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李村万达电子厂:官民裂痕:尴尬的真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2:47:42

官民裂痕:尴尬的真实(转)

  2009年有一句网络流行语——“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真正令人感到惊奇的地方在于,当事者“急”不择言说出来的话,既反映了他本人的内心,也反映了一种社会真实。

  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冲突与断裂,很多人把这看作是政府(党)和老百姓的矛盾。仅仅从党章和文件上摘抄几句无比正确的大道理,说两者之间“应该”没有矛盾,这丝毫不解决问题,甚至可以算一种文过饰非。因此很多人觉得,某些粗鲁言辞反倒更真实。也因此,真正重要的,不是忙着告诉官员怎样说话才足够正确和足够文雅,而是如何直面粗鲁言辞背后那些令人尴尬的真实。

  这个真实就是官民之间的裂痕,也就是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对立与互不信任。这种裂痕,至少有三个方面的表现:第一,在急剧转型的社会过程中,利益分化严重。在许多普通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看来,官商勾结、官员腐败以及政策不公等等,损害了他们的利益。第二,民意表达的渠道、老百姓反映自己利益诉求的渠道比较狭窄,而且障碍重重。第三,政务公开、信息公开以及社会监督、媒体监督经常难以落实。凡此种种,均损害政府形象,拉大官民距离,加剧社会的不信任感。

  官民裂痕导致社会不稳定,其严重后果之一,是群体性事件、突发性事件的逐年增多。 最严重的是,其中有越来越多的特大群体性事件,而且冲突和暴力程度也在升级。贵州瓮安事件,甘肃陇南事件,以及通钢事件等等,就是近年来最典型的特大群体性事件。长期研究群体性事件的于建嵘提出过一个分类框架,将各种社会事件分为维权事件、社会泄愤事件和骚乱。在这当中,所谓“社会泄愤事件”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比如说,参与者人数众多,没有直接的利益关联,也没有明确的利益诉求。行动的起因,主要是一种愤恨情绪,特别是“仇富”、“仇官”情绪。可以说,群体性事件,特别是泄愤事件的增多,表明官民裂痕在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