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北大青鸟校徽:《大学》,《中庸》释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4:11:28
 

注册 登录
  • 分栏模式
  • 论坛
  • 领取红包
  • 喝彩奥运
  • 粉妆精灵
  • 春意盎然
  • 喝彩奥运
  • 默认风格
  • jeans
  • uchome
  • greenwall
  • fervor
  • fashion
  • blue
  • brown
  • gray
  • green
  • greyish-green
  • orange
  • pink
  • purple
  • red
  • violet
  • newstyle
  • 2009
人龙道学论坛 » 【导师讲坛】 » 大道经纬:《大学》《中庸》释疑 新燕顿旺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新燕顿旺 当前离线

Member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0 小时 
最后登录
2008-1-30 

大校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4-2 
最后登录
2008-1-30 
11 打印 tT 发表于 2007-4-10 20:23 | 只看该作者

大道经纬:《大学》《中庸》释疑

[ADMINOPE=杨天小|新燕顿旺|奖励积分 10|精华帖奖励 期待先生更多精华帖|1182590315][ADMINOPE=杨天小|新燕顿旺|奖励积分 10|原创奖励|1182589731][这个贴子最后由新燕顿旺在 2007/08/15 04:34pm 第 1 次编辑] 《大道经纬》我将在博客先全文发布,希望能听取一些大家的意见。 http://blog.sina.com.cn/xydunwang (点击可进)《大学》、《中庸》是二程、朱熹他们从《礼记》中抽离出来的,与《论语》、《孟子》一起被列为“四书”。目前市面上对《论语》、《孟子》的解读著作很多,但对《中庸》、《大学》的解读著作较少,因为这两篇文章的篇幅较小,不适合单独成书,所以常被合在一起译注。《大学》一文是四书中问题最多的,有些甚至古远,几乎没有人给出过象样的答案。可照我新燕顿旺做学问的方法,则务必要在疑问处一把纠住不放,穷追猛打以图破壁。下面我就把《大学》的几大疑问列出,跟大家一一探讨。书中观点,有拾人牙慧处,也有发前人所未发处,仅供诸位参考,供“国学大师”们一笑。好了,《大学》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点:第一,《大学》的作者是谁?这个问题我在《隐藏的论语》里已经讨论过,结论是子思,而不是曾参,想详细了解的读者不妨参看该书“《论语》综观”一章。郭沂在《子思书再探讨——兼论<大学>作于子思》一文中提到,明代丰坊曾说家藏魏三字石经《大学》榻本,有虞松《校刻石经表》引贾逵说:“孔伋居于宋,惧先圣之学不明,而帝王之道坠,故作《大学》以经之,《中庸》以纬之。” 所谓《大学》经之,论精深也,一以贯之,它集中讨论《大学》之道内圣、外王的修学次第;《中庸》纬之,尽精微也,恢弘博大,讲天命《中庸》之道至善和谐的显用原则。所以本书《大道经纬》之名得于此处,意在把《大学》、《中庸》两书既独立成章,又互为表里的关系点明。所以我把《大学》与《中庸》放在一起研究,和已有的一些《大学》《中庸》译注不完全相同,我是希望把它们诸多相融共通处加以发微,在书中草蛇灰线式地论证:为什么说《大学》、《中庸》皆为子思所作,二者在内容、义理上有着什么样千丝万缕的联系?第二,《大学》的“三纲”(明德、亲民、至善)的“亲民”是不是朱熹所谓的“新民”?第三,《大学》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什么从“诚意”开始阐述,好象少了“格物”、“致知”。另外,“格物”到底是什么意思? 第四,《康诰》、《盘铭》等几处引文究竟要放在什么位置?真的如朱熹所说,它们是阐述“三纲”经文的传文吗?……如此等等。后学都将尽己能,提出一得之见。以上问题,原本也不是什么问题,只因程颢以为《大学》为孔氏遗书,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未经子思同意,便把著作权判给了曾子。另外,二程、朱熹他们又觉得《大学》漏简不少,文句不通,前后颠倒,于是把《大学》原本拆成零碎,再重新组装一番,务使文章表面看起来更像他们理解的样子(程颢、程颐各有改本)。这些改动开始还只是在“程朱学派”内部流毒,可自从朱元璋批准朱熹霸占“百家讲坛”之后,一占就是几百年,程朱的小作坊成了国家强制垄断的大产业,真是“三来一补”,本小利大啊,学生考试都拿他做标准答案,“朱熹四书心得”一下子就火了,发行量何止百万!所以认同朱熹改本的人就相当多了,使我们都忍不住叫好:“朱大爷,你太有才了!” 到现在,大多数的《大学》译注,采用的居然都是朱熹“整容”后的本子。我并不反对整容,这纯属个人爱好,如果能像韩国人那样手艺精湛,垫个鼻子、割个眼皮、隆个胸,让女人刹那间脱胎换骨、星光晰晰,娃儿他娘变成娘她娃儿,那我举双脚赞同。但如果操刀的是三流草台医生,将“整容”变成“毁容”,那我新燕顿旺肯定不答应。君不见电视里常常播出打着马赛克、背对观众的消费者,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不良医院、美容院,毁了她们的国色天姿吗?“3•15”晚会开秀在即,对不良庸医绝对不能姑息!我先在这里表态:坚决支持《礼记》中原装正版的《大学》。至于正版究竟是沉鱼落雁、国色天姿,还是五官扭曲、身形变态,大家稍后再听我娓娓道来吧。现将原版《大学》、朱熹剪辑版零碎“《大学》章句”一并附录于前。以后我只管庖丁解牛,大家可能随时要把这两个版本打开,对照参考。要是眼中无全牛,又怎知我新燕顿旺手段之高明,“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游刃有余”之乎哉?哈哈。请原谅我自恋一下下,因为帮我吹嘘者实在太少,“百家讲坛”早改名为“白家讲坛”,总是于易族侃侃有言在前,程朱们阴魂不散在后,齐声介合唱:真想再活五百年!活字变了音,听起来像签售大卖的“火”字,又像祸害荼毒的“祸”字,令我辈非常郁闷。是为序。 收藏 分享 评分 回复 引用

订阅 TOP

新燕顿旺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新燕顿旺 当前离线

Member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0 小时 
最后登录
2008-1-30 

大校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4-2 
最后登录
2008-1-30 
21 发表于 2007-4-10 20:24 | 只看该作者

大道经纬:《大学》《中庸》释疑

大人在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彰显人们自身光明的德性,在于使人们亲仁爱人,在于让大家的行止都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大学,即大人之学。同时,大学又读大(tài)学,是古代的最高学府,旨在培养经国济世之才(又见《礼记》的《王制》、《学记》)。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内容。具述如下:洒扫:日常事物。好比现代人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应对:言辞、处事的基本礼仪。如称谓、与人交谈、问路、拒绝或感谢等。进退:生活作息,为所当为。礼:礼仪、礼节。乐:音乐、诗歌。射:射箭、技击。御:驾驶、操作。书:文字、文书。数:数学、数理。这些学问、事项,学童是知其所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小学只教基本的常识、常理。十五岁时入大学,学做人的大道理,博学深研,所以“大学”在古代也有“博学”的意思。《周易•乾卦•文言》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意思是说:大人啊,就是那些能够领悟天地至德,含弘光大,懂得随顺天命规律,真正趋利避害的人。也就是内悟妙德,外行正道的光明正大之士。与大人对应的是“小人”,在《论语》中多有谈及,是指那些自私、阴暗,追逐一己名利之徒。从这个角度说,大学其实就是圣贤、善人、君子之学。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也就是一般人们常说的《大学》三纲。“亲民”我解作“亲仁”,而不作朱熹的“新民”(学习自新),原因有三:第一,朱熹冒用其师程颐之言,擅改“亲民”为“新民”,乃因下文: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他牵强附会硬与“亲民”对应,可“亲”与“新”相差窘异,只好象老师帮学生改作文一样,叫孔子、曾子、子思等人排排座,打手板子,“看你写错字!叫你前后文颠倒!”然后朱熹他老人家摆好浦士,替往圣前贤们改起文章来了,这里作“新民”只是略施小计;接着又像南水北调似的,把阐述“诚意”的三段引文放到本章之后,据说是为了论证明明德、新民和止于至善的重要性;后面更有绝招,老朱觉得《大学》不但错简,而且漏简,楞是帮子思补写了一大段,曰:《补〈大学〉格物致知传》。好家伙,只因自己的突发奇想便削足适履,肆意涂鸦《大学》,就好象看不懂英文的人,便努力把文章改成汉语拼音一样,累出一身臭汗,末了惊呼有天大发现:“原来老外早就懂得汉语拼音啊!”却不知真义早已迷失殆尽。这种事情只有朱熹之辈才干得出来。我是决计不干的,原因很简单,谁说“诚意”那段的引文是为了解释亲民?而且是子思早有神通,算准了是来解释朱熹修改后的“新民”!第二,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三而一,一而三,相互关联。明明德是悟见人人本具的形而上道——天命;亲民即道之“用”——仁;止于至善即道之“相”——德。因此大学之道者三,就是天命之道的体、相、用,它们一以贯之。关于体、相、用,我们以玻璃杯为例,其体是玻璃,其相是透明的、玻璃造型的,其用是装水、装豆等。同样的道理,人的心性,以明德为体,人人本具,天赋德性;亲民是用,是为人处事的内在存心;至善是相,是为人处事显露于外的行相。所以,亲民、至善都从德性的光明中自然流露。如将“亲民”作“新民”,则不伦不类矣。第三,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大学”的根本宗旨,终极目标,只有彻见德性的君子能豁然开朗而俱得之。若改“亲民”为“新民”,“学习自新”意,则小学之道、百工技艺,皆可日进月累,每天都能“学习自新”,何必为大学所宗呢!所以说“亲民”不能解作“新民”,应作“亲仁、爱人”意。《大学》为文,言简意赅,开门见山,直指人们求学问道的根本宗旨:明白人的心性本具的光明德性,以及它能与万物一体亲仁的妙用,和它显现出来的中庸和谐的完美行止。 回复 引用

TOP

新燕顿旺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新燕顿旺 当前离线

Member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0 小时 
最后登录
2008-1-30 

大校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4-2 
最后登录
2008-1-30 
31 发表于 2007-4-10 20:26 | 只看该作者

大道经纬:《大学》《中庸》释疑

“六证”心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知道有所依止,才能心定一处;心定一处之后才能静气凝神;静气凝神之后才能安住当下;安住当下之后才能精思细虑;精思细虑之后才能得未尝有。万物都有本有末,事缘都有始有终,知道它们的先后次第和运行规律,就趋近于宇宙人生的无上大道了。 这一段,说老实话,译得我非常痛苦。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在一些关键、微奥的字句上很不容易处理,脑子里也许有若干意思相近的词,可就是没一个非常准确的,叫我“为求一字稳,拈断数根须”。前边已经说过了,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是三而一的关系,一通而俱得。那么,如何能求证到自己光明的德性?方法就在这一章的“止、定、静、安、虑、得”之中。南怀瑾先生在《原本大学微言》中加了第一个“知”字,称七证。可我作“六证”,因为“知”在本章并非单独成立的心性修行的次第,“知”是知道、能够的意思。也就是说,《大学》全文共有三处关键性的数字:三纲、六证、八目。三纲是根本,是“道”的体、相、用,所以三纲其实是“一纲”,不明白这一层,就容易像朱熹那样,企图在文章中找到解释这三纲的章句。所以最好概括为“一纲、六证、八目”,既不容易使学人产生混淆,数字“168”还非常吉祥。照《易经》数理看,一元为道体,乾坤大始;六爻通一切神变;八卦尽万物情状。照生意人的心态,新燕顿旺解读的《大学》蕴涵着“聚宝盆”哪,“168”就是“一路发”,哈哈,一定生意顿旺。所以有钱人最好多买我这本书。六证是“内圣”的步骤。八目是“外王”的步骤。可一般人往往都把重心放在八目上,而忽略了“六证”对儒典修学的决定性作用,这也正是造成人们期待“八目”要被完整阐述,认为“格物致知”有漏简的深层原因。关于这一点,我们先提出来,到后面一并讨论。亲民,就是仁,对“仁”的阐述在《论语》中已经基本完成——包括“吾道一以贯之”、“仁者爱人”等仁的内涵的阐述,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以及“忠恕”以得仁的修学方法,还特别指出了“里仁”得智的重点,使我们能获得“中庸”至善的妙用。子思对孔子学说整理、发展的伟大贡献,便在于对明明德(达道)、中庸至善(达德)的发明阐述,使孔子“下学而上达”的心得智慧得到完整的延承。同时,子思还结合自己的修学体验,对原先以“礼乐”修学为纲的方法加以发展,拈提出本章“止、定、静、安、虑、得”六步内证心诀,使得儒学成为可学、可得、可行的完整体系。准确地说,是子思成功地将“礼乐儒学”发展为“心性儒学”。而且我认为,这一看似轻巧的转变,实际上却事关儒家思想的生死存亡。从春秋到战国时期,正是违礼、僭礼行为从躲躲闪闪到毫无顾忌的时期,可谓世道沉沦,人心不古,丑恶当道,良善无存,社会秩序混乱已极,礼乐重建已成幻想。所以,儒家思想欲借礼乐而修身、治国的理念将不复为人征信。所幸的是,虽值乱世而圣人辈出。曾子因孝礼、忠恕而悟道的经验,使他深刻领悟到孔子之所以崇尚礼乐,并不在于要坚持礼的各种细节和形式,而在于他深知“礼敬”在修身、治国方面的重大作用。孔子尚礼,其实是尚礼所代表的精神、礼的本意,这一大智慧在曾子为主导编辑成的《论语》中被一再阐述、反复强调(参见拙著《隐藏的论语》“八佾第三”、“颜渊第十二”等章)。子思作为《论语》编辑的重要参与者,在曾子“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吾日三省吾身”的贯彻礼敬以修身养德风格的影响下,自然深明要义,才将礼乐的精神内核更巧妙地转述为“诚敬”和“慎独”,从而摆脱时代“礼崩乐坏”的现实对儒家思想所造成的冲击,也突破了儒士们在修学、实践儒家思想时所出现的困扰。所以,“礼乐儒学”发展为“心性儒学”,实乃大势所趋,它一方面延承了孔子学说的精华,又剔除掉了孔子学说中过于强调礼乐以修身而造成的不合时宜,使儒家思想在战国及其以后的时代,能够继续在“士人”中发挥巨大的精神感召力量。到孟子的时候,他既在“吾善养吾浩然正气”的心性修行上颇有心得,又将孔子的“仁义”思想进一步引申,发展为“王道”精神的“政治儒学”。此后,汉武帝“独尊儒术”,《春秋》“公羊学”、“谷梁学”都在西汉时期相继得到大发展,“政治儒学”与“心性儒学”遂双木成林,互融互辅,《大学》所示之内圣、外王之道才真正得以展现。至于“宗教儒学”,则与西汉王莽倡导古文经学,使之与《易经》玄学、五行学说相结合,兴起东汉时期“谶纬学”热潮有关。同时,官方尊孔、广立文庙,带动了民间尊孔、祭孔的宗教倾向。但我认为,儒学后系的衍变中,“宗教儒学”并没有理论上的纵深发展,对儒家思想的实践和普及意义也不大,我们无须多予考析。(待续) 回复 引用

TOP

千江月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千江月 当前离线

帖子
1066 
精华
龙元
17293 元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0 小时 
最后登录
2008-1-6 

荣誉会员 将军

帖子
1066 
精华
龙元
17293 元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2-21 
最后登录
2008-1-6 

41 发表于 2007-4-10 21:16 | 只看该作者

大道经纬:《大学》《中庸》释疑

第三,《大学》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什么从“诚意”开始阐述,好象少了“格物”、“致知”。另外,“格物”到底是什么意思? 能做到“格物”、“致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则不远矣。奈何自汉以来,儒家大部分学者把工夫都做到了嘴皮上与心性上,尤其至宋之理学兴起,引禅援儒,儒就只剩下心性嘴皮了(诚意与正心),所以就出现了存天理灭人欲的极端行为,可叹。 回复 引用

TOP

千江月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千江月 当前离线

帖子
1066 
精华
龙元
17293 元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0 小时 
最后登录
2008-1-6 

荣誉会员 将军

帖子
1066 
精华
龙元
17293 元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2-21 
最后登录
2008-1-6 

51 发表于 2007-4-10 21:59 | 只看该作者

大道经纬:《大学》《中庸》释疑

第三,《大学》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什么从“诚意”开始阐述,好象少了“格物”、“致知”。另外,“格物”到底是什么意思?能做到“格物”、“致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则不远矣。奈何自汉以来,儒家大部分学者把工夫都做到了嘴皮上与心性上,尤其至宋之理学兴起,引禅援儒,儒就只剩下心性嘴皮了(诚意与正心),所以就出现了存天理灭人欲的极端行为,可叹。现在我们学术界还在犯丢掉“格物”,而直接在做“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章,没有“格物”的“知”,那是假知、伪知,这样的“知者”也就是类似于西式的那种“思想家”,西式的哲学就是这种形式的“知”,为了说明其中差别,我引用许嘉璐《摆脱羁绊 沉静深思》文章中的一段话来说明之文章中说道“因为他所说的哲学就是他跟杜威先生所学的,唯思辨。西方哲学的思考受天启论的影响,是从圣经派生出来的,思辨上帝存在不存在,是三位一体还是三位三体,得不到实证只能抽象思考,于是养成思维定式。中国的哲学从来不欣赏、不追求(但也不拒绝)这种抽象的思辨,中国讲现实,讲实用,讲据实推理。中国的哲人们即使进行思辨,方式、内容、目的也和西方的不一样。世界上的哲学就一种模式吗?难道那些费了半天劲也弄不明白的话才叫哲学吗?今天中国哲学界是不是也有这种现象呢?” “中国讲现实,讲实用,讲据实推理”实际上就是格物、致知,也就是我反复所说的“中国自古不存在西方意义上的纯粹思想家,因为他们是大自然学家、道学家——是思想、技术高度统一的道学家。那种西方意义上的纯粹思想家,在历史长河中历来不过二、三流角色而已”。 回复 引用

TOP

wmy3690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wmy3690 当前离线

帖子
2551 
精华
13 
龙元
35455 元 
阅读权限
255 
性别
男 
在线时间
110 小时 
最后登录
2009-11-17 

大校

帖子
2551 
精华
13 
龙元
35455 元 
性别
男 
在线时间
11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2-9 
最后登录
2009-11-17 

61 发表于 2007-6-2 18:13 | 只看该作者

大道经纬:《大学》《中庸》释疑

《大学》为文,言简意赅,开门见山,直指人们求学问道的根本宗旨:明白人的心性本具的光明德性,以及它能与万物一体亲仁的妙用,和它显现出来的中庸和谐的完美行止。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彰显人们自身光明的德性,在于使人们亲仁爱人,在于让大家的行止都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三而一,一而三,相互关联。明明德是悟见人人本具的形而上道——天命;亲民即道之“用”——仁;止于至善即道之“相”——德。因此大学之道者三,就是天命之道的体、相、用,它们一以贯之。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大学”的根本宗旨,终极目标,只有彻见德性的君子能豁然开朗而俱得之。 回复 引用

TOP

wmy3690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wmy3690 当前离线

帖子
2551 
精华
13 
龙元
35455 元 
阅读权限
255 
性别
男 
在线时间
110 小时 
最后登录
2009-11-17 

大校

帖子
2551 
精华
13 
龙元
35455 元 
性别
男 
在线时间
11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2-9 
最后登录
2009-11-17 

71 发表于 2007-6-23 16:14 | 只看该作者

大道经纬:《大学》《中庸》释疑

下面引用由新燕顿旺2007/04/10 08:26pm 发表的内容: “六证”心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知道有所依止,才能心定一处;心定一处之后才能静气凝神;静气凝神之后才能安住当下; ...
新燕顿旺朋友:好久不见!请续下文! “六证”心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意为:知道有所依止,才能心定一处;心定一处之后才能静气凝神;静气凝神之后才能安住当下;安住当下之后才能精思细虑;精思细虑之后才能得未尝有。万物都有本有末,事缘都有始有终,知道它们的先后次第和运行规律,就趋近于宇宙人生的无上大道了。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是三而一的关系,一通而俱得。求证到自己光明的德性,方法: “止、定、静、安、虑、得”。《大学》全文共有三处关键性的数字:三纲、六证、八目。三纲是根本,是“道”的体、相、用,所以三纲其实是“一纲”,不明白这一层,就容易像朱熹那样,企图在文章中找到解释这三纲的章句。所以最好概括为“一纲、六证、八目”, 六证是“内圣”的步骤。八目是“外王”的步骤。可一般人往往都把重心放在八目上,而忽略了“六证”对儒典修学的决定性作用,这也正是造成人们期待“八目”要被完整阐述,认为“格物致知”有漏简的深层原因。亲民,就是仁,对“仁”的阐述在《论语》中已经基本完成——包括“吾道一以贯之”、“仁者爱人”等仁的内涵的阐述,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以及“忠恕”以得仁的修学方法,还特别指出了“里仁”得智的重点,使我们能获得“中庸”至善的妙用。子思对孔子学说整理、发展的伟大贡献,便在于对明明德(达道)、中庸至善(达德)的发明阐述,使孔子“下学而上达”的心得智慧得到完整的延承。同时,子思还结合自己的修学体验,对原先以“礼乐”修学为纲的方法加以发展,拈提出本章“止、定、静、安、虑、得”六步内证心诀,使得儒学成为可学、可得、可行的完整体系。准确地说,是子思成功地将“礼乐儒学”发展为“心性儒学”。这一转变,事关儒家思想的生死存亡。曾子因孝礼、忠恕而悟道的经验,使他深刻领悟到孔子之所以崇尚礼乐,并不在于要坚持礼的各种细节和形式,而在于他深知“礼敬”在修身、治国方面的重大作用。孔子尚礼,其实是尚礼所代表的精神、礼的本意,这一大智慧在曾子为主导编辑成的《论语》中被一再阐述、反复强调(参见拙著《隐藏的论语》“八佾第三”、“颜渊第十二”等章)。子思作为《论语》编辑的重要参与者,在曾子“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吾日三省吾身”的贯彻礼敬以修身养德风格的影响下,自然深明要义,才将礼乐的精神内核更巧妙地转述为“诚敬”和“慎独”,从而摆脱时代“礼崩乐坏”的现实对儒家思想所造成的冲击,也突破了儒士们在修学、实践儒家思想时所出现的困扰。所以,“礼乐儒学”发展为“心性儒学”,实乃大势所趋,它一方面延承了孔子学说的精华,又剔除掉了孔子学说中过于强调礼乐以修身而造成的不合时宜,使儒家思想在战国及其以后的时代,能够继续在“士人”中发挥巨大的精神感召力量。到孟子的时候,他既在“吾善养吾浩然正气”的心性修行上颇有心得,又将孔子的“仁义”思想进一步引申,发展为“王道”精神的“政治儒学”。此后,汉武帝“独尊儒术”,《春秋》“公羊学”、“谷梁学”都在西汉时期相继得到大发展,“政治儒学”与“心性儒学”遂双木成林,互融互辅,《大学》所示之内圣、外王之道才真正得以展现。 回复 引用

TOP

楊水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楊水源 当前离线

帖子
1200 
精华
龙元
2531366 元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48 小时 
最后登录
2008-12-6 

大校

帖子
1200 
精华
龙元
2531366 元 
在线时间
4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8 
最后登录
2008-12-6 

81 发表于 2007-6-23 20:08 | 只看该作者

大道经纬:《大学》《中庸》释疑

[这个贴子最后由楊水源在 2007/06/23 08:16pm 第 1 次编辑] 《大學》與《中庸》是道家學術融入儒學的成果,其間文字名相應用或以儒學形式作鋪成轉述,然考其精要皆不外乎修道義理! [B]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B][/COLOR] [B]解曰:[/B] “大道”之學,在“明得”,在“新民”,在止於“至道”。 [B]注曰:[/B] 新民,重積德也。老子曰:『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以早復,早復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老子曰:『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B]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B][/COLOR] [B]解曰:[/B] 止“知”而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B]注曰:[/B] 知,智也。老子曰:『不以智治國。』老子曰:『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 夫禮者,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B]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B][/COLOR] [B]關尹子曰:[/B] 『無一物非天,無一物非命,無一物非神,無一物非玄。物既如此,人豈不然。人皆可曰天,人皆可曰神,人皆可致命通玄。是以善吾道者,即一物中知天盡神,致命造玄。故聖人以知心一,物一,道一。三者又合為一。不以一格不一,不以不一害一。』 [B]老子曰:[/B]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餘﹔修之于鄉其德乃長﹔修之于國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老子之道,現其尾而不見其首,不才願以禿筆一管,追神龍游跡,尋性命之源,窺創世玄德,探千古道紀......
一隻青牛馱靈文,西去廣傳中華龍!
萬匹黃驢載薪火,東來卻承天竺佛! 回复 引用

TOP

wmy3690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wmy3690 当前离线

帖子
2551 
精华
13 
龙元
35455 元 
阅读权限
255 
性别
男 
在线时间
110 小时 
最后登录
2009-11-17 

大校

帖子
2551 
精华
13 
龙元
35455 元 
性别
男 
在线时间
11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2-9 
最后登录
2009-11-17 

91 发表于 2007-6-23 20:25 | 只看该作者

大道经纬:《大学》《中庸》释疑

下面引用由楊水源2007/06/23 08:08pm 发表的内容: 《大學》與《中庸》是道家學術融入儒學的成果,其間文字名相應用或以儒學形式作鋪成轉述,然考其精要皆不外乎修道義理!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解曰: “大道”之學,在“明得”,在“新谩?..
楊水源先生:儒道本就一家,只是侧重点不同吧了,道学侧重自然,儒学侧重人事,至于其根基都是修心! 回复 引用

TOP

楊水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楊水源 当前离线

帖子
1200 
精华
龙元
2531366 元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48 小时 
最后登录
2008-12-6 

大校

帖子
1200 
精华
龙元
2531366 元 
在线时间
4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8 
最后登录
2008-12-6 

101 发表于 2007-6-25 09:11 | 只看该作者

大道经纬:《大学》《中庸》释疑

[这个贴子最后由楊水源在 2007/06/25 09:21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新燕顿旺2007/04/10 08:24pm 发表的内容: 大人在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彰显人们自身光明的德性,在于使人们亲仁爱人,在于让大家的行止都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也就是一般人们常说的《大学》三纲。“亲民”我解作“亲仁”,而不作朱熹的“新民”(学习自新),原因有三:第一,朱熹冒用其师程颐之言,擅改“亲民”为“新民”,乃因下文: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他牵强附会硬与“亲民”对应,可“亲”与“新”相差窘异,只好象老师帮学生改作文一样,叫孔子、曾子、子思等人排排座,打手板子,“看你写错字!叫你前后文颠倒!”然后朱熹他老人家摆好浦士,替往圣前贤们改起文章来了,这里作“新民”只是略施小计;接着又像南水北调似的,把阐述“诚意”的三段引文放到本章之后,据说是为了论证明明德、新民和止于至善的重要性;后面更有绝招,老朱觉得《大学》不但错简,而且漏简,楞是帮子思补写了一大段,曰:《补〈大学〉格物致知传》。好家伙,只因自己的突发奇想便削足适履,肆意涂鸦《大学》,就好象看不懂英文的人,便努力把文章改成汉语拼音一样,累出一身臭汗,末了惊呼有天大发现:“原来老外早就懂得汉语拼音啊!”却不知真义早已迷失殆尽。这种事情只有朱熹之辈才干得出来。我是决计不干的,原因很简单,谁说“诚意”那段的引文是为了解释亲民?而且是子思早有神通,算准了是来解释朱熹修改后的“新民”.....
道家學術對於“文字”的應用自有隱喻,與儒家顯學使用的文字名相之涵義,其實際義理相去若天壤之別!就像這個“民”字,就大有玄機,因此後人有“親民”與“新民”之爭!若以道家學術作解,原文應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老子之道,現其尾而不見其首,不才願以禿筆一管,追神龍游跡,尋性命之源,窺創世玄德,探千古道紀......
一隻青牛馱靈文,西去廣傳中華龍!
萬匹黃驢載薪火,東來卻承天竺佛! 回复 引用

TOP

楊水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楊水源 当前离线

帖子
1200 
精华
龙元
2531366 元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48 小时 
最后登录
2008-12-6 

大校

帖子
1200 
精华
龙元
2531366 元 
在线时间
4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8 
最后登录
2008-12-6 

111 发表于 2007-6-25 22:57 | 只看该作者

大道经纬:《大学》《中庸》释疑

老子曰:『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餘﹔修之于鄉其德乃長﹔修之于國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同是身、家、鄉、國、天下等等這些文字,道家玄學與儒家顯學卻是有各的意義,所以老子才說:『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老子之道,現其尾而不見其首,不才願以禿筆一管,追神龍游跡,尋性命之源,窺創世玄德,探千古道紀......
一隻青牛馱靈文,西去廣傳中華龍!
萬匹黃驢載薪火,東來卻承天竺佛! 回复 引用

TOP

新燕顿旺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新燕顿旺 当前离线

Member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0 小时 
最后登录
2008-1-30 

大校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4-2 
最后登录
2008-1-30 
121 发表于 2007-8-15 16:35 | 只看该作者

大道经纬:《大学》《中庸》释疑

《大道经纬》我将在博客先全文发布,希望能听取一些大家的意见。 http://blog.sina.com.cn/xydunwang (点击可进) 回复 引用

TOP

欧姆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欧姆 当前离线

Member

帖子
105 
精华
龙元
167036 元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10 小时 
最后登录
2008-5-13 

大校

帖子
105 
精华
龙元
167036 元 
在线时间
1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28 
最后登录
2008-5-13 
131 发表于 2007-8-15 18:21 | 只看该作者

大道经纬:《大学》《中庸》释疑

下面引用由新燕顿旺2007/08/15 04:35pm 发表的内容: 《大道经纬》我将在博客先全文发布,希望能听取一些大家的意见。 http://blog.sina.com.cn/xydunwang (点击可进)
名为"听取一些大家的意见",实为个人博客点击率,离大道远矣. 回复 引用

TOP

杨天小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杨天小 当前离线

帖子
5550 
精华
16 
龙元
58630 元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851 小时 
最后登录
2010-1-22 

荣誉会员 将军

帖子
5550 
精华
16 
龙元
58630 元 
在线时间
85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13 
最后登录
2010-1-22 

141 发表于 2007-8-15 18:23 | 只看该作者

大道经纬:《大学》《中庸》释疑

老子曰:"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转载本人在【人龙论坛】所发表的原创作品 请务必注明出处 回复 引用

TOP

新燕顿旺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新燕顿旺 当前离线

Member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0 小时 
最后登录
2008-1-30 

大校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4-2 
最后登录
2008-1-30 
151 发表于 2007-8-16 10:52 | 只看该作者

大道经纬:《大学》《中庸》释疑

哈哈!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臆测。真修行者可由此处著力。请大家去博客看更新,是因为没时间及时贴来本论坛而已。请教:点击率要来何用?还至于大家使劲来猜测我的险恶私心?小处尽见大行。不可不慎。 回复 引用

TOP

欧姆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欧姆 当前离线

Member

帖子
105 
精华
龙元
167036 元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10 小时 
最后登录
2008-5-13 

大校

帖子
105 
精华
龙元
167036 元 
在线时间
1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28 
最后登录
2008-5-13 
161 发表于 2007-8-16 15:21 | 只看该作者

大道经纬:《大学》《中庸》释疑

下面引用由新燕顿旺2007/08/16 10:52am 发表的内容: 哈哈!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臆测。真修行者可由此处著力。请大家去博客看更新,是因为没时间及时贴来本论坛而已。请教:点击率要来何用?还至于大家使劲来猜测我的险恶私心?小处尽见大行。不可不慎。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说得好! 毋意:意,臆测。很对. 什么是"臆测",没有根据的个人主观猜测.有根据的不是"臆测",而是判断. 把有根据的判断说成"臆测",离"道"远矣. 我判断的依据是: 下面引用由新燕顿旺在 2007/08/15 04:35pm 发表的内容:《大道经纬》我将在博客先全文发布,希望能听取一些大家的意见。 http://blog.sina.com.cn/xydunwang (点击可进) 先生乃注册会员,既然来了论坛,不会连转自己文章的功夫都不愿意花吧.花点时间把自己文章的转来,在这里"听取一些大家的意见",难道不更方便? 子曰:毋我. 辛苦一人,便宜大家,先生何乐而不为? 回复 引用

TOP

新燕顿旺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新燕顿旺 当前离线

Member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0 小时 
最后登录
2008-1-30 

大校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4-2 
最后登录
2008-1-30 
171 发表于 2007-9-5 22:58 | 只看该作者

大道经纬:《大学》《中庸》释疑

楼上说得非常对,本人立即择善而从。呵呵。闲话少叙,开始发帖! 回复 引用

TOP

新燕顿旺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新燕顿旺 当前离线

Member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0 小时 
最后登录
2008-1-30 

大校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4-2 
最后登录
2008-1-30 
181 发表于 2007-9-5 23:01 | 只看该作者

大道经纬:《大学》《中庸》释疑

[ADMINOPE=杨天小|新燕顿旺|威望由 0 增加至 1|有真知灼见.|1189007929][ADMINOPE=杨天小|新燕顿旺|奖励积分 10|好帖|1189007746]心灵的皈依 “知止而后有定”,大家看出问题没有?知止,止于哪里?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止于“窈窕淑女”,为什么“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呢?那一点也不定嘛。也许有人要说了,“知止”就是知足,止是“停止”,不是有所“依止”。真是这样吗?“知足常乐”我听说过,知足而后能定,我没听说过。肚子饿了,知足能饱不?那我们该定于饿呢,还是定于饱?所以,止即便解作“知足、停止”,也是有个事相、定量的。做什么事该止?做到什么程度时知止?所以,知止的“知”字,一字千钧,万万少不得!止,未必能定;知其所止,而后才能有定。止于“窈窕淑女”,是止于色,也就是止于“贪”,往外贪求,便不知止歇;止于“报仇雪恨”,是止于嗔心,于是恨天尤人,心无宁日。不知止者,心系财色名食睡,心生贪嗔痴慢疑,不得其正,必受群邪。所以“止”者,必须依止于正道。大学之道,就是教导我们成为正人君子。“正”这个字,从“止一”,心止于一,而后为正。“一”其实就是《大学》开门见山指出的天命之道!知止,就是要懂得将心止于明德,志求生命的本来面目,这就能够系心一处了。那些不懂得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其实是三而一的关系,死认“三纲”而不明“一道”者,到此十人九歧路矣,当然就认为《大学》文句不通且有漏简了。古人著书,质直而文,所以文辞看似简明浅近而义理却深远周严,学者须作虎踞龙盘之势,用九牛二虎之力,力求克证,方有所得。“六证”心诀便是如此。《论语》中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意思是说:如果我们真正把心思放在“道”上,哪里还会因衣食不好而烦恼呢?只有内求明德,才能止住那不断向外驰求物欲的妄心,而后“有定”。 “止”和“定”的关系,打个比方,“止”像是系驴的木桩,时时照看,使之在“许可”的范围内活动,稍有心猿意马,即被木桩——“明德”之心所制。又如树根深植,虽风鼓周摇,终因“有定”而不为其损。所以“有定”就是有根,是将我们的身家性命扎根在天赋明德的生死大道上。但问题又来了,天赋之明德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不知道。木桩系驴,木桩在哪里?不知道。那“止”于明德岂不是止于虚无?我们平常修身该如何贯彻呢?另外,“许可”的范围究竟是多大?难道要像二程、朱熹他们说的那样,“存天理、灭人欲”吗?所以,仅知止于正道还不算真“知”。在佛教中,通常所说的“三皈”,是指皈依佛(觉)、皈依法(正)、皈依僧(净),与《大学》所言依止于“明德”一样,叫我们“知止”于佛性、佛觉。这是精神上确立的信仰,但是执行起来却是没影子可抓的,因为我们并未明心见性,佛性佛觉被欲望习气蒙蔽,不能正确地理解“觉、正、净”,怎么办呢?这就要先从“五戒十善”开始做起,以戒为师,作为“三皈”的方便行门。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其中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四戒是性戒,本身就是罪恶的。不饮酒是遮戒,目的是防止酒后乱性而犯戒。十善也称十戒,分为身三:不杀、不盗、不淫(居士指不邪淫);口四:不妄语、不恶口、不绮语(巧言令色)、不两舌(挑拨离间);意三:不贪、不嗔、不痴。行此十戒,名“十善道业”。能落实“三皈五戒十善”的人,就是初信位菩萨,即便再轮回也可保人身不失,不致堕落,如同风鼓树摇而终不可拔一样“有定”了。在这个基础上,想求生净土,去极乐世界成佛,只要再加上“孝养父母、事奉师长、念佛忆佛”就行。你说简单吗?简单。难吗?也难。因为“五戒十善”说说容易,做起来太难!我们累世累劫形成的习气,第八识(阿赖耶识)里含藏着无数生六根造作的业力种子,遇缘就起现行,看见美女就呆了,看见爱吃的食物就流口水,习气业力很强!以“不杀生”为例,它分身、口、意三个层次的清净戒行。不直接杀生、不间接杀生(如:吃饭点菜)还只属于身戒圆满,口说杀语、心起杀机,则口业、意业仍不圆满。其他如不偷盗、不邪淫等也是一样。所以戒律都有一个从戒行到戒心的过程,沉疴痼疾,非一朝一夕可除,需发长远心、大无畏心,才能逐步清净。只有真清净了,这时天赋的明德才会显现,“觉、正、净”自然生起。正因为戒行难行,所以佛教还有非常重要的修行功课,比如念佛、诵经、参话头等,来作为日常戒行的辅助,以期更快增长定力,不退失道心。比如念佛,即以“阿弥陀佛”佛号作为依止戒行的方便,内心一起贪、嗔、痴、慢、疑,即以“阿弥陀佛”圣号代之,每日口念、耳听、心闻佛号,则身口意业都趋于清净,久久功纯,功夫成片,则见当下净土,唯心净土,便领悟到明德本性。说了这一大段佛教的戒律和修行方法,目的是要帮助我们了解“知止”二字,此为性命之学,丝毫都马虎不得,知须真知,止须真止。所以我婆心苦口,说得细致一点。知止于自性明德就像佛教皈依“觉正净”一样,明德是理,不好把握,所以要具化为“止于礼”,相当于佛教的“五戒十善”。但是,言行以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也像佛教守戒一样并不易为。《论语•宪问第十四》里原宪问道:“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这表明,儒家思想也教人克制贪、嗔、痴、慢、疑,是通过“礼”来消除人们心中的好胜、矜夸、嗔怨和贪婪的,“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论语•泰伯》)。从礼敬的言行,到心地善良纯净,需要一个蜕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儒家思想中也有类似于佛教念佛、诵经、参禅那样的修行方法,帮助我们增强定力。《论语•卫灵公第十五》提到:“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mò)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孔子告诉他的学生,“言忠信,行笃敬”的宗旨,站时如同矗立在面前,坐车时就像写在车扶手上一样,随时都放在心上。这就起到净土宗念“阿弥陀佛”一样的作用,随时随地用“忠信”、“笃敬”的念头抵制邪念、私念。综上可知,“知止”可分三个层次来施行:首先,止于明德,这是将心皈依于善道,在精神上、信仰上有了依托;其次,止于礼,目的是通过戒行而逐步净心,以显明明德;再次,止于诚敬,以闲邪存诚来培养定力,不动道心,帮助圆满戒行。所以,日常言行、与人相处,须遵行“礼敬”;平时静坐、观心、读书、独处,须提起“诚敬”,勿放逸淫散,后文称此为“慎独”。做到慎独,才算理解了“知止”的精要。子思将礼的精神——忠信、笃敬等,直接明确为修心的依止,主要是礼在当时已经成为虚伪的形式,失去了修身的功用。所以《大学》、《中庸》都直接强调“慎独”、“诚意”,“礼”则很少提及。另外要请大家留意,《大学》贯穿全文的“一纲、六证、八目”,都是归纳性的文字,不蔓不枝,如同路标,静静地指个方向,可具体该走哪条路,怎么走,需要结合《论语》、《孟子》、《中庸》等典籍来参考。朱熹“《大学》章句”开篇说:“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他认为《大学》是初学入德之门,讲明为学次第者。《大学》内文也曾直接说明掌握为学次第的重要性:“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牟宗三先生在《中国哲学十九讲•第四讲》“儒家系统之性格”里说:我们看《大学》当该采取什么态度呢?《大学》只是把实践的纲领给你列出来,但是要如何实践,实践的那个领导原则是哪个方向,《大学》里面不清楚。因为《大学》本身不明确,那么到底要如何来实践呢?这个道德实践后面的基本原则到底是什么呢?这个地方我们当该以《论语》、《孟子》、《中庸》、《易经》来作标准,用它们来规范《大学》。可见子思作《大学》的目的,是想将儒家思想中修学的纲领、次第集中交代清楚,具体如何修学则不在讨论之列。所以贾逵说子思“作《大学》以经之,《中庸》以纬之”是很有道理的。我们越深入学习《大学》,就越能发现它与《中庸》之间互为承辅的关系。 回复 引用

TOP

新燕顿旺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新燕顿旺 当前离线

Member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0 小时 
最后登录
2008-1-30 

大校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4-2 
最后登录
2008-1-30 
191 发表于 2007-9-5 23:02 | 只看该作者

大道经纬:《大学》《中庸》释疑

南怀瑾和王阳明南怀瑾先生在《原本大学微言》中,也强调“知”字,但与我所言的“知”有所不同。他将“知”与止、定、静、安、虑、得一并列为“七证”,言“知”为主,“知”为先导;“止”为宾,“止”是主导所造作的一种境界。教我们为人处事,提起一念“知”,如同猫守鼠洞,目睛不瞬,有妄想,知是妄想,则妄想顿销。他所解读的“知止”,其实是“止知”。最后南先生借用禅宗临济大师临终前的一首偈语来说明“止知”的方法:沿流不止问如何?真照无边说似他。离相离名人不禀,吹毛用了急须磨。在我看来,南怀瑾所讲的内容其实是他逗机施教的智慧而已,实际并非《大学》本义。可他这灵光一闪的发挥,沙中含金,把极高明的修行方法告诉了我们:懂得“止知”,就已经“似他”了。这一点非常关键。《楞严经》上说:“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似他”还是“是他”,关键在你“知”时“立知”还是“无见”。明白了自心显用这灵明一知,若存若亡,离相离名,你以为有“这个”,恰恰是无明本,再能空掉“这个”,吹毛用了急须磨,斯即涅盘。宋朝温州瑞鹿寺有一位遇安禅师,看到这一段,忽然心血来潮,把它改成:“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自己因而开悟。后来他自称“破楞严”,因改了《楞严经》的圈点而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样看来,朱熹说天生人性,本来便是“虚灵不昧”的,还只是停留在“似他”罢了。至于是照猫画虎的似,还是画虎不成反类犬的似,就由各位读者细究吧。南怀瑾先生用“止知”来发挥“知”字,好不好?好。虽与我说的“知止”重点不同,但并不矛盾。《传习录》中陆澄问王阳明:“主一之功,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则一心在接客上。可以为主一乎?”先生曰:“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是所谓遂物。非主一也。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所以用“知”观心,还是要依止在明德上,也就是依止在礼、诚敬上,“专主一个天理”。用诚敬的猫,才能看住妄想的鼠,这才叫“不怕念起,就怕觉迟”。知如果没有植根于明德之觉,还是很容易被妄想带跑的,知是吸毒还吸毒,知是贪污仍贪污,最后“知”到鬼门关仍不“觉”。所以王阳明又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知即是止的开始,止就是知的完成。这也是我不赞同把“知止”分作两个步骤的原因。顺便叉开一句,有人说南怀瑾的书常常不知所云。我却说:“愚于近人,独服南怀瑾。”道理何在?因为他的书,喜欢把好东西藏在后头,你想看,他偏躲躲闪闪不给你看。要是你懂得由此处发现问题,深入思考,便淘尽黄沙始见金,若是相反,则以为戏论。心性之学,直接指示有直接指示的好,不说破有不说破的妙,不能一概而论。真有心于学道,一定要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否则学多错多,“多则惑”。举个简单的例子,南怀瑾在《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一书中有这样一段对话:怀师:那些燥热的感觉不是拙火,是虚火,就是中医讲的五行的火。如果你懂得中医,你就知道,火就是阳气,火的本性又分阴阳。太阳的火是真阳,等于人生命和婴儿身上的暖(不是热)。西医讲的发炎,中医讲的虚火,也是火,但那是阴火,不是真阳。太阳热能、柴火热能是阳火,瓦斯是阴火,瓦斯没有燃烧以前是冰的,可以冰死人。包卓立:为甚么这些人感觉发热而不是发冷?怀师:发热就表示是发炎,有阴火;有时发烧的时候,皮肤热,里面发冷,表示火力没有了。李居士:当我感觉五心烦躁的时候,肚子里面是冰的;当我打坐坐得很好的时候,会吐出冰气,里面慢慢会有暖气发动。拙火是人的先天一炁,生命最初的动能,修行者把这个能量激发出来,有助于悟道及消除业力。大家可以留意一下包卓立先生的提问:为什么阴火使人感觉发热而不是发冷?一般人按常理,便想当然认定阴就是冷。碰到这种问题,就须结合一定的修行体验才能搞懂。人体的能量表现出来就是“火”,消耗血气的能量,像烧柴火一样,是阳火;血气不足时,就要透支腑藏器官的储藏能量,便是阴火。阴火旺盛是腑藏器官超负荷工作,导致排毒不畅的结果,这时身体的发热通常表现为各种炎症、发烧等,是不健康的信号。怀师说“有时发烧的时候,皮肤热,里面发冷,表示火力没有了”,这是身体透支过度时所出现的发烧症状。而李居士所讲的静座时出现的燥热跟发炎又是另一回事,它通常是在静心修养之后,身体发起对体内郁积寒气的自动排斥作用才出现的。爱吃生冷食物,大汗时吹了冷气,体内都容易郁积寒气,待到身体血气充足时就产生排除它的作用。热是一股能量,寒其实也是一股能量,寒气要排出体外,就像点瓦斯一样外热内寒,这时就出现李居士所说的:感觉燥热,而肚子里面是冰的,之后又慢慢有暖气发动的情况。如果我们读书时间以轻慢心、散漫心读,又不注意联系实践多加思考,那么对以上一段话也许就有天书之感了,如此非但无益,反而成病。 回复 引用

TOP

新燕顿旺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新燕顿旺 当前离线

Member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0 小时 
最后登录
2008-1-30 

大校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4-2 
最后登录
2008-1-30 
201 发表于 2007-9-5 23:02 | 只看该作者

大道经纬:《大学》《中庸》释疑

心有千千结琼瑶有首歌词叫《心有千千结》,颇得李清照婉约之功,词曰:海难枯,情难灭,与君既相逢,何忍轻离别。问天何时老,问情何时绝,我心深深处,纵有千千结。意绵绵,情切切,柔肠几万缕,化作同心结。看到这首词,大家就知道调心之难了。明明已经在烦恼窠里,还偏偏要再寻烦恼:心有千千结,还想再化同心结,而且是个自己妄想出来的同心结,别人愿意不愿意都不知道,你说愚痴不愚痴。所以说,“知止而后有定”,那个定还不彻底,只是在心里大概有个做好人、学佛的概念,可要想以此抵挡心兵千万,就需要进一步做功夫——定而后能静。 “定”虽然有根,但风一起,树就摇,静不下来,这是习气使然。比如脾气暴躁的人,知道要止于诚敬,可是被人话语一激,仍会怒火中烧。不起现行,是把“粗念”克制住了,可细的妄想仍纷纷迭迭,如瀑如流,使人感慨自己居然有这么多的妄想,几乎一刻都不曾止歇。如果真是这样,那我先就要恭喜你了,因为知道妄念多,恰恰是观心功夫进步的表现。一般人活在烦恼窠里,早已被烦恼反客为主,在自己厅堂里翻箱倒柜而全然不觉。就像琼瑶阿姨“心有千千结”的歌词,不嫌烦恼多,反而担心家里贼来得不够。 “定而后能静”,关键在于怎么静?定,而后观照到细的妄念,如何香象截流?心有千千结,怎么解开?这又是个方法的问题,《大学》里是没有的,仍要参考其他儒家典籍。在具体说明“静”阶段修行方法之前,我们先举个例子,比如两军交战,先得“知己知彼”,把对方的来路、多少人马、安营扎寨于何处仔细打探一番,才能心中有数,应付自如。对付妄念也是一样,我们先得考察考察它们究竟是从何而起的。烦恼、痛苦、愤怒、痴怨、贪婪……它们的根根在哪里?《指月录•卷四》记载了一个慧可向达摩求法的公案:(达摩)寓止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有僧神光,久居伊洛,博览群籍,善谈玄理。每叹曰:“孔老之教,礼术风规;庄易之书,未尽妙理。近闻达磨大士,住止少林,至人不遥,当造玄境。”遂诣祖参承。祖常端坐面壁,莫闻诲励。光自惟曰:“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济饥,布发掩泥,投崖饲虎。古尚若此,我又何人?”值大雪,光夜侍立,迟明积雪过膝。立愈恭。祖顾而悯之,问曰:“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光悲泪曰:“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祖曰:“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光闻祖诲励。潜取利刀。自断左臂。置于祖前。祖知是法器。乃曰:“诸佛最初求道,为法忘形,汝今断臂吾前,求亦可在。”祖遂因与易名曰慧可。乃曰:“诸佛法印即得闻乎?”祖曰:“诸佛法印,匪从人得。”可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祖曰:“将心来,与汝安。”可良久曰:“觅心了不可得。”祖曰:“我与汝安心竟。” 慧可和尚翻山越岭找达摩大师,为的是求“心安”,大概是被烦恼、痛苦、痴怨等心结纠缠逼迫,苦不堪言。否则,象我们这样的人去到少林寺,先就怀疑达摩有没有真本事,磕头都磕得很不甘心。要是他不理不睬,何其恼怒也,无须下雪,早就拍拍屁股走人了!慧可不一样,深知安心之难,欲求解脱而不可得,老老实实守了一夜,又冷又饿,最后一咬牙,砍掉一只胳膊,其痛苦可想而知。我估计,慧可当时的状态已经恍兮惚兮,到了生理、心理濒临死亡的极限,足见慧可的求道解脱之心是多么地恳切!大丈夫死则死矣,一定要求得明明白白。这时候,慧可向达摩提出性命相见的问题:我心不安,请问有什么方法安心?谁料想达摩一声断喝:将心来!这一棍子正打在妄想起处,根根都打掉了。心在哪里?诸位也找找看!自然是了不可得。烦恼妄想,性体本空。那就安好了,心就在了不可得处。我们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回顾这个求法过程,不难发现:慧可之所以能悟入空性,完全是因他精诚所至,命都不要了,什么都可以舍弃,脑子里清清明明,只剩一个“安心”的细念,被达摩一喝,便大地平沉、虚空粉碎。所以说看公案是看不悟的,等你真的做到“放下”时,开悟的机缘才会来。慧可得法之后,再传禅宗三祖僧璨(càn),他们的接引故事与“立雪断臂”相仿:至北齐天平二年,有一居士,年逾四十,不言名氏,聿(yù)来设礼,而问祖曰:“弟子身缠风恙,请和尚忏罪。”祖曰:“将罪来,与汝忏。”士良久曰:“觅罪了不可得。”祖曰“与汝忏罪竟。宜依佛、法、僧住。”士曰:“今见和尚,已知是僧,未审何名佛、法。”祖曰:“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僧宝亦然。”士曰:“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其心然。佛法无二也。”祖深器之。即为剃发。曰:“是吾宝也,宜名僧璨。”(《指月录•卷四》)觅心了不可得,觅罪亦了不可得。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静坐七七四十九天,最后睹明星而悟道,悟的就是这个“性空缘起,缘起性空”。我们平日里起的各种妄想、分别、执着,一切事相、名相、人我、法相,究其源起,都是遍计所执性和依他起性,并非实有。《成唯识论》对遍计所执有不同分类,其中九种遍计者,就是指九结:一、爱结;二、恚结;三、慢结;四、无明结;五、疑结;六、见结;七、取结;八、悭(qiān)结;九、嫉结。结就是烦恼的别名,因其能系结众生于生死中不得出离,所以名“结”。达摩传法慧可,慧可传法僧璨,除了印可他们的证见,同时付与衣钵,另交付《楞伽(qié)经》四卷。在这部经典中,佛陀谆谆教导我们:人们所执着的事相、名相,其实是妄计自性(遍计所执自性),乃根据自己感知到的“缘起自性”的事物,生起的情见执着。而“缘起自性”(依他起自性),只是因缘的聚合,例如纸张,是树木的因缘和人力的增上缘聚合而成,其他一切事相皆然,性体是空。而我们却认假为真,境风吹识浪,在意识上再作种种推求,形成事相、名相、人相、法相。所以“人我”也只是意识与身根等因缘的和合,瞬息生灭无有实体。“谓蕴界处离我、我所,无知爱业之所生起,眼等识生取于色等而生计着;又自心所见身器世间,皆是藏心之所显现,剎那相续,变坏不停,如河流,如种子,如灯焰,如迅风,如浮云。躁动不安,如猿猴;乐不净处,如飞蝇;不知厌足,如猛火。无始虚伪习气为因,诸有趣中流转不息,如汲水轮,种种色身威仪进止,譬如死尸咒力故行,亦如木人因机运动,若能于此善知其相,是名人无我智。”(《楞伽经•卷二》)意思是说:我们一般认为的物、“我”,其实是五蕴(色、受、想、行、识)入聚所构成,并非真正的我、我所,就象眼睛对色尘的摄受执着,而生起眼识的作用一样。而这各种的事物、身识,都是从第八识如来藏识幻化而来罢了,刹那相续,变坏不停,何曾是实有呢。这就是人无我智。人们因这假有的世界(身器世间、五蕴十八界)和内心感知(十二入),自己演戏自己迷,更生出各种名、相、分别等等,乃“聚集爱业绳缚,互为缘起,无能作者”,并无实法可得。这就是法无我智。和伟大的佛陀一样,孔夫子也是相当高明的解构大师。《论语•子罕》上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正是深谙人无我、法无我的真谛而生的大智慧。好了,我们借由佛教的公案、经典,帮助我们了解到心有千千结的缘起性空,在“定而后能静”时,就能用“空”字诀截断缕缕不绝的妄想细流,直达本源:一切的烦恼、欲望、迷惑,都是瞬息变化的假像,外强中干的纸老虎,还用得着怕它吗? 回复 引用

TOP

新燕顿旺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新燕顿旺 当前离线

Member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0 小时 
最后登录
2008-1-30 

大校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4-2 
最后登录
2008-1-30 
211 发表于 2007-9-5 23:03 | 只看该作者

大道经纬:《大学》《中庸》释疑

数息和随息从定到静,差别很大,也很关键。玄奘法师翻译“禅定”,就舍其“定”字,而作“静虑”,因为他深知《大学》的“定”字,与禅定之“定”不同,反而是“静”字才更符合禅定之“定”。在具体阐述“定”与“静”的区别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佛教当中的《安那般那守意经》,这是佛陀亲口宣教的观出入息修定的方法。安那是“入息”,般那(bō nuó)是“出息”。所谓息,简单说就是呼吸之间的小停顿,细说则是人的心息意识。人的生命就在呼吸之间,心念其实也在呼吸之间,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调节呼吸来调节心意识,进入定境。具体做法是:打坐上座之后,数自己的出息或者入息。年轻人精力旺盛的,可以数出息,老年人身体虚弱,可以数入息。以数出息为例,一口气呼出之后,还未吸气之前的那个小停顿,在心里默数“1”,再次呼气后、吸气前,默数“2”,一直数到“10”,然后不断重复从“1”数到“10”。中间如果数错了、忘了,就重新由“1”数起。就这样,人的妄想逐渐减少,而呼吸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呼吸的状态分四种:风、气、息、喘(修行过程中因气脉变化而偶尔出现的呼吸急促,粗浊)。经过一段时间的数息,人的呼吸会由拉风箱似的“风”,渐渐绵长、安静,成为“气”,进而成为若存若亡、不绝如缕的“息”。这时候意识也非常清净了,妄念很少,如果还继续“数”息,反而会变成强迫性的心理负担,破坏已有的清净,所以要改“数息”为“随息”。所谓随息,就是保持“知”觉,息长知长,息短知短,息暖知暖,息凉知凉。这是修出入息的一个关键,否则难以入定。如果是在打坐时念佛号的净土修法,最好也配合呼吸来念,“随著呼吸的长短、不急不缓、自然、安详而念。由於呼吸出入的自然规律,佛号也随著念念不断,心息相依。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践,心念越来越细,呼吸也若存若亡,佛号仍绵绵不绝,渐渐证入无念、无不念的境地。”(徐恒志居士《净宗讲话》)比如呼气时念一句,随呼吸的长短而调节节奏,开始时都摄六根,提起“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心念、耳闻,待得心渐渐清净,呼吸均匀、平和、极微时,连佛号都提不起来,这时就不必再刻意执持佛号,而要起观,追究“念佛是谁”,便有机会悟入是心念佛,是心是佛的真谛。对照起来,《大学》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就相当于数息使“风”变成“气”,再转成了“息”,这时我们采用的方法就不再是“止”(止于明德、诚敬)了,而是“知”,即观照那些妄想细念,来,知其来即可,相当于观出入息法门的“随息”的阶段,也是佛家所说的“不迎不拒”的意思,观云卷云舒,看花开花落。前边我们很细致地讲解过,一切烦恼、妄想、欲望,都无自性,本来是空,无须另外再去空它,不必刻意排斥,只要保持一“知”,就是“真照无边说似他”,“知”在修行中的重要性此刻显得格外重要。 回复 引用

TOP

新燕顿旺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新燕顿旺 当前离线

Member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0 小时 
最后登录
2008-1-30 

大校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4-2 
最后登录
2008-1-30 
221 发表于 2007-9-5 23:03 | 只看该作者

大道经纬:《大学》《中庸》释疑

柳暗花明又一村 “静”的环节提起“知”之一念,久之妄想愈少,心念愈澄,由混沌之极,忽而大现光明,由寂寂枯坐,静极而生喜乐。正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就是“静而后能安”。安就是佛教所说的“入定”,心系一缘,如如不动。佛家根据入定程度的深浅,把定分成九种,称“九次第定”,具体包括:四禅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空处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加上灭受想定。以上不同的定境,有不同的感受和境界,会生起不同禅定的喜乐和作用。定中的喜乐远超世间情爱之乐,可使人耽于其中不愿出定,并产生消极避世的念头。甚深禅定还能治病调身,得神通、意生身等。本人证悟有限,不敢妄谈。但要说明的是,就算你九次第定都证到了,也还是“共法”,是外道,并未彻底解脱。佛家的成就是“觉”——智慧的成就,“佛”的意思就是“觉有情”,智慧才是不共法。所以入定也以“正定”为上。正定即“三昧”,是正定、正受,定慧均等,不执不迷,空有不二,寂照一体,如此方能证得神通的极品——漏尽痛,这才是了生死入涅槃的胜因。从止到定、静,一路破妄想,如同扛石头上山,战战兢兢,专心致志,丝毫不敢掉以轻心。这个过程相当于佛教“止观”中止的功夫。静境渐深,妄想逐步减少,知觉不昧,喜乐即生。就像忽而来到山顶,把石头一扔,轻松愉悦,便安于当下。这个“安”是概说,其实也是有变化的,清净愉悦的层次常有不同。“安”的阶段是修行中最复杂,又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这个时候,切不可执迷于各种境界,否则其定必败,而且将转入魔途。因为那种种境界,仍是意识幻化的影子。比如朱熹所说的“虚灵不昧”,或者“灵明独耀”、“历历明明”等等,都是意识形成的知觉和感觉,并不是“明德”本身。人的第六意识功能非常强大,一旦你认为有一种境界是清净、殊胜的,它就能幻化出这个境界来,足以乱假成真,令人心动!对治的办法很简单:莫作胜解,不受群邪。不管是喜乐还是忧惧、美好还是恐怖,不要当真,都是幻想,知幻即无。大家只要继续保持不迎不拒,无妄求希图之心,便得机缘具足,平地惊雷,一时心开脉解,销知破执,万法俱灭,得与天地精神精神相往来。这就是所谓的开悟、破参,花开见佛悟无生,心性的光明德性才真正显现!《五灯会元》中记载有两个公案:问:“朗月当空时如何?”师(曹山本寂禅师)曰:“犹是阶下汉。”曰:“请师接上阶。”师曰:“月落后来相见。” …… 问:“四海晏清时如何?”师(金峰从志禅师)曰:“犹是阶下汉。” 朗月当空、四海晏清,功夫做得非常好了,可仍非彻底,犹是阶下汉,急需转身,于无声处听惊雷,向刀丛中觅小诗。只要不留恋于此,以为真实,即可继续精进。慧开禅师的诗偈说得好:“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在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印光大师《念佛三昧》说: “若论证三昧之法,必须当念佛时,即念反观,专注一境,毋使外驰。念念照顾心源,心心契合佛体。返念而念,返观而观;即念即观,即观即念。务使全念即观,全观即念;观外无念,念外无观。观念虽同水乳,尚未鞠到根源!须向者一念南无阿弥陀佛上重重体究,切切提撕,越究越切,愈提愈亲,及至力极功纯,豁然和念脱落,证入无念无不念境界。所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念,即如如佛。’此之谓也。功夫至此,念佛得法,感应道交,正好著力。其相如云散长空,青天彻露。亲见本来,本无所见,无见之见,是名真见。到此则溪声山色,咸是第一义谛;鸦鸣鹊嘈,无非最上真乘。活泼泼应诸法相而不住一法;光皎皎照了诸境而了无一物。语其用,如旭日东升,圆明朗彻,语其体,犹皓月西落,清净寂然。即照即寂,即寂即照,双存双泯,绝待圆融,譬若雪覆千山,海吞万象,唯是一色,了无异味。论其益,现在未离娑婆,常预海会,临终则一登上品,顿证佛乘。唯有家里人,方知家里事,语于门外汉,遭谤定无疑!” 可见净土宗用功的方法,极效,与禅宗也一般无二,都是彻悟明德。 回复 引用

TOP

新燕顿旺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新燕顿旺 当前离线

Member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0 小时 
最后登录
2008-1-30 

大校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4-2 
最后登录
2008-1-30 
231 发表于 2007-9-5 23:04 | 只看该作者

大道经纬:《大学》《中庸》释疑

有眼不识陆象山那一转身的风情,佛家有佛家的丹青,儒家有儒家的妙笔。据《陆九渊集•年谱》记载,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五月,陆九渊来到浙江,与后来“甬上四先生”之首的杨简(1141-1225)结识,给杨简以悉心指导。在观察杨简对一桩“讼扇案”的审理过程中,陆九渊观机接引,使其“发明本心”:(杨简)问:“如何是本心?” 先生曰:“恻隐,仁之端也,羞恶,义之端也;辞让,礼之端也;是非,智之端也。此即是本心。” 对曰:“简儿时已晓得,毕竟如何是本心?” 凡数问,先生终不易其说,敬仲亦未省。那么,杨简又是如何悟到“本心”的呢?《宋元学案•慈湖学案》(卷七十四)里作了这样的记载:先生问:“何谓本心?” 象山曰:“君今日所听扇讼,彼讼扇者,必有一是,有一非。若见得孰是孰非,即决定为某甲是某乙非,非本心而何?” 先生闻之,忽觉此心澄然清明,亟问曰:“止如斯邪?” 象山厉声答曰:“更何有也?” 先生退,拱坐达旦,质明纳拜,遂称弟子。杨简在陆九渊的启发下,终于悟解了自我“本心”所在,他说:壬辰之岁,富春之簿廨(xiè),双明阁之下,某本心问,先生举凌晨之扇讼是非,乃有澄然之清,莹然之明,匪思匪为,某实有之。无今昔之间,无须臾之离,简易和平,变化云为,不疾而速,不行而至,莫知其乡,莫穷其涯。此岂惟某独有之?举天下之人皆有之,为恻隐,为羞恶,为恭敬,为是非,可以事亲,可以事君,可以事长,可以与朋友交,可以行于妻子,可以与上,可以临民。天以是覆而高,地以是厚而卑,日月以是昭临,四时以是通变,鬼神以是灵,万物以是生,是虽可言而不可议,可省而不可思。(《四明丛书》,《慈湖遗书》卷四,《祖象山先生辞》)其中气象何曾与佛教有异?但我想点出的是:“若见得孰是孰非,即决定为某甲是某乙非,非本心而何?”亦是以指指月,那“见得孰是孰非”之“见”,还仅是“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诸位切不可误指为月,一定要再往“见”的后台老板上追究,否则就大“误”了!印光法师强调“唯有家里人,方知家里事,语于门外汉,遭谤定无疑”者,亦是此虑:不可说而说也。大家也许会有疑问:杨简的悟道,是言下顿悟,由陆九渊观机点破,哪里有什么“止、定、静、安、虑、得”的功夫呢?别急,我们再看看杨简自己是如何讲述他静坐时的奇妙体验的。他说:“某之行年二十有八也,居大学之理斋。时首秋,入夜,斋仆以灯至,某坐于床,思先大夫尝有训曰‘时复反观’,某方反观,忽觉空洞无内外,无际畔,三才,万物,万化,万事,幽明,有无通为一体,略无缝罅(xià)。”(《慈湖遗书续集》)杨氏在这次静坐中体验到万物的混然一体,一切差别、界线消失,时年二十八岁。而陆九渊借“讼扇案”点醒他时是三十一岁。可见杨简悟道之前,已经有过相当长时间的“定、静、安、虑”的修学了。静坐(静虑)、养气功夫,其实一直都是儒家的重要修行功课(如孟子所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者)。话说回来,如果杨简缺乏甚深定境的体验,那就很难凭“见得孰是孰非”而真正“发明本心”,因为陆九渊所讲的还是水中月影罢了。所以杨简悟道后的一段告白很重要,那才是判定他是否真的因指见月的根据。说起陆九渊,我新燕顿旺和他还有些缘分呢。我出生在贵溪,初中、高中六年就读的贵溪一中,正是陆九渊当年结庐讲学的“象山精舍”(象山书院)。《陆九渊集•书•与朱元晦》中这样饱蘸深情地描述俺的母校:乡人彭世昌得一山,在信之西境,距敝庐两舍而近,实龙虎山之宗。巨陵特起,豗(huī)然如象,名曰象山。山间自为原坞,良田清池,无异平野。山间合为瀑流,垂注数里。两崖有蟠松怪石,却略偃蹇(yǎn jiǎn),中为茂林,琼瑶冰雪,倾倒激射,飞洒映带于其间,春夏流壮,势如奔类。木石自为阶梯,可沿以观。佳处与玉渊、卧龙未易优劣。往岁彭子结一庐以相延,某亦自为精舍于其侧。春间携一侄二媳,读书其上。又得胜处为方丈以局,前挹(yì)闽山,奇峰万叠,后带二溪,下赴彭蠡(lǐ)。学子亦稍稍结茅其旁,相从讲习,此理为之日明。舞雩(yú)咏归,千载同乐。这就是我魂牵梦绕的母校了。贵溪一中就坐落在象山(又称“应天山”)脚下,前有信江蜿蜒环抱,后有流泉飞瀑、竹林幽涧。记得以前在山上读《天龙八部》等武侠小说时,只消抬眼望去,便俨然置身江湖之中,群山叠翠,谷道逶迤,似临华山之颠,似处南海之远。那情形、意境,至今印之脑海。校园内除了一片秀丽的风景,几株百年的古木之外,最特别的是校园中庭池塘中矗立的一尊陆九渊石膏像,可惜我有眼不识“象山”,好些年都不知道他是谁。现在回想起来,太愧对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宋儒心学的开山鼻祖了。好在最近买了一本《陆九渊集》,以后便可与之同游,心心相印矣。 回复 引用

TOP

新燕顿旺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新燕顿旺 当前离线

Member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0 小时 
最后登录
2008-1-30 

大校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4-2 
最后登录
2008-1-30 
241 发表于 2007-9-5 23:05 | 只看该作者

大道经纬:《大学》《中庸》释疑

得个什么?为什么“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得的又是什么?《大学》一文不长,但处处是问题,不会问,肯定拿不到《大学》毕业证。安而后能虑,不安就不能虑吗?勉强也能。可是虑不出个结果来,“那个”梦都梦不到。前边我们讲过了,“安”不是睡着了,不是什么都不知道,而是到得来山顶,欣欣然心生欢喜,便在山顶四处走走看看一样,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各处风景宜人,有“朗月当空”、“四海晏清”等种种境界,稍不留心就会迷路,失去正定。佛教的成就在“觉”,儒学的成就在“智”,里仁得智。智慧的开发便在“正定”中求。所谓正定,就是避开“昏沉”与“吊举”两种极端的一种“调直定”。“止”得太用力,人往往会无记、昏沉,像睡觉似的无法作主的状态,这时就要“虑”,参禅的提起话头,念佛的提起佛号,对治昏沉。而“观”得太多,又容易兴奋、散乱,这时就要“静”,息心除念。永嘉大师说:“惺惺寂寂是。无记寂寂非。寂寂惺惺是。狂想惺惺非。”惺惺是观(虑),寂寂是止(静)。惺惺寂寂、寂寂惺惺就是静、虑等持,定中有觉,觉中有定,而不落入“无记寂寂”(昏沉)和“狂想惺惺”(吊举)这两种智慧迷失状态的泥淖。《菜根谭》有一句话是对正定的最佳诠释:“好动者,云电风灯;嗜寂者,死灰槁木。须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气象,才是有道的心体。”止,可对治妄想纷飞,攀缘无定,忙忙碌碌,“所谓万境当前,不动于中”。观,即由定发智,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彻知即空、即假、即中之真谛,则“若能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铁牛不怕狮子吼,犹如木人看花鸟”。所以,只有正定才能得世出世间之逍遥无碍。《大学》的“安而后能虑”,就是由止达观,由定入慧。“虑”的意思是“精思、内视”。精思什么呢?精思我们求学问道的初衷:我是谁?天赋的明德是何模样?就象上到山顶以后,回转来问问自己当初为什么上山?仍是向内发明,而莫图“安”之新鲜境界。我小的时候,看着村子前面的连绵远山,心里总是充满疑问:山上有没有白胡子的老爷爷?山那边是什么?总想着有一天能翻过那座山头,亲眼看一看。好啦,现在到了山顶,该为以前的种种疑问寻找答案了。这就是虑。山顶有没有白胡子的老爷爷?没有。山那头是什么?还是山!没劲,再也不爬了,回家去!这就是得。在“安”的境界里逍遥游,提起所“虑”之疑时,就如同捧了个瓷器赏风景。忽然有一天,“哗啦”一下,瓷器在不经意时摔个粉碎,那就是佛教所称的“根尘脱落”,“能所双亡”了,使你豁然开朗,一了百了,岂不痛快!这时候问题的答案都有了,心中千千结一时俱释。我是谁?我就是佛!如何是佛祖西来意?庭前柏子枝。山那边是什么?是神仙姐姐的回眸一笑!这样答才有意思。信是你的福报,省得白费气力,不信你就亲自走一遭。洞山禅师在行脚多年之后,有次在水边洗脸,看见水里的影子,豁然大悟,写了一首偈子: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中庸》引孔子的话说:“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我们这一路上骑牛找牛,当下本已具足,却不敢担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要是一早信得过,潇洒已多时了,何劳如此辛苦重走西天取经路啊!某女尼悟道之后写诗说:“近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真是亏大了,回头找住持算帐去。“虑而后能得”就是这么个感觉,原已具足,徒劳求取,得了场空欢喜!空是真,欢喜亦是真。然后踏踏实实过日子,饥来吃饭困来眠。生活中的种种境缘,便如浮云之于青天,无妨无碍;种种烦恼妄想,就如浪花之于海水,无二无别。一念觉,烦恼即菩提,业力即愿力,事本无二,迷悟不同。儒家讲:“唯圣罔念作狂,唯狂克念作圣。”懂了,就是大智慧!信得过,就是无穷福报!《论语•里仁》开篇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zhì)?”里仁得智,正是“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安住在平等、亲仁的觉照状态,久之,则由定生慧,自心中之神通妙解、智慧光明忽然涌现。止、定、静,安、虑、得,相当于佛教禅宗的“静虑”、天台宗的“止观”,也是“看破、放下”,“断恶、修善”之意。“静即是止,所谓湛湛寂寂,一念不生;虑即是观,历历明明,万象森然。静即是定,虑即是慧。”(宝静法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讲述》)止、定、静就是“照见五蕴皆空”,安、虑、得就是“度一切苦厄”。所以《大学》“六证”心诀与佛法无二,是“正修”之大法。 回复 引用

TOP

新燕顿旺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新燕顿旺 当前离线

Member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0 小时 
最后登录
2008-1-30 

大校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4-2 
最后登录
2008-1-30 
251 发表于 2007-9-5 23:05 | 只看该作者

大道经纬:《大学》《中庸》释疑

环环相扣的《大学》《大学》开篇讲大学之道的一纲:明明德。接着“止、定、静、安、虑、得”就是明明德的具体方法:六证。空口无凭,给你个方法显明明德,让你知道“人之初,性本善”不是蒙人的,我们的本来面目、体性如如,本来就纯善无比,亲仁慈悲。接着这句“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当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对“六证”心诀的高度概括,最后再作的进一步解释,所以我特别将这句话与“六证”放在一起来讲,以使大家认识到它对前后文的承接作用。通过前面的细述我们知道,“六证”看似简单,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修行才能一步步印证。那么有没有一个更简洁的纲领贯穿始终呢?有!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六证最紧要的就是“知止”嘛,止于明德、亲仁、至善,也就是言行以礼,心存诚敬!有点熟悉吧?《论语》抓的就是这个重点,“则近道矣”。这是本章透露的第一重信息。第二重信息更关键。“六证”的过程又复杂,又漫长,可实际上却并不是非做不可的。这就象一个高明的科学家,经过无数年的心血证明了“1+1=2”,告诉我们,怕我们不相信,所以把他论证的公式、过程细细列明,使我们都能顺着他的脚步亲自认证。可这有什么必要呢?同理,孔子们为众生吃尽了苦头,释迦牟尼佛花十二年修九次第定、修苦行,饿得皮包骨头,奄奄一息,最后终于领悟到宇宙人生的究竟大道:“人性本善”、明德圆成——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那我们只要相信圣人们的证量就行了,按图索骥,言行中“知止”以克制妄想执着,当然就“近道”了,为什么非要把他们吃过的苦头再吃一遍呢?所以“六证”尽管是悟道的重要步骤,是内圣的修行路径,可是《大学》却没有详细演绎,反而把大块文章放在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原因即在此:相信圣人的证量,即可拿来就用。打个比方,圣人就像日子过得苦兮兮的科学家,他们发现了电、发现了种种真相规律,我们不用再发现一遍,直接受用就行,幸福快活!“电灯、电话、电视机……有了电,真方便,电的用处说不完!”同样的道理,知道并相信自己明德本具,与圣人、如来无二无别就行了,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运用明德的智慧和亲仁妙用,真正过上圣人、如来那样智慧解脱、常乐我净的生活,方不负此生。 “明德”大道的真实受用就在于信、愿、行。禅宗到六祖慧能的时候,喜欢直接指示,提倡顿悟,目的是要大家少走弯路。山那边是什么?还是山!信了就行,好好在家开心过日子,哪非要千里迢迢走一遭呢!但是话说回来,“顿悟”只是理悟,并非证悟,只有上根利智、大福报的人才能彻信不疑。还有很多人,一开始觉得自己懂了,可后来又犯嘀咕:山那边真的还是山吗?我怎么听别人说是海呢?……于是心有挂碍,忧虑不安,放着当下的美妙光阴不享受,光惦记这个。那就没办法了,你老人家就自己爬一趟山顶。或许真让你看见海了,开心得不了,以为发现了不同的真相。可海那边又是什么呢?辛辛苦苦再游过去吧,累死还好,没累死会被气死,因为你仍将发现海那边也还是山!这时恨不得抽自己耳光吧?悔不听孔子、子思和释迦牟尼佛的话,一生白白劳苦!现在我们回头看子思写文章的方法,太妙了!先告诉你人人都具明德,这是真的哦,不信你可以一步步修证到,只是有点复杂。可还有简单的办法,“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知止”就已近道了,时刻保持“诚敬”功夫,简洁圆顿!这不就是佛教的净土法门嘛,一句“阿弥陀佛”不离心口,就能去极乐世界(近道位,到极乐世界再进修、成佛)。然后子思再告诉你:既然“知止”就近道了,那你大可以直接发挥明德的妙用啊!这样既把问题说得清楚透彻,又更适应人们的根机,简直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另外,《大学》以修身为本,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志,可怎么才能让帝王将相、省长主席们迅速契入明德之境呢?他们愿意放弃高官厚禄,抽出十二年专修的时间来亲证“内圣”清净圆满的德行吗?我看难!你以为个个是明嘉靖帝啊,成天不上朝,躲在宫里学道士。就算他们愿意学,也不一定能顺利爬上山顶,半路迷路了怎么办?古往今来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人寥寥无几!所以圣人们以自己的修行体验,直接告诉大家人人本具光明德性,无染无缺,再教我们抓住这个本末、终始,在生活中“知所先后”,心存诚敬就行了,如此近道而行,不就是无量的功德吗!当然,也要特别提醒一点,由理顿悟虽好,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行合一才能得到切身体会,否则可能落入狂慧,“诚敬”不行,就容易变成“小人儒”、伪君子。 回复 引用

TOP

新燕顿旺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新燕顿旺 当前离线

Member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0 小时 
最后登录
2008-1-30 

大校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4-2 
最后登录
2008-1-30 
261 发表于 2007-9-5 23:06 | 只看该作者

大道经纬:《大学》《中庸》释疑

圣人原来是“剩人” 说到这里,我们来谈谈“圣人”的话题。我发现从古自今的读书人,多少都有点“圣人”情结,读了几本圣贤书,红朴朴的脸蛋上就浮现出圣人气象来,一说话就觉得自己是为了天下众生,俨然一副人天共尊的先知派头,使人忍俊不禁。这样的人,其实根本没明白圣人是怎么回事。那些真正的圣人啊,是从来没有“圣人”的概念的。那么,真正的圣人究竟是怎样炼成的呢?这第一个条件就是不缺钱、有时间,佛教称之为“清福”,人所能享受的最大福报就是清福。世间的福气——酒色财气,在命理学看来都是伤身、克身的,而且财生“杀”,使人处于复杂的人事关系之中,掣肘横生。所以大富大贵之人就像是套上车辕的牛马,辛辛苦苦;好比是旋转的陀螺,无休无止,身体又差、烦恼又多,自己作不了主。享清福的圣人可不同,有的是时间,钱够花,不需要为钱四处奔波,这样他才有条件想想宇宙人生的大问题。你看孔子,好歹是个贵族,有大夫的职位,钱肯定不缺。时间也有,私立院校的校长,日常工作就是研究宇宙人生的真相。老子呢?国家图书馆馆长,也不缺钱、有时间,看书查资料都方便。释迦牟尼佛呢?原来是个太子,富有四海,整天闲得没事情干,四处逛的时候被人的生、老、病、死触动了,咬咬牙学道去,同样是不缺钱、有时间。好了,以这个标准看看世间为名利富贵奔波的蝇营狗苟之辈,哪能成圣呢?第二个条件更苛刻了,必须要经过无穷劫难,九死一生。佛教中称为“魔考”。圣人的智慧多高、本事多大!哪来的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烈火真金,那都是从磨难中悟出来的!关于老子的资料不多,但我们仍能肯定他并没有常人的那般幸福生活,到老一把年纪还要骑青牛过函谷关,他的家产呢?儿孙呢?……所以老子很可能是个单身汉,鳏寡孤独之人。孔子不用说了,父母早亡、中年丧妻、晚年丧子,一生流浪,困苦不堪,好几次都有生命危险。释迦牟尼佛在雪山修苦行,差点死掉,后来在菩提树下发誓:不成正觉,誓不起身!打坐四十九天,无数批邪魔外道前来陷害,森然恐怖。成佛之后,四处说法,仍遭到魔王处处阻碍。他的堂弟提婆达多几次想杀害他。他化自在天的魔王波旬,用魔力蔽障佛众弟子,使他们渐生懈怠,断佛法缘,使释迦牟尼佛无奈地提前示现涅槃。这种种出题刁钻的“魔考”,一脸“圣人”气象的书生们有几个能及格?第三个条件,普行教化,重塑人类健康的灵魂、健全的人格。人们都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惜现在的老师不少是“豆腐渣工程师”。圣人深谙因材施教的无上师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度化人心,广施慧德,尽其一生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也许有人会说:“当老师多好啊,工资看起来虽然不高,但每年有三个月假期,福利好,又是铁饭碗,没事开几个补习班,外块捞得哗哗的,里外里一算,越算越划算……”我只好打个手势:“止,止,圣人的工作几乎都是义务的。”老子过函谷关遭门吏“勒索”,以文换自由,可见口袋里钱少啦。孔子办私立院校,一没有国家财政补贴,二没有民间资本注入,收的又多是穷孩子,虽然收学费,不过腊肉十条,可怜孔子他老人家四十多年吃腊肉,叫我肯定受不了。释迦牟尼佛的职业更尴尬,雅称“接受人天供养”,俗称“乞丐”。圣人就是这样子奉献青春、热血和口水的,苦口婆心啊,咽喉发炎都没钱上医院。请问诸位能胜任否?我看,工资被一次性永久拖欠“臭老九”,职业吸引力一定差!大家希求的多是“赚钱不厌、美色不倦”的工作。综上,真正心甘情愿履践上述事缘者,估计就是“剩人”了吧。《易经•系辞上》曰:“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我估计那其中一根无用的,甩手一扔,就化为孔丘或者释迦牟尼,与《红楼梦》里“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的笨石头可有一比,来如不来,不来又来,前不知趣,后不识抬,实在“剩闲”得没甚道理!可这世界非得有一个生来无用,又不得不生的,是为“剩人”,为万世尊仰。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有资格、有条件、有动力去追究无上大道,为心中的一个疑问就刨根问底,九死一生爬一趟珠峰,回来不厌其烦地细述他爬珠峰的过程、所见所闻,诸如“人很小、天很大、山连绵、云脚下……”之类,令我等打心眼里写个“服”字。可我老兄糟妻犬子一家人,嗷嗷待哺,“剩”不下来啊。所以自认为“圣人情结”并不怎么高明,我只想马马虎虎做个平常人。《老子》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圣、智、仁、义、巧、利,具体是个什么东西?说是一物即不是。判断的标准,首先不在名相上,其次不在言行上,而要洞察他的内心,看他的目的和用意,所谓“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人只有彻底杜绝圣、智、仁、义、巧、利之心时,才可能用清净、平常之心处事,方得“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无穷妙用。一旦心存圣、智、仁、义、巧、利的名相执着,便处处被束缚掣肘,违道便远,所以《老子》又有“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之语,执着名相,皆是荼毒,实为祸国殃民之论。知识分子有“帝王师”、“圣人”的念想,就已经很坏了,骨子里还是名利地位、锦绣富贵那一套。我们反观孔子,本来是有条件享受富贵的,但他舍弃了,在义与利面前,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义,哪怕一生“累累若丧家之狗”都无怨无艾。可见孔子并不稀罕帝王师,而立志为万民师、万世师。历史是由劳动人民创造的,孔子用他的一生实践着舍利取义,便是对历史创造者们最刻骨铭心的无言大教。苏轼写诗说:“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吾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细一读,极可笑。“愚且鲁”如何能“到公卿”?这不是嘲笑龙庭宝座上的皇帝是饭桶吗,年年给你那不符合“优生优育学”的傻孩儿连升三级!可见苏老才子只是假聪明,误一生还算轻的。那些有“圣人妄想症”的文人们,临死估计会长叹“我被‘圣人’误一生”,他们哪能想到“圣人”原来是“剩人”,执行起来如此高难度啊!好了,关于“内圣”、明明德的部分,就以“剩人”的话题告一段落。《大学》后文其实都属于“外王”的部分。 回复 引用

TOP

新燕顿旺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新燕顿旺 当前离线

Member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0 小时 
最后登录
2008-1-30 

大校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4-2 
最后登录
2008-1-30 
271 发表于 2007-9-5 23:06 | 只看该作者

大道经纬:《大学》《中庸》释疑

三、八目学道与行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古代那些想弘扬光明德性于天下的人,总是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要先和睦家族;想和睦家族,就要先修身养性;想修身养性,就要先端正心思;想端正心思,就要先真诚意念;想真诚意念,就要先运用智慧;运用智慧在于格除物欲。格除物欲然后能智慧涌现,智慧涌现之后才能意念真诚,意念真诚之后才能心思端正,心思端正之后才能修身养性,修身养性之后才能和睦家族,和睦家族之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之后才能清平天下。这一段话,正是对“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最佳阐述。天下事欲成乎其大,必先立乎其小;欲达乎其末,必先充盈乎其本。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放在了两只旧钟当中。其中一只旧钟对小钟说:“来吧,你也该工作了。可是我有点担心,你走完三千二百万次后,恐怕就吃不消了。”“天哪!三千二百万次。”小钟吃惊不已,“要我做这么大的事?办不到,办不到。”另一只旧钟说:“别听他胡说八道。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钟滴答摆一下就行了。”“天下哪有这样简单的事。”小钟将信将疑,“如果这样,我就试试吧。”小钟很轻松地每秒钟“滴答”摆一下,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它摆了三千二百万次。这个小故事说明,大事与小事之间,并没有黑白分明的区隔线。《老子》说:“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论语•学而》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雍也》又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宪问》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大德与小德之间,实在没有刻度可去丈量。一念善心就如同一滴水,当它汇聚成海洋时,就有了改天换地的力量,成就了蔚蓝无垠的大美。圣人也不是天生就胸怀天下的,他们只是能够从身边的美德开始落实而已。言其“小”,非言其“易”。俗话说:学道容易见道难;见道容易证道难;证道容易行道难;行道容易布道难。偶尔发心“我要做个好人”,很容易,连王朔都发过,吸毒的人都发过,但睡一觉醒来,痞子还是痞子,吸毒照样吸毒。能把这一念善心保持住,开始学习正道也还不难,但要精进不懈,“止、定、静、安、虑、得”以显明明德就难了。古人习定,有“百日之基、十月怀胎、三年哺乳、九年大定”之说,算下来就达十三年之久,中间将经历多少磨难啊,能够坚持下来,又具备聪颖资质者稀矣。所以这世界上学道者千万,见道者寥寥,证道者仅一二。后边的行道、布道就不用说了。平天下之本,在格物,可我们不要小看了“格物”。“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格物”就是亲民、止于至善的源头! 回复 引用

TOP

新燕顿旺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新燕顿旺 当前离线

Member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0 小时 
最后登录
2008-1-30 

大校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4-2 
最后登录
2008-1-30 
281 发表于 2007-9-5 23:07 | 只看该作者

大道经纬:《大学》《中庸》释疑

“六证”内圣,“八目”外王在具体解释什么叫“格物”之前,先向大家报告我研究《大学》的另一个心得:“八目”都属于“外王”,而不是像其他学者说的分属内圣、外王两部分。这个结论其实是子思亲口说的。本段第一句“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想要“外王”平天下,该怎么办呢?要先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这一大段内容是一条主线,一环扣一环,环环都指向如何“外王”平天下。也就是说,“八目”之中,无一不是“外王”的必要、前提条件。“八目”之间是完整的逻辑,我们不能从中间打成两截,说从格物到正心是“内圣”,修身到平天下是“外王”,那不符合原意。再从义理上说,前面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到“止、定、静、安、虑、得”,已经把“内圣”说清楚了。“内圣”是什么?明明德。那“外王”是什么?就是要明明德于天下。所以“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一句,便是要在“知”与“行”、“内明”与“外用”、“内圣”与“外王”之间作一个桥梁。《大学》一以贯之的流畅叙述风格,由此可见一斑。所以,我们千万别像朱熹那样随便挪动句子的位置,那无异于暴殄天物,灭圣人心迹。可大家也许还会疑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看起来都是心内之法,你为什么说它也是“外王”的步骤呢?我先举个例子吧。一块美玉,藏之山野璞石之中,被有经验的采石者发现了,他拿出仪器仔细测量、分辨、判定,最后非常兴奋地肯定璞石之中确有美玉,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内圣”,就是大家寻找、发现、肯定自己自性明德的过程。然后呢,他把璞玉带回家,加工成精美的玉器,这分若干步骤:开石、切割、雕刻、细琢、打磨、镀光等等。所以,玉器的完成,其实是从如何打开石头、切割璞玉就已经开始了,而不是从雕刻才开始的。同样的道理,“外王”也是从日常生活中显明明德的第一步——“格物”就开始的。在佛教中,正修分两种,一谓坐中修,二谓历缘对境修。坐中修包括行、住、坐、卧“四威仪”,但以坐修(打坐)为胜,主要是“止、定、静、安、虑、得”的思维修。而历缘对境修则是在平时待人、接物中观照心念,止于明德、礼敬。所以“八目”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就相当于历缘对境修,它是自性明德生起妙用的“行道”(外王)的开端。坐中修与历缘对境修的方法基本相同,皆由知止而定,区别就在于:坐中修重在明理,历缘对境修重在处事,心行之别,因此历缘对境修更强调正观、正行。所谓正观,就是六根接触六尘,生起六识,而起分别、妄想、执着等心结时,觉知其空无性体,即空、即假,而回复到即中的清净正行。比如吃饭,事体本空,是为四大假合之身,假医饿病之需,所以行饮食之中道。正观正行的过程,就是外王“八目”概说。即空、即假、即中,就是格物、致知,与《中庸》所强调的“中观”论点是一致的。所以,全面、准确地认识“外王”的八个步骤,是我们准确界定格物、致知及中庸概念的前提之一。 回复 引用

TOP

新燕顿旺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新燕顿旺 当前离线

Member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0 小时 
最后登录
2008-1-30 

大校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4-2 
最后登录
2008-1-30 
291 发表于 2007-9-5 23:07 | 只看该作者

大道经纬:《大学》《中庸》释疑

千年难辩唯格物自古对“格物”的理解千人千面,但大致分两大类。一类以朱熹为代表,认为是“穷物知理”的意思。见《补〈大学〉格物致知传》: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至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朱熹的意思,格物就是要学习万事万物,以尽其性,得其天理。这显然落入了心外求法,使人难有下手处。请问朱熹:万物之天理为何?如何体会?所以《补〈大学〉格物致知传》一段,貌似合理,实则一派空谈,虚渺无根,不能实修实证。另一派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认为心外无物,心即是天理,天理即心。格物就要格除自心物欲,以显发人人本具的良知良能。陆九渊主张“切己自反”、“发明本心”,即所谓“先立乎其大者”,直指人心,以求顿悟。如果这样做了,即使“不识一字,亦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陆九渊与朱熹在“格物”上的区别就十分明显了:陆强调对治内心习气,显发良知;朱强调向外学习研究,以图发现真理。在“鹅湖之会”上,陆九渊写诗说: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滴到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欲知自下登高处,真伪先须辨只今。陆九渊将自己的为学方法称为“简易功夫”,主张先“立大”发明本心,若得本,“六经注我”,一通百通。而把朱熹的治学方法称为“支离事业”,认为朱熹所说的“泛观博览”和“即物穷理”的认识途径支离烦琐,不切实用,从而引发了“理学”和“心学”的大辩论,宋明理学遂分化为“理学”和“心学”两个系统。黄宗羲在《宋元学案•象山学案》中这样评述道:先生之学,以尊德性为宗,谓“先立乎其大,而后天之所以与我者,不为小者所夺。夫苟本体不明,而徒致功于外索,是无源之水也。”同时紫阳之学,则以道问学为主,谓“格物穷理,乃吾人入圣之阶梯。夫苟信心自是,而惟从事于覃思,是师心之用也”。两家之意见既不同……于是宗朱者诋陆为狂禅,宗陆者以朱为俗学,两家之学各成门户,几如冰碳矣。 “理学”与“心学”的分歧实际上就是围绕“格物”而展开的,一个主张道问学,一个主张尊德性。黄宗羲对此也难置是非,于是说:“二先生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即使意见终于不合,亦不过仁者见仁,知者见知,所谓‘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然而,后来发生在王守仁身上的一件趣事,使得双方的辩论更添迷离。王守仁(1472年—1528年),原名云,后更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阳明子”。他早期师承朱熹,为了实行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子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结果什么也没有发现,人却大病一场。明正德元年(1506年),他因反对刘瑾,被廷杖四十,谪贬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驿丞。他希望自己不仅从世俗外部的得失荣辱中超越出来,而且能从生命内部的生死困扰中解脱出来,所以他日夜端居静默之中,苦苦探寻人生的究竟:“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此后王阳明转宗“心学”,将陆九渊万法唯心的思想体系加以扩充和发挥,推向新的高峰。他的主要观点包括“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等一元唯心观,强调:“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不可以心外求仁,不可外心以求义,独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晚年的王阳明用“四句教”对自己的思想进行了全面概括: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看起来,陆朱之辩,通过王阳明的实际修学验证而判出了高下。 回复 引用

TOP

新燕顿旺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新燕顿旺 当前离线

Member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0 小时 
最后登录
2008-1-30 

大校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4-2 
最后登录
2008-1-30 
301 发表于 2007-9-5 23:08 | 只看该作者

大道经纬:《大学》《中庸》释疑

水银泄地看格物近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牟宗三,在《中国哲学十九讲•儒家系统之性格》中认为,朱熹对《大学》的讲法很自然,比如致知格物、格物穷理,但他的毛病出在以《大学》为标准来决定《论语》、《孟子》、《中庸》、《易经》,结果通通不对。而王阳明呢,他说“你怎么知道《大学》里面‘致知’的‘知’就是良知呢”?要我说,牟宗三眼力也太差。他认为朱熹的讲法“很自然”,就已经上了望文生义的贼船,和朱熹一样,光从字面意思上揣度,而没有深入义理了。看到“格”,就以为是“格式”、“分门别类”,看到“物”,就以为是“万物”、“事物”,结果呢,通通不对。朱熹是这个地方不对——义理有悖,而不是拿《大学》决定其他儒典。如果义理对了,《大学》与其他儒典自然相融。所以朱熹对“格物”、“致知”错解的两大元凶,被牟宗三以表面的“自然”之由放过了也。但是,牟宗三对王阳明把“致知”的“知”解释为“良知”的疑问是有价值的,起码,它代表了很多人心中的疑问。说到这里,大家的胃口都被吊起来啦!究竟该怎么理解“格物”、“致知”?几千年的争论,且看我新燕顿旺解决手段如何!前面我们做了一些基础功夫,第一步就是把“六证”内圣、“八目”外王的主纲理出来了。“八目”就相当于佛教中的历缘对境修,是“生活禅”。先把这些大方面弄清楚,我们接下来就可以细考格物、致知的涵义了。大家知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在逻辑互为条件,如同瀑布泄地,不可割裂。也就是说,“格物”必须是能够帮助“致知”的,而“致知”必须是能够帮助“诚意”的,否则它们的内涵就有问题。而“诚意”的意思《大学》已明确指出,是“毋自欺也”。那我们就先从“致知”为什么能帮助人们“毋自欺也”说起。照朱熹的解释:“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格物穷理,是个什么理?“自然”地说,当我们努力地学习万事万物,向外求索时,就会发现其中的科学规律,相当于变成科学家了。格竹子,可以格出植物学家;格一条狗,可以格出动物学家。虽然难度非常大(自古读朱熹的著作还没读出过什么科学家,理学盛行的时期恰恰是社会科学水平近乎停滞期,也足见他的“格物穷理”没什么可操作性)。但这是最“自然”的逻辑。“致知”的“知”就是事物的发展规律。郭兰芳女士在她的《大学浅解》中说:“人怎么样才能诚意呢?首先要知道事物的缓急先后,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即所谓‘欲诚其意,先致其知’。”那么,懂得事物的发展规律,就真能有助于人们“诚意”吗?事实是:不能!发明纸张的蔡伦,品德就极其败坏!那些偷取别人银行帐号的电脑“骇客”,也很懂得电脑和网络的科学规律呢!所以一个人是不是“勿自欺也”,并不取决于他的知识总量(能),而是取决于道德修养水平(德),能高未必德沛,生活中随处可见败德能人!所以,“格”外物与“诚”内心,无疑是两条绳上的蚂蚱,很难蹦到一块去,把“格物”解释为“研究万事万物”肯定是错误的。从另一个角度说,要学道,首先必须格物,成为各式各样的博士、硕士吗?显然也不对。《大学》开篇就说人人本具明德,《孟子》说“人皆可为尧舜”,怎么“格物”不“致知”者就没法学道呢?所以朱熹把“格物”的“物”理解为“外物”怎么都讲不通。《论语》中孔子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达到仁是应该反求诸己的啊,怎么能向外求呢?只要自己做到了克己复礼,那么天下都归于仁了,对宇宙人生的疑问都豁然开朗,那么,朱熹所谓的“格物穷理”之“理”,又何在话下呢!显然,我们该听孔子、孟子的!那么,既然“致知”不是懂得科学规律,“格物”也就不是学习、研究外物了。下面再看看王阳明对格物、致知的解释。“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前两句说的是明德自性与后天习气的区别。本性纯善,脱离“善恶”的相对概念。但人的习气,对境起心,有善有恶,这都没问题。问题出在后两句:“为善去恶是格物,知善知恶是良知。”可“八目”的关系是“格物而后知至”,以王阳明的观点,是先“为善去恶”而后能“知善知恶”,先能做,后才知?不合常理!再说“良知”解释为“知善知恶”,它能成为“毋自欺也”的“诚意”前提吗?显然不能。所有的贪官都知道自己贪污受贿是犯法的,知道却还是自欺说:反贪局应该抓不到我。所以,“知善知恶”并非“诚意”的正因。王阳明的“四句教”,前两句靠谱,但对“格物”、“致知”的理解不正确。当然,王阳明除了四句简有对“格物”的解释,还有下边的说法,他认为“格”当解作孟子的“格君心之非”的意思:“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之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又说:“致知云者,致吾心之良知焉耳。”(《王阳明全集》)可见王阳明之所以错认“为善去恶是格物”,原因是将“物”当“事”解,事肯定分善恶,于是留下一段尾巴未割去,才将格物、致知变成先能做、后能知的奇怪逻辑。那么,格物、致知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我先提一个细节,“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前面用的“致知”,后面用的是“知至”,“致”与“至”是相同的意思吗? “知至”好理解,就是智慧显现。可“致知”呢?有两种解释。一,与“至知”意思相同,是达到智慧的境界。二,致者,用也。欲诚其意,先要“运用智慧”来观照真伪善恶。若诸位细心考究,相信都会同意“致”当作“运用”讲更贴切。而“格物”的格,恰恰是与致“运用”相反的意思,意思是“排除”。物者,物欲,非“事物”之外缘。所以,“格物”就是放下。“嗜欲深者天机浅”,只有放下利益计着和各种贪念,才能智慧显明,自作主张。“知”是智慧,本性流露的万德万能,王阳明解释为“良知”也是可以的。《列子•说符》记载了一个“齐人攫金”的寓言故事:“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yù 卖)金者之所,因攫(jué 抢夺)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意思是说:有个齐国人很想得到金子,一天清早,他穿戴整齐来到集市上,走到一间金铺里,抓了金子就跑。衙吏们抓住了他,问道:“光天化日,那么多人在场,你怎么敢抢金子呢?”那人回答说:“我抓金子的时候,根本没看到人,光看见金子。”这就是说利令智昏,色迷心窍,物欲不除则智慧不至。也许有人要诘问我了:如果“物”解作“物欲”,那子思为什么不说“格欲”,而非要说“格物”呢?真是个好问题!因为是俺主动提出来的,哈哈。我的回答是,“格物”解作“格除物欲”主要是为了突显与朱熹、王阳明的区别,实际上物欲之物,也应该表述为“物者,事也”才对。大家先别拍板砖,容我细说:此“事”非彼“事”也!朱熹的“事”是“事物”,王阳明的“事”是“事情”——“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所以王阳明才进一步讲“为善去恶是格物”,善、恶都是相对“事情”而言的,表现为事缘对心理产生的影响(意之所发)。《王阳明全集上•传习录上》有详细的叙述: “爱昨晓思,格物的‘物’字,即是‘事’字。皆从心上说”。先生曰:“然。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中庸言‘不诚无物’,大学‘明明德’之功,只是个诚意。诚意之功,只是个格物。” 先生又曰:“‘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天理即是明德。穷埋即是明明德。” “意之所在便是物”,我所说的“事”与此相似,作“心事”解,但与王阳明的解释不完全相同: “心事”不同于朱熹的“事物”,内外不同、心物不同。这个好理解。 “心事”不同于阳明的“事情”,内外不同,定性不同。所谓内外不同,“心事”是人心里的欲望、妄想、分别、执着,如《论语》子所绝之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而“事情”却是人们碰到的身外事缘,便在心里产生的牵系——王阳明所说之事亲、事君、仁民爱物、视听言动等等。我们的区别在于:意识心的牵系不仅是从外在事缘产生的,也可以是由内在的妄想、分别而形成的。比如闲居无事,欲望炽然,并无尤物妩媚于前,却从自心妄想中兴起的。女孩到了青春期,一人独坐时也常常忽而自卑,忽而高傲,无故寻愁觅狠,皆不从外在事缘而来。所谓定性不同,“心事”不分善恶,做事才有善恶。所以我所指的“心事” 与王阳明的“为善去恶是格物”有些区别。不论善恶,格物,就是要格除人的一切“心事”,否则就无法“知至”。比如某人失恋、下岗或者夫妻闹离婚了,变得心事重重,那么他思维就没那么敏锐,智慧便被遮障了。而这心事并不一定能分出善恶来,家里有了大喜事,老婆刚生个儿子,整个人都乐傻了,也是对智慧的一种障碍。所以,王阳明对格物的解释大体是正确的,但不够完整,仅局限于人对事缘的执着,而忽视了人们意识所产生的妄想和分别;他在表述上也欠清晰准确,尤其是正与不正,善与恶的分别是不对的。我所说的“格物即格除物欲”是方便说,其实也是“排除心事、欲望”——放下万缘的意思。人有贪、嗔、痴、慢、疑,心智就被妄想、分别、执着所遮覆,便成“心事”,此“事”不除,则知不至。后文凡“格物”解作“物欲”时皆同此理,不再特别注明。《孟子•尽心上》开篇,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yāo)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尽心、知性、知天三者,难道各异吗?非也。孟子是要将古圣之学一线穿却,否则后文“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又何从理解?无非是告诉我们心、性、天三而一的真相。那么,尽心、知性是什么意思?其实就是《大学》的格物、致知。如果能将上文理解透彻,则孟子这段话就能豁然开朗了。尽心便是格物,格除心事、物欲,使本心现前,便知性矣。“知性”就是“知至”,领悟到本性明德,通澈天命,知道“我是谁”了。同样,后文的存心,是存真心、诚心,这就是养性,养吾浩然正气,所以能事天也,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孟子》的修明方法,其实就是从《大学》止、定、静、安、虑、得等“六证”,和格物、致知等“八目”中演化而来的。综上,格物、致知就相当于佛教所说的“弃识用智”。这样格物、致知、诚意三者之间的推理逻辑就合理了。先顺着看:排除内心的各种欲望、牵挂(格物),被蒙蔽的智慧就会显现(知至),智慧显现之后才不会自欺欺人(诚意)。人之所以会自欺欺人,就是因为小聪明蒙蔽了大智慧,自私、贪婪之心占了上风,“以为”撒谎别人不知道、“以为”偷金警察抓不到;或者因为心事牵挂,不自觉地随顺了习气。病根都在“格物”不净、“致知”不明上。再倒着推:要想不自欺欺人(诚意),先要能够运用智慧来判断(致知),要想运用智慧(致知),就需要先排除内心惶惑不定的各种物欲、心事(格物)。前后互为因果,如同水银泄地,贯通酣畅,每一步都非常合情合理。所以,“明明德”相当于“明心见性”,亲履本地风光(佛教言“见法身”,孔子所谓“知天命”,心学所言“发明本心”),这时候智慧显现,见思烦恼就断了。什么叫见思烦恼呢?就是对宇宙人生的种种疑惑被消除了,在见地上与佛、圣人们完全相同,读佛经典、看圣人言教都能贯通无疑。但这时候还不是佛,因为我们的尘沙烦恼、无明烦恼,各种习气和欲望还没有断。好比一杯浑浊的水,虽然见地上知道它和纯净水一样,水性透明纯净,可实际上仍然得不到纯净透明的受用。《楞严经》上说:“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六祖说过:“六七因上转,五八果上圆。”意思是说明心见性之后,第六识转为妙观察智、第七识转为平等性智,可以从因地转化过来,也就是断见思惑,得如来智。但是前五识(眼、耳、鼻、舌、身)的自由控制和第八识(阿赖耶识)要转为大圆镜智,却需要在证得相应的果位之后,而这个证果的过程就相当漫长了。所以明心见性之后,才是真正修行的开始,也就是在日用中格物、致知,消除习气,正观正行,来发挥本性光明明德的智慧灵通。综上,格物、致知宜用“格除心事、欲望,智慧明达”的新解。首先,“格物”并不是“为善去恶”,而是“时时勤拂拭”。其次,“致知”也不仅仅是“知善知恶”,而是清净心行,运用智慧去观照自己,“莫使惹尘埃”。俗话说:财迷心窍、利令智昏。物欲不除,则智慧不现,行事就糊涂,正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或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也。说到这里,我们再解释一下“智慧”。“智慧”分根本智、后得智两种。“根本智”源自性德,即《论语》里孔子说的:“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根本智得自“里仁”,里仁就是前文“六证”中坐中修的“止、定、静”,“得智”就是“安、虑、得”,真正的智慧是从明德中自然流露出来的,是对宇宙人生彻底真相的洞悉。孔子在《周易•系辞传》中说:“一阴一阳谓之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意思是说人的天命之道,本身有一阴一阳、一动一静两种特性,阳为仁(显于事)、阴为智(存于心);静为仁(不变的原则)、动为智(应变的灵活),它们都是源自至善的明德。换句话说,人的本性具有如如不动(仁)、感而遂通(智)的作用,就如同镜子本身就有照天照地的功能一样。如何能保持它的智慧觉照呢?就在格物,时刻格除妄想、欲望、分别、执着,这样才能“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显明清净本性。《传习录》曰仁云:“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这个比喻本来非常好,却掉进朱熹把“格物”作“格外物”(照)的陷阱,不知道格物恰恰是磨镜,拂拭尘埃,而“致知”才是觉照,如明镜一般的清净性智,将自己心里生起的每一个念头,或善或恶,看得清楚,如此才能自诚其意。明德就相当于佛教讲的实相般若(bō rě 智慧),是本觉、根本智;格物、致知就相当于观照般若,是始觉、后得智。始觉源于本觉,后得智的充分显现其实就是“中庸”,是悟道以后救度众生,齐家、治国、平天下所需的权衡利弊的大智慧。 回复 引用

TOP

新燕顿旺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新燕顿旺 当前离线

Member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0 小时 
最后登录
2008-1-30 

大校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4-2 
最后登录
2008-1-30 
311 发表于 2007-9-5 23:08 | 只看该作者

大道经纬:《大学》《中庸》释疑

慧能和神秀慧能和神秀在禅宗发展史上留下千古佳,是因为他们PK的两首偈子。神秀写的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慧能和了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PK的结果大家都熟悉,五祖弘忍一天夜里悄悄向慧能讲解《金刚经》,慧能彻悟,被授予衣钵,是为禅宗六祖。所以一般人都认为慧能的偈子比神秀的偈子高明,而忽略了神秀偈子中的蕴涵有非常高明的修行方法。我们知道,五祖让大家写心得偈子的时候,神秀是“上座,现在教授师”,说明神秀对佛法已经有相当深的了解,经常代替五祖向大众讲法了。五祖对神秀偈子的评价是:“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表明:神秀的偈子虽然着相,但用功的方法是对的,如此修行有大利益。而对慧能的偈子,五祖的评价是:“亦未见性。”这也不仅仅是由于“恐人损害”慧能,而是他的偈子虽见空性,却着了“空”相。慧能彻悟是在五祖为他讲《金刚经》,说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才言下大悟,说:“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又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个时候,五祖才真正印可他悟到本性,然后告诉他:“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后来慧能来到南方,避难在猎人队伍里,“凡经一十五载”。那么请问:慧能这十五年中在干吗?说白了,他就是在历缘对境修,按神秀“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的用功方法“磨镜子”。我们再好好琢磨五祖“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这句话,便可了解他何以要把衣钵赋予慧能,而不是神秀。实际上神秀偈子中的修行方法相当重要,而且必不可少,连慧能这样的利根的人在开悟后,都还要花十五年时间去拂拭身心。但在修行的次第上,不先悟明本心,则智慧不起,那么历缘对境修的“拂拭”依何为凭呢?所以五祖才特别强调“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同样的道理,《大学》之道,“止、定、静、安、虑、得”的“六证”心诀,目的是要通过坐中修,使人明心见性、明明德。见性之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目”,才是历缘对境修,改变习气、转换气质,利益众生。这和慧能的修行步骤完全一致。第一个阶段,他悟到空性,明白了缘起性空的道理,所以写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偈子,可这时候还没有彻悟,只相当于《大学》“止、定、静”的阶段,智慧还没有生起。第二个阶段,悟到性空缘起,空有不二(自性本自清净、能生万法),“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这时才彻悟本心,相当于《大学》的“安、虑、得”的阶段,证到本性明德仁、智双融的特性。第三阶段,慧能在猎人队伍里历缘修行,随机说法,“吹毛用了急须磨”,就相当于《大学》“八目”的步骤。格物的具体心法,其实就是《金刚经》最后那首偈子:“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排除心事、物欲,关键是看破、放下。所以说:“格物”与“时时勤拂拭”相应,“致知”与“莫使惹尘埃”相应,都是明明德之后,由内明到外用、内圣到外王所必须经过的重要步骤。否则,你那个“外王”就是普通人的势利、虚伪、贪婪和野心,会变成没有标准、凭依的恣意妄为。《大学》讲到这里,大家才知道其中蕴涵有多么重要的修行法则了吧。今后,大家可别再学朱熹,自鸣得意地涂改经典,结果却造成儒家思想“正修”方法的面目全非,罪莫大焉!何况,《大学》差不多是儒家思想中唯一一篇明确阐述修行法门、次第的重要经典,还原其本义就显得格外迫切,尤为重要了! 回复 引用

TOP

新燕顿旺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新燕顿旺 当前离线

Member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0 小时 
最后登录
2008-1-30 

大校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4-2 
最后登录
2008-1-30 
321 发表于 2007-9-5 23:08 | 只看该作者

大道经纬:《大学》《中庸》释疑

颠颠又倒倒,好比喝高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从天子到普通百姓,无一例外都要以修身养性为本。根本迷乱而想把末节处理得当,是做不到的。对应该着重的忽视,应该忽视的着力,从来没有这样(行事颠倒而能成功)的道理。这就叫善知根本,这就叫智慧高明之极啊。首先,对两处译文说明一下。第一,“未之有也”是倒装句,“未有之也”的意思。多数《大学》读本译作“从没有过这样的事”,有欠斟酌。轻重颠倒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只是他们想舍本而治末的企图不可能实现而已。所以最好解释为:从没有这样的“理”。第二,“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跟格物、知至根本没什么关系,“知本”是善于了解根本、抓住关键,“知之至”是智慧的最高点。而一般人看见有“八目”,后边又没有具体解释什么是“格物”、“致知”,心里就慌了,非要在文章里挖出一两个“物”、“知”的字眼来揣测不休。这样读书,才真叫“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了。其次的问题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为什么皆以“修身”为本,而不是以“格物”为本?照常理,“八目”的“格物”在最前边啊,它才是根本吧?我举个例子吧,比如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可“人是铁,饭是钢”,所以要吃饭,吃饭先得做饭,做饭先得洗米。那我们可不可以不具体解释什么是做饭、洗米,而直接说吃饭是健康之本呢?可以!因为“格物”、“致知”的具体含义,实际上和“六证”——“止、定、静、安、虑、得”的方法一样,区别只在于是“坐中修”还是“历缘对境修”,是“明明德”还是“保持明德”而已。“格物”就是“止、定、静”,教我们见利思义,起心动念都用明德的标准“格”一下;“致知”就是“安、虑、得”,教我们用心智观照、分析利弊而得到正确的答案。同时,后文的“诚意”、“正心”又与“格物”、“致知”相应,教我们用“不自欺”的心态进行抉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成就一身正气。故而,格物、致知这两个环节便无须赘言了。我们将“八目”稍加归结便知道:“诚意”和“修身”才是主心骨。齐家、治国、平天下都以“修身”为本,而“修身”又以“诚意”为本。“诚意”是由“心”到“行”的关键,而“修身”则是由“己”及“人”的关键。最后我们来整体确定这几句话在行文中的作用。它并不是在阐述格物、致知,而是对前面“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国治而后天下平”的高度总结,从“八目”中点出“修身”的重中之重!能抓住“修身”的根本,才叫识大体,才是大智慧。我读书的时候,老师经常出一道作文题:“我的理想”。我有时候写“医生”,愿意像白求恩大夫那样,为人民的身体健康而奉献青春;有时候写“老师”,为成就别人的理想、照亮学生的前途而蜡炬成灰;有时候写“解放军”,愿意为祖国的强大而站岗放哨。其实我都是瞎扯的,压根儿没认真想过真正的理想,以及如何才能实现理想,只是根据自己对什么题材“来感觉”,可以完成作文要求的字数而定。那么,《大学》的理想抱负——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谓热闹非凡,牛气烘烘,它会跟“我的理想”一样华而不实吗?如果不会,又该怎样去实现呢?答案就在“八目”里。万丈高楼平地起,得一步步地加以落实,其中,“修身”是最大的关键。自己的能力素质、道德品德跟不上,一切免谈!《百喻经》有个“三重楼”的寓言:一个愚蠢无知的富翁,有一次见到别人家的三层楼房,富丽堂皇,美轮美奂。他想:我的钱不比他少,为什么不造一栋呢?于是他请来工匠问道:“你懂得造那样的三层楼房吗?”工匠回答说:“那正是我造的。”富翁便叫他为自己也造一栋那样的房子。工匠便带领工人打地基,垒墙砖。富翁看了不解,问道:“你们在干什么?”工匠说:“造三层楼的房子呀。”愚蠢的富翁说:“我不要下面两层,你给我造第三层楼房吧。”工匠们都笑了,说:“哪有这种事情?不造下面两层房子,又怎么能造第三层楼房呢?”经文解说道:“何有不造下第一屋而得上者?譬如世尊四辈弟子,不能精勤修敬三宝,懒惰懈怠欲求道果,而作是言:我今不用余下三果,唯求得彼阿罗汉果。亦为时人之所嗤笑,如彼愚者等无有异。”《大学》的八目也正是这样的八层高楼,要想平天下,哪能不从诚意、修身开始呢?圣人说的话,都是治我们凡夫的病——颠倒病:眼高手低,志大才罔。所以《大学》的精义就是这样朴实而奇伟的,讲的是人之所以为人,能与天、地并称“三才”的大道,既不消沉卑屈,也不狂妄空谈,字字句句都将之落到实处。 回复 引用

TOP

新燕顿旺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新燕顿旺 当前离线

Member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0 小时 
最后登录
2008-1-30 

大校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4-2 
最后登录
2008-1-30 
331 发表于 2007-9-5 23:09 | 只看该作者

大道经纬:《大学》《中庸》释疑

朱熹少赚的稿费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wù)恶(è)臭(xiù),如好(hào)好(hǎo)色,此之谓自谦(qiè)。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肝肺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所谓真诚意念,就是不要欺骗自己。如同憎恶臭味、钟爱美色那样自然流露,这就叫“爱我所爱”。所以君子必定会谨慎对待独处的情境。小人闲着的时候总不干好事,什么都做得出来,见到道德君子便心生厌恶,总是掩饰自己的恶迹,夸大自己的优点。可在别人看来,就像能看穿他的肝肺一样了然于胸,掩饰于他有什么好处呢。这就叫“心有所想,行有所像”。所以君子必定会谨慎对待独处的情境。要我说,从这一段可以看出朱熹少赚了不少稿费。为什么呢?我们倒着推一下“八目”就知道了。《大学》现在的阐述方法是: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 所谓治国必齐其家者……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 所谓诚其意者…… 请留意,《大学》直接从“诚意”开始,用词是“所谓诚其意者”,即解释“什么叫诚意呢”?不像后文:平天下“在治其国者”、治国“必齐其家者”……没用“必、先、在”等的语式。说明什么?说明“诚意”本来就是阐述“八目”的首段!《大学》根本就没有漏简的问题,而是早就想好要从“诚意”开始讲的。接着呢?跳过“正心在诚其意者”,直接就讲“修身在正其心者”了。注意这些细节,就能更好地理解《大学》只想强调从心到行的“诚意”、从己到人的“修身”两个根本!所以《大学》故意抛弃其他枝节,开门见山地谈:“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反过来说,要是真按朱熹那个死读书的方法就有意思了,因为《大学》不仅少了“格物致知”章,还少了很多章,见下文括号中的内容: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 所谓治国必齐其家者……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 (所谓正心在诚其意者……)所谓诚其意者……(语式改为:所谓诚意必致其知者……)(所谓致知在格其物者……朱熹“补《大学》格物致知传”)(所谓格物者……)小学数学及格的读者们,赶紧帮朱熹老先生算算吧,除了他已经写过的“补《大学》格物致知传”的“所谓致知在格物者”,他还少拿了“所谓正心在诚其意者”、将“所谓诚其意者”改为“所谓诚意必致其知者”和“所谓格物者”三篇“补丁”钱呢!《大学》果真那么残破不堪吗?我新燕顿旺可没看出来。相反,《大学》在我眼里根本就是一篇完美无缺、天衣无缝的论述修行次第的好文章!真正的重点难点全部都指出来了,而对那些扣字眼的枝蔓和水到渠成的步骤一律剪除,干净利索!小时候大家可能都唱过一首儿歌:“小皮球,香蕉梨,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这要被朱熹小朋友听见,肯定就哭起来了:“妈妈,妈妈,他们唱错了,一到二十都没数,怎么就马兰开花二十一啦?二二、二三、二四又没数,怎么就二五六,二五七啦?”哈哈,照朱熹的数法,那是在打手心布置作业,不是唱歌跳皮筋。所以,朱熹的《大学》版本,是枯燥乏味而且漏洞百出的数学公式,不是活泼灵秀、智慧隽永的大家文章。朱熹之误,其深也欤! 回复 引用

TOP

新燕顿旺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新燕顿旺 当前离线

Member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0 小时 
最后登录
2008-1-30 

大校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4-2 
最后登录
2008-1-30 
341 发表于 2007-9-5 23:10 | 只看该作者

大道经纬:《大学》《中庸》释疑

欺骗与反欺骗自谦,郑玄认为“谦”通“慊”,意思是“自我满足”。“诚于中形于外”意思是有心必有行。这两处我不想直译,感觉“爱我所爱”、“心有所想,行有所像”可能会口语化一些,也更容易理解一些。中国是个盛产伪君子的国度,他们的嘴脸自古都一样:“盗憎主人,犬吠希见”。丑事做得太多,所以心虚,怕见到君子,怕被人不齿而人格彻底破产,于是自吹自擂、急于表功,听不得批评意见,一触即怒,睚眦必报。南怀瑾说人生大多是做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这是一场颇具讽刺的猫鼠游戏。一念不诚,就开始“自欺”,文过饰非,自甘下流,为“欺人”的进一步行动寻找心理安慰,雕饰言辞。可结果呢,螳螂捕蝉,后有黄雀,谁都不免“被人欺”。《围城》里的方鸿渐、孙柔嘉,哪一个不是假?都在演“空城计”,自陷围城,里边的想出来,外边的想进去。《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和贾府上上下下,哪一个不是假?像柳湘莲骂的“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一部《红楼梦》可不就是“假语村言”吗。小说写的也是人生,各自粉墨登场,纠缠责怨,闹个鸡飞狗跳,最后“欺”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欺”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佛教说:“人生酬业。”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人不能完全脱离社会关系而存在。一个人众叛亲离的时候,便是行将毁灭的时候,所以小人在做阴私之事的同时,很希望能继续披一身“好人”皮。于是乎,行为不端的父母,便以“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为遮掩;嗜吃肉食的人,爱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始乱终弃的张生,抛出一篇“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的红颜祸水怪论。行为不够光明正大的小人,总会有冠冕堂皇的成套说辞,甚者更能扭曲经典,聊以自慰。比如“无毒不丈夫”、“男尊女卑”等等。实际上,“无毒不丈夫”是“无度不丈夫”的讹传,与“量小非君子”对仗。而《易经•系辞》只有“天尊地卑”,并无“男尊女卑”,尊卑的意思是指天、地、人的高下位置而已,每卦六爻都形成两两成对的天、人、地的关系,故后文便讲“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卑、高、贵、贱都是说“位置”。《易经•系辞》同时还有“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之说,但它的意思是:乾道阳刚故成男,坤道阴柔而成女,指代乾坤的阴阳之性,所以后文便讲“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如同万物先得到太阳普照,然后才从土地中滋生出来一样。可见,儒家原典根本就不存在“男尊女卑”一说,这个词是从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三折:“虽不曾夫贵妻荣,我只知是男尊女卑。”才开始出现的,都是君权、父权、夫权病态发展的产物。所以说,小人自欺欺人的伎俩甚高啊,卮言、重言、寓言并出,文采着实不凡,正如《中庸》所讲:“小人的然而日亡。”他们师心自用,不知悔改,虚伪的面具便会有失去遮掩粉饰之效的一天。那么,我们观察一个人,就该听孔子之言:“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sōu)哉?人焉廋哉?”真善还是伪善,高尚还是猥琐,不仅要听其言,观其行,还要假以时日,他的真面目就跑不掉了。《论语》多次强调“主忠信”,其实就是“诚意”,不自欺欺人,只有这样才能交到跟自己一样力主忠信的朋友,对自己所犯的过错也能实事求是地改正。不欺则诚,看起来似乎简单,做起来却难,因为所有欺骗行为的背后,都是放不下一个“我”字,有“我”则有“我欲”,为贪图物欲,就难免行自欺欺人之事。所以诚是从大公无私、浑然忘我开始的,体现在利与义的依止处,事关天命大道的彻底真相。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去之与存之,是从诚意(是否自欺)而分野的,一念小人、一念君子;一念天堂、一念地狱,诚意是人的立身之本,万德之母!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而诚于中则形于外,君子怎么能不慎独呢?这一段,子思先解释“诚意”,然后用小人的嘴脸来表现“诚”、“慎独”的重要性,诚则君子,欺则小人。但我们要知道,诚意难为,它是万德之源,所以子思用了大篇幅来解释诚意的方方面面,给我们指点出切实可行的路径。 回复 引用

TOP

新燕顿旺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新燕顿旺 当前离线

Member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0 小时 
最后登录
2008-1-30 

大校

帖子
45 
精华
龙元
217429 元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4-2 
最后登录
2008-1-30 
351 发表于 2007-9-5 23:10 | 只看该作者

大道经纬:《大学》《中庸》释疑

什么叫慎独?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pán),故君子必诚其意。曾子说:“所有的眼睛都在看着你,所有的手都在指着你,多么地严峻啊!”财富可使房舍华丽,道德能令身心庄严,心胸广阔,则体态祥和,所以君子一定要真诚自己的意念。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是作者引用曾子的话,那么《大学》的作者就并非曾子本人了,这是判定《大学》作者很重要的一处线索。心广体胖,指心胸宽阔,安泰宽舒。 “诚意”首先是要能做到“慎独”。为什么要慎独?子思分三个层次讲清楚这个道理。第一,独处的时候还用得着自欺欺人吗?这正是爱我所爱、随顺真心真性的时候。第二,独处的时候,恰恰也是君子和小人泾渭分明的时候。因为“小人闲居为不善”,所有的毛病习气都曝露了,他自己还以为可以不被人发现呢。第三,“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这是君子独处时的存心。十不是实数,而是代表多。独处时的“不善”何尝能欺骗人呢?“诚于中,形于外”,“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所以君子恰恰要在最可能放逸时,观心正行,使明德大放光明。从这三个方面深入去理解“诚意”,才能明白子思用《大学》一文点明“修行次第”的指引作用。怎样诚意?就是要象独处时那样完全真诚,不欺骗,而且在独处的时候也依然能保持善心、立身正道,就像被所有人看着、被所有人指着一样,使罪恶的意欲无所遁逃!所以慎独的功夫其实就是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的躬身反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只是在错误面前是自我欺骗,还是正视它、改正它而已。《论语》解释“为政以德”,用了一句《诗经•鲁颂•駉(jiōng)》里的话:“思无邪。”诚意其实就是“思无邪”,是纯善德性的自然流露。所以,“慎独”是“诚意”的一条重要考核标准,在人前人后表现出诚意,未必是真诚意,只有独处燕然,而心仍无杂念邪思的诚意,才是真诚意。陆九渊说得好:“继续之不善,防闲之不严,昏气恶习,乘懈而炽,丧其本心。”人之所以修行不得力,不是缺少一念诚善、恻隐,而是不能将诚善、恻隐之心扩而充之,持而久之,尤其是会当独处时,便懈怠放逸,前功尽弃。“慎独”便是要在诚善、仁爱的根本上持续不断地浇灌养护。 “富润屋,德润身”是“诚于中,形于外”另一种表达。润,既指安泰平和的生活态度,又指君子温润如玉的操守:那么地谦虚含蓄,彬彬有礼。这是由他的道德修养而散发出来的气质,装不出来。所以古人修学儒家思想,有一种“润”的修行方法,让自己时刻保持“温润”的心行,待人接物皆以平和直处,久而久之,明德的气象便长养光大。在《论语•学而》中,子贡评价孔子有“温、良、恭、俭、让”之德,《论语•述而》说孔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两处“温”字,都指温润、平和,举重若轻,荣辱不惊。所以,“温”也是相由心生的有力证明,道德君子总是法相庄严的,大家都愿意亲近。 回复 引用

TOP

人龙网 ( 豫ICP备05017874号)|联系我们 |Archiver|WAP

GMT+8, 2010-2-11 16:59, Processed in 0.131956 second(s), 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