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要找被告所在地:尊贵的卡卢仁波切圆寂前的开示 - 心有灵犀的个人空间 - 觉之路佛教博客 佛教导航社区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00:23:41

尊贵的卡卢仁波切圆寂前的开示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7-11 15:35:06

查看( 125 ) / 评论( 1 ) / 评分( 0 / 0 )

 为了饶益有情众生,佛陀开示了八万四千法门的佛法。而所有佛陀的教诲,又可概括分为三大法统:小乘、大乘、密咒(或神密真言)金刚乘。最初,这三大法系在西藏全境都曾经盛行过,时至今日,这三大法系正在世界各地各自广为流传。不论是小乘、大乘、金刚乘,所有佛法的修持都不能是为名为利,或者为了任何世俗的利益而为之;这种心态在三乘里都是不被容许的。  如何去了解小乘教法的方向呢?要知道,我们每个人所体验到的「我」,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偏执性。由于有这种执着于「我」的观念,因而生起了八万四千种的烦恼及喜怒哀乐等觉受,又因这种种觉受而产生了轮回大海。因此,小乘的教法是指示众生应该屏弃对于自我的执着;将心安住于「无我」之觉悟的智慧里。  在大乘的教法中,指出众生不应该只是为自己的利益才脱离轮回苦海。除了要除去对自我的执着外,更应该以解救所有众生为念,将他们由痛苦的轮回里带至真正的无苦康乐中。为了能做到如此,我们必须弃绝自我中心意识及多变的循私心态。  在小乘、大乘的教法中,要我们放弃由于贪、嗔、痴而产生的自我中心意识及对世间法的种种执着心,而这也是修习密咒金刚乘的基础。尤其是金刚乘,更强调一个人必须完全放弃对自我的执着:例如「我有一个自我」、「我有一个血肉身躯」、「我是存在的」、「我要愈多愈好」等。我们一定要放弃所有执于二分法的偏执心。也因此,金刚乘教法中提供了种种的本尊观修、咒轮观修方法,其目的不外乎是让我们除去我执及自私。  各位在过去世中因为累积了不少功德并和三宝(佛、法、僧)结下了因缘,因此在此生中有幸能亲近诸善知识,听闻其演说三乘教法。在这些开示中,有些主题大家很容易懂,但有些主题你们顶多只是有个不很明确的概念罢了。  结果呢?有些人认为「我正在修持佛法以达到开悟的境界」,然而却在同时,你们当中很多人会想「这辈子我要活的快快乐乐、舒舒服服,我要名,也要利,富可敌国」。各位在修持的当中却参杂了太多对世间法的执着。或许各位把心思放在世间法及出世间法的比重各占一半;或许较偏重于出世间法;但也可能世间法占掉了你所有的时间。不论如何,各位有时候是在认真学佛修持,但有时候却又转向世俗名闻利养中而让生命就这样飞逝。  如果各位真要学佛,该怎么做呢?就像当初佛陀一样,你们应该专心致力于了悟心的本质。各位要提升自己心的层次,藉认知那些烦扰的情绪----贪欲、瞋怒、愚痴、傲慢、猜忌等等的本质后,而减少、消灭或排除掉这些情绪。你们若能依此修持,你的精神(灵性)生活才是最真实的。  对所有的学佛者而言,不管他是西方人、印度人、西藏人或中国人;国籍并不会造成任何差异,因为他们都有着珍贵的人身。基本上,我们大家都是一样的,都能够了解佛法并实际去修习之。然而,由于各国文化背景的不同,却也形成了一些差异处。例如:在西藏和其它东方国家里,由于早期就已受过大量佛教文化的洗礼,因此大部分的人都对佛教抱持正面的态度,认为佛陀的教诲是真实不虚的;又如,静坐,持「嗡嘛呢贝咩吽」、顶礼、绕佛、点油灯供佛等,都被视为是善行,或至少也被认为是良好的行为。在这方面,东方人都深受着先前已有之佛教文化的影响而习以为常。虽然很少人知道为什么这些善行能导致开悟,仍然有很多东方人根深蒂固的趋向于信仰佛教。也因此有着这种文化背景,大部分的人都有机会且知道如何静坐;至于那些不曾学过静坐的东方人,也至少念过十亿遍的「嗡嘛呢贝咩吽」或一百遍的百字明咒。  在欧洲或其它西方国家,佛教尚未广传,尤其是藏传佛教更让他们觉得带着奇特的外来色彩。在西方人的文化中,从来没有任何先前的背景及影响让他们去接受或信仰佛教。但是,经由多世所造善业之业力牵引下,有些西方人知道佛陀是圆满的,他的教导是真实不虚的,因而已在心中增长了对佛教的信念。然而,西方人从来没有佛教的文化习俗,故只对静坐产生兴趣。也因此当他们持百字明时,心中充满着矛盾:百字明真的有效吗?西方人很难相信持咒的真实效益所在。所以即使大部分的佛教教义西方人都能了解,但却很少能虔心的持百字明或其它咒,或者念诵祈祷文。例如「三聚文(Discourse of the Three Gatherings)」、「祈善行文(Prayer of Exce-lent Conduct)」等,佛陀就曾开示过,都是非常有法益的。或许并不是西方人对佛陀的教诲缺乏信心,而是西方人从来没有佛教的文化背景,才导致他们对佛教的信仰不能完备及坚定不移。这也就造成了东方及西方佛教徒间的差异所在。  佛陀曾经开示过,静坐对我们是非常有效益的。他也指出,持诵任何咒语、祈祷文、仪轨、经典同样地非常有效益。他也宣示我们,可经由顶礼、绕佛等善巧法门来累积功德及清静障碍罪业。做以上阐述的都是同一个人:佛陀。要知道佛陀所说的并非半真半假,所有三种修持的方式--------身、语、意三方面--------都是同样的有法益,且真实不虚的。  我们修行的基础,我们试着要改进的,正是身为有情的我们自身。我们与生俱有身体、声音和心。我们倚止于它们。我们从不曾想「我不在乎我的身体和声音,我只在意我的心」。虽然身体、声音和心有它们个别的功能,它们的基础是全然一样的。没有心,身体将无所用;没有身体,也就没有声音。这三者在某些方面是不可分离的。因为它们的不可分,我们造了无数的身、语、意之恶业和罪障。为了成佛,我们必须清静它们。我们应该相信佛陀的所有教法,同时依法修持。  简而言之,如你打算修习佛法,不论是一年、一个月、一星期或一天,皆应抱持成佛的态度。你们要有正确的发心,应为利益众生而修持。不应该用你在娑婆世界生活的方式来思惟。你必须考虑别人的福祉和成佛的利益。  设若了解一些心的本性,你的禅修体验将更加充实。当具足了这种认知,你的持咒、祈请、依仪轨修持,或大礼拜及绕佛等身体活动,也会更加奏效。  了解心的本性,对我们来说有些困难,通常我们必须长期地接受上师指导,检视我们的体验,发展虔敬心和祈求。否则,我们实在难以了解心。  在过去,一位具足真正证悟及高洞察力的喇嘛,遇见已累积无量福德且净除许多障碍的学生时,这位喇嘛会透过他的洞察力认知学生的善根。然后给予讲解并对他直接指出心的本然样子,学生接后了指点后,即进行禅修。然而,这种情形近来已不复多见,没有多少人能明确的说出〝这是心的本然样子〞。  因此,我不可以不告诉你们心的本性。「现在我已老了,健康情形也不好,我的日子不多了!」在我们所有短暂的时间里,我必须只讲说对你们有益的话,撇开正确的说明心是怎样的以外,再多的话也是多余﹙此刻有人开始哭泣-----英译﹚。  心是怎样的?它的名字是「心」,但是去掉「心」的这个标签,我们无法指着一件物体而说「那是心」。我们也不能对着白色、黄色或红色而说「这是心的颜色」。我们也无法指着一种形状-------方形、圆形、半圆形、三角形--------而说「那是心的形状」。心本身是空的。  如果心的空,只是像空间,像天空一样的毫无觉知,那将一无是处。心不是那样的:它的本性是清明的,在清明中任何事物可以被知晓。  觉知(awareness)或意识(consciousness)能知道这不可分的心之空与明。为了帮助大家了解,也许觉知这个名词比较适当。我们所谓的「心」也就是这不可分的清明、觉知和空性三者的和合。  我们无法光从看(looking)而指出,这不可分的明、觉知和空三者和合的心的位置。然而,如果不看,我们又永远也无法认知这个心。那该怎么办呢?你应该很自然的,避免娇柔造作的,像你所发现的那样,让心自然的静止,不受干扰。  如果你只是让你的心静「止」于它的自然状态,对它又没有任何的觉知,这种修持是不会对你有任何帮助的。那是愚蠢、无恶和简单的,不会发展出类似「观」的禅定。然而设若你能让你的心自然地放松,不受干扰地处在它的自然状态,同时又维持一种最起码的明觉,逐渐的你会有如下之念头「这就是心真正的样子」。毫无疑问地,它将会慢慢地发生。
从无始以来,你们无法使自己的心有片刻的宁静,总是受到许多念头的干扰,如同海洋的表面老是受到波浪的翻动一样。你的心从未平静,于是产生了相当不良的禅修心里准备。心未平静,就无法认知它自己的本性。这有许多对治法门,首要乃是使心平静的修习,继之为发展观照。其似为最佳对治之道。
  使心平和的法门无量无边:如空性的禅修,光体禅修,不同本尊的禅修等。不管怎样,如果你不能几个月或几年长期的勤于修持这些法门,你的心是无法永保平和的。你所谓的禅修将会是不清明的,而且你的生命也将终老于这种浑沌的情况。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难过的事。  你可能会想知道,「什么是最适合我的方法呢?」如同佛所说的:藉此禅修及忆持,即使是成熟的五无间业也能被清静。修持圣观世音菩萨,能够清静任何及所有的不善业,即使是成熟的五无间业。当我们于禅修心的本性时,同时观想本尊的像及口诵真言,如此则能清静累劫所积的恶业。当恶业及障碍被清静时,禅修的证量会自然的现起,你不可能错失它。  在不断持诵「嗡嘛呢贝咩吽」时,无论是否以念珠记数,你观想你自身为观世音菩萨本尊,白色,一面四臂。此刻,要用你心的眼睛清楚的看见本尊的全部形貌,可能会有点困难。尽管如此,你的禅修是不会有危险的。你可以只想「我是观世音菩萨」并且保持着这种想法,慢慢地当你比较熟悉此项修法时,你将可清楚的观想。  如你能专心一致的思惟「我是观世音菩萨,明亮且空的像彩虹般的显见」,当你不断地持诵咒语,慢慢的,平和的心就会出现。然后,有时把自身观为观世音菩萨的这种专注放开,让心很自然的,并且仅可能长久的,止于它的本质上。从此,大手印的体验将会展开。  偶而,当你在诵咒时,让心专注于不断的咒声上。不要想「这是悦耳的声音」或「这是不愉快的声音」、「这声音太吵了」或「这声音有气无力」,只是专注于声音的本身上。心的平和将于焉展开。不但如此,正如佛所说的:「藉禅修或忆持它,即使是成熟的五无间业也能被清静」。禅修观世音菩萨的形、声,可清静无量的不善业或障碍。  我们(注意:?仁波切用「我们」这组字而非「你们」------英译),身为禅修的初入门者,当我们的心住于自然、无念且不断持咒下,可能会发现我们的心变得不安宁。遇此情况,可以停止持咒,尽量持久且不分神的,将心专注于其本然的样子。  很重要的事是应向无二无别的上师与观世音菩萨祈求,请求帮助我信服上师及观世音菩萨,对众生发展出慈悲心与证得大手印。最后应念诵功德回向及利益众生二祈请文来结束修持。  当你作大礼拜时,你应清楚的观想三宝及三根本显现在你面前的虚空中,并充满整个宇宙。为了长养强烈的信心与恭敬心,你身作大礼拜,口念皈依祈请文,意保持信心与恭敬心的态度;这些为大礼拜的修行重点。  献曼达供时,你再次地观想三宝及三根本,以全宇宙无论是外形上、味觉上、触感上、嗅觉上或声音上的美妙珍品供养他们。你观想这些供品无量无边,三宝与三根本也全然的接受与享用。这是修持的重点应牢记在心。  如你正念诵百字明,你就想你的根本上师以金刚萨埵的外型呈现,坐于你的顶上。你向他忏悔,请求他清静你自无使以来所造的深重恶业。然后,你一边观想甘露自外形为金刚萨埵的上师流出,一边念诵若干百字明。甘露充满你的全身并溢出;你的恶业和罪障像煤炭水或污油般的流出体外。这种个过程将使你清静。你观想上师、金刚萨埵的身、语、意和你的身、语、意和而为一无二无别。这些为金刚萨埵的修行要节。  当修习上师相应法时,你可以以曾授予你最重要的灌顶、口传、解释及一般心灵指引者,为你的根本上师。或以曾对你的心提供最大帮助者,为你的上师。这个上师的本质显现为金刚持,并为本初佛金刚持及灌顶传承、口传及讲解的喇嘛所围绕。深具信心与恭敬心地念诵上师相应法六行祈请文。然后请求并接受四灌,并将你的心与根本上师的心合而为一。  这些教授足够了;现在你们应尽可能的多修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