走入客户或消费者的心里,怎样为他们所喜欢和肯定,怎样得到他们的支持。

 

 •   凡读过几年书的人,都有一种共同的感觉:天下的书是越读越薄。初次接触一门学科时,有一大堆书需要读。但读过几年,书堆会越变越小。如果谁能很精确地将一门学科总结成薄薄的两页纸,他肯定是专家;如果谁能将一门学科总结成两句话,他肯定是一代宗师,如果谁能将一生所学总结成一句话,肯定是圣人。

 

 •   牛顿在晚年致力于宗教研究,很多人认为他误入歧途。以牛顿那样的智慧当真是误入了吗?其实不仅是牛顿,还有许多科学大师都痴迷宗教,有些甚至中途转变了研究方向,专心致力于与宗教有关的研究。我们不能误解了这些科学巨人,他们一定是在寻找什么。

 

 •   总有冤屈、不满、愤懑在心里,久而久之,你自己可能都有一种错觉,你就是全天下最悲惨的人。为什么不想像着自己是个幸运的人?学会感恩和珍惜,这样你看上去才能有好的起色,你的脸上才会充满由心里所生发出来的知足和快乐。会感恩的人,才是积极乐观、主动进取、敬业乐群的人。

 

 •   心生怨气,不仅拿别人的错误折磨自己,同时也拿自己的错误折磨别人,扰乱别人的生命节拍。抱怨太多,不仅会吞噬自己的生命之光,还会吞没友谊的绿树,吞灭爱情的鲜花,吞没自己建造的乐园。无穷的抱怨,把快乐摒之门外,错过了身边的时光,辜负了宝贵的生命。

 

 •   就有一些女子,她们看世界永远看最糟糕的一面,想问题永远想最难解的症结,别人可以一笑了之的事情,在她们那里,就是天塌下来的大事。从社会风气到生活环境,从家庭纠纷到同事朋友的纷争,从马路塞车到刚买的衣服打了折云云,无事不可生怨。

 

 •   打开每天的报纸、网站、电视,重要位置多被天灾人祸占着,触目惊心。而这些天灾人祸又以惊人的速度更新着,人们甚至来不及记住标题,就被新的天灾人祸顶掉。就连天灾人祸都是如此匆忙,如此席不暇暖。这是为什么?突然一天,我十分吃惊地发现——天灾是因为自然失去了安详,人祸是因为人心失去了安详。

 

 •   现代人犯的一个最大的错误是本身就开着幸福的车子却满世界寻找幸福,最后把车子都开爆了,最终却和幸福擦肩而过。当一个人内心存着安详,仅从一餐一饮、半丝半缕中,就可以感受到世界上最大的幸福。否则,即使拥有整个世界,也可能和幸福无缘。

 

 •   有人在言语间刺伤了你,你愤而离开,可只是人的离开,心却没有离开,你只是一心一意地在生气,在情绪上做文章——这是对生命的的浪费,而且是很坏的浪费。毕竟,生气也是要花力气的,而且生气一定伤元气。所以,聪明如你,别让情绪控制了你,当你又要生气之前,不妨轻声地提醒自己一句:“别浪费了。”

 

 •   在中国股市经历了二十年的发展壮大,股民们越来越沿着:“买就套,套就捂;捂就跌,跌就割;割就涨,涨就追;追就洗,洗就出;出就飙,飙就晕;晕又进,进又摔;摔又甩,甩就冲!”就是这样按照庄家们为股民设计好的炒股规律在为中国股市作无私的奉献,他们是一群最可爱的人!

 

 •   每个人要“走自己的路”容易,但要“让别人精彩地说”却很难。走自己的路,让别人精彩地说,要靠标新立异的言行,靠引领潮流的成功,更要靠出类拔萃的决心、敢为人先的勇气和一意孤行的坚持,只有勇者、智者、先者,才可能达到这个境界。

 

 •   不管是儒家的“中庸之道”,还是道家的“清净无为”,亦还是佛家的“众生平等”,他们追求的其实就是“和谐”的理想,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只有和谐才能拯救人类面临的各种危机(战争、自然灾害和经济等各方面的危机)。

 

 •   厚德才能载物。你看着领导做好车,就想把他拉下来,你看那些企业家那么有钱,就想我要把这个钱拿过来,就不知道想想人家有什么样的德行和福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你看着人家发财,你看着人家出名,你看人家当教授,当领导,你有没有想过人家的祖上有多大的德行。

 

 •   现在人们疯狂的追名逐利,为了出名不惜一切代价,为了挣钱不惜一切手段。我们现在天天看这个奔驰车好,那个大别墅好,你看人家当官当这么大,不行我一定要把这个钱挣到手,大家都是在这样想,完全不懂得道德。结果会如何呢?“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   简朴,让人踏实。没有德行,享受的太大,奔驰、宝马、豪华别墅,顿顿饭都是上千上万,就是消耗自己的福报,折自己的福,您真敢吃,真敢用啊?

 

 •   厚德载物:厚,深厚的意思;德,按照自然规律去工作、去生活、去做人做事;载就是承载;物就是我们说的福报。相反是那句话?叫德不配位。位就是我们的待遇,就是我们的德行不配我们的福报。金钱、权力、名望都是自己的福报,都是压自己的物,您能承载的了吗?靠什么承载,靠符合万物规律的德行。

 

 •   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

 

 •  “酒店关门时,我就走。”林语堂生前十分欣赏英国首相丘吉尔这句话,他认为,人生在世好比在小酒店独酌,但是酒店总要关门。他曾说“生命的目的就是要享受人生”;人“终必一死,终于会像烛火般熄灭”,不过更重要的是人“虽然知道生命有限,仍能决心明智地、诚实地生活”。这就是林语堂式的豁达。

 

 •   如果永远不知道某些事,人就不会有那么多烦恼。很多人痛苦,往往是因为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生活中,你要知道该知道什么,不该知道什么。不该知道的就不要去了解,这才是福。

 

 •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其实又何止三畏?君子有百畏有千畏!孔子告诉我们的是:有畏者,才是真君子。君子有畏,孔子说得好啊。但老子说得更好:勇于敢者,死;勇于不敢者,活!

 

 •   在生活中,我们认为一定会发生的事却常常不会发生,认为一定不会发生的事时有发生。其实,人生本身就充满着变术,只要我们懂得这一点,就可以用平常心态来从容面对发生的任何事。

 

 •   即使你拥有金钱、爱情、荣誉、成功和快乐,也许你还不会有满足。满足是人生无求的最高境界,只有给予和付出,你才能达到这一境界。

 

 •   诚然,生活中有些事不尽如人意,我们的缺憾也是一种美丽。无论生活曾经使我们失去了什么,还是生活曾经给予了我们什么,我们都应以博大的胸怀和豁达的心灵,去容纳一些痛苦和欢乐。

 

 •   世间有太多的恩恩怨怨,有恩的报恩,有怨的报怨,已成为很多人的人生信条。恩也罢,怨也罢,我们都应以感恩的态度来善待生命和身边的每一个人。

 

 •   一个人可能拥有舒适豪华的宅邸,可能拥有温婉可人的家眷,但这些未必就构成他真正的家园。真正的家园是精神上的,是很多人终其一生也难以得到的心灵上的归宿。

 

 •   大海的深处是平静的。花朵的一生是无声的。巍峨的山峦是缄默的。大自然中许多蔚为壮观的生命往往以沉默示人,而人的生命是否亦当如此?

 

 •   作为领导,政治上把握住方向,感情上把握住原则,行动上把握住分寸,生活上把握住小节,作风上把握住规矩。并注意以下一些不该随便说的一些禁语:“是听我的,还是听你的?”“我说这么办,就这么办!”“我就这态度,你能怎样”?“你去告呀,随哪儿都行”!“听不到,大声一点!”……

 

 •   早在近两千年前,智慧的马可•奥勒留就曾经说过,“人总是想退隐乡间、海滨、山林,你也曾经向往这种生活。但这是一种庸俗的想法,因为你尽可以随时退隐到自己的内心去,没有任何地方,能比自己的心灵更为宁静、更无烦忧。”

 

 •   世界是一半一半的世界。天一半,地一半;男一半,女一半;善一半,恶 一半;清净一半,浊秽一半。学习包容不完美的世界,你就会拥有一个完整的世界了。

 

 •   人生好比一口锅,当你跌到锅底的时候,只要不放弃努力,随便哪个方向都是向上的。

 

 •   清代名臣林则徐,对待给儿孙留不留家业问题颇有高见。他说:“子孙若我,要钱干什么?贤而多财,财损其志;子孙不若我,要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   牡丹幸福着自己的妖娆,茉莉幸福着自己的淡雅,大树幸福着自己的挺拔,小草幸福着自己的茂盛……世间万物,全都自得其乐地活着。唯有我们人类,总爱没完没了地同别人比较;可比来比去,又能比出什么呢?如果一个人唯有面对别人的不幸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幸福,这样的幸福实在是过于卑鄙了。

 

 •   你对自己目前的状况满意吗?绝大多数人都会回答“我不满意”。那么,你愿意做一个惊魂不定、精疲力尽的人,愿意做一个职场里人们互相倾轧的牺牲品吗?如果你不愿意,,那么很好,现在,你应该告诉自己在原有的努力之外,试着做一个简单的人。

 

 •   你对生活简单,生活对你也就会很简单。我想,这是一个可以进行逆向推理的公式。做简单的人而不是做一个焦头烂额、疲惫不堪的人。这种生活方式本身则意味着人生态度的另一种选择和改变。

 

 •   有位哲人说过:爬山的时候,别忘了欣赏周围的风景,假如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挣钱,挣钱的目的是为了投资,投资的目的是为了挣到更多的钱,你就会在“爬山”的路上只顾低头爬山,完全忘记生活的目的了,别忘记享受人生,享受生命带给我们的快乐。

 

 •   现代人饭局上“朋友”很多。表面上推杯换盏,推心置腹的没有一个。酒桌上的热闹,好比华尔街股市,是虚假繁荣。酒醒之后,泡沫破裂。鬼才相信“感情铁,喝吐血”、“酒杯一举,以身相许”的屁话。

 

 •   交朋友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是从开始做加法然后逐渐做减法的过程。识遍天下人,知音有几人,交朋友还是精益求精的好。互相利用的朋友即便有一列车,还不如肝胆相照的朋友仅一人!况且到了有把年纪的分上了,有一个老伴,有几位老友,有一点老底,有一间老屋,夫复何求,知足吧!

 

 •   孤独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一种境界,心灵的流浪,人最原始的本源状态,孤独很多时候是一种恩赐。

 

 •   繁华落尽后,我们终究是陌生人了,那漫天的烟花,终究随着流年远逝。细数烟雨,处处落雁是眼泪。像你那么的坚强的远去,做不到。于是便站在失落的国度,看着时光悄悄淹没过额头,最后终于将自己埋葬。

 

 •   假如某人暗中对你做了坏事,你最好佯装不知。否则,只会增加他对于你的敌意。他因为推测到你会恨他而愈益恨你了。

 

 •   和别人混在一起时,我向往孤独。孤独时,我又向往看到我的同类。但解除孤独毕竟只能靠相爱相知的人,其余的人扰乱了孤独,反而使人更感孤独,犹如一种官能,因为受到刺激而更加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孤独和喧嚣都难以忍受。如果一定要忍受,我宁可选择孤独。

 

 •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拾得曰:“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俗话又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