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高栏港区国税局:【易经解谜】27.《易》经重卦源于何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5:55:17



【易经解谜】27.《易》经重卦源于何时?  

 

 

《易》经重卦源于何时,是一个争论得老掉了牙的问题。虽然,问题争论得已经老掉了牙,但至今人们还在争论。问题就在於它牵涉到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只有当其所涉及到的问题全部解决,其争论也才能够尘埃落地。

 

《易》经重卦源于何时,虽然涉及到的方面很多,但这是因为其所有的问题之争,远未解决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易》经产生的年代和其典籍性质的问题。而这一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之解决,也只有当围绕着《易》经产生的所有争论基本上解决之后,这个带根本性的问题也才能够从根本上得到彻底的解决。

 

重卦之争的起因,最初是因太史公述史中的一句话引起的。《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周文王被囚於羑里之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其实,太史公本来也没有把话说死,而是一种推论,“盖”就是“大概”的意思。虽然,太史公的一句推想之语,引起了后世一场没完没了的争论,但其功不可没:这就是太史公明确无误地指明了,周文王被囚於羑里之际,其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於对《易》经的研究之中了。至於周文王研究《易》经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目的是什么?在今天,结合考古学研究中已经发现的相关出土文物之证,本来应该揭露周文王篡改《易》经、蒙蔽世人三千多年的一场大骗局了,但陷入了现代迷信思潮中的人们,坚持认为《易》经是卜筮书,把一个周文王看成是《易》经的“作者”。在学术界,甚至还有人反对从哲学的角度研究《易》经,对於认为《易》经原本就是哲学著作的意见很反感。如此,研《易》不溯源、避溯源,重卦之争自然也就依然存在了。

 

文王重卦之说不符合历史事实,《易》经本身及《周礼》就能证明这个问题,重卦之争本来就是一种没事找事的多余之举!

 

(一)《周易·系辞》证明非文王重卦: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斫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这一段文字中,如果说言包牺氏时期取象制器之《离》卦,既可能为别卦之《离》,也可能是经卦中之《离》,我们难以判断的话。那么,言神农氏时期取象制器,就有《益》、《噬嗑》两卦。这两卦只有重卦之后才有。这周文王改造过的《周易》中,就明确地说到神农氏时期之前,已经有了六十四个重卦。言“文王重卦”岂不是无据之说?

 

(二)《周礼·春官·宗伯》也明确记载:“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卦)皆六十有四”这周代的官方典籍之载,确凿无误地证明:重卦不始於周文王,也不是始於神农、黄帝时期,而是伏牺氏时期始创的“八卦”就已包括了八经卦相重之后的六十四别卦。

 

(三)《左传》记载以《易》卜筮者,有一十四例,除有一例未详具体卜筮过程,而难判定其所用者是三《易》之中的那一种外,其余十三例中,只有四例记明是用《周易》,以与其它相区别。此亦说明在周朝前期,可能并不是所有社会上的人们都认可《周易》。就是到了汉代,《连山》、《归藏》也还有书存世。桓谭在《新论》中就说过:“《易》,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世人皆知桓谭是后汉一位无神论者,好音律,善鼓琴,能文章,通五经,尤爱钻研古典,为人倔犟,反对言无据之事,鄙视荒怪之言,因为反对光武帝迷信谶纬,惹得个刘秀大怒,差点砍掉桓谭项上那一颗人头。因而,我们没理由不相信桓谭的话。《连山》有八万言,是《归藏》字数的十八倍还多,这显然是经漫长历史集释而成其巨的。因而,谈《易》经的起源,是不能只按《周易》作说的。

 

(四)对于《连山》、《归藏》的成书时代,学者认识不一:杜子春认为《连山》为伏牺时代之《易》,《归藏》为黄帝时期之《易》;郑玄以为夏《易》曰《连山》,殷《易》曰《归藏》;由於唐孔颖达误以神农为“烈山氏”因言《连山》是神农时代之《易》,《归藏》是黄帝时期之《易》。这样,宋代的罗泌、罗苹、葛寅炎、家玄翁、朱元昇、赵道一,明代的朱隐老等,都认为《归藏》是黄帝时期之《易》;还有一些人依孔子之语推测,《归藏》为殷《易》。

 

我的看法与孔颖达等人不同:

 

其一,孔颖达由“烈山”而“连山”的联想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上了晋代皇甫谧的当。皇甫谧是个很聪明的人,但治学不精而轻言。其最大的错误之一,就是将炎帝这一具体的历史人名与“神农氏”这个历史时代名称合二为一,创造出了一个不伦不类的“炎帝神农氏”。炎帝因在熊耳山、龙门山焚林垦荒,后世据史以称其“烈山氏”,并将龙门山亦记载为“烈山”,史书记其子耕于此山时,又别称“厉山”,记舜耕变称作“历山”。其实,烈山、厉山、历山就是一座龙门山。炎帝是“烈山氏”而“神农氏”则与“烈山氏”毫无关係。而“烈山”与《连山》一书更毫不相干。

 

《连山》这一书名之得,是依这种《易》经版本将《艮》卦排在第一卦而称的。因为《艮》卦在八经卦中代表“山”,六十四别卦中的《艮》卦是由两个经卦《艮》相重而成,其卦象仍然是代表“山”。此种将《艮》卦置于首卦的《易》经版本,首卦具有上卦“山”、下卦“山”,山山相连之象,因而称作《连山易》简称《连山》,它是与《坤》卦作首卦、《乾》卦作首卦的两种版本的主要区别。

 

《连山》确实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易》经。它将《艮》卦作为首卦,并非无故,而是反映了一种极其深刻的历史观念。

 

《艮》义即“根”。将《艮》卦放在首卦位置所反映的是以山地为人民生存之根本的思想,这是畜牧狩猎时代的一种社会思想观念。这种社会观念在中国的历史上存在时间应当是很长的。因为,就现在的考古发现来看,早期的农业生产,也同样是先在丘陵山地开始。其道理也极简单:其时的人们尚无抗涝和防洪能力,其时的农作物品种也都是“粟”、“黍”、“秬”之类适宜丘陵山区种植的耐旱作物。只不过我们的考古工作者,没有多注意发表这方面观点的研究论文就是了。当然,《易》学研究者也是只顾读《周易》,很少结合中国原始社会史进行综合性的研究。由此,我认为《连山》就是伏牺时代的《易》经六十四卦排列法。只是,从文字上说,则不能定为伏牺时代,因为其时尚无文字。但不能排除《连山》一书中没有神农氏时代后期的文字,其“八万言”中肯定有后世所难理解的一些“古之遗言”,它是中国自有文字以来最早以“文”注释六十四幅卦“图”的版本。

 

《归藏》是黄帝之际的《易》经版本无疑。因为黄帝之时的思想观念就是以地为本。长沙马王堆出土的《黄帝经》,重地思想十分突出,其强调说:“人之本在地,地之本在宜”①,“不重地则失其根”②,“动静不时,种树失地之宜,则天地之道逆矣”③。此中的“种树”讲的是播种五谷;又说:“夫民,仰天而生,待地而食。以天为父,以地为母”④……

 

《坤》卦象征大地,当人们的社会观念由原来的以山为人民生存之根,而转变为以地为人民的生存根本之后,自然就会重排《连山》以《艮》卦为首卦的卦序成以《坤》卦为首卦,并重撰注释性文字,这就是《归藏易》产生的历史原因。对于以《坤》卦为首卦的《易》经版本,定其书名曰《归藏》,是依首卦《坤》之大象喻以哲理蕴涵而命称:大地生发万物,而万物变化之道理,又莫不归藏於以《坤》卦为首卦的《易》经之中。这一点,郑玄的解释是正确而不可易的。

 

夏禹是反对《易》道之传的,因为《易》道使人聪明不利於他“家天下”的独裁统治。正因为如此他才搞“神道设教”愚化人民的一套。夏王朝所尊从的,是夏禹炮制宣扬“天乃锡禹洪范九畴”以保其“惟皇作极”的《洪范》;商代帝王醉心的是用龟甲之占,与《易》道格格不入。所以,夏、商两代不会修定《易》经,三《易》之中没有夏、商的版本。

 

《易》经重卦于伏牺氏时代,是毫无问题的史事。

 

   ——————————

①  《经法·君正》。

②、③  《经法·论》。

④  见《十六经·果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