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天创伟业投资公司:我国部分城市灰霾天占全年一半 人为排放系主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4:40:33

资料来源:国家气候中心

9月至今,我国中东部地区发生12次较大范围雾霾天气过程

雾霾天为何增多

航班大面积延误,口罩成为热销品,喜欢晨练的人们不得不待在家里……前一段时间,从南方的广州、杭州到北方的北京、兰州,雾霾天气频繁影响我国多个地区。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数据显示,今年9月1日至今,我国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多发,共发生12次较大范围的雾霾天气过程,不仅雾霾日数多,而且影响范围广。

秋冬季为雾霾多发季节

特定气象条件有利于雾霾形成,污染物排放导致颗粒物浓度增加

据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评估室高级工程师赵珊珊介绍,秋冬季为雾霾多发季节。国家气候中心分析表明,特定的气象条件是导致近期雾霾天气多发的重要原因。

9月以来,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冷空气活动偏少,且强度偏弱,地面风速小,有利于水汽在大气低层积聚,对雾霾的形成较为有利;另外,青藏高原南侧暖湿空气活动偏强,使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暖湿气流输送极其活跃,这股暖湿气流沿西南路径将丰沛的水汽输送到我国中东部地区,并且能到达北京附近,使这些地区湿度明显增加,同时也有利于形成低层逆温,非常有利于雾霾天气形成。

专家指出,除了气象条件,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冬季取暖烧煤等导致的大气中颗粒物(包括粗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浓度增加,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因素。目前很多城市的污染物排放水平已处于临界点,对气象条件非常敏感,空气质量在扩散条件较好时能达标,一旦遭遇不利天气条件,空气质量和能见度就会迅速下滑。

中东部灰霾日数有显著增多趋势

目前一些大城市的灰霾天数已达全年的30%以上,有的甚至达一半左右

“‘雾’和‘霾’实际上是有区别的。”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监测室高级工程师孙冷指出,雾是指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公里时的天气现象;而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成因有三:

——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容易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积累;

——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这种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

——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增加。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能见度降低。

“灰霾形成的这些条件出现后,同时也会导致空气中有大量尘埃、烟粒等凝结核存在,水滴容易凝结在上面而起雾,并且不易被风吹散。”孙冷说,“因此,雾和霾往往相伴出现。”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1961—2010年,全国平均的年霾日数呈显著增加趋势。本世纪以来,全国霾日数增加明显,中东部地区霾日数有显著增多趋势。

据环保部门最新统计,目前,一些大城市的灰霾天数,已经达到全年的3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全年的一半左右。

人为排放与灰霾天关系密切

PM2.5降低空气能见度的能力更强,主要来源是人为排放

环保专家指出,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肉眼是看不见的,但它们能降低空气的能见度,导致灰霾天。空气中不同大小的颗粒物都能降低能见度,不过,与粗颗粒物相比,细颗粒物(PM2.5)降低能见度的能力更强,是灰霾天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记者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了解到,监测总站对2010年试点城市灰霾监测结果显示,发生灰霾天气时,PM10及PM2.5浓度明显增加,而且细粒子与能见度呈明显负相关关系(细粒子多,则能见度低;细粒子少,则能见度高),这表明灰霾天气状况与颗粒物浓度密切相关,颗粒物浓度增加是除了气象条件以外,灰霾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环境科学博士谭知还介绍,PM2.5的主要来源是人为排放。人类既直接排放PM2.5,也排放某些气体污染物,在空气中转变成PM2.5。直接排放主要来自燃烧过程,比如化石燃料(煤、汽油、柴油)的燃烧、生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垃圾焚烧。在空气中转化成PM2.5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挥发性有机物。其他的人为来源包括: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工业粉尘等。

大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往往会附着硫化物、氮氧化物、重金属颗粒等大多由工业污染源排放的污染因子,因而对人体的伤害很大。

不要让蓝天变成奢望

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加的趋势仍然在延续,须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让人担忧的是,目前,PM2.5等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加的趋势仍然在延续。

环保专家指出,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不少地区污染排放严重超过环境容量,一些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甚至倒退了几十年。而且,以水泥、钢铁、焦化等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压力还在持续增大。

我国对“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提出了约束性的硬目标,然而,完成今年目标的难度不小。今年前三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6%,与全年3.5%的目标相距甚远。上半年,氨氮排放量仅下降了0.73%,氮氧化物排放量不降反升,同比还大幅上升了6.17%。

来自于燃煤电厂、机动车尾气排放等方面的氮氧化物,正是可以在空气中转化成PM2.5的气体污染物之一。

12月15日,知名环保民间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在北京发布了《蓝天路线图——工业污染源定位》。多家环保组织参与调研的这份报告,针对的是环境主管部门确认的4400余家中国最大的废气污染源企业。报告指出,这4400余家企业的排放量在全国废气排放量中占的比例非常高,很多超出标准、违规排放。

这几天,随着冷空气到来,北京的雾霾烟消云散。“很遗憾,很多时候我们发现,见到蓝天在全国很多城市变成了一种奢望。让我们找回这样的蓝天。”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说。

专家解读

城市雾霾从哪里来

“城市雾霾天气和污染物排放、气象条件都有关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介绍说。

今年秋冬以来,随着灰霾天气频繁来袭,PM2.5逐渐进入公众视线。作为灰霾天气能见度降低的罪魁祸首,PM2.5来自何处?减少PM2.5,应采取怎样的措施?

生产生活皆产生PM2.5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朱彤介绍,近10年来,人们认识到,细颗粒物PM2.5代表的是可进入呼吸系统深处的更细小的颗粒物,可能更能反映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在2005年提定出了PM2.5的指导值后,有多个国家先后制定PM2.5的空气质量标准,并开展测量。

贺克斌介绍,汽车尾气、燃煤和农村的秸秆焚烧产生的废气,以及施工建设中的扬尘都会产生PM2.5,工厂、燃煤电厂的废气或汽车尾气等在大气中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也会产生PM2.5。

就北京而言,PM2.5除了本地排放的,还有随着气流从周边区域飘来的。比如,由于工业布局的原因,当出现南风,气流经过河北石家庄、保定一带后,北京就会出现PM2.5浓度比较高的现象。当风比较大的时候,北京就可能出现蓝天白云。

他说,北京的灰霾天气,与燃煤、汽车尾气等原因都有关,至于各种原因所占比重,不能冒然判断。

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胡辉说,化石燃料燃烧烟气排放的化学物质与机动车尾气、某些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在空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的粒径细小的盐类或其它的化合物,亦称之为二次气溶胶,即PM2.5这类细粒子,如果其比表面积大的话,有时会吸附空气中如铅、砷和多环芳烃类的有害物质,长期在此环境中生活,将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

共同参与,控制PM2.5

贺克斌说,由于很多生产生活过程都会产生PM2.5,因此控制PM2.5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

从国家和地区的角度来讲,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节能减排非常重要。降低单位GDP的污染物排放量,不仅能减少PM2.5,还可以减少PM2.5的前体物。

汽车尾气是PM2.5的一大来源,如果频繁加油门、踩刹车,产生的PM2.5会更多,而在保持三四十公里以上的匀速,既省油,又能减少污染物排放。因此,交通畅通跟减排有相关性。

另外,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也是PM2.5的重要来源。为汽车、冰箱等喷涂油漆,家庭装修中使用黏合物,都会产生挥发性有机物。挥发性有机物会增加大气反应的活跃程度,增加大气氧化性,使二次颗粒物的生成更多;另外,挥发性有机物本身会形成二次有机颗粒物的前体物。

因此,普通市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为PM2.5的减排做贡献:合理使用机动车,多乘用公共交通工具,避免过度装修等。

  贺克斌说,2008年,为了保证奥运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北京和周边省市互相配合,采取了很多措施。如限制一些大电厂的烟尘排放,推广使用油气回收装置等,达到了不错的效果。当时,即使遇到差一点的气象条件,北京也没有发雾霾天气。因此,控制PM2.5的排放,不仅是一个地区的事,而需要周边地区联动配合;也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需要市民们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