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荣:科学网-吕喆的博客-“知识改变命运”的前提条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9:54:13
“知识改变命运”的前提条件

                                          吕  喆

       一个女研究生杨元元的不幸死去及其背后的故事,在这种冷风嗖嗖的冬季里带给我们一种更加彻骨的寒意。同时,也正是这样一件事,又再次把那句著名的、也被很多人津津乐道并奉为真理的话——“知识改变命运”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因为杨同学留给世人这么一句耐人寻味的话——“都说知识改变命运,我学了那么多知识,也没见有什么改变。”对此,我要说,“知识”确实可以改变“命运”,但这是有前提条件的

      前提条件1,知识是一种稀缺的奢侈品,知识分子是社会的精英。这是历史上无数“知识改变命运”的案例所发生的社会大背景。因为在以往,限于当时的社会环境、教育水平和教育资源,绝大多数人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识文断字的读书人在社会上是极少数,能读先哲们留下的古书并从中获取知识的人是很少的。这些人可以通过科举考试的途径去做官,即所谓的“学而优则仕”,因此,读书人(现在较知识分子)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社会的精英阶层。通过读书获取知识,一个出身普通的贫寒农家的子弟,如果他足够聪明、记忆力好、文笔也好、才思够敏捷而且运气不太差,那么在几年时间里就变成一个秀才,进而考上举人、最后甚至成为进士,然后即可以入朝为官,从而改换门庭,实现传说中的“鲤鱼跳龙门”,演绎一段佳话或神话,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的泥腿子农夫的命运确实因为知识发生了改变。当然,我们必须看到,这种“知识改变命运”案例的光环之后是几乎全社会人的蒙昧,绝大多数人的宿命并没有机会被改变,只有极少数成功者可能是例外。

     前提条件2,知识是有用的,拥有知识、渴望改变命运的人也会运用这些知识。人类的知识其实门类众多,有社会的、经济的、科学的、文化的、技术的等等,我们在求学期间,可以通过正常的教学过程系统地获得这些知识某一门类当中的一部分(与所学专业有关),其他的知识则要靠自己的自学和感悟。我们在笃信“知识改变命运”的时候,必须清楚一点,那就是帮你改变命运的知识通常是有用的知识。科举考试的八股文知识对科考是有用的,结果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帮他们当了官,为官之后,官场的知识是有用的,结果学得快、用得油的人官越当越大,可能不久从县团级干到了正部级,只会科考的人可能一辈子还在翰林院干编修呢,没混上有实权的官,就没完成从读书人到大官的命运转换,所以要注意知识的实用性。有了有用的知识还不算完,渴求改变命运的同学还必须善于运用这些知识,而不能把这些知识烂在自己的肚子里,真正学以致用了,才会成功。谈完了古,咱再来论今。现如今的大学可以教给年轻的同学们很多知识,但知识当中哪些有用、哪些没用、哪些急学先用,哪些学了备用可不是所有老师在课堂上能讲清楚的。大多数老师最多讲到哪些考试肯定不考和可能要考,其实这些原也不该讲,有时纯粹是架不住学生缠着给划重点,没坚持住原则。这些东西,本来需要学生自己去领会,把有用的知识尽可能多地学到手,在实际工作中会用了,学生就业后的工作会比较得心应手,上大学的效益才会体现出来,不上大学去沿海打工当蓝领的命运才变换成了坐在办公室里面搞策划、做设计的白领甚至金领。其实从杨同学的话里可以看到,她是学了很多知识,可惜,她或许认为有知识就能改变命运了,没想到知识是不会主动帮她改变命运的,只有靠她运用这些知识去努力工作,悲苦的命运或许才能被改变。

    前提条件3,适宜的时运。“命运”其实是很古怪很玄的东西,其中是有很多个人没有办法把握的因素的,这些因素中有一些是与时代大背景有关的,我姑且称之为“时运”。试想,在彻底取消了高考的文革期间,无论知识多少的城市青年都被叫做“知识青年”,都几乎没有例外地要上山下乡、接收贫下中农再教育,此时知识不会改变命运,除非按照“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口号被定义为反动派遭到批斗,才算是命运被改变。同样,在高校高效率地扩招,结果会出现遍地知识分子、随便从楼顶掉半个瓦片都能击中俩博士、仨硕士、四个小本捎带一个博士后的年头,知识早已被普及(至少形式上是这样),知识分子不再稀缺,要高等教育的文凭人人都能拿出来的时候,知识的有无和多少已经不能拿来作为衡量人才智的标准了,那么命运还能因此而改变么?这是时代使然,绝对不是个人能轻易左右的,所以我说要是知识能改变命运,那也需要一定的时运。——真是“命苦不能怨政府”啊!

     前提条件4,有一个尊重知识、量才取人的社会环境。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如果一个社会变得不求上进并陷入一种知识无用论、任人唯亲、潜规则横行的状况,那么有能力的人都可能没有合适的社会角色或工作岗位,更别说那些徒有知识却缺乏实践工作能力的人了。

     前提条件5,拥有知识的人能够找对自己的社会位置,有一个合适的目标。命运的改变不应当是空泛的理想,它需要一个更明确的目标,人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必须时刻给自己确定一个合理的定位,这样才能通过努力逐渐迫近这一目标。在这个奋斗过程中,需要少一些浪漫主义,多一些现实主义,成功的把握才能更大一些。

      以上5条,是我个人认为知识改变人的命运所需的前提条件,不当之处,请博友和读者们批评指正。欢迎一切讨论,更期待大家的补充。

===================================================

    前提条件6(由葛素红老师提供):“拥有知识的人必须具备明智的辨别力和坚强的意志力,才能在历经困难之后改变命运。”

   吴飞鹏老师说:“知识改变不了命运,能力改变人生!”

 

鲍得海老师说:“一命二运三风水, 四积阴德五读书” 

 

陈儒军老师说:“信心改变命运”。

王号老师说:“把知识化为自己的智慧,才能改变命运。否则,只能是负担。”

Zhaowanfu老师说:“知识只有转化为常识、见识和胆识以后才能改变命运。”

王德华老师说:“知识改变心态,知识丰富生活。智慧改变人生。毅力改变人生。 ”

陈龙珠老师说:“没有知识,就难以改变命运”,比“知识能够改变命运”,似乎更符合实际一些的

最新参考文献:许海波老师的博文“知识如何改变命运”(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79357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