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发水郡 别墅 一期:游文丞相祠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9:28:22

                       游文丞相祠记
                                北京二中  2010航班   张宇琦
                                        
                                            指导教师:唐中云

在一个晴朗的下午,我来到了位于东城区府学胡同内的文天祥文丞相祠。
坐落在这样一条宁静的胡同里,朱漆的大门似乎提醒着来往的人们,这里已经有七百余年的历史了。这是一个不大的院落,因为已是立冬的缘故,院内几棵古树已经落光了树叶,地上铺满了一层金色的地毯,小草已经暗淡,裸露出深棕色的土地,好似在为来年能够重新绽放出活力积蓄着力量。祠建于明代,直到现在,它依然保留着明代的风格,并没有因为后人的翻修而失去原貌。


整个院子安静极了,我的心也异常沉静。我向前走去,第一间屋子展示着文天祥的生平简介,陈列了不少歌颂他的诗词文章。浏览着这些文字,我仿佛看到了在忠烈之士遗像面前暗暗立下志向的幼年文天祥;我仿佛看到了科举考试时,高中状元、被宋理宗赏识的文天祥;我仿佛看到了南宋朝野震动之时,挺身而出、直言上书的文天祥;我仿佛看到了在战场上部署指挥、席卷赣南、收复大片失地的文天祥……我的心不再平。想一想,他在幼年之时便可立下“死后不能和忠烈之士一样受人尊敬、被人祭祀,就妄为大丈夫”的誓言,而青年的我们有父母的关爱,有美妙的物质生活,敢问有多少人心怀大志,敢问有多少人考虑过人生的价值呢?我为他的志向震撼,为他的才华折服,为他的正直爱国而感动。


我向后院走去,院中的景物依旧单一甚至可以说是简陋。我知道,这里是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在人生的最后几年中惨遭囚禁和就义的地方。置身于这院落之中,我仿佛感受到了当年文天祥那浩然正气的举动。

文天祥在这里囚禁长达三年两个月。元朝千方百计地劝文天祥投降。他被关在潮湿寒冷的土牢里,戴着木枷,忍受着空气恶浊、臭秽不堪,简直过着地狱一般的生活。艰苦的生活环境不能使他低头,高官显位的诱惑更不能让他低头!元世祖忽必烈甚至亲自以宰相、枢密使等高职劝降,都被他严辞拒绝。我仿佛听到了文天祥面对百般威逼利诱时坚定地回答:“但愿一死。”我仿佛看到了就义那天前往刑场,他走得神态自若、举止安详。他的意志坚定、誓死不屈,犹如岁寒的松柏一样坚贞、正直,他那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赞叹、歌颂。
我出神地站在院中,诵读着院东面墙上的正气歌。院子里太过安静,胡同里的车声听得一清二楚。突然,我感觉有些奇怪。是的,从我进入参观到现在,这里始终没有别的游客,甚至胡同中都比这里热闹几分。回想起刚刚进来的时候,售票处里只有一个工作人员坐在那里悠闲地看电视,心中不禁几分失落与惆怅。文天祥,一个如此正义凛然的民族英雄,却没有人来缅怀或者了解一下他的事迹。这里自然比不上天安门的雄伟壮观,比不上颐和园的风景秀丽,更比不上长城的举世闻名,可是这里有着那些旅游景点不曾有过的东西,这里是一种爱国精神的凝结、是一种民族气节的体现。我们追求豪华的物质,追求高贵的生活,淡忘了我们整个民族应该引以为豪的精神食粮,难道我们要做一个只追求物质享受的人么?
不过也难怪,现在的生活节奏的加快了,我们每天工作、学习、学习、工作,似乎拿不出更多的时间走进这幽静的胡同之中去感受了。我想就是住在这胡同之中的人们也不一定全部来过这里,也不一定想得起来留意一下这个不起眼的文丞相祠。其实想想自己,我似乎也没有很足的底气去质疑什么。只是整个社会环境都在改变,我们也只好跟着变了。
我看到了两个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站在门口,探了探头,向里张望。她们也许是好奇,想进来看看,但最终还是走开了。
这样也好。这里依旧寂静,在这条隔绝喧嚣的胡同里,孕育着自己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