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蓝凌科技:医易相通 ——浅释道医的理论基础 (研医集之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22:55:40

之四

 

                     医 易 相 通

                (浅释道医的理论基础)

 

之所以把在唐代孙思邈以前的中医称为道医,是因为当时的中医是完全以道家的理论思想为指导的,而道家也可以称为阴阳家,是以阴阳五行等易经思想为基础的,所以称作道医。当时的中医一般都是在依道家思想进行修炼的人,对易经八卦都比较精通,一面修炼,一面行医,即治病救人,又修心健体,所以可以叫做:医易不分家。而能称为名医的人,大多数是既通医理,又懂命理,还明白地理的三通晓的智慧高士。这些高士在实践中,首先是医德高尚,同时又是医术高超的。

道家思想基本上是唯物的,即使用现代科学来解释也是经得起推敲的。本人试浅释如下。

道医理论基础是易经。易,就是变的意思。其中有三个基本要点,即变易、不易、简易。第一是:变易,是说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必变的,而没有一成不变的,但其变化是渐变而不是突变的,是由量变逐步达到质变的,而其变化主要在于内因。第二是:不易,是指在一切必变中,都会有一种绝对不变的本体,西方呼之为上帝,佛教称之为佛,老子名之曰道。这是指那些不变的恒存永在的法则,所以叫做:“天不变,道亦不变。”比方说,有生必有死,因为生者为阳,死者为阴,而阴阳是互相转化的,阳必然逐渐转变为阴,则生者通过渐变必然会转化为死,这是不变的道理。万物都离不开这些不变的道理。第三是:简易,就是用归纳法将宇宙间的现象和人及事,归而纳之成极简单的必然之理,就称为简易。通过简易,可以把事物复杂的变化归纳为简单的道理,而让人们一目了然,见微而知著。比如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一句话就包含了很多的道理,充满了唯物辩证的法则!

按道家的观点,从宇宙宏观看,变易的过程是这样的:初始时是什么也没有,叫做无,或说成是混沌状态。进而在无中生有,即无极生太极,也叫做道生一。进而一分为二,即太极生两仪,即阴阳,道家叫做一生二。此时,阳清者上浮,阴浊者下沉,从而天地分。在天地两者阴阳交合中,人始生,天地人出现,叫做二生三。两仪又生四相,即春夏秋冬四季。四相生八卦,即八方:东方震卦属木、南方离卦属火、西方兑卦属金、北方坎卦属水、东北艮卦为山、东南巽卦为风、西南坤卦为地、西北乾卦为天。八卦又激荡交互而成六十四卦,每卦六个爻,共计三百八十四爻,代表万事万物,至此也叫做三生万物。其本源乃是阴阳交感而万物生。

五行的含义是什么呢?不明白的人错误的认为是唯心算命的那一套。其实,行,就是动的意思,就是一切都在运动不息的行进之中。而五行实际是指五颗在不停运行之中的星体,是个天文现象的代号。具体用金、木、水、火、土五个字来代表,实际指的是:金是太白星,木是岁星,水是辰星,火是荧惑星,土是镇星。这五个星加上太阳与月亮,共称为七政。这些星球都放射出能量,都对地球发生着影响,当然地球也同样放射出能量而影响其它星球。那么,五行在实际运用中的意义和作用又在那里呢?在八卦的方位上是:金—西方,木—东方,水—北方,火—南方,土—中部。又根据天人感应的原理反映在人体中的五脏,则是:金代表肺,木代表肝,水代表肾,火代表心,土代表脾胃。依据综卦的道理,一切事物在变化中都是具有相对性的,即可以相生也可以相害,就是任何事物都有其有益的一面,同时也有其有害的一面。而五行本身也是如此,也是互相相生或又相克的,具体为,相生的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相克的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天干就是指五个星球放射的能不断地对地球产生干扰,因此定名为天干,而每个星球的干扰又分为阳性干扰和阴性干扰,即阳干和阴干,所以就有了十个天干,即: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中间戊己土、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其中甲丙戊庚壬是阳干,乙丁己辛癸是阴干,合在一起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

地支则是地球对这些星球反作用的能量。共有十二个地支,共同代表着地球本身的放射能,与天干交互作用而形成对地球的天地之间事物变化的影响。地支具体称作: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也有阴阳之分,即阳支或阴支,子寅辰午申戌为阳,丑卯巳未酉亥为阴。十二地支既可以代表十二个不同的年代,又可以代表一年的十二个月,还可以代表连续的十二天,也代表一昼夜中的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是现在的二个小时)。

从天干的甲和地支的子开始相配合为甲子开始,十二个地支与十个天干互相排列配合每六十循环一个周期,即一个花甲

如果用来纪年,就是六十年一个花甲,即甲子年生人的人,到第六十一岁时又到了以甲子来纪年了。那么,长远的可以说600年是个中花甲、6000年是个大花甲,短期的可以叫60个月(五年)为子花甲、60天为孙花甲、60时辰(五昼夜)为最小花甲。

人诞生的年、月、日、时,四个时间概念就是所谓的人生先天命运的四个支柱,每个柱都用干支记载下来就是八个字,也就是人的生辰八字,它带着人生辰时刻包括地球在内的宇宙信息和能量等对其的影响,这是客观的,这就是所谓的先天之命,而在后天的显现就是运,这些也是可以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天干地支是一门伟大的学问。对物质文明而言,这门学问是超然独立的,代表的是宇宙之间的时间和空间及相互影响,道家称之为“造化烘炉”。这些都是完全正确的、唯物辩证的思想理论!而人类在这个烘炉中不过是一点点的渣子而已,一个人充其量也就是一粒尘埃。所以中国以往的年代,不论人事的兴衰、帝位的转移,一律采用干支为年的代表。阴阳、五行、干支在中医,尤其是在道医中,认为这些对气脉、穴道,对医理及针灸疗法、乃至对养生健身都有直接的关系。这听起来好像是玄中有玄,其实明白其中的理论基础后就十分清楚,并不觉得神秘和玄感了。本文只粗略的介绍一个子午流注。

所谓子午流注,就是中医学根据天地人合一的宇宙观总结出来的对人体保健、治疗的一种规律性的现象。即人体的健康,无时不受气节的变化、地理的环境、以至时间运转的影响,具体的是每天十二个时辰与人体内的十二条经脉(手三阳、手三阴、足三阳、足三阴)息息相关,而经脉又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相通连,即如《黄帝内经》所云:“经脉流行不止,与天与纪”。子午流注的规律是:按十二地支作为人体日节律的指称,就是指人体一昼夜中阴阳消长、盛衰的情况。揭示出每个时辰都有一个脏或腑来当令,或解释为主做工,具体为:子胆丑肝寅是肺、卯为大肠辰是胃、巳脾午心小肠未、申为膀胱酉是肾、戌为心包亥三焦。那么一天中如何作息是正确的呢?总体讲就是要“因天之序”顺势而为,不可逆天而动。大体就是,卯时(早5-7时)是大肠经当令,应该大便,做新陈代谢过程中的谢陈工作;辰时(早7-9时)是胃经当令,当进早餐,做纳新的工作,以供脾脏的运化;午时是心当令,最好打个盹养养心神,这是最能保养精气神的时机。以此类推,总合在一起解释,子午流注就是:子是子时,为十二地支第一的起始序数,是一阳初生之时;午是十二地支的第七个序数,是一阴初长之时;流是指人体的气血运行从子时到巳时是一阳初生到六阳盛旺,再从午时的一阴初长到亥时的六阴旺盛的这种息息循环无端无止的规律性变化;注就是指气血适时对相应组织的灌注。

由此,按干支变化对各类疾病的产生、诊断、治疗等都有相应的理论和办法,这里就不展开叙述了。一句话,要想养好生、治好病就必须懂得这些天人合一的道理,要“因天之序”,不要逆天而动!而要真正做好,就必须认真学习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这些思想理论,丰富我们的头脑,武装自己的思想,指导实际的行动,这样才能修身健体,修心养性,延年益寿。

 

                                潜龙    读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