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华发商都美食撤椒:天津津南小站:走出中国“新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9:26:26
  

 

  中国历史上,小站练兵园的作用举足轻重。因为这里不仅走出了中国的第一支新军,同时也走出了一代政要。因此,许多人称津南“小站”成大事,文官武将尽风流。

  津南小站练兵是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痛定思痛,在国防全裸的耻辱窘迫下重整旗鼓,组建新建陆军的历史。军事史说它是中国近代军事的一次重大转折。袁世凯以德国军制为蓝本,制定了一套近代陆军的组织编制、军官任用和培养制度、训练和教育制度、招募制度、粮饷制度等内容的建军方案,基本上摈弃了八旗、绿营和湘淮军的旧制,注重武器装备的近代化,强调实施西法训练的严格性。军制改革是小站练兵最为突出的历史贡献,因而产生了北洋新军,统一了全国军制。其实,从小站练兵最终导致了中国北洋政府的混乱统治,小站班底迭出总统这一点看,说小站左右过中国近代政治,也不为夸张。

  为什么当年这么重大的历史举措选择了天津?选择了小站?原来,这一切都和李鸿章有关,和淮军有关。

  清同治九年(1870),天津发生了火烧望海楼的教案,李鸿章接替曾国藩任直隶总督。李把淮军中坚,他的亲军营——周盛传率领的传字营,俗称老盛军,调来天津,防卫大沽海口。盛军驻军青县马厂,设防塘沽新城,在驻地与戍地间铺路、设沿途驿站,又踞其中一个小站,开河屯田,在小站扎下18座营盘,从此有了小站镇、小站稻和小站各营的村名。甲午战起,盛军全军殉国平壤,小站的营盘,鹤去楼空。

  这时,李鸿章的另一个下属,曾任天津道道员,后升广西按察使的胡燏棻,在当时举国一片改革军队的呼声之中,脱颖而出。清廷聘请的德国军事顾问汉纳根,建议在中国建一支由两千外国人组成的军官队,募外国军官练中央军十万,由驻华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指挥。胡燏棻等汉人官吏提出多条反对意见,防止国家军权旁落。清廷决定由胡燏棻招募开办西法练兵,汉纳根任总教习。光绪二十年(1894)十一月,胡燏棻开始编练定武军,共招募组成10个营,到哪里去练呢?老盛军空出的营盘当然是最便捷的去处。初屯马厂,营房不足用,遂又转移小站。小站不仅有营房,还有军屯的稻田提供粮秣,最利驻军。当然小站还是距离海口国门很近的操练基地,屯兵小站也兼利海防。

  袁世凯也是改练新军的积极鼓吹者,他通过预修兵书、上书军务处等运作,争取到编练新军的奏派。胡燏棻练定武军不足一年,调去督办铁路。袁世凯到小站接替胡燏棻,把定武军4750人,扩充为7300人,改名新建陆军。这就是小站练兵的由来。

  老盛军留下了小站会馆周公祠。新建陆军沿用老盛军的营盘,设置新军督练处和随军学堂——小站讲武堂,并新建了督练行辕。加上盛军建设的行营买卖街,开挖的马厂减河,历史馈留不为不丰富。这些建设,在盛军、北洋军成为历史后,都成了前尘遗迹,时间消弭了它们应有的昭著,废圮了它们本来的功用,甚至改变了它们的面目行踪。特别是十年动乱年月,造反派拆毁周公祠戏楼,一座百万元代价也不可复得的古建瑰宝,轻易地毁弃掉,只是为了掠得一点陈年的木材。历史遗迹面目皆非,拂不去的只有兵镇的记忆。

  兵镇的记忆不仅在小站人的襟怀里,也在关心历史遗迹的所有人的心目中。

  1989年4月24日,资深红学家周汝昌到访小站周公祠;1992年8月20日,日本宇都宫大学教授笠原十九司、南开大学历史教授魏宏运,考察小站练兵遗址;1995年2月,段祺瑞嫡孙、美国费城天普大学教授、南开大学国际保险研究所所长段开龄和南开大学教授娄向哲考察小站练兵遗址;1998年5月5日,袁世凯嫡孙,美籍华人、著名物理学家袁家骝寻访小站练兵遗址……

  此外还有许多考察小站稻历史的国际友人,次第寻访。还有安徽电视台拍淮军、浙江电视台拍御河……记得袁家骝先生在改作了粮库的讲武堂遗址上,对着粮垛频频拍照,不要说这毫无意义,毕竟那块土地上,有着他先人太多的足迹。当然,我们更应看到,在小站这块土地上,中国人知耻后勇的,在失败后力谋振兴的那些巨大的足迹。

  小站练兵让人们记住了袁世凯等一群北洋显要,但成就他们的却是周盛传拓荒开辟的小站这一方沃土。小站练兵园对于周盛传的展示不够侧重。能当作景观的遗迹,被人们包装纳客,载入媒体,广为人知。而至今仍在使用的遗迹,却容易被人淡忘。比如津南绝大部分水利设施,河道桥闸,而今不仅在使用,甚至有些还保留着历史原貌。盛军留下的马厂减河,就有着太多的故事。这些故事闪烁着周盛传开拓创新的智慧。周盛传之子周家驹所编的《周武壮公遗书》追述甚详。小站屯垦之初,先引海河水到小站,再从小站开河到新城入海河,后来才又把河道通到南运河引来御河水的。初引海河水时,大量泥沙淤塞河道,宣泄不畅,周盛传从天津东局子借来小火轮船,希望靠火轮鼓荡带起急流,把泥沙再排到海河,但所借火轮马力太小,吃水需四五尺深,一小时才能行十余里,船小力微根本起不到鼓荡泥沙的作用,不得不原物退还。周盛传很渴望有一个理想的冲荡之力,可以把河水送到更远的地方,使更多的荒野变为良田。他为此曾不惜奔劳,带人沿驻地与戍地之间的马厂——新城大道节节丈量,欣喜地发现,马厂比海口高出五丈七尺五寸!开一条直河,一可下泄南运河的伏秋盛涨,二可借冲荡之力以广种稻面积。于是,他向李鸿章递交了开挖马厂减河的禀帖。不想,候补知府杨守琛提出,凿新不如修旧,主张修复捷地减河。周盛传又一次不惜奔劳,带领天津道员吴毓兰、史克宽,府同知吴廷斌等官员,勘察捷地减河和拟修的马厂减河两个流域。比较利弊,李鸿章最后决定开挖马厂减河。果然收获得熟田六万余亩,及创出名牌小站稻的丰硕回报。周盛传足智多谋,敢想敢干。

  大家都知道,津浦铁路是民国成立的前一年(1911)建成的,然而早在27年前(1884),周盛传就先向李鸿章提出了修建津浦铁路的建议。他说:“请于天津至江宁之浦口,先建一路为倡。此处南北通衢,道路平坦,不过一千六七百里,修建之费较之它处,筹措尤易为功,且下接长江,轮船转运尤便。有事则调兵征饷,无事则通商惠工。此路一建,消息灵通,气象开阔,足使外洋闻而却步,实于商务、海防大有裨益,大局幸甚!”李鸿章建天津武备学堂,也曾接受周盛传的启示。(1885)中法战争期间,周盛传料定盛军与法国侵略者必有一搏。因而,做了很细致的战斗准备。他仿俄国烤面包的制法,为盛军出征做了很多面包。用木匣存放,木匣中,用多层纸张包裹面包,木匣用螺丝钉订紧。后来由于《中法停战条约》的签订,面包并未用于中法战争,由于密封得法,七年后(1891)天津水灾,打开赈济灾民仍不变味,甚至又过四年,用于了甲午战争的东征队伍。可见制法储法之精到,对今人来说,这恐怕是过期食品的世界之最了。马厂减河边立着周公祠,周公祠的内涵竟有厚厚的十卷本书册为记。不是我们一两点故事能说清楚的。也不是一座祠宇建筑能说清楚的。

  最近发现人们对小站的认知是小有差池的,比如当年沿马新大道所设驿站,于今并非仅余小站一个,小站的西边还有西小站,东边还有东大站,有说十里一小站,也有说五里一小站,验之,或从民间传统之说,从小站到西小站为八里,小站到东大站,也是八里。十里说也不过约略而已。周盛波是周盛传的四哥,两人在小站都有建树,有人就以为是哥哥先弟弟而死,实际是1885年周盛传殁后,周盛波复出,继弟弟的湖南提督衔,执帅盛军,续建小站,1888年才故去的。周盛波身后职务由卫汝贵继承。练兵园里的故事也是一样。

  袁世凯在小站建的是新建陆军,其时尚无北洋六镇之说,建北洋六镇,是袁世凯在保定编练北洋常备军的举措,小站属其中的第四镇。袁世凯采用德国军制编练新军,使用先进武器,但袁世凯不是冷兵器改热兵器的第一人,在他20年前,周盛传已经教它的传字营勇夫用“巴斯开士”步枪打靶了。

  如今,虽然历史已离远去,但复原的遗迹却可以让我们感受当年。小站讲武堂、袁世凯行辕,新军督练处九个营务处所在的十几个四合院以及一条徽式建筑的商业街,都是严格按史书记载所建,原来的行营买卖街,现名之曰福街。更吸引人的是,这里还借用高科技的声、光、电效果,立体展示了当年练兵的情景,从而使人们可以对当年的小站,有更深刻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