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美能me1换系统:对联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2:01:43

对联标准的“内容相关”一项,实际指上下联之间一般具有正对、反对和串对的关系。我们准备从写作的角度具体谈谈这些问题,先从怎样写正对讲起。

组成正对的上下联通常具有两种关系;互补关系和叠加关系。

(一)互补关系的正对

互补关系的正对,是属于这样一种东西,它把一个写作对象一分为二地加以说明,也就是从两个方面去说明同一处景点、一个人物、一件事情,或者别的什么。以下举出几副这样的对联来研究。

①听鸟说甚,问花笑谁。(昆明西山三清阁联)

②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③南宋状元宰相,西京孝子忠臣。(广东文丞相祠联)

④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一四一岁生日联)

⑤马背吟诗,江湖击浪,庭园赏雪,沃野观菽,伟人雅趣苍生敬;

船中建党,窑洞著文,帷幄用兵,城楼挥手,领袖雄才赤县钦。(钟华: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联)

①例写的是昆明西山三清阁的景观:上联写这里群鸟争鸣,下联写这里花开似锦。此联以拟人的手法写景,使人一下子联想到此地是鸟语花香、风景秀丽的景区。②例写的是送别友人的地方,上联写这地方北边有山横过外城,下联写这地方东边有水绕过内城。这是写同一个对象的两个侧面。③例写的是文天祥丞相这个人,上联写这个人的业绩,说他是状元宰相,下联写这个人的为人,说他是孝子忠臣。这也是写同一个对象的两个侧面。④例据说是乾隆皇帝和纪晓岚为一个一百四十一岁的老人写的对联,联意是“一四一岁”,但它从两种人不同的计算方法去写:六十岁的人这样算:花甲重开为120岁,外加21岁,合共141岁;七十岁的人又这样算:古稀双庆为140岁,内多一岁,合共也是141岁。⑤例写的是毛泽东的事迹,它从雅趣和雄才这两方面去写。

    有些专家,不重视“正对”,认为它所写是同一个对象,极易写成“合掌”,不宜提倡。这种观念,有一定道理,但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因噎废食。写同一个对象的两种属性,只要注意特色鲜明,层次清楚,同样可以写出好的对联。有人撰联如下:“大棚长年绿,温室四季青。”“大棚”就是“温室”,“长年绿”等于“四季青”。上下联意思一样,毫无特色,自然难免“合掌”。如果改为“大棚四季有商客,温室长年聚秀才。”把对温室的观察由植物生长转移到科研与生产结合上,分为跟商贸打交道与跟科技打交道两个各具特色的层次,那就不会上下联意思一样了。

    独持偏见,一意孤行。这是徐悲鸿书斋自题联。联中的“偏见”也指“一意”,但上下联没有合掌。它们的区别在于有两个层次:上联说的是“见解”,属艺术观点;下联说的是“实行”,属艺术实践。

人生不满公今满,世上难逢我独逢。“人生不满百”而隐去“百”字;“世上难逢百岁人”而隐去了“百岁人”三字。前四字都指100岁,似乎合掌了。但“公今满”是别人祝贺,而“我独逢”却是自我感觉,从不同的层次下笔,不能认为合掌。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毛泽东这副对仗看似合掌,但上联写的是以往的英雄行为,下联写的是而今的英雄胆识,层次分明,也不能视为合掌。

李啸村的赠郑燮联: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此联从郑燮的艺术生涯和仕宦生涯着笔;赵朴初题陈毅故居联:直声满天下,殊勋炳世间,此联从为人处事和革命功绩两方面评价陈毅一生。分出层次,就能写好此类对联。

(二)叠加关系的正对

叠加关系的正对,其特点则是把两个写作对象合成一个新的整体。这种正对,又有两种不同的情形:一种上下联作为映衬与被映衬而存在;另一种上下联作为某主题体现者而存在。下面分别叙述。

第一、上下联作为映衬与被映衬而存在的正对。请看联例:

①千峰拔地,万笏朝天。(吉林长白山高山亭联)

②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③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早读书。(传统对联)

①例意为长白山千座山峰,拔地而起,直插云霄,如同成万片古代大臣手中的玉板拱对青天。②例意为“鸟鸣山更幽”如同“蝉噪林逾静”。③例意为“人求上进早读书”如同“鸟欲高飞先振翅”。映衬方的存在,可使被映衬方更易被人理解,而叠加的映衬则意味着一方如同另一方。

第二、上下联作为某主题体现者而存在的正对。请看联例:

①义存扶汉三分鼎,志在平金一片心。(关岳庙联)

②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一客荷樵,一客听琴。(俞伯牙鼓琴遇知音联)

③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励志联)

①例上联写关羽“扶汉三分鼎”,下联写岳飞“平金一片心”撰联者要刻画的是两位忠君为国的古人。①例上联写俞伯牙的琴声有深意,下联写虽有客荷樵离席而一客仍在专心倾听,显示一个终遇知音的动人场面。③例上联写自己有“破釜沉舟”的决心,下联写自己有“卧薪尝胆”的毅力,表达了自己要做一个志高而力行的人。这一类的正对为数也较多,其特点则是以主题统率内容,上下联常常是在一个主题统率下的两个方面。

写作这种服从于某个中心思想的正对,如果思考不足,心无主见,则容易写出上下脱节的作品。例如以下一些对句:

动物园中看动物,图书馆里借图书。

难凭只手擎南宋,(写岳飞)能使双眸复大明。(写眼镜)

这样的对句仅仅描写了两种不相干的事物,上下联没有必然的联系,被称为“对而不联”。对联,要前后结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意思,要说明一件事情,表达一个理念。上下联各写一事,各自具有一定意义之外,两者还要和谐地统一在一个主旨之中,这才会“对而又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