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律师怎么收费:ZZ看看皇汉基因图谱!针对某些X遗说北方汉人基本上是胡人后代的谬论[强贴呀!顶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0:09:16
  

ZZ看看皇汉基因图谱!针对某些X遗说北方汉人基本上是胡人后代的谬论[强贴呀!顶吧!

虽然我不是唯血统论者,但针对某些X遗说北方汉人基本上是胡人后代的谬论一定要反驳!!!!!

于是转贴了这篇有凭有据的文章! (原文太晦涩,这里先贴简介。又,原来简介因我对原文的理解偏差,有误。在此道歉!!!又,原文在回帖中)

我说北方汉族两千年来变化不大,那可是有证据的。
首先大家看Jobling的THE HUMAN Y CHROMOSOME:AN EVOLUTIONARY MARKER COMES OF AGE,NATURE REVIEW GENETICS,2003年8月,Vol 4,P598-612,网上资源
http://www.nature.com/nrg/journal/v4/n8/full/nrg1124_fs.html
其中一幅图,
此图中对于Northern Han的成分与文波等人的十几个地区,五百多人的数据大致一致,说明这些老外没骗咱们。
图中还有蒙古族26,通古斯族的Evenk27,突厥族的哈萨克17,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尽管北方受诸多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长达几千年,然而直到今天,他们仍是泾渭分明的,诸阿尔泰民族最多的成分C,在北方汉族中不足5%(此图中)8%(文波文章中)文波的数据在#751中有。
另外,C是个古老的成分,中原本来就有的,就是说,其实8%中很多仍是2000年前就存在于汉族人中,这一点在南方汉族身上表现出来。据我的估计,两千年来来北方汉族的原有成分保存了90%左右,这还是父系的,母系更多。比如,北方汉族大约有5%的高加索种父系血统,但母系上只有不到1%。综合父母系而言,应该在93%以上。
证据二,我的一个网友根据文波的数据作了一个南北方汉族的父系成分比较图, 

 
从中看出,总体上南北方相差不大,由于南北方汉族应付的是不同民族,两者相差不大意味着两者都保留了非常多的原有血统。只是南方汉族的母系偏差稍大,结果导致他们的常染色体遗传(父母都有份)比之北方汉族要稍微接近于南方少数民族一些。但也只是稍微而已。并且我们的传统习惯是以父系为主。而且横向比较世界其他民族,虽然没有血统完全纯正的民族,但皇汉民族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在血统上比之其他民族都是相对较为纯正的民族。这份科学研究狠狠地驳斥了X遗北方汉人基本上是胡人后代的谬论。 收藏 分享 回复 引用

 

隨風潛入夜

 

2#  

东亚人的遗传组成和源流分析

这篇文章是我随便搞的,在网上发文,做到这种程度甚至有点过了。现在科研工作是一门职业,听起来很崇高,实际上很枯燥。再也没有象上个世纪初的物理学那样有频频的激动人心的成果出来了。上上个世纪时,沙龙里如果不能对当前科学的最新进展品评一番是会被人笑话的。如今变成了如果不能对某个封面人物的绯闻闲扯一气是会被人冷落的。科学离普罗大众越来越远,公众的科学素养整体走低。有一些科技新闻出来不是不被理睬,就是被误解,有意无意的误解,于是我们经常看到某某发现挑战进化论啦,诸如此类。科学家埋头做事,与公众缺乏交流,这是一个重要原因。另一个原因,隔行如隔山,这一点我自己也有感受。为此,我将我所知道的容易为人所理解的以尽量通俗的方式奉献给大家。由于写得仓促,拼凑痕迹很明显,也很罗嗦,不通的地方尽管扔砖,不懂的尽管问,这也有助于我有时间把它再改一改。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我最早发于两全其美。

东亚人的遗传组成和源流分析
东亚人群按通用的说法,都属于蒙古人种。以前人类学划分人种靠肤色,体毛多寡,颅相,面部特征,身材等体质形态。当然在综合了所有这些特征后,这种划分方法还是比较科学的。然而,在一百年前,简单依靠肤色(或者加上体毛状况)划分人种很盛行,至今黄种人,白种人等等的说法还很流行。由于肤色的纬度效应很明显,加上体毛特征不限于个别人种,这种方法得到很多错误的结论。比如说日本土著阿依努人,他们肤色白皙,体毛茂盛,于是在相当长时间内被看成是高加索人的一支。实际上他们更接近于澳大利亚土著,后者也是体毛很多,曾被看成是一支高加索人南迁与当地黑人混血形成的。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现为我们打开了解我们自身的大门,没多久,群体遗传学建立起来了。二战后,这些方法被用到研究人群的起源和迁徙。在七十年代,意大利科学家卡瓦利-斯福扎(现在在斯坦福大学)在研究西欧人的源流上取得丰硕的成果。这种依赖很表面的性状的研究在如今显得不合时宜,但居然能在当时得到与现今差不多的结论,真是令人感到惊奇。不过当卡瓦利-斯福扎用来研究东亚人群时却得出一些莫名其妙的结果,这也与他对东亚的人类历史不了解有关。中国在这方面虽然落后了,但借助于最近几十年的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巨大进步,这些年也取得了不少成就。拙文正是在参考了最近几年世界上最新的成果攒起来的。
分子人类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人类的起源迁徙和不同人群之间的关系等等,也有称基因人类学的。最常用的试验材料是人的线粒体DNA(以下简称mtDNA)和Y染色体。mtDNA人人都有,但基本只有女性的才传给后代。Y染色体则是男人才有的(有的女性有Y染色体,但这种异常现象不能传给后代)。mtDNA和Y非重组区NRY(non-recombining region of Y)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不与其他线粒体的DNA或其他染色体交换,这就保证我们的线粒体DNA和Y染色体是原汁原味的直系祖先遗传给我们的,上面所具有的变异也是某个直系祖先留下来的,而不是旁系某人窜入的。常染色体就不行,由于交换的存在使得可能出现同一条染色体上既有来自欧洲的突变,也有别的什么杂七杂八地方来的突变的情况。btw,最近有人发现有来自父母的线粒体DNA在下一代身上的重组,这种现象目前看来很少见,基本不影响对它的研究。
在分子人类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事就是1987年Wilson等人证明了线粒体夏娃理论,即人类都起源于大约20万年前的一位非洲母亲。另一方面,人类也有一位非洲父亲亚当,年代与夏娃差不多。对于亚当夏娃理论,有几个错误的理解需要澄清。其一,他们不是我们最早的共同的父亲母亲,而是我们最晚近的共同父亲母亲;其二,我们都是他们的直系后代,也就是是“亚当”的儿子的儿子……的子女,“夏娃”的女儿的女儿……的子女;其三,与之同时代的男男女女并非没有留下后代,而是没有留下直系后代;其四,“亚当”“夏娃”并非一定是同时代人,他们甚至没住在一起,或者从未见过面。
今天我所讲的内容主要来自对Y染色体的研究,这是因为Y染色体有这么几个好处。最大的原因是,据人类学家的研究,70%的人类社会是典型的父系社会,其余的是不那么典型的直至典型母系社会;世界上各大主要民族基本都是父系社会,当男女结婚时,都是女方迁到男方家居住。这表示,mtDNA的流动性很大,一个地方的y染色体要比mtDNA稳定。子女的姓氏,族属一般都是跟着父亲。在生物学上,y染色体NRY比mtDNA大的多(60M vs 16k),容纳的突变多,可以对人群作非常细的划分,Y染色体上还有很多短重复序列STR,可供作较近年代的祖源的判断。最后,y染色体突变率低一点,重复突变,回复突变等现象可以忽略不计,这就意味着有共同的变异的人,肯定有比该变异所确定的甚至更亲近的关系。但是,从下文的分析中也可以看到,由于通婚的存在,人种与Y染色体关系并不严格,如果将汉族人,欧洲人,蒙古人的主要类型作聚类分析,从表面体征看,显然汉族与蒙古族聚在一起,但Y染色体关系却是汉族与欧洲聚在一起,这是由史前的民族通婚引起的,这在线粒体上可以反映出来,蒙古人种和欧罗巴人种的线粒体类型泾渭分明。
我们的Y染色体都是来自我们的亲生父亲(这是废话),但每一代父亲并没有把它全部遗传给下一代,而是擅自篡改了个别字母,这就是变异,或者叫突变。在不考虑重复突变的情况下,拥有相同突变的人肯定有一位制造该突变的“父亲”。拥有相同突变数目的多寡可以决定关系的亲疏,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做一个树状图,如图所示,就像家里常见的家谱图一样。每一个分叉点都有至少一个突变决定。处在梢端的人或群体拥有上溯到根部的所有变异。为方便研究,我们将某一枝条下的人通称为某一单倍群Haplogroup,有时也称为单组。现在通用的命名方法是YCC(Y-Chromosome Consortium)的A-R系统,这里也不例外,仅有部分不一样。这年头新的发现层出不穷,也许再过几年下面的名称就大不同了。还有一种H1-17的命名方法在前几年很常见,二者之间有对应关系。由于我所掌握的材料有早有晚,两种命名系统都采用,必要时我会解释他们的对应关系。为方便起见,以下提到Y染色体分类的都是指的男性。线粒体则无此假设。
图一,YCC命名系统,原文件太大,弄了一个凑凑数
1 附图: ytree.JPG (32K)

东亚人的来源
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我们将东亚人分为多个单倍群。可以发现,他们明显被分为两大类(或三类C,D,F大家族,主要是O,Tajima)。这样的格局意味着东亚人的来源不止一批。Weale等发现,东亚CD型的人群存在的时间比O型长的多,通过STR标记计算出CD总年代为95000年,O加上P总年代只有53000年(年代数仅供参考),从下面的图可以看出,CD分布于东亚的四周,而O型等分布于中间,图中四周被标出来仅仅是其频率超过10%,中间并非没有,而是比较低,有个别地区非常高的。这似乎表明,O型等来自南方并逐步取代原先的CD人群。其实无论是CD还是F大家族,他们都是来自南方,来自东南亚。Redd等人认为,C型人群最初是沿着海岸线迁徙,至今在我国沿海地区占有相当的比例决不是偶然的。他们以采集渔猎为生,而且最可能是靠沿海打鱼捞贝类为生。我国东南沿海的贝丘遗址很可能就是他们遗留的。这是一种比较容易的谋生手段,海岸滩涂容易找到一些高蛋白的食物,也没有吃人的野兽伺候着。由于生存压力并不大,没发展出高技术的生产方式不奇怪。北方的阿尔泰语系人群也是以此型为主,很多历史记载都表明早期东胡肃慎是靠渔猎为生。不过他们很快从中亚游牧民族学会放羊和骑马,这使他们成为一支令人生畏的力量。在东亚以外,C型还占澳大利亚土著的大部分,美拉尼西亚人的大部分,为此,C型人群还得到一个不雅的名称“小黑人”。D型的迁徙状况与C型类似,主要集中在日本列岛,青藏高原,南亚安达曼群岛几乎全部是D型的。日本阿依努人D型占到百分之八九十,受他们的影响,现代日本人D型也有三分之一左右。一般认为阿依努人是日本古代绳文人的后代,他们虽然没有发展出农业,但是靠着毗邻世界最大渔场之一的北海道渔场,他们拥有了众多人口,创造了亚洲有明确年代可查最早的陶器文化。
图二,东亚三种人,和早期人类的大略迁徙路线
2 附图: 东亚2.JPG (27K)
 

 

 

隨風潛入夜 3 图三,Tajima Atsushi的东亚三类人,拥有YAP+的D型,拥有RPS4Y-T突变的C型,拥有M9-G的OP等
3 附图: vr26TH_yuandong21.jpg (48K)
 
90%的中国人属于F大家族,Eurasian的东支。Underhill描绘了他们的起源和迁徙状况。下图就是根据他的图简化而来的。可以看出Eurasian源自东非,在很长的时间内也是沿着海岸线迁徙,而后可能由于先来的CD型人群的竞争,有一些人群逐渐向内陆渗透。经过东亚大陆的主要有N型和O型,两者关系较近。N型尤其是N3是乌拉尔语系人群的特色类型,在斯拉夫人中有较高的比例。作为其迁徙的经过之地,中国汉族人群中约有十分之一的N型。O型占汉族少说也有70%之多,在南方的一些与世隔绝的小群体里,可以达到100%。这些人是淹没了原有的人群还是取代了他们,有人更倾向于后者。考古上也发现,大约两万年到一万年前,北方的人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半坡和宝鸡的新石器人种与甘肃史前古人种完全不同。按李辉等人的说法,东亚最早的现代人属于棕色人种,黄种人来到东亚后逐渐取代了棕种人。考虑到肤色是个变异很大的量,这里只是借用一下名字而已,并不是说他们皮肤就是黑一点。C型D型就是李辉所说的棕色人种,剩下的F大家族(即Eurasian)就是他所说的黄种人。这种黄种人对棕种人的更替的说法似乎也得到一些考古学家的支持,颜誾认为南方的柳江人比北方的山顶洞人更接近黄种人,也有人认为山顶洞人和资阳人相对接近阿依努人。不过中国考古学家大多不同意这些看法,他们仍死守现代中国人大多由中国猿人进化而来,山顶洞人是北方蒙古人种的一支祖先,柳江人是南方蒙古人种的一支祖先等等教条。李辉等认为中国旧石器时代大多属于棕色人种,新石器大多属于黄色人种,是有一定道理的。
图四,Underhill的泛欧亚人迁徙简图。
4 附图: Underhill.JPG (29K)

 
李辉的两个人种扩张和替代的过程示意图很有意思,这里一并献上,A 约50000 年前;B 约40000 年前;C 约30000 年前;D 约20000 年前;E 约10000 年前;F 约500 年前。棕色代表棕色人种,黄色代表黄色人种。
图五,五万年来的世界部分人口更替
5 附图: 6wXCkk_yuandong08.jpg (33K)
 
对东亚人群迁徙的更精细的分析
由于东南亚人和大部分中国人都是O型,要把他们区分开只有将O型作更仔细的分析。如图,O型下有O*,O1,O2,O3。O*其实就是一个垃圾桶,存放暂时没有发现新突变的类型。O1-3至少在东南亚时业已发生分化,其后O1支沿着海岸线北上(又是海岸线),O2O3在中西部北上。O1是东夷百越的特征类型,四千年前的马桥文化遗址中的四位先民全部是这种类型,这在马来玻利尼西亚人中也很常见。在日本韩国以及通古斯人中有较低的频率分布(比北方人还要低)。汉族人有大约8%的O1,不过各地不平衡,南方明显比北方多。羌系民族O3占多数,东南亚的民族看起来都比较乱,常常O123一锅煮。也许是我知道的数据不多,这也证明了东南亚的多样性比中国复杂。
今年有一期中国国家地理谈到中国的盐产地的文章,里面提到中国考古文化的分布与盐产地非常吻合,譬如东方的一支依赖于海盐,西部的文化依赖于川藏地区的井盐,中部的文化常与两湖地区的岩盐矿紧密结合,人的生存离不开盐,在运输不发达的蛮荒时代,紧临产盐地区是最好的选择。我以为O型北上也是沿着盐路的,并非说其它地区就空无一人了,而是说这三支在盐的保证下,得以发展壮大,压过其它地区的人们。
图六,约一万年前开始的O型人的迁徙
6 附图: 东亚.JPG (44K)

 

 

 

隨風潛入夜   4# 汉族群体的起源
汉族在语言学上属于汉藏语系,与藏缅语族群体的关系比较近。这点在遗传上也可以反映出来。他们都是以O3为主。其中的O3e是羌系民族的特色类型,在藏族和其他民族中常占到50%以上,其中的景颇族竟然达到了百分之百。有的O3e类型跑得很远,克什米尔的布鲁沙斯基人也有O3e,他们的语言在喜马拉雅地区独具特色,有人称其与汉藏语系有较近的关系,见李葆嘉的有关文章。
汉族人的O3e占约25%左右,不同地区不一样,高的地区有50%的,低的也有15%的。其中的O3e1更是汉族的特色类型,据说,占到汉族的大约15-20%,也就是大约有一亿中国男性拥有可以上溯到6000年前的一位共同祖先,这比起世界上1600万成吉思汗(也包括其兄弟)的子孙还是小巫见大巫了。
无论是遗传分析还是考古发掘,还是历史记载,都表明汉族发源于西北地区黄土高原,金力等人认为是在大河套地区,也就是甘南宁夏陕北一斜线。六千年前,这里属于仰韶文化范围。约在五千年前,中原地区发生一次较大范围的人口更替,之前的人鼻翼较宽,长得接近今天的南方人,之后的鼻梁较高,更接近现代华北人了。汉族先民古华夏人可能就是跟着这股移民向东南拓展,甚至他们就构成了这股移民的主力。至于古汉族或是古华夏族迁徙的细节,目前数据尚未出来,无可奉告。
南染于越,北杂以胡,南北方汉族的异同
去年的时候,文波等发在Nature上的一篇文章引起轰动,那就是《基因证据表明汉文化扩散源于人口扩张》。这篇文章在国内变成了“北方男子南下,造就世界最大种族”。实际上南下的当然有女人,而且还不少。不过女人的话题先放一边,虽然这篇文章的分析有疏漏之处,要证明他的命题是绰绰有余的了。那里面的数据是我所见到的对汉族遗传分析数据里最全的一个了,也是我将要用到的。很不幸的是,他用的还是较为古老的H1-17的命名系统,虽说古老,也就几年的光景,这不仅使人感叹“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得太快”。
对于分布广,人口多,差异大的汉族来说,区区1200人的样本量实在是太少太少。你想想看,分到每个省都只有几十个,中国一个省抵世界一个中等国家,这就够了吗?我记得英国测了自己10000份血样后,最终宣布,1%的英国男人有黑人血统,估计是罗马帝国军团里的非洲人留下的种。既然如此,当年的凯而特人也不会被日耳曼蛮子灭了种。不过这比从中国取几十个样的好多了。这好比管中窥豹,在小管子里看了说,这豹子是灰色的。换一个大管子,噢,这豹子原来是花的,很幸运,豹子确实是花的。
我把这份表作了一些修改,括号中的字是我加的。另外我统计了南北各类型的总人数,保证没有篡改基本数据。上面的C-P与我所添加的H1-14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例如F*里就有J型,K*里有N和部分O,P*可能就是R等等,下面会提及。
表一,文波等人的文章中的数据
7 附件: nature02878-s21.doc (15920 字节)
图七,网友根据该数据作的图,图中少了P型 




从这份表里可以看出,汉族,无论是内蒙的还是广东的,福建的还是新疆的,都是H6和H8多。H8就是O3e,H6等同于除去H7(O3d),H8的O3,H6,H8总和大约在35-74%,平均54%,南北方差不离。这算是南北汉族的最大相同之处,也是认为南北方汉族有共同的根的立论依据。台湾当局的吕副总统秀莲女士声称,台湾人的祖先是小黑人,这么乱认祖宗,真让人笑掉大牙。我知道台湾汉族粗略的数据,对于平埔血统占多大比例不太清楚,由于几个台湾土著部族都不含C,台湾汉族却有较高的含量,估计他与闽南沿海地区汉族的父系遗传结构应当差不多。而闽南人,客家人都是H6+H8含量很大(超过70%)的族群。至于小黑人,也就是前面所说的C型,在一些台湾部落身上基本不复存在,台湾土著的传说中确实有小黑人,只不过是他们的祖先屠戮的对象。
北方人比南方人多什么
表中北方汉族的C,D,F,Q,P含量比南方多,一个一个分析,C型是阿尔泰语系群体和我国东部沿海常见的类型,两者是有区别的,前者是以C3为主,后者以C1为主。表中将两者一锅端,分不清了,不过可以认为山东沿海地区的C型C1为主,而内蒙汉族的C3为主,肯定错不了。Karafet发现,蒙古人和通古斯鄂温克人都是以C型为主,分别达到54%,40%,突厥人由于处在中亚,其遗传相当复杂。曾受蒙古人巨大影响的哈萨克人C型含量高达六七十个百分点,乌兹别克人只有20%左右。我们有理由相信原先北方阿尔泰诸族C型含量比现在的要高。而北方C型含量高的主要集中在与北方少数民族相邻的地区,比如内蒙,甘肃。再加上一个靠海的山东莱州,要是除掉这几个最高点,其实与南方同样手段后差不多了。
图八,Karafet关于北方汉族Y染色体单倍型的组成
9 附图: NorthernHan.JPG (8K)


 
D型是氐羌民族所拥有的,甘肃四川交界处的白马氐人被认为是历史上曾经叱咤风云的氐族后裔,他们全部是D型。羌人由于很早与之接触,也有较高含量的D型。早期汉族由于早早向东发展,D型不多见。北方汉族D含量最高的还是与氐羌部落接近的甘肃,内蒙,或者再加上陕西西安,这里曾是氐羌贵族的统治中心。去掉这几处后也与南方差不多。
F型是西亚常见型,同时它还是后面H5-17的祖型,有H5-17的地方或多或少都会有F型,所以光看这一项不能说明问题。不过我从Karafet的图中发现,其实表中的F型实际还包含了G,J等型,这是中亚西亚北非高加索地区的常见类型。至于南方是否也有G,J型,我不太清楚,由于南方比北方少的多,姑且认为南方的F型是本来就有的,而北方则有自中亚而来的成分。估计是元代色目人所带来的。
一般认为Q型来自西伯利亚,如今在美洲土著中最为常见,南美卡亚帕人是100%的Q。中国的Q可能是通过东北亚的民族来到汉族中间的。南方汉族也有不少这种类型的,大概很早就加入到汉族中间来了。春秋的山戎,战国时的中山国人似乎就来自东北。
表中有P型,Karafet文中没提到中国有P型,这里可能含有R型,无论P,R都是中亚常见的,印度欧洲R最常见,在中国也只能算是零星见于甘肃河南西安新疆一带。来源大抵同J。
综上面所述,北方汉族从周边西北中亚北亚东北亚吸收了一些成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4 20:29:38编辑过]

回复 引用

TOP

隨風潛入夜   5# 南方人比北方人多什么
南方人比北方人多O3d,O1,O2,这些都是南方少数民族常见类型,由于南方民族的交流也很频繁,许多类型混见于多个少数民族,我只能说个大概了。O3d是苗瑶语系的常见的,福建汉族中的该成分似乎来自当地的畲族,云南的来自苗瑶等族。前面所述,O1是夷越诸族最常见的,在南方汉族中的比例相当高,在北方也有一定比例,历史上夷人也曾在北方长期立足。南方有个地区比较集中,那就是当年吴越争霸的地方,可以看到江苏南京18%,上海郊区25%,浙北杭州27%,浙南更甚,注意到杭州有不少人有原来北方讲官话的祖先,这个比例会更高。而上海郊区的马桥金汇地区这些四千年的土著,O1更是高达50%以上。两广地区倒没那边频率高。这似乎反映了越人内部的差异。
O2一般认为是濮人的常见型。在南方分布有啥规律不太清晰。
小结东亚人类的迁徙经历
东亚的人群按父系可以分为三支,C,D,F或称Eurasian。他们早在非洲就都已经分化出来了。CD型先踏上东征的路途,他们沿着海路向前向前向前,遍布于印度东亚东南亚澳大利亚,并向内陆纵深发展。我国旧石器时代人种除了个别遗址,大多属于这些人。Eurasian来到亚洲比前者晚,起初也是沿着海路迁徙,大概是由于前者的竞争,不得不早早就向内陆发展。由于内陆条件差得多也险恶得多,于是发展出更高的技术,但也因此因祸得福,在后来得竞争中打败先到的CD型,把他们推向边缘。我国新石器时代人多数属于这些人。
F型在印度的一支带上了M9突变,也就是K型。大约在此时已经向内陆发展了,其中一支向北迁移的产生M45突变,被称为P型,在中亚时分出两支,向西的拥有M207的一支被称为R型,一直前进到欧洲,有一支还返回了非洲。向东的一支主要是Q型,有部分南下到了中国境内,部分向东跨越白令海峡,构成美洲土著的主体。K型中的部分在东南亚时已产生M214突变,拥有该突变的人群有两支,一支为N型,跟着当时冰川后退的步伐逐步推进到北极圈附近,成为乌拉尔人群的特色类型;另一支就是我国最常见的O型。早在东南亚的时候,O1O2O3已经分化了。他们分三路大举北伐。O1是夷越人群的特色类型,李辉等认为他们北伐的基地是两广地区。O2O3在中西部北上,常见于西南的少数民族中。在大西南时O3分化出O3abcde诸类型,O3e(也就是H8)是羌人的特色类型,大约六千年前,一支羌人与其他人分道扬镳,向东向南进军。不消说,这是华夏人的祖先。至今在黄土高原上,O3e1类型还占有很高的比例。随后,经历夏商周三代,春秋时华夏族意识确立起来。经过秦汉两朝,汉族意识也最终确立。原先中原地区的各色人等融为一体。
早在西周时,那时中国地广人稀,中原有很多异族部落。钱穆先生认为此时华夷之分仅在于是否筑城而居上。这些部落有的属于羌人,有胡人,甚至按一些人的看法还有小黑人。随着人口增加,这些地方逐步纳入华夏族诸侯国的势力范围。一些人被驱逐,一些人被吸收,也有的反客为主,成为战国诸强之一,譬如中山国。至于楚国,其实楚身上华夏色彩很浓,不能简单的看成是南蛮的代表。即使到了汉族形成的时候,汉族与北方诸胡,南方诸蛮越并非泾渭分明。
等到西晋因为内战而崩溃,中国进入所谓的五胡乱华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纷至沓来。这时就应该有中亚西亚的民族进出。而北方人此时也大批南迁。华夏族南下时间比这早得多,在上海就发现战国时代属于O3e的人。估计当时的吴人颇有不少华夏族的遗传,因为吴的国君是周人。
类似的事又发生了几次,同时由于南方的逐步开发,中国经济中心的南移,北方人南下的规模是比较大的。这些人肯定会把先前融入的胡人类型或多或少地带往南方。在吸收了各色异族人群之后,南北方汉族基本上又走到同一起跑线上,这表现在南北H6H8的比例差不多上。
有关线粒体DNA和常染色体基因
前面提到女性的流动性比男性大,这导致了线粒体DNA数据的不稳定。比如法国西班牙交界处的巴斯克人,一般认为他们是古欧洲人的孑遗,有人从当地一万多年前的克罗马农人的遗骨中提取出线粒体DNA片断,结果发现与今天的巴斯克人大不一样。相邻的群体,Y染色体类型可能截然不同,线粒体数据常常没有区别。文波的文章中也发现,越往南,南方汉族的mtDNA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区别越小。同样,北方汉族的mtDNA类型比较接近于北方的少数民族。这种接近应该发生得很早,考虑到汉族发源地毗邻传统阿尔泰地区。如果说北方少数民族是汉族的表兄弟,南方少数民族是南方汉族的表兄弟,这句话大体上是成立的。据说蒙古地区有一个传说,说的是姐姐远嫁南方成为汉人的祖先,妹妹留在故乡成为蒙古人的祖先,这倒是比较客观的。不过它不可能反映五六千年前那么远的事,很可能反映的是当下的民族通婚状况。记得当年我还小,在小学生作文里见到一篇回忆他的奶奶的文章,里面提到边疆地区的汉族喜欢娶蒙系人(他们对蒙古人的称呼)为妻,他奶奶就是一位蒙古人。
文波等人的《基因证据表明汉文化扩散源于人口扩张》一度在媒体上炒得很热,但是很多人作了不恰当的解释。报纸上就用“北方男子南下,造就世界最大种族”这一耸人听闻的标题。网上更有人称这是汉族对少数民族实行了“留女不留男”种族屠杀政策的结果。这样的事可能发生过,比如闽南地区的唐哺人的传说。但这种后果与他的数据并不符合。其实一般的通婚就可形成文中的格局。假想一批汉族移民来到南方某个地方,与当地少数民族通婚,后来由于汉族生产技术的进步,人口增长;或是由于汉族的排挤,这些夷人被迫南迁,这样汉夷人口比比原初高了,这一点很重要。此时随着文化交流的增加,这些夷人逐渐汉化融合于汉族之中。由于初期女性交流多,保留下来的夷人的线粒体类型明显比Y染色体多。这样的过程反复多次,就会形成由北往南的梯度,北方女性对南方汉族的“基因贡献率”衰减得比男性快得多。对比于海外同族,南方少数民族里肯定会有原北方汉族女性贡献的线粒体成分。这样的事不但发生在中国,缅甸的缅族同样源于北方,北缅对南缅的“基因贡献率”同样是男女有别。不过另一方面,中国北对南的“基因贡献率”女性明显低一些,缅甸的性别差异只有约20%不到,中国最大则达到60%。即使考虑到地理长度,这也嫌大。似乎南下时男性比女性多一些。而且历史上中原王朝在南方的大批驻军也加大了这一差异。
大约九十年代时赵桐茂,杜若甫等人的对中国人白细胞表面抗原分型的研究,表明中国人南北区别很明显。不过这东西在网上传来传去就变了味,有几个南方人拿着这个说,这证明北方汉族基本上就是胡人,当然,反过来说也行,以至于有人说江浙汉族最正宗。不过原文的一句话也很有误导性,那就是“北方人受阿尔泰语系的人影响很大,南方受侗台语系的人影响很大”,似乎汉族不应该和和别人有相似之处。另外这还给人一种看法,汉族是北方阿尔泰部的人群与南方台语族人群融合的产物,是两者的过渡区,最早提出类似观点的是要算日本汉学家桥本万太郎先生。南北方汉族的巨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与南北方汉族Y染色体很高的一致性不矛盾。既然是常染色体遗传(包括X染色体),那就是男女都有贡献。通过一代一代的通婚,原有的表面特征会消失。但在父系社会,只要世系可靠,Y染色体仍然能反映出祖先的情况。虽然汉族群体之间体征上的差别远大于与临近少数民族的差别,Y染色体组成仍然相当一致。(这理所当然的是就大范围情况而言,你别拿一个小村庄来说事)。一个例子是广西的六甲人,他们甚至忘了自己原先的族属,通过对他们Y单倍型的分析才知道最可能源自福建汉族。
至于北方汉族常染色体遗传与阿尔泰,藏族更为接近,我以为那是因为早期汉族与阿尔泰,藏等族的接近引起的,不大可能是后来的胡人南下造成的。北方各族与汉族的Y染色体类型有鲜明的差别,并在长城以南汉族中的影响不大。我认为,南北方Gm1,3;5和Gm1;2的梯度其实是汉族(也许是更早的华夏族)的扩张引起的。我希望能尽早见到Y染色体各类型频率分布图。
摘录1991年中国〝遗传学报18(2):97-108〞赵桐茂的数据(这里只列二个分型):
.省..市(人数)Gm1,3;5.Gm1;2...市(人数)Gm1,3;5.Gm1;2
河南.洛阳(149).28.26%.39.35%..商丘(112).24.04%.35.48%
浙北.肖山(100).34.32%.37.34%..宁波(104).39.19%.33.16%
浙南.金华(115).50.84%.19.89%..温州(150).52.01%.25.56%
湖北.黄石(126).53.91%.22.91%..武汉(116).49.99%.18.19%
江西.南昌(104).54.59%.23.86%..宜春(150).59.85%.15.81%
湖南.长沙(140).60.78%.21.63%..韶阳(132).63.76%.18.10%
四川.重庆(136).62.94%.11.54%..成都(194).62.09%.16.84%
福建.福州(088).59.47%.18.36%..厦门(115).64.55%.21.12%
粤东.汕头(110).58.46%.16.79%..梅县(092).71.71%.11.76%
两广.广州(144).74.09%. 9.58%..柳州(227).66.76%.14.50%
浙江景宁畬族(120).75.44%.11.06%
广西南宁壮族(113).77.19%. 3.62%
广西侗族(199)...81.05%. 4.56%
贵州台江苗族(114).87.51%. 9.07%
贵州三都水族(119).92.11%. 3.93%
河北青龙满族(104).18.00%.49.92%
西藏拉萨藏族(103). 6.05%.56.24%
塞北归化蒙古族(106).28.55%.40.90%
鸣谢
感谢李辉先生网上的解惑,感谢一些网友作的图。
参考文献就不列了,反正引用的地方我都说了出处。如有感兴趣的,等下次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