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群众演员吧:实例:如何开办连锁美容净赚数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1:31:21
     在浙江嘉善市的中心大街上 ,一处近日新开的“上海谢妮女子美容中心”总是门庭若市。这家门店连同在上海和外地的另 7家美容连锁店构成了“谢妮系”。   “谢妮系”的创办人谢玉玲 , 10年前是一位下岗女工。而今 ,她不仅在上海拥有 4家“谢妮”连锁店 ,还在上海以外开设了 3家分店。故事从下岗展开 ,荣光从苦难中走来。   压不垮的脊梁   说起多年前的往事 ,谢玉玲的叙述 ,不时伴着泪水。   19 84年 ,身怀六甲的谢玉玲为孩子即将诞生而常常笑逐颜开。谁料 ,厄运却悄悄降临 :丈夫突患脑瘫 ,卧床不起 !   为了给丈夫治病 ,她几乎跑遍了沪上的各大医院 ,甚至远赴山西向民间医生寻求一线希望。家中的积蓄 ,亲友的资助 ,都花光了 ,而丈夫的病却始终不见好转。   几个月后 ,儿子呱呱落地 ,带给谢玉玲的 ,却是悲喜交集。既要抚养幼小的孩子 ,又要照顾病床上的丈夫 ,“这样的日子 ,你想想也会想得到 ,是怎样的难啊 !”她闪着泪光说。   难题接踵而来。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继丈夫所在的搪瓷厂效益滑坡、医药费常常难以按时报销之后 , 34岁的谢玉玲下岗了。这时 , 10岁的儿子正在念小学 ,丈夫既要看病又要辅以营养 ,生活的重担无情地压在了这个女人的肩上。   谢玉玲把笑意写在脸上 ,将泪水埋在心底。她明白 ,生病的丈夫和年幼的孩子需要的是精神与物质的支撑。谢玉玲走进了一位亲戚所开的理发店。打工月收入的 300多元 ,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而年轻的她对自己 ,却是每分钱都算计着用 :零食 ,不吃了 ;化妆品 ,省略了 ;非买不可的衣服 ,不买十元以上的。因劳累过度引起视力下降 ,她却连一副眼镜也买不起。   在理发店打工的日子里 ,她不怕苦不怕累 ,心中则筹划着一个打算 :把手艺学到家 ,把美容师证书拿到手 ,出去后自己开店 !   街头偶遇的机会   19 9 5年初夏的一个周末 ,谢玉玲走在繁华的南京东路上 ,与一位女青年擦肩而过。谢玉玲蓦然回首 ,继而转身 ,快步走到那位女青年跟前问道 :“小姐 ,请问你的皮肤怎么这么好啊 ?”这位一脸水嫩、皮肤白里透红的姑娘 ,听到赞美的话语后 ,欣然同谢玉玲交谈起来。谢玉玲从她口中得知 ,她的皮肤之所以如此吸引人 ,是因为曾经在西安有过几次美容“做脸” ,那就是“中医活血化斑美容疗法”。
    这番话让谢玉玲不禁怦然心动。正在从事美容行业的她 ,感到这是一个可以捕捉的机会。于是 ,她向这位女青年作了进一步的了解。   几天后 ,她向亲友借了一笔钱 ,登上前往西安的列车。   在西安的一家美容美发培训中心 ,谢玉玲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记要点、背药名、查资料、看示范 ,最后是自己上场实践。一个月后 ,她终于掌握了当时在上海没有的中医活血化斑美容新疗法。   回到上海后 ,谢玉玲一边在理发店打工 ,一边继续拓展学习的领域。初级美容证书考到手了。听说著名化妆师毛戈平开设了美容培训班 ,她又当即报名参加。实践 ,学习 ,再实践 ,再学习 ,使她在美容美发方面的技能大大提高 ,知识不断丰富 ,自己创业的信心也大为增强。   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时刻准备着创业的谢玉玲 ,在 19 9 8年 5月 ,“捕捉”到了一家可以开店的门面。她向亲朋好友借了一笔钱 ,盘下了那家位于柳营路上的小店 ,亮出了“谢玉玲 -安帮美容美发服务社”的招牌。   开张几天后 ,她对两位常来的姐妹说 :“试试这种疗法吧 ,我有自信 ,效果不好 ,我不要你钱。”一试果然很好 ,顾客纷纷慕名而来 ,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好。   “谢妮” :真心谢谢你   挺起脊梁 ,走过逆境 ;抓住机遇 ,自主创业。谢玉玲拓展的人生新旅程 ,开始收获美丽风景 :开张一个月 ,小店就赚钱了 ;几个月后 ,欠债渐渐还清了 ;一年过去后 ,她积累了进一步发展的资本。   一晃三年过去了 ,按规定 ,当年的“非正规就业” ,如今需要转为正式注册登记。“登记个什么样的名字呢 ?”谢玉玲思前想后。最终 ,她将店名注册为“谢妮女子美容中心”。利用“谢你”的谐音 ,她“想表达真心谢谢你的意思 ,谢谢来自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   谢玉玲不会忘记 ,创业之初得到了上海电气集团公司再就业中心的关心 ,得到了共和新路街道有关部门的支持。   谢玉玲不会忘记 ,在做出了一点成绩后 ,上级公司、集团以及闸北区有关部门 ,就总结了她面对逆境自强不息的事迹 ,并在下岗工人中广为宣传 ,也使她进一步得到了精神的动力。
    谢玉玲也不会忘记 ,有越来越多的人成了她的老顾客 ,成了中医美容新疗法的义务宣传员 ,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心姐妹。   谢玉玲更不会忘记 ,上海适时推出的非正规就业政策 ,使像她这样的许多下岗工人有了重新奋起的机会。
  “所以 ,取名‘谢妮’ ,就是因为有说不尽的谢意。”谢玉玲动情地说。   带更多的姐妹上岗   最好的感谢是回报社会。   谢玉玲说 :“随着‘谢妮’的发展 ,我要带更多的姐妹上岗。”几年前 ,谢玉玲开的第一家店 ,所招的员工就是两位下岗女工。这几年来 ,随着分店渐次开张 ,先后有 30多名下岗姐妹 ,成了“谢妮”的员工。今年 9月 ,设在黄浦区文化宫内的再就业市场 ,出现了“谢妮女子美容中心”的招聘摊。对于这些在“谢妮”上岗的姐妹 ,谢玉玲言传身教 ,教技艺 ,教知识 ,甚至安排技师专门予以培训。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 ,有的下岗姐妹在“谢妮”得到了锻炼提高后 ,出去自己开店 ,因此也带走了一些客源。对此谢玉玲认为 ,姐妹们也能走自主创业的路 ,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有利于缓解“就业难”。她说 :“我当初创业时 ,得到社会的许多帮助 ,现在我也应该帮帮其他姐妹。”作为一名再就业带头人 ,谢玉玲的脚步没有停止。在考出高级美容师证书后 ,她又多次赴香港等地学习最新的女子美容知识 ,先后拥有了法国香薰、精油培训硕士、医疗美容、针灸减肥等多个专业证书。目前 ,她正为开设第 8家连锁店而奔波 ,为在徐家汇地区落实数百平方米的“谢妮”总部而筹划。她说 :“到那时 ,我可以带更多的姐妹上岗了。”