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律师咨询:居民粮食供应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2:07:03

居民粮食供应证

    居民粮食供应证是粮食统购统销管理体制的产物,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管理粮食销售的方式之一。在过去粮食短缺的情况下,对于保证城镇居民的粮食供应和价格稳定,安定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3年12月,粮食开始实行计划供应。城镇居民口粮凭街道或居住所在地乡政府证明买粮。机关、团体、厂矿、学校按月编造名册,根据实际需要购买。1954年4月,对城乡居民人口进行核实,采取定员、定额、定点、凭证供应办法,每人每月15公斤。单位发给《集体购粮证》,居民按户发给《居民购粮证》,向指定粮店购买。由于制度不够健全,供应偏宽,销量超计划。
   1955年8月,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城乡非农业人口实行以人分等定量、定点供应。按人员的劳动强度差异、年龄大小,分6类3等9级,核定定量供应标准。居民由居委会按户核定,干部、职工、师生由单位核定造册,并连同户口证件送交乡镇审查,再由粮站复核,发给《
粮食供应证》。

         城镇居民粮食月定量供应标准变化表 单位:公斤

                  注:粮食月定量为成品粮。

 看本子上面:1月份供应3斤机米,2月份春节了给3斤稻米。那个时期我们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够吃上一次稻米,平时只能够吃机米,现在还有人吃那粗米吗。

   改革开放以来,粮食购销体制不断调整和改革,国家逐步放开了粮食销售市场和销售价格,各地逐步改变或取消了城镇居民口粮凭证定量供应的办法。

  改革开发30年,中国经济实力有了巨大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了以前物质紧缺的年代,要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注意俭省节约。

 

                       蔷薇/图、文

关于粮票的记忆

粮票、油票、肉票、布票、工业劵等,这些商品短缺年代的东西,似乎离我们很是遥远了。老人们几乎忘记。小年轻没有见过。其实,它们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也只是十来二十年的事情。我家就还保存有购货本、粮票本、副食本、粮票等凭证。   印制、分发和使用此类票证,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那时的粮票并非一票在手,全国通用。由地方政府印发的“地方粮票”,仅在本地使用,譬如北京市地方粮票,背面就印有“本票只限在本市购买粮食或粮食制成品”。又如“陕西省通用粮票”的背面印有这样的字样:“1.本票通用省境以内,出境无效。2.本票无任何价值,仅为购粮证明之用。3.本票以成品粮计算。4.严禁买卖和涂改伪造,违者依法惩处。”那时若是到北京或外地开会办事,须凭介绍信到粮食部门领取或换取全国通用粮票。虽说“无任何价值”和“严禁买卖”,由于粮食紧缺,还是发生了买卖粮票的情况。

   粮票按人分发,所得斤两大人、小孩不同,地区、行业也不同。这自然也考虑了不同情况和不同需求。一个月三十市斤粮食,现如今许多人可能吃不完,那时除了粮食,没有多少肉食,没有多少副食,三十斤一般都不够。在发粮票的时候,既然人人都有自己的定量,那么,出去开会吃饭时要收取粮票,也就顺理成章。

   走出短缺,走进丰盛,回忆往事,如同隔世。然而看待历史问题终须用历史眼光和历史观点。短缺年代,特殊化现象比较少,这是事实。物质丰盛了,贪腐问题变得突出,也是事实。我们坚决反对贪腐,但也不因而怀念短缺。还是要向前看。公平需要丰盛。丰盛还须清廉。我们应该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追求,一个也不能少。在物质高度丰盛基础上的共同富裕,是我们的目标,距离实现,还有长长一段路要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蔷薇/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