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电影节最佳影片:试论民主对美国英语的影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8 20:56:19
文章作者:黄卫峰
文章来源:http://www.aframerican.net/Article/200812/47.html
★★★ 【字体:小大】
随着美国国际影响的日益扩大,美国英语越来越普及,对美国英语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国内英语学者的重视,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其中进行比较系统论述的著作有侯维瑞主编的《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1992年),郑立信、顾嘉祖编著的《美国英语与美国文化》(1993年),蔡昌卓著的《美国英语史》(2002年)等。对美国英语特征方面进行探讨的相关著作还有李赋宁编著的《英语史》(1991年),陆国强编著的《现代英语词汇学》(1999年)等。
对于美国英语的特征,国内学者们主要是从语言学内部的角度来论述的,强调其“一致性”、“古老性”[1]和“创新性”(李赋宁,1991:366-368),有的还突出“词汇的混杂性”(陆国强,1999:194)。从外部历史的角度来考查美国英语特征的成果还很少见到,但已开始有人涉及。蔡昌卓先生从“语言融合”的角度论述美国英语的形成,应该说是抓住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蔡昌卓,2002)但作者把“融合性”与上述特征相提并论的做法,笔者不敢苟同。
本文试图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考查民主对美国英语特征形成的影响。一般认为,美国英语是一种“人民的英语”,不同于作为“国王的英语”的英国英语。美国民族语言的代表H. L. 门肯认为,美国英语就是平民化的语言,是美国人民不断流动、不断进取的结晶,其中充满了美国特有的民主精神。(蔡昌卓,2002:8)在解释美国英语的形成和发展时,民主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外在因素。(John Algeo,2002: 2)民主对美国英语产生的影响表现在口语化、一致性、创新性等特征方面。
一、民主与口语化倾向
口语化倾向是美国英语的一大特征。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书面英语的口语化倾向是二十世纪的一大特点,而这一倾向在美国比在英国发展得更快。”(Alan Warner, 1968: 173)美国英语的口语化倾向在美国文学表现得非常突出:“新的美国文学最具特色、影响最大和最成功的形式就是把美国人的口头语言变成文字表达出来。”(布尔斯廷,《美国人建国历程》:378)
美国英语的口语化倾向是美国民主在语言上的生动反映。托克维尔指出,在民主国家,“在文体方面所作的规定,将几乎全部废除。词汇将不会再有粗野和文雅之别。各行各业的人无论到什么地方,都将使用大家共同的语言和词汇。词的来源同人的出生一样,将完全被人们忘记。语言的浑成一体,将同社会的浑成一体同样出现。”(1996:590)
在美国,无论在语言研究还是语言教学中,大众用语都受到了重视和尊重。结构语言学是美国语言民主制的产物。这种语言学“对口语极其重视,但对书写语言如果不是轻视也相应地比较忽视······倾向于接受由多数未受过教育的本族口语使用者通用的语言形式作为该语言的标准形式,而不采用被传统奉为‘正确用法’的语言形式。”(布尔斯廷,《民主历程》:510)对美国英语发展具有指南作用的词典和语法著作绝大多数也都是以口语用法为基础,是描述性而非规定性的。被誉为美国民族语言捍卫者的韦伯斯特认为,在语言问题上,真正的权威是美国人民,并宣布自己的原则是:“一个民族的普遍实践就是语言的规范”。影响深远的《美国人英语词典》(1828年)就是这一原则的体现,虽然该书的目的在于维护语言的“纯洁性”。密歇根大学教授查尔斯·卡彭特·弗赖斯写的两本影响广泛的书《美国英语语法》(1940年)和《英语结构》都是从普通美国人实际使用英语的角度揭示美国语言的结构。前者是弗赖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人家属写给陆军部某一机构的三千封信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后者则是根据他偷偷录下的五十个小时的电话交谈整理研究而成。而保罗·罗伯茨的《英语语型》“并不讨论句子谬误本身。它完全是描述性的或试图成为纯粹描述性的······。”1961年出版的《韦伯斯特第三版新国际词典》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叶美国语言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它对美国英语用法作了最新、最全面的准确描述,目的在于摧毁“死板语言的一切顽固遗迹、一切坚持规范标准的尚存努力、一切区分优劣用法的准则。”( 布尔斯廷,《民主历程》:518)
教育对于语言的发展方向具有很大的导向作用。在美国,随着教育的平民化,学校教师在对待语言问题的态度上也日益表现出一种平民化趋势。教师为了消除学生的自卑感,肯定其在家听到的语言并非不正确。(布尔斯廷,《民主历程》:513)其中典型的例子是黑人英语的合法化。
美国英语的口语化倾向还与演说术的兴起和普及密切相关。发表演说很早在美国就已成为一种平民化艺术。在殖民时期,演说是以布道形式表现出来的。清教徒将祭坛用作传教的讲坛。在美国传教必须立足于社会并面向大众,也要依靠雄辩之才和生动的语言。建国初期,“伟大的演说”普遍被认为是美国历史发展的杠杆和对美国人奋斗目标的系统阐述,具有一种象征意义。十九世纪时,从容而正确的朗读能力成为小学生能否升级的标准,举行演说和辩论性质的公开朗读和背诵练习在中学里变得司空见惯,在高等院校演说术成为主要课程。辩论术还成为政治家和学者们研究的重要领域,涌现出各种门派的辩论修辞学,从发音到姿态都是研究的对象。人们还借助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对演说术进行研究。在美国,要想出人头地,演说术成为必不可少的技巧。人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活动,包括总统选举,都离不开演说。所有这些都促进了美国口语的发展。
二、民主与一致性
美国英语所表现出来的更大的一致性也是美国民主性的表现形式。一致性是美国英语最为显著的特色之一。“美国语言的这种一致性就地理而言是没有地区方言的隔阂,就社会性而言则没有种姓和阶级的隔阂。”布尔斯廷,《美国人开拓历程》:308)与其他国家的语言状况相比,美国英语的方言差别是相当小的。美国英语也不存在阶级差别,没有明显的所谓贵族语言和大众语言之分。虽然说“美国人用同一种语言互相沟通和交流”有点夸张,但“美国语言确实显示了惊人的一致性”, “在这种影响力巨大的一致性面前,我国语言的其它‘美国’特色就显得是无关紧要的了。”(布尔斯廷,《美国人开拓历程》:308,309)
美国英语的一致性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民主社会具有的流动性。虽然美国英语的一致性与最初英国移民的成分相对一致(大多数移民不仅来自相同的地区,如伦敦、英格兰中部和南部地区,而且大体上属于同一个社会阶层)有关,但在后来演变中促成其趋向一致的最重要因素是流动性。美国人是一个流动的民族。移民们从到达美洲之日起,便处于不断移动之中,没有真正意义上“定居”。美国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开拓边疆的历史。这种流动性不仅包括地理位置上的流动,更包括社会流动。从“小木屋到白宫”在美国成为一种活生生的现实。“美国梦”是美国社会流动的象征。
由于美国人所属的社会阶层经常发生变动,因此使用的语言更加趋向统一。来自苏格兰的约翰·威瑟斯庞(曾担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早在《共济会》(1781年)中就注意到,“美国老百姓说英语比英国老百姓地道得多,其原因是很明显的,即这里的人居住地点很不固定,经常从一个地区流动到另一个地区,因此他们无论在发音还是在用词方面,都不那么容易沾染地方色彩。”约翰·皮克林后来在《美国创用语辞典》(1816年)也提出了类似观点:“由于人们经常从我国的一个地区流动到另一个地区,美国的语言比英国的语言更为一致。”(布尔斯廷,《美国人开拓历程》:309)其中,拼写与读音相一致是美国英语区别于英国英语的一大特点。而这点据说应归功于美国是一个既没有文化首府,也没有占统治地位的知识阶层的国土,因此“按拼字发音” 成为美国英语一个现成的发音标准。
美国英语的一致性还与美国大众化教育息息相关。大众化教育是民主的一个重要标志。教育的普及必然会促进语言的一致。韦伯斯特对此作了精辟的论述:“让英国人注意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所说的美国自耕农是不能同英国国内目不识丁的农民相提并论的。这个国家的自耕农······都受过相当程度的教育,不仅能读、能写、能记帐,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每星期都阅读报纸。······东部各州,公立学校很多,保证每个人的子女都能上学受教育,而大多数孩子也确实从这些学校受到教益。”(Brander Matthews, 1892: 179)美国著名作家詹姆斯·费尼莫尔·库珀在《美国人的观念》(1828年)中也提出了类似的看法:“如果考虑到我们居住的国土面积之广阔,我们的发音和用词之准确性是相当惊人的。这种语言上的同一性只能归因于知识的高度普及和人民的无穷活力,这一切超越了空间的障碍。”(布尔斯廷,《美国人开拓历程》:330)
三、民主与语言创新
创新是美国英语的一大特征。艾伯特·马克沃德特(Albert H. Marckwardt)认为,美国英语用词具有“洋基式独创性”(Yankee ingenuity)和“边疆精神”(frontier spirit)。(陆国强,1999:187)美国英语的活力来自群众的创造力。美国人不安于现状,在生活上是如此,在语言上也是如此。各种各样的美国人创造自己的用语,并努力使其进入美国英语主流中。许多起初只属于某一派别或职业的专门用语逐渐成为一般用语。在美国,语言影响的流程是自下而上的:“由于这个国家是依靠‘超越政府管辖范围’流动的基层社会而成长壮大的,语言的发展也同样不是依靠文法书籍和字典‘合法’收编新词形成的,而是依靠现实语言中无数未经规范和随意创造的词汇实现的。”(布尔斯廷,《美国人建国历程》:335)美国英语的创新性最典型地反映在美国俚语中。
美国英语是美国俚语发展的顶峰。(布尔斯廷,《美国人建国历程》:338)在美国英语发展的早期阶段,英国人对美国英语的攻击和批评集中在美国俚语方面。门肯指出:“英国人很少对美国俚语与体面用法中的美国创用语加以区分,而是把两者都称为俚语。”(H. L. Mencken, 1980: 32)据估计,在美国英语中,美国俚语达10000,另外还有35000行话和专门用语。普通美国人的词汇量为一万到两万,其中俚语达2000,占10%左右,而且这部分词汇属于其中最常用的部分。(Harold Wentworth, 1975: viii)美国的书面文学语言带有强烈的俚语风味。
而丰富多彩的美国俚语也是美国民主的产物。我们知道,美国俚语是下层群众创造的用语。只有在民主的社会里,俚语才会受到欢迎和包容。美国学者贺拉斯·华切儿指出,“美国俚语是民族语言发展的源泉,是区别于英国英语的主要因素。它不再是英国人的特权,而是民主的产物。”(Henry. L. Mencken, 1980: 707)斯图尔特·伯格·弗莱克斯在《美国俚语词典》序言中也指出:“美国有三种文化条件特别有利于大量俚语词汇的创造”,其中之一就是“这些亚群体和主流文化在民主基础上的融合。”(Harold Wentworth & Stuart Berg Flexner, 1975: x)美国英语比英国英语更加容易接受下层阶级的俚语。这点从著名美国诗人沃尔特·惠特曼在《十一月花束》(1881年)对俚语的推崇中可以看出:“当其[俚语]发展到最高峰时便产生了诗人和诗篇,而在史前时代,它无疑会创造出整套古代神话,并使之日臻完善。因为,虽然看起来有点古怪,然而俚语、诗歌、神话的推动力实出于同一源泉,具有同样的本和源。俚语是一种有效的发酵素和催化剂,永恒地活跃于语言的发展过程之中。······俚语不仅为语言提供了原始的原料,而且为语言提供幻想、想象和幽默,并注入生命的气息。”(布尔斯廷,《美国人建国历程》:338)
美国英语的其他创新手段也是美国民主的反映。对于民主与语言革新的关系,托克维尔认为,生活在民主国家的人不必到古代语言中去找他们所缺乏的词汇,而可以随时到活着的语言中去借用新词,或赋予流行已久的用语以新义。(托克维尔,1996:588,589)美国英语对外来词语持欢迎和接受的态度,具有很强的包容性。美国白人对印第安人采取了驱赶和屠杀的政策,但在语言中却大量吸收印第安用语。虽然美国社会长期以来存在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对于黑人英语也一直采取敌视和不承认的态度,但美国英语中却不乏来自黑人语言的用语。至于其他移民语言被吸收的情况更无需多加赘述。就早期而言,荷兰语、德语、西班牙语、法语等都可在美国英语找到自己的痕迹。美国人利用旧词创新的能力也是令人惊叹的。他们所拥有的自由允许他们采取一切可能的形式。英国人对美国人不循规蹈矩、自由用字的做法极为反感,把这种美国式的自由称为特权。(布尔斯廷,《美国人建国历程》:339)
总之,民主作为美国的立国原则不仅推动了美国社会的发展,而且是美国英语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改变了美国英语的发展方向。民主社会所倡导的平等、多数决定原则深刻影响了美国英语,并得到反映。因此,在阐述美国英语的形成和发展时,我们不能忽略这一重要因素。
参考书目:
1.蔡昌卓。美国英语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美]丹尼尔·布尔斯廷,赵一凡译。《美国人开拓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
3.[美]丹尼尔·布尔斯廷,赵一凡译。《美国人建国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
4.[美]丹尼尔·布尔斯廷,赵一凡译。《美国人民主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
5.侯维瑞。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年。
6.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新版)[Z]。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
7.李赋宁。英语史[M]。商务印书馆,1991年。
8.[法]托克维尔著,董国良译。论美国的民主(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9.Alan Warner. A Short Guide to English Style [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10.Brander Matthews. Americanism and Briticism [M]. Harper and Brothers, 1892.
9.Harold Wentworth and Stuart Berg Flexner. Dictionary of American Slang (2nd ed.) [ Z]. New York: Thomas Y. Crowell, 1975.
10.Henry L. Mencken. The American Language (4th ed.) [M]. New York: Alfred A. Knop, Inc., 1980.
11.John Algeo. External history [A].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English in North America (Vol. VI) [C].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2.
[1] 关于“古老性”,还有多种说法,如“保守性”(陆国强,2003:186)、“守旧性”(侯维瑞,1994:13)、“继承性”(蔡昌卓,2002:297)。笔者建议使用“传承性”,意为“传统的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