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实验中学是重点吗:婚联与典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1:03:10
婚联与典故
作者: 谢少萍
    当今民间举行结婚典礼时,家里大门外必须贴上婚联,以示庆贺。婚联上往往运用一些典故,这样除了增添喜庆气氛之外,也增添婚联的文采,让人看了赏心悦目,兴趣盎然。婚联上常见的典故有;“秦晋之好”,“于飞之乐”,“琴瑟和鸣”,“鸳鸯鸟”,“比翼鸟”,“比目鱼”“连理枝”,“并蒂莲”,“结丝萝”等等,这里每个词语都有一个有趣的历史典故。在此闲谈,以飨读者。
    “秦晋之好”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征战频繁,人民多死于战争,有些诸侯国为了休养生息,缓和矛盾,通过联婚来发展邦交。当时的秦国和晋国就是多次通过通婚发展邦交的。因此后人称两姓联婚为结成“秦晋之好”,这当然具有政治色彩的结合。
    “于飞之乐”比较古远,“于”字在这里,作语助词用,没有实在意义。问题是个“飞”字。出自《诗•大雅•卷阿》,里面写道:“凤凰于飞,翙翙其羽”。在《左传》里记载了这段故事,“庄公22年,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曰:吉,是谓凤凰于飞,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这就是说“凤”和“凰”相谐而飞,其乐融融。后来就用“于飞之乐”来比喻美满的婚姻。
    “琴瑟和鸣”,在这里“琴”和“瑟”都是乐器,典故出自《诗•周南•关睢》,里面就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另外,在《小雅•常棣》中,也有“妻子好合,如鼓琴瑟”之句子。比喻婚姻好比乐器,全靠配合得好,才能奏出和谐、动听的乐章。
    至于“比翼鸟”和“连理枝”大概是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其中就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之句,“比翼鸟”也称“鹣鹣”,传说这种鸟只有一目和一翼,因此要配合起来才能飞。用它来比喻夫妻同生死、共患难的关系。“连理枝”出自曾瑞卿的《留鞋记》,里面就有“休拗折并蒂莲,莫掐杀双飞燕”的句子。“连理枝”就是“并蒂莲”,是一干两花,比喻虽然并不是同根生,而其枝干却连在一起,比喻夫妻生死相依、枯荣与共的关系。“鸳鸯鸟”和“比目鱼”出自卢照邻的《长安古意》诗中,就有“得成比目何辞,愿作鸳鸯不羡仙”爱情诗句。
    由此可见,我们的前人,不仅懂得爱情,而且能利用各种场合表现。从婚联中看出,我们的祖先对婚姻的缔结,是多幺的慎重、高尚、纯洁。
    (原创发表于《民间对联故事》后有多家刊物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